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用文>觀後感>

2022感動中國頒獎晚會觀後感7篇

觀後感 閱讀(3.23W)

我們在寫觀後感的過程中,需要聯繫我們的現實生活,觀後感寫好了,從而提高職場人的寫作能力,本站小編今天就爲您帶來了2022感動中國頒獎晚會觀後感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2022感動中國頒獎晚會觀後感7篇

2022感動中國頒獎晚會觀後感篇1

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昨晚落下了帷幕。這十位平凡人的不平凡之事,讓我感動,令我震撼,一個個感人的事蹟敲擊着我的心靈,發出動人之聲。

于敏,中國核物理的幾位開創者中,于敏是唯一一個沒有留學背景的人,在氫彈的理論探索中,于敏幾乎從一張白紙開始,依靠自己的勤奮,舉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難,終成開創者。

趙久富,是中線一期工程四十多萬移民的傑出代表。爲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湖北省有十八點二萬移民離別故土,而趙久富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外遷第一人,湖北“移民書記”。

木拉提西日甫江,新疆和田地區公安民警。面對艱鉅繁雜和複雜危險的環境,他與犯罪分子機智周旋,鬥智鬥勇,先後數十次將暴恐犯罪活動粉碎在預謀之中,他也因此被當地羣衆譽爲“獵鷹”。

張紀清,一九八七年,用近乎一年的工資捐款給鎮政府用於敬老院的建設,署名炎黃。…………

得到殊榮的人,大都是些普普通通的人,沒有什麼稀奇之處。可,他們是怎樣變得這麼偉大的呢?

是的,他們都是普通人,可他們擁有我們沒有的東西,那就是——豁出生命去愛國。

教師評語:本文小作者爲了完成這篇文章,蒐集了大量的資料,可謂字斟句酌,小小年紀肯爲一篇文章下此功夫,作爲其語文老師實感欣慰。用文字記錄感動的同時,在內心沉澱並且踐行其精神,才更加難得。

2022感動中國頒獎晚會觀後感篇2

“感動中國”的力量是風的力量,輕輕盪滌着人的心靈,溫暖而雋永。儘管獲選的十大感動人物和羣體有着不同的社會和職業背景,也在用不同的方式感動着別人,但在他們身上,我們能夠看到一個共同的特質——震撼人心的真、善、美。正是這種令人震撼的力量向我們展示了人性的善良和社會的美好,讓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給我們的社會注入了清新正能量。

他,日夜潛心於科學研究,廢寢忘食;他,帶領自己的科研團隊,書寫量子通信的科學新篇章;他,悉心於自己的學生後輩,培養可造之才;他,爲國鍛造通信領域的超級科技。他就是東陽人——潘建偉。潘建偉,46歲,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由我國科學家自主研製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它將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這將是跨度最大、史上最安全的`通信網絡。這個項目的首席科學家正是潘建偉。潘建偉長期從事量子光學、量子信息和量子力學基礎問題檢驗等方面的研究,對量子通信等研究有創新性貢獻,是該領域的國際著名學者,潘建偉有關實現量子隱形傳態的研究成果入選美國《科學》雜誌“年度十大科技進展”,並同倫琴發現x射線、愛因斯坦建立相對論等影響世界的重大研究成果一起被《自然》雜誌選爲“百年物理學21篇經典論文”。其研究成果曾6次入選兩院院士評選的“中國年度十大科技進展新聞”、5次入選歐洲物理學會評選的“年度物理學重大進展”、4次入選美國物理學會評選的“年度物理學重大事件”。

