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用文>觀後感>

《英雄之城》紀錄片觀後感範文

觀後感 閱讀(1.16W)


《英雄之城》紀錄片觀後感範文

  《英雄之城》是首部武漢戰“疫”2個月全景紀錄片,是一部感天動地的中國抗“疫”羣英譜,新華社記者勇闖“紅區”60多位記者“疫”線拍攝。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大量出現時,一個名字出現在公衆的視野,他就是84歲的鐘南山。鍾南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他一出現,病人就有救了,他應該是呼吸疾病人的大救星。

其實,這並不是他第一次出現在大衆視野成爲人們關注的焦點人物,2003年鍾南山的研發組織在戰勝非典疫情時就立下了汗馬功勞。

鍾南山曾有一句名言“醫院就是戰場,作爲戰士我們不衝上去,誰上去?”而今,耄耋之年的他不顧生命危險毅然決然再徵武漢。早先在他分析研究病情消息之後曾立即傳達建議:“我總的看法就是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但1月18日傍晚,在勸別人不要去武漢的時候,他卻義無反顧地趕往武漢防疫最前線,作爲戰士他再次衝鋒在前!多麼可愛的老人啊,鍾南山的出現,彷彿一劑社會情緒的鎮定劑,在民衆眼裏,他代表正直,代表科學,代表權威。更有人民日報微博這樣評價他:84歲的鐘南山,有院士的專業,有戰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滿腔責任爲國爲民,的的確確令人肅然起敬!

其實不只是他,醫護人員也一直衝鋒在前。當面對很多危險和特殊情況時,他們仍舊義無反顧——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在很多人都驚恐不安的時候,藍莓醫生的微博裏就發出了這樣一條消息“同濟醫院第2批志願者報名已滿員”,在其中一份志願申請書中,我們看到這樣的錚錚誓言“如有需要我自願報名加入醫院的各項治療病毒性肺炎的活動,不計報酬,無論生死”。字字千鈞,字字難忘,難忘他們風行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的身影。

醫生的勞動強度很大,工資並不很高,而且最近幾年來發生的醫鬧事件也不少,從醫是一項高危的工作。但是爲什麼學醫的人數並沒有減少呢?我找到了答案。

這些人心中有一個共同的夢想,一個拯救萬千人於疾病水火之中的夢!他們是偉大的!藥王孫思邈說過: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醫生的工作是神聖的,他們捨己爲人,默默奉獻,擁有高尚的道德品質。白衣天使,這個名詞,指代醫生名副其實。醫生不正是把愛平分給世界上每一個人的天使嗎?把生命獻給事業的天使嗎?把健康還給病人的天使嗎?對於這個名稱,他們受之無愧。

古人云:“不爲良相,便爲良醫。”泱泱中華,歷史源遠流長,行業繁多,唯相醫並論。白衣天使,多麼高貴的稱號。吾嚮往之!行醫之道,需德才兼備,高明的醫生一生爲病人忙碌,從不計較自己的得失,以拯救生命爲己任,我想當醫生,我想做一個以拯救生命爲己任的高明的醫生。我會爲之奮鬥,爭取早日站到拯救生命的最前線。

在防控救援中,我們又再次見證了全國人民萬衆一心衆志成城的壯舉,作爲有擔當有理想的熱血青年,怎能不熱淚盈眶?怎能不勵志奮起?這也再次讓我堅信,中國一定會越來越好,畢竟14億人團結起來的力量是無限的!此生不悔入華夏,來世還做中國人!希望病友快點好起來,希望病毒早一點得到遏制,這樣醫療人員就可以早點休息休息了……

我的夢想是成爲醫務工作者,像他們這樣替他人負重前行,替病人負重前行,還人類一份歲月靜好。

  紀錄片《英雄之城》觀後感心得【篇2】

一場場冷雨過後,一簇簇春天的櫻花悄然在武漢街頭向陽怒放。長江之水再一次向世人炫耀它的澎湃,黃鶴之樓又一次爲世人傳誦它的歷史芳華。從1月23日的武漢封城人們心生恐懼,到如今春回大地人們滿心歡喜。武漢這一座英雄的城市,再一次書寫了一段段的讚歌。

也許我們眼見的只是一篇篇新聞的報道,也許我們所聽的只是一句句家人的討論。當我們還在調侃“宅在家就是爲國家做貢獻”時,也許我們並沒有想到那一羣醫護人員爲我們過關?當我們終於可以摘下口罩大口呼吸時,請讓我們想到那一羣白衣天使,一羣逆行使者,最堅實的背影。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來了,無數人幻想着武漢街頭的人羣,幻想着熱乾麪店鋪不絕於耳的叫賣聲。經歷一個寒冬的等待,人們最懷念的,也許是最平常的東西罷了。但在懷念時,千萬不要忘記火神山雷神山拔地而起的速度,也千萬不要忘記無數人堅守武漢的勇氣,更不能忘記2020年的春節,我們在家中過年,一羣人卻在幫我們過關。

