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桂林山水》的教案8篇

教師文案 閱讀(2.29W)

我們在寫教案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墨守成規,作爲教師只有將教案制定好,才能使教學工作順利進行,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爲您推薦的《桂林山水》的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

《桂林山水》的教案8篇

《桂林山水》的教案篇1

一、教學目標

1.通過看圖、學文,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從而受到熱愛祖國錦繡河山的教育,陶冶愛美情趣。

2.學習作者細緻觀察和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培養觀察、想象、理解、表達能力。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想象其美景。

2.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三、教具準備掛圖

四、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前提測評

讓瞭解桂林的學生說說桂林山水的情況。

二、出示本課時目標三、導學達標

1、引導學生進入圖文描繪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出示掛圖,同時教師進行範讀,對圖文進行整體感知,爾後讓學生談感受。

2、課文是怎樣評價桂林山水的?

找出來讀一讀,導入學習第一自然段。甲天下是什麼意思?(天下第一)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我們和作者一起盪舟灕江,觀賞桂林山水。

3、觀賞灕江的水(學習第二自然段)。

(1)觀察圖畫中的灕江水

問:灕江的水與別處的水有什麼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點?

(2)歸納灕江水的特點自讀課文,畫出灕江水的三個特點,想想課文是怎樣分別描寫的。

(特點之一靜。從感覺上突出了灕江水的靜。)

(特點之二清。從視覺上突出了灕江水的清。)

(特點之三綠。從色彩和品質上突出了灕江水的綠和純。)

(3)體會最後一句

(4)練習朗讀,讀出灕江水的靜、清、綠,讀出對灕江水的喜愛之情。

注意指導讀好真靜啊真清啊真綠啊。

4、觀賞桂林的山(學習第三自然段)

(1)觀察圖畫中桂林的山

問:桂林的山與別處的山有什麼不同,有哪些顯着的特點?

(2)歸納桂林山的特點自讀課文,畫出體現桂林山特點的三個詞,想想課文是怎樣分別描寫這些特點的。 (特點之一奇。課文從兩方面描寫。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連。二是奇峯羅列,形態萬千。)

(特點之二秀。課文打了兩個比方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寫出秀的表現。)

(特點之三險。課文用危峯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這一特點,並用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下來的感覺,突出了桂林山的險。)

(3).練習朗讀,讀出桂林山的奇、秀、險,讀出對桂林山的喜愛之情。

5、我們觀賞了灕江的水,觀賞了桂林的山,總的有什麼感覺?作者又有什麼感受?(學習第四自然段)

(1).看圖,啓發學生把山、水聯繫起來讀感受。

(2).看看作者有什麼感受?

(3).畫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4).理解畫卷連綿不斷的畫卷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5).練習朗讀第四自然段讀出盪舟灕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

6、朗讀全文

四、達標測評

1.朗讀課文

2.識記生字

第二課時

一、口述本課時目標

二、導學達標

(1)指名讀課文

(2)自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然後討論

?1】課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內容和開頭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有什麼關係?

(第一段總的說人們讚美桂林山水甲天下,引起我們對桂林山水的嚮往,急於閱讀下文。後三段講作者盪舟灕江看到的景色。第二、三兩段分別描述灕江的水,桂林的山,使讀者對那裏的山和水有深切的感受。第四段則將桂林的山和水聯繫起來,使我們讀了在頭腦中形成連綿不斷的活動畫面,深深感到桂林山水的確是天下第一。)

?2】朗讀課文第四自然段,想象這樣的山圍繞着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着這樣的山是怎樣一種景象,體會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感覺,然後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3)識記生字,練習書寫

(4)指導背誦

?1】在瞭解句與句關係的基礎上,一個自然段一個自然段地練習背誦。

?2】在瞭解自然段之間的關係及自然段與全文之間的關係的基礎上,練習背誦全文。

(5)完成思考·練習3抄寫句子,注意分號的用法

(6)全班背誦課文

(7)作業

三、達標測評

?1】背誦課文

?2】抄寫字詞

《桂林山水》的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第朗讀課文,激發學生對祖國美麗河山的熱愛之情。

2、能夠初步背誦課文第二節,並且嘗試第傘街的背誦。

3、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無瑕”、“波瀾壯闊”、“拔地而起”、“危峯兀立”等詞詞語的意思;懂得“啊”字的變調。

4、體會比喻句的好處。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複習引入新課

1、我國有許多優美的風景名勝,我們曾攀登過黃山,欣賞了那裏的怪石;曾遊覽過長江,飽覽了三峽迷人的景色;今天,讓我們乘上竹筏去位於廣西東北部的桂林,感受桂林的山水的奇異風光。

2、電腦出示課題:桂林山水

3、齊讀第一節。

4、看錄像,你覺得桂林山水怎樣?

