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職場>工作總結>

大學聯考歷史教師工作總結2篇

工作總結 閱讀(1.11W)
大學聯考歷史教師工作總結2篇
【大學聯考歷史教師工作總結一】
  爲了做好20XX年的高三複習備考工作,提出了本屆高三複習備考總的指導思想是:團結協作,開拓創新,求實高效,打造亮點。複習備考的操作原則是:落實基礎方法,構建知識框架,準確把握考點,訓練思維品質,不斷總結反思,確保有效複習。 現將備考複習的具體方法及要求總結如下
  一、特別注重了教學研究
  一、研究考綱及近三年的新課標大學聯考試題和全國大學聯考試題:
  ①、認真學習考綱,認真分析研究近三年的新課標試題以及2011年2012年的有關省市試題,把握各考點在大學聯考中的考查方式、能力要求、出現機率、命題 走向,然後針對各單元情況分類歸納,從中精選出一些題目用於課堂教學,以確保教學針對性。 ②、重視對教材中重點知識的研究,深入理解知識的來路去脈,從教材中挖掘考題,幫助學生構建知識框架,落實考點要求。比如中國古代史已進入第一輪複習階段時,老師在授課中需要指導學生採用知識點比較聯繫、閱讀古文材料、反覆記憶等多種方式,爲高三的歷史專項複習打下基礎。
  首先,知識點比較聯繫。較之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來說,中國古代史由於年代久遠,朝代多變,人物繁多,因而呈現出知識紛繁複雜的特點,這也就對學生的記憶力提出了挑戰。但這並不代表對其束手無策,注重知識點之間的聯繫可謂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強中央集權的措施等知識點也可以採用此種方法,從而最終達到記憶的目的。
  其次,古文材料的閱讀。古代史的複習,自然少不了古文的閱讀,而且通過對歷年大學聯考歷史真題的研究,不難發現古代文獻材料在大學聯考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所以老師在此方面要給予一定的重視。
  第三,重複記憶與回憶。由於古代史知識點比較散亂,所以需要大量記憶,一勞永逸是絕對不可能的,想要將知識點記憶牢固,重複記憶纔是解決此問題的辦法,千萬不要怕麻煩。比如在複習第二專題時,再對第一專題的內容進行一次重複記憶,正所謂“溫故而知新”。再有就是回憶,與前者不同的地方就是,這次要同學們在空閒的時間內合住書去思考去想老師講過的內容或者需要背誦的內容,這種方法是老師尤其需要提倡的,其他學科的學習也可以採用此方法。
  二、加強對學生的學情研究
  分階段調查瞭解學生的基礎情況、學習歷史的障礙所在,以及對本學科教學的合理化建議,以促使自己及時調整教學,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實現分層教學和有效教學,實施個別化教育方案;
  要注意和學生建立起教學相長的和諧師生關係;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三、複習備考中的教學輔助資料研究對資料的使用要做到,服務於教學但不沖淡教學,對其中的題目,備課時要在認真研究的基礎上,精選其中能夠訓練學生閱讀史料,分析史料能力且適合學生實際情況,對大學聯考有很強針對性的適量題目安排給學生。在選題的過程中要注意題型、方法和覆蓋面。總之,在擁有衆多資料的情況下,必須要清醒頭腦,有的放矢做好複習備考工作。
  四、關於複習中對學生歷史答題習慣培養的研究在認真分析研究20XX年和20XX年各省歷史考題的基礎上,今後複習中要注重培養學生:
  ①如何審題?②如何形成解題思路?③如何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
  ④如何防範錯誤?⑤如何規範表達過程?⑥如何合理分配考試時間?等等。
  通過合理引導、準確示範、嚴格要求,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科習慣。對這一問題的解決,要始終體現在每一節的教學中,每一份試題中。在認真研讀教材、考綱和考題變化的基礎上,對複習的內容要進行“二度消化”,要重在落實基礎,準在落實考點,最終目的是要提高學生的答題能力。應側重於同步教學的內容,但對歷史學科整個教學內容從一開始複習的時候就必須有所覆蓋。在起初階段,對還沒有複習到的內容的題目可以力求常識性、基礎性和工具性,隨着複習的深入進行,再逐步過渡到接近大學聯考難度的程度上來。如此長期訓練下來,纔能有望在20XX年大學聯考中有所突破,再創新高。
