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勵志>話語勵志>

寫給志願者的話

話語勵志 閱讀(2.32W)

志願者是文明傳播的載體,是社會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下面請看小編帶來的寫給志願者的話!

寫給志願者的話


  寫給志願者的話

一、旁觀者與當事人的角度不同。

中國有句古話:槍打出頭鳥。從事任何稍微超出正軌的事情,人們首先懷疑的是,你的動機。從心理學原理上來講,這是非常好理解的。當事人更多地受到環境的影響,更多的用環境來解釋自己的行爲的原因;而旁觀者則更多地受到了當事人的穩定品質的影響,更多地用個人品質來解釋當事人的行爲。(具體論述,可以參考陽志平的文章:爲什麼當事人與旁觀者的觀點總是不同?)

你能奢望一位來自網上的陌生人瞭解你的穩定品質嗎?即使是你身邊的親朋好友,都不一定了解你的穩定品質。既然如此,人們懷疑你的動機,讓他們去懷疑吧。彪悍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好了,讓自己做的事情,去替你說話;而不要將力氣花在與人性的黑暗面較勁上。

二、信任僅僅是個概率函數。

在心理學家看來,信任僅僅是個概率函數而已。信任會受到大量的條件的制約,包括你對事情的風險投入的認知、你所掌握的信息量的多少、你的人格特點等等。正如陽志平在接受採訪時所談及的一樣,心理學家將信任分成兩種,一種是對事的信任,因爲你做了某些事,從而信任你,這是很多人都很容易達到的信任程度;另一種則是對人的信任,無論這人做什麼事情,自己都信任他,這往往是一個很難達到的境界。請我們一定記住,並不是所有加入志願者的人,就是好人、就是你應該信任的人。在日常人際交往,同樣也包括參與志願者活動,我們一定要注意區分,對事的信任與對人的信任。

騙子常用的一個技巧是,利用社會心理學上的“登門檻效應”,首先向你提出一個小小的要求,在你答應之後——實際上,你答應了騙子的過程,就是你在與他建立對事情的信任——你已經開始相信他所請求的這件小事,他再向你提出一個更高的要求。此時,從信任角度理解,他實際上是在試圖將你對事的信任轉換爲對他這個人的信任,識別能力差、社會經驗弱的人往往就上當了。我們不能因爲擔憂他這個人的人品,而完全不支持善事;也不能因爲將對一件小事情的信任放大到對他整個人的信任上。

目前不少網絡公益項目都較着眼於活動的推動成效,因而帶有一些諸如”只要參加了XXX活動,你就是好人”之類的主觀色彩。這種試圖建立在情感上的取向是危險的,因爲假如項目一旦出現問題,參與者或外間的負面情緒都很容易影響到整個項目的信任程度。有一種很流行的公益宣傳口號往往是“有愛心的人,立即加入某某組織吧,參與某某活動吧!”,難道參加這個組織或者活動的人都是有愛心的人嗎?難道不參加這些活動的人,就沒有愛心了嗎?制度與規則的約束遠比人際層面的信任的約束更重要。

三、改變自己比改變別人容易。

人們總是習慣控制別人與外界世界。當他們失去這種控制感,往往會感到無助甚至死亡。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非常殘酷的實驗。研究者送給當地養老院的老人們每人一盆室內植物。其中,一半老人被告知,這盆植物的照料和澆水施肥由他們控制;另一半老人則被告知,工作人員會負責照顧植物。6個月過後,前一組老人,只有15%的人去世;後一組則高達30%的人去世。

這種與生俱來的天性,使得無論再寬容的志願者,在參與志願活動的時候,總是習慣性地去控制環境、事務,獲取各種各樣的控制權,甚至包括對別人的控制權。

然而,需要特別提醒的是,一方面,我們要理解人類的這種天性,在信任的前提之下,聽從組織分配,將一些事情放手地授權給別人去做,滿足人類的控制慾;另一方面,更需要提醒的是,我們與其花費大量的力氣去改變別人,不如首先改變自己。爲了控制別人、爲了影響別人、爲了改變別人,我們可能需要花費10倍的力氣,而改變自己,從一些觸手可及的小事情做起,比如,給災區小朋友寫一封信,會更容易。

四、你並不是英雄。

參加災後心理支持工作的心理學家再三地觀察到,災後個人或羣體的應激反應形成了一種相對可預測的類型。這種類型出現在從災難的爆發開始到之後的18至36個月的期間,可以用四個相異的階段來描述。這四個階段分別被稱之爲英雄主義階段、蜜月階段、幻滅階段和再穩階段。在英雄主義階段,個人和團體不遺餘力地進行搶救、救助、提供庇護、緊急維修和清理等工作。這種增強的生理興奮和行爲活動通常持續幾個小時到幾天不等。

