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月是故鄉明教案5篇

教師文案 閱讀(2.19W)

一篇優秀的教案可以幫助我們決定自己的教學進度,爲了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我們一定要養成提前制定教案的好習慣,大學生範文網小編今天就爲您帶來了月是故鄉明教案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月是故鄉明教案5篇

月是故鄉明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速讀課文,理解“煙波浩渺、篝火、萌動、晶瑩澄澈、風光旖旎、平沙無垠、碧波萬頃、巍峨、點綴”等詞語的意思。

2.引導學生說說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經歷,產生了哪些內心感受?

3.抓住重點句探究體會作者濃濃的思鄉之情。

教學重難點

1.積累有關月亮的詩句。

2.理解作者對故鄉的刻骨銘心的思念之情。

課前準備

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月亮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是非常熟悉和平常的。然而,一位著名學者卻賦予了它不一樣的深情蜜意。他就是國學大師季羨林。今天,我們將通過學習《月是故鄉明》這篇文章來解讀他的“明月”情結。

2.課件出示:季羨林(1911.8-20xx.7)山東清平人。著名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作家。他是享譽海內外的東方學大師。一生創作了許多散文作品,如《天竺心影》、《朗潤集》、《季羨林文集》等。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隨文理解下列詞語。

煙波浩渺:形容水面遼闊。

篝火:泛指一般在郊外地方,通過累積木材或樹枝搭好的木堆或高臺,在活動裏點燃的火堆。

旖旎(yǐ nǐ):柔美的樣子。

耄耋(mào dié):八九十歲。指年紀很大的人。

2.自讀課文,完成“設問導讀”。

(1)本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以什麼爲主線?

(季羨林的《月是故鄉明》就是以月作爲抒情線索,通過對故鄉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憶,特別是對故鄉月色的動人描寫,抒發了作者對故鄉永遠的思念與牽掛。)

(2)課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後一自然段是什麼關係?(前後照應,首尾連貫)

(3)學生讀後交流,教師引導概括,理清思路。全文可以分爲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1):人人都愛自己故鄉的月亮。(總起全文)

第二部分(2-4):對故鄉與童年的回憶。

第三部分(5-6):離開故鄉之後的生活。

第四部分(7):月是故鄉明。(呼應開頭,突出主旨。)

三、自主學習,引導感悟。

1.默讀(2-4自然段)。思考:作者回憶了對故鄉與童年的哪些事?

2.交流。

(1)課件出示:(指名讀)

到了夏天,黃昏以後,我躺在坑邊場院的地上,數天上的星星。有時候在古柳下面點起篝火,然後上樹一搖,成羣的知了飛落下來,比白天用嚼爛的麥粒去粘要容易得多。

(數星星,捉知了)

(2)課件出示:(指名讀)

到了更晚的時候,我走到坑邊,擡頭看到晴空一輪明月,清光四溢,與水裏的那個月亮相映成趣。我當時雖然還不懂什麼叫詩興,可覺得心中油然有什麼東西在萌動。有時候在坑邊玩很久,纔回家睡覺。在夢中見到兩個月亮疊在一起,清光更加晶瑩澄澈。

(看月亮,夢月亮)

3.默讀課文(5-6自然段),思考:

(1)作者離開故鄉後到過哪些地方?找出來。

在濟南住了十多年,

在北京度過四年,

又回到濟南呆了一年,

然後在歐洲住了近十一年,

重又回到北京,到現在已經四十多年了。在這期間,我曾到過世界上將近三十個國家。

(2)作者到過這些地方都看到了什麼?有什麼感受?

①課件出示:看到過許許多多的月亮。在風光旖旎的瑞士萊蒙湖上,在平沙無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萬頃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過月亮,這些月亮應該說都是美妙絕倫的,我都非常喜歡。但是,看到它們,我立刻就會想到故鄉葦坑上面和水中的那個小月亮。對比之下,我感到這些廣闊世界的大月亮,無論如何比不上我那心愛的小月亮。不管我離開我的故鄉多少遠,我的心立刻就飛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遠忘不掉你!

②學生在朗讀當中感受故鄉的月光下有我兒時的快樂,也感受到了對故鄉的無限思念之情。

③學生在配樂《思鄉曲》中深情誦讀。

課件出示《故鄉的月亮》。

④學生在朗讀中感受到了作者對故鄉的無限思念之情。

四、師生總結。

再讀課文第一節與最後一節,想一想作者採用了怎樣的寫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前後照應,首尾連貫。這樣寫能突出強調作者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五、拓展。

與月亮有關的詩句,你還知道哪些,給同學們說一說。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

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杜甫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

明月有情應識我,年年相見在他鄉。--袁牧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

板書設計

月是故鄉明

人人都愛自己故鄉的月亮。(1) (總起全文)

對故鄉與童年的回憶。(2-4)

離開故鄉之後的生活。(5-6)

月是故鄉明(7) (前後照應)

思鄉之情

教後反思

我認爲略讀課文的教學注重讓學生自讀自悟,老師要大膽放手,確實給出足夠的時間,保證每個學生都能真正從容地讀上幾遍課文,運用所學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在集體交流彙報展示環節,應營造寬鬆愉悅的交流氛圍,激勵學生樂於暢談自己的讀書所得,老師則要認真傾聽,及時捕捉“鮮活信息”,或點撥指導,或引發討論,或歸納學法,使“生成”效果更佳。真正做到以讀爲本,自讀自悟。

所以在本文的教學中,始終以月亮作爲線索,着重對學生學法的指導,拓展積累與月亮有關的詩句,感悟抒發思鄉之情的這類文章的寫法。

月是故鄉明教案篇2

一、專題內涵解說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鄉。一般而言,故鄉就是自己的出生地。自己的童年乃至自己生命中的許多歲月都是在故鄉度過的,這裏不但有自己的家、親人,更有自己家族的記憶。一個人的經驗積累以及情感與性格都與家鄉的自然風貌和文化積澱有着密切的關係。可以說,故鄉是一個人的根。正因爲如此,人們對故鄉都有一種割不斷的特殊情感,它是人出發地,也是人的歸宿。因此,一個人擁有故鄉,不僅是指具體的、有形的,更重要的是精神的,無形的。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口的流動變得越來越頻繁,但是對一個人來說,不管走到哪裏,身在何方,故鄉都在他的心中,都體現在他的行爲方式上。由於這種特殊關係,故鄉常常被人們賦予了更多的意義,家、故鄉、故土、家園、家國、歸宿等等有時指的都是同一個意思。在比喻的意義上,它們往往指向人們的價值取向與精神追求。

本專題通過古今中外有關家園的文本對這一人文母題進行梳理。第一板塊重在闡釋人與故鄉的關係,包括故土、家、親情等等,第二、三板塊進行拓展,家園不僅指故鄉,還指向祖國與精神意義的歸依,是人生命的確證。

二、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點與難點

1、學生能通過對文本的反覆研習,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進一步瞭解家園之思的文化內涵以及它對人精神世界的滋養。進一步認識故鄉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意義,激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2、學生能獨立閱讀、獨立思考,與文本、編者、老師、同學展開對話,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

3、學生能調動自己審美經驗的積累對文本進行鑑賞,能體會到文本在表達上的藝術特點以及不同的風格。

4、進一步認識詩歌、特別是散文的文體特點。

5、學生能根據對專題人文內涵的理解,深入生活,收集資料,創設寫作情境,綜合運用散文的表現手法開展寫作實踐。

6、學生能自主開展課外活動,組織小型主題演講,創辦小報、網頁,以各種手段拓展交流途徑。

前兩項爲教學重點。

在本專題的文中,家、家園、家鄉、故鄉等概念有時是具體的,指的就是家庭、家族世代居住的地方,有時又是抽象的,指人的精神的寄託之所,有着很複雜的人文指涉,研讀時要仔細體會。另外,許多文章是在歸家、返鄉與出走、離家的關係上展開的,這也是學習中要注意的難點。

三、文本簡析:

采薇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從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紀)至春秋中葉(公元前七世紀)約五百餘年間的詩歌三百零五篇,最初稱《詩》,漢代儒者奉爲經典,乃稱《詩經》。《詩經》分爲《風》《雅》《頌》三部分。這些詩篇,就其原來性質而言,都是歌曲的歌詞。《風》《雅》《頌》三部分是依據音樂的不同來劃分的。《風》是樂調,國風就是各國土樂。《雅》是周朝王畿之樂,“雅”又有“正”的意思,《雅》分《大雅》、《小雅》,編者可能是把時代較早、以歌頌爲主的雅詩編爲一集,稱《大雅》,共三十一篇;把時代較晚的民歌及一般貴族的雅樂編爲一集稱《小雅》,共七十四篇。《頌》是專門用於宗廟祭祀的音樂。

?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現了普通士兵在離鄉出征的歲月裏的艱苦生活和內心傷痛,字裏行間表達了對戰爭的不滿和對故鄉的思念。

第一章,寫士兵爲抗擊外族的侵犯,背井離鄉,久久不得歸家,而產生的悲傷、厭戰和對外族的仇恨。首四句,以薇菜漸次生長和時間的推移來起興,來表達士兵久役於外不得歸家的怨敵、思家與盼歸的心情。“靡室靡家”和“不遑啓居”是這一心情產生的主要原因。朱熹引用程子的話說:“古者戍役,兩朞而還。今年春莫(暮)行,明年夏代者至,復留備秋,至過十一月而歸。又明年中春至,春暮遣次戍者皆在疆圉。如今之防秋也。”(《詩集傳》)這段話告訴我們,當時的兵役制度是二年爲期限,可是本詩中的戰士的服役看上去沒有期限,士兵歸家變得遙遙無期,這自然要引起徵卒的不滿和對家鄉更強烈的思念。以下幾章都是圍繞着這個基調敘寫的。