正如新華社記者說過的“等我們摘掉口罩時,我們不應該忘記了我們是怎麼帶上它的,又是誰幫我們摘掉它的。”在我們的眼裏這場疫情更多的只是一個個數字,但我們永遠需要記住:這一個個數字中,是多少家庭的離別,又是多少仁心的堅守。

新冠病毒需要隔離,但人與人之間的愛永遠不需要隔離。等到真正結束的那天,我們去看春花,去看飛翔。“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等你真正好了,我們相伴一起,去你那裏吃一吃熱乾麪,在河岸遊吟,在江邊歌唱。你還是原來的樣子,只是見到了你,我的心中卻變得感恩與幸福。

  紀錄片《英雄之城》觀後感心得【篇3】

  新冠肺炎疫情作爲史無前例的全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成爲全民關注焦點。

紀錄影像充分發揮了“社會和人類生存之鏡”的特殊媒介價值,以此爲題材的紀錄片這段時間不斷涌現:從小體量、切片化敘事的微紀錄、短視頻,到宏觀視角梳理的系列主題紀錄片,傳統主流媒體、新媒體或是自媒體都充分利用各自平臺特點積極創新,以紀錄影像呈現和傳播這場可歌可泣的全民抗疫戰。

3月26日,由新華社重磅推出的武漢戰“疫”全景紀錄片《英雄之城》,成爲產生刷屏效果的熱門作品。全網置頂推送超過7小時,“學習強國”頭條展示,新浪微博熱搜置頂,新華社微信公衆號閱讀量和“在看”點擊量雙雙超過10萬。截至3月29日12時統計,紀錄片被2567家媒體採用,全網總點擊量超過5.15億次,總評論量20萬條,總點贊數750萬次,並被中國小《德育課堂》作爲特輯推送給全國19省市4000萬中國小生收看。另外,今日頭條、騰訊等網站插件推送超過13億人次。小米、極光雲視聽(騰訊)、酷喵(優酷)、B站等互聯網電視端口在重點位置推介。上海紀實頻道、武漢綜合頻道、湖南都市頻道、黑龍江衛視等27家電視臺相繼播出。此外,還被外交部推薦給駐外使館及機構網站、公號等播出。

《英雄之城》的主創團隊曾經歷過北京“非典”時期,此次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敏銳果斷地將視角聚焦在這場戰“疫”的風暴之眼——武漢,從兩個月前武漢關閉離漢通道第二天就開始策劃,持續追蹤武漢戰“疫”進展的推進,不斷補充完善素材,最終形成了一部展現武漢戰“疫”全景的紀錄片。

本片的全景式記錄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時間線上,從武漢關閉離漢通道到決定開啓離漢通道2個多月的日子裏,幾乎記錄了武漢戰“疫”的每一個關鍵時刻。第二個是從人羣類型上,全片圍繞武漢這一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心戰場,通過醫生、護士、行業專家、建設工人、警察、社區工作者、志願者、愛心人士、患者等人物的經歷和觀點,全面反映武漢戰“疫”的方方面面,共同指向“人民戰爭、遍地英雄”這一主題。

一線醫務人員是這場“抗疫戰”中的排頭兵,也是此次疫情阻擊戰中偉大的“逆行者”。作爲全景記錄,除了在片中展現大家所熟知的醫生外,影片揭祕了一些此次抗疫“關鍵之舉”背後的故事:張繼先拉響警報、同濟醫院院長主動創造收治條件、張笑春呼籲將CT作爲篩查主要依據……通過對個體醫生形象的建構呈現的是此次抗疫醫生英雄式的羣像。醫務人員共同組成強有力的守護者形象,很大程度上平衡了老百姓在面對疫情肆虐時內心的恐懼與不安。

影片在記錄下醫者仁心的關鍵之舉的同時,並沒有將醫生“神化”,注重展現醫護人員人性的一面。片中溫情地呈現了一些奮戰一線的女性醫務工作者,在如此高強度的工作環境下,她們的動人之處不是“像男子漢一樣戰鬥”,而是其女性的堅韌、溫情、細緻以及專業,成爲不可替代的中堅力量。正如片中人物所說“的確我只是個小醫生,但是這麼多小醫生在一起,力量是巨大的”。在面對充滿未知的新型冠狀病毒,醫者也時常感到無力。重症專家鐘鳴表示“從來沒有覺得自己能做的那麼少”,身患漸凍症的院長張定宇眼看着“病人不斷增加、重症病人不斷死亡”,患者阿念姑娘最終也沒有成功帶回自己的外婆……這些有關無助與“失敗”的呈現,破除了以往紀錄片裏醫生是無所不能的偏狹形象,反而讓觀衆感受到醫者的責任和溫情大義,用事實反映時局之艱難、疫情之兇險。這是一種平實客觀的記錄態度使然。

