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用文>演講稿>

興中國演講稿8篇

演講稿 閱讀(9.92K)

寫演講稿之前一定 要先弄明白演講稿的特點及要求,要想演講有水平,就肯定得反覆鑽研你的演講稿,本站小編今天就爲您帶來了興中國演講稿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興中國演講稿8篇

興中國演講稿篇1

大家好!

五月,春的季節;南雁北飛,鮮花滿園。

在19世紀80年代的那個五月,歐美工人爲爭取合法權益反對剝削壓迫舉行大罷工,才誕生了今天的五一勞動節。

“北山種了種南山,相助力耕豈有偏?願得人間皆似我,也應四海少荒田。”這首詩寫了山區農民的勞動生活,他們互相協作,表現出勤勞勇敢的精神。勞動創造了人,創造了美,創造了我們美好的生活。從古至今,中國人就依靠勤勞的雙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華夏文明。勞動,給我們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物質精神財富。

我們的父母是勞動者,我們的老師是勞動者,我們的後勤保潔阿姨也是勞動者,正式這些千千萬萬的勞動者揮灑汗水、辛勤勞動,建成了今天的萬丈高樓、現代化的高速公路、使荒原變成良田。五一假期馬上就要來臨,希望同學們在這美好節日裏享受美好春光和幸福生活的時候,不要忘了要感謝全社會給廣大的勞動者,祝他們節日快樂!

可是,在我們的同學中仍然存在着厭惡勞動的錯誤思想;我們的學習是一種勞動,做衛生、整理內務也是勞動,如果今天的我們還不能掌握這些基本的能力,我們就不可能成爲明天一名合格的勞動者。態度決定習慣。假如我們的勞動就像一道大菜的製作,樹立正確的態度相當於擁有了一道菜的靈魂作料,而擁有良好的習慣纔可以使這道菜烹調的更加美味。

同學們,那就讓我們每個人從今天就行動起來吧,讓我們的課堂充滿活力,讓我們的班級更加整潔,讓自己的宿舍更加漂亮。讓我們尊重勞動、熱愛勞動,我們的生活會更加煥發光彩。

興中國演講稿篇2

各位領導、同志們:

農曆七月初七是我們中國人的情人節,也有人稱之爲乞巧節七夕或女兒節,這一天是女兒家們最爲重視的日子。

七月初七之所以稱爲乞巧,是因爲民間俗信這天牛郎織女會天河,女兒家們就在晚上以瓜果朝天拜,向女神乞巧,希望能求得。

乞巧,她們除了乞求針織女紅的技巧,同時也乞求婚姻上的巧配。所以,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靜人深時刻,對着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在閩省,廣東省及東南亞一帶,最時興於七夕拜七姐。這的確是舊日女兒家的大節日。大部份的省都有慶祝七夕的七巧節,唯大都當作一般慶典慶祝。閩,廣省則相當的重視,尤其是廣東省,大夥兒擺七湊熱鬧,十分隆重。

談到七巧節,不得不提華人民間流傳的愛情故事-牛郎織女。他們一年一度相會的七夕,被多情兒女視爲愛情的象徵。他們的愛情悲劇,在每個華人的心靈裏,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因此,每到七夕的夜晚,多情人都會對着暗夜的星空祈禱愛情永恆不渝 。

牛郎織女有許多的故事版本,最爲人知的是:牛郎本來是民間的一名孤兒。一天,天上的織女和緒仙女下何遊戲,在銀河洗澡。爲牛郎耕田的老牛勸牛郎奪取織女的衣裳,織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

結婚後男耕女織,他們生了一男一女,生活幸福美滿。可是好景不長,這事很快的便讓天帝給知道,使了王母娘娘下凡來,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夫妻就此拆散。牛郎上天無路,後來還是老牛獻出它的皮讓牛郎上天去。牛郎上了天,眼見就要追到織女,豈知王母娘娘金簪一揮, 天空出現一道天河,他們倆隔兩岸,只能哭泣。後來,他們的愛情讓天帝給感動,答應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由鳥鵲架橋在天河相會。

