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貓教案反思精選7篇

教師文案 閱讀(2.4W)

寫教案是每一位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都必須要做好的準備工作,通過教案的書寫,教師們可以很好的給孩子們上課,本站小編今天就爲您帶來了貓教案反思精選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貓教案反思精選7篇

貓教案反思篇1

活動目標:

1、懂得去河邊或河裏玩耍很危險。

2、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畫面“危險的河”(一)(二)。

活動過程:

一、教師講述解放軍叔叔搶救落水兒童的故事。

主要內容:有一天,小華在屋前玩耍,他忽然發現遠處的河上游來了兩隻鴨子,就跑到河邊去抓鴨子。可是一不小心腳一滑就掉進了河裏。河水很深,小華又不會游泳,急忙喊:“救命!”幸虧一位路過的解放軍叔叔看到了,及時救起了小華。大家都說,要不是解放軍叔叔救得及時,小華就會被河水淹死了。

二、請幼兒看幼兒用書(一)、(二)進行觀察讓幼兒討論小華落水的原因,懂得去河邊或河裏玩耍是很危險的。

教師:小華爲什麼會落水?

幼兒:小華到河裏去抓鴨子。

幼兒:小華貪玩。

師:落水後會有什麼危險?

幼兒:小朋友太小了還不會游泳,會淹死的。

師:小朋友在什麼情況下容易落水?

幼兒:在河裏游泳。

幼兒:在河邊玩耍。

師小結:小朋友平時要注意不到河邊或橋上去玩耍,在橋上行走時不翻越欄杆,要在大人的陪伴下划船、游泳,不做危險的動作,防止溺水。

三、幫助幼兒瞭解溺水後簡單的急救意識。

師:見到有人落水時,我們小朋友應該怎麼辦?

幼兒:要及時呼救,去喊大人。

師:小朋友年齡小,不會游泳,千萬不要自己下去搶救,否則,自己也會溺水。

教師:要在大人的陪同下才能去游泳,才能去河邊,在河邊或水上玩的時候要遵守規則,不做危險的動作。

貓教案反思篇2

設計意圖

你見過仙人掌嗎?

他生活在乾燥炎熱的沙漠裏,最喜歡的就是熱辣的太陽,渾身的刺是他們的盔甲,防禦者敵人的騷擾,你最好還是別去惹那些渾身帶刺的傢伙,如果你喜歡仙人掌還是自己動手畫吧,此次美術活動《仙人掌》就是讓小朋友用顏料還有你自己的小手進行想象裝飾。

教學目標

1、裝飾仙人掌,初步瞭解仙人掌線描畫。

2、能耐心,細緻地作畫感受藝術創作的快樂。

組織形式

集體。

教學準備

兒童經驗基礎見過仙人掌。

環境準備

1、幾盆造型不同的仙人掌。

2、白紙,黑色水彩筆人手一份。

3.美工第10頁。

重點難點

熟練運用不同線條。

過程與策略

1、觀賞仙人掌

老師和幼兒一起觀賞仙人掌的特徵,自由交談。

2、梳理繪畫經驗

老師和幼兒一起共同觀察樹葉線描畫,交流自己的感受。

3、嘗試畫仙人掌

請幼兒用黑色水彩筆在《美工》上畫仙人掌。

有效語言設計

小朋友,你們見過仙人掌嗎?知道他們的特點嗎?

你最喜歡哪個仙人掌

你看這個可以有哪些線條?你還知道哪些線條?哪些圖案?

你的仙人掌身上有哪些線條?

環境輔助

1、觀賞用仙人掌範畫。

2、不同線條畫法的示範。

活動反思

美術仙人掌的活動目標是讓幼兒瞭解仙人掌的結構特徵,瞭解仙人掌的生長習性。藉助仙人掌掌的外形,血花仙人掌大膽作畫,體會蠟筆畫的樂趣。

從幼兒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幼兒都能畫出仙人掌的基本輪廓,又因爲之前幾次特色課重點練習了顏色漸變,爲給仙人掌塗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在畫仙人掌上面的刺時,很多小朋友的畫都是密密麻麻的,又粗又長。可能是我還沒有解說的更仔細,更徹底,把它忽略了。

[中班美術教案及反思]

貓教案反思篇3

教學目標:

1、 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愛的段落。

2、 理解父親讚美花生的一段話,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偉大、體面的人。”的深刻含義。

3、 初步學習“借物喻人”的表現手法。

教學重點:

1、 緊扣爸爸說的一段話展開朗讀體會,讓學生認識到本文借物喻人的寫作及其所喻的道理。

2、 學習本文重點突出,主次分明的寫作方法,學習本課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試着選擇一種事物寫一寫。

教學難點:

初步瞭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花生生長示意圖;石榴、蘋果圖片;生字卡片。

教法學法:

導讀法

小組合作交流法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討論課題,簡介作者。

1、 師板書課題《落花生》。

2、 師:“落花生”就是大家熟悉的花生,爲什麼叫它“落花生”呢?