第二、三章,寫軍旅生活之勞苦。朱熹在《詩集傳》中說“言戍人念歸期之遠,而憂勞之甚,然戍事未已,則無人可使歸而問其室家之安否也。”詩仍以薇菜逐漸長得柔嫩、粗硬起興,暗示時間流逝,易年更歲,可是役期卻無止境,軍旅生活又異常痛苦,轉戰不止,飢渴勞頓。而“靡使歸聘”和“我行不來”,則表達了邊關和故鄉相隔萬里,關山阻斷,音訊全無,由此而引發的強烈的思歸之情。

第四、五章,直接寫戰事。這兩章是在前面基礎上的對戰爭場面的具體描寫,通過對馬、車、象弭、魚服、將帥和士兵生動而形象的刻劃,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憂心烈烈”、“憂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實處。從而進一步強調了正是因爲戰爭頻繁,居無定所,作爲兵營中最底層的士兵才歸家無望,思鄉心切。

第六章,寫戍卒歸途中悲傷痛苦的心情。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鋪墊,經過出生入死的戰鬥之後,戰爭的倖存者終於踏上了歸家的路途。但作品並沒有寫士卒勝利後的喜悅,而是營造了昔日楊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場景,寫的是歷經磨難之後內心深處的淒涼和悲苦,而且“行道遲遲,載飢載渴”,歸鄉的路依然那麼艱難。

從藝術上講這首詩很有特點。首先,詩歌十分注重用具體生動的細節來展現生活圖景,比如,對戰爭場面的描寫,並不是直接寫刀光劍影和廝打拼殺,而是寫戰車、戰馬,寫象弭、魚服,寫勞累奔波,寫飢渴難當,但我們通過這些描寫可以想見戰爭的殘酷。其次是情景交融,詩末章首四句,歷代傳誦不已,被視爲情景交融的佳句。王夫之在《薑齋詩話》裏說:“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再次,是它的旋律協調,音節和諧,一唱三嘆,詩的前三章開頭句式相似,反覆吟唱,一方面以植物的生長暗示時間的流逝,另一方面也在鮮明的節奏中表現出詩歌特有的音樂之美。

奧德賽

?奧德賽》是公元前九至八世紀古希臘盲詩人荷馬根據口頭流傳的史詩、短歌編成的長篇敘事詩,它與荷馬的另一部作品《伊利亞特》一起被稱爲“荷馬史詩”。關於荷馬的生平,古代流行過許多神奇的傳說,說他是神所生,他與史詩中的英雄都相熟悉等等,但均無文字記載。荷馬生活在希臘氏族社會解體,奴隸制開始形成的時代,經他記載留下了兩部長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是歐洲最早的詩歌,因此,荷馬被稱爲歐洲詩歌的鼻祖。

希臘聯軍在特洛伊戰爭中,採用將領奧德修斯的“木馬計”攻陷了特洛伊城,勝利的將領紛紛帶兵回國。《奧德賽》就是敘述奧德修斯乘船回故鄉過程當中,用智慧戰勝各種災難,最後勝利回家大團圓的故事。

奧德修斯是希臘半島西南方伊塔刻島的軍事首長,他擁有領地、莊園,還有家奴和牲畜。在他離家九年期間,家裏聚集一百多人,向他妻子求婚,在他家吃喝揮霍,但都遭到他妻子的拒絕。

奧德修斯和他的夥伴回家途中,在海上遇到風暴。他們漂流到獨眼巨怪的海島,巨怪把他們關在巖洞,吃了他的幾個同伴。聰明的奧德修斯用酒灌醉巨怪,用木棒弄瞎了巨怪的眼睛,逃出了巖洞;他們還曾到吃迷蓮人的國土,不少人吃了迷蓮,忘記了家鄉;他們還到了女巫瑟西居住的海島,他的同伴被女巫變成了豬;他們又到了冥土,見到了英雄阿契里斯的陰魂;他們在從海卡律希狄斯和六頭十二臂的斯庫拉中間穿過時,又失去了六個同伴。最後,他的同伴們因爲偷殺太陽神的神牛,全部葬身海底,只有他一人漂到女神卡普索的島國,在這裏他被留住了七年。後來他來到了淮阿喀亞島,島上國王阿爾基諾斯設宴招待他。席間,盲歌手德莫多克演唱特洛伊戰爭的故事,深深感動了奧德修斯,奧德修斯向阿爾基諾斯國王講述了他歷險的經過,國王送給他許多禮物,爲他備船,送他回到了家鄉。

他在外期間,妻子一直在等待着他,兒子也長大成人。奧德修斯假裝一個乞丐回到家裏,試探妻子,證明了妻子的忠貞。他跟兒子一起設計殺死了那些求婚的人,處死了幫助求婚者的奴隸,重新作了伊塔刻島的國王。

可以說,《奧德賽》整個就是一首歸家的敘事長詩,而節選部分是奧德修斯歸家的轉折點,敘述了奧德修斯有家難回的痛苦,以及決定返家的決心,顯示了人物“堅定的心靈”。

第1小節寫女神卡普索向奧德修斯傳達宙斯的旨意。女神雖然不願奧德修斯離去,無奈難違宙斯的意志,當她來到奧德修斯的身邊時,看到的是一個人思念故土、渴望歸去而不能,因而備受煎熬的場景。

第2小節寫奧德修斯在獲許返鄉時的疑慮和機智應對。在節選部分之前,作品有許多情節寫到奧德修斯與衆神的周旋,與女神的衝突,加上離開故土後參戰的遭遇,使奧德修斯對一切充滿了戒備,爲什麼他聽到女神讓他返回故里時沒有欣喜若狂,這正是特殊環境之下人物特殊的行爲與心理的反應。

第3小節寫女神再一次勸說奧德修斯留下。女神還在作最後的努力,她首先爲奧德修斯擺下豐盛的筵席,實際上是在顯示神的生活的高貴,緊接着又“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陳述歸途的艱難以動搖奧德修斯返鄉的決心,並把自己與奧德修斯的妻子進行對比,表明自己的心跡,企圖用女神的美麗挽留他留下。

最後一節寫奧德修斯義無反顧的返鄉決心。女神的努力在奧德修斯這兒落空了,他的回答可以說是針鋒相對的,他不畏懼歸途的千難萬險,也不稀罕神界浮華奢侈的生活,他承認凡人的妻子與女神無法相比,但他寧願與妻子長相守。爲什麼奧德修斯如此決絕,作品說因爲他有一顆“堅定的心靈”,這個堅定的心靈就是他對故土與親人的忠貞、熱愛,是故鄉賦予他的精神、智慧,這是理解人物的關鍵。

節選部分雖然不長,但對奧德修斯思鄉的愁苦與返鄉的決絕描寫得非常充分。

?奧德賽》在藝術上有許多獨到之處,對歐洲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就節選部分看,它有這樣幾個特點:一是通過場景、動作和對話去刻劃人物的性格,描寫人物的心理,如第一節女神到海邊看到奧德修斯的情形,再如奧德修斯與女神的對話,進退有方,都從不同的角度寫出了人物的心理,再現了作爲英雄機智而又剛烈的性格;二是語言樸素與敘述流暢,具有一種清新質樸的風格。

我心歸去

?我心歸去》是中國當代作家韓少功訪問法國歸來後一組散文中的一篇,總題是《訪法散記》。

文章從內容上看可以分爲兩部分。

第一部分是前四個小節,寫自己在法國聖·納塞爾訪問時的情形和感慨。作者描寫了一個人來到異國他鄉後典型的情形:“最初幾天的約會和採訪熱潮已經過去,任何外來者都會突然陷入難耐的冷清,恐怕連流亡的總結或國王也概莫能外。”一個人離開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離開了自己熟悉的人羣,離開了自己的文化,特別是離開自己的母語,一種巨大的孤獨感便會自然而然地產生,你周圍的一切都與你沒有關係,你無法交流,這樣的日子真的“能讓人發瘋”。所以,當有人勸作者留在法國時,他一口回絕了。

第二部分寫作者的思鄉之情以及對故鄉這個文化概念的思考。在異國他鄉,與孤獨感相伴隨的是思鄉。文章很自然地用“很想念家裏”來過渡,故鄉有親人,有自己的歷史,有那一方“熱土”。作者說,即使異國的景區再美,故鄉再窮,但鄉思仍然會隨時產生,因爲“故鄉存留了我們的童年,或者還有青年和壯年,也就成了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們自己”,自己在這裏成長、奮鬥、耕耘,這裏有“你的血、淚,還有汗水”,爲什麼說故鄉不等於出生地,爲什麼說“只有艱辛勞動過奉獻過的人,才真正擁有故鄉”,因爲只有奮鬥、奉獻,纔會在故鄉的土地上留下自己的印跡,故鄉也纔會作爲你生命的一部分而不可分離,纔會有感情上的不可割捨的珍惜。同樣的道理,人不會對故鄉真正失望的,勞動與奉獻會使故鄉繁榮繁榮富強,也就是說對故鄉你可以失望得滴血,但“血沃之地將真正生長出金麥穗和趕車謠”,生長出豐收,生長出你對故鄉的歌。

