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排行榜>

和田10個最著名的最美景點

排行榜 閱讀(1.68W)

10、布扎克墓地

和田10個最著名的最美景點

位於和田市西南18公里不扎克鄉綠洲南緣,東西長800米,南北寬400米。1983年以來多次發掘,出土一批保存完整的彩棺,棺中屍體身着華麗的絲織衣物,時代爲五代。這裏是古代于闐居民的墓地,對研究其歷史文化具有重要的補史和證史作用。

9、米切提清真寺

米切提清真寺籌建於1982年,初建時佔地2畝,擴建後佔地5畝,禮拜寺由伊斯蘭教信徒捐款和集資近100萬元修建。寺院到1988年全部峻工,米切提清真寺目前是新疆和田地區最大最豪華的清真寺之一,清真寺可容納5000人作禮拜,在平常做乃瑪孜的有近1000人,在庫爾邦節和肉孜節期間可達10000多人,形成盛大的。

8、絲綢之路南道

絲綢之路南道在中國境內由三大幹線組成,全長2000多公里,從敦煌西出玉門關,經樓蘭,沿塔克拉瑪干南緣,崑崙山北麓西行,跨帕米爾至今阿富汗一帶,和田地區歷史時期一直是絲綢之路南道人類活動的中心,隋唐時絲綢之路古道空前繁榮,隨着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到15-16世紀逐漸被海上交通所替代。

絲綢之路南道至今可見衆多古城、石窟、墓葬等文化遺存及自然風光,並掀起了當代世界性的“絲綢之路”熱,而其中最令人神往的,莫過於富有傳奇色彩的新疆絲綢之路南道,歷史時期一系列的事件都與絲綢之路相關,絲綢之路南道是這些信息的綜合載體,也是人們追尋歷史文化的橋樑、旅遊資源價值十分巨大。

7、瑪利克瓦特故城

位於和田城東南25公里的玉龍喀什河西岸,相傳是漢代于闐國國都舊址,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遺址南北長約1500米,東西兩端上寬下窄,分別爲750米和450米。遺址上有石礎數百個,西南部分佈密集,似爲官署所在地。從這些石礎可以推斷當年地面建築之宏偉。遺址中央有陶窯廢址,似爲工商業區。東北方可能爲居民區,佛教寺院也在這裏。周圍沙山環繞,極目四望,還可以看到崑崙山脈的影子。這處遺址內出土了大量古錢幣,如漢代五銖錢,此外還有銅佛像、玉器、泥塑、壁畫等。

6、普魯火山

普魯火山實爲火山熔岩層,來自於南部的崑崙山,活動時間約143萬年前。火山熔岩層分佈於克里雅河中游兩側的高階地上,火山熔岩分兩層,下層厚7米,爲火山集塊巖和緻密塊狀熔岩,覆蓋在砂礫上,接觸面有礫石層被烘烤痕跡;兩層間夾12.3米厚的礫石層,上層熔岩厚20米,爲集塊巖、緻密塊狀巖和氣孔狀岩石。

上、下層熔岩,均形成於第四紀早更新世,屬不同時期的兩次火山噴發的玄武岩(粗安巖),玄武岩組成階地陡崖,形似衆多奇異造型的怪獸傲視遠方,蔚爲壯觀。火山岩覆蓋於河流6級階地的砂礫石層上,其上覆蓋風砂質黃土層。兩次火山活動都在南部的崑崙山高山地帶,且規模巨大,對研究青藏高原及崑崙山的形成及環境演化意義重大。普魯火山目前仍處於原始的保存狀態。  

5、和田河

和田河風景河段位於塔克拉瑪干沙漠,河段總長度約400米。這裏乾旱、少雨、溫差大,平均降雨量爲26毫米,蒸發量爲2545.5毫米,7月最高溫達43.7℃,1月最低溫爲 -28.9℃。河道穿行於沙丘之間,平均坡降0.06‰,河流徑流量集中於汛期,汛期洪水峯高量大,故河流含沙量高,使河道經常擺動。和田河全年平均流量爲11.2立方米,由於沙漠中蒸發量遠大於降水量,下游河水礦化度爲河源的2倍,總硬度達13.8。

和田河是唯一從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穿過的河流,全長1127KM,其上游由兩條發源於崑崙山的支流構成,一條是玉龍喀什河,一條是喀拉喀什河,兩河在闊什拉什匯合後始稱和田河,和田河下游爲典型的平原遊蕩型河流,河牀寬淺,最寬可達5公里,最窄也有1.5公里,河流曲折蜿蜒,泥沙含量較高,年平均含沙量達9.85公斤/立方米,由於泥沙在河牀中堆積,下游河道經常擺動,多心灘、邊灘及河曲發展。以灰楊、胡楊爲主的天然林沿河兩岸呈帶狀分佈,寬闊的河牀每年洪水過後爲一片沙灘,受風力吹揚,流沙盪漾呈波浪紋,在烈日的照耀下,遠遠望去,似碧波盪漾的河水。

4、依麻木阿斯木麻扎

依麻木阿斯木麻扎位於吉亞鄉政府東北9.5公里,地處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南緣。現存墳墓兩座,傳說安葬着依麻木阿斯木和依麻木阿什木兄弟2人。

依麻木阿斯木麻扎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現存的古墓在沙丘中。據查約900年前,依瑪木阿斯木來此地支援-,與古于闐國桑斯維力軍隊發生戰鬥,死於此地,教徒們爲他建寺立墓,故稱依瑪木阿斯木墓。後成爲伊斯蘭教徒的聖地。1938年,由穆斯林信徒捐資,在麻扎東南沙丘上修建禮拜寺一座,長30米,寬15米,建守夜房兩間。麻扎西北面50米處挖水井一口。1958年,移風易俗拆掉禮拜寺。

