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用文>觀後感>

電影《全民目擊》觀後感2000字左右

觀後感 閱讀(2.26W)

在放寒假後,相信學生們在家一定看了不少影片,那麼觀看後你的觀後感都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本站爲大家整理的電影《全民目擊》觀後感2000字左右,僅供參考,歡迎大家參閱。

電影《全民目擊》觀後感2000字左右

電影《全民目擊》觀後感2000字左右

《全民目擊》影片以一樁謀殺案開始,圍繞着“誰纔是真正的兇手”這一疑團展開敘事。導演採用多重視角來講述故事,在旁觀者與當局者兩種身份之間自由轉換,將這一案件講述得險象環生,使得本來就曲折離奇的案件變得更加得撲朔迷離。更多是法庭審理場景戲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吵”,大批記者,架着長槍短炮,閃光燈咔嚓咔嚓,鬨笑聲驚呼聲不斷,像菜市場,又像明星發佈會。周莉居然還大模大樣地站着打手機。這些在現實的庭審中絕對不允許,片中高高在上的法官毫無尊嚴。如果說以上是爲了烘托情緒塑造人物而進行的藝術加工乃至虛構,還可以理解,那麼影片中法律上的多處硬傷,就不容忽略了,咱不能誤導民衆對法律的理解和正確認識啊。

一直以來總有朋友問我們,刑事辯護律師是否像影視劇中,那麼的精彩。我只能告訴他們,那只是西方及香港電影中的情節,中國的法庭和法律絕不是那樣的。他說:你看一下電影《全面目擊》裏面就是那樣子。此後,我就專門看了一下這部電影,作爲專職執業律師最不能讓我冷靜的是其中太多的法律錯誤與漏洞了,

該電影中的多數場面是在法庭上的檢察院公訴人的指控與律師的辯護。那些只有在香港電影電視劇中富有表演,情緒感染色彩的場景在此部電影中表現的淋漓盡致。如果電影審查機構對有關法律內容的影視,不嚴格審查法律規定的影視情節,國家多年來的普法工作將功虧一簣。所以,出於職業習慣,不得不對電影的法庭法庭程序和法律錯誤吹毛求疵,一吐爲快。下面依照影片內容的和法庭場面指出一些法律錯誤。

1、確定一下編劇在創造劇本時,故事發生的中國內地。

首先要明確本片往事內容發生的地區及時間,以免陷入該電影是在大陸還是英美。時間毋庸置疑,而從影片中頻頻出現的“某某中級人民法院”、檢察官佩戴的徽章、法官、警察身着的制服等鏡頭,可以確定,該案發生的地點就是中國內地。那麼,影片中的法庭佈置和司法程序就應當適用目前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和程序審理本案,雖然是商業電影,導演可以增加一些戲劇表演情景,但是不能偏離太遠。然而本劇中卻出現了太多的法律方面的錯誤。最主要的是適用大陸法律卻將整個法庭場面使用了英美法律的體系。

2、公訴人、辯護人訊問被告人,詢問證人均不能離開座位隨意走動。

影片中,公訴人、辯護人多次離開座位,一邊走一邊詢問,甚至面對被告人具有推理性、誘導性的指着被告人、證人鼻子發問案發經過。這樣的場面一定讓觀衆大呼過癮,怪不得很多朋友和剛到律師事務所實習的學生都很羨慕律師這個行業。可我要告訴你們,我國刑事案件開庭,無論是在基層法院還是中級法院,尤其是在大都市的中級法院庭審,公訴人和辯護人都要遵守法庭秩序,因爲開庭前書記員已經宣佈法庭紀律的,均不可以來回走動的。連起立都要經過審判長允許,不要說隨意離開座位走動到被告人和證人面前那樣發問了啊。