?我心歸去》的哲理性很強。文章不長,但把人與故鄉的關係闡發得非常透徹,許多說法非常有新意,如故鄉不等於出生地等等。但是,它的哲理不是單純的說理,而是和抒情結合在一起的,這也決定了它在語言上的特色,沒有抽象的說教,而是把哲理藏在形象中,用富有抒情色彩的意象來表達,如“血沃之地將真正生長出金麥穗和趕車謠”,或者通過對一些特定場景的描寫來表達,如“假若你在旅途的夕陽中聽到舒伯特的某支獨唱曲,使你熱淚突然涌流的想像,常常是故鄉的小徑,故鄉的月夜”,又如:“萍飄四方的遊子無論是怎樣貧困潦倒,他們聽到某支獨唱曲時突然涌出熱淚,便是他們心有所歸的無量幸福。”

想北平

老舍是一位“北京味兒”很濃的作家。他生在北京,長在北京,從1899年出生到1966年出世,從1899年出生到1966年去世,老舍一生中有四十二年是在北京度過的。他最有影響的作品,如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茶館》、《龍鬚溝》等,都是用北京話寫的,也是以北京爲題材的,通過對北京人的生活方式、社會文化和心理特點真切生動的描繪,展現了豐富多彩的北京社會風情畫。另外,老舍還爲北京寫下了不少散文,《想北平》就是其中有名的一篇,作品通過對北京的描繪,寫出了作者心中的屬於他的北京,表現他對故鄉真摯的情感。

第1小節作者交待自己對如何寫北京的考慮。《想北平》是一篇散文,在一篇短短的散文作品中,如何表現北京,老舍覺得很爲難:“北平的地方那麼大,事情那麼多”,都寫什麼?他又不願只“憑着我知道的寫,而躲開我不知道的”,更怕掛一漏萬,埋沒了北京的種種好處。如果只是機械地羅列,平鋪直敘,寫成一篇北京地方風光的指南就更沒味道了。老舍決定寫出“我的北平”,通過他與故鄉親如母子的關係,寫出他對北京的無限眷戀。

第2、3兩小節正面反悔作者對北京特殊的愛。第二小節一開始,老舍就情不自禁地說道:“我真愛北平。”但他馬上又說“這個愛幾乎是要說而說不出的”。這“說不出”三個字,在兩段文字中四次重複出現,反覆強調,作者解釋是因爲他“不是詩人”,不會“把一切好聽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靈裏,像杜鵑似的啼出北平的俊偉”,實際上,並不是作者做不到,而是他不願意義照着通常的方法去寫,因爲即使用盡了“一切好聽好看的字”也難以道盡自己對北京的愛。於是他另闢蹊徑,拋開一切美好的詞語,用最通俗質樸的言辭,用最能引人共鳴的表達方式,將自己對北京的愛喻爲對母親的愛。看似平常最奇崛,這不僅恰當地道出了作者對北京愛得真切和深沉,也很容易打動讀者的心。老舍特別愛自己的母親,是文壇佳話,他將北京喻爲自己的母親,這其中的分量,要超出常人幾分,因此,他對北京表達的愛心,也頗有自己的獨特個性。他說,“我所愛的北平不是枝枝節節的一些什麼,而是整個兒與我的心靈相粘合的一段歷史,一大塊地方”,“我的最初的知識與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裏,我的性格與脾氣裏有許多地方是這古城所賜給的”,北京的“每一小的事件中有個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個北平”。他所表現的,是“我”和北京,“我”和有“你”,“你”中有“我”,融中一體,密不可分。這就超出了一般的客觀描寫,他不僅要告訴讀者北京是個什麼樣子,而且還要人們分享他對北京的愛,他不是在“寫”北京,而是在“想”北京。

第4、5、6小節,通過對比等方法寫出北京的特點,以此表達作者對北京的喜愛。前面,老舍正面道出了對北京的熱愛,但這並不是說老舍對北京的愛是盲目的。這愛中有理性,有認知。寫出一個地方的特點,包括一個人對某個地方的喜愛,往往要通過比較才能看得出來。在文章中,老舍聲言自己“不能愛上海與天津”,又聯繫自己豐富的親身經歷和感受,將北京和“倫敦、巴黎、羅馬與堪司坦丁堡,曾被稱爲歐洲的四大‘歷史的都城’”相比較,從城市的整體結構、建築格局、環境氣氛、生活情趣等方面,歷數北京的好處。北京之美,“不在有好些美麗的建築,而在建築的四圍都有空閒的地方,使它們成爲美景”,而且“在人爲之中顯出自然”;北京“也有熱鬧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極拳相似,動中有靜”;北京“是個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產生的花、菜、水果,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總之,北京是大都市,卻保住了鄉野的幽靜,讓人和大自然保持着親近。另外,作者特別說道,北京雖然也是有錢人的天堂,但“你我這樣一個貧寒”的知識分子,仍然可以盡情享受它的美。所以作者花費了大量筆墨,去寫北京的物產,寫北京平民的日常生活。一枝一葉總關情,正是這樣的敘述與描寫表明了作者與北京的親密關係,他真正融進了它的生活,深入到了它的血肉肌膚之中。如果老舍是北京的一個觀光客,即使對北京再喜歡,也不可能有如此細緻入微的體驗,當然更不可能寫出這樣的文字。難怪他在述說北京的種種好處時不禁“要落淚”,禁不住深情地呼喚:“真想念北平呀!”

最後一小節雖然只有一句話,但包括的情感很複雜。這篇散文寫於1936年,作者當時不在北京。那時日本帝國主義已經加緊了對中國的侵略,喪權辱國的“何梅協定”的簽訂,適應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務委員會”的成立,都說明華北危急,北京危急。作者作爲一個熱愛北京的愛國知識分子憂心如焚,思今家鄉之情,較平日更爲強烈,這一聲呼喚,充滿了民族憂患意識,震人心絃。

?想北平》的語言通俗、純淨而又簡潔、親切。通俗是爲了加強作品的生活氣息,使它親切感人,也是錘鍊語言的結果。作者曾說:“我的文章寫得那樣白,那樣俗,好象毫不費力,實際上,那不定改了多少遍。”(《關於文學的語言問題》)純淨、簡潔同樣也*千錘百煉。比如文章寫到積水潭:“面向着積水灘,背後是城牆,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葦葉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樂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適,無所求也無可怕,像小兒安睡在搖籃裏。”短短几句,文字不多,但寫景、狀物,營造氣氛,表現有物情感,都筆筆到位,如同天成。

鄉土情結

?鄉土情結》是柯靈爲紀念《香港文學》創刊七週年而作的散文,作品以故園之思作爲線索,由“小家”到“大家”,由“離家”到“歸家”,將鄉土情昇華爲愛國主義的思想感情。

第1、2小節解釋鄉土情結的由來與涵義。作品以王維的《雜詩》引出一個普通的道理:“每個人的心裏,都有一方魂牽夢縈的土地。”並且援引了大量古代思鄉詩來進一步說明這種情感,點出“鄉土情結”,然後再對這種情結進行具體的說明和解釋,之所以稱爲情結,因爲它像烙印,像蠶繭,像紋身一樣不能化解與消褪,一個人的出生地不僅給了他自然的生命,而且給了他文化,他之所以成爲“這個人”,而不是另一個人,故鄉的文化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第3、4、5小節敘述人們離家的幾種情形,並說明鄉土情結每個人都會有,但它往往在人遠離故鄉時表現得更爲強烈。人是眷戀家鄉的,但有時人又不得不走出家鄉,作者敘述了這樣兩種情形:一是離家創業,不管成也好,敗也好,“但鄉土的夢,卻永遠追隨着他們”。二是災難與戰爭,災難不管是自然的,還是人爲的,戰爭不管是正義的,非正義的,都免不了流離失所,骨肉分離,這種狀況下的思鄉之情也就更爲濃厚。

第6小節在敘述了因各種原因而造成的離家之後,重新回到對鄉土情結的探討上。作者從歷史說如當今,從自然說到人倫,從現實世界說到神話傳說,歸結一點:安土重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這裏特別說到近百年無數創業者浮海五洲,打拼天下,寫到香港一個多世紀的蒼桑鉅變,從正反兩個方面講述了人對故鄉、家園直至對祖國的感情,這也是鄉土情結中最重的一份情感。

最後一小節,作者從當今世界現代化程度越來越高,文化交融越來越充分的角度對鄉土情結作了新的闡釋,人已不爲家所累,但人又應該永遠擁有自己的家,既走向開放,又會有心靈的歸宿,這就是新時代的鄉土情結。“我們該有鵬舉鴻飛的豪情,魚遊濠水的自在,同時擁有溫暖安穩的家園,還有足以自豪的祖國,屹立於現代世界文明之林。”作品至此完成了主題的昇華。

柯靈是懷着真摯深厚的情感寫作這篇散文的,作爲一位世紀文化老人,早年輾轉各地,飽受戰爭與災難的離亂之苦,因此,對家園之思有特別的體會,再加上香港迴歸這一特殊的背景,作者從家到國展開聯想就十分自然了。作品敘古寫今,縱橫捭闔,元氣淋漓,文中徵引了大量的詩文、史料和典故,不僅說明了鄉土情結的久遠、普遍,根深蒂固,而且還通過它們營造了一個個具體的歷史場景,使文章顯得更加生動、感人。

前方

?前方》是一篇“攝影散文”。攝影散文是一種新興的文體,顧名思義,它是由攝影和文字構成的。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表達的手段也在發展變化,過去,傳媒是非常單調的,現在,人們不僅有文字印刷,還有圍繞圖像、聲音創造出的廣播、攝影、電影、電視、電腦、互聯網,而且,這些傳媒手段又不斷融合、交*,形成新的綜合的表達手段和表達樣式,如廣播劇、電視散文、電視電影等等。攝影散文也是其中的一種。這種新的文體兼具了兩種表達手段的審美特點,即攝影的視覺性、對瞬間畫面逼真的再現能力和散文體運用語言來表達對象時的自由,散文可以不受影像的限制,展開聯想。所以,成功的攝影散文不應該被攝影作品所束縛,不應該成爲呆板的毫無生氣的文字解說,而應該有新的發現,新的創造和生髮,這樣才能使兩者互相影響,互相補充,成爲一個有機的藝術整體。