(出示花生開花結果的示意圖,加以說明:花生是一年一生草本植物,花黃色,花受粉後垂落到地上才生出花生,所以也叫“落花生”。)

3、 師:同學們喜歡吃花生嗎?喜歡什麼口味的?(讓生暢談。)

4、簡介作者許地山。作者也喜歡吃花生,而且在自家的空地上種花生。居然收穫了,他們一家人高興地聚在一起過收穫節。同學們願不願意和作者一起來分享他的喜悅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落花生》。

二、初讀感知,自主學習。

1、出示小黑板,指名認讀,並聯繫上下文理解詞意。

開闢:本課指把荒地開墾成可以種植的土地。

茅亭:用草一類的東西蓋的亭子。

愛慕:由於喜歡或尊敬而願意接近。

吩咐:口頭指派或命令。

體面:(相貌、樣子或穿着)好看;有氣派。

榨油:用力壓出物體裏的汁液。

實用:本課指有實際使用價值。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2、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讀了課文,你有哪些收穫?還有什麼疑問?

三、分角色朗讀,理清文章的脈絡。

1、分角色朗讀,邊讀邊思考課後第一題,說一說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哪些內容?

2、再默讀課文,用“//”標出各內容的起止部分。再說說其中哪些內容是詳寫的,哪些內容是略寫的。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3、 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可分爲三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先寫種花生、收花生。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寫母親提議過一個收穫節,併爲過收穫節做了準備。

第三段(第三自然段到最後),寫我們和父親邊吃花生邊議論花生,爸爸對於花生的品格的讚揚,使我們對普普通通的花生產生了敬佩之心。

4、 小組討論後彙報,在4個方面的內容上,“種、收、嘗”寫得很簡略,而“議花生”寫得具體。因爲作者寫作的重點放在“議”上,想從“議花生”中引出如何做人的道理,所以“種、收、嘗”寫得很簡略。

5、 師小結:全文重點突出,主次分明,讀後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二、再讀課文,理清思路。(要求:默讀課文,邊讀邊做批註)

1、你對哪一部分最感興趣?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入課文的學習。

2、集體讀第一段,瞭解種花生、收花生。重點體會“居然”一詞。

(1)讀出花生收穫後一家人的意外、驚喜。聯繫生活,用“居然”造句。

(2)種了就是想收的,爲什麼收了卻又說沒想到?沒想到什麼?爲什麼沒想到?感悟、體會花生頑強的生命力。

三、朗讀感悟,體會情感

1、花生頑強的生命力令我們驚喜、讚歎,同樣也讓母親高興,在第二段中有一句話表現了母親的高興,誰能幫我們找出來讀一讀。從這些句子中,你能感受到什麼?

2、讀一讀3—11自然段,看看這熱愛生活、積極樂觀的一家人是如何邊吃邊議論花生的?

再次分角色朗讀“吃花生、議花生”的內容。

師過渡:兄妹們所說的花生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而父親指出的卻是花生容易被人忽視的特點,而這容易被人忽視的恰恰是花生最可貴的好處。

3、 默讀父親的話(小黑板出示父親說的一段話:花生的好處很多,……)

(1)要求:讀這段話,你能讀懂什麼?還有沒有不懂的?

(2)抓重點詞展開對比理解(師相機板書)

花生 桃子、石榴、蘋果

矮矮地 埋在地裏 高高地 掛在枝頭

挖起來才知道可貴 一見就生愛慕之心

(3)明確花生的可貴之處:有用卻默默無聞。

(4)生談自己的看法:要做一個怎樣的人?爲什麼?

