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職場>工作報告>

2018年國小教育信息化工作自評報告

工作報告 閱讀(6.83K)

江義國小是一所適應現代化教育、花園式的省一級學校。學校教學區、綜合大樓、運動區、生活區佈局合理,校舍設計新穎,設備、設施配套完善,爲現代化教育提供一流的育人環境。現有學生1223人,專任教師50人,高級教師32人,一級教師18人:研究生學歷3人,本科學歷32人,大專學歷16人,學歷達標率100%。江義國小把現代教育技術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與時俱進,創造性地開展現代教育技術工作。主要體現在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方面,科學佈局,重實踐,強應用,重視師生的現代教育技術的提高,從而科學地推進學校教育可持續發展。

2018年國小教育信息化工作自評報告

一、信息化硬件過硬

學校的信息化硬件建設嚴格按照省一級學校標準進行,校園有千兆光纖連接互聯網絡、班班有多媒體電教平臺,班班通網絡,全校共有26個多媒體教室,實現了計算機局域網、校園網數字化多網合一;每位教師都配有辦公手提電腦,電腦生均比達到1:4.5,計算機室、電子圖書閱覽等專用室場一應俱全;配有交互式電子白板設備一套。每學期都能有計劃,有目標,有步驟地開展硬件更新、維護工作,使我校現代教育技術的硬件建設得到不斷的完善,使網絡、多媒體教學硬件得到充分的發揮,更好地爲學校教育教學服務。

二、信息化管理到位

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把學校的信息技術建設作爲學校發展的核心,把信息技術在學校工作中的應用作爲教師隊伍培訓和建設的重要內容。學校成立了以廖偉明校長爲組長的信息化領導小組,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由學校信息技術水平較高的老師組成,成員覆蓋所有學科,有信息技術老師,網管員及各學科組長,小組成員責任心強、能幹肯幹,他們參與學校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管理與研究。領導小組分工明確培訓、設備管理、檔案資料都有專人負責,每學期都能有計劃,有目標,有步驟地開展各項工作,定時召開會議推進學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信息設備專人管理、維修;各功能室場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各專任教師嚴格按照學校的規章制度進行操作使用,網絡安全、網絡信息發佈由學校行政直接監管;將教育信息化工作納入學校績效管理中,制定了《勒流江義國小教育信息化工作推進與實施計劃》、《勒流江義國小教師信息化工作績校評估細則》鼓勵教師自覺學習信息化技術。使我校現代教育技術的硬件建設得到進一步的完善,使網絡、多媒體教學硬件得到充分的發揮,更好地讓學校資源爲教育教學服務。班級及相關室場管理也讓中高年級的學生參與其中,安排學生負責電教平臺的清潔、開關,避免由於操作不當造成器材的損壞。

爲保證學校所有計算機硬件的正常運作,保證教學和管理的正常進行,保證網絡的暢通,我校特與有關公司簽定維護合同,定期對設施進行維護,及時對有故障的設施進行維修。

三、信息化促進專業化

教育大計,教師爲本。學校要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教育整合各學科的教學,以信息技術教育促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教師的信息技術教育觀念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是關鍵。我們的做法是:多層次、多渠道、全方位進行培訓。

1. 建立教師培訓制度。爲了使廣大教師能儘早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學校堅持每學期辦校本培訓班,由校長直接領導,教學處、電教科組負責管理,分批、分層次地對教師進行培訓。構建一套切實可行的教師現代教育技術培訓模式:校外培訓和校本培訓相結合,重點培養和普遍提高相結合。

2. 根據培訓對象的實際差異,採取分層培訓方式。

管理人員――對學校領導行政、科級組長及負責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和發展規劃的人員進行培訓。重點是使他們樹立現代教育思想和觀念,逐步提高信息素養,並掌握應用現代技術進行教育管理的基本能力。

技術骨幹――針對具有較高信息技術應用水平的教師及專職信息技術教師的培訓。使他們成爲可以獨立編制教學課件,或保障校園數字化辦公正常運轉的主要角色,同時也成爲帶動學校其他教師普及信息技術應用的骨幹力量。

學科教師――針對學科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知識培訓。使他們進一步明確現代教育觀念,初步具備將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進行整合以及繼續學習新知識的能力。