文章可分爲四個部分。第1小節爲第一部分,從攝影畫面起筆,但並沒有對畫面進行具體的描摹,而是馬上展開了聯想——“他們正在路上”,圖中的人們正在離家或曾經離家,從而引出下文。

第2到第7小節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對人類的離家行爲進行敘述和分析。第2小節只有一句話:“人有剋制不住的離家的慾望。”但卻是本文的中心,可以說是本文的文眼。接着,作者對人爲什麼離家進行討論。首先,如同動物一樣,人類的祖先一直是在無休止的遷徙中生活的,人有着離家與遠行的習性;其次,外面的世界無時無刻不在誘惑着人們,人在外面的世界中會獲得生命的滿足;再次,由於種種原因,由於外在壓迫,人不得不離家;最後,人的理想決定着人要不斷向前走。在此,作者點出了“前方”,前方在這兒更多的不是空間上的概念,而是理想,是理想的召喚。

第8到第11小節是文章的第三部分,重在分析人類悲劇性的精神狀況。因爲人要不斷離家、向前,於是,便有了“路”。如果說此前,作者基本上還是在討論人的具體生活狀況的話,那麼,從這一部分開始,作者更多地是在關注人的精神狀況,思辯的色彩也越來越濃。“家”、“路”、“流浪”、“旅途”等等,都是一些雙關的語詞,有時就純粹是在哲學層面上使用它們的。作者試圖揭示並描述人的種種悲劇命運,不管你的生活境遇怎麼,不管你是坐在如攝影作品或《圍城》裏所描繪的破爛不堪的汽車上,還是坐在舒適的交通工具上,人生都是一場苦旅,並沒有本質區別,都是“苦旅者”。家園之思的人文內涵在作者這兒得到了新的發掘:人對家園的眷戀與追尋實際上是對某種精神的追求,是一種近似宗教上的皈依感。所以,《前方》表面上雖然在寫離家,實際上仍着眼於歸家,因此,作者才能揭示出人類精神狀況中的這三重悲劇:一、人在“走向前方、到處流浪時,又時時刻刻地惦念着正在遠去了久已不見的家、家園和家鄉”;二、“人無法還家”;三、“即便是還了家,依然還在無家的感覺之中”。顯然,這裏的家、家園,並不是指“那個可遮風避雨的實在的家”,而是指人精神的歸宿,精神的棲身之所。

最後一小節是對文章開始的呼應,同時也在引導讀者進一步思索。

作者從攝影作品引出聯想,由離家想到人類的精神境遇,充滿了悲憫之情和深刻的人文關懷,行文的過程當中,作者的目光又幾次落到攝影畫面上,具體的畫面與展開的想像與思考相結合,產生了獨特的藝術感染力。

月是故鄉明

故鄉不是一個抽象的語詞,而是由許多人、景物、故事和場景構成的,是融匯了許多內容的情感和記憶。所以,思鄉類的作品往往都是從一些具體的東西出發,由眼前之景激起鄉思之情,即使許多平常的人事景物也會因爲融匯了鄉思而具有了特別的意味,有的景物因爲被反覆書寫而成爲思鄉的文學意象,如柳、月、炊煙、鄉音等等。季羨林的《月是故鄉明》就是以月作爲抒情線索,通過對故鄉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憶,特別是對故鄉月色的動人描寫,抒發了作者對故鄉永遠的思念與牽掛。

第1小節對“月是故鄉明”這句思鄉名句作了簡單闡釋。“月是故鄉明”是一句流傳很廣用以表達故園之思的詩句,它出自杜甫的《月夜憶舍弟》,全詩爲:“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收兵。”這首詩寫於安史之亂時期,抒發了杜甫離亂之際對故鄉親人的懷念。對自然事物的感覺有時因主觀情緒而改變,在文學作品中,這樣的寫法特別多,月亮其實無處不明,但杜甫偏說“月是故鄉明”,從而突出了對故鄉的感懷。由於杜甫這句詩特別能引發人的鄉思共鳴,因而被廣爲傳誦。本文的第一段,實際上就是對這句詩的解釋,最後說“事情大概就是這個樣子”,正是說明它表達了一種普遍的感受。

第2、3、4、5節是對故鄉與童年的回憶。第2小節是一個過渡,由月到山,到水,進而過渡到家鄉的山水,過渡到作者的童年生活,作者對家鄉一草一木有着深厚的感情,雖然只在故鄉呆了六年,但兒時的記憶連同那少年的夢境與感受仍新鮮如昨,數星星,捉知了,看月亮,揀鴨蛋,這些充滿童趣的生活畫面構成了美麗純潔的鄉村生活圖景,經過幾十年後一位耄耋老人的的敘述顯得更加動人。

第6、7、8三節寫作者離開故鄉之後的生活,通過他鄉月亮與故鄉月亮的對比,表達自己對故鄉的思念。情感的親疏深淺只有通過對比才能顯現出來,故鄉的小月亮爲什麼那麼美,除了親切而溫馨的回憶外,作者還通過與其他場景進行對比來表現,從濟南到北京,一直說到世界上三十多個國家,要說景色,比故鄉那只有在童年看來纔有浩渺之勢的葦坑美得多的怕不是一處兩處,但在作者看來,哪一處的月都不及故鄉,故鄉的月亮越美,越發勾起作者的鄉思鄉愁。作者指出,對一個異鄉人來說,對故鄉的思念常常構成他不可缺少的精神生活,思鄉是他生命的組成部分,有故鄉可思,甜,思而不得,苦,正是這種複雜的滋味顯示出鄉思特有的情感色彩。

最後一小節是對前面的呼應,也是作品在對故鄉與童年的回憶和在他鄉對故鄉的思念的記敘與描寫之後,情感的自然迸發。雖然短短几句話,卻把全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文章的風格與一個人的年齡有着密切的關係,一般來講,老年人的文章都寫得古拙、質樸,所謂由絢麗而歸於平淡。季羨林的這篇《月是故鄉明》就體現了這一點,它寫得非常平實,採用的大都是短句子,也沒有什麼華麗的詞藻,娓娓道來,甚至不時流露出返老還童般的天真,但越是這樣的質樸自然,越是能見出作者對故鄉的至情至愛。

今生今世的證據

劉亮程是一位題材與風格都很獨特的散文作家,他的大量作品通過對西北農村的細膩抒寫,體現了一種難得的對鄉村、對底層民衆的人文關懷,對鄉村日常生活意義的發掘,以及對現代化進程中傳統與現代兩種文明之間衝突的反思。

?今生今世的證據》是一篇有關故鄉的散文,但是它跟一般的鄉思作品有明顯的不同,劉亮程沒有過多地去抒情,相反,這是一篇情感深藏不露、多少顯得剋制、理智的作品。如果說許多鄉思作品是在反覆吟詠人與故鄉的依戀之情的話,那麼《今生今世的證據》則越過這種感情去進一步追問這種感情何以會產生,人與故鄉的關係到底是什麼,故鄉對一個人來說又意味着什麼,人在家鄉,人離開家鄉,家鄉成爲故鄉,這其間都發生了什麼事情,有什麼變化深藏其中?

第1小節是一個鋪墊,是爲了與下文作對比的,敘述一個人在沒有懂得憐惜舊物時,對故土的輕慢之舉。作品從一個人的遷徙開始。當人擁有的時候,並不覺得一樣東西的珍貴,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東西是否珍貴,人們主要是從實用的角度考慮它的。所以,文章說:“我走的時候,我還不懂得憐惜曾經擁有的事物”,因爲“它沒有用處了”。

第2-8節可以看作一個部分,這是文章的主體,從各個角度,反覆說明故鄉對人生命的意義。故鄉是人出生、成長、生活與勞作的地方,不管它今後是否有用,也不管人是不是永遠永遠與它相伴,它都是有意義的,因爲它烙上了人的印記,是人生活的物化,用作品裏的話說“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證據啊”。之所以有人不明白,是因爲他“還不知道曾經的生活有一天,會需要證明”。人的生活需要物來證明,物又因爲人才具有意義,這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人爲什麼喜歡懷舊?因爲人是有時間感的動物,他知道生命的流逝與時間的無情,知道什麼叫歷史。曾經經歷的物之所以常常是人懷念的對象,說穿了,懷念的並不是物本身,而是懷念自己的過去,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生命,自己過去的時間與歷史的意義和價值。這其中,故鄉顯然具有特別的份量。否定了或忽視了這曾經之物,必然意味着對自己生命的懷疑:“在它們中間悄無聲息度過童年、少年、青年時光的我,他的快樂、孤獨、無人感知的`驚恐與激動……對於今天的生活,它們是否變得毫無意義”。

最後一小節,既是對上文的總結,又是全文主題的昇華,短短的一句話,含義非常深刻,它設想了事物發展的必然性,從日常性上升到了哲學的高度。當故鄉也就是一個人生命的印記不復存在時,他的生命,他的歷史也就成了一片虛空,他沒有“根”,也就沒有了寄託與歸宿,沒有了通向未來的方向,這實際上如《前方》一樣,也是對現代人精神狀況的況喻,想“回家”,卻只能走向“虛無”。