  二、學會精練 大學聯考典型原題
  歷史科目在第三階段的備考策略,重點是“四忌和四要”。
  第一忌“眉毛鬍子一把抓”,複習是要突破高頻考點、重難點和易錯易混點,焦老師總結,近三年高頻考點:西周政治、科舉選官、古代中西方思想、經濟政策、科技史等;重難點:羅馬法的解讀、明清進步思潮、近代中國社會轉型等;易混易錯點:儒學發展不同階段的內涵及特點、四國代議制的共性和個性等,這些主幹知識需要講清講全講準講透。
  第二是忌大而空,泛泛而談。而是要小而精,並關注熱點和現實問題,小專題應根據大學聯考命題方向來設計,新史觀和歷史問題的有效結合。也可以根據學生需要來設計,比如學生對重要時間及概念掌握不清,可以專題梳理。一些長效和現實熱點也要梳理,比如構建和諧社會、新農村建設、政治體制改革、社會價值取向等。 拓展閱讀:歷史突出自主複習確立備考優勢
  第三是試題訓練,忌選垃圾題,而是要精練大學聯考典型原題。垃圾題要麼簡單重複,要麼偏難謬怪,會混淆思維,甚至誤導學生。但大學聯考原題是大學聯考專家依據課標和考綱精雕細琢的產物,真正體現大學聯考試題的規律和方向,學生做大學聯考題,就如同和大學聯考命題人對話。精選精練大學聯考試題,尤其是近三年的新課改區大學聯考原題。
  最後一“忌”是在訓練答題技巧時,忌題海戰術,要分類訓練,找尋規律。收官階段的題海戰術,不僅浪費時間,還會讓考生迷失方向。教師應該按大學聯考題型分類訓練,找出同類題型的解題技巧和規律。如選擇題可分爲材料類和圖表類,有針對性的訓練,總結解題規律。觀點類試題可以按照觀點、論證和結論三部分專項訓練。材料性問答題要側重訓練學生的閱讀及提取信息能力,知識遷移和邏輯表述能力,史論結合論從史出的能力以及學科語言的運用能力。

【大學聯考歷史教師工作總結二】
  20XX年大學聯考已經塵埃落定,透視歷史試卷,聯繫教學實際,有必要對高三階段歷史教學進行總結,希望能對於改進自身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水平,進一步提高高三歷史教學質量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一、合理安排複習進度,確保三輪複習效果。
  第一輪
  單元複習
  八、2—一十、20 必修一
  一十、20—十一、30 必修二
  十二、1— 元月30 必修三
  第二輪
  通史複習
  二、15—三、1 古代史
  三、1—三、25 近代史
  三、26—四、25 現代史
  第三輪
  熱點與綜合
  四、26—五、20 熱點與綜合練習
  五、20——五、30 信息交流
  6月份自主複習 迴歸課標
  二 常規歷史備考,做足平時功夫。
  一、圍繞考綱,研究考綱,提高教學的針對性,避免教學的盲目性。
  教材內容不等於大學聯考內容,考綱內容不等於全考,歷史考綱年年有變,但仔細研究發現,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年年常考的必考點。這些必考點,應作爲重點抓住不放,而且要花大力氣從多層次多角度來進行全面系統地複習,並且要緊密聯繫當前的社會實際,直到了如指掌、滾瓜爛熟。近年曆史大學聯考,以能力立意,以知識爲載體,對理論觀點和史學方法及思想文化素質的考查滲透其中;依託教學大綱,又不拘泥於教學大綱,試題設計源於教材又高於教材,突出創新的主題;對歷史問題認識水平的考查,強調宏觀與微觀相結合,體現人類文明演進的歷史發展觀;試題綜合性強,既包括學科內知識與能力的綜合,也適當引進跨學科知識與能力的綜合;試題反映或折射社會現實的需要,不迴避熱點問題。
  二、一輪複習夯實基礎,構建知識網絡。
  夯實基礎就是要深刻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主幹知識,掌握教材中的關鍵字句,正確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構建知識網絡就是要在把握每一個知識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把握知識點在系統中的縱橫座標位置,從宏觀上建立知識間的內在聯繫,形成綜合化的知識體系,做到條理清楚,因果明確,心中有數。這一輪複習爲“地毯式”掃描,如果把備戰大學聯考比作蓋高樓,那麼夯實基礎,構建知識網絡應是這座高樓的基石。高三上學期,我們一直做第一輪的基礎複習工作。
