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勵志>勵志故事>

開學第一課之勵志故事

勵志故事 閱讀(1.93W)
開學第一課之勵志故事

因爲貧窮,他放棄了自己的大學夢,高中輟學成爲千萬農民工中的一名,踏上漫漫的自學成才之路。因爲理想,他堅守初衷、忍受寂寞,堅持自學英語十年,通過國家等級考試、獲得託福高分,做了很多大學生做不到的事情。他的事蹟被近500家國內外主流媒體曾採訪報道,   新華社  《人民日報》《中國教育報》   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東方時空》、《面對面》  鳳凰衛視《魯豫有約》  中國香港《大公報》  中國臺灣東森電視臺  中國臺灣TVBS電視臺  中國臺灣《聯合報》  美國《世界日報》  英國《金融時報》  新加坡《聯合早報》等都進行了報道。張立勇,清華大學食堂打工8年托福考試630分,英語考試通過四級、六級,獲得北京大學本科文憑。
張立勇出生在江西贛南山區的一個小山村,家境比較貧困。即使這樣,上學時候的張立勇每年都是學校的三好學生。
  1992年秋,高二開學剛剛一個月,張立勇便輟學了。“家裏的經濟條件不太好,那年剛蓋了3間新土坯房,蓋房子的錢全都是借的,欠了一屁股的債,大概有幾千塊吧。儘管父母節衣縮食,但家裏的光景還是一天不如一天,有時窮到向人家借米借面……新蓋的房子很快就漏雨了,可這時家裏再也拿不出錢來修補,別人家也不願再借錢給父親了……”
  1993年,年輕的張立勇來到廣州工作,挑起了養家的重任。
  在廣州找工作時,張立勇遇到了用工單位提出“通過英語四級、六級,得交中英文簡歷”的諸多要求,他開始意識到英語的重要。
  但是因爲學習氛圍的缺乏,張立勇最終離開了夜生活豐富的廣州,1996年6月,不想浪費自己時間的他經過親戚介紹,來到清華大學食堂工作。這對他而言,是一個可以邊工作邊學習的好地方。儘管待遇要比廣州低一些,但是張立勇說:“只要能維持我的學習和生活,有一個氛圍和環境讓我學習,就足夠了。”張立勇開始了在清華的英語自學。
  清華大學校內一間四平方米的小屋就是張立勇的住所。張立勇每天早上四點多起牀,每天堅持自學七八個小時,有時候學到凌晨一兩點鐘。無論是寒冬臘月還是酷暑炎夏,他對英語的學習從來都沒有中斷過。在自己的牀頭,張立勇用毛筆寫着“克己”和清華的校訓“行勝於言”,以告誡自己不許偷懶。
  食堂規定,在給學生賣飯之前,廚師們先吃,吃飯時間只有15分鐘,結果張立勇在7分鐘吃完飯,餘下8分鐘躲到食堂後面一個放碗櫃的地方背英語課本,有很多同事覺得張立勇這種行爲簡直讓人難以理解。“大學生能通過正規的、系統的方式來學習英語,而我只有通過自己的渠道。”張立勇說他的英語單詞是從調料包裏積累起來的,比如sugar(糖)、salt(鹽)之類,然後在賣飯的時候操練英語,以鍛鍊自己的膽量。
因爲沒法和普通大學生一樣通過正規系統的學習,張立勇只能買二手的書、二手的磁帶、聽一臺十分普通的收音機,這被他認爲是“節儉式英語學習法。”
他制定“殘酷”的時間表:早上6點必須起牀;6點15分—6點半跑步;6點半—7點背英語;7點—7點15分刷牙、洗臉;7點15分—7點半上班;午飯時間控制在8分鐘之內,剩下的7分鐘背英語;中午1點鐘聽英語廣播;晚上8點下班,學習英語到12點;深夜12點45分到1點15分收聽英語廣播。爲了避免早上起不來,張立勇甚至買上兩三個小鬧鐘一到點輪翻叫他,想不起都不行。
張立勇不僅自己刻苦自學英語,而且還積極參加清華大學的英語協會,清華的英語協會是一個學生的協會,但他作爲清華的廚師也擁有一張會員卡,會員卡上班系的地方填着“VIP”(非常重要的人物)。除了協會活動,張立勇還多次光顧校園裏的英語角,他聽英語角的同學說,學英語一定要張嘴說,就像刷牙一樣,刷牙之前得張嘴,所以就不管自己說的好與壞,都大膽地說出來。爲此他自己在清華的食堂還開設了一年左右的英語窗口,在賣飯的時候來說英語。經過幾年的學習和張口鍛鍊,張立勇可以十分流利地講英語,而且不僅是跟中國學生交流,也可以跟許多外國朋友對答如流。