情感、意義,以至過去的生活,特別是“一個人內心的生存”,都是抽象的,無法把握的,它們只有通過具體的物、具體的場景才能表現出來。因此,《今生今世的證據》在寫作上的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對場景細膩的描寫,這種描寫是浸透了作者的感覺的,它表明,物與場景總是個人化的,是人感覺的延伸,它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比如“一場一場的風吹舊牆、刮破院門,穿過一個人慢慢鬆開的骨縫”,“地深處的大風”,“更黑,更猛,朝着相反的方向,刮動萬物的骨骸和根鬚”,“恆久明亮的月光”,“它一夜一夜地已經照透牆、樹木和道路,把銀白的月輝滲浸到事物的背面”,這些對物的記憶顯然是非常個人化的,換言之,故鄉對人的意義並不是雷同的。這就是故鄉對每一個人來說都存在着不可替代的意義的道理所在。

三、教學建議

本專題的主要學習方式是文本研習,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對文本的關注。對專題內涵的探討不能離開文本,不能把專題的內涵從文本中抽象出來,剝離出來,而是要跟文本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對文本的研讀中自然而然地獲得對家園的體認。只有這樣,學生也纔會明白爲什麼古今中外有那麼多的文學作品去謳歌故鄉,抒發離鄉的愁苦與歸家的歡樂,爲什麼鄉思能成爲一個永恆的文學主題。爲了讓學生深入到文本的內部,與文本建立起親密無間的對話關係,預習與反覆閱讀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反覆閱讀,才能打消與文本的陌生感。另外,預習還應當解決與文本相關的一些背景知識,包括作者、寫作背景、文體知識等等。如果是節選,那最好能對原作有大致的瞭解,如果能圍繞文本擴大一些閱讀範圍就更好了。

文本研習的手段、途徑與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方法比結果更重要。教師不必要過早地將結論和自己的判斷告訴同學,也不必讓學生一定要認同自己的觀點,而是要發展學生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的能力,倡導個性化的閱讀,讓學生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與體驗。

本專題向同學推薦的研習方法是評點。評點是讀書時常用的方法,古人講讀書不動筆等於不讀書。讀書不是純粹單向的、被動的接受,同時也是在思考,思考有了心得,就隨時記下來,書的天地邊角空白處都是記錄的地方,因此,評點不僅僅是一種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種習慣,一種讀書的好習慣,要提醒學生最好能養成這樣的好習慣。

從方法上講,評點的要義是對話,是交流,是再創造。評點作爲對話,是讀者與文本、與作者、與想像中的文本的其他讀者的交流。文本肯定是對話的第一個對象,與文本的對話是構成其他對話的前提和基礎。在與文本的對話中,要注意局部與整體的關係。實際上,在閱讀中,作品的局部與整體是不可分割的,因爲對整體的理解是建立在局部的基礎上的,而且,從閱讀的過程看,也是由局部到整體次第展開的,有時,一些看上去是局部的地方實際上關係到作品的全局,是理解作品整體的關鍵。古人講詩有“詩眼”,文有“文眼”,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這些“眼”有的關係到全篇的結構,有的關係到全篇的主旨、感情的轉換,甚至是給全篇寫作方法和風格定調子的地方,我們在評點時就要注意到。比如《鄉土情結》,第一段就解釋了什麼是“鄉土情結”,《前方》中由攝影作品引出“人有剋制不住的離家的慾望”等,都是理解文章的關鍵所在。這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對局部的理解又離不開作品的整體,局部只有在整體中才能理解,整體是局部的語言環境,比如《前方》中的“家”、“路”、“眼前與心中”,這些詞語,有時是實指,有時又是比喻,有時又是在實指中寄託了另外一些涵義,如果不從全篇的立意出發,不從文章特定的語境出發,是很難搞清楚的。

與文章對話的進一步就是與作者對話,孟子講“以意逆志”,意思就是說可以通過對作品意義的把握去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以《想北平》爲例,由文章就會想到老舍,想到老舍與北平的關係,老舍爲什麼愛北平?爲什麼愛到了與愛母親相提並論的地步?愛到了“說不出”的地步?這就是從文章過渡到作者了。還有,自己對文章的看法只是你一個人的一己之見,而文章是不會只有一種看法的,因此,點評時應該會想到別人怎麼看。這實際上就是在與文章的其他讀者展開對話。

鼓勵學生進行創造性的閱讀,就是鼓勵學生展開想像,進行質疑。在評點中要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意見,對作者與編者,都是如此。首先要立足文本,精讀文本,先入乎其內,再出乎其外,這樣才能把文章讀活。

建議教者在評點示例的基礎上,先就評點方法與學生進行研討,然後讓學生獨立閱讀,並進行評點,再把評點進行交換。這個環節非常重要,它是與老師、與同學開展對話的重要途徑。通過這樣的研習,學生不但瞭解到了別人的看法,開拓了自己的思路,增加了見識,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而且明白了這樣的道理:相同的文本一定會引出不同的看法。

本專題分爲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由《詩經·采薇》、《荷馬史詩·奧德賽》和韓少功的《我心歸去》組成,《詩經》是中國文學的源頭之一,《奧德賽》是西方文學的源頭之一。在《詩經》中還有許多作品從不同角度表達了思鄉的情感,《奧德賽》整部作品實際上就寫歸家。選這樣的兩部作品的意圖之一就是爲了說明思鄉這個主題的古老、久遠。韓少功的散文是一篇當代作品,與前兩部作品相隔幾千年,但主題卻是一樣的,所以說思鄉是文學中常寫常新的永恆的主題之一。第一部分重在經典性,重在讓學生理解家園之思這一專題的人文內涵,三篇作品對這一內涵的表達是比較典型的,像《采薇》中的“曰歸曰歸,歲亦莫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曰歸曰歸,歲亦陽止。王事靡盬,不遑啓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奧德賽》中的“我仍然每天懷念我的故土,

渴望返回家園,見到歸返那一天。即使有哪位神明在酒色的海上打擊我,我仍會無畏,胸中有一顆堅定的心靈。”《我心歸去》中的“人們無論走到哪裏,都沒法不時常感懷身後遠遠的一片熱土,因爲那裏有他的親友,至少也有他的過去。時光總是把過去的日子沖洗得熠熠閃光,引人回望。”“沒有故鄉的人身後一無所有。而萍飄四方的遊子無論是怎樣貧困潦倒,他們聽到某支獨唱曲時突然涌出熱淚,便是他們心有所歸的無量幸福。”等都是對思鄉不同角度與不同風格的表達,要讓學生從文本中去尋找、體味。

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延伸、拓展。除了用《想北平》、《鄉土情結》去繼續鋪陳渲染人們對故鄉的眷戀外,還以《前方》從另一個角度去深化它。在本專題中,只有《前方》這一篇看上去是作的反面文章,是反彈琵琶,因爲它說的是離家。但是,要注意,作者從反面落筆,但歸結的仍然是對家的追尋:“人的悲劇性實質,還不完全在於總想到達目的地卻總不能到達目的地,而在於走向前方、到處流浪時,又時時刻刻地惦念着正在遠去和久已不見的家、家園和家鄉,就如同一首歌唱到的那樣:回家的心思,總在心頭。”只不過這裏的家已不是普通的生養之地,而是精神的棲身之所。《前方》涉及到的是人對“精神家園”的追尋,它本身也是本專題人文內涵的構成部分,一定要與學生討論清楚。這一部分內容在編排上可以說是兩個部分,一是文本,二是“對話欄”以及對話欄中編者對三篇文章所作的評點。因爲要考慮到與學生對話,所以編者的評點注意了兩個方面,一是儘量留下空間,讓學生參與進來,與編者一道與文本和作者進行對話,二是編者的評點明顯地是以學生作爲對話者的,在口吻上儘量以商量的、徵詢的方式來進行,有許多地方並沒有展開,也沒有給出結論,而是留給學生去繼續思考,在組織教學的時候應該注意到。

第三部分從各個方面看都是對前兩個部分的總結,從專題內容看有不少地方對家園體認從新的角度作了表達。季羨林用經典的鄉思模式來表達自己對故鄉的懷念,而劉亮程則把故鄉上升到了生命的證明的高度。在編排上也是兩個部分,只是將對話欄改爲評點欄,讓學生獨立評點。對話的程序則由老師來組織,通過同學之間交換評點來完成。教者要通過教學組織來保證這些環節的有效實施,可以組織研討,推薦最佳評點條目、最佳評點本來鼓勵學生,以提高文本研習的質量。

本專題表達交流的訓練內容與訓練形式都比較豐富,主要有這樣幾個方面:

1、口語:除了背誦《采薇》外,“積累與應用”的第三條綜合題中也有這方面的內容,它要求學生首先對《想北平》裏的風物描寫進行分析,然後進行拓展性閱讀。編者推薦的篇目是葉聖陶的《藕與蓴菜》、汪曾祺的《故鄉的食物》和孫犁的《鄉里舊聞》,其中,孫犁的《鄉里舊聞》主要寫故鄉的風俗,如七年級到十五的懸吊掛,遇喪唱小戲,秋收謝雨唱大戲等,而葉聖陶與汪曾祺則主要寫物產,特別是汪曾祺《故鄉的食物》,寫蘇北裏下河地區的民間吃食,非常具有個性,對於思鄉類詩文來說,這是比較常見的寫法,因爲風俗和物產的地方性強,它們本身就是一個地方文化的組成部分,寫它們,故鄉的個性就出來了,也容易寄託寫作者對故鄉的愛,對故鄉的思戀,是很典型的託物言志的方法。所以,在組織教學時,先要與學生一起閱讀這些作品,理解這種手法,然後啓發同學比較總結,回憶家鄉的風俗與特產,它們在日常生活中雙是以怎樣的方式呈現的,口頭與書面交流都可以,最好先是口語,要具體生動,有細節,繪聲繪色。然後進行書面整理,要求不必過高,片斷就行,但是要寫出明顯的地方性和生活氣息,寫出“味道”。