3、培訓內容針對性強。

內容包括現代教育技術培訓、電子白板使用、教師OA使用、教室教學平臺使用及常規維護、資源庫建設網絡教學資源搜索、博客建設指導、FLASH軟件、POWERPOINT課件製作培訓等,受到廣大教師的歡迎。充分利用信息網絡資源整合各學科的教育教學,優化教育教學過程,使信息技術教育滲透到各項教育教學活動之中。

四、信息化促進教育教學現代化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信息技術不僅正在改變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正在改變教育和學習的方式,教育信息化已經成爲推動教育改革的強大動力;以教育信息化來推動學校教育改革向縱深發展,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由之路。

(一)、學校管理信息化

充分運用教育信息中心的十大應用系統:OA辦公自動化,基本實現校務辦公無紙化;充分利用學籍管理、人事管理等系統進行檔案管理工作;充分利用“校訊通”系統促進家校聯繫;充分利用信息中心資源庫進行教學資料搜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十大應用系統實現了辦公系統信息化、校務管理信息化、檔案管理信息化,不但使學校的整體運作更顯高效,也使學校與教育管理機構、學校之間、老師之間的聯繫更爲密切,實現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整體協調。

(二)、信息化促進教育教學

1、江義國小門戶網站

我校創建了江義國小門戶網站。學校網站有“校園公告”、“校園動態”、“圖片新聞”、 “教學科研”、“德育之窗”、“ 特色教育”、“教學資源”等欄目,裏面的內容及時更新,將學校的最新動向以文字和圖片的形式向社會進行宣傳,點擊率大,展示學校的風貌,增強學校管理的透明度,提高學校的知名度。校園網既是宣傳學校的窗口,又是家校、師生互動的平臺,用於宣傳學校形象、發佈學校信息、接收社會反饋的信息;還是教師辦公的平臺,網站能上傳、下載教學資源,實現資源共享,還提供了與相關教育部門網站、資源網站的鏈接。網站由我們自己創意、設計、更新、維護。

2、學校網絡教學平臺

我校在街道教育組的指引下比較早地進行了學校網絡教學平臺,並按《勒流街道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規範》進行資源的上傳,所有老師都上傳自己的教學資源,每學期上傳資源要求佔教學內容的30%以上,實現資源共享。教師們能充分利用學校網絡教學平臺進行電子備課、上課,信息技術的課堂覆蓋率達到85%。

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佔總學科比例達到95%。

3、FTP空間

我校爲每位老師分配好FTP空間,以供老師將自己的原始教學資源上傳,共享給其他老師,教師可以在其中存放自己的資料,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各學期工作計劃、總結、任課情況、獲獎情況等業務檔案,以及專業發展情況等詳細信息;並在FTP中設立了德育、教務、總務等辦公空間,實現校務通知,教師文件上交的快捷化、信息化,有效地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也實現了校務的公開、透明。

4、特色網站

結合信息技術課題《校本課程剪紙學科與信息技術整合研究》的深入開展,我校創建了“江義國小剪紙網站”,以網站爲平臺推動剪紙藝術學習活動的深入開展,提高學生學習剪紙的興趣;也以此爲平臺與各剪紙名家、剪紙愛好者進行廣泛的交流,擴大了學校的社會影響,打造學校特色品牌。

5、少先隊博客、班級博客、教師博客

我校開設了少先隊博客,並且班班有班級博客,從校長到教師都開設了個人博客。以博客爲平臺展現學校少先隊工作、班級工作、教師個人教育教學工作、學生的學習生活,促進學校與社會的交流,接受社會的監督,爭取羣衆的支持,以推動學校工作的全面進步!

總之,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現代化信息技術設備的投入是爲了更好地推行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我們學校用“整合”的思路來重新思考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不僅僅是技術的整合,更多的是教育思想、教學理念、知識內容、教學策略、學習活動等要素的整合。我們通過觀摩、嘗試、研討等措施,不斷在實踐中總結經驗,然後再實踐,重點研究學生學習行爲的變化,以此形成整合教學的應用模式,不斷提高教師個人的現代信息技術應用水平,積極探索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方法和途徑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信息技術教育與其他學科的課程整合,可以深化學科教學,實現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雙向交流,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學習能力人才的有效方法,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我校教師能結合學科教學特點,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學校教學網絡平臺、FTP資源以及教育信息網資源庫所提供的資料製作課堂教學課件,創建網絡平臺,提升學校整體信息化水平,改革傳統的教與學模式,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創新人才。

(2)我校利用校園網、班級博客將我們每個班級的綜合實踐活動進行展示,並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實踐體會,實現資源共享,拓寬學生視野,增進對大自然、社會經濟活動、公益活動及環保等方面的瞭解,懂得了尊重勞動,珍惜美好生活,學會了感恩,也拉近了學校教育與社區教育的距離,獲得了社會的有力支持!

