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用文>觀後感>

觀看《狙擊手》觀後感8篇

觀後感 閱讀(7.62K)

小夥伴們在寫觀後感的時候,可以結合我們的生活實例,每次朋友們欣賞完一場影片後,一定有不少感慨,可以撰寫一篇觀後感,本站小編今天就爲您帶來了觀看《狙擊手》觀後感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觀看《狙擊手》觀後感8篇

觀看《狙擊手》觀後感篇1

在觀看電影《狙擊手》的時候,我把多年積澱的情感,落實到實際行動,開始着手宣傳抗美援朝,謳歌偉大的中國人民志願軍。

我重新學習和認識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抗美援朝戰爭,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和人民軍隊軍威,譜寫了一曲曲氣壯山河的英雄戰歌,涌現出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等30多萬名英雄功臣和近8000個功臣集體。他們不愧爲中華民族的英雄兒女,不愧爲祖國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堅強衛士,無愧於“最可愛的人”的光榮稱號。

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百業待舉。在朝鮮處於生死存亡、我國安全面臨嚴重威脅的危急關頭,黨中央應朝鮮黨和政府的請求,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中國人民志願軍奉命開赴朝鮮。歷經千難萬險,打敗了不可一世的美國侵略者。志願軍指戰員在這場戰爭中的表現,極大地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進而形成了中國人民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我們偉大的志願軍戰士不愧是最可愛的人,他們圓滿完成了中國人民賦予的光榮而偉大的使命,建立了不朽的功勳,以寶貴的生命維護和平與安寧,以壯麗的.青春譜寫了歷史的光輝篇章。正是因爲有了那些先輩的犧牲,纔有了我們今天的生活。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戰爭的創傷隨着歲月的流失似乎慢慢地抹平了,但那場戰爭留在中國人民心中的印跡卻永遠不會消失,10餘萬爲國捐軀的中華好兒女的英名更是永遠銘記不忘。

勿忘過去,珍惜今天。我們今天的一切來之不易,我們要時刻珍惜這一切。

追憶那場戰爭,我們應該滿懷感激之情向最可愛的人——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致敬!向犧牲在朝鮮土地上的光榮的烈士們和他們的家屬深深致敬!向尚健在的參加那次戰爭的整整一代人深深致敬!

有人說:忘記歷史等於背叛!雖然有些偏激但並不無道理。那些歷史是由先輩們用鮮血白骨潑寫的,用他們的青春換來的,雖是保家衛國之戰可誰都不能否定它對世界格局的影響,亞洲的作用,對朝鮮半島的作用。如今無數的先輩長眠於綿延的長白山腳下,那號角之聲已經消散在朝鮮半島的上空但那聲聲號角之聲不該在我們心中消散,中國雖未多強大但絕不低頭。

觀看《狙擊手》觀後感篇2

大年七年級晚上,一家四口去影院觀影,感覺《狙擊手》這部影片敘事波瀾壯闊,是一部優秀的以小見大的愛國戰爭影片,值得大家觀賞

1.我心裏難受

影片一開頭,是戰地記者來採訪屢獲戰功的“五班”班長劉文武。因五班接到連長的緊急救人任務,於是把大永派去代替班長接收採訪。大永是個神槍手,也是五班學歷最高的,他在影片的最後關頭,以一人之力克敵制勝。記者問,在五班是什麼感受?大永說:“我心裏很難受”。他擔心自己的好朋友亮亮生死未卜,回答的直接了當,乾乾脆脆。戰友情呼之欲出,讓人感慨萬分。大永堅持要求參戰,在獲得連長的首肯後,追隨五班一同赴前線。

2.我們有你,我們有我,我們有我們在

拉鋸戰中,五班損失很大,敵人依靠有利地形,武器裝備一時獲勝。戰士悲憤的說:“我們什麼都沒有,除了一個望遠鏡”。班長劉文武打斷了他:“老子還在,你還在,五班還在。”這是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英雄氣概。在影片的最後時刻,連長連續點名,五班犧牲的每個人都有人喊到,不禁讓人催然淚下。是的,我們有你,我們有我,我們有我們。戰爭中的人是最重要的,志願軍奮勇向前的英雄精神永存,殺敵致勝的英雄志氣永在,與敵人死磕到底的英雄氣魄永恆。