3、公訴人詢問證人時,法官無需詢問辯護人是否反對。

影片中公訴人、辯護人多次詢問證人、被告人時,法官經常詢問辯護人是否反對。這是明顯錯誤的啊。正常的刑事庭審過程中,首先公訴人的證人幾乎沒有證人能夠出庭作證,即使有,也會依照相關程序申請出庭,然後依據順序分別對證人發問,發問過程中對方不能打斷。發問完畢後,雙方對證人證言進行質證,對證人和證言有異議的可以當時發表質證意見,最後法官對雙方的證言進行評議後做出認定。整個庭審中我們看主審法官的唯一作用就是猛敲法槌,大喊安靜、安靜。局面完全由公訴人和辯護律師控制,法官沒有一點主導作用。公訴人童濤和辯護律師周莉可謂是咄咄逼人,氣勢磅礴。很明顯,編導把內地的法庭搬到了香港了啊。

4、旁聽人員應當關閉通信設備,涉及隱私的不能公開審理,維護正常庭審秩序。

本案的庭審有大量的媒體採訪,並且進行現場錄播。這一點我沒有異議,因爲經過法院允許的前提下是可以進行上述行爲的。但我不能理解的是,場外導播居然通過通信設備指揮攝像師實施“特寫”、“推鏡頭”,律師接聽電話看信息等操作行爲,這明顯違反的法庭的紀律規定,庭審前書記員已經宣佈過法庭紀律的啊。如果出現以上情況,審判長應當對其進行警告、訓誡,嚴重的可以驅逐出法庭。而法庭上辯護人周莉語言犀利的讓證人孫偉說出:一個男人的妻子被人長期佔有的感受,證人情緒衝動拒絕。而辯護人周莉大聲說:你必須回答我的問題。法官制止時,辯護人周莉依然瀟灑的說:我的問題還沒有問完呢。這是絕對不能出現在法庭上的情節,再說這是現場直播,全民目擊啊。

寫在最後的話:

片中還有太多的法律錯誤,不再一一多說了。總之,法律題材的影視劇,承擔着普及法律知識、弘揚法治精神的重任。是當前頗受歡迎的影視劇種之一,它因劇情曲折、接近真實,所以不僅擁有蓬勃的藝術生命力和觀賞性,更具有廣闊的創作空間和廣泛的收視羣體。然而我們也發現,由於各種原因,這些作品中不時出現法律上的硬傷和漏洞。究其原因,最主要是法治精神的缺失,法律題材影視劇固然不是新聞,它可以是虛構的,但是其劇情應該是合法的,因爲它法律題材影視劇擁有很高的收視率和收視份額,其上映播出多數佔據了黃金時間和節日檔期,如果它缺失了法治精神,那麼負面影響是巨大的。

電影《全民目擊》觀後感2000字左右

社會遠不是小孩子眼中的那樣有好人壞人之分,一件事情的對峙雙方往往都是對的,他們都是別無選擇。所謂的好人也會犯錯,所謂的壞人也有真情。檢察官感情用事錯判真相,律師虛假正義執意失職,父親製造僞證蒙實救子,女孩記恨叛父後母,酒後失控過失殺人,所有這些人我們都無法說出誰是壞人誰是好人,因爲他們都有自己的理由,爲了自己心中的正義而犯了錯誤。