五、信息化促進德育科研

“教之道,德爲先”,德育工作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以信息技術爲抓手,以信息化促進德育工作的開展,走出了德育特色之路,打造了學校德育品牌。

1、 信息技術爲我們的德育活動開展提供了國內外借鑑的信息平臺。

在德育實踐及研究工作中,我們利用信息技術充分參考其他學校的探索成果。比如在制訂《學生德育發展性評價行爲細則》時,我們充分吸收加拿大以及北京等國家、地區在德育領域的先進經驗,完善了學校德育發展性評價體系的構建。

2、信息化爲我們的德育工作提供了師生、學生、班級間互動學習的平臺。

班主任和相關任課教師充分利用“校訊通”與學生家長保持聯繫,讓家長能瞭解學生在校表現,瞭解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情況,能瞭解學校各項活動,增加家校聯繫途徑,促進家校溝通,協調對學生的德育。

以網絡爲平臺推進家校聯繫工作的信息化;中高年級班主任能利用班級博客讓學生、家長及時瞭解班級中的一些信息,能利用班級中的一些先進事例來促進全體學生的進步。要發動班中網絡小能手參與班級博客的建設,努力把班級博客建設成爲有特色、有內容、有人氣的特色博客。

3、信息技術澆開了德育科研之花。

在我們的省級德育課題《德育評價可行性研究》榮獲省德育科研優秀成果獎,我們又再次成功申報省級課題――《德育評價發展性策略研究》。學校充分利用信息化的特點進行學生德育探索,在學校省級德育課題《德育評價發展性策略研究》中專門設立了“網絡教育德育發展性評價研究 ”專題研究。我們所開展的德育發展性評價活動及班級博客、個人博客中展現,並以網絡爲平臺實現學生自我德育評價,讓家長、社會及時瞭解我們的教育活動,而學生及老師、家長的感悟也可以在這些信息平臺中發表。

德育信息化促進了德育工作的系統化、全面化,爲學校德育打開了新篇章,推動學校德育工作的深入開展!

六、信息化促進特色教育

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科整合是現代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也結合了自身特點,圍繞學校特色校本課程剪紙教學開展了信息化方向的積極探究,我們在信息化促進特色教育的亮點是:

1、 創建了“江義國小剪紙網站”。

特色網站的內容主要體現了教師的“教”,即教的內容、教的目標、教的手段、教的方法,通過網絡再現剪學科內容,實現了教學的延續性、開放性,實現了教學過程智能化。利用網絡中豐富的資源及強大的交互作用,讓老師把課堂教學中單純的傳授知識爲主轉換爲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爲主,讓學生在網絡中利用搜索引擎自行查詢有關資料,通過豐富的網絡資源,以及老師自己製作的一些教輔課件學習知識,培養自學能力、操作能力、動手能力,使學生在豐富的學習資源中自由發展,實現了學習的自主化,互動化和信息化。學的成果,利用網絡平臺展示學生的優秀作品,實現資源共享,讓學生與學生間,學生與老師間,甚至老師與老師間實現平等交流,讓學生分享他人佳作的樂趣,這樂趣體現在比較、欣賞中,也體現在對成功的體驗中,在交流的過程中產生了自信和成就感而特別自豪,興趣倍增,從而進一步促進剪紙技藝的學習活動深入開展。

2、申報科研課題《校本課程剪紙學科與信息技術整合研究》。

利用信息技術,既可以構建個別化學習環境,也可以營造協作式學習氛圍,實施協作式學習策略,深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我們堅持以科研爲指導,以課題研究爲載體,積極探索信息技術及其網絡教育教學資源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改革傳統的教與學模式,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藉此認識,我們成功申報了省級課題《校本課程剪紙學科與信息技術整合研究》,創新剪紙技藝,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賦予剪紙學科教學新的元素,創新教學手段和形式,創新性地用信息技術發揚中華傳統文化。