3.不要哭,給我憋回去

印象中,一個大男人痛苦流涕,是多麼丟人的啊。但是在影片中,大永,班長都有流淚的場面。而且,大永至少哭了三次。俗話說“英雄有淚不輕彈”。隨着劇情的反轉,大永從一個愛哭的戰士,迅速成長爲一個名戰鬥英雄。班長劉文武面對哭泣,大聲說“給我憋回去”,自己卻暗自流淚。班長犧牲以後,大永採用班長先前教授的方法,最終戰勝了敵人。反觀敵人,卻從始至終沒有一滴眼淚。

觀看《狙擊手》觀後感篇3

關於狙擊手的電影,是影迷們熱衷追捧的類型,世界影史中,同類題材佳作,可以列出長長一大串,或許正因珠玉在前,賀歲檔推出的《狙擊手》,事先並不被看好。

每部戰爭片,都會塑造出一位英雄,狙擊手更是常被作爲孤膽英雄來進行渲染,《狙擊手》片中的人物設定則不盡相似,編導精心設計了五班戰士的羣像,意圖放大感染力,其中先後出現兩位神槍手,冷靜內斂的班長劉文武,愛哭鼻子的大永,除去主角,其他戰士的角色形象也較爲豐滿,五班這個英雄集體,因此顯得更加真實可信。

完整的戰爭大戲,少不了對手的映襯,恰如古龍小說中慣見的套路,男主的偉大,需要藉助其敵人來顯示。所以,《狙擊手》認真描寫了另一組神槍手,來自美軍的狙擊小隊,正是因爲他們的精心佈局,五班才落入了可怕的陷阱。與胡編亂造的神劇不同,這部電影沒有刻意描黑和矮化美方狙擊手,對壘的雙方旗鼓相當,一度讓人聯想起棋局裏的兌子,戰爭的殘酷慘烈,在此處得到充分體現。

本片的攝影堪稱亮點所在,天寒地凍,漫天飛雪,完美勾勒出了陰冷肅殺的氣氛,皚皚白雪與戰士的鮮血,紅白兩色,形成了巨大反差,高低起伏的地形,似乎處處暗藏殺機,更覺觸目驚心。美中不足的是,我軍狙擊手擊中目標的特效,顯得過於誇張,甚至比好萊塢還要好萊塢。

與精良的攝影比較,《狙擊手》的節奏把握也很到位,每場戲之間的剪輯切換足夠緊湊,故事推進簡練明快,幾場重頭戲,諸如集體搶救亮亮、劉文武犧牲、大永獵殺美軍指揮官,蕩氣迴腸,扣人心絃,氣氛充分感染了現場觀衆,有個無法迴避的矛盾,戰友的犧牲讓人悲憤不已,但狙擊手的使命,又要求其高度冷靜,這是一組矛盾,該如何化解?本片給出了難能可貴的答案,有如其影像風格,內斂,剋制,沒有爲了抒情而大肆煽情………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關於朝鮮戰爭的影片頻頻被搬上熒幕,與此前的《上甘嶺》《長津湖》不同,張藝謀並未照搬主旋律電影中多用的宏大敘事,別出機杼,選取了正史記載不多的“冷槍冷炮運動”,以無名山坡上的無名狙擊戰爲背景,可謂用心良苦。在他的鏡頭下,個體事蹟沒有被湮沒,劉文武、大永、亮亮、胖墩、米老二、王忠義,一個個鮮活生動的人物,串起了一個英勇無畏的集體。影片收尾處那場點名,稱得上畫龍點睛,讓人淚目。可以說,《狙擊手》用很微觀的細節,爲影迷們講述了很深刻的主題,國師將即小見大的表現手法用到極致,做了次經典的教學示範。

