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排行榜>

黃山10個最出名的最美景點

排行榜 閱讀(1.99W)

10、鮑家花園

黃山10個最出名的最美景點

鮑家花園位於棠樾牌坊羣邊,爲人工開發的景點。主要有“盆景園”(含精品園、流派園、山石園)、大草坪、入口廣場、廣場鴿、徽文化展示館(書畫名家真跡、文房四寶等)、四季花園(植物景區、春廈秋科各色植物觀賞區)、鄉土花園(黃山地區特色植物)、茶園坡、松林坡、觀魚池、遊樂湖、垂釣湖、經濟水生植物園(湖)、遊船碼頭、山石瀑布、盆景培育基地、陶吧、茶樓、注作坊等遊賞項目,以徽商私家園林爲背景,以徽派盆景爲主題,同時薈萃國內外各流派盆景精華,與牌房羣景區融爲一體,相得益彰,構成一幅完整的徵商故里。交通火車站或汽車站坐4路公交車,車票2元。從縣城直接叫“農用出租車”去,單程10-15元;摩的,三元。

9、潛口民宅

潛口民宅又名紫霞山莊,坐落於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潛口紫霞峯南麓。此地清代曾爲汪沅家別業,名水香園,咸豐年間(1851-1861年)毀於兵火。1984年起,將原散見於潛日、許村等地11座較典型又不宣就地保護的明代建築,集中於此,組成明代村落,定名潛口民宅,它包括山門一套,石橋、路亭、石坊各一座,祠社三幢、宅第四幢。拆遷復原過程中,嚴格按照原拆原建、整舊如舊原則,保持了建築物的原時貌。山莊佔地17000多平方米,茂林修竹,景色清幽,依山就勢,錯落有致,從周圍不同角度,都可以觀賞到完美的建築形象。整座山莊面積1.72萬平方米,採取原拆原建的方法,將散落在各地的10座典型明代建築集中一處,亭、橋、樓、閣、廳及內部陳設俱全,重現了明代山莊之風貌。山莊包括古祠3幢,民居4幢,石牌坊、石拱橋、涼亭各1座。1984年動工,1990年基本完成。由徽州區和歙縣各地數百座明代建築中精選拆遷而來。

8、呈坎景區

呈坎位於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黃山風景區的南麓,在徽州區通往黃山的公路佛子嶺段折向東北五公里處,北距黃山40公里,南距徽州區政府駐地――巖寺鎮15公里。呈坎地處青山翠竹之中,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爲一體。中國風水第一村――呈坎八卦村,是世界迄今保存最古老、最神祕的東漢八卦村。這裏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的足跡,西周時期這裏曾產生過燦爛的青銅文化。三國以前是山越人居住,山越人刀耕火種,過着一種於世隔絕的生活。東漢三國時期孫權(東吳)統帥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呂蒙來到此地征服山越人。見此地地處萬山之中,四面矗立着八座大山,中間是一平方公里的窪地,”山形交錯,水色清澄,人情龐實,倫理端嚴。““有田可耕,有水可漁,脈祖黃山,五星朝拱,可開百世不遷之族”一條河流由北向南宛如一條騰飛的巨龍穿村而過並有衆多小溪匯聚,猶如”九龍戲珠“。觀其象、又形似一幅天然八卦圖。

7、唐模景區

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唐模古村,始建於唐、發展於宋元、盛於明清,歷史傳說因其經濟活躍、民風淳樸,而被譽爲“唐朝模範村”,是徽州歷史悠久、人文沉澱深厚的文明古村。遊歷其中,如詩如醉。徽州唐模村落在選址和佈局上非常講究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田園風光幽雅別緻、亭坊街橋古韻悠悠,青山綠水,粉牆黛瓦,特別是別樣的古老水街,使人備感吉祥平和,堪稱徽派氣息濃郁的典型古村落,現已成爲安徽省唯一一家全國文明村、安徽省優秀文明示範景區。唐模村以獅子山爲支撐點,村的西南面有一方圓數十里的丘陵地帶象形山;東、北、西面是廣闊的小平原;越過獅子山7華里即爲豐樂河。如今村中還保存着較完好的青石板路,一條小溪穿村而過,溪中有一座清代建造的高陽橋。過橋即見小溪南面的古銀杏林。林前有太子塘,塘右側有太子廟。緊依太子廟是一座典型的古徽建築狀元府。相隔一巷之地的是現-民黨要員許村玉的舊宅。過高陽橋沿小溪北面而下,有尼姑庵和許氏大祠堂。

6、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坐落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歙縣縣城徽城鎮中心,千年徽州府治所在地,主體建築有仁和樓、得月樓、茶樓、惠風石坊、徽園第一樓、過街樓、古戲樓等以及鑲嵌其間的古色古香商品住宅樓百餘間,是展示和體現徽州文化的重要實物建築。徽州“一府六縣”格局始於唐大曆五年(770年)。

自從晉太康元年(280後年)新安郡轄黟、歙、海寧、黎陽、遂安、始新六縣以後,歷有變動。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年),黎陽縣併入海寧縣,新安郡轄歙、黟、海寧、遂安和始新五縣。樑普通三年(522年),劃吳郡壽昌縣歸新安郡。樑承聖二年(553年),分海寧、黟、歙三縣各一部分置黎陽縣,四縣劃出新安郡置新寧郡,治所海陽。陳天嘉三年(562年)新寧郡併入新寧郡,轄歙、黟、海寧(黎陽縣併入),始新、遂安、壽昌六縣。隋開皇九年(589年),罷新安郡,廢黟、歙二縣入海寧縣,劃歸婺州管轄。開皇十一年復黟、歙二縣,置歙州,州治黟。

