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新課堂教學中教學反思優質7篇

教師文案 閱讀(1.99W)

教學反思是教師對教育過程分析的一種應用文種,教學反思寫好了在今後的教學中有着相輔相成的作用,本站小編今天就爲您帶來了新課堂教學中教學反思優質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新課堂教學中教學反思優質7篇

新課堂教學中教學反思篇1

爲響應和貫徹上級的“課內比教學”工作的號召,我校九年級年級從上星期也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教學比武。今天上午第三節課,我按計劃講了一節比武課——九年級物理第十六章第三節《比熱容》。總體上來說,講得不好,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正如評課時周校長所說,這節課不好的根源是我駕馭教材的能力有欠缺。雖然課講得不好,但下課後,學生都說這節課講得好,確實聽懂了。看來,比武課應不同於優質課、示範課,只要是學生歡迎的課就是好課,這又讓我高興了起來——老師也需要鼓勵和賞識。下面是我對這節課的優劣思考,說的不對的,希望行家裏手多多指正。

(一)優點

1、導入設計有特點。本節課的教學設計設法讓學生體會到“生活的物理,社會的物理”。我在設計此課時,從夏日中午赤腳在河灘上和河水中行走感覺不同入手,引入新課;緊接着讓學生聯繫着他們極爲熟悉的燒水現象,探究出影響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的兩個因素;最後又利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自然界的一些現象,這些會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無處不蘊含着物理知識,極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2、教學設計有創新。在不違背新課程標準的前提下,在本節課教學過程中,我對教材進行了一系列的創新,如問題的提出方式,探究實驗中採用“水浴法”對水和煤油加熱等等。這些創新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是用“水浴法”對水和煤油加熱,讓它們在相同的時間內吸收到相同的熱量,不僅學生信服,而且博得了評委的一致認同。

3、學生情感激勵效果好。這一節課我一直注重引導所有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的,學生的活動也比較多,尤其是單個學生的提問,幾乎達到學生總數的一半,學生活動面廣,活動量大,並且最後的板演,很好的發現並糾正了學生的錯誤,提醒學生下面的練習中要注意這些問題,效果不錯。雖然有些學困生耽誤了我一些時間,但能在這麼重大的講課中露面,肯定對他們是一種最大的激勵,值了。另外我還採用了生評、師評、師生互評的評價方式,讓展示的學生獲得了積極的心理體驗,從而產生了不斷探求新知的強烈願望。

(二)缺點

1、課堂時間安排不合理,導致課堂結構不完整,沒有講完。關鍵在於引入探究實驗時花費的時間過多,至少耽誤了15分鐘。這裏主要是我沒有把教材吃透,即教材中實驗探究“比較不同物質吸熱能力”與其前面的“對於不同物質,例如一種是水,一種是食用油,如果它們的質量相同,溫度升高的度數也一樣,它們吸收的熱量是否也相同?”不能銜接。現在反思,當時提出“對於不同物質,例如一種是水,一種是食用油,如果它們的質量相同,溫度升高的度數也一樣,它們吸收的熱量是否也相同?”後,應直接說“下面我們通過實驗來驗證”,從而直接進行實驗,實驗做好後,分析質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溫度,水需要吸收的熱量多,從而得出水吸熱能力強這一結論後,再寫出這個探究課題“比較不同物質吸熱能力”,就很好地解決了不能銜接的問題。

2、課堂提問的目的不夠明確。在引入新課時,由於語言沒組織好,導致提問不明,學生無從回答。如我提的“夏日中午赤腳在河灘上和河水中行走有什麼感受?”就不明,應改爲“夏日中午赤腳在河灘上和河水中行走有什麼不同感覺? ”,這樣學生易於回答。

總之,這一節教學比武課讓我收穫頗多。過去的教研活動,以專家開講座、名師聽課、評課居多,採用了各種高難度的信息技術,雖然效果較好,但最大的問題是教師始終處於被動地位,不能真正參與,問題很難暴露出來。講者總是想方設法“給觀衆講點什麼”,“讓觀衆學會點什麼”,教師們“聽得感動,想想激動、回去想動動不了”,教學實踐依然故我。而本次“課內比教學”工作以“裸課”爲主,從最初的組內集體研討---組內說課---執教比武課----打分評課-----提出建議、談談聽課感想與收穫-----選拔參加校級說課比賽----集體評議打分,這一個完整的系列教研活動從形式到內容到實際效果都與以往的教研活動大爲不同,在暴露了教學中各種問題的同時,也使我們的業務水平在短期內有了一個較大的、快速的提升。