5、理解:

“甲天下“的意思,齊讀第一節。

二、整體感知課文

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看看課文哪一節寫山,哪一節寫水?

三、學習課文第二節

1、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欣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

2、板書:

波瀾壯闊 水平如鏡

3、理解“波瀾壯闊”的意思,“瀾”,整個字意思。

4、灕江的水有什麼與重不同的特點呢?用筆圈出一個字。

5、出示電腦“水”畫面,文字:

“靜”、“清”、“綠”“不在流動”、“可見沙石”、“無瑕翡翠”。

6、師引讀這三句話。

7、這三句句子中,有三個“啊”字,在朗讀時要注意讀音的變化。電腦出示:真靜啊 (nga)、真清啊 (nga)、着綠啊 (wa)。

齊讀。

8、你們喜歡哪一句?自己讀一讀。

9、指名讀。

10、體會“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查“瑕”的意思。體會好處。

11、有感情地朗讀這三句句字。

12、齊讀第二節。

13、綺麗的灕江水和優美的文字都要留在我們的腦海裏,請大家讀讀書,看看黑板和投影上的提示,小組合作背誦這一節,可以三人一起背,也可以分工,一人背一節。

14、請個別小組背。

15、隱去電腦文字背誦。

四、學習課文第三節

1、我們用怎樣的方法學習“灕江水”這節的?

2、電腦出示:

⑴ 默讀,圈出特點的詞。

⑵ 理解欣賞語句。

⑶ 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3、我們就用這樣的方法來學習“桂林的山”。

4、小組學習。

5、寫桂林的山,作者將它與什麼作比呢?齊讀第一句話。

6、板書:

峯巒雄偉 紅葉似火

7、交流桂林山的特點,出示電腦桂林山的畫面和文字“奇”、“秀”、“險”。

8、作者是怎樣把這三個特點寫具體的呢?

電腦出示“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奇峯羅列“、“形態萬千”、“翠綠屏障”、“色彩明麗”、“倒影水中”、“危峯兀立”、“怪石嶙峋”。

9、注意“啊”字的讀音。電腦出示:

真奇啊 (ya)、真秀啊 (wa)、真險啊 (na)在書上注音

10、交流喜歡的句子。理解“拔地而起”“拔”的意思,“危峯兀立”

11、體會兩句比喻句,理解“拔地而起”“拔”的意思,“危峯兀立”“兀”的意思。

⑴ 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影水中。

⑵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峯羅列,形態萬千。

12、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13、自己喜歡哪一句,試着背一背、看電腦文字背誦。

五、總結課文

1、齊讀二、三兩節。

2、完成課堂練習第一題。

3、比較詞語,電腦出示:

瀾( ) 瑕( ) 巒( )

斕( ) 暇( ) 戀( )

拔( ) 兀( ) 嶙( )

撥( ) 元( ) 鱗( )

4、這篇課文,作文用豐富、優美的語言文字描繪了桂林山水的漪麗風光,這些語文文字課後我們要加以背誦和積累。

5、板書在電腦軟件中。

《桂林山水》的教案篇3

【教材分析】

?桂林山水》這是一篇優美的散文。如果問學生“你最喜歡哪些課文”,許多人都會提到這一篇。它的幾個特點是十分鮮明的:

1、首先,它給我們的印象是篇幅簡短,內容充實:

全文僅500字,是高年級教材中的短篇。別看文章短,內容卻很充實,中間“灕江的水”和“桂林的山”那兩個片斷,讀了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受。

2、在內容好的基礎上,本篇中心表達得鮮明有力: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是有口皆碑的。教材中歌頌中華大好河山主題的篇章很多。桂林一地,中外知名。讀了這篇課文,“江山如此多驕”的自豪感,深入心底。

3、語言流暢、生動,這是本課又一特點:

四個段落,十幾個句子,說句句精彩,都不過分。學生讀這篇,不用督促,課上課下書聲琅琅,人人可以背誦。

總之,這是一篇提高學生讀寫能力難得的範文。

【教學要求】

怎樣教一篇課文,一方面要從教材本身出發,另一方面要考慮到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教這個班,我是從一年級一直跟上來的。學生對我的教法是熟悉了的。課內各種動筆的練習,學生都接觸過。這是確定要求、安排教學過程的前提:

1、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中華江山的秀麗,使他們更加熱愛偉大的祖國。

2、學習“翡 (fěi)翠”、“嶙 (lín)峋 (xún)”等生字新詞;複習修辭方法;讀背全文。

3、結合片斷學習,指導學生仿寫“灕江的水”這樣的片斷。

2、3兩項要求,各有側重。第2項,詞語的掌握,修辭方法的複習,課文的讀背,都是語言訓練的基本功,教學時一定要搞紮實。第3項,指導學生寫片斷,難度較大,教學過程應安排得細一些。

【教學過程】

講授本課,用三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

1、由於全文篇幅不長,第一課時除學習生字新詞、初讀課文外,要拿出10分鐘時間練習朗讀和背誦。是的,許多該講的東西還沒講,就採取先背下來再說的辦法吧。

2、作業內容,安排三項:

書寫詞語;讀背課文;思考問題“你喜歡這課嗎?說一說。”

第二課時

一、檢查複習

1、齊背一遍課文。

2、聽寫重要詞語,指定二人(優等生、後進生各一名)到黑板前寫。其他同學同時在本上練習:

觀賞 彷彿 無瑕 翡翠 擴散

攀登 峯巒 羅列 屏障 竹筍

倒映 迷濛 圍繞 畫卷 碧波

危峯兀立 怪石嶙峋

那名優等生都寫對了,另一人“巒”字不會寫,“覽”字寫得不規範。全班同學同桌互相校對一下。

教師提問:

“誰發現自己有錯別字?”幾個人舉了手。請一人說說應該重視詞語的書寫。

二、分析結構,歸納段意

“同學們,本課屬於最爲簡明的一類課文吧?全文只有四個小段,條理十分清楚。”

1、先默讀,再議論。

2、接着,自己在本上擬提綱。

3、最後,集中討論、歸納。

⑴ 開頭:

我們來到了山水甲天下的桂林。

⑵ 中間部分:

① 灕江的水,靜、清、綠。

② 桂林的山,奇、秀、險。

⑶ 結尾:

船行江上,如在畫中游。

對照提綱,齊讀一遍課文。

三、欣賞精彩片斷

“本課中間部分寫‘山’、‘水’那兩個片斷,相當精彩吧?兩個片斷的結構是完全一樣的。由於時間關係,課內只重點分析、欣賞前一個吧。”

先指名(二人)背誦這個片斷:

灕江的水,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欣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後移。

欣賞的重點:

1、內容充實,結構完整:

這是個獨立性很強的片斷,生動地描繪了灕江的美景。從結構看,三個句子各有不同的作用:

第一句是“高高擡起”,說灕江的水比大海、西湖還美。但到底美在哪裏,沒具體寫出。

第二句是具體描寫,從“靜”、“清”、“綠”三個方面,生動地表達了灕江風光。

第三句是動態觀察,小船推波前行,才更能感受到灕江的美。

2、三個特點,排比得當:

這個片斷寫得這麼好,與第二句三個特點的排比大有關係。描寫一個事物,抓住它的三個特點寫,既全面又具體。這裏寫灕江的美,連用“真靜”、“真清”、“真綠”並列表達,收到很好效果。三個特點抓得這麼準,作者是動了腦筋的。

3、語句生動,琅琅上口:

學生那麼喜愛本課,與語言好這一條大有關係。“灕江的水”這個片斷,三個句子各有特色,句句精彩。對比、排比和比喻等修辭方法的運用,產生了相當好的語言效果,讀起來琅琅上口,韻味十足。

四、課內練習

1、摘錄句子,注意寫法:

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

(這是引用的寫法。)

2、擬出本課提綱。

3、抄寫片斷“灕江的水”。

五、佈置作業

1、讀、背全文,組長檢查彙報。

2、默寫“灕江的水”,說說它的結構特點。

《桂林山水》的教案篇4

教師思考:

本課是國小課本中的寫景名篇。全文以總---分---總的結構,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情寓景中,景中顯情,全文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通過自主賞析,使學生髮現美、感受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鼓勵學生利用搜集的資料進行創造性地學習,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發展。

設計特色:自主賞析,開放式學習。

信息資料:

1、師生查閱有關西湖、泰山、香山、大海以及桂林山水和桂林其他方面的資料。

教學目的:

1、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促進學生的語言積累。

3、圖文結合,自主賞析,培養學生初步的審美能力。

4、藉助蒐集的資料,進行開放式、創造性的學習,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及創新意識。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創設情境。

1、讓學生展示蒐集到的有關大海、西湖、泰山、香山等方面的資料。

2、播放桂林山水的錄象片或投影片,引導學生按先局部後整體,先山水後其他的順序觀察。思考:桂林山水與上面的四處景觀有什麼水同之處?