在這座英雄之城裏,涌現了太多值得記錄的人和故事,記錄的主體也是多元化的。面對龐雜多樣的影像素材,該片在創作上堅守了“這是一羣面對艱難,仍在努力戰鬥的人們,每個人都努力做對的事”這一價值理念,並以此確定選材標準。除了刻畫一線醫務人員,他們更注重刻畫各行各業的凡人英雄:方艙醫院民警張敬畏、民航飛行員翟晨飛、視頻博主林晨以及無數一線報道的記者……他們宛如一個個小齒輪,看似微不足道,卻是帶動整個抗疫系統中作必不可少的“零部件”。

面對數量衆多病患,這場抗“疫”戰並非是某一個醫生的單打獨鬥,更是“全民抗戰”。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捲入其中,但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堅守崗位,用他們的責任與擔當,戰勝病毒,迎來勝利曙光。疫情風暴的中心武漢成爲一座遍地英雄的城市。這些英雄大多是無名之輩,他們就像天上的星星,白天耀眼的光線遮擋了他們,夜深人靜時,熠熠生輝,點亮了這座城市的希望。

在導演王冰笛眼裏,“英雄之城”有兩層含義。首先是各地馳援武漢的逆行英雄們匯聚於此,成爲英雄之城;其次是武漢這座城市裏的人們付出巨大代價,犧牲忍耐、守望相助。英雄之城,背後所指是無數平凡人的英雄之舉。片中多處穿插敘述也與這一主題形成了互證關係:習近平總書記的“武漢是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鍾南山的“武漢本來就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陝西醫學救援隊崔雅清的“武漢人民真的很英雄”,記者許楊的“武漢這座城市,遍地英雄……”,這些表述爲作者立意提供了支撐,強化了主題指向。

在敘事表達上,影片摒棄傳統的、更穩妥的男性配音,選擇了非常個人化、淡然自若、娓娓道來的女聲,營造出一種訴說感、親歷感,就像是我們每個人在親身經歷後回顧往事一般真實可感。影片的許多內容信息的傳達都是基於第一視角傳達,導演王冰笛對筆者表示,“第一視角”一定意義上也是拍攝之中的不得已,在武漢,前方記者們的拍攝條件非常有限,向拍攝對象通聯素材是實際可行的方式,所以患者阿念、郝丹,志願者翟晨飛等留下自拍影像資料的對象成爲了片中的人物,片中大量的醫院素材也是出自前方醫生、報道員之手。

麥克·瑞諾夫認爲,“第一人稱紀錄片的創作動力是主體向外凝視世界與向內自我審視的強有力的反射,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下,激發了對主體不斷的、甚至是強迫性的探索,它是一種探討‘我’是誰的身份尋找和表達過程”。在這場疫情防控的全民戰爭中,每個人都是歷史現場的見證者和參與者。片中大量普通市民、輕症患者以及志願者的Vlog影像,成爲這些當事者凝視和參與這場疫情的影像見證,每個片中的人物都有主角光環,他們都是所在戰場的主角。雖然這些影像規格、質量不一,但最真實地反映了武漢戰“疫”的本質全貌——人民戰爭。而觀衆看到每個個體記錄下的影像素材都是記錄者親歷的一線抗“疫”情況,以及他們在整個事件中承擔的真實角色。這種記錄的貼近性使得影片在傳播過程中更容易把片中記錄者的視角置換爲觀衆自己的視角,讓接受者更加直觀、身臨其境地體驗現場。

在國內疫情逐步穩定的當下,回顧過去兩個月的動魄驚心,似乎的確顯得有些魔幻現實主義。“很多年後,當人們回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戰‘疫’,一定會想起2020年初,武漢關閉離漢通道那個遙遠的日子。” 影片開篇致敬了《百年孤獨》的經典開場。一句話,將過去時、現在時、未來時融爲一體,也揭示了這部紀錄片的創作站位——爲未來記錄,爲歷史留影。導演王冰笛對筆者感慨:“這是我們共同經歷的一段正在發生的人類歷史。我們是以‘史官’的心態,戰戰兢兢、畢恭畢敬地留下這樣的記錄的。”

以紀實影像爲這段不可磨滅的歷史留一份底稿,不歌頌、不煽情、不評論;通過平實、剋制的客觀陳述,真實、全景反映這場不平凡的歷史事件,記錄一座英雄的城市和背後的人民爲此的點滴付出,記錄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這是影像史記的應有態度。