新課堂教學中教學反思篇2

三年級教學的重點在於引導學生在朗讀文本的基礎上體會文本所要表達的情感及寫作方法。所以在教學《風箏》一文時,我自己先讀幾遍,讓自己有對文章有更深的體會和感悟,並參考了大量的資料。因爲“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在此基礎上,我深深體會到作者怎樣用樸實的語言把文中小夥伴的心情變化生動展現出來。那麼在教學中,我應該如何讓學生去理解、體會這一點呢。最後我決定以朗讀爲突破口來挖掘文本。這就是在“讀”上下功夫了。

第一課時教學比較簡單,就是引導學生識生字詞,然後反覆練讀課文,當然讀課文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不至於使學生厭煩。在熟讀的基礎上,初步感知文意。所以第一課時重點放在“讀”上:讀生字詞、讀課文。

第二課時教學要複雜多了。除了各段落的自由讀、齊讀,還進行指名讀,同桌交流讀,小組競讀等。而且重要的是指導學生找關鍵詞語,在幫助學生體會心情變化,同時也積累了語言:①在理解“精心”一詞時,採用換詞的方法,幫助學生了解精心就是用心、認真、仔細的意思,以此讓學生體會文中孩子們在做風箏時的認真樣。②在理解“憧憬”一詞時,採用查字典的方法,瞭解憧憬就是嚮往的意思。③在理解“千呼萬喚”“大驚失色”時,逐字理解意思,再整體解釋詞義。在這指導的同時,引導學生朗讀有關心情變化的句子,讓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細心體會。

在教學過程中,每當孩子朗讀精彩時,我都能給於一個鼓勵的微笑,當某個孩子膽小聲音微弱時,讓其他孩子給他鼓掌。看着孩子們因鼓掌而激動的臉龐,我不禁也深深感動了,不經意的一點掌聲對孩子來說意義非凡啊!但就朗讀而言,學生的思想感情還沒有達到一定層次的時候,讓他們齊讀,效果會更好,充分體現團結的力量大。

可以說本節課基本達到了我預期的目標,不過也有不足之處,如文章的細節挖掘得不夠;指導朗讀評價性語言較少,教學的有些環節不是很連貫等。這些都須要多磨鍊,多給自己敲敲警鐘,儘快適應一些規模較大、正式的課堂教學活動,在以後的日子裏爭取更大的進步。

新課堂教學中教學反思篇3

在“知識與能力”目標方面,我將結合中國文學史講授《詩經》的產生、內容、藝術手法等知識,努力提高自學《詩經》其他篇章的能力。

在“過程與方法”目標方面,立足於《氓》與《采薇》的內容和藝術手法,立足於品味具體的詩句,引導學生去感受體驗人物形象與人物情感,並結合文學史作適當大拓展,達到“點、面”認識的目的。

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方面,重在從古代婚姻制度及婦女特殊的社會地位上引導學生正確評價女主人公的愛情悲劇,把同情的情感上升到對女性的尊重上來。適時聯繫現代社會的婚姻現象,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婚姻家庭觀念,做一個有道德有修養有責任的好男人。

另外,爲了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我在教學時,採用“話外音”,即把現代流行音樂中關於愛情主題的歌詞作摘要引用,以淺解深,通俗易懂,又能激發學生的課堂興趣。例如,講解“將子無怒,秋以爲期”時,我就引用流行歌詞——“愛你沒商量”。同時,爲了配合這種教學方法的落實,我把課文內容的解讀設計爲五個“樂章”,即“婚姻的第一樂章:我的美麗的追憶”;“婚姻的第二樂章:我的傷心的反思”;“婚姻的第三樂章:我的難平的怨恨”;“婚姻的第四樂章:我的痛苦的吶喊”;“婚姻的第五樂章:我的毅然的決絕”。