還有奮不顧身,衝入火海的王峯,扎身山區的教師支月英等等,讓我深受感動。

作爲一名一線教師,我們要向這些模範學習,努力做好本職工作,深入紮實開展課改,努力探討三代導學案的使用方法,做一名合格的人們教師。

2022感動中國頒獎晚會觀後感篇3

上世紀80年代,中國物質匱乏,女排五連冠,激發了我們身處艱難卻不甘落後的勇氣和信心。

即將上映的影片《我和我的祖國》,生動展現了這個橋段。歷經90年代成績下滑,再到“兩起兩落”重奪奧運冠軍,中國女排用頑強的意志證明了什麼叫永不言棄,什麼叫團結一心。“女排精神”逐步成爲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激勵着一代代人爲國家爭光、爲人民建功。今天,中國實現了從落後時代到趕上時代、引領時代的轉變,步入了更爲自信從容的發展階段。“女排精神”依然在國人心中激盪,它是國家直面挑戰、贏得更大勝利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女排姑娘們在賽場上團結拼搏、永不放棄的優異表現,既是民族自信的一部分,又爲這種自信不斷輸入新動能,讓更多人看到“中國人行!完全有能力達到甚至超過世界一流水平!”對於擁有14億多人口的中國來說,發展之路註定不會輕輕鬆鬆。繼續發揚包括“女排精神”在內的民族精神,堅定自信、敢於勝利,頑強拼搏、永不言敗,不懼任何風險挑戰,戰勝一切困難,才能以大國心態更加從容走向未來。讓五星紅旗高高飄揚,不僅是中國女排姑娘們的目標,更是每一箇中國人爲之奮鬥的目標。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這樣的精神激盪,讓我們不能不熱淚盈眶。

2022感動中國頒獎晚會觀後感篇4

扁擔窄窄,挑起山鄉的未來。板凳寬寬,托起孩子們的夢想。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執鞭上課,艱難斑駁了歲月,風霜刻深了皺紋。有人看到你的滄桑,更多人看到的是你年輕的心。

這是感動中國組委會給予你的頒獎詞,是對你十八年來辛勤付出的高度評價。我無法清楚地訴說我此時此刻的心情,感動、慶幸,同時又有些不解。我感動,感動你用一根窄窄的扁擔,18年風裏來雨裏去,挑起了一片晴空;我慶幸,慶幸我現在坐在溫暖的教室裏,接受良好的教育;我不解,不解你爲何有如此大的決心留在那個窮困的小山村,甚至在你失去了才九個月大的女兒時。這個窮困的小山村,埋葬了你的青春,折斷了你的翅膀,奪去了你小女兒的寶貴生命。

爲何?爲何?爲何你不選擇離開?

直到我看到你坐在那個破舊的教室裏,望着孩子們吃着你爲他們準備的午飯時那明媚的笑顏,我才深切明白,有種東西,叫做堅守。

堅守,堅守那一根帶來知識的扁擔;堅守那一方坑坑窪窪的講臺;堅守那一塊殘破不堪的黑板;堅守那一雙雙求知的清澈的眸子;堅守你爲孩子們死撐的那片叫做希望的藍天。

?感動中國》的主持人敬老師說:不是傑出者才做夢,只是善夢者才傑出。

而你,張玉滾,你是一個傑出的織夢者,你用無私與關愛爲孩子們織就了一個個五彩斑斕的夢,同時,也造就了自己,一個傑出的自己!

陽春三月,春意盎然,此刻,你是否手中握着那根窄窄的扁擔,你是否顛簸在那條泥濘的小路上,你是否仍舊擔着沉甸甸的課本孩子們的夢想和希望,額頭上卻早已細汗濛濛?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面對孩子們的深切感激,你淺笑安然。你想的是,堅守初心,方得始終,不求感動中國,只求無愧於心!

感謝你,令我這顆焦灼而無處安放的心沉靜下來,我將揮開眼前的陰霾,乘風破浪,堅守一片冰心,只願活得坦蕩,無愧於心!

2022感動中國頒獎晚會觀後感篇5

逐夢浩瀚太空,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發射“天和核心艙”是中國空間站建設的“首戰”。作爲中國空間站的核心組成,“天和核心艙”發射成功不僅使我國建設空間站的信心更加堅定,也極大地增強了全體中國人的民族自豪。