(通過四處景觀與桂林山水風光的比較,凸現桂林山水的特點,渲染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

3、引導學生暢談觀看後的感受。

(鼓勵學生表達,利於發現學生對畫面的觀察能力水平,同時也使學生接受了一次言語表達的訓練。)

二、朗讀課文,自學字詞。

(通過自學、小組交流的形式,爲下文的學習作好鋪墊。)

三、自主發現,自主賞析。

1、自讀,尋找欣賞點,填寫記錄。

我最欣賞的(字、詞、句、段、標點、其他)理由是()。

(尊重學生語文學習的主人地位,必須解放他們。欣賞點是學生眼睛發現的文章精華,必須堅持以讀爲本,自讀自找自賞析,只有這樣學生纔會有閱讀興趣,才能形成個性的體驗,才能達到積累語言,增強語感的目的。)

2、交流、賞析、結合資料談體會。

採用小組賞析或全班賞析的方法。讓學生針對自己的欣賞點,暢所欲言,說出自己對課文有關內容的個性感受。賞析的辦法可由學生自由選擇。如

(1)感情誦讀:聯繫上下文,感悟用詞的準確,句段語言的優美。

(2)自問自答:如自己提出爲什麼桂林山水甲天下?然後自己解答。

(3)換、刪、增詞對比:如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去掉句中的真、啊或後半句的內容等,與原句比較,體會表達效果。

(整個環節意在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促進其閱讀理解、語言表達、交流合作等多種能力的發展。)

四、朗讀全文,昇華情感。

在自主賞析的基礎上,採用多種形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嘗試背誦課文。

(通過誦讀,進一步感受文章的語言美、情感美。)

第二課時

一、觀看影片引入,回顧上節內容。

1、利用錄象或投影片,展示桂林山水圖,師生共同感情朗讀全文,也可試着背下來。

2、回顧上節課學習內容,抓住桂林山水的整體特點。(水:奇秀險

山:靜清綠)

二、彙報交流資料,教師吸收反饋。

引導學生互相交流課下蒐集的的有關桂林山水和桂林其他方面的信息資料。

(彙報交流自己蒐集資料的過程,實際是學生獲得成功體驗的過程,是交流交際的過程,同時也是教師吸收反饋信息的過程,教師可以從中發現教學的新的切入點,學生知識技能新的增長點,利於教學目的的新構建。)

三、提示學習建議,小組合作學習。

結合學生的資料情況以及學生的不同層次,教師可向學生提出如下學習建議,或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學習的主題。

1、選擇自己喜歡的語句,練習感情背誦。並試着說出你喜歡的理由或爲什麼這樣讀、背。

2、結合學習談談學習文中哪部分

《桂林山水》的教案篇5

【文本細讀】

?桂林山水》是一篇記寫桂林優美風光的經典之作。課文從灕江的水、桂林的山、山中的溶洞三個方面,爲讀者展示了一幅“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詩畫長卷。作者對桂林山水風景特點進行觀賞、分析、思考後,從水、山、洞三個方面概括寫了桂林山水給作者留下的美好印象。而在記寫每一方面景色的時候,又都是採用了比較的方法,在比較中發現,也讓讀者在比較中更清楚地把握景物特點。作者把灕江和大海、西湖比較,說明灕江的水是靜的、清的、綠的;把桂林的山和泰山、燕山比較,說明桂林的山是奇的、秀的、險的;把桂林的溶洞和作者在電影中見到的溶洞比較突出了桂林溶洞剔透、幽深、絢爛的特點。最後作者又把山、水、洞聯繫起來描寫,使人產生“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總體印象。

作者對桂林山水特點的把握與概括是準確鮮明,表達中一處處妙喻更使桂林山水洞的形象逼真地呈現在了讀者面前,排比句的運用使桂林風光的意境美、文章表達的語言美和作者心中濃濃的情感美融爲一體。文章結構明晰、描寫生動,語言華美,在表達上學生可以得到多方面的滋養。

教學《桂林山水》要把認識瞭解桂林風光的自然美,體會文章的畫面美、語言美,同營造課堂的氛圍美結合起來,使學生對桂林風景名勝有更多的瞭解,對桂林風光畫面有更深的印象,對文章的表達有更多的感悟,使課堂成爲師生一次美的享受。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⑴ 認識本課“陸、擴、”等12個生字,掌握“槳、涉、賞”等12個生字,注意積累本課中優美的詞彙。