  三、在一輪複習的基礎上,對傳統的第二輪複習進行改造和整合,按通史重新構建知識網絡,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與知識整合能力。
  傳統的二輪複習是在第一輪單元複習的基礎上進行專題式複習的,但是作爲新教材,是以專題式的模塊呈現出來的,而國家考試大綱的知識體系排列又是以時代爲基礎的,因而教學第一輪就是按照教材的體系進行教學,先幫助學生夯實基礎。而在第二輪的複習中再對知識面進行二次整合,把三本必修教材的重點知識按照國家考試大綱與省考試說明進行重新整合,在第一輪的基礎上構建新的知識體系,培養學生歷史知識的遷移能力。 高三歷史複習要掌握三種知識:專題知識、通史知識和理論知識,經過兩輪複習,使專題知識和通史知識縱橫交錯,構成知識網絡;並由歷史理論支撐網上的知識點,使學生的歷史知識結構形成一個多層面的立體交叉體系。在諸多知識的連接點上繁衍出新的知識生長點。這個過程就是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過程,也是對學生潛在能力和創造能力的考查。
  四、強化對基本技能的訓練和全面提高解題的能力,針對學生的弱點給予個性化的指導。
  在二輪複習過程中,對給定的熱點素材要注意引導學生展開多角度多層次的分析和研究,積極探索命題的切入點。對於材料題論述題的訓練,具體來說:一要閱讀和了解背景材料;二要思考這些材料與歷史學常識的直接聯繫;三要自己研究命題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四要針對問題根據所學知識擬出答題思路及要點;五要書寫答案,語言力爭規範科學、言簡意賅、層次清晰、表述完整。在備考過程中,學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和弱點,各個學生的弱點可能是不同的,有的學生有某一知識上的缺陷,有的同學可能存在着能力上的缺陷,因此,除了要求每位學生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重點的彌補、矯正或訓練,查漏補缺之外,還要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點撥與指導。
  五、指導學生加強實時反思與階段反思。
  在複習中一定要正確處理好“學”與“思”的關係,通過針對性地重點習題的解答與分析,不斷進行反思,深入探究有哪些問題與這一主題相關以及這一主題在整個系統中的地位,從而建構對該主題的總體認識,培養從整體的角度思考問題的自覺性,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指導學生在解答主觀題時,常常要反問自己,有沒有比這更好的答案?有沒有離題?有沒有答到點子上?後期學生的反思、自我領悟是促進提高的捷徑,用心最重要。高三的學習伴隨着無數次的考試練習,加上學生自購的教輔資料,做過的試題數量不少,各類題型的解法老師也可能講過數次,不怕犯錯誤,就怕不明原因地犯同一類型的錯誤,一定要加強反思,避免重複勞動。
  三 衝刺複習階段的問題。
  一、再次迴歸教材,落實歷史事件。準確落實歷史事件的時間、階段特徵、前因後果,形成完整的歷史知識網絡,做到每一個歷史事件都能在歷史知識網絡中融會貫通。(最後複習迴歸教材的時候,基礎不紮實的同學一定要重視教材的框架和標題以及骨幹知識點。)。具體要求爲:
  (1)落實概念。學會給歷史概念以動態的闡釋,通過概念構建比較完整的知識。
  (2)注重圖表、材料的作用,在熟悉課本圖表和材料的基礎上適當拓展,多補充材料。
  (3)熟知的命題學會從多個角度審視。
  (4)尋找教學中容易被忽視、誤讀的歷史知識及體系。
  二、注重專題訓練,適度關注熱點問題。目前,歷史備考的熱點問題包括:古代科技發展與社會進步;經濟全球化與區域化;資本主義社會調節機制;國際關係與全球化;近現代民主進程;東學西漸與西學東漸(尤其是明清時期);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包括史學、文學等);黨的建設;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等等。另外把握歷史“週年”關鍵字,和20XX有關的數字會是今年考題中可能出現的熱點時間。
