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用文>觀後感>

看比賽觀後感6篇

觀後感 閱讀(1.24W)

觀後感是記錄我們看一部作品而引出的感想,一般小夥伴們觀看完一部影片後,應該有不少感想,可以撰寫一篇觀後感,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爲您推薦的看比賽觀後感6篇,供大家參考。

看比賽觀後感6篇

看比賽觀後感篇1

純潔的冰雪,激情的約會。北京冬奧會的腳步離我們越來越近。“一起向未來”,這是繼“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之後,中國再次發出的盛情邀約。精彩紛呈的冬奧賽事、匠心打造的奧運場館,“雙奧”之城將書寫奧林匹克歷史新篇章。以冰雪爲媒,邀請世界共襄盛舉,共沐奧林匹克之光,讓冬奧成爲展示“中國風采”的“最美窗口”。

“雙奧之城”彰顯“大國風範”。從“零獎牌”的衆國羣嘲,到領跑獎牌榜的無數讚譽;從“中國何時才能辦一屆奧運”的感嘆,到北京即將成爲全球首個舉辦夏季、冬季奧運會的雙奧之城。這背後是無數中華兒女自強不息、勇毅篤行,是一代代中國體育人的發奮圖強,努力拼搏。成功申奧6年多來,中國倒排工期、朝乾夕惕,12個競賽場館全部提前完工,3個冬奧村如期交付使用;着力推進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冷冰雪”成爲“熱運動”,北京冬奧會申辦時提出“帶動三億人蔘與冰雪運動”的願景正逐步變爲現實……越來越多的人蔘與到冰雪運動中來,體會冰與雪的樂趣。北京這座“雙奧之城”展現出我們國家勇毅篤行、勇往直前的大國風範,推動着我國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

賽會籌備展現“中國力量”。辦好北京冬奧會是黨和國家的一件大事,是我們對國際社會的莊嚴。中國在工程建設、運行保障上展現出真正的“工匠精神”與雄厚的技術力量,爲奧林匹克的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中國智慧、中國力量。二氧化碳環保型製冷劑製冰,“冰絲帶”環保、節能設計,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轉化工程……可持續發展理念貫穿北京冬奧會始終,讓更多的人瞭解中國綠色發展的文化底蘊與內涵;智能巡檢機器人運用的ai技術、賽事轉播使用的5g雲轉播技術……各種各樣的高科技在奧運會上集中展現,彰顯了“科技冬奧”的底色;研發上線12306英文網站、英文自助售票機,增設冬奧專區票務服務功能……中國力爭用更優質的服務爲選手留下“冬奧記憶”,爲奧林匹克運動貢獻中國力量。

冬奧元素傳播“中國文化”。“文化冬奧”是感悟中華文脈、增強文化自信的體育盛會。北京冬奧會的各種冬奧元素,承載着厚重的中華文化,不斷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從“冬夢”“飛躍”的會徽設計,到“冰絲帶”“雪飛天”等場館的命名;從奧運獎牌、奧運圖標“小紅人”、到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這些極具中國特色的文化元素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文明豐富多彩的內涵。從“鴻運山水”“唐花飛雪”的唯美中國風,到“冠軍龍服”的驚豔亮相;從冬奧會的火種燈設計,到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每一處設計細節都融入了中國詩意的文化意境。毋庸置疑,中國文化發出中國之聲、展示中國之美,是對中國精神的生動詮釋,更是向世界展現了中國文化之美、傳遞美美與共之心。

冬奧會的熱忱與魅力從世界中來,也必將從中國走向世界。讓我們共同期待奧林匹克火炬燃亮北京的夜空,期待冰雪賽場,寒梅綻放,五星紅旗高高飄揚!

看比賽觀後感篇2

“我會拼盡全力,努力站上最高領獎臺爲國爭光。”1月16日,到達張家口崇禮萬龍滑雪場後,將出戰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的景縣籍高山滑雪運動員張夢秋,第一時間給景縣的母親高立敏打來電話,平和的聲音中透露着自信。