⑵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二、三自然段。

⑶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大意,背誦第4自然段。

2、過程與方法目標:

⑴ 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⑵ 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想象文字勾畫的桂林風景圖。

⑶ 學習體會作者抓住特點從幾個方面觀察描述景物的方法。瞭解比喻、排比,體會它們在文章中的表達效果。

⑷ 能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詞句、語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桂林山、水、洞“秀美、奇美、幽美”的特點,培養孩子投身自然、熱愛大自然優美風光的思想感情。

【策略與方法】

反覆朗讀,背誦,讀中感悟。

【學生準備】

蒐集有關於桂林山水的圖片,資料,熟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 ,導入新課

師:昨天我們和詩人一起遊歷了洞庭湖,天門山,今天,我們要求有天下第一之稱的桂林山水去看看,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檢查預習課文的讀書情況。

2、自主讀文,明確要求:

⑴ 對一些較長的句子要重點讀、反覆讀,直到讀通順。

⑵ 遇到難讀的長句子,要和同伴互相傾聽讀正確。

3、理解詞語:

在讀中結合語言環境、藉助工具書、聯繫生活實際理解“波瀾壯闊、水光瀲灩、峯巒雄偉、重巒迭彩、危峯兀立”等字詞的意思。

4、文章主要從那幾方面寫了桂林山水?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三、師生對話、品味語言

1、再讀課文,對文章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2、灕江的水“靜”在哪裏?除了靜還有“清”、“綠”都體現在哪裏?

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來理解。

如果說,灕江的水是靜的,使我們所看見的,那麼如何讓每有感觸到他靜的人通過我們的聲音感覺出他的靜呢?

試着練習朗讀。

桂林的山“奇”在哪裏?再讀課文,抓住具體的詞句分析體會。

3、看了水,欣賞了山,也瀏覽了洞,那麼桂林山水整體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呢?

又給作者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

4、談一談學習了這篇文章的收穫,特別是在描寫景物方面:

如:注意觀察分析景物的特點;總分總的結構安排使文章脈絡非常清楚;比喻、排比可以讓表達更加生動、流暢;適當引用名言佳句可以讓文章畫龍點睛、妙筆生花……對於排比句,重在讓學生體會,不要作爲知識點讓學生記憶。

四、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指導重點字的書寫,如“栽”字,找出同樣結構的字進行指導書寫。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背誦該篇文章,可以配樂背誦。

《桂林山水》的教案篇6

【教學設計說明】

本課教學,要處理好教與學的關係,樹立教是爲了學的觀念。在重視改進教法的同時,更要重視學法的指導;在讓學生學會的同時,更要指導學生會學。本課教學,要重視語言文字的學習。抓好語言文字的訓練,做到因道學文,以文悟道,把語文課上成真正的語言文字課。

一、教學要求

1、學習課文中優美生動的語言,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麗,激發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2、學習從中心句入手學課文的方法。

3、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並積累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法特點

1、本課的教學思路是:先整體後部分再整體,也就是先整體感知,直奔中心,接着部分深究,逐層滲透,最後再現整體,深化中心。

2、教給學生從中心句入手學課文的方法以及抓關鍵詞學句的方法。

3、採用先扶後放,扶放結合的方法。第二節的教學由教師扶,第三節放手讓學生自學,教師進行點撥引導。在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要充分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學主要步驟】

一、啓發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都喜歡旅遊,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去桂林,看看那裏的山水。桂林,是我國廣西的一座美麗的城市,也是著名的遊覽勝地。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遊客前往參觀旅遊。爲什麼呢?因爲桂林山水素有甲天下的美稱。

(有條件的可讓學生觀看桂林山水的錄像片斷,邊看邊思:桂林山水給你留下什麼印象?)

二、直接揭示學習課文的方法:從中心句入手學課文

怎麼學呢?逐一揭示操作步驟:

1、第一步,找出中心句,理解意思,說說作用:

(學生默讀課文,找出並劃出中心句)

讀後討論交流,明確:

⑴ 中心句是:桂林山水甲天下。

⑵ 用抓關鍵詞的方法理解句意:先學懂甲的意思,再理解全句的意思:桂林山水天下第一。

⑶ 這句話點明瞭全文的中心,寫出桂林山水的秀麗,也抒發作者讚美桂林山水的感情。

2、第二步,圍繞中心句,瞭解內容,理清思路:

先指名讀課文,思考:文章圍繞中心句寫了哪些內容?是怎樣一步一步寫的?