  三、大學聯考信息問題。
  廣泛收集信息,科學分辨信息,正確使用信息。切忌被大學聯考信息弄昏頭腦。本組教師羣策羣力,分題型收集整理信息題,及時組織學生訓練,在今年大學聯考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大學聯考歷史教師工作總結三】
  一、成績彙報
  我擔任20XX屆東莞中學高三歷史備課組組長,既感到自豪,也感到壓力。特別是作爲東莞市的龍頭學校,除了確保考生的平均分優勢以外,培養尖子更是一個重要的任務。所幸的是,我們歷史備課組很好的完成了學科教學任務,特別是我擔任班主任的高三(11)班在20XX年大學聯考中無論是總分還是歷史單科都取得了驕人成績。
  一、歷史學科成績喜人:
  年級的四個歷史班學生(202人)平均分115.5,130分以上的有10人,120分以上共78人,高分層非常明顯。我任班主任的高三(11)班成績更突出:全班歷史平均分122.82 分;其中姚璐、尹玉容兩人136分,兩人共同摘取了全市歷史單科“狀元”;120分以上的有36人;絕對高分段130以上的就有9人,據瞭解今年曆史學科這種高分密集的情況在省內也是罕有的。
  二、大學聯考總分成績驕人:
  ①在大學聯考中,全班總平均分620.93,比重點線570高出將近51分。全班56人中上重點52人。全校650分以上共16人,其中我所教的高三(11)班就佔8人。
  ②在歷史類考生中,全市總分前10名我班佔9人,全市前20名我班佔17人。③一個班出現了五個“狀元”:王越玥、姚璐兩人663分,並列市文科總分第一,省列12名;尹玉容662分,市第3名,省17名;趙淑儀、張瀟瀟657分,省32名,即全省文科前32名中我一個班佔了5人。陳雯還獲得了全市文科基礎科的第一名(148分)。這個班也被媒體譽爲“明星班”、“狀元班”、“威水班”。
  三、一大批同學被名校錄取:
  王越玥、尹玉容被北京大學錄取;姚璐、李璧歧被香港大學錄取;張瀟瀟被香港中文大學錄取,同時獲得50萬元全額獎學金。羅雅楠考取了美國的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該校教授中有17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另外,還有南京大學3人;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外交學院、中國政法、西南政法各1人;中山大學18人;暨南大學9人??。全班多數同學被大學錄取。
  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除了有東莞中學這樣好的校園氛圍和好領導以外,也與我們歷史備課組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我的體會是:高中三年一盤棋,每一年都爲大學聯考作貢獻。因此,這個大學聯考備考總結,也是從高一說起。
  二、生源的吸引、歷史興趣的培養是取得大學聯考勝利的重要基礎
  大學聯考成績的競爭,實質也是考生素質的競爭。“考生素質”包括生源素質、知識基礎、學習興趣、學習習慣、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學習成績、應考能力、心理素質等衆多方面。這些因素中,很多是學生在高二分科學習前就已經具備(並且在高二、高三學習中不斷強化的)。如果能夠把一批優質生源吸引進歷史班學習,大學聯考出佳績就有了重要的保障。
  我的做法是:
  一、高一時利用開展歷史研究性學習的機會,指導學生進行地方史調查——《追尋東莞歷史的遺蹟》。
  這個鄉土歷史調查由羅廷軒等五十多個學生參加,調查範圍牽涉到東莞城區和各個鎮區,包括:《南社古民居》《南城—蘇氏宗祠》《中堂鎮—黎氏宗祠、曹氏宗祠、勝起宗祠、袁氏宗祠》《江邊村古建築羣》《萬福庵遺址》《石碣鎮—袁崇煥公園》《石龍鎮—舉重之鄉》《石龍鎮—李文甫紀念碑》《虎門鎮—林則徐紀念館、威遠島炮臺羣》等衆多的調查研究。
  通過研究性學習,學生不但初步學會了歷史的觀察、分工調查、收集整理資料,還對本土歷史有了一定的瞭解,對“歷史”這一概念和學科有了初步的瞭解和興趣。