?狙擊手》中還有一些耐人尋味的細節,我們沒機會接觸到主創團隊,不知道他們在拍攝過程中,是否學習借鑑過其他狙擊手電影?從中能隱約窺見部分痕跡,比如劉文武被稱爲“死神”,是否在致敬素有“白色死神”之稱的西蒙.海耶?電影裏的那個朝鮮小男孩,一度讓我聯想起另一個人物,《兵臨城下》裏的沙夏,同樣的稚氣未脫,同樣的感人至深。

略有遺憾的是,本片的文戲着力不多,人物的內心戲大多用直率簡單的對白呈現,從劉文武到大永,兩位神槍手的傳承交接,本該詳細交代,卻因鋪墊不夠,顯得有些突兀。而故事的後半部分,美軍在已形成合圍之勢的前提下,居然主動放棄優勢,邏輯上實在不太通順,接入那場坦克追擊戲,更有狗尾續貂之嫌。

?狙擊手》選在春節檔期展映,確實意義深刻。周圍有不少觀衆帶着孩子一起觀影,身邊有個小朋友問家長,媽媽,死這麼多人,打仗好殘忍啊…….是啊,《狙擊手》講述的故事,會讓公衆記住,艱辛年代的那場苦戰,無名山坡下掩埋着多少熱血青年,與他們作伴的,只有冷冷的槍。目擊過戰爭的殘酷,我們理應更加珍惜得來不易的和平。假如電影能讓大家都認識到這點,那就絕對算得上是巨大貢獻了。

觀看《狙擊手》觀後感篇4

影片主要描述了蘇聯二戰期間,極具射擊天賦的女學生柳德米拉如何成爲一位傑出的女狙擊手及她的戰爭生涯。柳德米拉的幾段愛情成爲推進電影的主要劇情,說它是以愛情爲重要線索的戰爭片似乎也不爲過。

在劇中,因爲愛情人們更深刻地體會到戰爭的殘酷;因爲戰爭人們更強烈地感受到愛情的珍貴。柳德米拉在戰爭中遇上的三位愛上她的男人都不惜生命地保護着她,究竟是戰爭還是愛情,令人變得如此勇敢已經難以分辨,也許兩者在相互激發吧。

人在非常時期,由於身心都承受着非人的折磨,無論對自己還是他人的生命的看法,都會有所改變甚至扭曲。電影中有這樣一個片段:女主和第二個與她出生入死的拍檔(當時兩人還沒有發展成爲戀人)在一次執行任務時,也是正值女主痛失第一位愛人(她的第一位拍檔)後不久,她沒有像正常執行任務那樣一槍射殺了目標,而是通過反覆射擊令對方遭受痛苦。顯然,此時的她內心充滿了仇恨。然而她的拍檔果斷地阻止了她並一槍解決了敵人。事後,他對她說了一句令我非常難忘的話:“戰爭不僅意味着死亡,它還意味着生命。”可以看得出,正是拍檔在戰爭中仍保有的如此清澈的靈魂,漸漸抹去她的傷痛,重新喚醒了她心底的愛意。而作爲觀衆,也正是他這句耐人尋味的話及他充滿慈悲的舉動,令我對這部電影肅然起敬。

人類究竟要怎樣才能令生命永續?人與人之間要怎樣才能體現出真正的愛?在人們不得不將槍口對準敵人的時候,究竟應該怎樣想、應該怎樣做才能同時獲得正義與救贖?影片中這位軍人似乎爲人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考角度。

劇中的他,因爲擔心自己在戰爭中也可能像她的第一個拍檔那樣隨時失去生命,而遲遲未向女主表白。他內心對愛情、對愛人的敬重與呵護之情令人動容。

柳德米拉是位勇敢、獨立、智慧而善良的姑娘,她年紀輕輕便清楚自己的選擇,懂得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同時也因爲戰爭,選擇了適當的放棄、奉獻與隱忍。但戰爭的殘忍與猙獰,還是改變了本色的她,令她在他人眼裏只是冷血的執行任務的殺手。她的靈魂似乎在戰爭中被弄丟了,似乎也被那些無情的子彈射殺了,成了一具只會爲自己的祖國、爲這場戰爭的勝利擺出英雄姿態的冰冷道具。這無疑是電影對政治的黑暗與戰爭的無情所作出的相得益彰的揭露。