4、反覆讀一讀“我”說的話:“那麼,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偉大、體面的人。”聯繫生活,深入體會父親對我們的期望。

四、深化主題,拓展延伸。

朗讀最後一段,找一找從哪一個詞可以看出父親的話給“我”很深的印象?體會“印”字用得準確,體會父親的話對“我”一生的影響。

五、指導課後練筆。

1、明確練筆要求。

2、師生共同開拓思路。

(1)掃帚:它擁有默默無言,寧可自己一身髒,換來環境乾淨清潔的特點,表現不爲名利的精神。

(2)蠶:它擁有“春蠶到死絲方盡”的特點,寫它的獻身精神。

(3)粉筆:它擁有一再掏出心來工作的特點,寫一心一意爲人民服務的精神。

3、選擇以上或其他生活中的事物寫一個小練筆(模仿本文,寫清該物寓含的道理)

七、作業。

1、繼續完成小練筆。

2、背誦你喜歡的段落。

3、注意觀察生活中像花生這樣的人並向他們學習。

板書設計:

種花生:買種—翻地—播種—澆水

落 收花生:居然收穫了

花 嘗花生: 做成好幾樣食品

生 好處:味美、榨油、便宜

議花生

特點:埋在地裏,不好看,但很有用。

貓教案反思篇4

剛開學第一個月下來,同學的運動熱情有所高漲,師生距離也在拉近,而經過一個學期的教學經驗後,明顯也感覺到體育課上得更爲流暢,組織教學方法也在不斷的總結上得以提高,

新學期的一個月,在對體育教學的反思上,感覺“轉變角色”“尊重個性”“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習”“重視學習過程和方法的指導”“關注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等新課程理念已成爲教師教學實踐中的共識。學生們都有着良好的精神面貌,多數學生主動熱情,課堂發言落落大方、充滿自信。課堂教學充滿活力。課堂氣氛和諧,師生關係融洽,呈現師生、生生互動的富有活力的局面。

這個學期所任教的班級沒變,對原來這批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和感情,根據國小生的身體素質,決定了在體育教學中應注重“教”與“玩”的結合。他們正處於身體發育階段,其骨骼硬度小,韌性大,易彎曲變形;肌肉力量小,耐力差;心率快,肺活量小,負氧能力差,易疲勞。所以在教學設計的安排上,運動的負荷不能過大,運動時間不宜過長,否則,非但起不到通過上體育課來強身健體的作用,反而會給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因此,在這個月的教學中,嘗試把“教”與“玩”有機結合,使少年學生在上體育課過程中有張有弛,其教學效果也是不錯的。

國小生的注意持久力和接受能力的不穩定性決定了在體育教學中應注重“教”與“玩”的結合。尤其是二年級的國小生,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都比較差,課上注意力不持久,經常左晃右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會遇到教師講的頭頭是道,學生卻似懂非懂的情況,這就說明體育教學只強調“教”是不夠的,還必須同“玩”結合起來,通過做遊戲等趣味活動來啓發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做到潛移默化。

國小生的成才需求決定了在體育教學中應注重“教”與“玩”的結合。體育教學的目的在於育人,即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人才,這就要求在體育教學中應體現出能夠開發學生智力、發展學生個性、增強學生體質和培養學生思想品德,要達到這一目的,需要教師的精心教導和學生的自我鍛鍊,“教”,可以使學生明確體育課的目的、原則、方法。“玩”,則可以促進學生消化理解教學內容,增強實踐能力,同時,通過有目的的“玩”,還可以發揮學生的潛能,發展其個性,增強其創造能力。

貓教案反思篇5

活動目標:

1、對物體的滾動產生探究的興趣,積極參與操作活動。

2、感知物體滾動的特性。

活動準備:

正方體、長方體積木乒乓球薯片筒一次性杯子圓柱體、圓錐體紙筒

活動過程:

一、初次操作,發現滾動物體的特徵

1、小朋友們,老師今天帶來了很多東西,請你們來玩一玩。你們可以摸一摸,也可以輕輕地推一推。組裏的小朋友可以交換着玩一玩。在玩之前呀,老師要提幾點要求,大家可以在桌子上玩,也可以在地上玩,但是不能離桌子太遠。現在請小朋友們起立,小椅子不用搬。

2、幼兒自由操作

3、交流:每個人都玩過了嗎?那你們在玩的時候有沒有發現什麼有趣的事呢?

有沒有小朋友輕輕地推過這些東西呀?那你們發現了什麼?

xx說xx會滾動,你們同意嗎?

