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用文>觀後感>

看《天堂回信》觀後感7篇

觀後感 閱讀(2.48W)

我們在寫觀後感的時候,可以聯繫我們的現實生活,一般我們觀看完一場影片後,應該有很多感慨,可以撰寫一篇觀後感,下面是本站小編爲您分享的看《天堂回信》觀後感7篇,感謝您的參閱。

看《天堂回信》觀後感7篇

看《天堂回信》觀後感篇1

劇情像一壺濃茶,每沏一壺都有不同回味。

李丁飾演的爺爺是一名郵差,因工作原因,年輕時無法陪伴兒子,這令筆者想起《那山,那人,那狗》中的父親。在《那山》中,兒子接替了父親的工作,父子仍舊難以團聚,而這部劇中的兒子在國外工作,情況極爲相似。末尾處,爺爺臨死前看着照片,追憶先逝的妻子,《那山》中的父親亦時常思念妻子的過往。《天堂回信》可以說是《那山》的續集。

郵局讓退休的爺爺送一封信,這顯然是情節上的bug,但籠罩在童話氛圍中,一切都合乎情理了,那是“寄往天堂的信。”送信時,大樓停電,爺爺爲孫子做出榜樣,教他盡職盡責。在《那山》中,父親灌輸給兒子,要尊重遵守郵路,也能引申爲工作盡職盡責。兩部影片又神一般的相似。

信送錯了人,收信人顯然是位獨居老人,而真正的收信人肯定也是。腦洞大開一下,“寄信人”一定也是獨居老人。在影片中還有一位配角,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劉仲元飾演的“獨坐老人”。收信人,寄信人,獨坐老人,絕非映射空巢老人,而指向選擇離開子女,獨立生活的老人們。

爺爺(李丁)能享受隔代樂,全因兒子兒媳身居國外。當兒媳回國後,三代同堂的矛盾日漸顯著,爺爺和獨坐老人坐在一起,做出了相同的決定。

在爺爺的堅持下,孫子接受了離別的現實,情節讓觀衆難以抑制的潸然淚下,但爺爺無奈的選擇,也是最理想的做法。筆者的某一篇影評也提過類似結論,兩代人最好的生活方式,是住的不遠不近,彼此容易照顧,又能保持距離。

當然,影片也有藝術的不合理性,設定了一位通情達理的兒媳,和一位默默犧牲的爺爺。

兒媳回國後,在車內與孩子親熱,全然不顧寒風凜冽中的爺爺。爺爺默默的等待,和處處小心,總讓人聯想到這家人發生過許多故事。

在爺爺,兒媳,孫子的矛盾體中,兩隻金絲熊成了緩衝地帶。可當金絲熊意外死亡後,孫子看着“老夥伴”不依不饒,兒媳強烈自責,爺爺卻顯得陰晴不定,心事重重了。

好在,飯桌上兒媳做出了改變,面對兒子的冷暴力,做出讓步。可是,滿桌子的“西餐”暗示着矛盾依然存在,兩代人方方面面的差異猶在,爺爺還是要面對現實。

回到現實中,我們每一位觀者都會處在,這個矛盾體中的某一環上,應當如何面對這種現實問題呢。影片表明了立場,爺爺在生日中含笑離去。爺爺留下的笑容,正是影片提出的警醒,生命是有限的,這個矛盾遲早解開,不要因此錯過了相伴的時光。天堂是不會寄來回信的!

看《天堂回信》觀後感篇2

早晨,又像那天一樣,我被一個惡夢所驚醒,來得猛烈又突然,我多麼希望它只是一場夢啊,無論我如何緊抱我的被子,但它似乎是真實的,我看了看錶,看了看手機,難受。

我很慶幸當我跌入一個深淵的時候,遇見了你,你的眼睛,你的微笑,把我從深淵救了出來,但就當我即將爬出深淵的時候,你鬆手了,我掉向了更深的深淵,你別鬆手好麼?

我彷彿又回到了從前,那種恍惚的感覺又回來了。

我討厭一個人看電影,討厭每天打開郵箱沒有你的郵件,我討厭得不到你的迴應,我討厭自己這個樣子。

在你轉身離開的那一刻,我才知道什麼纔是我所要的。我才發現我已經習慣了你的存在,習慣了你的陪伴,習慣了你在身邊。

其實爲時不晚,你能明白麼~!

