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勵志>勵志故事>

英國科學家希格斯勵志故事

勵志故事 閱讀(1.15W)



48年前,當彼得·希格斯提出,宇宙間有一種粒子是萬物質量之源時,學界一片驚疑;2012年7月4日,當歐洲核研究組織宣佈發現一種與“上帝粒子”“一致”的亞原子粒子時,希格斯說,“難以置信”。
  英國科學家希格斯今年已83歲,4日應邀出現在歐洲核研究組織位於日內瓦的總部。
  低調與亮相
  1964年,彼得·希格斯發表了一篇學術理論文章,提出一種粒子場的存在,預言一種能吸引其他粒子進而產生質量的玻色子的存在。他認爲,這種玻色子是物質的質量之源,是電子和夸克等形成質量的基礎,其他粒子在這種粒子形成的場中游弋併產生慣性,進而形成質量,構築成大千世界。

英國科學家希格斯勵志故事

  這種理論中的粒子後來被別人以“希格斯”的名稱命名,外號“上帝粒子”。當其他粒子相繼被發現時,48年來,“上帝粒子”始終遁形。
  這一理論剛剛問世時,沒有獲得太多支持,直至後來,越來越多科學家認同這一理論,並在這一假設基礎上構建“標準模型”的概念,並不斷完善成今天的粒子物理學理論。
  希格斯是位靦腆而謙恭的學者,提出希格斯玻色子理論後,他低調地在蘇格蘭首府愛丁堡生活了數十年。直至4日,他突然造訪歐洲核研究組織總部,與其他科學家一同出現在新聞發佈會上。
  謙遜與固執
  灰色西裝,白色開領襯衫。當希格斯走入發佈會現場時,全場起立,喝彩歡迎。媒體記者一擁而上,老人顯然有些驚慌。“難以置信,”老人說,“居然在我的有生之年發現了它。”
  當年與希格斯共事的一些科學家開始回憶希格斯玻色子理論問世之初所遭受的磨難和挫折。在學術上跟隨希格斯多年的物理學家阿蘭·沃克說,希格斯第一篇有關玻色子的論文,原本打算在雜誌《物理快報》上發表,但投稿遭拒。
  “他(希格斯)當時說,‘好吧,他們不懂’。”沃克說。
  後來,幾經修改,希格斯的第二篇論文發表在美國期刊《物理學評論》上,那是希格斯有關玻色子的設想第一次公開發表。
  談到希格斯這個人,沃克說:“他脾氣相當溫和,非常紳士,但在物理學上他有些固執。”
  有意思的是,當別人提到“希格斯玻色子”時,希格斯總是誠惶誠恐,因爲他覺得“不配用自己的名字”命名這種粒子。而且,他對“上帝粒子”的外號更加反感,因爲他堅稱自己是無神論者。
  榮譽與分享
  希格斯出生在英格蘭,他的父親是英國廣播公司的音效工程師。受第二次世界大戰影響,希格斯童年教育並不連貫,有相當長的時間在家學習。後來,他在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物理學系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
  希格斯在學術生涯中獲得多個重要榮譽稱號,獲獎無數。英國皇家學會、英國物理研究所、歐洲物理學會、美國物理學會都曾授予他重要獎項。
  許多年來,雖然他不曾獲得諾貝爾物理獎,但始終是評選委員會考慮的備選人物。
  希格斯從來不忘記當年與他一同創立理論的同伴。4日這天,他邀請比利時科學家弗朗西斯科·恩格勒與他一同出席發佈會,同席而坐。恩格勒今年79歲,在發佈會現場老淚縱橫。
  恩格勒說,歐洲核研究組織的這一發現“極其重要”,因爲他們的理論“終於找到了位置”。
  希格斯、恩格勒和另一名比利時科學家羅伯特·布魯特,是當年提出希格斯玻色子理論的核心三人,2004年曾一同獲得物理學榮譽沃爾夫獎。布魯特去年去世,享年8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