  二、堅持開展以圖片爲主要資料的學科專題講座,擴大歷史學科在學校的影響在新課程的背景下,學校的校本課程成爲拓展學生視野,提高學科能力和興趣的有效途徑。我在高一、高二年級連續開設三個多學期、每週一節的歷史專題講座。具體包括:《新中國曆次對外戰爭》、《大躍進的歷史與反思》、《“文化大革命”的歷史與反思》。
  這些專題講座全部都是我個人收集資料、個人編寫教學內容,然後整理成課件或視頻等教輔材料進行講授。由於所用資料以圖片爲主(每一次講座都要準備五六十幅圖片),講解生動,涉及的專題都是中學生特別想了解的,結果引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每週到歷史專題講座時間就要到時,大量學生爭先恐後的衝向講座地點——階梯教室,因爲學校階梯教室只有200餘個座位,而每次聽講座的有二百二三十人,很多人不得不到旁邊的生物實驗室借小圓凳來座。這幾個學期的系列講座人數之多,遠遠超出了其它學科,學生爭搶座位也成爲學校一道特別的風景線。
  開展歷史學科專題講座起到了多方面的作用:
  ①我本身的知識水平得到了拓展和提高。
  ②擴大了歷史學科在學校的影響力。
  ③吸引了一批優秀學生在高二分科時進入歷史班學習,爲創造今年莞中的“歷史”輝煌奠定重要基礎。
  三、高三備考採用三輪複習策略
  根據學校教導處的要求和部署,我們高三備考複習採用三輪次複習的策略。
  第一輪複習:2007.8-20XX.3。以2007年大學聯考考綱爲主要線索,進行縱向複習。單元過關與小專題複習相結合,全面解讀教材,夯實基礎,構建系統的知識體系。配以單元測試,提升應用能力。複習資料使用《點題金手指》和汕頭教研室編的複習指導用書。這一輪複習,
  我們特別強調兩點:
  ①複習的系統性。新課標背景下,很多老師認爲歷史考題問法非常靈活,應用性強,很多題目在書本中根本沒有直接對應的知識點,因此感覺在教學中沒有必要進行系統的、詳細的複習。但我的觀點卻相反,沒有紮實的基礎,就不會有過人的能力。沒有對教材知識系統的掌握,就不可能在考試中獲得穩定的高分。很多“尖子”成績不穩定,原因就是基礎不牢,因此,強調複習的系統性、強化基礎,是奪取歷史大學聯考勝利的重要一環。
  ②加強選擇題訓練。
  選擇題牽涉到的知識面特別廣,非常適合檢測學生的知識水平,也非常適合訓練學生各
  種思維能力。
  第二輪複習:20XX.4-20XX.5。以階段性歷史時期、橫向複習爲主。
  ⑴在複習線索上參考《現代教育報.新課程週刊.歷史二輪複習》,分別以中國史、世界史的階段性特徵和核心內容(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外交等橫向聯繫)爲主幹,輔之以一些比一輪複習深化的內容。以線索引導爲主,強調與一輪複習知識系統結合。⑵在訓練方面,進行專題解題訓練,提升實戰能力。重點專題與熱點專題結合,突破難點。
  這一輪複習,我們特別注意:①強調階段性特徵、重大歷史事件或重要歷史現象的總結,讓學生形成規律性、總體的認識,把握知識內在聯繫,把歷史知識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的認識。②強調綜合性強、跨度較大、思維能力要求較高的大題訓練。
  例如:對於民族工業及新中國工業化問題,我設計了這樣的一道材料綜合題: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國初年工業資本分佈狀況統計表[單位:千元]
  ——引自《中國近代工業資料》
  (1)根據材料一,概括民國初年我國工業發展的狀況。結合所學知識,扼要指出民國初年我國工業發展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輕重工業在工業總產值中比重表
  ——引自虞和平主編《中國現代化歷程》
  (2)根據材料二,分析建國初期我國工業結構的變化,說明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是:集中力量優先發展重工業。“因爲我國過去重工業的基礎極爲薄弱,經濟不能獨立,國防不能鞏固,帝國主義國家都來欺負我們……”,“資本主義國家從發展輕工業開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時間才能實現工業化,而蘇聯採用了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方針,從重工業開始,在十多年中就實現了國家的工業化”。