也許,你剛剛從這種英雄主義階段中醒過來,面臨蜜月階段與幻滅階段的挑戰;也許,你即將進入這種英雄主義的階段,但是,我需要特別提醒你的是,你並不是英雄。

英雄是歷史的產物;英雄是政治的產物;英雄是媒體的產物,然而,英雄不是心理學的產物。在心理學看來,人人都有人性美好、積極的一面,同樣,也有黑暗、消極的一面。作爲平凡如你我,我們並不需要英雄,我們需要的是,將自己人性美好、積極的一面展現出來,同時,正視自己消極的一面,就足以成爲自己的英雄。作爲華老師心理學志願者,你也許閱讀了大量媒體報道,你也許正在,或者即將奔赴前線。那種激昂的情緒、舉國同殤的浩大場面不斷地在你心中迴盪,你,試圖或者正在成爲英雄。

但是,請記住,你始終是你自己。時代、政治、媒體,賦予你的責任,當與你的自我、內心深處的追求相沖突時,請慢慢地停下急匆匆向前的腳步,多想想,那是我真正想要的嗎?與成爲歷史、政治、媒體的英雄相比較,更重要的是,做好你自己!

五、理解他人的利益訴求。

在今天這樣一個重商主義與成王敗寇的時代,人類的一切活動,都離不開兩個字:利益。作爲理想主義者的你,或許會對救助中的官僚主義不滿;或許會對部分媒體與明星的作秀不滿;或許,你會對救災活動中,商業利益的侵入不滿,但是,請理解他人的利益訴求。

重要的不是,別人持什麼樣的動機與什麼樣的價值觀。心理學發展到今天,對人的智力、性格的評估已經達到了一個較高的水準,基本可以作爲標準化商品投入商業使用。然而,作爲一名心理測評領域的長期從業者,我可以告訴大家,目前在人的動機與價值觀方面的測量進展並不是特別大。雖然人的動機與價值觀方面的測量,也會有不少測量工具,與能力、性格領域的豐富與準確遠遠不是一個概念。

既然連心理學家都很難去評估人的動機與價值觀,我們又怎能說自己能很好地理解對方的動機與價值觀呢。在參與各類志願者活動或者公益活動的時候,請記住,你與作秀的媒體不一樣,你是在奉獻自己,他們卻還要靠這個生存;你與負責具體抗災的政府領導不一樣,你只是作爲一名編外體系的人員,他們卻要處理大量的公文以及負責整體規劃、龐大的體系與各類原因造成的積弊;你與參與救災活動的各類建築公司、地產公司也不一樣,任何事情都是有成本的,難道你能奢望地產老闆去充當政府的角色,將自己的所有資源無償提供給災區嗎?

請理解他人的利益訴求,重要的並不是,大家的動機與價值觀。而是,大家採取的行動是否能真正地使災民受益。當災民受益了,即使這個過程中有些浪費、有些作秀、有些腐敗,那是我們志願者能改變的嗎?我們只能,儘自己的最大努力,保證自己經手的環節,儘可能地減少浪費、減少作秀、減少腐敗,最終保證災民受益最大。其他的問題,交給歷史、交給政治、交給該操心的人去解決吧!

六、快樂的參與。

致力於提高災民以及志願者自身的幸福感。通過心理學原理的活動、遊戲、工具、印刷品,提高災民的幸福感。同樣的,志願者在參與活動的同時,提升幸福感。華老師始終致力於災後心理支持。我們希望,一切努力指向一個終極關鍵詞:幸福感。

這個核心價值觀實際上指向兩重含義。其一,我們要致力於提高災民的幸福感,這往往是大家非常好理解的,也是當前媒體上廣泛宣傳的心理重建工作的落腳地、評估體系所在。

但是,被媒體所忽略的是,我們還要提倡,志願者快樂地參與,要致力於提升志願者的幸福感。從心理學上原理來講,鋪天蓋地的地震消息、大量來自一線的視頻,會讓我們產生一種極強的身臨其境的感覺。這個時候,我們會產生一種心理學上所言的“共情”的反應。我們會認爲,那些失去家園的災區人們就是自己的親人。但是請你注意,你始終是你自己。你自己的家庭始終是你自己的家庭。隨着媒體的慢慢平靜,那時,你還興趣與熱情去長期支持災後人們嗎?我表示懷疑。過分的共情,甚至會影響你自己的正常生活,你會爲災區人民而感到內疚、感到消費的罪惡感。在這樣的時刻,請注意你的自我邊界。

災後心理支持工作是一個非常長期、艱鉅的工作,我不希望華老師項目,以一份苦大仇深的樣子,出現在大家面前。我們就是平凡人,我們就是要做長期的。太難以實行的工作,肯定是不可能長期堅持下來的。今天,你還能滿懷熱情的給災區小朋友寫一封信,第二封信、第三封信、第四封信呢?

所以,在這裏,我希望需要大量的志願者參與的活動,同樣要指向一個關鍵詞:幸福感。志願者並不是公益組織或者有關部門招之即來、呼之即去的小白鼠,我們,快快樂樂地參加、快快樂樂地奉獻,纔是能夠長期堅持災後心理支持工作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