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八年級音樂教學反思三篇

教師文案 閱讀(1.16W)

  作爲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整理的八年級音樂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年級音樂教學反思三篇

八年級音樂教學反思1

  這節課使我們受益非淺,即音樂欣賞課不能只侷限於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何況音樂作品的典型性和多義性,以及學生的個性差異和能力水平的不同,學生對賞析的結果完成可以有多元化的理解。學生好奇心強,他們的思維往往領先於教師,並具有更大的創造性。

  《樂海泛舟》是選自人民音樂出版社新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14冊)教材。在認真研究完教材後,我們科組老師在備課時意識到,在課堂上不能讓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一定要讓學生參與到唱和欣賞音樂的活動中去體會音樂。因此在上課前我們認真鑽研並整合教材,制定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目標。在授課內容的選擇、課堂活動的設計、教學環節的安排上,都要適應教學對象活潑好動的特點,滿足他們的求知慾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爲主,師生互動,充分調動起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熱情,使課程能夠步步推進,讓每節課每個環節都有新的亮點。

  本課的教學任務是學習德國作曲家勃拉姆斯著名的代表作《搖籃曲》,在我的思想中這首曲子是那樣的親切溫柔、優美動人,尤其是旋律中所蘊涵的深切濃厚的母愛主題,更能深深打動聽者的心。

  《搖籃曲》是音樂作品的一種音樂體裁。音樂對學生的美育作用是潛移默化的,學生的想象力豐富,他們投入地欣賞、專注地思考、動情地回答,令人非常感動。因而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是通過情感導入、體驗音樂、參與音樂、情感昇華等幾個環節來欣賞中外不同的《搖籃曲》,體會這一體裁的美好意境和情緒,感受到普天下最平凡、最偉大無私的母愛,並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學生仔細地聆聽樂曲,用心去感受、體驗音樂的美,把握樂曲的情感,再通過學生自己比較和分析,概括總結出《搖籃曲》的特點。而這種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選擇的新的教學模式,也正體現了新課程以人爲本的新的教學理念。課堂中我力求對學生表現出了應有的熱情和寬容,營造一個平等、民主、和諧的母愛關係,在環境中進行多向的師生、生生的互動與表演《搖籃曲》。

  《鱒魚—鋼琴五重奏》這節課使我們受益非淺,即音樂欣賞課不能只侷限於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何況音樂作品的典型性和多義性,以及學生的個性差異和能力水平的不同,學生對賞析的結果完成可以有多元化的理解。學生好奇心強,他們的思維往往領先於教師,並具有更大的創造性。作爲音樂教師,我們要充分利用這種資源,尊重學生,相信學生,善於爲學生創設自由想象的空間,讓學生在樂海中自由暢遊。對於學生在音樂體驗中的獨立見解,哪怕只是一點點創造意識,我們都應該加以鼓勵和保護。

  樂曲音樂的理解中,我們就以訓練學生對音樂形象的感性體驗爲主要目標,引導學生邊聽音樂邊回答問題。在這首欣賞樂曲中我也同時注重音樂的德育功能,通過對音樂的分析和故事情節的深入,本課的情感目標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目標的引領下浮出水面。所以,如果我們教師能夠扮演好課堂的組織者、學習的引導者、學生的合作者這幾個角色,那麼我們的學生一定能在輕鬆、和諧的氛圍中獲得更獨特的感悟,對學生的反應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使學生能夠大膽的享受在音樂之中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並不會一成不變,在課堂的實踐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首先,課前教學準備做的不夠到位,其次,音樂教學經驗不夠,在課前的交流部分和學生習慣的養成方面做的不夠,沒有和學生形成默契,教學組織語言設計粗糙,教學組織時有點力不從心的。

八年級音樂教學反思2

  《夜鶯》樂曲本身很美很美。更是爲了借雅尼的這一經典樂曲,通過欣賞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課前,我引導學生有選擇地收集與本課相關的資料:

  你瞭解雅尼嗎?

  雅尼的音樂創作有什麼特點?

  關於雅尼你還想了解什麼嗎?

  爲了讓學生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欣賞音樂。課前我未做任何鋪墊與交代,一切順其自然,一切“聽天由命”。我在乎的是過程,是學生對音樂學習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結果的確比想象要好得多。有幾個環節還真是出彩:

  音樂主題演唱體驗的環節,同學們的演唱投入動情,聲音細膩柔美。。(鋼琴)(小提琴)(長笛)的音樂主題合奏,加上同學們的人聲,和諧與默契。那種美妙,那種效果,可謂《夜鶯》第二。其實,參與音樂體驗的方式很多(聆聽、演唱、演奏等),同學們用自己的特長和特有的方式體驗音樂,表現和演繹音樂,意義則非同尋常。我在想,雅尼如果聽到了這個“夜鶯”的精彩,他一定會拍手叫好,叫絕的!

八年級音樂教學反思3

  音樂教學應充分體現育人的功能,使課堂真正成爲培養熱愛生活和具有鮮活個體的搖籃。反思《踏雪尋梅》的教學,我認爲本課的成功之處在於通過學唱《踏雪尋梅》,整個教學過程將學生從傳統的“唱會就行”的概念中轉化過來,給學生以最大的表現情緒,從而能夠完成演繹一首歌曲,挖掘潛力、釋放情感、體驗成功。

  1、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參與激情。這堂課與冬季有關,通過學生口中的描述,冬季寒冷,百花凋零,但有一種花卻是傲雪怒放的,它就是梅花!再通過利用學生學過的古詩王安石的《梅花》進行過渡,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2、創設最佳的教學情境。之所以要注意課堂環境這個因素,是因爲優美和諧的課堂氣氛能積極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審美活動,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創設情境對情感發展有強烈的導向作用。在本課教學中我先通過學生學過的王安石的古詩《梅花》引入課題《踏雪尋梅》,之後,運用了一句過渡語:“踏着皚皚白雪,聞着幽幽花香,真是別有一番情趣。聽,遠處傳來了一陣鈴鐺聲,一個小朋友正騎着小毛驢向我們走來,讓我們跟着他一起去踏雪尋梅吧!”創設出一個美麗的情境,引領學生隨着《踏雪尋梅》的音樂欣賞雪景,並對本曲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3、層層遞進,加深樂曲的情感體驗。本節課我通過“教唱-學唱-休止符的認識-會唱-表情記號的認識-演唱”讓學生明白會唱一首歌曲並不算真正的會,當你加上表情記號,加上強弱,加上情感再唱時,這才叫演唱!

  4、拓展實踐,發揮想像力。在本課的最後,我請學生自由發揮想像,如果你想給這首《踏雪尋梅》加入打擊樂器伴奏的話,你會選擇什麼樂器?爲什麼?你想表現什麼?這一系列問題的提出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想像力,而且學生回答得都非常好,通過用打擊樂器伴奏,讓學生充分體驗到了歌曲的意境以及怡然自得的情緒內涵。

  這節課我通過聽、學唱、演唱、課堂實踐等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感悟音樂、理解音樂、表達音樂。較好地完成了原設計的三個教學目標,達到了預期教學的目的。不足之處是時間不夠,個別同學沒有充分的表現自己的音樂才能。在今後的各種音樂活動中,還要多給學生創設機會,在良好的環境中接受音樂教育,使之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