2、本專題的寫作實踐除根據故鄉這個話題自由擬題作文外,還給出了兩個題目供學生選擇,一個是從故鄉的某個具有特定意義的場景、情境出發,以“靜聽回聲”爲題作文。寫作這個題目,重要的是選材,場景、情境不一定要大,但一定是比較典型的,它是一個進入鄉情鄉思的切入點,依*它,可以進入到對故鄉的敘述中,而且,這個具體的事物或場景最好是與寫作者有些關聯的,是包含了作者的情感記憶的,這樣寫出來纔有感染力,才能引發人情感上的共鳴。另一個題目是自己圍繞思鄉收集材料寫一篇思鄉雜談。這個題目可以寫成一篇夾敘夾議的隨感,學生可以寫得自由些,盡情發揮,但在觀點與材料及其兩者的關係上要花功夫。首先要收集一些資料,古今中外思鄉類的詩文和其它藝術作品,感人的思鄉故事等等。然後是提煉觀點,一方面注意觀點與材料的統一,另一方面要對材料進行發掘,儘可能有新的發現,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像《前方》,別人都寫歸家,他從離家落筆,就不一般。這兩個題目所提示的文體都是散文,前者偏重於記敘、抒情,後者議論性要多一些。這是從本專題學習材料的文體特點出發的,也是本專題寫作實踐的要求。本專題所選的幾篇散文在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等方面結合得都很好,相比較而言,《想北平》、《月是故鄉明》、《今生今世的證據》的記敘與抒情要明顯一些;《我心歸去》的抒情性要重一點;而《鄉土情結》、《前方》則議論要多一點。在進行寫作指導時要讓學生對它們進行分析、借鑑,讓他們根據各自的主題、題材選擇適當的表達方法。既要綜合運用,又要有所側重。

3、除了讀、寫、說之外,本專題還安排了一些綜合性的語文活動,應該創造條件讓學生去開展,一個是“我的家園”的小型演講比賽,可以讓學生自己去組織,“我的家園”是一個主題範圍,具體講什麼,學生任意選擇,自己確定,“家園”既可以是具體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只要在專題的人文內涵的框架之內。另外,可以對學生如何演講作簡單的指導,如主題的確定、演講稿的寫作和演講中的口語表達技巧等等。

另一個活動是寫作實踐的延伸。製作小報或板報相對比較簡單,重在學生之間的交流切磋,以進一步體味家園的人文氣氛。製作網頁則要複雜一些,對學生學習的主客觀條件要求也比較高,可視情況而定。

本專題學習材料較多,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有所選擇,或在詳略上適當考慮。建議總課時爲12課時,其中三個部分的文本研習可安排9課時,表達與交流的專項訓練(演講、寫作實踐)可安排3課時。

四、參考答案:

文本研習??

1、《采薇》:

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飢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奧德賽》:

她看見奧德修斯坐在遼闊的海岸邊,

兩眼流淚不斷,消磨着美好的生命,

懷念歸返,神女不能不使他心寬舒。

不過我仍然每天懷念我的故土,

渴望返回家園,見到歸返那一天。

即使有哪位神明在酒色的海上打擊我,

我仍會無畏,胸中有一顆堅定的心靈。

我忍受過許多風險,經歷過許多苦難,

在海上或在戰場,不妨再加上這一次。

?我心歸去》從第5小節起,每節均有大量語句直接表達對故鄉的思念。

2、《采薇》中“我戍未定,靡使歸聘”是說自己駐防的地方一直沒有固定,沒有辦法讓人捎信回家,“憂心孔疚,我行不來”是說自己內心痛苦,卻沒有人來安慰,一是針對家裏的親人,一是針對士兵自己,從兩個方面表達了對親人的思念。

?奧德賽》對親人的思念是通過對話來表達的,並且包含了對比的成份。神女呂普索勸奧德修斯留下時說:“你的妻子,你一直對她深懷眷念。╱我不認爲我的容貌、身材比不上╱你的那位妻子,須知凡間女子╱怎能與不死的女神比賽外表和容顏。”奧德修斯答道:“審慎的佩涅洛佩╱無論是容貌或身材和你相比,╱因爲她是凡人,你卻是長生不衰老。╱不過我仍然每天懷念我的故土,╱渴望返回家園,見到歸返那一天。”即使自己的妻子比不上神女,但奧德修斯依然選擇前者,渴望與她團圓。

?我心歸去》裏說:“很想念家裏——似乎是有點沒出息。倒不是特別害怕孤寂,而是惦念親人。我知道我對她們來說是多麼重要,我是她們的愉快和安定感。我坐在柔和的燈霧裏,聽窗外的海濤和海鷗的鳴叫,想象母親、妻子、女兒現在熟睡的模樣,隔着萬里守候她們睡到天明。”作者通過對親人生活情景的想像,用敘述、抒情與議論相結合的筆調抒發了自己在他鄉對親人的強烈思念。

3、見“文本簡析”。

文本研習二

1、略。

2、見“文本簡析”。

3、家是人生的出發地,是人永遠的精神歸宿。因爲各種原因,人不得不離家,但家卻永遠是人在現實與精神中經常回歸的地方。所以,柯靈在《鄉土情結》的結尾說:“我們該有鵬舉鴻飛的豪情,魚遊濠水的自在,同時擁有溫暖安穩的家園。”

?前方》雖然說“人有剋制不住的離家的慾望”,但依然落在歸家上,只是這裏的家不僅僅是現實中的生養之地,更是精神的寄託,因此,作者才能揭示出人類精神狀況中的這三重悲劇:一、人在“走向前方、到處流浪時,又時時刻刻地惦念着正在遠去了久已不見的家、家園和家鄉”;二、“人無法還家”;三、“即便是還了家,依然還在無家的感覺之中”。文章深刻地揭示了人類精神和理想無所歸依的現實狀況,一種靈魂的空虛感和焦慮感。

文本研習三

見附錄“《月是故鄉明》《今生今世的證據》評點示例”。

積累與應用

1、略。

2、見“文本簡析”。

3、一個地方的特產往往是這個地方的自然條件決定的,所以寫了特產就寫出了地方特色。在《想北平》中,老舍說他“喜愛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然後如數家珍般地對北京這些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特產作了生動細緻的描繪。葉聖陶《藕與蓴菜》裏面的藕與蓴菜,汪曾祺《故鄉的食物》中的炒米、焦屑、鴨蛋、鹹菜茨菇湯、虎頭鯊、螺螄、野鴨、蔞蒿、馬齒莧等,也都是他們故鄉的特產。特產同時還養成了人們的生活習性與喜好,與他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聯繫,因此它又成爲連結與維繫人們與故鄉的情感紐帶,人們很容易通過它們來表達對故鄉的愛。老舍說因爲在北京的日常生活中有那麼多的特產,所以連“像我這樣的一個貧寒的人”也能“享受一點清福了”,談及這些,作者幾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好,不再說了吧;要落淚了,真想念北平呀!”葉聖陶在《藕與蓴菜》中說:“因爲在故鄉有所戀,而所戀又只在故鄉有,就縈繫着不能割捨了。”“像我現在,偶然被藕與蓴菜所牽繫,所以就懷念起故鄉來了。”都是由對家鄉特產的描寫轉而抒發思鄉之情的。

與特產一樣,風俗也體現了一個地方的自然特徵、文化習性與倫理道德情感,因而對人具有深刻的影響,孫犁的《鄉里舊聞》寫的大多是風俗,而且是作家童年時的生活經歷,寫起來更有一種滄桑感和對故鄉銘心刻骨的記憶。

所以,在思鄉主題的作品中,以特產與風俗爲題材的就特別普遍。

4、略。

5、略。

月是故鄉明教案篇3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渺、篝”等13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燕”。

2.默讀課文,說說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經歷,產生了哪些內心感受。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用對比的手法來表情達意的方法。再蒐集一些思鄉的詩文,和同學交流。

〖二〗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用對比的手法來表情達意的方法。

教學難點:默讀課文,能說說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經歷,體會作者對故鄉的懷念之

〖三〗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同學們都見過月亮,看到彎彎的月亮,我們總會脫口而出:彎彎的月亮像小船。那麼,又大又圓的月亮,讓我們想到什麼呢?中秋賞月,僅僅是在看月嗎?所以,詩中說得好啊——月是(故鄉明)。(板書課題)

2.介紹作者:季羨林,山東清平人。著名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作家。在中印文化關係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學和比較文學等領域,創穫良多,是享譽海內外的東方學大師。一生創作了許多散文作品,如《天竺心影》《朗潤集》《季羨林散文選集》等。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學生練讀,師正音。多音字“燕”:yān(燕園) yàn(燕子)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思考:課文有幾個自然段?可分爲幾部分?

2.提出問題:作者由月亮想到哪些往事和經歷?產生了哪些內心感受?

(1)課文第1自然段的描寫有什麼作用?

(2)作者爲什麼說“如果只有孤零零一個月亮,未免顯得有點兒孤單”?所以,古詩文中,月亮常用什麼東西當陪襯?想到這裏,作者便回憶起了小時候的一些趣事。

(3)作者的故鄉在哪?因爲平原地區沒有山,所以他從小沒有見過山,他想象中的山是什麼樣子的?

(4)作者沒有見過山,那有沒有見過水?那麼他和水之間有什麼趣事呢?還有沒有別的趣事?