  ——《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93年版
  ⑶根據材料三與當時歷史背景,指出中國社會主義工業化啓動時採取“集中力量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原因。
  材料四:1958年毛澤東在各地視察期間專門發表講話自豪地說:到現在,我們還有一些同志不願意在工業方面搞大規模的羣衆運動,他們把工業戰線上搞羣衆運動,說成是“不正規”,貶爲“農村作風”、“遊擊習氣”,這顯然是不對的。
  ——《中國現代化歷程》卷3
  ⑷材料四的思想在實踐中是怎樣實施的?結果如何?
  材料五:在改革開放後的工業過程中,鄉鎮企業和外資工業可謂是兩支突起的“異軍”。它們的迅速發展,已經成爲我國宏觀經濟的兩個新的增長點。
  ——《中國現代化歷程》卷3
  ⑸指出材料五中所提出的兩支突起的“異軍”在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進程中解決了什麼問題。
  他們所起到的作用說明了什麼?
  材料六 高技術產業增長較快。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0.6%。光通信設備、程控交換機、移動電話機和微型電子計算機等信息通信產品產量分別增長25.9%至1.2倍。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材料七:……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江澤民《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材料八: 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着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大力振興裝備製造業,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加快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繼續實施新型顯示器、寬帶通信與網絡、生物醫藥等一批重大高技術產業化專項。充分發揮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的集聚、引領和輻射作用。
  ——摘自溫家寶總理在十一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 ⑹根據材料六七八,指出我國現今工業化建設的新特點。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出現這一特點的主要原因。
  ⑺結合上述材料與所學知識,概述中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發展的基本進程。
  這樣的一道大題,它包括了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歷程、特點、原因,也包括了新中國工業發展的起步階段與特點,還有五十年代末我國工業的畸形發展、甚至包括改革開放後我國工業化建設的新特點。題目內容龐雜,跨度大,設問多達七問。在大學聯考中絕對是不可能出現這麼多問的題目的。但是它卻囊括了近代民族工業和新中國工業兩個歷史階段的發展與特點。學生只要把這道題完成了,對於中國工業發展的歷程與特點就有了清晰的認識;同時,設問中大多都有概括性特點,學生完成這道題後就對民族工業和新中國工業的發展有了較爲理性的認識。這種題目就是我說的綜合性強、跨度較大、思維能力要求較高的題型,在專題複習中意義重大。
  第三輪複習:20XX年5月即一個月的時間,迴歸教材與綜合模擬測試相結合,檢驗複習效果、查漏補缺、強化記憶。自選模擬題,按大學聯考要求自考,訓練大學聯考狀態。