想到了你之前說的那句話,愛你並不是因爲你是誰,而是因爲在你身邊我是誰,

現在沒有你在身邊我什麼也不是;

我不知道你現在的心情怎樣,但如果你也和我一樣難受的話,請你回來吧,行麼?

我一直在給天堂寫信,把一封封信寄到天堂,所有人擡頭都能看到,但只有你能看懂,只有你能看明白,也只有你;

還記得那天給你的電話留言麼?

向你推薦一首許如芸的單曲《好聽》

你的電話又關機了。

現在的我無能爲力,只能靜靜的等待天堂的回信。

看《天堂回信》觀後感篇3

藍天白雲,陽光燦爛。故宮午門前的廣場上,晨晨和爺爺歡快地放着風箏。爺爺送晨晨去幼兒園,頑皮的晨晨要自己蹬三輪車。爺爺坐在後面,路人投來驚喜的目光。又一次,已退休的爺爺又穿上郵政制服,和晨晨一起送了一封“死信”,他們把一封收信人已故去的信用風箏放上天空,爺爺告訴晨晨:“他在天堂會收到的。”

晨晨的爸爸、媽媽在國外工作。爺孫倆就這樣相依爲命,日子過得安寧、幸福。

媽媽從國外回來了,要以全新的方法教育晨晨,要他學外語、彈鋼琴,使爺孫失去了往日的寧靜。

爺爺怕影響他們母子感情,不顧晨晨媽媽再三挽留,搬到原來自己住的地方去了。

晨晨在家中思念爺爺,終於向爺爺的家跑去,他使勁敲門,哭喊着:“我恨媽媽,我恨鋼琴,我沒了風箏,沒了老朋友,又沒了爺爺。”躲在樹旁的媽媽也潸然淚下。

爺爺過生日了,晨晨和好朋友琳琳送來生日卡,他們又和爺爺一起放風箏了。夕陽如血,爺爺和孩子們回到家中,爺爺勞累的躺在搖椅裏,永遠地“睡去”了。

晨晨和琳琳把生日卡放在風箏上,送上天空,他們虔誠地仰着頭,等待着天堂的回信。

一部風格清新,敘述流暢,情感深切的兒童片。親情是人的天性,很小很小的孩子就能感受到親人們對他的撫愛和關心,並天然地以親暱和依戀來回報。爺爺和晨晨之間的愛是祖孫式的,又是朋友式的。唯有如此,才能在其雙向的交流中顯出他們的人情和人格,顯出他們的可愛。

媽媽的形象很時代感,雖有新的生活觀念,也想愛孩子,但不瞭解孩子,不懂得兒童心理;相反,還有某種拔苗助長式的"望子成龍"心理。爺爺和媽媽之間的關係描繪得很好。他們兩人在如何撫育晨晨方面吸不同的觀念和做法,但他們都是有知識和通情達理的人,因而又能相互體諒和忍讓。影片沒有刻意去激化公媳矛盾,沒有去追求因此而可能獲得的戲劇效果,這在影片整體風格的把握上是得體的,高明的,也更適應兒童觀衆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兒童電影的基本要求。

暶很好的接觸和處理人的死亡這一主題。死亡對於兒童來說是比較難於理解的,本片把死亡現實童話化了,無宗教味,浪漫,虛擬;沒有哭叫、掙扎、痛苦。房間裏溫馨,柔和的燭光,爺爺像平常小憩似的躺在椅子上,照片裏是爺爺親切的微笑――爺爺去了天堂。一切自然而平靜,雖略有某種淡淡哀傷,但決無悽慘的刺激和恐懼。影片同時巧妙地提示孩子們,死亡是一個自然規律。

