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三年級科學浮和沉教案通用7篇

教師文案 閱讀(3.27W)

我們要根據教案中的要求進行課堂實施,在教案中融入多媒體元素能夠增加趣味性,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爲您推薦的三年級科學浮和沉教案通用7篇,供大家參考。

三年級科學浮和沉教案通用7篇

三年級科學浮和沉教案篇1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樹葉是多種多樣,同一種樹葉具有共同基本功特徵。

植物葉一般由葉片和葉柄組成,葉片上有葉脈。

葉也是有生命,葉從葉芽開始生長,到最後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過程與方法:

統計撿到樹葉數量和樹葉種數;根據一定判斷依據,劃分出同一種樹葉和不同種樹葉。

情感、態度、價值觀:

發展研究樹葉興趣,培養愛護環境,與自然和諧相處態度和意識。

【教學重點】開展觀察葉生命現象活動,建構起葉也是有生命科學概念。

【教學難點】是否是同一種樹葉判斷。

【教學準備】

學生自備材料:撿一些落葉。

分組材料:同一種植物新鮮葉和落葉。

教師準備:一條有大小不同葉片生長樹枝。

【教學過程】

一、統計收集到樹葉

課前大家分別從不同地方收集到了各種樹葉,說說你是怎麼收集樹葉。是呀,樹木是我們朋友,他們是有生命,所以我們不能隨意摘樹葉。現在把樹葉放在桌上,以小組爲單位進行統計:我撿了幾片落葉?這裏面有幾種樹葉?

二、觀察比較樹葉

1、質疑:我們小組共有幾種樹葉?這些葉子是同一種葉嗎?

2、討論:觀察到了什麼,才說它們是同一種葉?觀察到了什麼,才說它們不是同一種葉?同一種葉主要特徵有哪些呢?

3、比較:同時觀察所有完整葉,我們能發現不同種葉有什麼相同結構嗎?是呀,大部分葉具有葉柄、葉片結構,葉片上還有葉脈。

三、觀察葉生命特徵

1、觀察:比較新鮮葉與落葉,它們有什麼相同和不同?思考:長在樹上新鮮葉與落葉最大不同表現在哪裏?是呀,新鮮葉是活,而落葉是死。

2、描述:觀察一種植物葉,我們能從中看出葉生長變化過程嗎?能找到這條樹枝上有幾種不同生長階段樹葉嗎?(如葉芽、小葉片、嫩葉、成熟葉、老葉、將枯葉等)能從幾張葉不同生長階段去推測一片葉生長過程嗎?

3、總結:葉也是有生命,它從葉芽長成小小嫩葉,又慢慢地長大,變老。許多植物葉從春天長出來,到秋天枯黃死去,完成了葉一生。有些樹木雖然秋天不落葉,但它們葉同樣也有生長和衰老完整過程。

三年級科學浮和沉教案篇2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水能溶解食鹽和小蘇打。

2、同樣多的水能夠溶解的食鹽和小蘇打的質量是不同的。

科學探究目標

1、通過對比的方法研究同樣多的水中溶解的食鹽和小蘇打的質量。

2、能用攪拌使水中的物體充分溶解。

科學態度目標

學會使用對比的方法觀察實驗現象。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現象,知道可以利用這種變化爲生活服務。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對比實驗探究食鹽和小蘇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難點:設計對比實驗來說明食鹽和小蘇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教學準備】

爲學生準備:食鹽20g,平均分成8份;小蘇打20g,平均分成8份;裝有水的燒杯2個、玻璃棒2根、學生活動手冊等。

教師準備:學生實驗材料一套、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聚焦

1、出示圖片:紅糖在水中慢慢溶解。

提問: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把食鹽和紅糖放入水中,食鹽和紅糖會溶解在水中。還有哪些物質也能溶解在水中?

2、引出小蘇打並簡單介紹。

3、出示一杯清水和若干食鹽、小蘇打。

提問:如果我們把它們不斷地加入這杯水中,它們能一直溶解下去嗎?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引入,喚起學生的前概念“水能溶解一些物質”,並進一步引發學生思考: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無限的嗎?激起學生對“比較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探究興趣。

二、探索

活動一:設計對比實驗

1、教師提問:猜一猜,食鹽和小蘇打哪一種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強?我們可以怎樣做這個實驗?