當然,這只是個傳說。乞巧的儀式源自古代織女桑神的原始信仰這種信仰結合了牛郎織女每年七月七日相會的說法,成爲了我們今時今日的七夕七巧民間信仰 。

興中國演講稿篇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的中國夢》。當有人問,你的夢想是什麼時?我會大聲的說:我的夢想是我要成爲一個科學家。儘管我沒有過人的才智,沒有嚴密的思維,也沒有特別準確的判斷力,但是我仍不會放棄努力。儘管這個夢想距我很遙遠,但我仍不會停止追求。儘管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會有很多挫折和無數的磨難,但我仍不會灰心喪氣。因爲我相信,只有經歷困難和挫折,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以前,每當我看到科學家們令人矚目的成就時,總會感到羨慕和敬佩。是他們,推動了社會的發展;是他們,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更是他們,爲祖國的發展贏來了一個嶄新的明天。因此,我想成爲一個科學家,成爲一個對國家有貢獻的人。每當我看到浪費時間的人時,我會爲他們感到惋惜;每當我看到灰心喪氣的人時,會爲他們感到悲哀;每當我看到不務正業的人時,我會感到憤恨。因爲他們沒有看到自己的價值,沒有屬於自己的夢想。這樣的人生,是沒有意義的人生。而我,至少有一個夢想,一個目標。有了這個夢想,我就會一直努力下去,永不放棄。有了這個夢想,就等於把握了自己的人生航向,不會再迷失方向。有了這個夢想,就好象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前進的道路。一直通往勝利的頂峯。

雄關漫道真如鐵,是對夢想的追求;而今邁步從頭越,是對夢想的執着!我有夢,中國也有夢,我的夢就是國的夢。來吧,讓我們攜起手來,響應時代的號召,爲了美好的明天,爲了光榮的未來,前進!我的夢,中國夢!

興中國演講稿篇4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20__年在我們的歡聲笑語中悄悄走過,隨之而來的,是20__年。我們大家都長大了一歲,從14歲長到15歲,從15歲長到16歲,從16歲長到17歲,踏着歲月的腳步,我們會一次次站在長大的門檻上,歲月會送我們走過18歲,19歲,20歲,30歲,40歲……有時候我們會感慨時光流逝得好快,我們的日子在渾渾噩噩,稀裏糊塗的過着,好像成長1歲是一瞬間的事,有時候仔細想想,我們還兩手空空的時候歲月已經劃過我們的花季,學業完成的怎麼樣?能夠承擔什麼責任?對父母長輩盡過孝心嗎?我們好像一樣兒都沒有令人稱心如意。難道,我們就這樣糊塗到成家,糊塗到老嗎?這時候,好像有一根弦在我們的身體裏繃得緊緊的,那根弦就是生命的弦。20__年感動中國的人們,他們用自己的生命熱忱讓你我重拾感動與感激之情,撥動你我心靈深處最柔軟的那根弦。每一個生命都綻放了它美麗的光彩,每一個生命都值得我們尊重:

工作到最後一刻的林俊德院士被確診爲“膽管癌晚期”。爲了不影響工作,他拒絕手術和化療,在衆人的攙擡下,向數步之外的辦公桌,當心電儀上波動的生命曲線,從屏幕上永遠地消失的時候,這位軍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後的衝鋒。我們爲之感動,同時,我們也會從林院士身上獲取積極進取的能量,同學們,沒有我們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我們過不去的坎兒,除非我們放棄,除非我們不去拼,不去搏。