“她永遠是我們的驕傲。”談起身殘志堅的女兒,高立敏滿臉自豪。

今年剛剛20歲的張夢秋,有着6年運動員職業生涯。14歲時,因患小兒腦性癱瘓導致身體具有一定運動功能障礙的她,成爲了河北省殘疾人冬季項目隊的一名運動員,專攻高山滑雪項目。因爲身體原因,她的反應速度要比其他人略慢一些。教練講解的動作要領,別人一個小時就能學會的動作,對於張夢秋來說需要花兩三倍的時間才能掌握。但她不服輸,在教練的耐心指導下,刻苦訓練,反覆琢磨技術動作,最終熟練掌握了各項技巧,取得驕人的成績。2017-2018雪季,張夢秋開始在全國比賽中嶄露頭角,併入選了國家集訓隊。從2019年開始,她在新西蘭南半球杯、殘奧高山滑雪世界盃等國際大賽中斬獲6枚金牌,2021年更成爲第十一屆全國殘運會和亞殘運會高山滑雪項目的三冠王。

在母親眼裏,夢秋是一個開朗、堅強,勇於不斷挑戰自我、超越自我的人,一路走來也有着很多的不容易。夢秋曾說:“我的夢想就是站在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的最高領獎臺”。爲了實現自己的夢想,6年來,張夢秋絕大部分時間呆在寒冷的訓練場,一遍遍做好教練要求的動作,一個個完成好安排的計劃。長時間的訓練和比賽,也給夢秋帶來身體上的傷病,但她仍專心訓練,毫不放鬆。多年以來取得的各種優異成績,都離不開她的努力與堅持。

“一年回家一趟,非常想她,但想到她能爲國爭光,我也特別理解。”高立敏透露,2021年,夢秋僅僅回到老家景縣7天,其它時間便全心備戰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每週訓練6天,每天堅持在雪道上滑行6個小時,想家時只能打電話回來。每次打電話,面對母親“注意休息”的叮囑,她也總是語調輕鬆地叫大家放心,從未抱怨過訓練辛苦或有壓力。

“一直以來,我們全家人都很支持夢秋,也很關注她的歷次比賽進程。”高立敏表示,夢秋在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比賽當天,全家人將會通過手機、電視等渠道關注她的比賽,爲她加油鼓勁,自己也會提前準備好女兒最喜歡吃的美食,等她賽完回家團聚。

看比賽觀後感篇3

如果你不是一個體育迷,那麼你可能會問:“冬奧會與我們有什麼關係?”“我們爲什麼非要舉辦冬奧會?”其實,冬奧會與我們普通人也息息相關。

當今世界上,各國間經濟交流、文化交流非常普遍。中國作爲世界上的重要力量,必須加強中國的國際影響力,讓世界各國認識中國,瞭解中國。而一些國際賽事的成功舉辦,可以加強中國與外國之間的聯繫,從而爲國家創造出更多的gdp;也可以向外輸出中國的一些信念,使世界各國在更多位置上達到一致。而這些,最終惠及的,還是我們普通人。

冬奧會既是國家的冬奧會,也是我們平凡人的冬奧會。當我們看到運動健兒們在運動場上努力拼搏、爲國爭光的時候,心裏便油然而生一股自豪感。在冬奧會上勝利既是運動員們的夢想,也是我們億萬中華兒女的夢想。雖然我們無法在賽場上拼搏,但我們也有自己的報效祖國的方式。在自己的崗位上認真工作,對自己的事情認真負責,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也是一種愛國的表現。

中華民族既是歷史文化淵源的民族,也是敢於創造未來的民族。在如今這個時代,中國人對未來有着無比的信心。中國願意同世界各國人們一起,迎接未來的挑戰,正如北京冬奧會的主題——一起向未來。

我相信北京冬奧會可以取得圓滿成功,也期待中華民族的未來可以越來越好。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已經進入了賽場,這是各國競技的賽場,而中國,毫無疑問的在賽場的第一梯隊。我們需要做的,是不斷向前進,走一步,再走一步,我們一定會到達勝利的終點。我們腳下的是現在,我們面前的,是未來,是我們的夢想。

向着未來前進,追尋黑暗中的光芒,勝利的終點就在前方。我們不應該迷茫於過去,應該跟進時代的步伐,做新時代的開拓者、奮發者。

現在正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刻,我們的目標,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相信,站在前人肩膀上的我們,一定會再續輝煌,再次取得偉大成就,中國的未來一定是光明的。

看比賽觀後感篇4

很多時候,很多事情都是這樣,非不能爲也,蓋因不去爲也。比如,失去雙臂以後還能奪得游泳金牌;沒有一條腿,仍然能夠參加正常人的奧運會並且獲得不錯的名次;雙目失明,同樣能在綠茵場上馳騁;連生活自理都十分困難,卻是運動場上的驕子。他們沒有菲爾普斯那樣輝煌,也沒有博爾特那樣聞名於世,但當他們出現在北京殘奧會的賽場上時,所有人都不禁爲之動容。也許,我們還記不住他們的名字,但他們的身影已經深深鐫刻在我們心裏。通過他們,我們突然對人生以及世界有了新的認識:只要你想做,你努力去做,就沒有不能做到的事情。