2、引入對比實驗。

通過向兩杯等量的水中,分別加入食鹽和小蘇打並比較它們的溶解能力。

3、實驗設計,小組討論。

(1)對比實驗應該設置哪些實驗條件?

(2)怎樣取同樣多的水?

(3)食鹽和小蘇打每次放多少?

4、明確實驗方法。

(1)在兩個相同的透明杯中分別倒入50毫升冷水;

(2)分別往兩個水杯中加入1份食鹽和1份小蘇打;

(3)用攪拌棒攪拌至完全溶解;

(4)重複第二步,直到食鹽、小蘇打不能溶解爲止。

5、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

在做實驗時,爲什麼要一份一份地加入?

若某一份沒有全部溶解,份數如何計算?

6、出示實驗記錄單。

活動二:探究溶解能力

1、出示實驗材料。

2、出示實驗提示。

(1)明確分工,相互合作。

(2)輕輕攪拌,不要溢水。

(3)沒有溶解,不算一份。

3、分發材料,小組觀察,教師指導。

4、引導學生思考以下問題。

50毫升水中溶解了多少份食鹽?多少份小蘇打?

食鹽和小蘇打的溶解能力相同嗎?

設計意圖:對於剛上三年級的學生來說,讓他們直接設計對比實驗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設計實驗時,教師要一步一步引導學生思考怎樣做可以使對比更有效。明白了對比實驗的重點和難點,可以爲學生後續規範地進行對比實驗打好基礎。

三、拓展

1、拓展資料。

不同的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在溫度等條件發生變化時,同一物質的溶解能力也有變化。

2、課後實驗。

廚房中有許多物質都能在水中溶解,比如白糖、味精、食鹽、小蘇打等。

哪一種物質的溶解能力比較強?如果想在家裏做實驗,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課堂的實驗延伸,課後尋找生活中溶解的例子並繼續研究,促進學生進一步瞭解溶解在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和重要性。

三年級科學浮和沉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觀察植物,並能描述出它的形狀與特徵。

2、能夠運用多種感官去觀察、去比較,掌握對比的方法。

3、體會到對有生命的物體進行探索的興趣。意識到植物之間也有許多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教學準備:

1、教師在校園內選擇一個觀察地點,供學生觀察。

2、觀察記錄紙。

教學活動建議:

本課是在上節課瞭解了有生命物體具有哪些基本特徵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生命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植物展開研究。本課的編排始終圍繞植物的形態進行。通過對植物由整體到局部的觀察,獲取有關植物的多樣性、植物的外部形狀等方面的信息,滲透了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植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等方面的知識。教學活動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入手,利用“說說認識的校園裏的植物”的活動,讓學生的思維聚焦在“植物”上,同時也爲認識植物的多樣性尋找一個“增長點”。本課的主體活動是對植物進行觀察。在觀察的基礎上概括出植物有哪些共同特徵。

教學過程:

一、從整體認識植物

1、瞭解學生事先觀察到的校園植物:說說你認識的校園裏的植物有哪些。(可說名稱,也可描述外形。)

師生交流。

2、指導如何觀察,提出觀察要求:下面我們要到校園裏去觀察這些植物。出示表格,講解要求。

我認識的校園

裏的植物名稱 生長環境 生長特點

(可以寫也可以畫) 高矮排隊

(按由矮到高順序排出)

……

3、學生實地觀察,教師隨時指導。

4、彙報交流。

5、小結:植物的外部形狀是各種各樣的。

二、從局部認識植物

1、提出觀察任務:我們要去觀察不同植物的相同部位,有樹皮、樹葉和花。

2、講解如何觀察樹皮:先摸,有什麼感覺?再拓樹皮,看拓下來的圖案有什麼不同?

3、講解如何觀察樹葉:在樹枝的一個節上看葉子是怎樣長的?把它畫下來。

4、講解如何觀察花:比較兩種花形狀的不同,也把它畫下來。

5、師生觀察後交流。

6、提出問題,進行思考:我們觀察到的植物有哪些相同點?