讀後討論交流,明確:

⑴ 課文圍繞中心句寫了灕江的水和桂林的山。

⑵ 先總的介紹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具體描寫灕江的水是怎樣的水,桂林的山又是怎樣的山,最後寫遊覽桂林山水總的印象和感受。

(據此給課文分段,理清思路,按總起分述總結的方法分段)

3、第三步,圍繞中心句,學習詞句,領悟感情:

默讀思考:從哪些詞句能看出灕江的水甲天下?課文寫了灕江水的哪些特點?用什麼方法寫的?

讀後討論交流,明確:

⑴ 大海的水波瀾壯闊,很美;西湖水平如鏡,也很美。可作者說從沒見過灕江這樣的水,說明灕江的水勝過大海和西湖,比大海、西湖更獨特,更美麗。是用比較的方法寫出灕江的水甲天下。

⑵ 灕江的水有靜、清、綠三個特點。寫靜,是通過人的感覺來寫的──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寫清是從視覺的角度寫的.──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寫綠是用比喻把內容寫具體的──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結合教學比喻句,知道句中把灕江的水比作綠色的翡翠)

⑶ 個別讀,引讀,要讀出感情。

(特別注意三個啊的讀音:真靜啊 nga,真清啊 nga,真綠啊 ya)

⑷ 書面完成課後練習第一題的第一張表格。

三、指導學生用學習第二節的方法自學第三節課文

思考題是:從哪些詞句中能看出桂林的山美得甲天下?課文寫了桂林山的哪些特點?用什麼方法寫的?

自學後討論,教師引導,結合進行朗讀指導,明確:

1、作者先用比較的方法寫出桂林的山勝過泰山和香山,說明桂林的山甲天下。

2、再用生動的比喻描寫出桂林的山奇。

(結合看圖,理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並理解奇峯羅列,形態萬千的詞意)

3、同樣用生動形象的比喻描寫桂林的山秀。

(結合看圖解釋:翠綠的屏障)

4、桂林的山很險,抓危峯兀立,怪石嶙峋等詞語,領會山勢之險。

5、結合學習比喻句,分別說出在這些比喻句中各把什麼比作什麼?

6、反覆誦讀課文,特別注意三個啊的讀音:真奇啊(ya),真秀啊(wa),真險啊(na)。讀後完成課後第一題的第二張表格。

四、學習課文第四節,重點領會句子的意思和作用

1、學習重點句: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先學懂詞意:舟,指小船;碧波,碧綠的波浪;畫,畫卷;遊,遊覽。再學懂句意:小船行駛在碧綠的江面上,人好像在美麗的畫卷中游覽。句子形象地寫出桂林山水的無比秀美。也抒發了作者讚美桂林山水的情感。

2、句子的作用:

與開頭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照應,並有總括全文的作用。

五、聽全文錄音

再次領略桂林山水的奇麗體會課文中所描繪的意境,領會作者對桂林山水的讚美之情。

《桂林山水》的教案篇7

一、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中優美生動的語言,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麗,激發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2.學習“從中心句入手”學課文的方法。

3.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並積累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法特點

1.本課的教學思路是:先整體後部分再整體,也就是先“整體感知,直奔中心”,接着“部分深究,逐層滲透”,最後“再現整體,深化中心”。

2.教給學生“從中心句入手”學課文的方法以及抓關鍵詞學句的方法。

3.採用先扶後放,扶放結合的方法。第二節的教學由教師“扶”,第三節“放”手讓學生自學,教師進行點撥引導。在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要充分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學主要步驟:

一、啓發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都喜歡旅遊,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去桂林,看看那裏的山水。桂林,是我國廣西的一座美麗的城市,也是著名的遊覽勝地。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遊客前往參觀旅遊。爲什麼呢?因爲桂林山水素有“甲天下”的美稱。

二、直接揭示學習課文的方法:“從中心句入手”學課文。

1、找出中心句,理解意思,說說作用。(學生默讀課文,找出並劃出中心句)。

讀後討論交流,明確:

(1)中心句是:桂林山水甲天下。

(2)用抓關鍵詞的方法理解句意:先學懂“甲”的意思,再理解全句的意思:“桂林山水天下第一。”

(3)這句話點明瞭全文的中心,寫出桂林山水的秀麗,也抒發作者讚美桂林山水的感情。

2、圍繞中心句,瞭解內容,理清思路。

先指名讀課文,思考:文章圍繞中心句寫了哪些內容?是怎樣一步一步寫的?