然而,電影以美國總統遺孀請她去白宮做客,並在給予了她充分的同情後而令她漸漸恢復了對正常的自己及正常的生活的渴望與熱情,最後兩人發展成爲忘年交爲切入點,很好地反襯出戰爭的殘酷與和平的美好,以及人性與生俱來的對自由和幸福的嚮往。而她的靈魂在久旱逢甘露般的情感的激發與滋潤下,一點一點地復活了。

但無論怎樣,戰爭對任何人而言都不可能是一個十分獲益的選項。不管輸還是贏,人們的身心都將遭受到永久性的傷害。

願人類能夠拒絕因自私而做慾望的奴隸,懂得珍惜生命、珍惜生活、珍惜大自然給予人類的、以及人類用智慧創建出的一切。

觀看《狙擊手》觀後感篇5

昇平街巷,華燈初上,在和平年代的風和雨順裏再去回首那些年戰火硝煙,隔着歷史的藩籬,卻盡顯了厚重與滄桑,大氣與凜然。當年,鴨綠江南花勝錦,北陵園畔草成茵;當年,峻極高山齊仰止,誓將紙虎化爲塵;當年,17歲的,未及弱冠便毅然從戎,投身於22軍64師192團3營8連,在朝參戰3年,連任工委委員。

“誰是最可愛的人”——既有細水涓流的感人心扉,又有英雄氣概叫人嗟嘆不已。我們亦是讀着邱少雲、黃繼光,看過《英雄兒女》、《上甘嶺》成長起來的一代,對戰場上的他們,有愛、有敬慕,更多的是深深的感念。老人,已近耄耋之年,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兵士,然而奔赴前線,戍衛祖國,他從槍林彈雨中活着走出戰場。老兵本身就是戰爭的烙印,是帝國主義屠戮的見證。

交談時,老人坐在竹編椅上,身後氧氣筒。家人介紹說,從朝鮮高寒的戰場上回來,老人便染上了肺大泡。所患日本血吸蟲病也是染自當年的“細菌戰”。老人給我們介紹起“細菌戰”——煤氣罐子一樣的的從天而降,摔成兩半,全是些蒼蠅、跳蚤、蚊子。語氣裏盡是難掩的氣憤。又說起美軍飛炸而過,整個天幕黑壓壓的一片,耳邊、頭頂還響着子彈橫掃的“嗖嗖”聲。聽老人的講述,彷彿置身於那一片戰場,天地都是灰沉的,死亡一次次擦身而過,生命像這樣不堪一擊。筆者無法不被那樣的驚心動魄動容,感念戰場上那一個個可愛的人,那些被帝國主義、被殘酷屠戮迫不及待剝奪走生命的年輕的兵士們。

英雄氣魄垂千古,國際精神召萬民。中國人民的犧牲是正義的,光輝的,將一直被世人感懷與追念。抗美援朝戰爭過去已70餘年,死亡的脅迫早已淡褪,當年的殘跡與參與者也已漸漸消逝於歷史。然而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譜寫了氣壯山河的英雄讚歌、創造了人類戰爭以弱勝強光輝典範的志願軍戰士們,他們戍國衛家,爲和平而戰的偉大精神,爲正義而戰的民族氣節,永遠值得銘記。