新課堂教學中教學反思篇4

20xx年公佈的《物理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課程目標上高中物理課程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從三個維度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來培養學生,在課程實施上注重自主學習,提倡教學方式多樣化。

新的課改要求“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氣息”,即:還時間、還空間、還工具、還提問權、還評議權。怎樣才能實現呢?只有把信息技術融入到物理課堂教學中──使教師和學生使用相關信息技術手段就像使用黑板、粉筆、紙和筆一樣自然流暢,纔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改變課堂教學形式。可以肯定網絡技術是改進課堂教學設計的切入點。

一、傳統課堂教學與網絡環境下課堂教學──兩種教學的比較

一般認爲,課堂教學分爲以“教”爲中心的課堂教學和以“學”爲中心的課堂教學。前者主要是以行爲主義學習理論爲基礎,後者主要是以認知學習理論爲基礎;前者是通過教學分析進行教學事件的設計及呈現教學事件的教學策略的設計,後者主要是在一定的社會背景中,選用學習資源或外界幫助主動建構知識意義的過程。例如,高中物理課本中《楞次定律》一節的教學,傳統課堂教學與網絡環境下的課堂教學在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難點的手段上就有明顯的不同,下面予以比較:

“教學目標”的比較:

[傳統]1.知識能力:①掌握楞次定律內容,能初步運用楞次定律判斷電流方向;②培養學生觀察實驗的能力以及對實驗現象分析、歸納、總結的能力。

2.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本節課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直接參與物理規律的創建過程,使他們嘗試了一次自然規律發現過程中的樂趣和美的享受,並在頭腦中進一步強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這一辨證唯物主義觀點。

[網絡環境下]1.知識能力:①通過自主觀察、自主分析實驗現象,得出並理解掌握楞次定律內容:感應電流的磁場總是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變化;②能初步運用楞次定律判斷電流方向;③培養學生觀察實驗的能力以及對實驗現象分析、歸納、總結的能力。

2.情感態度和價值觀:①在本節課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直接參與物理規律的創建過程,使他們嘗試了一次自然規律發現過程中的樂趣和美的享受;②培養學生之間融洽相處的感情,樂於合作、積極探索、動手動腦的品質。

“過程與方法”的比較:

[傳統]講授啓發式。通過教師講解、演示,學生觀察得到實驗現象,在教師的幫助和啓發下由學生自己分析、歸納得出結論。教師給出題目,學生練習應用楞次定律內容。

[網絡環境下]自我探究、合作學習。通過學生觀察教師的演示,以及自己詳細反覆觀察電腦動畫課件得到實驗現象,在網頁中設定的“導學”的幫助下,由學生自己分析、歸納得出結論或小組合作歸納得出結論(在需要的情況下教師給以講解)。學生利用網頁中設定的“練習與反饋”欄目自主練習、同學間討論交流、電腦反饋和指導。

“使用教具或媒體”的比較:

[傳統]靈敏電流計、線圈、電阻箱、條形磁鐵、電池、電鍵、導線等一套。

[網絡環境下]靈敏電流計、線圈、電阻箱、條形磁鐵、電池、電鍵、導線等一套;大屏幕實物投影;計算機多臺(每人一臺)。

在內容和要求水平一樣的情況下,媒體選擇及使用情況就體現出了以“學”爲中心,比以“教”爲中心的課堂教學的優化程度。網絡環境下課堂教學的組織本身是線性的(從開始到結束),但內部教學資源的使用不再是線性的,學生可任意在各個區漫遊,學生自主學習在一節課中佔了90%的時間,學習過程的意義建構絕大部分是由學生自主完成的。與傳統課堂教學的最大區別在於教師的定位,網絡環境下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教師除了主要起到教學資源的組織(包括教學資源的設計、製作、整合、試驗、測試等)作用外,還在教學當中起到輔導個別、督促個別、察看全體的作用。

儘管傳統的課堂教學在一定的時間內不可能完全被網絡教學取代,但網絡進入課堂已經是一種必然的趨勢,網絡教學在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教學思想,特別是教學模式等方面正在衝擊和改變着課堂教學。

二、網絡環境下的物理課堂教學的實踐

本人以高中物理《自由落體》一節課教學設計爲例談談構建網絡環境下的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過程以及通過實踐所引發的幾點思考。

