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用文>觀後感>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感悟心得

觀後感 閱讀(1.85W)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感悟心得

國慶假期必看電影一定是《我和我的祖國》,上映前掀起的熱潮,已經讓我們大致瞭解了故事的梗概,但仍不妨礙我們在電影院再一次燃燒激情。相信很多人看着電影默默落淚了,那是對過往歲月的一種致敬,那是曾經生活的一種共鳴。

電影的視角很獨特,不是紀錄片式的敘述,而是小人物串起的時代故事。《前夜》中的一些場景,在現在看來或許都會覺得滑稽,屋檐上對民衆的求助只是爲了尋找一些可用的紅綢子,簡陋的實驗設備,連夜煉製的升旗裝置,都顯示出那個時代的物質貧乏和百廢待興。新中國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成立的,但卻是所有民衆的希望之星,人們的幹勁十足,心勁十足。這個視角,更加折射出建國70年來的輝煌成績,喚起觀衆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相遇》最重要的一場戲發生在公交車上,那些隱形埋名的科研工作者,放棄了生活中的一切情感,放棄了自我甚至生命,只有國防強大的一個信念。原子彈爆炸成功,這是中國躋身國防強國的大事件,也是中國提升國際地位的大事件。這個大事件通過公交車上的一幕展開,動人之處,深入人心。

香港迴歸,我已經有深刻的記憶,那時候我正在上大學,同學們集中在階梯教室中,守望着這一歷史性的一刻,心情莫名的激動。而《迴歸》的故事都集中在對時間的執念上,迴歸這一歷史時刻,依舊通過直接或間接的親歷者,讓我們感受着神聖。修表匠的精益求精,升旗手的日複訓練,中方官員對時間的堅持……

《我和我的祖國》7個篇章的故事,由7位導演分別完成,一次領略7位導演的表達,作爲觀衆的我,彷彿也過了一把閱卷老師的癮。

徐崢導演的《奪冠》透着足足的徐氏幽默,女排三連冠萬人空巷的場景,已成爲思想的記憶。當鼕鼕手扶電視天線,掛起一張牀單時,彷彿看到了超人的身影,身披紅色斗篷,拯救人類世界。作爲觀衆的我,竟然產生了視覺和思想的跨越,或許在導演的心目中,當時能以一己之力調出清晰電視畫面的鼕鼕,正是那個場景下羣衆的超人吧。哈哈。

《北京你好》中,葛大爺飾演的北京的哥更是詮釋了小人物的情懷,也透着甯浩導演深深的痕跡。的哥是一個城市的縮影,柴米油鹽、家長裏短,吹牛聊天,都在這個人物身上一一上演。萬衆期待的奧運門票,更是引發了一連串啼笑皆非的故事,最終在人物的情懷中落下帷幕,小人物的情懷再次彰顯了人性的真善美,彷彿一曲時代的高歌。

《白晝流星》更是陳凱歌導演的哲學表達。天際罕事的白晝流星,將宇航員成功返航的故事、兩個自甘墮落的年青人破罐子破摔,幾乎走向邊緣的故事、樸實的老書記以人性的善良燃起心底光亮的故事,串聯起來。故事簡短,卻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光芒。白晝流星,它或許是罕見之光,但也會是心底之光,不用向外尋,只需向內找。

這是一部主旋律的愛國電影,讓我們回憶見證那些歷史時刻,激發油然的民族自豪感。但我更想從電影本身出發,電影拍攝的角度,本身也彰顯着時代的進步和國人的自信。

我們不再需要那種吶喊式的表達,我溫柔地看待世界,那是一種內心的強大。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2

在競技賽事裏,中國女排於國人心中的地位是特殊且不可撼動的。1984年女排姑娘首次奧運折桂,用“三連冠”站穩巔峯向世界展現中國力量,“團結拼搏、不畏困難、爲國爭光”的女排精神凝聚成整個時代的精神符號。

作爲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的七個故事之一,由徐崢執導的《奪冠》正是借一個小男孩的視角回顧了1984年女排奧運會奪冠、首獲世界大賽三連冠的歷史瞬間。《奪冠》重現了中國女排奧運賽場的英姿,同時將鏡頭聚焦到大時代背景下的小人物,記錄80年代全民歡騰共爲女排喝彩的場景。

重溫國人驕傲記憶 女排精神凝聚人心

各位聽衆,各位聽衆,臺灣同胞們,海外僑胞們,現在我們向大家轉播,第23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女子排球決賽,這是由中國女子排球隊對美國女子排球隊……

現在中國隊侯玉珠在發球,美國隊一傳沒有到位!打探頭球!好球!郎平把球扣中了!