觀看《狙擊手》觀後感篇6

這場戰役鑄就了抗美援朝的偉大精神,展示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革命精神。

抗美援朝戰爭不僅奏響了一首英雄歌曲,而且塑造了抗美援朝的偉大精神,即祖國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愛國主義精神,他們不計後果地維護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英勇不屈、甘願犧牲生命的革命英雄主義者,不怕困難、始終保持昂揚鬥志的革命樂觀主義者,是履行所賦予的使命的革命忠誠精神以祖國和人民的國際主義精神爲人類的和平正義事業而奮鬥。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崇高風采的生動寫照,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民族性格的集中展示,是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只有英勇地決定犧牲,才形成了壓倒性的英雄精神。據統計,共有6名用身體擋住敵人射擊眼睛的黃繼光烈士,9名爲拯救朝鮮婦女兒童而犧牲的東存瑞烈士。它們展現了中華民族爲民族和民族創造的民族精神,爲黨和人民準備犧牲一切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經過兩年零九個月的浴血奮戰,中國人民志願軍創造了人類戰爭的奇蹟,用鮮血和生命贏得了歷史性的偉大勝利,捍衛了新中國的安全和尊嚴,數十萬英雄兒女在朝鮮半島大地上酣睡。如此偉大的犧牲和這樣的偉大勝利,得益於中國人民敢於鬥爭、敢於勝利、敢於堅持、團結一致,凝聚了中華民族抵禦外來侵略的決心和力量,形成了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

毛澤東曾說:“我們中華民族有與自己的敵人戰鬥到底的精神,有自力更生的收復舊物的決心,有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自立的能力”,這支軍隊有不屈不撓的精神,必須壓倒一切敵人,永不被征服被敵人打敗了。抗美援朝的精神是“知山有虎,倚虎山”,即“越艱險,越向前”。它真正體現了中華民族浴血奮戰到底的精神風貌,用“毛澤東思想”展現了人民軍隊不屈不撓的精神風貌。

沒有這場戰爭,就沒有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和平環境和強大的崛起。中國共產黨人、中國人民志願軍和中華民族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形成的抗美援朝精神,並沒有隨着戰爭的勝利和志願軍的凱旋歸來而結束。與中國革命的其他精神一樣,它深深地銘刻在中國革命史、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不僅在對外戰爭中,而且在中國許多新的精神在內部實踐中受到影響、滲透、凝聚和創造。

觀看《狙擊手》觀後感篇7

正月九年級,和小鬼一早來到南通影城,觀看張藝謀執導的抗美援朝影片《狙擊手》。新春大片耐看,耐思,耐味。

影片刻畫了志願軍某五班爲救回偵察兵亮亮而展開的生死戰,驚險,驚心,驚魂。英雄的五班戰士感動全場,觀衆不時抹淚。

爲喚醒亮亮,爲不讓亮亮睡後凍僵,“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歌聲雄壯迴旋,震山河,撼天地,觀衆心裏齊唱齊和,動人之至。

影片中一朝鮮兒童和亮亮相處,親如一家,亮亮巧妙把情報藏在糖塊中,粘於童發裏。朝鮮童被敵人困在坦克中,五班戰士擊斃坦克手,救童獲得重要情報。五班戰士戰至最後一人,孤膽英雄雖傷肚傷肺,但毫不屈服,肚破血流不止,英雄自塞急救紗包,用皮帶緊緊捆肚上陣。敵見敵驚,敵見敵顫,趁敵驚楞時,英勇的戰士一舉擊敵,完成了傳送重要情報的光榮任務。

沒有歲月靜好,都是英烈流血前行。

新年放此片意義重大,極大地教育了觀衆。

戰鬥英雄形象光照山河。

小鬼受到心靈洗禮,出場還在回味壯觀戰況:“爺爺,這片子值得一看。”

觀看《狙擊手》觀後感篇8

今天天是陰沉的一如我的心情,與同學一起去參觀抗美援朝紀念館。一下車便看到那高高聳立的紀念塔,心中又是一抖,紀念塔的正面鑲嵌着題寫的“抗美援朝紀念塔”七個鎏金大字,下面是由旗幟、鮮花、綵帶組成的漢白玉塔花,代表和平、勝利和友誼。塔的背面是頌揚中國人民志願軍豐功偉績的塔文。塔體兩側分別刻有抗美援朝紀念章與和平萬歲紀念章。可那四周的遊人可想過那聳立的背後是多少鮮血多少的白骨······是那鮮血和白骨給剛剛站起如個孩童般的中國一個穩穩站立的堅強支點。我不曾經歷過那個時代,也無法用語言來說明那到底是段怎樣的時間,那不是史料或是視頻可以傳達出的,我不知道那是的領導人是怎樣的無可奈何卻仍打起精神爭取力挽狂瀾,我不知道那時的戰士是否疲倦,是否厭惡了戰爭,是否想後到家中看看妻兒父母卻不得不爲祖國的安寧而奔赴戰場保家衛國,我不知道那時的人民是怎樣的期待安寧卻聽到戰事又起時的怔然,我不知道他們送走戰士的時候是否有淚水在眼眶中不能落下。