1.認真選擇適合網絡環境下教學的章節

網絡環境的優勢是培養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他們自主學習、與同伴交流合作研討的能力,加強物理知識與社會、生活的聯繫。在物理教學中並不是所有的章節都適合網絡環境下進行。在實踐中選用有下列特點的課題:

(1)網絡環境有較多信息,而書本的信息遠遠不夠的;

(2)有大量音像資料和模擬實驗資料便於在屏幕上建立情景,適宜自學、適宜合作學習、適宜進行探究性學習的;

(3)時空上需要擴充、深入,而學生無法或無條件在課堂上動手完成操作實驗的;

(4)應用性強,較多聯繫社會、聯繫生活知識的;

(5)動態過程比較繁雜,需要對錄像或模擬動畫認真仔細觀看、分析、獨立思考的;

(6)課堂信息量與課時安排上應是比較適合的。顯然,課題《自由落體》具備上述大部分特點,適宜進行教學實驗。

2.精心製作、收集網絡課件,創設數字化學習環境

製作網絡環境教學課件的目的是要創造一個有利

於師生協作、促進學習的軟件環境。包括:

(1)搭建一個有利於網絡媒體開發的基於web界面的協作學習數字平臺;

(2)提供一個原創性資料庫。在設計《自由落體》一課中,我除了使用平時積累的視頻資料外,還用flash軟件製作了大量的動畫資料。此外,還從國內乃至國外網站上下載了大量圖片和文字資料,並對它們認真地挑選、剪輯和編輯,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的選擇學習需要。

(3)設置導航提示。其目的是:

①便於構建知識的框架體系;

②便於學生採用不同的方法學習。在《自由落體》的課件中,我將頁面製成框架網頁,按主學習教區上方的引導旋鈕可隨意進入載有各認知要點、導學學探教材的學習模塊,按有關文字鏈接所需的學習材料(文字、視頻、動畫、圖片),按資料區上方的引導旋鈕,可進入對應的資料區,並找到呈現所需資料的窗口;

(4)準備必要的導學說明。爲杜絕盲目上網,學生學習區呈現的教師導學資料要建議學生沿正確的途徑搜尋,啓發學生總結、概括、討論,使學生能夠參照教師的教學設計進行主動探索、思考和建構,使網上協作學習過程能隨時得到教師的畫龍點睛的引導;

(5)設立廣泛的交流空間。課件的界面應設立e-mail信箱和bbs互動講座區,對各種觀點,老師、學生都可以發表見解、進行評價,實現師生、生生的多向交流、協作;

(6)能對學習效果在線評價。《自由落體》一課中,我精心設計了五個問題,對上等生要求解決綜合性較強、較複雜、難度較大的問題,學習總是以有效地促進各層次,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意義建構爲目標。

3.實例《輕重物體同時下落誰先着地?》──談自由落體運動。

(1)教學目標。

①知道在物體下落的過程中,導致快慢不一樣的主要因素是空氣阻力,瞭解亞里士多德和伽利略關於落體運動的爭論和伽利略正確的邏輯推理方法。

②理解什麼是自由落體運動,並知道它是一個初速度爲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③掌握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與實際生活相結合。

(2)教學策略。

①首先由“輕重物體同時下落誰先着地”引出問題,爲學生創設一個探討的情景。該部分以實驗爲主線,環環相扣,以故事吸引學生,以問題啓發學生,並輔助以網絡手段對亞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故事加以瞭解,引導學生注重伽利略的思維方法。

②先猜想自由落體運動是一個勻加速直線運動,引導學生想出驗證的辦法,利用網絡教材給出兩種類似的辦法──頻閃和打點計時器,並利用計算機自動處理數據,在網絡上共享數據,從而得出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和本地重力加速度的值。

③搜索並給出在tom上有關高空墜物的新聞。以新聞中給出的信息計算出高空墜物時物體落地時的速度,從而使學生認識到高空墜物的危害性。討論在校園裏還存在某些學生將喝完的空飲料瓶和鋼筆等小物品隨意拋出窗外的害處。