在黑白電視機裏,央視解說員宋世雄傳來了捷報,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奧運會奪冠,首獲世界大賽三連冠。熟悉的解說聲音響起,喚起了一代人的時代記憶。“八幾年的時候,在弄堂裏,大家一起看女排比賽。這個給我的印象是特別特別深刻。”作爲《奪冠》的導演,徐崢將自己的女排記憶融入電影中,當時十二歲的他經歷了中國女排首次奧運奪冠的時刻,成爲了這段歷史的見證人。

當女排隊員站上領獎臺,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國歌聲迴盪在體育館裏……這一切組成了觀衆們記憶中的經典畫面。在那個沒有手機沒有互聯網的年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親近,注意力也相對集中,“所以一場比賽,它的話題從頭到尾,始終貫穿。帶給我們精神世界的充實感是很強烈的。”徐崢說。

在故事中,徐崢將女排精神與時代情感緊密結合,通過獨特的敘事風格,將35年前洛杉磯奧運會那場激動人心的女排決賽“搬到”上海弄堂裏“現場直播” ,以弄堂的鄰里情,再次重溫女排傳奇,重現中國女排首奪奧運冠軍的巔峯時刻。

徐崢回憶道:“那個時候大家看這麼一場比賽真的是萬人空巷,在80年代也是在改革開放剛開始的這個階段,帶給我們中國人一劑強心劑,種下了一顆自信的種子。”運動是最能夠凝聚人心的,徐崢表示,女排精神所體現的不僅僅是女排,也不僅僅是運動,“它所產生的這種凝聚力,是能讓你感覺到,你跟你的祖國之間有這麼一種相通的感覺。”

小人物見證大時代 小情懷點燃大夢想

黑白電視機擺在弄堂中間,前排馬紮、中間椅子、後面踮起腳尖,鄰居們層層疊疊聚在一起觀看那場振奮人心的比賽……

房頂的天線時不時需要有人手動的尋找信號,每當中國隊得分,歡呼聲彷彿能穿破天際……

徐崢將兒時對上海的記憶在《奪冠》中情景再現,還原了80年代老上海石庫門弄堂的生活氣息。故事的主人公正是那個在房頂舉着天線手動尋找信號的小男孩。通過小人物見證大時代是徐崢對於《奪冠》的創作理念。

徐崢認爲,每一個故事都應該樹立一個英雄,可以是民族英雄,也可以是平民英雄。“像在電視機裏大家看到的女排,就是我們的民族英雄。她們在世界體育的大舞臺上,站上了巔峯。而我們故事所講的這個主人公,是一個小孩,一個普通人。”當他在天台上舉起天線的時候,他就是一個英雄,徐崢笑稱:“(做音樂的時候),我跟作曲老師說,‘您就照着超級英雄那個來’。我覺得在那個時刻,在在下面看比賽的觀衆心裏,他跟超級英雄是一樣的。”

1984年的女排姑娘用“三連冠”向世界展現中國力量,弄堂裏的小男孩爲了保障其他人觀看直播放棄了看比賽的機會,徐崢說:“我們這個故事的核心,其實是講個人爲祖國默默奉獻的那一刻,那一點點能量。那種能量可能微不足道,但是都具有一種信念。無數感人的瞬間匯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是真正的跟國家之間的那種血脈相連。”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3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聽着這熟悉的歌詞,我在看完《我和我的祖國》後離開了電影院。

這部電影一共講了七個小故事,每一個都十分令人感動。在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第一個和第七個。

第一個故事名叫——前夜,講的是中國建國前一天工程師林治遠檢查電動升起裝置的故事。他先是在不能進廣場的艱難條件下仿製了一個小型的升旗裝置,所有人(除了他的助手)都不能理解他。而他在馬上驗收之前終於檢查出電動升旗的缺點,並在大家的幫助下,成功解決了它。當我看到爲了製造出小鋼球,居民們紛紛送出自己珍貴的東西來,尤其是清華的化學教授說:“這是化學實驗室最後一塊鉻。”我的眼睛溼潤了。中國人民的團結一心,爲國奉獻的愛國精神,深深地刻印在我的心中。

第七個故事叫護航。講了一個飛行大隊的王牌女飛行員爲執行閱兵任務的隊友們護航的故事。她們幾個人之間的互相謙讓、協作與幫助震撼着我。同時,還讓我體會到了閱兵儀式那麼整齊,在其背後需要的努力與付出是多麼的不容易。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4