每年4~5月份來自新疆喀什、阿克蘇及和田各地信徒們長途跋涉聚集這裏祭拜,人數多達5000人至10000多人,形成盛大-。依麻木阿斯木麻扎爲新疆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和田玉文化牆

美玉出和田――譽貫中華五千年。和田玉在我國有70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玉文化的主體。早在新石器時代,崑崙山下的先民們就發現了和田玉,並作爲瑰寶和友誼媒介向東西運送和交流,形成了我國最古老的和田玉運輸通道“玉石之路”,即是後來的“絲綢之路”的前身。和田玉七千多年的開發利用歷史,證明了我國邊疆和中原、東方和西方的文化與商貿交流的第一個媒介既不是絲綢,也不是瓷器,而是和田玉。和田玉在東西方文化和經濟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和田玉曆來是中國各民族友誼的象徵物。爲弘揚和田玉文化,2010年8月和田地區在和田市浙江工業園區內(玉龍喀什河西畔)建造了大型“和田玉文化牆”,長米,高米,玉文化牆兩面共雕刻浮雕圖19塊,內容分別爲:1、屈原吟詩圖;2、于闐人崑崙山採玉圖;3、玉石之路――和田玉初入中原示意圖;4、玉龍河官採圖;5、穆天子載玉東歸圖;6、樓蘭人制玉斧圖;7、婦好賞和田玉圖;8、于闐工匠功玉圖;9、中原遣使于闐購玉圖;10、唐朝于闐王遣使獻玉帶圖;11、波斯商人販玉圖;12、于闐人牛皮包玉圖;13、西域人萬里運玉圖;14、乾隆著書贊和田玉圖;15、清代官採山玉圖;16、中原玉工功玉圖;17、和田玉石集市圖;18、自治區獻賀龍元帥和田玉象棋圖;19、萬方樂奏有于闐。“和田玉文化牆”的建成將對玉文化的傳播和弘揚以及當地旅遊業發展期待積極地推動作用。

2、麻扎塔格古城堡

麻扎塔格古城堡位於和田河下游西側麻扎塔格紅山嘴上。麻扎塔格當地人亦稱紅白山,《宋史·于闐傳》稱“通聖山”。漢唐時是南北東西交通樞紐。該山從新疆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西部迤邐而來,至新疆和田河處戛然而止,翹然挺立,北有白山嘴,南有紅山嘴,自然景觀蒼茫獨特。城堡南距新疆和田市180公里,在和田墨玉縣境內,初步斷定爲唐代遺址。城堡保存完整,城門口、瞭望臺、城牆歷歷在目。 介 紹 古城堡所有建築由棕紅色膠泥夾胡楊樹枝壘成,城堡的下部有地道與地下倉庫相通。在城堡西50米處有峯火臺一座,高7.5米。城堡東北山坡20米處的臺地上,有一處佛教寺廟遺址。城堡東45米處,河岸的山腰上有一麻扎,據傳在十一世紀初的宗教戰爭中,有一個叫瑪江汗的和田佛教徒暗中爲伊斯蘭教軍隊傳送情報,後被佛教徒察覺處死。-隊佔據和田後,爲他立了此墓,供人憑弔。

古堡南面斷巖上有一巖洞。黃文弼教授在《塔里木盆地考古記》中載:“在臨河邊峻坡下,之石隙中,有空穴爲浮沙所掩,疑爲古人居住遺址。囑毛拉等掘之,出乾元錢一枚,木簡-民族古文字,又獲粉紅色陶片,皆唐代物也。石室頂部刻梵文、漢字甚多”。現洞頂字跡剝落無存。斯坦因1908年、1913年兩次至此挖走大批文物。有龜形紅陶碟、坐佛浮雕模子、木製品、毛製品、金屬製品、皮革製品,更珍貴的是有各種古文書,其中古藏文木簡很多。紙文書中有漢文、于闐文、阿拉伯文和古維吾爾文文書。  

1、吉亞麗人艾特萊斯綢廠

艾德萊斯綢的故鄉――和田市吉亞鄉。該鄉有艾德萊斯綢生產企業、合作社50餘家,其中形成規模的有10家,艾德萊斯綢生產專業戶達2300餘戶,但最具代表性、規模最大的就數和田市吉亞麗人艾特萊斯絲綢有限公司。

2月13日,和田市吉亞麗人艾特萊斯絲綢有限公司總經理圖爾蓀尼亞孜·艾合買提給記者來電,興奮地告訴記者,十三冬期間他帶來的1000條印有十三冬會徽和吉祥物的艾德萊斯綢領帶、1200條艾德萊斯綢圍巾全部售光,收入20餘萬元。

和田市吉亞麗人艾特萊斯絲綢有限公司2006年正式註冊成立。1985年,和田市吉亞鄉政府牽頭成立了一家專門生產艾德萊斯綢的工廠,當時圖爾蓀尼亞孜·艾合買提就看到了市場前景,將該廠承包經營。據瞭解,2000年之後,國家免費爲和田地區貧困家庭贈送艾德萊斯綢電動織機,由此一大批艾德萊斯綢加工製造廠逐漸成長起來,艾德萊斯產業煥發生機。這讓圖爾蓀尼亞孜·艾合買提更加看到了希望,2004年,他收購了這家工廠,兩年後公司正式成立。“保留這項手工藝並不容易,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力傳承這門技術。我是商人,我的義務就是讓和田的艾德萊斯綢賣得更遠,賣得更多。”圖爾蓀尼亞孜·艾合買提說。如今的和田市吉亞麗人艾特萊斯絲綢有限公司已經成爲當地艾德萊斯綢生產規模最大的公司,年產值達到500萬元,有90多位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