④利用flash、asp編寫程序(或者使用應答器)製作一個可以交互的練習軟件,讓學生可以分層次練學習和了解自己對本節知識的掌握程度。

⑤將本節課的網絡課件放在物理“未來 ”主頁上,讓學生在回家後還可以利用網絡複習今天的內容。

4.課堂教學後的調查和思考

[調查]本節課後對學生進行了相關的調查問卷(見附錄),在對48名學生調查以後,統計結果。

[發現]①有52%的學生認爲“相比較以往教學過程,在理解課本知識方面能更好!”,14.3%的學生認爲“還不如以往!”。

②有52.1%的學生認爲“這種教學方式非常值得推廣”,只有2%的學生認爲“不值得推廣”。

③影響本節課對知識的理解或掌握的原因是:23%的學生認爲“注意力易分散”,只有23%的學生認爲“面對豐富的資料,提取有效的知識的能力不夠”。

[思考]

①提高學生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和自學能力是關鍵。

大部分學生認同並適應網絡環境下的新型教學方式,同時有一小部分學生由於對計算機應用能力不高或主動性不強,暫時會影響學習效果。但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和適應後,學生會更有效地掌握新知識、提高自我學習的能力。

②要有效地引導學生的注意力

有教育者稱,教育的藝術在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傳統的課堂上,學生的注意點只有一個,就是教師,教師的行動和語言。學生的注意力源於教師,所以作爲教師,只要有辦法吸引、牽着學生圍繞教師的思路走,就能取得不錯的課堂教學效果。而在互動課程教學模式中,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兩個:一個是教師,一個是電腦,學生需要在二者之間來回“切換”注意力。學生可能因爲電腦和網絡的吸引,專心玩電腦,甚至不去學習。教師能否監控學生,能否掌握學生切換注意力的時機,能否讓學生適時切換注意力,成爲影響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之一。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要仔細考慮調控學生注意力的方式和方法,使學生能自然、自覺地在二者間切換注意力,這也是一個值得認真研究的問題。

③應該有效地指導學生的學習

爲了保證學習效果,應該對互動課件的使用作簡單說明,作爲“操作指南”提醒學生,並下發“學習任務單”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課後的教學效果證明這個做法在課堂教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課後有老師和學生說,學習任務單“設計非常實在且具有操作性”,“在讓學生自主理解概念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將教學過程控制得體”,課件操作指南“非常必要”。

④加強對學生心理方面的正確引導和網絡環境下的情感交流

在合作學習中個別學生存在着合作不主動、不充分,存在消極、自私、依賴和缺乏責任感等不良心理,使合作學習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

教師在教學中要善於觀察和了解學生,注意用適當的表揚和鼓勵,糾正不良心理。

另外,注重加強信息技術環境下的物理課堂教學中師生、生生間的情感交流。學生在發帖子時,有多少學生“傾聽”和“考慮”了別人的觀點?可以說現在的狀況是多數學生的討論是一家之言,多數觀點是未經過認真思考後得出的,其實並未達到理想的“互動”效果。

網絡教學的一大優勢是可以突破時空限制,讓學生自己選擇和決定學習內容和時間,從而拓寬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渠道,使師生、生生之間的交往和溝通更加多樣化、平等化。不過,這種平等而雙向的交往主要是通過“人機”的對話來實現,這樣就會造成認知、情感的缺失及師生之間情感交流的減少,會失去傳統課堂教學的某些優勢。例如在傳統課堂上,教師的一舉手一投足,哪怕一個眼神、一個微笑,都會使學生產生相應的情緒活動,喚醒學生積極的情感狀態,從而能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而這種情感暗示在網絡教學中是難以實現的。

教師在教學設計時應把如何有效實現情感交流、情感互動作爲一個重要任務。

⑤正確處理好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的關係,實現各種教學優勢的互補。網絡(多媒體)教學手段和傳統教學手段創設的教學情境各有各的長處,網絡教學情境的設置,可以彌補傳統教學手段的不足,但傳統教學手段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了許許多多寶貴的經驗,應該繼承和發揚。因此,在設計網絡頁面(多媒體教程)時,要把握好使用時機,正確處理網絡與粉筆、黑板、普通教具、語言表達之間的關係。

