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用文>演講稿>

美德伴我成長演講稿三篇範文

演講稿 閱讀(2.15W)
只要具備了高尚的道德,就會使人產生無盡的力量,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那麼關於美德伴我成長演講稿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美德伴我成長演講稿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美德伴我成長演講稿三篇範文

美德伴我成長演講稿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爲大家演講的題目是“承華夏美德,弘民族精神”。

首先,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何爲華夏?《春秋正義》裏說:“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故稱華。”在廣闊的華夏大地上我們的祖先歷經磨難,以偉大的創造力,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凝聚力世代繁衍生息,從遠古矇昧走到現代文明。傳統在幾千年的時間裏,已經流淌在中華文化的血液之中,生生不息。

美德是中華文化的根基,經歷史沉澱,精聚爲八個字,即忠,孝,誠,信,禮,義,廉,恥。

“忠”即爲人忠正,對情忠貞,對人忠義,對事忠實,對國忠心。析天下之大事,究中國之方向。以弘忠正正氣爲己任,振社會之風氣。

“孝”是教國民懂得感恩,百善孝爲先,孝爲立人之根本,故有“無暇之玉,可以爲國器;孝悌之子,可以爲國瑞。”

“誠”是求真務實的品質。“君子養心,莫善於誠”真誠是一切道德的底色。

“信”人生漫漫,信字爲先,民無信不立,信是成功的基石。

“禮”是人際文明的規範。《禮記》有云:“禮之於人也,猶酒之存糱也”中國素爲禮儀之邦,昔程門立雪,顯尊師之禮;憶黃香溫席,彰孝親之禮;今女士優先,顯敬女風範。願人人存禮於心中。

“義”是人間正道的嚮導,《三國志》有言:“仁者不以盛衰改節,義者不以存亡易心。

“廉”是清白高尚的情操,古人云:“公生明,明生廉,廉生威,威興業。”廉潔是贏得民心,治理國家的根本。

“恥”是人之爲人的底線,知恥而後勇,知道羞恥,纔有自尊,才能奮然而前行。

民族精神以愛國主義爲核心,是一個民族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體現。有人說:“你所在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國,你是什麼,中國便是什麼,你有光明,中國便不黑暗。”曾記否,七分盛世繁華嘆,三分悲苦離別憂。昔有八國聯軍侵北平,日軍烽火燃東北;今有一帶一路新徵程,敢叫華夏換新顏。

當代中國從五千年的歷史浪潮中走來,潮起潮落,花謝花開,任時間在她身上擊打,破碎,灼燒。在她一次次起身站立之時,時間雙手呈給她至高無上的新生的榮耀。

有人問:憑何言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有人答:憑以京評豫越梅,演繹高臺千年;憑以宮商角徵羽,唱彈口指萬世;憑以儒道法墨名,訓育仁義道德;憑以詩詞曲歌賦,育情音韻凡間。憑以和平,包容,堅韌,自強。

試看曾千年同行之文化,誰不千瘡百孔塵灰厚積。憑何?憑此!

而今,我們作爲新一代青少年,都應秉承華夏美德,弘揚民族精神,以要中華文明之光!

美德伴我成長演講稿2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四年級一班的王鈺琨,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讓文明相伴,與美德同行》。

講文明,不是我們嘴上的口號,而是我們實踐的目標。

暑假裏的一天,我跟媽媽乘車去鄉下奶奶家。車行駛了一段時間,媽媽有些昏昏欲睡了,我卻精神的很因爲車窗外風景如畫,當我陶醉在這美麗的風景裏時,耳邊卻傳來一陣難聽的叫罵聲,原來是車壞了。一位衣着整潔的叔叔,正大聲的吵嚷着:“還有正事要忙呢,耽誤了你負責啊!”旁邊的一位阿姨也跟着幫腔:“就是,就是!”這時,一位小妹妹突然站了起來說“叔叔阿姨,你們別生氣了,司機叔叔已經忙得焦頭爛額了,我們在一吵,不就更給司機叔叔添麻煩了嗎?”叔叔阿姨們一聽,紛紛低下頭,咬咬耳朵,一位叔叔下了車,二話不說,幫司機叔叔修起車來。接着,一位,兩位,三位,越來越多的人幫助司機叔叔修起車來,人心齊,泰山移,一轉眼的工夫,車被修好了又重新行駛在寬闊平坦的馬路上。

比起這位文明禮貌的小妹妹,比她大好幾歲的我真是自嘆不如啊!