那我們請xx上來試一試

(小朋友們講到了什麼就請他們上來試一試)

我們剛剛一起嘗試過了,發現乒乓球、薯片筒和一次性杯子,我們輕輕一推,它們可以滾起來,可是這些積木卻不行。有沒有小朋友知道爲什麼呢?

4、 總結:因爲這些東西是圓圓的,都有一個圓圓的面,所以輕輕推一下,它們可以滾起來。

二、第二次操作,探究紙筒滾動軌跡的不同

1、老師這兒還有兩個紙筒,請小朋友們看一看,你們覺得它們可以滾動碼?爲什麼呢?它們都長的圓圓的,有一個圓圓的面,所以輕輕的推一推,它們可以…

那它們有什麼不一樣呢?(兩頭一樣大,一頭大一頭小)

老師再請你們玩一玩,輕輕地推一推,看看它們滾的時候有什麼不一樣?

2、幼兒自由操作

3、交流:你們都輕輕推過這兩個紙筒了,發現它們滾動的時候有什麼不一樣了嗎?

x說這個紙筒滾起來會…,我們請他上來試一試

這個紙筒滾起來是向前的,這個紙筒滾起來是轉圈的,有沒有小朋友知道這是爲什麼呢?

我們在玩之前觀察過了,發現這兩個紙筒長的不一樣。你們想一想會不會因爲它們長的不一樣,所以滾起來也不一樣呢?

那它長的什麼樣子(兩頭一樣大)它滾的時候是…

它長的什麼樣子(一頭小一頭大)它滾的時候是…

我們再來試試其他的(薯片筒和一次性紙杯)

4、 總結:所以我們發現了,兩頭一樣大的滾起來是向前的,一頭小一頭大的滾起來會轉圈。

三、課後小朋友們可以找找幼兒園裏有沒有其他可以滾動的物體,看看它們滾動的時候是不是一樣的。

活動反思:

在教學的活動中,讓幼兒自由操作的時候,從大家圍坐着到分組操作,“不用搬小椅子”這句話忘了說,導致了場面的零亂,並且浪費了時間。以後對於要提的要求在活動前要明確。??準備材料的時候,因爲考慮到人手一份不太可能,所以是以小組爲單位。但是小朋友們分享的意識還是不強。以後可以在之前先告知幼兒每人只能拿一個,玩好之後要與其他小朋友交換。幼兒自主探究的環節,還缺乏指導、觀察、發現、提升的能力。在召集幼兒回到座位的時候,我只是乾乾的喊着“請小朋友們回到座位上”,可是在當時的環境下,幼兒處於較興奮的狀態,喊了好幾遍,效果不是很好,拖拖拉拉的。以後可以嘗試在幼兒自主探究之前,就告訴他們聽到某個指令時,馬上收拾東西回到座位,這樣還可以使幼兒之間產生督促作用。在結束語的運用上,“課後”這個詞太書面化了。在活動的最後,應該再聯繫一下生活,使幼兒更能夠理解。

貓教案反思篇6

設計思路

針對小班幼兒入園時間短、自我服務能力還沒養成,尤其在穿鞋這一方面,總是有穿反鞋的情況,我們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設置不同的情景,並以遊戲的形式貫穿整個活動,與孩子一起說兒歌、玩遊戲,完成教育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掌握正確的穿鞋方法。

2.提高自我服務能力。

活動準備

1.環境創設:在地毯上粘一個圓圈,圓圈裏粘有即時貼小星星、小腳印。

2.物質準備:幼兒鞋架三個,拖鞋若干雙,哭、笑小鞋臉各一個,家長的大鞋若干雙。

活動過程

1.入場:在歡快音樂的伴奏下教師帶幼兒說兒歌走圈。(兒歌:走走走,走走走,圍着圓圈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圍着圓圈走、走、走。)

師:寶寶們看看圓圈裏有什麼?

幼:小腳印、小星星

2.和小腳印、小星星玩遊戲。教師和幼兒邊說兒歌邊做遊戲:123、321,我和小腳印做遊戲,你也踩我也踩,踩到小腳印快蹲下。123、321,我和小星星做遊戲,你也踩我也踩,踩到小星星快站好。

3.玩小腳印的遊戲。

(1)師:請寶寶們站在小星星上,你們發現了什麼?

幼:許多小腳印。

師:請寶寶看一看小腳印有什麼不一樣?

幼:有反的腳印,有正的腳印。

師:誰來說一說反的腳印什麼樣?誰會用小手模仿一下?