儘管這樣,張立勇也並沒有滿足。他還決定用國家規範的考試來檢驗自己的學習。於是,他決定去報四、六級考試,他要獲得一個的認證,而不僅僅是個人的感覺。從2000年到2001年,一年多的時間他陸續參加國家英語四、六級考試,均以80多分獲得通過,接着又考了託福。沒想到:託福一共670分,他竟然考了630分。一時間,在清華大學他獲得了轟動,在水木清華的BBS上,關於張立勇的話題成爲熱點,有人在BBS上留下這樣的貼子:“要說還是咱清華臥虎藏龍,少林有‘掃地僧’咱們清華有‘饅頭神’,都一樣地驚世駭俗”。
 “我們做了該做的,你做了許多人做不到的,願你在以後的日子裏,在生活上、在工作上、事業上創造更多的驚喜。”這是中央電視臺“面對面”節目主持人王志給張立勇的一段話。
清華英語神廚張立勇現任:
  清華大學兼職助理研究員、中國青少年責任與成長大講堂組委會主席、多所大、中、國小的課外輔導員、顧問、名譽校長、多家報刊、雜誌的特約記者、顧問。
  個人榮譽: 
  2004年《人民日報》中國十大年度新聞人物  中國十大傑出學習青年  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年學習成才獎”獲得者  感動江西十大年度人物 清華大學先進工作者    
  被媒體和政府譽爲:新時代中國青年自強不息的學習榜樣,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主要著作:
1、《英語神廚》  本書獲“冰心兒童文學獎”,被教育部、新聞出版署、共青團中央評爲“全國青少年最喜愛的圖書”,並在港澳地區發行,深受廣大青少年的喜愛。
2、 《堅持的力量》  本書被新聞出版署評爲“全國百部優秀圖書”,獲北京市第二屆優秀圖書獎。
3、 《刷牙英語——習慣的力量》  本書深受廣大英語愛好者們的喜愛和追捧。
 
《英語神廚》中最令我感動的一篇:永不動搖的時間表
英語是我的女朋友,爲了她,我硬着頭皮向別人借錢;長年的午飯都是狼吞虎嚥;與室友周旋,只爲多看她一眼;在冬冷夏熱的房子裏煎熬也是爲了和她纏綿;爲了定時的約會,我不惜成爲“孤家寡人”,被人罵作“神經病”我也無悔無怨……
  清華園很美,但我無暇欣賞;我的工作很累,我也沒有給自己休息的時間。在清華工作一年後,我的生活已基本穩定。自從1997年,我制定了一張“殘酷”的時間表,自己的生活
就以這張表爲準則,一切都服從於它。在我的時間表上,我6點必須起牀,然後6點15分到6點半出去跑步,6點半到7點背英語, 7點到7點10分或者7點15分刷牙、洗臉,然後出發到食堂,7點30分上班;午飯時間控制在8分鐘之內,剩下的7分鐘背英語;中午1點鐘聽英語廣播;晚上8點下班,學習英語到12點,深夜12點45分到1點15分收聽英語廣播。
  這是我的“永不動搖的時間表”。爲什麼叫“永不動搖的時間表”?因爲這個時間表是鬧鐘固定的,讓鬧鐘幫助我實現這個時間表。我感覺自己也像一隻上緊發條的鬧鐘。來清華的前兩年,我早晨4點半起牀,5點鐘上班。但我晚上有時候會學習到兩三點鐘,早上就起不來了。後來我就買了一隻鬧鐘,但是鬧鐘也很不保險,有的時候沒電了,有的時候慢了一刻鐘,累的時候,我連定好的鬧鈴聲都聽不到,結果有時上班就會遲到,被領導批評。這怎麼辦呢?記得我看過一部電影,男主角爲了能早起,在牀頭擺了一排鬧鐘,不起都不行,我也可以這樣做啊。想到這個辦法我很興奮,我沒有錢買一堆鬧鐘,可再多買一個是沒有問題的。這樣我就有了兩個鬧鐘,早上就能按時起牀了。後來,我的一個朋友又送了我一個,那隻鬧鐘挺逗的,到起牀的時候,它就不停地喊:“小懶蟲起牀啦,小懶蟲起牀啦!”在睡眼惺忪的時候聽到這種清脆、悅耳的聲音,精神也能爲之一振。
  我有三個鬧鐘,早班不會遲到了。這時,領導才發現我喜歡學習,所以就不讓我上早班了,每天可以7點半上班。雖然不用像以前那麼擔心了,但我覺得晚上熬到兩三點鐘也不是好辦法,畢竟人不是鐵打的,作息還是要合理一點。從那時起,我就給自己訂了一個時間表。
  白天上班的時候,可自由支配時間不多。但我認爲時間就像是海綿,你一擠就有了,日積月累會積攢很多時間。食堂的工作很緊張,中間休息的時間很短,按規定,在給學生賣飯之前,我們內部有15分鐘時間先吃飯。我慢慢鍛鍊自己,把吃飯的時間儘可能地縮短,開始是7分半鐘能把飯吃完,後來7分鐘就夠了,這樣,節約下來的8分鐘裏,我躲在食堂碗櫃後面背英語,很大聲地背誦。常常是我的同事在碗櫃這一邊吃飯,我在另一邊背英語。