在對“天和核心艙”發射成功所致的賀電中指出,建造空間站、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是實現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的重要目標,是建設科技強國、航天強國的重要引領性工程。天和核心艙發射成功,標誌着我國空間站建造進入全面實施階段,爲後續任務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希望你們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自立自強、創新超越,奪取空間站建造任務全面勝利,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萬事開頭難,“天和核心艙”發射成功是中國空間站建設邁出的重要一步,在邁好這一步的過程中,不僅積累下了豐富經驗,更是開拓出諸多創造性實踐。創新創造,是發展航空航天事業重要的“方法理論”。今天的發射成功是一個好開端,鼓舞人心、提振信心,要把這個“好”延續下去,讓空間站建設的每一步都能成爲下一步的“強心劑”,就要持續不斷用好用足創新創造這個“方法理論”。據報道,未來兩年,“天和核心艙”將會在距離地面400公里的太空軌道上,陸續與“天舟”“神舟”“問天”“夢天”等航天器共同完成空間站組裝建造和關鍵技術在軌驗證等任務。完成這些任務,不能靠“複製”“粘貼”,只能靠創新創造。只有這樣,空間站的建設,才能走好每一步。

偉大的事業離不開偉大的精神,更離不開一代代爲之奮鬥拼搏的人。我國的太空站建設從“追趕者”逐漸成爲“領跑者”,無數航空航天人爲之傾盡心血。今天下午,當李尚福總指揮長宣佈“天和核心艙”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的那一刻,指揮部現場掌聲雷動,還有更多人隔着屏幕深受感動。爲什麼有掌聲?爲什麼能感動?因爲每個中國人都知道,這一刻來之不易,這一刻凝聚着無數航空航天人奮鬥的成果。對星辰大海的探索永無止境,繼續奮鬥的火種更要生生不息。此時此刻,我們更應該向每一位航空航天戰線上的奮鬥者致敬!

2022感動中國頒獎晚會觀後感篇6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6月17日9時22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順利發射,15時54分成功對接天和核心艙。自1992年項目正式啓動以來,中國載人航天事業不斷突破西方國家的重重封鎖,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數次在浩瀚蒼穹寫下精彩紛呈、振奮人心的中國故事。

中國夢牽引航天夢,航天夢助力中國夢。築夢太空,離不開習近平同志對一代又一代廣大航天人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自立自強、創新超越,奪取空間站建造任務全面勝利,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做出新的更大貢獻的殷切期盼。

築夢太空,離不開黨中央的科學決策和堅強領導,靠的就是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靠的就是各部門、各地區、各學科的協成作戰。從神舟一號的一飛沖天到神舟十二號與天和核心艙的自主交會對接……中國在經濟、社會、科技、文化等領域所取得一系列舉世矚目的成就,充分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神舟載夢,承載的是中華民族千年以來的飛天夢。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29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29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29年,是創造輝煌開闢未來的29年。一代又一代的中國航天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向實現中國夢、強國夢、航天夢的宏偉目標砥礪奮進。我們既是偉大航天事業發展征程的觀察員,也必將成爲全面建成航天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見證者。

2022感動中國頒獎晚會觀後感篇7

2020年12月17日凌晨,一顆明亮的“流星”劃過夜空,這是剛剛從38萬公里外的月球帶回月球樣品的嫦娥五號返回器。1時59分,嫦娥五號帶着1731克月球樣品順利返回地球,中國人終於實現了千百年來“上九天攬月”的夢想。

至此,中國探月工程實現“六戰六捷”,“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圓滿收官。

2021年5月15日,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着陸在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實現了我國首次地外行星着陸。5月22日,祝融號火星車駛上火星表面,留下了中國人在火星上的第一條印記。

2021年,神舟十二號和神舟十三號乘組,已完成太空出艙等多項任務,並在中國人自己的空間站進行了首次太空授課。

30年來,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從艙內實驗到太空行走,從短期停留到中期駐留,中國人正一步一個腳印走進屬於自己的太空家園——空間站。伴隨着一次又一次起飛,中國人在太空中走得越來越遠,而我們的夢想卻越來越近。

隨着北斗三號最後一顆衛星升空,我國終於建成了獨立自主、開放兼容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近三十年間,幾代北斗人堅守建設中國人自己衛星導航系統的初心使命,建成中國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奔向新時代,北斗人將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繼續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北斗力量。

嫦娥探月、天問問天、神舟逐夢、北斗環宇。幾十年來,中國航天人從未停下對宇宙探索的腳步,探索宇宙,是一代代中國航天人不變的情懷與浪漫!未來,中國航天必將走得更穩、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