(集中在都有根、莖、葉、花、種子等結構特點上,都需要水分、空氣、陽光等生命需求上,都能長大,都要呼吸……)

三、認識植物多樣性,給植物分類

1、看教科書第17頁,提問:你認識這些植物嗎?還認識哪些植物?

2、談話:我們來給它們分類,說說你想怎樣分類。

三年級科學浮和沉教案篇4

一.教學目標:

(一)過程與方法:

1.能夠運用多種感官和方法認識材料。

2.能名對常見材料進行簡單分類。

(二)知識與技能:

1.認識一些常見的材料。

2.知道材料有天然的,也有人造的。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意識到人們爲了滿足各種需求,在不斷研究、發明、生產新材料。

二.教學準備:

1.學生自備一些玩具。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自主學習:

1.檢查學生帶來的玩具。讓學生說說自己帶來的是什麼玩具?

2.學生研究自己帶來的玩具是什麼材料做成的。

(1)教師說說研究的要求。把各自帶來的玩具合在一起,研究它們是什麼材料做成的?4人小組共同研究,將研究的結果記在p85的表格中。

(2)用同樣的方法研究教室裏的物品以及你平時見過的物品是用什麼材料做的?學生可以下位到教室裏的各個角落去研究。

3.小組彙報。

鋼鐵、不鏽鋼、塑料、木塊、布、玻璃、紙……

4.指導學生將自己發現的這些材料分類,分類的標準學生自定。

(三)課後作業。

課後研究家裏的物品都是些什麼東西做成的?

三年級科學浮和沉教案篇5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目標:能利用實驗發現聲音是靠什麼媒介傳播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願意與同學合作,共同完成研究聲音的實驗。科學知識目標:能舉例說明哪些物體能夠傳聲。能用自己的話描述聲音是怎樣傳播的。

教學預備:課桌、水槽、砂紙、水、毛巾

教學過程

一、引進

聲音是怎樣傳到我們耳朵裏的?讓我們一起來做個實驗吧!

二、活動一:你聽到了嗎?

1、預備實驗材料:課桌

2、留意事項:輕輕撓、把耳朵貼在桌面上。

提出題目:爲什麼離得遠的同學反而能聞聲?

3、提問:這個實驗告訴我們什麼?

小組合作

學生討論

得出結論:聲音是通過桌面傳播的

4、還有什麼方法能夠驗證自己的`解釋呢?

三、活動二:水能傳聲嗎?

1、提出題目:游泳的時候,頭浸在水下能聽到聲音嗎?

2、實驗:

學生分小組自己設計實驗

全班討論

得出結論:聲音能夠在液體中傳播

3、組織學生學習科學在線

4、提問:爲什麼我們在地球上可以聽到聲音?

全班交流 得出結論:聲音可以通過空氣傳到我們的耳朵裏

四、總結全課

板書設計

4 物體傳聲

聲音可在固體中傳播

聲音可在液體中傳播

聲音可在氣體中傳播

三年級科學浮和沉教案篇6

【教學目的】

1. 使學生知道科學這門學科的學習內容和自己平時所經歷的科學過程。

2. 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推理歸納能力。

3. 培養學生認真細緻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是使學生知道科學就是研究事物的規律的。

2、推理歸納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的是難點

【教學準備】

1. 實驗材料。按課文要求準備。

2. 掛圖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要點】

1、讓學生懂得要進入科學領域必須從自己開始。

2、讓學生對自己的外表、特徵有所瞭解。

3、學會使用測量工具和記錄數字。

【教學過程】

一、引入活動

1、通過插圖提出問題,產生好奇心。

圖片與插圖相結合;口頭與教材相結合。

2、通過演示提出問題,產生好奇心。

簡單易做的小實驗,觀察實驗現象,提問題,不解釋爲什麼。

3、參考實驗:掛物體吸盤、空氣佔據空間。

4、通過觀察提出問題,產生好奇心。

5、關於電視提問題,可安排小組討論。

注意:讓學生提問題,首先讓學生有問題,其次能夠提出問題,要給出時間、機會。本活動的重點是提出問題的訓練,而不是問題的訓練。

二、體驗活動

1、提現成問題“向兩片紙中間吹氣,猜一猜會發生什麼現象?”