四、精讀課文,情感昇華。

1.朗讀課文思考:

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經歷?產生了哪些內心感受?

(1)往事:數星星、捉知了、看月亮、夢月亮。

感受:通過對故鄉往事的回憶,體現了作者對故鄉的眷戀與懷念。

(2)經歷:①作者離鄉背井,在世界各地見到過許多美妙絕倫的月亮,但念念不忘的還是故鄉的小月亮。②作者居住的朗潤園景色優美、環境優雅,是賞月的勝地,但作者心中所想的仍然是故鄉葦坑裏的平凡的小月亮。

感受:足見作者對故鄉月亮的懷念,對故鄉的懷念。

2.在回憶這些往事時,作者多大年紀?耄耋指老年,高齡。耋,七八十歲的年紀。這時,他早已不在故鄉,而是住在朗潤園,這裏的環境怎麼樣?多美的景色啊,可是,他仍然懷念的是故鄉葦坑裏那個平凡的小月亮。

3.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這段話只有短短二十多個字,卻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情感,你知道是什麼情感嗎?

五、佈置作業。

蒐集有關思鄉的詩句,與同學交流。

六、板書設計:

是 對故鄉與童年的回憶

故 對故鄉永遠的思念與牽掛

鄉 作者離開故鄉之後對故鄉的思念

明呼應前文,情感迸發

教學反思

1.藉助讀前提示,自主閱讀。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老師應該鼓勵學生自學。出示閱讀提示,學生自讀自悟,老師相機指導,主要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爲重點,讓學生以多種形式朗讀文本,體會作者思鄉的情感。把外國的月亮、北京的月亮和故鄉的月亮進行對比,領悟作者對比的寫作手法。訓練學生寫對比句,重視語言表達的訓練。

2.運用習得的學法,自主閱讀。

通過質疑“故鄉的月亮好在哪兒”感悟作者的內心世界。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體會作者對故鄉的思念之情。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把自己體會到的感情表達出來,加深對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的體會。

3.鏈接相關資料,自主閱讀。

鏈接相關資料是理解課文內容的需要。本文有些地方是教學時的重難點,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如果光靠老師講和學生讀,是不能讓學生完全明白的,我們可以鏈接一些相關資料輔助一下,這樣對學生的自主閱讀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月是故鄉明教案篇4

教學目標:

l 體會作品表現的人對家、家園和故鄉的刻骨銘心的依戀之情極其深刻內涵。

2學會從大處着眼,小處落筆的評點方法,記下自己閱讀作品時的感受、理解、評價和質疑,與作品展開對話。

3嘗試以散文的形式表達你自己對故園的情懷。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課間播放《彩雲追月》)

(上課前3分鐘)上課!(起立、問好)剛纔大家聽到的歌曲是 ?欣賞了這首美麗的歌曲,這讓我們想起了 ?誰能告訴我主題是什麼?

很好,思鄉之情。古往今來,思鄉的作品很多,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表達思鄉之情的散文,最富有詩情畫意的《月是故鄉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鄉。一般而言,故鄉就是自己的出生地。自己的童年乃至自己生命中的許多歲月都是在故鄉度過的,這裏不但有自己的家、親人,更有自己家族的記憶。一個人的經驗積累以及情感與性格都與家鄉的自然風貌和文化積澱有着密切的關係。可以說,故鄉是一個人的根。正因爲如此,人們對故鄉都有一種割不斷的特殊情感,它是人的出發地,也是人的歸宿。因此,一個人擁有故鄉,不僅是指具體的、有形的,更重要的是精神的,無形的。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口的流動越來越頻繁,但是對一個人來說,不管走到哪裏,身在何方,故鄉都在他的心中,都體現在他的行爲方式上。由於這種特殊關係,故鄉常常被人們賦予了更多的意義,也有了多種多樣的美稱,(提問:列舉對故鄉的美稱)如故土、家園、故園、故里、桑梓、歸宿等等有時指的都是同一個意思。在比喻的意義上,它們往往指向人們的精神家園。

故鄉不是一個抽象的語詞,而是由許多人、景物、故事和場景構成的,是融匯了許多內容的情感和記憶。所以,思鄉類的作品往往都是從一些具體的東西出發,由眼前之景激起思鄉之情,即使許多平常的人事景物也會因爲融匯了鄉思而具有了特別的意味,有的景物因爲被反覆書寫而成爲思鄉的文學意象,如柳、月、炊煙、鄉音等等。季羨林的《月是故鄉明》就是以月作爲抒情線索,通過對故鄉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憶,特別是對故鄉月色的動人描寫,抒發了作者對故鄉永遠的思念與牽掛。

二、看人看眼睛,讀文讀題目。我們還是先看文章的題目——月是故鄉明。看到這個題目你都能想到什麼?

1、 有可能想到主旨是“思念家鄉”。

2、 有可能想到出處:杜甫的《月夜憶舍弟》(課件)

全詩爲:“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收兵。”這首詩寫於安史之亂時期,抒發了杜甫離亂之際對故鄉親人的懷念。對自然事物的感覺有時因主觀情緒而改變,在文學作品中,這樣的寫法特別多,月亮其實無處不明,但杜甫偏說“月是故鄉明”,從而突出了對故鄉的感懷。由於杜甫這句詩特別能引發人的鄉思共鳴,因而被廣爲傳誦。

3、 有可能聯想到其他詩句:(學生課前準備)

李白的《靜夜思》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張九齡《望月懷遠》)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明月幾時有》)

同學們,散文鑑賞有三點不可忽視:題目、作者和註釋。瞭解了題目,我們再來看作者。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誰?

季羨林是一位什麼樣的人物呢?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一下:(課件展示)

三、作者簡介:

北京大學教授、中國文化書院院務委員會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國語言學家、文學翻譯家,梵文、巴利文專家。生於1911年,山東臨清縣人。1930年考入北京清華大學西語系。1935年考取清華大學交換研究生,赴德國留學.1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46年回國,歷任北京大學教授兼東方語言文學系教授、系主任。季羨林、金克木、鄧廣銘、張中行四位老先生,因爲都曾在燕園居住,人稱“未名四老”。四位先生實則住在未名湖的後湖,那地方叫朗潤園。所以又稱 “朗潤園四老”。

季羨林老先生已然功成名就,爲什麼還念念不忘那個僅僅生活了六年的小山村?

四、朗讀課文

下面,就讓我們走進這篇散文,走進季老的內心世界。現在請同學們齊聲朗讀課文。

(分男生、女生部朗讀,讀的同時請把你認爲優美的段落作上標誌)

同學們讀得不錯,男生聲音洪亮,女生感情細膩。這裏有幾個詞語需要特別注意。(投影)

浩渺 篝火 旖旎 絕倫 惆悵 耄耋

嚼爛 慨然 恍然大悟 離鄉背井

(學生認讀)

五、課文內容層次簡析

1.第1小節對“月是故鄉明”這句思鄉名句作了簡單闡釋。“月是故鄉明”是一句流傳很廣用以表達故園之思的詩句,它出自杜甫的《月夜憶舍弟》,本文的第一段,實際上就是對這句詩的解釋,最後說“事情大概就是這個樣子”,正是說明它表達了一種普遍的感受。

2.第2、3、4、5節是對故鄉與童年的回憶。第2小節是一個過渡,由月到山,到水,進而過渡到家鄉的山水,過渡到作者的童年生活,故鄉往往與童年連在一起,作者對家鄉一草一木有着深厚的感情,雖然只在故鄉呆了六年,但兒時的記憶連同那少年的夢境與感受仍新鮮如昨,數星星,捉知了,看月亮,揀鴨蛋,這些充滿童趣的生活畫面構成了美麗純潔的鄉村生活圖景,經過幾十年後一位耄耋老人的的敘述顯得更加動人。

3.第6、7、8三節寫作者離開故鄉之後的生活,通過他鄉月亮與故鄉月亮的對比,表達自己對故鄉的思念

4.最後一小節是對前面的呼應,也是作品在對故鄉與童年的回憶和在他鄉對故鄉的思念的記敘與描寫之後,情感的自然迸發。雖然短短几句話,卻把全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六、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文章哪些段落寫得非常優美?

(學生站起來朗讀並稍加分析,3-4個人)

我也找了兩段,大家看看能不能把空填上?