  考前訓練注意:①題型具有代表性、廣泛性。選題時既要關注廣東省內各地的模擬題,也要關注省外的特殊題型,讓學生接觸並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技巧。②問題的綜合性、總結性;③難度具有挑戰性。很多人認爲考前的訓練適當降低難度,有利於培養學生的信心。但我還是堅持了較大難度的考前訓練。我認爲:考前的訓練難度較大,雖然部分學生可能會有畏難心理,但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適應了較難的題目面對大學聯考中的各種難度的題目都會有更大的心理優勢。20XX年曆史大學聯考題目的難度在近幾年來看應該是最難的,我們很多學生考完以後都說心理沒底,但都認爲難度與考前訓練差不多,因此在心理上反而佔了優勢。
  四、尖子培養
  一、發現學生的學科優勢,落實尖子培養對象
  今年大學聯考歷史單科中,姚璐(136分)、尹玉容(136分)、何翠玲(134分)成績居於東莞市前三名,其實這些同學從20XX年3月開始就被定爲我班歷史單科尖子的培養對象。
  歷史大學聯考尖子,除了平時成績拔尖以外,更主要是考慮其學習習慣、歷史興趣、歷史思維、歸納概括的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在挑選尖子時,我把平時成績(高二分專業班以來6次大考 “歷史平均名次”)與影響其發展的相關因素綜合考慮。例如何翠玲同學,其“歷史平均名次”只排班的16.8名,單純從既往成績看並不是特別優秀,但她的歷史思維特別好,對歷史特別有興趣,也特別愛好與老師討論歷史問題,具有培養的潛質。
  又如姚璐同學,她在當時“歷史平均名次”排名中只排28名,這樣的成績在我們高三(11)班56個人中剛好處於中等位置,但我還是把她放進了我班12個歷史尖子培養目標名單中。姚璐的特點是由於上課一些不良習慣導致聽課效果不理想、選擇題的準確性不好、基礎知識有待加強;但她答卷思維清晰、條理,語文特別是寫作功底好,第二卷表達能力很強,文字表達條理、有層次,我認爲很有培養前途。
  二、做好試卷分析,從試卷的得失中發現問題,總結規律,及時提出要求
  例如:尹玉容同學的基礎較紮實,特別是第二卷的答題能力很不錯,但做選擇題時也會錯一些涉及歷史概念類題目,反應出對課本知識存在漏洞,因此第二學期指導她特別加強選擇題的訓練。姚璐的第二卷答題能力特別強,但存在答題時貪多、求全的傾向,所寫答案往往文字太多,要點無法突出,這類考卷在現在的改卷模式下容易掉分。因此我特別訓練她答題是抓“題眼”,圍繞題目的核心去作答,既要答全,更要答準,答案要精練。另外,姚璐在多次考試中選擇題分數僅處於班的平均水平,因此後階段對她增加了選擇題的訓練和單獨講評。
  三、做好心理輔導:實事求是的評價與鼓勵相結合,找準努力方向與發力點。
  關於尖子生的心理輔導,我的體會是:①尖子生的心理輔導的核心工作是引導學生能正確的評價自己,同時不斷的強化自信。②考試後利用試卷分析的機會進行輔導效果;③對尖子不能單純鼓勵、迴避問題,而應該實事求是的評價與鼓勵相結合,同時以鼓勵爲主;④心理輔導與方法輔導密不可分,讓學生自信的方法就是讓他們認清方向,抓準發力點,抓到“新突破點”。
  例如:何翠玲在高二分專業班以來6次大考中“歷史平均名次”爲16.8名。她的特點是歷史思維好,好學好問愛好歷史,有自己的見解;不足的是第二卷表達欠缺深度、答題思路欠缺廣度。這類學生要成爲尖子的難度特別大,因爲第二卷牽涉到的知識與能力實在太多。於是,我就在充分肯定其歷史學習潛力的同時,在審題、答題的角度上明確其不足之處,讓其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與發力點。
  四、適當推薦一些備考資料,擴大閱讀面、開闊視野、提高應考能力。
  我對尖子生推薦的課外資料包括《現代教育報.歷史二輪複習》、《試題調研》等。尖子生比一般同學具有更強的消化能力,引導他們使用一些課外資料,可以有效的打破老師複習時的固有思路,達到開闊視野、發展能力的目的,對提高尖子生的應變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一點遺憾:由於種種原因,我們直到3月底才完成一輪複習,由於在第一輪複習中耗時太多,造成第二輪、第三輪的複習時間不足,對後期訓練後的評講不夠。到臨考時我自己有一種“火候未夠”的感覺。如果第一輪複習能夠在2月底完成,後面的複習時間會更合理;如果後面的複習“火候”更足,相信我們的“歷史”更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