2、讓學生自己填寫“我認爲”。

3、兩人一組體驗,交換角色體驗。

4、填寫觀察到的現象。

5、填寫我的解釋。

6、交流我的解釋。

三、小結:

同學們所提出的問題就是我們科學上要解釋清楚的問題。這些問題也是我們今後要研究的課題。只要我們努力學習積極探索,科學這一門學科將會學得更好,同學們一定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性。

注意:重點是喚起學生的探究興趣,不要糾纏學生答案的對與錯。

三年級科學浮和沉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與比較,找出植物和動物之間的相同與不同之處,通過人與黑猩猩的比較瞭解人與動物的血緣關係。

2、能夠運用多種感官去觀察、去比較,掌握對比的方法。

3、通過比較人與動植物的相同與不同,將人融入自然界,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1、可供觀察的動植物圖片。2、觀察記錄紙。

教學活動建議:在前幾課的學習中,學生已經瞭解了一些植物、動物的知識,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研究能力,這些爲本課的學習做了充分的準備。這節課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將研究的範圍擴展開來,完成現階段對“生物”這一概念的認識。教學中可以藉助集合圖的表達方式幫助學生對植物、動物和人之間的關係作出解釋,體會人與自然的親密關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引入:

同學們,上兩節課我們通過觀察和比較,認識到了植物和植物之間、動物和動物之間都有許多的相同和不同之處,今天我們接下來探討一下植物、動物和人之間的不同與相同。(板書課題)

一、動物和植物的觀察與比較

1、出兔子和蘿蔔的不同之處,看誰找得多。

再找找兔子和蘿蔔的相同之處:

把你比較的結果寫在活動記錄上。

2、再找一找其它的動植物進行比較。

二、討論並彙報。

1、兔子和蘿蔔有哪些不同之處?

兔子:能運動、要吃青菜和蘿蔔、全身長毛、耳朵特別長、……

蘿蔔:不能運動、生長需要土壤、有根和葉子兩部分組成、葉子是綠色的……

兔子和蘿蔔的相同之處有哪些?

它們都能長大,都需要空氣、陽光和水分,都需要養份……

三、人與黑猩猩的比較

四人小組間相互討論交流自己的看法,並把小組的意見填寫到下面的表格中。比一比看,哪個小組完成得最漂亮。

人與黑猩猩的

相似之處 人和黑猩猩的

不同之處

吃東西 人會製造東西

生孩子 人會說話

都可以走路 黑猩猩會爬樹

…… ……

學生討論,充分表達各小組意見,班級集體交流後,把記錄紙上要求的內容填完整。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比較了動物和植物之間如兔子和蘿蔔的不同和相同,雖然兔子是吃蘿蔔的,但兔子和蘿蔔間還是有許多地方是相同的,其中最基本的一條就是它們都是有生命的物體。另外我們還比較了動物和人的區別,發現我們人類和動物一樣,也是有生命的物體,也需要水分和空氣以及食物才能長大。那麼,植物、動物和人之間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嗎?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討論這個問題。

二、觀察並記錄

觀察教材第22頁中的兩幅圖,說一說,動物、植物和人之間有什麼不同之處和相似之處?

動物、植物和人之間的不同之處有:

動物、植物和人之間的相似之處有:

把討論的結果寫在活動記錄上。

三、小結

動物、植物和人的衆多相似之處說明了什麼?

人類也是自然界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們要愛護大自然,保護動物,珍惜植物,把自己也看作大自然的一份子。生命的世界包含了我們所看到的一切自然界中存在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等,它們都是有生命的物體。

四、拓展

根據教材第22頁的插圖,各種各樣的筆之間的關係可以用一幅圈圖來表示。請你用同樣的方法把有生命的物體——植物、動物和人之間的關係表示出來。

鉛筆

鋼筆 物體

自動鉛筆

生物 非生物

圓珠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