我看過許許多多的月亮。在________的瑞士萊芒湖上,在________的非洲大沙漠中,在________的大海中,在________的高山上,我都看到過月亮,這些月亮應該說都是________的,我都異常喜歡。

此地既然有___,有___ ,有___ ,有___ ,有___,每逢望夜,一輪當空,月光閃耀於_____之上,上下___ ,______,而且______, ______,真不能不說是賞月勝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

這麼好的段落大家應該記住,現在,我們試着不看課本,一起來讀一下。

評點是古人研讀文章的一種重要方法。就是在閱讀文本的基礎上,對文章的內容(作者的思想、觀點、情感等)和寫作方法進行評論與分析,從而深入理解文章內容。

從方法上講,評點的要義是對話,是交流,是再創造。評點作爲對話,是讀者與文本、與作者、與想像中的文本的其他讀者的交流。文本肯定是對話的第一個對象,與文本的對話是構成其他對話的前提和基礎。

在與文本的對話中,要注意局部與整體的關係。實際上,在閱讀中,作品的局部與整體是不可分割的,因爲對整體的理解是建立在局部的基礎上的,而且,從閱讀的過程看,也是由局部到整體次第展開的,有時,一些看上去是局部的地方實際上關係到作品的全局,是理解作品整體的關鍵。古人講詩有“詩眼”,文有“文眼”,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這些“眼”有的關係到全篇的結構,有的關係到全篇的主旨、感情的轉換,甚至是給全篇寫作方法和風格定調子的地方,我們在評點時就要注意到。

另一方面,對局部的理解又離不開作品的整體,局部只有在整體中才能理解,整體是局部的語言環境。

與文章對話的進一步就是與作者對話,孟子講“以意逆志”,意思就是說可以通過對作品意義的把握去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2.示例

每個人都有個故鄉,人人的故鄉都有個月亮,人人都愛自己故鄉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這個樣子。(開篇點題。)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個月亮,……什麼“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勝數。(過渡,由月到山、水,從而寫到故鄉的水。)

至於水……比白天用嚼爛的麥粒去粘要容易得多。(寫童年往事,故鄉往往與童年連在一起。下面還有許多充滿童趣的細節。)

在濟南住了十多年,……我的小月亮,我永遠忘不掉你!(對比,爲的是突出故鄉月亮之美,同時又是來表達自己的思鄉之情。)

我現在已經年近耄耋。(隨着年月的增加,思鄉之情更增一番蒼茫。)

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這也是對比,又是襯托,朱自清《荷塘月色》的美景也不足以與故鄉的“小月亮”相媲美。)

流光如逝,時不再來,在微苦中實有甜美在。(對故鄉的思今是充滿了惆悵的,有時甚至是痛苦的,但人有故鄉可以思念,並且擁有一份溫馨的回憶,又是幸福的。)

評點是讀書時常用的方法,古人講讀書不動筆等於不讀書。讀書不是純粹單向的、被動的接受,同時也是在思考,思考有了心得,就隨時記下來,書的天地邊角空白處都是記錄的地方,因此,評點不僅僅是一種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種習慣,一種讀書的好習慣,要能養成這樣的好習慣。

八、重點探討: (佈置課前預習)

1。既然作者如此熱愛想念自己的家鄉,爲什麼他不常回家看看呢?

學生甲回答:季老年齡大了,農村的條件比較艱苦,回家不方便……

學生乙回答:季老的家鄉沒有親人了,所以沒有回去的必要了……

學生丁回答:季老思念的是他童年的那個家鄉,而不是現在的……

大家的回答都有可能,我們的理解,只是從文章本身出發來分析。我們的分析與季老的內心所想是否完全一致呢?就很難肯定了。

2.他的家鄉沒有山,爲什麼還寫山呢?

生答:過渡,文章第二自然段中說中國古代詩文寫月亮需要山水的陪襯,所以下面提到了山,還寫了水,使人聯想起故鄉。

3.作者明明是寫家鄉的月亮爲什麼寫那些童年趣事呢,是不是多餘?

生答:這些童年趣事也是圍繞着月亮來寫的,數星星、捉知了、看月亮、做夢、撿鴨蛋都跟月亮有關,不是多餘,反而更能表達出對故鄉的思念……

4.爲什麼除了寫故鄉的月色,作者還寫到了那麼多地方的月亮?既然這些地方的月色都很美,豈不讓故鄉的小月亮相形見絀?

生答:這是對比,文章中明確提到了“對比之下……”。我覺得這樣寫更能突出作者對故鄉月色的喜愛,更能表達作者對故鄉的眷戀,以及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這個同學的回答非常好。是啊,情感的親疏深淺只有通過對比才能顯現出來,故鄉的小月亮爲什麼那麼美,除了親切而溫馨的回憶外,作者還通過與其他場景進行對比來表現,從濟南到北京,一直說到世界上三十多個國家,要說景色,比故鄉那只有在童年看來纔有浩渺之勢的葦坑美得多的怕不是一處兩處,但在作者看來,哪一處的月都不及故鄉,故鄉的月亮越美,越發勾起作者的鄉思鄉愁。正如作者所說,“然而,每值這樣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卻仍然是故鄉葦坑裏的那個平凡的小月亮”。

5老師提問:那在作者眼中,思鄉到底是什麼滋味呢?同學們齊讀一下。 (倒數第二段)

故鄉不是一個抽象的語詞,而是由許多人、景物、故事和場景構成的,是融匯了許多內容的情感和記憶。所以,思鄉類的作品往往都是從一些具體的東西出發,由眼前之景激起鄉思之情,即平常我們所說的——借物抒情。因此,即使許多平常的人事景物也會因爲融匯了鄉思而具有了特別的意味。

在《月是故鄉明》中,這種事物就是——月亮!那我想問:這篇文章是一篇抒情散文,什麼是它的抒情線索呢?

很好,是月亮!文章雖然寫了很多看似無關的事物,但卻都是緊緊圍繞月亮展開的。這就是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點。

(解惑結束後,重申三個問題:對比、借物抒情、形散神不散。)

九、總結文本:

季羨林老先生即使功成名就,即使身在他鄉,還念念不忘自己的故鄉。

季羨林先生走出了魯西北那個小村莊,走出了國門,但沒有走出那植根心底的愛國情結;他走進燕園,走上了大學的講臺,但沒有走出那融入生命的鄉土情結;他走上了社會的高層,步入了人生的輝煌,但沒有走出那刻骨銘心的平民情結。有評家稱他爲“平民中的大師,大師中的平民”。(爲一名大學生看行李。)

十、寫作實踐:(可安排在課前完成)

同學們,我們學習知識是爲了應用知識,提高能力。現在我們一起來做個訓練——寫作實踐

有許多事物能喚起我們對家鄉的懷念:老樹、老街、老房子、門前的池塘、一塘的荷花……想想夕陽的餘暉和嫋嫋的炊煙,想想母親呼喚兒女的聲音……請置身於某個情境,寫一個片斷。

月是故鄉明教案篇5

故鄉的明月語文教案設計

教學要求:

1、瞭解文中描寫的如詩如劃的月夜景色,體會作者熱愛故鄉,讚美故鄉的思想感情。

2、讀、寫、默本課的生字新詞。

3、體會指定理解詞語的感情色彩。

4、積累文中的好詞語和好句子。

5、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體會指定理解詞語的感情色彩,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課時要求:

1、學習課文字詞。

2、讀通課文。

3、給課文分段。

4、學習課文1、3段。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題揭題。板書:啊!故鄉那輪明月

二、預習課文。1、把課文讀正確,藉助詞典理解新詞。

2、作者寫了故鄉哪幾個季節的月夜景色?

3、按“總一分一總’給課文分段。

三、檢查預習情況:1、讀準生字新詞的音。

2、理解詞義。 無瑕:瑕,玉上面的斑點;無瑕,沒有斑點。 縈繫――圍繞,牽掛的意思。 浩瀚――廣大,繁多。

3、寫反義詞。朦朧(清楚) 增添(減少) 驅趕(迎接)

4、開火車讀課文。 思考:作者寫了故鄉哪幾個季節的月色景象? 板書:仲夏夜,秋天,初冬夜,春天。

5、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1)明亮的故鄉月晶瑩剔透,純潔無瑕,時常縈繫着作者思鄉的`心。・ 第二段;(2~6)故鄉一年四季各具魅力的月夜景色,突出月夜是故鄉最美的時候。 第三段,(7)讚歎故鄉的明月是那樣的美麗,那樣地讓人思念。

四、學習課文第一,第三段。

1、默讀第一段,思考;故鄉的明月是怎樣的? 板書:明亮、純潔無瑕、晶瑩剔透。

2、感情朗讀。

3、學習第三段。 課文第三段告訴大家故鄉的明月是怎樣的? 板書:美麗,叫人思念。

4、感情讀第三段。

小結:課文第一、第三段告訴大家故鄉的明月是明亮而美麗的。究竟怎樣美麗?怎樣叫人思念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五、作業。 1、抄字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課時要求;

1、學習課文第二段,瞭解文中描寫的如詩如畫的月夜景色,體會作者熱愛故鄉,讚美故鄉的思想感情。

2、體會指定理解詞語的感情色彩。

3、積累文中的好詞語和好句子。

4、完成課後練習。教學過程:

一、學習課文第二段。 1、默讀2~6小節,思考;(1)故鄉月夜景色美在哪裏?(2)邊讀邊圈。(3)小組交流。

2、大組交流,完成課後練習2。

3、出示句子:(1)仲夏夜,海風徐徐吹來,明月追趕着晚霞,早早爬過山頭,掛在中天。那月光似乎帶着一股清涼,驅趕着酷日留下的餘熱。

(2)夜空裏沒有一絲雲彩,如銀如水的月光傾灑在海面上,沒有一點陰影。

(3)這樣的月夜,看一眼,都讓你陶醉。

(4)複習“體會詞語的感情色彩”的方法和步驟。 a、理解詞義。 b、體會詞的感情色彩。 c、感情朗讀。

①“追趕,驅趕”把明月寫富有人動作;表現作者對明月的喜愛之情。

②“如銀似水,傾灑“寫出了月光的質地,寫出了月色如詩如畫的景色,從這兩個詞語中,可以看到月光的海島是如此的明朗。

③“陶醉”寫出了作者陶醉於水產豐富的喜悅之中,體會作者思鄉愛鄉之情。)

板書:追趕晚霞,驅趕餘日,迷人,似輕紗,如銀似水,暖意,銀光閃閃陶醉 (5)指導感情朗讀。

二、積累句子。 1、找出課文中的比喻句。 2、找出課文中的擬人句。

三、作業:摘錄比喻句,反問句。

總板書:啊!故鄉那輪明月明亮 晶瑩剔透純潔無瑕仲夏夜追趕晚霞驅趕餘日秋天 迷人似輕紗 如銀似水初冬 暖意春天 銀光閃閃陶醉 美麗叫人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