對於檢察官,把多次未伏法的狡猾商人捉住,是他要維護的正義,也正是這樣,影響了他在調查案件時自己的判斷;對於律師,從事這個行業,有着對真相和正義更強烈的追求,即使拿了委託人的錢,仍然暗中調查想要搞清事件真相,她可以不要錢,但一定要維護正義,這種心態從她最後跟已入獄的林泰交談時說的“我不要錢,我要爲你辯護”可以明顯的看出來,所以這就是她要維護的正義,也正是爲此她違反了律師的本職,也許就像網民們說的,“給天下的律師丟盡了臉”;對於林泰,保護女兒,讓她獲得一個悔改的機會,是他所做的一切事情的初衷,也是任何一個做父親者心中永遠的正義,這完全可以理解,而也正爲此他將既不能如願以償地替女入獄,又要爲自己的製造僞證罪名承擔嚴重後果;對於林萌萌,看到即將成爲父親再婚配偶的女友楊丹不斷傳出與其他男人的緋聞,甚至網傳清晰車震錄像,怒不可遏,她作爲單親女兒要維護世界上僅存的養育恩人的尊嚴就是她的正義,於是酒後向楊丹發作,引發糾紛而駕車襲擊,最終過失致人死亡。所以整個事件的4位主要人物做事情的出發點都是心中的正義,這使得我們看完之後會有這樣一種感覺,每個人都是可以理解的。 導演用了很獨特的敘事層次,先後分別闡述了檢察官、律師、父親3個人的回憶, 最後又加了很長的女兒的特寫視角,這也就是分別從4個人視角看了這件事情,觀衆在每次看完一個視角之後,容易輕率地得出結論,“原來他是好人”或者“原來他是對的”,當然觀衆越往後看就越發對自己產生懷疑,甚至覺得自己的結論很可笑,因爲總不能這4個人都是對的吧?這也正是導演所精心安排的.,必須要通過觀衆對自己結論的懷疑使之產生自我駁辯,從而有更深一步的思考。我作爲觀衆我可以透露當時的真實感受,片子越接近尾聲的時候心裏越是打鼓,到底誰是對的?雖然說最終按真相處理是最應該的結局,但是我不斷地盤問自己,我希望的到底是哪種結局?儘量想要使自己拋棄任意一方的干擾,無論是法律、真相、父愛、還是女兒的情懷,在看完4種視角之後我很想要把它們全拋棄,真正站在局外人的視角,或者說第5種視角,或者事實上應該是我自己的視角來重新目擊整起案件,這也應該就是所謂的“不能聽信一家之言”吧。

而最終,我的結論讓我心裏有種強烈的震顫,很久的思考之後,我給自己的結論是,他們4個都是對的。是的,有很多時候真是這樣,不存在誰是好人誰是壞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出發點,每個人都是善良的,都是正義的,只不過就是在他們心中的價值權衡不同,僅此而已。對於父親林泰,他心裏女兒的青春最重要,決不能讓女兒最美好的時光在監獄裏度過,而這遠遠比維護法律的尊嚴更重要,甚至遠遠比他自己的後半生更重要,所以他選擇僞造證據爲女兒創造一切被釋放的機會,最後在檢察官的緊逼下不得已選自己爲女兒替罪,這一切都是他自己的選擇,做出這些事情也是由他內心的價值權衡所決定的,他既無怨又無悔,他錯了但又沒有錯。

對於檢察官,公證人以維護社會的正義爲天職,即使他很喜歡林萌萌,即使他的女朋友也爲林萌萌辯護,明確表示希望他敗訴,即使他知道自己要毀掉一個可愛女孩的青春,他仍然那麼做了,因爲他不光要心疼女孩他還要爲死者負責,他不光要考慮父親他還要爲別人的父親負責,在他心裏公平正義勝過一切,爲找出真兇他要冷血鐵心,這不是殘忍,而是別無選擇,而律師在心中真相的權衡超過了職能,女兒的心中父親的尊嚴超過了珍惜生命的權重,僅此而已。他們選擇了自認爲正確的行爲,無所謂好壞、對錯。正像林泰所說,“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東西比命更重要”。這個東西到底是什麼,看你的價值權衡了。

當然,大千世界,人們的價值觀必然各不相同,因此我並不是想反對法院按照事實判決的結局,我思考的是我以前的是非觀念應該得到顛覆,第一,我們應該永遠用辯證的觀念去看問題,對的事情必然只是在一定的範圍內纔是對的,錯的事情也只是在某種的視角下才是錯的,凡事都沒有絕對性;第二,我們在面對問題時必須要更加全面地考慮,如果你想直面事實,那就千萬不要給自己“誰是好人誰是壞人”的思維框架,當帶上有色眼鏡去看別人時,你已經離真相越來越遠了;第三,什麼是正義?影片中的4個人給出的答案大相徑庭,我想每個人應該也會有完全不同的答案,沒有真正的普適的正義觀;第四,價值觀決定了行爲表現,及時調整自己的價值觀,我所信奉的準則是永遠保持一顆善良的心,影片裏痛徹心扉的教訓告訴我們錯誤的價值權衡將會帶來無法估量的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