讀後討論交流,明確:

(1)課文圍繞中心句寫了灕江的水和桂林的山。

(2)先總的介紹“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具體描寫灕江的水是怎樣的水,桂林的山又是怎樣的山,最後寫遊覽桂林山水總的印象和感受。(據此給課文分段,理清思路,按“總起—分述—總結”的方法分段。)

3.第三步:圍繞中心句,學習詞句,領悟感情。

默讀思考:從哪些詞句能看出灕江的水“甲天下”?課文寫了灕江水的哪些特點?用什麼方法寫的?

讀後討論交流,明確:

(1)大海的水“波瀾壯闊”,很美;西湖“水平如鏡”,也很美。可作者說“從沒見過灕江這樣的水”,說明灕江的水勝過大海和西湖,比大海、西湖更獨特,更美麗。是用“比較”的方法寫出灕江的水“甲天下”。

(2)灕江的水有“靜、清、綠”三個特點。寫“靜”,是通過人的“感覺”來寫的——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寫“清”是從“視覺”的角度寫的——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寫“綠”是用“比喻”把內容寫具體的——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結合教學比喻句,知道句中把灕江的水比作綠色的翡翠。)

(3)個別讀,引讀,要讀出感情。(特別注意三個“啊”的讀音:真靜啊nga.真清啊nga,真綠啊ya)

(4)書面完成課後練習第一題的第一張表格。

三、指導學生用學習第二節的方法自學第三節課文。

思考題是:從哪些詞句中能看出桂林的山美得“甲天下”?課文寫了桂林山的哪些特點?用什麼方法寫的?

自學後討論,教師引導,結合進行朗讀指導,明確:

(1)作者先用“比較”的方法寫出桂林的山勝過泰山和香山,說明桂林的山“甲天下”。

(2)再用生動的比喻描寫出桂林的山“奇”。(結合看圖,理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並理解“奇峯羅列,形態萬千”的詞意。)

(3)同樣用生動形象的比喻描寫桂林的山“秀”。(結合看圖解釋:翠綠的屏障。)

(4)桂林的山很“險”,抓“危峯兀立”,“怪石嶙峋”等詞語,領會山勢之險。

(5)結合學習比喻句,分別說出在這些比喻句中各把什麼比作什麼?

(6)反覆誦讀課文,特別注意三個“啊”的讀音:真奇啊(ya),真秀啊(wa),真險啊(na)。讀後完成課後第一題的第二張表格。

四、學習課文第四節,重點領會句子的意思和作用。

1.學習重點句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先學懂詞意:舟,指小船;碧波,碧綠的波浪;畫,畫卷;遊,遊覽。再學

懂句意:小船行駛在碧綠的江面上,人好像在美麗的畫卷中游覽。句子形象地寫出桂林山水的無比秀美。也抒發了作者讚美桂林山水的情感。

2.句子的作用

與開頭“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照應,並有總括全文的作用。

五、聽全文錄音。

再次領略桂林山水的奇麗體會課文中所描繪的意境,領會作者對桂林山水的讚美之情。

《桂林山水》的教案篇8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學習生字“漓、讕、瑕、翡、槳、巒、筏”。

2.理解“竹筏、奇峯羅列、屏障、兀立、怪石嶙峋”。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二)能力訓練點

1.訓練細緻觀察的能力。

2.訓練學生學習作者具體形象描寫景物的方法。

3.理解課文內容、明確作者借景抒情的手法。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三)德育滲透點

本文通過描寫桂林山水的秀麗多姿,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培養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四)美育滲透點

通過讀文和品詞析句,讓學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美,陶冶學生的愛美情操,深人體會大自然的美麗和神奇。

二、學法引導

1.預習:在學習新課之前,獨立自學新課內容,蒐集有關桂林山水的資料,獨立解決生字詞,熟讀課文。

2.課堂上自學與小組討論相結合,在自學過程中運用各種圈點和批註的方法來閱讀文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自學的基礎上進行討論、交流,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三、重點

難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

1.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想像其美景。

2.運用多媒體技術,圖文結合、品詞析句,人情人境地朗讀去體會。

(二)難點

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三)疑點

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知道它爲什麼會有這些特點。

(四)解決辦法

通過課前預習和查找資料,反覆入境地朗讀去體會美景;通過教師介紹,小組交流討論的方法來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在讀讀、議議、寫寫的過程中學習作者觀察及表達方法。

四、課時安排

二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1.優美、舒緩的音樂伴奏帶。

2.“桂林山水”全景圖及插圖。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引導觀察畫面,談感受。

2.質疑問題,獨立解決生字、新詞。

3.思考、討論,勾畫重點詞句。

4.再觀察插圖,發揮想像,進行表達練習。

七、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圖文對照,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

2.培養想像力。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背誦課文。

(二)整體感知

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在頭腦中浮現畫面,再想想人們爲什麼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

(三)教學過程

1.檢查預習導入。

(板書課題)通過預習,誰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什麼意思?