那些是我無法碰觸的過去而今天在抗美援朝紀念館中我彷彿逆轉時間看到了其中一角。耳邊是輕柔的介紹的聲音:抗美援朝紀念館,始建於1958年,當時隸屬安東市人民委員會文化科。紀念館的前身是1953年創建的“遼東省地誌博物館籌備處”。1956中11月2日,經遼寧省文化局批准,成立了“安東歷史文物陳列館”,原遼東省地誌博物館籌備處撤銷。1957年7月,安東歷史文物陳列館開闢了“原始社會”、“歷史文物”陳列,同時設有“抗美援朝紀念”專室等共十二個陳列室。1958年9月29日經遼寧省文化局上報中央文化部批准,將“安東歷史文物陳列館”改爲“抗美援朝紀念館”郭沫若同志題寫了館名。

看着那大廳中的雕像和照片我彷彿看到各民主黨派聚集簽下聯合宣言,彷彿看到那因設備不完善而無比艱難的戰役。一幅幅的照片無聲的訴說着那個血淚的時代,多少人撒血異國他鄉,再也無法歸來永遠埋骨異國。那是怎樣的寂寥悲悽,那漸漸無神的雙眼裏有着怎樣的遺憾,那慢慢腐爛的身軀裏有着怎樣強烈的願望,可惜在無人能知。

當參觀到第三次戰役的展廳時進來了許多國小生,他們手拉手的參觀着喧譁着,他們可知他們頭頂的照片意味着什麼,走到門口時看到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正在看那第三次戰役的介紹,看的那樣仔細而專注,這位老人才是真的是想看看紀念館的吧。進來了那麼多得旅遊團,那麼多的人,有幾個如這老者一般是真想回味那是的艱辛悲苦呢,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畢竟我也是爲完成作業而來,我也沒資格說他們。

觀着史詩般的展覽,我的心被深深的震撼着,62年前進行的抗美援朝戰爭是抵禦侵略、反對強權的偉大壯舉。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百業待舉。在朝鮮處於生死存亡、我國安全面臨嚴重威脅的危急關頭,黨中央應朝鮮黨和政府的請求,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中國人民志願軍奉命開赴朝鮮。歷經千難萬險,打敗了不可一世的美國侵略者。志願軍指戰員在這場戰爭中的表現,極大地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進而形成了中國人民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我們偉大的志願軍戰士不愧是最可愛的人,他們圓滿完成了中國人民賦予的光榮而偉大的使命,建立了不朽的功勳,以寶貴的生命維護和平與安寧,以壯麗的青春譜寫了歷史的光輝篇章。正是因爲有了那些先輩的犧牲,纔有了我們今天的生活。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戰爭的創傷隨着歲月的流失似乎慢慢地抹平了,但那場戰爭留在中國人民心中的印跡卻永遠不會消失,10餘萬爲國捐軀的中華好兒女的英名更是永遠銘記不忘。

勿忘過去,珍惜今天。我們今天的一切來之不易,我們要時刻珍惜這一切。

追憶那場戰爭,我們應該滿懷感激之情向最可愛的人--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致敬!向犧牲在朝鮮土地上的光榮的烈士們和他們的家屬深深致敬!向尚健在的參加那次戰爭的整整一代人深深致敬!

有人說:忘記歷史等於背叛!雖然有些偏激但並不無道理。那些歷史是由先輩們用鮮血白骨潑寫的,用他們的青春換來的,雖是保家衛國之戰可誰都不能否定它對世界格局的影響,亞洲的作用,對朝鮮半島的作用。如今無數的先輩長眠於綿延的長白山腳下,那號角之聲已經消散在朝鮮半島的上空但那聲聲號角之聲不該在我們心中消散,那是代表中國人民對世界發出的聲音。中國雖未多強大但絕不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