還有“綁着”母親上班的孝子 陳斌強,爲了能每天親自照顧母親,他每天用一根布條把母親綁在自己身上,騎着電動車行駛30公里去學校上班。陳斌強一做就是五年,風雨無阻帶着媽媽上班。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孝子”的真正內涵。 “百行孝爲先”。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源,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一個人爲人處世的根本,也是關心他人熱愛祖國等道德品質形成的基礎。他這種孝道,是終身受益的美德,比擁有一個高學歷,擁有多少金錢都要可貴,同學們,我們還等什麼,讓我們也抓緊時間孝敬我們的父母長輩,因爲我們可以等,母親是不可以等的。

主動捐獻器官的國小六年級學生何?,在聽說生命只剩3個月時,她決定將自己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她的兩個腎被送到解放軍第181醫院捐給了兩名患者,她的肝也救助了需要的病患。

在感動與眼淚背後,我們收穫的不僅僅是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內心中無法言喻的那份震撼與動容。 這些行爲給人以力量,給人以鼓舞,符合了人們對 “真善美”的追求和嚮往,它觸動了所有人的心靈。

其實我想,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動着別人。也許我們身爲學生,無力是做一些感天動地的事情,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用心努力爲別人做些什麼,爲集體做些什麼,爲家庭做些什麼,那我們也會感動他人,贏得他人的尊重。

帶着這些平凡而又偉大的人的感動,振奮我們的精神,把責任扛在肩頭,把孝心裝進心頭,把學業放在前頭,在20__年的起跑線上大步向前。

也許,我們中的許多人可能在過去的起點上曾經比別人落後過,如果因爲有了這種落後,便認爲已經太遲了,就放棄努力,那纔是真正的悲哀。有一位哲人曾經說過:“世界上沒有所謂太遲了的事情,只有現在不去做,那纔是真正是太遲了”!

同學們,這一年,我們該怎樣度過?你的學業,你的責任,你的盡孝,需要誰來幫你?需要誰來替你?對,沒有人能替你,這些事,只有靠你自己去努力,去付出,去扛在肩上!站在歲月的門檻上,擦亮我們的雙眼,前方的路是荊棘,是坦途,是荒漠還是綠洲,你說了算!

本週工作安排如下:

1.值周班級七年級(2)班,望班主任安排好本班的值周。

2.今天中午靜校後各班班長到德育展示開會。

3.政教處將在本週成立“學生會”團體,歡迎同學們提出合理的意見和建議。

4.每位同學爲自己定一個本學期的成長計劃 ,題目爲《我的夢》,明天上午各班班長把計劃 上交政教處。

5.團縣委、縣教育局決定響應團中央號召,在全縣中學、中職學校開展“我的中國夢”讀書徵文 活動。有關事項由團委全權負責。

完畢!謝謝!

興中國演講稿篇5

環顧四周,現在患近視的學生越來越多了,爲什麼會這樣呢?大部分同學是學習中用眼不當造成的。學習是我們學生的天職,每天繁忙的課業,令我們的眼睛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我們也沒有很好地關注坐姿是否正確,看書做作業時眼睛是否離書本太近,我們忽略了偶爾有意識地觀看遠景,於是,我們的眼睛越來越疲勞,越來越走向近視或者加深近視度。另外還有一些同學喜歡看電視或者用電腦,往往連續幾個小時,造成用眼無節制,時間長了,自然就要付出患上近視、眼前模糊的代價。失去清晰的視力,我們就等於失去了80%的感覺,多麼可怕!

我們經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我們只有好好地保護它、呵護它,才能利用它清晰地去了解、觀察我們所生活、所熱愛的這個世界。所以,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我愛護我的眼睛了嗎?”預防近視,從下面做起吧:

一、讀書、寫字姿勢要端正,眼睛和書本的距離要保持一尺。

二、連續看書一小時左右,要休息片刻,或者向遠處眺望一會兒。

三、不要在光線闇弱和直射陽光下看書、寫字。

四、不要躺在牀上和走路時或者在動盪的車廂內看書。

五、不要長時間看電視、玩電腦。

六、認真做好眼保健操。

對於已經近視了的同學,不僅要做到以上六點,還可以從採取一些補救措施:

一、膳食療法。多食用富含蛋白質、鈣、鋅的食物如黃豆、杏仁、紫菜、海帶、羊肉、黃魚等。

二、眼呼吸凝神法。選空氣清新處,或坐或立,全身放鬆,二目平視前方,徐徐將氣吸足,眼睛隨之睜大,稍停片刻,然後將氣徐徐呼出,眼睛也隨之慢慢微閉,連做9次。

三、熨眼法。端坐,全身放鬆,閉上雙眼,快速相互摩擦兩掌,使之生熱,趁熱用雙手捂住雙眼,熱散後兩手猛然拿開,兩眼也同時用勁一睜,如此3~5次,能促進眼睛血液循環,增進新陳代謝。

讓我們行動起來,一起保護視力、防治近視,還自己一個清晰世界,感悟美好生活!

興中國演講稿篇6

大家好!

“一個人可以一無所有,但是不能沒有夢想。”是的,正是因爲有夢想,中華兒女緊緊凝聚在一起,經歷坎坷依然前行,創造了偉大的中華文明;正是因爲有夢想,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奮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傲然屹立在世界東方。

如今,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__又提出了帶領全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

多少年來,無數中華兒女魂牽夢縈,執着於這個夢,爲民族復興上下求索。爲了圓中國夢,我們敬愛的周總理每天只睡兩小時;爲了圓中國夢,華羅庚、朱光亞、蘇步青等名人毅然放棄國外優越的物質條件,飛回貧困的祖國參加建設;爲了圓中國夢,我國各條戰線的工作者,默默無聞地艱苦奮鬥,釋放着自己全部的光和熱。

今天,在衆多愛國人士的努力下,奧運夢、世博夢、青藏鐵路夢都已成真,更圓了前人難以想象的飛天夢、潛海夢、航母夢。當中國經濟躍升至世界第二,當中國崛起被國際媒體稱爲“近年來最重要的全球變革”,深藏於中國人心中的民族復興之夢,終於不再是空中樓閣,而是猶如地平線上跳動着的朝陽,噴薄而出。

今天,中國夢正煥發出鼓舞人心的力量,激盪起億萬人民的共鳴。那麼,作爲新世紀的國小生,我們怎樣肩負起圓中國夢的光榮使命呢?我覺得: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們要從現在的點點滴滴做起,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以實際行動去圓中國夢。

圓中國夢,從我做起。今天,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落後就要捱打,這是中華民族百餘年屈辱史留下的深刻啓示。形勢逼人,不進則退。我們必須要有危機感和緊迫感,自覺肩負起民族復興的崇高使命,奮發圖強,艱苦奮鬥,只爭朝夕,如飢似渴地學習,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豐富自己;同時,注重在實踐的熔爐中增長見識,磨礪品質,強化本領,成爲德才兼備、可堪大用、能負重任的棟樑之才。

圓中國夢,從平凡的小事做起。把圓中國夢的理想抱負落實到每一天的具體行動之中。在家裏做孝順父母、關心親人、勤儉節約、熱愛勞動的“小幫手”;在社會做熱愛祖國、文明禮貌、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的“小標兵”;在社區和公共場所做愛護公物、講究衛生、保護環境、遵守秩序的“小衛士”;在學校做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尊重他人、善於合作的“小夥伴”;在獨處時做胸懷開闊、心理健康、勤奮自立、勇於創新的“小主人”。

圓中國夢,人人有責!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能否實現美麗中國夢,取決於新時代的少年能否肩負起時代的重託。所以我們要銳意進取,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爲圓中國夢而努力學習,明天,爲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力量!