《我和我的祖國》中“奪冠”的章節格外讓人難忘,“中國女排”讓世人看到了中國女子排球隊頑強戰鬥、勇敢拼搏的精神,這一精神也被稱之爲“女排精神”。時至今日,女排精神早就不僅是體育領域的品牌標籤,更是成爲了當代社會文化的一種符號。我們基層黨組織當學習中國女排精神,爲中華民族騰飛頑強拼搏。

看完《我和我的祖國》要學習勤學苦練的精神。女排的成功並非一蹴而就,而是紮紮實實練好基本功的成果。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如果女排隊員沒有紮實的基本功,又怎麼走到今天的地步?同樣我們基層黨組織也是如此,在十九大報告中出現了六個“新”字,分別是新成就、新時代、新思想、新目標、新部署與新要求,怎麼樣才能做到“新”?唯有多看、多學、多聽,學好專業知識,打牢業務技術,理解全新政策,才能跟上這新時代的步伐。

看完《我和我的祖國》要學習頑強拼搏的精神。在世界女子排球隊中,也是強隊如雲,像美國、巴西、荷蘭等都是頂尖強隊,然而面對如此強隊,中國女排不畏強敵,從不認輸,而是靠着頑強拼搏,永不言棄的精神,一次次戰勝了這些對手。女排身上這種不畏強敵、頑強拼搏的精神,一直以來都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14年的抗戰爲何能夠勝利,靠得不也是這種精神嗎?如今我們基層組織更是要繼承併發揚這種精神,將這種精神運用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中去。

看完《我和我的祖國》要學習團結戰鬥的精神。女排能夠在世界盃上一路高歌猛進,與她們的團結戰鬥有着很大關係。每次得分或是失分,女排姑娘們都會輕輕擁抱或是互相鼓勵,這就是她們身上的團隊精神。不光是女排如此,就連遊戲王者榮耀、英雄聯盟等也都講究團隊精神,作爲奮鬥在基層的青年幹部,面對脫貧攻堅、雙城同創、拆遷等一項項基層工作重點,更應該要以團結精神去應對這一切,與身邊的同事,與基層的羣衆,共同拿下這一場場攻堅戰的勝利。

當然,女排的精神遠遠不止這三種,這種精神早已經不再侷限於體育的範疇,女排精神中蘊含的強大的生命力與感召力,已深深紮根在國人的心中,永遠激勵着國人。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5

《我和我的祖國》中“相遇”的章節,講述的是: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故事。這讓我不禁想起了總書記的話:“兩彈一星”精神是寶貴的精神財富,一定要一代一代地傳下去。毛澤東同志曾指出: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好的精神能夠產生民族的凝聚力,支撐起民族的脊樑,轉化爲具大的物質力量。“兩彈一星”的創業階段、實現過程,始終貫穿着科學家、科學專家們忠於祖國、默默無聞、無怨無悔、立志報國的堅定信念和優秀品質,而“兩彈一星”精神的民族性、思想性、求實性和先進性應該成爲當代黨員幹部的必備品質。

“兩彈一星”精神的民族性,就是要愛黨愛國、顧全大局護國威。我們黨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爲己任,我們的黨員幹部要對黨所肩負的歷史使命更加清醒,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理想信念更加堅定,時刻以黨和國家利益爲重,時刻站在黨和國家的立場幹事創業,

“兩彈一星”精神的思想性,就是要堅定理想、立足崗位創業績。很多幹部在走向工作崗位之時,滿腔熱血想幹出一番事業的。隨着工作時間的增加,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忘記了當初的理想,懈怠了工作的激情。作爲新時代的黨員幹部,要時刻牢記肩負的歷史使命,認真履職盡責,始終保持一顆作爲之心,充分發揮個人知識和能力,在自己的崗位上創造出一番業績。

“兩彈一星”精神的求實性,就是要求真務實、敢於擔當嚴守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幹部就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盡多大責任纔能有多大成就。”敢於擔當是新時代黨員的使命和職責,但在實際工作中有些黨員缺少擔當的勇氣,工作中不敢動真碰硬,不能實事求是,嚴重影響和制約了工作成效,作爲新時代的黨員幹部,要以捨我其誰的政治擔當和勇氣,做黨章黨紀黨規的堅決捍衛者,同一切違紀違規行爲和不正之風作鬥爭,真管真嚴,敢管敢嚴,堅守紀律底線,抵制不良風氣。

“兩彈一星”精神的先進性,就是要牢記使命、不忘初心。面向未來,面向挑戰,我們的黨員幹部要牢記使命、砥礪前行。面對國內外形勢的深刻複雜變化,面對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要充分展現共產黨人的本色初衷、雄心壯志和使命擔當,時刻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爲黨工作,爲黨的事業奮鬥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