我們從小受到文明美德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美德,可是你能改掉出口成髒的壞習慣嗎?否則你會污染我們整潔的校園,甚至對他人進行傷害,地面飛舞的紙片你能主動彎腰撿起嗎?否則大地將多了斑斑點點,失去我們的色彩。廢舊無用的垃圾你能主動投到垃圾箱嗎?否則環境又被我們抹黑了一筆。衛生值日時,你能認真仔細爲環保盡一份微薄之力嗎?我們要實踐文明美德。不做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

同學們行動起來吧,讓文明美德之樹,在祖國大地上生根結果!

美德伴我成長演講稿3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我想讀過《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格言》的人,對這句話一定不會陌生,這是裏面講誠信篇中選自《論語·爲政》的一句格言。

大家都知道,中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文化歷史的大國,《論語·學而》中說:“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禮記·中庸》中稱:“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中國的傳統文化是最講信用的,而歷史和現實也充分證明:誠信爲本,於世於人,於國於民,何其重要。

回想從開天闢地至今,就有着許多講誠信的故事。西漢初年,季布爲人正直,樂於助人,特別講信義,當時諺語說:得黃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諾。由此有了今天的“一諾千金”這一成語。北宋晏殊參加殿試,發現考題正是自己曾寫過的,於是他毫不猶豫地向君主和主考官說明實情,要求換個考題,《晏殊誠實無欺》這一美德故事也因此流傳至今。伯牙,子期,一個撫琴,一個聽音,衣袂飄飄,風清雲淡,於是在高山流水中結爲知音,並莊嚴約定,後來故人逝去,再無知音,伯牙寧可斷琴。這約定與斷琴,便是對友誼的誠信。方誌敏,一位無私的共產黨員,他的遺書可謂樸實而又感人:“我經手的錢有上百萬,但我知道那是普通百姓的血汗錢,是用於革命事業的。”相信這番話會令“伸手派”汗顏。這遺書體現了入黨宣誓時定下的對人民、對革命事業的誠信,千金難易。

可如今,在市場經濟的時代背景之下,在各種文化交融,價值取向多元的社會裏,有些人錯誤地認爲:誠信“一文不值”,中華傳統美德已經“過時”。這種錯誤的迷失,導致了個人乃至社會行爲的偏差。

在這裏不妨舉個例子。華裔美國科學家微軟中國研究院前任院長李開復博士,去年在《光明日報》上發表了《一封給中國留學生的信》,文中寫到他面試一個求職者的經歷。在面試談話的過程中,求職者表示,如果錄用他,可將在原公司工作時的一項發明帶過來。可是李博士並沒有錄用他,原因是他缺乏最基本的處世準則,缺乏最起碼的職業道德——“誠信”。文中還寫了有關中國留學生的實例,某些中國學生拿着讀博士的獎學金到了美國,可一有工作機會,他們就馬上申請離開學校,將自己的承諾拋在一邊。

想一想,長此以往,我們失去的僅僅是誠信嗎?

不!我們失去絕不僅僅是誠信!

有人認爲,當今社會缺少人文關懷。其實主要就是精神家園的迷失,缺乏誠信,就是精神家園迷失的具體體現。因此,尋找精神家園已經成爲人文關懷的首要任務。那麼,到哪裏去尋找精神家園呢?

×年4月,《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格言》一書全國出版發行,xx爲該書題詞:“傳承中華美德,培養民族精神”。李嵐清副爲該書所寫的序中指出:中華傳統美德具有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品質,是永不枯竭的道德教育資源。我想,這無疑是我們至美至善的精神家園。

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中華傳統美德鑄造了我們民族的靈魂,成爲中華民族壯大的精神源泉。它積澱了悠久的道德文化遺產,它蘊含着豐富的人類道德精華,它體現了人類對理想人格和真善美的追求,它昭示着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因此,在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新階段的時候,我們更要大力提倡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也許還有些人會覺得,傳統美德離我們很遠,我們只要安於本分,不做違法亂紀的事就行了。

可是你想過嗎?當你向老師、長輩和客人彬彬有禮地問好的時候;當你向有困難的同學伸出援助之手的時候;當你與朋友相聚不失約的時候;當你學會珍惜每一粒糧食的時候;當你學會“寬於待人,嚴於律己”的時候;當你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誤的時候;當你學會向父母表達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時候;當你“志存高遠”而又“腳踏實地”的時候┄┄你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嗎?!

隨着《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格言》的不斷出版和發行,全國上下都掀起了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浪潮。我們堅信,有這樣濃厚的學習氛圍,我們的學生一定能健康成長!我們期待,有這樣一座美麗的精神家園,中華傳統美德將會再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