  記得有一個博士生,每次吃飯他都來得特別早,我每天背書的時候都能見到他。有一天,他問我:“小張,別人都吃飯,你爲什麼不吃飯啊?”我說:“吃完了。”他說:“我聽你讀英語,發音相當不錯。”他想知道我在背什麼東西,我回答:“我背的是清華的高級英語教程。”他很驚訝:“背到第四冊了,你真了不起。”他還想試探我一下,指着書上的一個地方說:“你翻譯一下,這是什麼意思?”我很流利地翻譯出來了。這下,他真的相信了,連說:“不錯不錯,水平真的很高。”當知道我吃飯快是爲了多學一會兒英語時,他更佩服我了。
  同事們對我的做法剛開始還不習慣,他們在吃飯,我卻在旁邊大喊大叫。他們把我定義爲神經病,我不怪他們,因爲他們並不瞭解英語。我把口語稱爲“勇敢者的遊戲”,要練好口語,必須做大量的朗誦。
  學習中,我也常常會遇到困難,有時候父母生病了,或者同事笑話我,或者自己太累的時候,我也想偷懶,有時會控制不住自己。我知道每個人都有惰性和依賴性。但是,人還有理智和自控能力。於是,我在自己的牀頭寫上“克己”“在年輕人的詞典裏永遠沒有失敗這個詞”、“行勝於言”、“挑戰自我”等警句。每當我看到這些字的時候,我就提醒自己:你不能偷懶,至少你目前不能偷懶,你不能喝酒,你不能談女朋友,你沒有時間打牌,你還沒有資格享受。我時時刻刻以各種方式提醒自己。我把這些書法稱作我的書法牆。
  學習英語的人要有一個固定的時間表,要不動搖,這就是對一個人毅力和耐心的考驗了。假定我晚上必須把第一頁和第二頁看完,那麼無論幹一天活兒有多累,我也要想辦法把定下的目標實現。我的休息時間很少,經常犯困,特別是工作了一天之後,晚上8點多趕到教室,坐下來就想睡覺。有時我規定自己晚上教室關門之前要看20頁書,結果一不小心趴在桌上睡着了,醒過來時教室就要關門了,連10頁都沒看完。這可怎麼辦呢?我心裏好着急。後來,我看見上自習的同學都打水喝,於是我也買了一個大水杯。別人的水一般是涼了再喝,而我是趁着熱氣騰騰的時候喝,開水燙得我全身打個機靈,舌頭痛得不行,然而睡意卻馬上就消失了。從此以後,只要晚上在教室學習,我就用這個辦法,再也不用擔心犯困了。
我的時間表裏每天都有明確的任務。我要求自己定下的學習任務,必須想辦法完成。有的時候我必須要戰勝自己的身體。人都是有惰性的,也特別容易自我放鬆,如果稍微鬆懈一下,我們就會浪費很多時間,學習的連貫性和我的學習計劃都會遭到破壞。古人說,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這大概是的警示詩了。我告誡自己,越是在困難的時候越要想辦法堅持下來。否則,所有的努力都會化成泡影。
勵志故事之二:郭榮慶
29歲的郭慶榮,1989年國中畢業後,因家境困難,酷愛讀書的他只得放棄學業外出打工。他先後到過上海、徐州、威海、大連、秦皇島等地,幹過建築工,蹬過人力三輪車,掃過大街,賣過青菜和雪糕……在四處漂泊艱辛的打工歲月裏,他簡單的行李裏總少不了一捆書。他隨身帶着購買來的高中課本,在工友們休息和玩樂時,悄悄蹲在一邊抱着書本猛啃。自學缺乏老師指導,郭慶榮攀登書山的道路顯得異常崎嶇。轉折發生在1995年夏,在大連賣蔬菜時,他有幸遇到了前來買菜的大連環境科學設計院的瀛文豐教授,熱心的瀛教授指點他參加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並推薦他到一家外企做保管員。他每月掙到1000元的工資,並贏得了更多的學習時間。
一天勞作過後,他時常感到渾身疲憊,腿像灌了鉛,但他一捧起書本就忘了疲勞。在住的四壁透風的倉庫板房裏,東北的冬天冷得出奇,郭慶榮買不起棉衣、棉被,就揀來又髒又黑的包裝傢俱的破毛毯裹在身上,只露出兩隻眼睛看書。爲了訓練英語口語,他從生活費中硬擠出1000元,參加了大連外國語學院的夜間口語訓練。幾年間,爲了學習郭慶榮很少回家。2000年通過了英語專科全部考試,2002年又通過了英語本科的全部考試。
2003年,郭慶榮毅然報考了復旦大學研究生,但以31分落榜。他沒有灰心,2004年終於被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錄取。在離開沂蒙家鄉時,他含着熱淚說:“15年的自學是艱辛的,但苦中有樂,我要珍惜這次寶貴的學習機會,不斷豐富自己,將來爲國家爲社會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