(2)師:請寶寶動腦筋想辦法將反的小腳印變成正的小腳印。(幼 兒將小腳印換位置)

4.玩小鞋的遊戲。

(1)師:寶寶們過來坐在小星星上休息。(出示一雙幼兒的鞋子)提問:寶寶們發現了什麼?(幼兒:是反的)請幼兒將小鞋子擺好。(2)學習兒歌《小鞋子》:兩隻小鞋頭碰頭,好像一對好朋友,小鞋帕向外扣,穿好小鞋到處走。

(3)師:把自己的小鞋子在小腳印上擺一擺,讓小鞋子變成好朋友。

5.送鞋寶寶回家。

(出示哭了的小鞋臉)師:小鞋怎麼了?咱們一起送鞋寶寶回家。現在,鞋寶寶怎麼了?(笑了)

6.穿大鞋遊戲。

(1)鞋子配對,請幼兒將爸爸媽媽的鞋子變成好朋友。

(2)穿上大鞋子,拿着自己的小鞋子,在音樂的伴奏下走起來,老師說兒歌:大大的鞋子,走走走,小小的鞋子,拍拍拍。(說到拍時,帶幼兒拍手中的小鞋。)

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玩這個好玩的遊戲。

師生互動過程實錄

在音樂的伴奏下,帶幼兒一起說兒歌入場,孩子非常高興。

當踩到小星星、小腳印時,孩子很興奮,爭着說“我踩到了”“我也踩到了”。

孩子用語言、動作模仿着小腳印,你一言我一語很是積極。

孩子們非常喜歡動手撕即時貼,在撕的過程中體驗着遊戲的快樂。

在組織幼兒圍坐時,教師說:“請寶寶們坐在小星星上,把小腿變成小桌子。”孩子們很快就盤坐在小星星上了。

孩子能大聲地跟隨老師一起說琅琅上口的兒歌,邊說邊用小手來模仿。

孩子們都很願意幫助小鞋,送它們回家。

在找媽媽爸爸的鞋時,孩子們非常興奮,高興地說:“這是我爸爸的鞋子”。“這是我媽媽的鞋子。”

幼兒在玩遊戲的過程中,笑聲不斷,歡樂無窮。

活動反思

我設計的活動從始至終都是在與幼兒玩遊戲,第一個遊戲走圈,是告訴孩子我們的活動要開始了,孩子能很快到老師身邊來。

第二個小腳印、小星星的遊戲,是引出小腳印,並引導幼兒把注意力轉移到小腳印上來。

第三個是小腳印遊戲,我先讓幼兒觀察小腳印,有一部分幼兒能發現腳印是反的,接着就讓幼兒用小手來模仿一下,啓發幼兒將小腳印變正。孩子年齡較小,在撕腳印時,我提醒個別幼兒只要撕一隻往另一隻旁邊一粘,就可以變成一對好朋友,這個遊戲大部分幼兒都能完成。

第四個遊戲是玩小鞋,讓孩子動手將自己的小鞋變成好朋友,加深對一雙鞋的認識。

第五個遊戲是送鞋寶寶回家,設置小鞋子哭了的情景,帶孩子一起幫助小鞋子,把小鞋子送回家。在這個遊戲中進一步讓孩子理解怎樣把小鞋子變成一對好朋友,怎樣幫助小鞋子回家。

第六個遊戲是穿大鞋遊戲,孩子更是喜歡,穿着爸爸媽媽的大鞋子,模仿爸爸媽媽走路的樣子,在音樂和兒歌的伴奏下自然結束遊戲。

整個活動遊戲貫穿,音樂、兒歌不斷,採用邊做邊說,邊玩邊樂的形式,孩子很好地掌握了正確的穿鞋方法,教育目標完成得很好。

貓教案反思篇7

主題設計意圖:

春雨過後,幼兒在戶外活動時間,我發現孩子們聚在一起談論着,我悄悄走過去,這是,聽到孩子們討論,蚯蚓的眼睛、嘴巴在哪裏?那它用什麼呼吸呀!盛帥搶着說:"蚯蚓用皮膚呼吸,我在少兒頻道看到的彩虹姐姐說的。"孩子們的一輪越來越又興趣,話題越來越豐富,身爲教師的我們作爲一名活動的觀察者,教育契機的撲捉者,本能地意識到只要稍加引導,便會將個別孩子感興趣的話題,變成一個大家共同的話題。於是在傾聽孩子們的對話過程中,我們及時判斷並肯定了生成主題的可能性與教育價值。