三、我校採取的措施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學生爲了學習必須要掌握計算機這種認知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爲此,我校對新入學的學生採取了強化性的培訓手段,主要是基本內容的普及;充分利用中學信息技術教育課,對學生進行網頁製作、網絡瀏覽、郵件發送等方面的教學;通過“科技節”中組織網頁製作大賽、建立班級網頁的活動,鍛鍊了學生的能力;通過“校本課”的選修學習,學生掌握了一些較高級的應用和操作,學生的整體素質有了明顯提高。100%的學生能上網獲取資料,能下載網上學習資料,能通過網上資源處理信息;55%以上的學生能進行電腦製圖,能編制電腦小報。

附錄:“網絡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研究課調查問卷(學生)

親愛的同學:

你覺得今天的課如何?請根據下列各類選項將認爲適合你的感受選擇出來,將相應的字母填在括號內(或橫線上):

1.活力:( )

a──我總是輕鬆、活躍、精力充沛。

b──我絕大部分時間顯得輕鬆、活躍、精力充沛。

c──沒把握。

d──我沒把許多精力投入到學習上。

e──我感到沒有活力,憂慮、消沉、緊張。

2.意識:( )

a──我總是明智和機靈。

b──我大部分時間明智和機靈。

c──沒把握。

d──我經常感覺厭倦,反應遲鈍。

e──我很少留神注意,我感覺到特別厭倦。

3.相比以往教學過程,在理解課本知識方面我認爲本節課:( )

a──能更好

b──與以往差不多

c──還不如以??

4.類似這樣的教學方式,

我認爲:( )

a──非常值得推廣

b──可以偶爾試一試

c──不值得推廣學

5.作爲學生,上這節課時你覺得自己是哪點影響了你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

a──注意力容易分散

b──應用電腦的基本能力不足

c──應用互聯網搜索知識的能力不足

d──面對豐富的資料提取有效(有用)的知識的能力不足

e──填上自己的見解。比如(以上答案都沒有,“我能應付自如”、“自覺性不好”等等。)。

6.對於這樣的課你給老師提出些建議好嗎?老師應該從哪些方面加強?

新課堂教學中教學反思篇5

前滾翻是人體基本或能能力之一。國小低年級的前滾翻教學是以最基礎的滾動、滾翻動作爲教材活動形式接近於生活,有自我保護的實用價值。通過前滾翻教學,可以發展學生柔韌、靈敏、協調素質和基本活動能力,提高學生控制身體的平衡能力和時空感。

在前滾翻教學之前,我先通過有趣的遊戲“木頭人”激發學生運動興趣,之後出示小球和小方盒,並形象提出這兩個小夥伴比賽誰更快,孩子們很快說出是球,從而導出前滾翻教學。在教學中先讓學生嘗試練習,再集中看圖解,將前滾翻動作結構全部呈現在孩子們眼前,孩子們在看完圖解後形成動作表像,再練習,提高練習目標性。

本課的不足:

1、備課不充分

備課只針對教材備課,沒有將一(3)班的學情備到位。課中備學生不足,課上出現問題沒有合理的解決好,臨場應變能力不足。

2、教學設計過於精細化,一年級第一次技巧課,應該以學生體驗爲主,技術講解過多,學生不愛聽。釀成教師講,學生聽不進,場面混亂的現象。

3、分組教學的敗筆:由於我選擇的小組長都是平時上課表現比較好,守紀律的學生,但是這些學生的運動天賦不如那些調皮的孩子,所以震懾力不足,沒有起到小助手的作用,分組後練習完全失控。

改進:

在今後的教學中,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針對調皮的學生,積極引導,讓他們的強項發光,轉變他們的學習態度。常規訓練逐步加強,以生管生,從班級中選出他們體育學習的標兵,帶領孩子們一同練習,增強團隊凝聚力。

針對不同的課型,讓孩子們逐步養成良好的課堂常規行爲,讓孩子們讀懂教師的設計意圖,自覺遵守。這將是一個長期工作,這節課的失敗讓我明白,平時的工作要抓實,認真上好每節課,服務孩子,讓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

新課堂教學中教學反思篇6

課堂是教育教學此文轉自工作的主戰場,如果學生在課堂上思想開小差,看與課堂無關的書籍,交頭接耳,睡覺等,不聽老師的

指揮,不但損害教師本人的形象,而且對教育教學此文轉自工作質量也會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那麼如何有效的維護好課堂紀律,使一堂

課達到最理想的效果呢?