殘奧會就是這樣在賽場之外讓我們收穫很多。捫心自問,比起他們,我們擁有健全的.身軀,但或許少了永不放棄的努力。

就像一句著名的廣告詞說的那樣,世間“一切皆有可能”,其關鍵就是你敢不敢想,敢不敢做,能不能付出超出常人的汗水和決心。

無論是在電視屏幕上還是在報紙上,殘奧會就是這樣走進我們的視野,給了所有人一個全新的感受。這些天,身邊的人無論熟悉的還是陌生的,談起殘疾人運動員,談起殘奧會,每個人都露出肅然起敬的神情,許多人都若有所思地對過往的生活進行一番心靈的拷問。

這就是殘奧會與奧運會的不同之處,這就是爲什麼兩個奧運會同樣精彩的道理。

看比賽觀後感篇5

因爲人各有各的命運,所以,世界上有了“殘疾”兩個字。

說殘奧會是競技舞臺,也是不可否認,但我認爲更大的一部分是他們敢於在這舞臺上展示自己,向全世界的人訴說自己雖然有身體上的殘缺,但是他們自己心中的理想還是火熱的,還是不可摧毀的。

獨腿女孩與“芭蕾王子”的雙人舞震盪了千萬觀衆的心,演繹了殘疾人對理想的追求,對完整生命的追求,完美地闡釋了生命存在的價值。

博爾特以手捶胸輕鬆飄越百米世界紀錄,菲爾普斯的水中8金與7項世界新紀錄,使得人類在陸上在水中都將生命的極限推開了很遠。

殘缺的身體不等於殘缺的人生。一張張剛毅的臉,一個個奮力拼搏的身影爲我們抒寫了人類最華美的篇章。殘奧會的運動健兒就這樣用頑強的意志,用不懈的努力爲自己創造了生命的輝煌。

殘缺不是恥辱,殘缺鑄就了另一種美,美在坦然面對殘疾的噩夢上,美在執著追求生活的意義上,美在堅強對抗巨大的困難上……那是意志,澆築在身體上的一種炫目的光輝。身爲健全人,我們給予他們的不是漠視,更不能是輕視,只要人活得有尊嚴有價值那就不算是真正的殘疾人。

讓我們關注殘奧,關注生命,關注完美。

看比賽觀後感篇6

今天是第xx個教師節,我們行知學校也舉行老師的演講比賽。

整個比賽,有12位老師參加,5位省級的評委。這12位老師的演講都非常精彩,其中給我映象最深刻的老師有兩位,一位是來自國小英語組的老師,她演講的內容主要是自己如何走出人生的迷茫。

人生漫長,往往迷茫,不知所措的時光最爲長久,這位演講的英語老師,原本是一位農村教師,整天不用管太多的事情,早上可以睡到自然醒,來到學校,幾乎就是和別的老師談一談東家長李家短之類的事情,生活的節奏特別慢,回到家就是往沙發上一躺,看自己喜歡看的節目。她有時想要打破自己人生的迷局,但有人總是對她說,再等等看,何必對自己那麼累呢。

自從她和自己的朋友談起自己曾經的專業,才明白自己要幹什麼。於是就來到行知學校教英語,生活的節奏一下子加快了許多,她身邊的小夥伴們的精神一直感染着她,讓她發現自己的有點,打破了自己可怕的夢境。走出了人生的迷茫。

另一位劉芸芸老師,她結合了自己人生的起點,從兒時的多次失敗 。終於一部電影改變了她的人生,她明白了自己應該當老師,於是在她畢業後,來到了行知。

首先是一堂課使她失去了信心,但是增加了幹勁,經過了兩年的努力,她終於成爲了行知的一位成員。學生也更加的喜愛她了。讓她的終點更加長遠。

兩個老師的故事都不一樣,但是結合起來就是我們的人生。

人生都有起點和終點,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我們付出努力和汗水,我們不要看成功者所站在的金光閃閃的舞臺,應該看他或她訓練室內被汗水所澆灌的地板。我們雖然會失敗,但我們不要放棄,我們雖然會迷茫,但要找到人生中的一線光芒,走出雲霧,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藍天。

在此祝願天下老師,教師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