演員的表演也真實生動,逗人喜愛。

看《天堂回信》觀後感篇4

這是1部反映兒童體裁的影片,影片的重要特點是注重對兒童心靈的展示。影片講述了1個名叫晨晨的5歲小男孩,從小和爸爸生活在1起,他們相依相伴快樂地在1起生活了4年,然而晨晨的媽媽從國外回來後,對晨晨的教育方式進行了重大改革。晨晨不適應和媽媽在1起的生活,這時晨晨的爸爸搬回了鄉下的住所,就在晨晨和媽媽去給爺爺過生日時,爺爺去世了,永遠地離開了晨晨,晨晨懷念爺爺,將生日卡系在風箏上送給“天堂”裏的爺爺,還盼着爺爺的回信。

看了這部電影,我不僅想到了爸爸媽媽,他們是我不可割捨的最愛,我每時每刻都被父母呵護着,和爸爸媽媽在1起,我們生活得非常快樂、開心。此刻,誰又能想起已到了風燭殘年的爺爺奶奶,他們同樣愛着自己的孫子、孫女,思念着孫子、孫女,那是我所體會不到的,好似斷線的風箏1樣飄得很高很遠。

影片中最讓我感動的是晨晨給爺爺過生日這個片斷。晨晨給爺爺買了一張漂漂亮亮的生日卡,媽媽也給爺爺買了一個非常好吃的大蛋糕和一束美麗的鮮花。爺爺因爲要讓晨晨開心,就和晨晨一起去放風箏,爺爺因爲勞累過度,使心臟病復發,就平靜地去世了,便去了“天堂”。後來晨晨給爺爺寫了一封信,他用風箏把這封信“寄”給了天堂的爺爺,他希望爺爺能給他回信。看到這裏我妨不住流下了感動的淚。

看完影片我懂得了長輩是多麼關心我們愛護我們呀!我要從頭做起,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讓爸爸、媽媽勞累;我還要多讀書,多學本領,不讓爸爸、媽媽操心;我還要尊敬長輩,長大才能成爲有用之纔來報答長輩對我們的無盡關愛。

看《天堂回信》觀後感篇5

今天我看了《天堂回信》這部電影,收益匪淺,讓我來給大家講一講我的感收和收穫吧!

?天堂回信》主要講了晨晨在他爺爺的懷抱和呵護中,快樂地度過了童年,他們一起放風箏,一起看電視,一起幹活。一次,他和爺爺一起送信,可收信人死了。爺爺告訴他,人死了,信一定要送到天堂。可媽媽一回來,爺爺就搬回了老家。爺爺在他過生日時,不幸去世,晨晨想和爺爺說話,便把信送到了天堂!

想一想,自己也不就是這樣嗎?我的爺爺也去世了,也是在我還很下很小的時候去世的。可我沒見上爺爺最後一面,因爲爺爺也是在老家去世的,我的童年也是在爺爺的呵護下才快樂的。晨晨經歷的,我感同身受。那時候,我和爺爺在一起,那麼開心、那麼快樂!不久,爸爸接我去德州,我問爺爺“爺爺爺爺,您去不去德州?”我認爲爺爺會說當然去。沒想到爺爺說“不去了,你們去吧。”在爸爸媽媽的催下,我只好戀戀不捨地離開老家,離開爺爺。可過了還不到一年,從老家那邊聽說爺爺去世了!在那以後,我也放過風箏,但是沒有給已經去世的爺爺寫信,而是一邊放風箏一邊在心裏和爺爺說悄悄話。在家裏想爺爺時我也會和爺爺說悄悄話,告訴他我最近好嗎?遇到了什麼我自己解決不了的事,統統都會告訴我的爺爺。就像晨晨似的。我相信爺爺他會聽見我對他說的每一句、每一字。我相信爺爺會聽到!你相信嗎?

雖然我愛的人死了,但是能聯繫到他也是快樂的,就像我一樣。相信他在天堂,相信他能接收到你給他的信件吧!