2.出示桂林山水圖,指導學生按照先局部後整體、先山水後其他的順序觀察畫面,談感受(水平靜、清澈,山姿態萬千,遠處雲霧迷濛,近處小船、竹筏浮在江面)。

3.配樂範讀全文、學生圖文對照找出課文中與畫面相對應的語句。

4.按要求自讀課文。

(1)字音讀準,解決生字的字音、字形、字義。

(2)質疑問難。

5.檢查自讀效果。

(1)重點糾正下列字音:

灕江

波瀾

峯巒雄偉

翡翠

竹筏

(2)解決新詞,引導學生體會。

竹筏——竹排,可當船用。

泰山——在山東省中部,主峯玉皇頂在泰安縣城北。古稱東嶽,海拔1524米,主峯突兀峻拔、雄偉壯麗。

香山——在北京西郊。風景秀麗,以秋天的紅葉著稱。

6.學習第二自然段。

(1)出示“灕江水”的單幅圖。

看圖,思考:灕江的水到底與別處有什麼不同呢?

多媒體顯示“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同桌互談感受。

(2)自讀這一段,概括一下灕江的水的特點,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靜、清、綠)

(3)作者是怎樣把這些特點描繪出來的?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①帶着對灕江水的喜愛之情自讀揣摩。

②指名讀,並評點。

③配樂有感情地朗讀。

7.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文,出示畫面。

(2)你讀懂了什麼,有什麼收穫(引導學生概括灕江的山的特點)。

(3)小組交流,反饋。

(4)全班交流自學成果,並解疑。

①體會“奇峯羅列、形態萬千、屏障、危峯兀立、怪石嶙峋”。

②多媒體展示灕江的山,再對比泰山和香山。

③學生自己總結灕江山的特點(板書:奇、秀、險)。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注意“啊”的讀法不同。

真奇“啊”讀ya

真秀“啊”讀wa

真險“啊”讀na

8.出示“全景圖

(1)在欣賞了桂林的山水之後你有什麼感受。

(2)走進課文,瞭解作者的感受。

(3)在讀了最後一段,你從這段話中感悟到了什麼。

體會“畫卷”“連綿不斷的畫卷”“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4)此時,我們已被桂林山水的美麗、神奇所陶醉,帶着對它的神往再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第二課時

(一)練習背誦課文

1.自背。

2.交流背誦方法。

(二)談收穫

1.結合全文,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桂林山水的特點。

2.學生以導遊身份爲大家深情地介紹桂林山水的美。

3.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及課文的寫作結構。

(1)作者的寫作方式:抓住特點,層次井然。課文按觀察的順序,採用“總——分——總”的方式,開頭先用“桂林山水甲天下”總的讚美桂林山水,然後分述了山和水的特點,最後概述山水的全景,層次井然。

語言優美、合理想像,寫出了景物的特色。文中運用了襯托和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實現了桂林山美、水美,並展開合理想像,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也抒發了作者的讚美之情。

(2)課文結構:

課文按總起——分述——總結的方式分爲四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寫作者爲什麼去觀賞桂林山水。

第二段(第2自然段):寫觀賞灕江的水。

第三段(第3自然段):寫觀賞桂林的山。

第四段(第4自然段):寫桂林山水之美。

4.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漓”:右邊是“離”最後兩筆是“乙”和“、”。

“瀾”:右邊“門”裏是“柬”。·

區分“瑕”與“暇”

“巒”與“戀”

“槳”與“漿”。

(三)總結、擴展

1.總結

今天,我們一同領略了桂林山水的美好風光,體會到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名不虛傳。

2.讀了本課,你可能被桂林山水的美深深感染.可以試着吟一首詩或者寫幾句話,表達自己的感受。

八、佈置作業

1.寫一段話介紹當地的一處風景,使讀的人能瞭解這處景物的特點。(可以選用本課的句式或詞語)

2.閱讀《自讀課本》中的《墨城的雲和月》。

3.讀下面的句子,先解釋帶點的詞,再寫出句子的意思。

1.桂林山水甲天下。

甲:

2.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