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排行榜>

太倉10位最著名的人物

排行榜 閱讀(9.92K)

10、陸容

太倉10位最著名的人物

陸容(1436―1497),字文量,號式齋,南直隸蘇州府太倉(今屬江蘇)人。生於明英宗正統元年,卒於孝宗弘治九年,年五十九歲。性至孝,嗜書籍,與張泰、陸饢齊名,時號“婁東三鳳”。

9、王宸

王宸(1720―1797)字子凝,一字紫凝,一作子冰,號蓬心,一作蓬薪,又號蓬樵,晚署老蓬仙、蓬樵老、瀟湘翁、柳東居士、蓮柳居士,自稱蒙叟、玉虎山樵、退官衲子,江蘇太倉人。

8、王愫

王愫 清 字存素,號林屋,一號樸廬,江蘇太倉諸生,僑居蘇州。原祁侄。山水乾墨重筆不加渲染,得元人簡澹法。絳筆竹石尤妙。間作青綠設色,亦綽有原祁秀韻。特筆意薄弱未能渾厚,故秀潤中無高古之趣,與王昱、王玖、王宸稱(小四王)。嘗爲王蘭泉司寇畫三泖漁莊圖,分春、夏、秋、冬四幀。工詩詞,與諸名士倡和,每作畫必自題詩。著林屋詩餘。樸廬存稿中附論畫一卷。乾隆二十八年(一七六三)嘗作天香染袖圖扇藏故官博物院。卒年八十六。主要作品有:《清畫家詩史》、《華海堂集》、《懷舊集》、《今畫偶錄》、《墨林今話》、《桐陰論畫》、《明清畫家印鑑》

7、王昱

王昱(1714――1748),清代畫家,字日初,號東莊老人,又號雲槎山人、 丹林,江蘇太倉人。與清代畫家王玖、王宸、王愫合稱“小四王”。東莊老人師承婁東“四王”一脈,喜山水,其畫淡而不薄,疏而有致,筆意在倪瓚、方從義之間。

6、王衡

王衡是明朝宰相王錫爵之子,從小聰明穎異,讀書五行俱下。早年曾隨父親隱居文硎山讀書,少有文名。

5、王世貞

王世貞(1526~1590) 明代文學家。字元美,號鳳州,州山人。太倉(今屬江蘇)人。自幼有才華。嘉靖二十六年(1547)進士。初任刑部主事,與李攀龍、謝榛、宗臣、樑有譽、吳國倫、徐中行等相唱和,繼承並鼓吹前七子復古理論,史稱後七子。屢遷員外郎、郎中。爲官正直,不附權貴。楊繼盛下獄,時進湯藥,又代楊妻寫申疏,楊死又備棺殮屍,嚴嵩對此十分嫉恨。吏部兩擬提學,皆不用,出爲山東副使。其父王以濼河失事,被嚴嵩構陷下獄。王世貞與其弟世懋日伏嚴嵩門外求寬免,而王終被處死。

4、王原祁

王原祁:(1642~1715),清代畫家。字茂京,號麓臺、石師道人,江蘇太倉人。官至刑部給事中。與孫嶽頒、宋駿業、王銓等共同編纂大型書畫類書《佩文齋書畫譜》100卷,並任總裁,越3年而成。王原祁自幼得到祖父傳授指點,遍臨五代宋元名跡,後又得王鑑教導,多方汲取營養,筆墨功力深厚。其畫風主要受元代黃公望影響。作畫時先筆後墨,由淡而濃反覆暈染,最後以焦墨破醒,乾溼並用,疏密相生,渾然一體,自稱筆端如金剛杵。其設色畫多用淺絳法,但構圖變化較少,面目比較雷同。論畫著作有《雨窗漫筆》及《麓臺題畫稿》。王原祁能詩,有《罨畫樓集》3卷。與王時敏、王鑑、吳歷、惲壽平等齊名,合稱“四王吳惲”,或“清初六家”。

3、王鑑

王鑑:(公元1598年─公元1677年),字玄照,後改字符照、圓照、元 ,號湘碧,自稱染香庵主,明末清初畫家。江蘇人。崇禎六年舉人,後任廉州太守,人呼王廉州,明滅以後,不再爲官。他擅長畫山水,多擬仿宋元諸家,善於青綠設色,皴染兼長。風格華潤,纖不傷雅,但較平實。當時和王時敏被推爲畫壇領袖。後人把他與王時敏、王勵、王原祁合稱“四王”,加吳歷、惲壽平亦稱“清六家”。傳世作品有:《仿黃公望山水》軸,現藏天津市藝·博物館·《夏日山居》軸,藏南京博物院·《仿古山水》冊,藏上海博物館。1923年有正書局出版《王廉州山水冊》影印本。他的著作有《染香庵集》、《染香庵畫跋》。

2、王時敏

王時敏,1592年生,1680年逝世,江蘇太倉(今屬江蘇)人。字遜之,號煙客,晚號西廬老人。王錫爵孫。出身明代官宦之家,崇楨初年曾任太常寺卿,所以也被稱爲“王奉常”。工詩文書畫,尤擅畫山水,少時學董其昌,並臨摹家藏宋、元名跡,以黃公望爲宗;筆墨蒼潤鬆秀,而丘壑少變化,多模擬之作。王·、吳歷出其門下,孫王原祁得其指授。後人把他與王鑑、王·、王原祁合稱“四王”,加上吳歷、惲壽平,亦稱“清六家”。開創了山水畫的“婁東派”,居清初畫家“四王”之首。兼工隸書,能詩文。有《西田集》、《西廬畫跋》等。《浮嵐暖·圖》絹本,設色,縱163.4釐米,橫99.1釐米。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這是一件水墨山水畫,畫中描繪的是明山秀水,樹木樓閣,意境清新幽雅。畫面由遠及近,層次分明;遠處層巒疊嶂,由泉隨山谷飄逸蕩流,兀立於險峻山崖之上,林木相掩着亭院殿閣。近處松柏垂陰,山腳下民舍掩映。畫的左方自題“仿黃子久浮嵐暖翠圖筆意。”

1、王錫爵

王錫爵(1534-1614),字元馭,號荊石,明神宗萬曆十二年至十八年(1584-1600年)任文淵閣大學士;萬曆二十一年正月至二十二年五月 (1593-1594年),任武英殿、建極殿大學士,任職時間前後共5年多。卒後,贈太保,諡文肅,賜葬,敕建專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