動物與幼兒有着天然的密切關係,所以這一主題的確定可滿足幼兒探索動物世界,激發幼兒喜愛動物的情感,這一主題活動可以集中兩週內完成。

主題目標:

1、能有興趣地蒐集動物圖片,標本、模型等信息。不斷擴大探索的事業,能用連貫的語言或自己熟悉的符號,圖像,大膽自信地表現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2、積極參與、觀察認識、飼養照顧小動物,能用多種方式表達對動物認識和情感。

3、瞭解動物的外形特徵,生活習性、趣事及動物與人們的密切關係。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5、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主題目標:

1、社會生活:

(1)獲取關於蚯蚓的各種知識,瞭解蚯蚓有趣的生活情景。

(2)理解、尊重、喜愛蚯蚓,能以恰當的方式對待小動物。

2、身體運動:

學習蚯蚓爬,用手模仿蚯蚓走路時一伸一縮的現象,鍛鍊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3、語言交流:

(1)理解兒歌"蚯蚓"的內容,有表情地學念兒歌,初步嘗試更換兒歌中間段的詞,仿編兒歌。

(2)學習傾聽故事,產生情感共鳴--喜愛蚯蚓,理解尊重蚯蚓。

4、科學探究:

(1)和幼兒一起到田野裏去找蚯蚓。

(2)自然角中飼養蚯蚓,讓幼兒觀察蚯蚓鬆土的現象。

(3)做蚯蚓再生的實驗,讓幼兒瞭解蚯蚓生存繁殖的特殊本領。

5、藝術表現:

學習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蚯蚓的外形特徵,大膽表現蚯蚓王國中有趣的生活情景。

6、家長參與

(1)向家長髮放主題活動的通知,並提出相應的親子家庭活動建議。

(2)請家長向孩子介紹有關蚯蚓的知識,利用雨天后帶領幼兒戶外觀察蚯蚓,尋找蚯蚓的家--泥洞,豐富幼兒對蚯蚓的認識。

(3)發動家長和孩子一起收集有關蚯蚓的各類資料。

7、環境創設:

(1)自然角中飼養蚯蚓,讓幼兒觀察蚯蚓鬆土的現象。

(2)語言區提供有關蚯蚓的圖書、圖片,兒歌、錄音機、相關的磁帶。豐富幼兒對蚯蚓的認識。

(3)益智區提供金魚缸,瓶內裝有蚯蚓,供幼兒觀察蚯蚓的生活習性。

(4)美工區:拼帖蚯蚓的各種圖片、水彩筆、蠟筆、半成品、泥工、廢舊物品、剪刀、膠水等。

(5)利用走廊、區角等地方張貼各種蚯蚓的圖片、根據幼兒的認知發展,逐步參與各種牆飾的佈置,進行幼兒作品展。

小班孩子情感豐富,他們喜歡動物,與動物之間似乎天生有着一種必然的聯繫,千變萬化的動物世界總是能引起他們極大的注意。他們也總是對各種動物都充滿了好奇心與探索慾望。

最近一段時間,孩子們在戶外活動時,常常見他們的身影蹲在草叢中尋找着……原來他們對小小蚯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產生了許多問題,"蚯蚓的家在哪裏?""蚯蚓有媽媽嗎?""蚯蚓吃什麼?""蚯蚓能活多長時間?"等等。結合"親親小動物"環境教育實踐活動,我圍繞"蚯蚓"組織了一系列探索活動實錄。

活動反思:

1.選材生活化《綱要》中提出:“”孩子們的探索活動應從身邊的事物開始。本活動的內容主體來源於生活,結合活動引導孩子們關注周圍生活,關愛人類的朋友——蚯蚓。孩子們興趣盎然的參與活動,發現了蚯蚓的有趣和奇妙。

2.環境寬鬆化整個活動注重每個孩子的參與、探索、研究。幼兒帶着問題去探索、研究、尋找、發現。幼兒在活動中能很好合作。教師在活動中是材料的提供者,問題的觀察者和探索活動的引導者、啓發者,爲幼兒提供了寬鬆、自由的探索氛圍。幼兒充分體驗了自主活動的樂趣,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意識。

3.材料豐富化本次活動的材料,看似簡單,其實蘊含了豐富的內容我們提供了若干條蚯蚓和相關的探索輔助材料避免了幼兒操作時的爭搶,有提供了自主選擇、探索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