5、棠樾石牌坊羣

位於安徽省歙縣城西6公里處,爲棠樾村的鮑氏家族旌表本族歷史上有卓著功德人物的建築羣。由七座巨型石牌坊組成,跨村頭石板大道迤邐而建。其中三座爲明代所建,四座爲清代所建。牌坊羣中有碑亭,牌坊羣進村一端有鮑氏宗祠,祠內有清乾隆帝“慈孝天下無雙裏,錦繡江南第一鄉”的御書對聯。牌坊羣按“忠孝節義”順序排列,石牌坊粗壯簡樸,體現了徽派石雕風格。  在棠樾村頭,坐落着7座氣勢恢弘的古牌坊。這些牌坊按照“忠孝節義”的順序排列。述說着幾百年來這座村莊的興衰。這些造型精美的石坊和村中的男祠,女祠已是黃山市的一個重要的旅遊景點。

棠樾牌坊羣就是明清時期建築藝術的代表作。一連7座,建築風格渾然一體,雖然時間跨度長達幾百年,但形同一氣呵成。據建築專家們講:棠樾牌坊對研究明清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及建築藝術和徽商的形成和發展,甚至民居民俗都有極其重要價值。

4、齊雲山

齊雲山位於休寧縣城西15公里,距屯溪33公里。齊雲山古稱白嶽,因其“一石插天,與天並齊”,明嘉靖年間改名爲齊雲山。齊雲山方圓110.4平方公里,境內峯巒四起,峭壁聳立,飛雲、流泉、雲海、佛光;四時變幻,綺麗多姿。三十六奇峯,峯峯入畫,七十二怪巖,巖巖皆景.全山地質構成爲層積砂岩,赤如硃砂,燦若紅霞,爲典型的“丹霞地貌”。山奇、巖怪、水秀、洞幽,徐霞客、唐寅、海瑞、戚繼光等歷代名人學士都留有佳句墨寶。齊雲山與江西龍虎山、湖北武當山、四川鶴鳴山並稱中國四大道教聖地。齊雲山道教始於唐代,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道教香火播及華東及東南亞各國。今全山有宮、殿、院、壇、閣等108處,道觀27處,道房12家。齊雲山的道教繪畫、摩崖石刻和碑刻數以千計,幾乎峯峯有題詞、洞洞有刻銘,清代乾隆皇帝讚譽齊雲山爲“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齊雲山現在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國家森林公園。

3、宏村

宏村,位於黃山南麓黟縣東北部,是古黟桃花源裏一座奇特的牛形水系古村落,被譽爲“中國畫裏鄉村”。南宋紹興年間,宏村人獨具匠心開仿生學之先河,建造出堪稱“中國一絕”的人工水系村落,整個村落就像一頭悠閒的水牛靜臥在青山綠水之中。村莊現完好保存明清古民居140餘幢,整個村落建築不僅擁有優美的環境,合理的功能佈局,典雅的建築造型,而且與大自然緊密相融,創造出一個既合乎科學,又富有情趣的生活居住環境,是中國傳統民居的傑出代表之一。建築中的三雕藝術令人叫絕,雕刻刀法就像北方的剪紙一樣精細,流暢。大與小的運用,疏與密的處理,粗與細的對比都恰到好處。著名景點有:南湖春曉、書院誦讀、月沼風荷、牛腸水圳、雙溪映碧、亭前古樹、雷崗夕照等。宏村整個村落佈局似牛形,故被人們稱爲“牛形村”。

2、西遞

西遞位於皖南徽州黟縣(安徽省黃山市黟縣)城東8公里處,始建於北宋皇釣年間,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黟縣原屬古徽州,西遞地處徽州府西部,因設驛站“鋪遞所”而得名。宏村位於黟縣城北10公里處,始建於南宋紹興元年,汪氏家族在此地建樓、攔河築壩、引水入村,距今已有800餘年歷史。

西遞的明清古建築羣是我國徽派建築藝術的典型代表,至今仍完好保存着120幢明清邸宅。西遞有着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塑造的“世外桃源”的生態環境和風情,該村落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美譽。

西遞以其悠久燦爛的傳統文化、精湛超羣的徽派明清民居、樸實純美的民俗風情,以及高超精巧的徽派木雕、磚雕、石雕,聞名於全國。最有特色的民宅有大夫第、膺福堂、·仁堂、西園、瑞玉庭等。“胡文光牌坊”又稱“西遞牌樓”,是明代徽派石坊的代表作,是西遞的標誌。

1、黃山

黃山雄踞於中國安徽省南部,是蜚聲中外的旅遊勝地,黃山與黃河、長江、長城齊名,成爲中華民族的又一象徵。1990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令世人神往。以“奇鬆、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而聞名於世。她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中唯一的山嶽風景區,作爲中國山之代表,黃山集中國名山之大成,自古就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說法。黃山還兼有“天然動物園和天下植物園”之稱。黃山正以它雄奇的容貌迎接着四海賓客。   黃山的風景區面積約154平方公里,其中有蓮花峯、光明峯等大小72個山頂、天都峯三大主峯都在海拔1800米以上。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爭輝。黃山松針葉短粗,頂平如削,形態奇特。著名的松樹有迎客鬆、臥龍鬆、黑虎鬆、麒麟鬆、-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