一、大多數的教師在上課前喜歡把上堂課的內容作一簡單的複習,我總是在簡單回顧結束後,順便講評一下上堂課的課堂紀律,

比如有多少人開小差,多少人睡覺,多少人講話等等,講到時候,一定要盯着違紀的那幾個學生,他如果和你目光對視,你一定要

盯着他,直到他不好意思避開你的目光,在氣勢上給他以威懾力,讓他感覺到,老師雖然沒有點名,但說的就是我。同時提出對本

堂課的課堂紀律要求,提出要求時一定要嚴肅,且聲音要洪亮。

二、在講課的過程中,對有違紀現象的學生及時給予必要的暗示。

比如,看到有人要睡覺,可以暫停講課,提醒大家,不要睡覺,以引起所有人的關注。其次,講到某一問題時,提醒大家,要認真

聽,一會兒提問,提問的重點人在第幾組,請第幾組的同學認真聽講。如果回答不上來,就要站着聽課。

三、對上課幹其它事情的學生,你可以突然把他點起來,然後告訴大家,如果有什麼三、對上課幹其它事情的學生,你可以突然把他點起來,然後告訴大家,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交給他,讓他彙總到我這兒,我下堂課再給大家釋疑,然後讓他坐下。或者是其他的任務。

四、注意調節好課堂氣氛,必要時可以用故事或幽默笑話調節。

五、對於經常違紀的學生,有必要經常和他接觸,讓他感覺到你在注意他。對於開小差的學生,利用課間休息的時間,私底下和他單獨溝通,提醒他注意課堂紀律,查明開小差的原因,給予必要的引導。

新課堂教學中教學反思篇7

開學已經第三週,做了一次寫作,因此,有感而發。高中英語寫作是一種綜合能力的訓練,是學生應用英語能力的體現。《新課標》明確指出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應該培養學生表述事實、觀點、情感、想象力、交流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規範的寫作習慣。在倡導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理念的基礎上,在教學實踐中,我重視學生平時的知識積累和英語作文寫作訓練,遵循先輸入後輸出的教學原則,尤其像我們二中的學生應該做到如下幾點:

一、狠抓基礎寫作,規範寫作習慣

增加詞彙量。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詞彙量少,則無法表達清楚、完整寫作內容。因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狠抓詞彙教學,要求學生詞彙一定要過關。除教學大綱要求掌握的詞彙量之外,必須多閱讀課外英語讀物,自己擴充單詞、詞組和短語,小組互相借鑑並記住;牢記基本句型。同時,我注重學生寫作模式的培養,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爲以後的英語寫作打下基礎。

其中包括:

(1)仔細審題,正確理解題意,弄清要點;

(2)抓住中心,緊扣要點,既不要遺漏,也不要增添;

(3)語言正確,規範地道,儘量使用學過的、有把握的詞彙、句型結構,儘量避免中國式英語;

(4)書寫規範,卷面整潔,注意大小寫和標點符號的使用。

二、及時批改、反饋,讓學生學會自我評價

根據遺忘規律的特點,把學生存在的問題在學生沒有遺忘前及時地進行反饋,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對學生上交的作文,我一貫的做法是,以最快的速度批改,及時的講評,反饋各種信息給學生,以便讓學生更好的糾正錯誤,發揚優點。而對於當堂完成的作文,我一般會抽出一篇到兩篇習作當堂進行評講,把作文投影到大屏幕,和全班學生一起欣賞、評論。以肯定的鼓勵爲主,指出文中的不足之處,肯定可取之處。讓學生學會如何評價自己或是他人的作文,以達到提高寫作能力的目的。

反思自己的高中英語寫作教學,覺得自己在這一塊還非常欠缺,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能夠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教學方法。在平時的寫作訓練中經常發現,部分學生對寫作感到無從下手,胡亂寫些英語單詞或不着邊際的句子充當字數,錯誤頻出,行文不流暢,表達不地道,無寫作質量可言。但是該如何改變學生的這種現狀,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如何能把寫作課上的生動、活潑、有趣,讓學生不畏懼作文,這些都是我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值得認真去探索和有待提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