興中國演講稿篇7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__多年曆史。

據《史記》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強烈反對,屈原去職,被趕出成都,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等,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些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效仿。後來因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業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糉子。以後每年五月初五定位端午節。

當我們還沉浸在西洋節日的歡聲笑語中時,據可靠消息說“亞洲某國準備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端午節爲本國的文化遺產,目前以將其列入國家遺產名錄,聽了這些,中國人除了驚訝只有尷尬,這不僅僅是一個傳統節日的得失,不僅僅是少了幾項慶祝的活動,更重要的是,這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文化內涵豐富,留存着華夏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每一次傳統節日,就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強和洗禮,如今,這個擁有20__多年的歷史的傳統佳節眼瞅着即將成爲他國的國家遺產,我們將有多麼尷尬?

毋庸諱言,這些年來,我國的傳統節日總離不開吃,端午節吃糉子,清明節吃青團,元宵節吃湯圓,中秋節吃月餅,春節更不在話下。大魚大肉讓你吃到你不想吃,農耕社會時飢餓的恐懼形成了我國傳統節日最鮮明的風俗——吃。如今,滿足了溫飽需求的人們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麼時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傳統節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在繼承傳統文化方面,我們守着“聚寶盆”卻不善於保護和挖掘,比如文字,當代青年有幾個熟識並能運用繁體字?都不認識,又如何瞭解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紙術,我國造紙工業生產的結果是傳統手工業的流失,許多高質量的宣紙要到日本和韓國才能買到,他們不但繼承了我們傳統造紙技術,還有新的發展。就拿端午節來說,它已融入各個臨近國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獨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節舉行的國際龍舟邀請賽聞名於世;在韓國,端午節被稱爲手輪節,是插秧結束後祈求豐年的日子。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中國人眼於創新,卻往往容易忽視對傳統文化的堅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導致精神斷層甚至扭曲,而精神的再次斷層又將帶來什麼?有句話說的好:只又民族纔是世界的,在面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該如何保護與繼承我們傳統文化,顯然已是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而現時的洋節興盛與傳統節日衰落間的反差,更凸顯了這個問題的迫切性。

端午節是一種傳統,也是一種文化。也是我們的魂。屈原並沒有因爲別國的強大而拋棄自己的故土。也未因自己人生的失意而投奔別國。他的忠是一種廣義的,一種大愛,一種永恆,不計報酬與代價。用靈魂之歌來譜寫生命之歌。也許我們一生都不會遇到這種大事大非的事。但你是否考慮過在我們平常生活中其實又時刻都體現着忠,不計報酬與代價的忠與你自己,忠於你所愛的人,忠於愛你的人。平凡,樸實沒什麼不好,就看你如何走出自己的路,放出那屬於自己的光芒。

興中國演講稿篇8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端午節讓我不由想起了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戰國時期楚國政治家,詩人。他仗義直言,主張改革政治,任用賢才,卻被革職流放。秦國趁此機會進攻楚國,楚國千里疆域毀於一旦。看到國破家亡,百姓流離失所,屈原有心報國,無力迴天。悲憤之下,他抱着一塊巨石投汩羅江而去。這一天正好是農曆五月初五。後來,每到這一天,人們就在江河上賽龍舟,懷念屈原。人們還把糉子投入水中,只爲了餵飽魚龍蝦蟹,保全屈原的屍體不被吞噬。

兩千年之後的今天,我們談論屈原更能感受到屈原對於國家人民的深厚感情,面對強權寧折不屈的愛國主義精神。

和屈原不同,我們身處的時代是盛世的中國。國家富強、民衆和諧。在這一個富足自信的新時代,我們更應該學會愛國,學會珍惜我們看似應得的寬敞明亮的教室,學會珍惜我們的學習的機會、甚至我們的衣食。這都是我們的父輩甚至我們的祖輩懷持愛國的理念,對幸福和平生活的嚮往,掃淨了自鴉片戰爭之後瀰漫在中國人民頭上的陰霾,拋頭顱灑熱血爲我們拼搏來的。

最後用一句屈原的話送給所有的同學“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希望我們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勵,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做一個奮發圖強,能爲祖國建設貢獻心智的人,能爲自己的將來鋪墊繁花似錦的人,能回報呵護自己的父母師長,無愧於炎黃子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