3、開發信息化校本教材。結合科研課題,我校開發校本教材《信息技術與剪紙學習》,進一步推進信息技術與特色教育的整合。在剪紙教學中教導學生利用PHOTOSHOP、LOGO、CORELDRAW等媒體軟件創新剪紙創作,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及動手能力。巧妙地使用信息技術使教師剪紙學科教學手段、方法變得新穎而多樣,給學生增添學習的興趣;藉助信息技術平臺爲學生的剪紙技藝的創新提供便捷的手段以及海量的信息資源。

這本將傳統剪紙與現代信息技術整合的教材應該是開創了剪紙學習、研究方面的一大創舉,在全國相關研究領域中率先邁開了一大步,我們也希望以此成果向區、省部門申報教育創新成果獎,進一步推進我們的校本科研工作!

七、信息化提績效

我校的現代教育技術工作滲透到學校工作的各個方面,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和學校的管理水平。

1、推動了學校管理與教育教學改革的現代化。

學校行政及中層領導幹部均能把學期工作計劃、工作安排、各項活動方案等通過校園局域網發到相關的教師電腦中,工作效率高,有效地組織引導師生建設良好的校園信息化環境。

2、學校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水平得到較大提高。

20XX學年,學校校園網榮獲區門戶網站評比二等獎;剪紙網站獲得勒流街道特色網站獎;我校獲得勒流街道信息化績效評比先進學校、勒流街道中國小應用網絡教學平臺優秀單位。

教師自制教學課件《剪紙》在廣東省計算機軟件評審活動中榮獲優秀獎,在市評審活動中榮獲一等獎;在20XX年順德區多媒體教育軟件評選活動中,英語課件《House》榮獲基礎教育多媒體軟件類三等獎;綜合實踐課例《剪紙的分類―圖書館應用知識》、語文課例《發現生活中的樂趣》榮獲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課例類三等獎。

3、促進了校本科研發展。

我們的科研課題《校本課程剪紙學科與信息技術整合研究》成功在省電教館立項;教師們撰寫了一批高質量的信息化方面的論文,有多篇獲得國家級,省級獲,區級以及街道的評比獎。如:廖偉明校長的《論信息技術與剪紙藝術整合的策略》在“中國教育實踐與研究論壇”徵文評比中獲得一等獎;劉海青老師的《初探天空教室網絡平臺中,實施全程自主學習的策略》獲全國首屆教育教學實踐性研究成果評比二等獎等等。

4、提高了學生素養。

信息技術科組在教好信息技術課的同時,積極開展對學生進行計算機運用的引導,積極主動開展學生信息技術培訓活動,提高學生的計算機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如國小生電腦製作、LOGO程序設計、剪紙信息化創作等活動,大大地激發了學生對計算機的濃厚興趣,激發了國小生的創作慾望。

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綜合素質得到提高。學生可以通過上網查找需要的學習資料,對信息的獲取、選擇、處理和應用能力大大增強了。信息化的環境和豐富的教學資源促進了教育教學改革,通過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學生的知識面、視野開闊了,學生能編制出的精美的電子板報、創作出美侖美奐的剪紙作品,學生的電腦製作水平不斷提高!

八、信息化反思與感悟

(一)不足

1、學生由於經濟問題,相當部分家庭未購買電腦,要實現家校教育信息化有待時日。

2、“校訊通”資費提高增加家長經濟負擔,家長參與熱情不高。

3、部分上年紀的教師在教育信息化技術的掌握上有一定困難。

4、由於信息化設備的老化情況,保養、維護、更新難度大,給學校的財政帶來相當大的壓力。

(二)、今後設想

w 加大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力度。

w 加大教育信息課題科研力度。

w 推進學科與信息技術整合。

w 推進學校信息化的跨校、跨地區合作。

w 推進“校訊通”工程的普及面。

w 推進完善校園數字化、智能化平臺建設。

教育工作信息化的種子已經在江義國小落地、開花、結果了。每一次技術上的革新,都凝聚着我們的汗水和智慧;每一個前進的腳印,都記錄了我們的眼光與魄力。

我們有理由相信,順德教育現代化促進了教育的信息化,而我校的教育信息化確實又見證了順德教育的現代化。

插上先進現代教育技術翅膀的江義國小,明天一定會更好!謝謝,各位領導!我們的自評分爲:92.5分,請對我們的工作進行指導!

20XX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