時間流逝,許多年以後這場史無前例的全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將不只剩下冰冷的數字,希望我們依舊可以通過紀錄影像回憶起這些全民書寫的、怒放如春的生命故事。

  紀錄片《英雄之城》觀後感心得【篇4】

駭人的荊楚大疫擾亂了這個春節,我們的一切安排都突然被按下了暫停鍵,每一個數據,每一條報道,每一位病患都牽動着我們焦急的心,千萬個醫護人員在除夕之夜奔往一線,專家組夜以繼日的鑽研,無數個平凡的大衆都儘自己最大的力量互相幫助,共渡難關。我們能做的,只有自我隔離,虔誠祈禱。

歲月靜好之下,誰在爲我們負重前行?”一批批醫護人員,他們不顧生死,全力支援武漢。昨天我在新聞上看到一幕:一名護士下了夜班之後,脫下防護服,帶着手套的雙手,長時間奮鬥在一線,汗水、高溫的侵襲,讓她的'臉上被汗水浸得蒼白、疲憊,更觸目驚心的是她臉上因爲戴護目鏡留下的勒痕,從鼻樑到面部,讓令人心疼。

聽了前方記者介紹才知道,這些隔離區的醫生護士,因爲要救治新型冠狀病毒患者,一進入病房要待6—8個小時,這期間不能喝水,上廁所,靠帶尿不溼解決上廁所問題。當記者採訪時,她們微笑着說:“一切爲了羣衆。”我還聽媽媽說,有些護士阿姨爲了方便帶防護頭套,剪掉了纖纖秀髮。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此時此刻,戰鬥在一線救死扶傷、迎難而上的醫護工作者,就是偉大的英雄!那滿臉被壓迫的勒痕卻是最美的戰績,感恩有您!

我忘不了爲了節省穿防護服的時間而剃頭的美麗護士,忘不了不留姓名捐贈口罩物資的人們,忘不了不分晝夜辛苦執勤的中國衛士,忘不了每一個努力着的中華兒女。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海外的溫暖,依然來到了華夏大地。疫情從武漢到全國,支援從全國到武漢。我們致敬所有的最美逆行者。我們會做好所有的防護,保護好自己,努力學習,爲中國錦繡前程盡力。

  紀錄片《英雄之城》觀後感心得【篇5】

連日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着全國人民的心。崇明和各地一樣,立即投入到抗擊疫情的戰鬥之中。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全區上下團結一心,共同抵禦看不見的敵人:醫護人員是最美的逆行者,爲了人民生命安全,夜以繼日奮戰一線;各級黨委、政府和基層黨員幹部是最堅強的守護者,築起防禦病毒的流動屏障;人民羣衆守望相助,老人們取消了壽宴,年輕人推遲了婚期;還有不辭辛勞關愛羣衆的社區幹部,放棄休息無私奉獻的廣大志願者……疫情面前,崇明各方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築牢抗擊疫情的全民防線,堅決打贏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始終把人民羣衆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位置,是打贏這場戰爭的重心。在這場突如其來的防疫戰中,黨員幹部站得出來、衝得上去,迎難而上、勇挑重擔,才能給羣衆吃下定心丸,也才能廣泛動員羣衆、組織羣衆、凝聚羣衆。春節前後,全區各級各部門和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主要負責幹部已經在防控疫情一線連續奮戰,做出了巨大犧牲。現在疫情防控已經進入了最關鍵階段,後面的任務更重,考驗更大,廣大黨員幹部一定要以更大的政治自覺和責任擔當,堅決把人民羣衆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做到衝鋒在前、率先垂範,疫情在哪裏、黨員幹部就在哪裏,做羣衆最可信、最可靠的貼心人,以實際行動贏得羣衆的擁護,激發羣衆參與防控疫情的更大熱情,築牢每一道疫情防線,共同守護我們的家園。

抗擊疫情,不只是黨委、政府和醫護人員的事,每個人都不能置身事外,都是抗擊疫情鏈條上的一環,都有自己的防護職責和戰鬥任務。一方面,相關部門要建立完整的信息發佈制度,及時準確、公開透明發布疫情,正面引導公衆輿論,切實增強羣衆自我防病意識和社會信心,並加大宣傳力度,做好宣傳教育,引導公衆科學認識疫情、正確掌握防控知識,以人性化的服務管理,程度爭取廣大百姓的理解和支持,帶動羣衆從我做起,積極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來。另一方面,廣大羣衆要從自己做起、從身邊事做起,時刻保持警覺,戴口罩、勤洗手、不聚會、少串門;自覺提升素養,拒絕小道消息,遵循信源,遵守防控指令;守好家庭,守好樓道,守好社區,守好鄉村。關鍵時刻,只有相互協作,建立起政府、社會、個人各方休慼與共、有機互動的命運共同體,才能共克時艱,奪取最後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