看《天堂回信》觀後感篇6

今天我們紅樹林通訊員組織了一場觀影活動,看《天堂回信》這部電影,裏面講述了小男孩晨晨和他爺爺之間的故事,這些故事讓我非常感動。

晨晨從小和爺爺相依爲命,後來晨晨媽媽回來了,由於生活習慣和觀念不同,晨晨和媽媽經常鬧彆扭。爲了讓晨晨和媽媽培養感情,爺爺送晨晨上學後,獨自回了老家。晨晨放學回家沒有看到爺爺,誤認爲是媽媽讓爺爺回的家。他跑向爺爺的老家,但爺爺不肯開門——爺爺擔心見到晨晨後會捨不得離開他。晨晨只好在門外哭着叮囑爺爺:“上衣口袋有藥,要記得按時吃。”爺爺隔着門哭得淚如雨下。這個情節讓我特別感動,忍不住一直抹眼淚。晨晨是一個懂事、孝順、關心長輩的小朋友,爺爺是一位愛護孩子、體貼後輩的長輩,他們之間深厚的感情讓人深深動容。

電影讓我想起了我的外婆。在外婆沒來照顧我之前,我每天都孤孤單單的,一個人放學,一個人寫作業,還要等媽媽很晚回來做飯。真希望能有個人陪陪我呀!外婆來了後,不管是颳風還是下雨,每天都接送我上學,還給我做可口的飯菜。家裏多了好多歡聲笑語。外婆的身體不是很好,但她仍然堅持無微不至地照顧我們。有一次我看到了外婆在縫我的衣服,可是,她的眼睛看不到針眼,一直穿不進,急得出了滿頭大汗。我連忙上前幫外婆把針線穿好,再跑到陽臺上拿來毛巾,爲她擦掉頭上的汗。外婆開心地笑了。

影片後面,晨晨媽媽帶着蛋糕來給晨晨爺爺慶生日,卻發現老人已經在睡夢中過世了。“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多麼痛苦的事情啊。我也因此格外珍惜現在能和長輩們在一起的時光,不僅尊敬孝順他們,更關心愛護他們,希望我們可以快樂地生活很久很久……

看《天堂回信》觀後感篇7

看完這個電影,我承認我哭了,真的哭了,或許是因爲爺爺對孫子無私的愛,或許是因爲晨晨的天真和懵懂。其實我更多的淚並不是因爲感動,而是對主人公的憐憫和同情。

天堂回信是一部情感電影。看完全劇,不由感慨萬千,爲爺爺的無私大愛,也爲劇中媽媽的望子成龍,更爲晨晨的少年懵懂。爺爺愛帶孫子放風箏,其實爺爺是在放飛希望,放飛夢想,他深愛着晨晨,但他的心裏存放着多少對晨晨的期望與祝福。爺爺知道看着晨晨高興,就彷彿看到了孫子的未來,所以他一直爲這份愛沉醉着,爺爺是幸福的。

媽媽與爺爺一樣深愛着晨晨,但不同的是媽媽要把對晨晨的期望變成現實,所以媽媽付出的更多,媽媽先爲晨晨辭掉了國外的工作,又潛移默化他生活的不良習慣,還要給與他優異的教育,還要照顧爺爺與晨晨的生活,媽媽付出最多,但得到的卻是晨晨的無知哭喊:壞媽媽。

晨晨若知道人生是要丟腐拾新的,如果能及時改掉生活中的不良習慣,漸漸投入到新的學習生活當中。爺爺也不會搬走,孤單的一個人去住,假如有媽媽的照顧,爺爺也許不會去世。

晨晨若知道世界不是爲人而生的,人只能適應並善於觀察這個世界,而不是用一己私慾要求這個世界,也不會不顧爺爺年邁,在爺爺生日那天拉着爺爺放風箏,而使爺爺心臟病發。

晨晨若是知道一個善於觀察並積極對待生活的人,才能立足於社會,他就會在爺爺放風箏皺眉頭的一刻發現爺爺的不舒服,並拿出爺爺兜裏的藥給他服下,而並不是劇中的一味告誡爺爺……

可他不知道,他畢竟只是一個五歲的孩子啊,不管怎樣,不管是現在或者未來,他都要懂得這些。因爲這些道理對他或我們一生都受益無窮。

總之,電影用晨晨的懵懂無知而又無知博取觀衆的同情,卻又在另一方面教育我們親情是用來付出和回報的,我們的回報應該是努力學習,而不是一味的怨天尤人,也只有這樣纔對的起長輩對我們的期望和囑託,做一個對家庭,對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