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用文>觀後感>

《傲慢與偏見》電影觀後感

觀後感 閱讀(1.98W)

看完《傲慢與偏見》這部電影后,大家對愛情,親情和友情都有很大的感想吧!下面是本站爲大家整理的《傲慢與偏見》電影觀後感,供大家參考。

《傲慢與偏見》電影觀後感

《傲慢與偏見》電影觀後感

《傲慢與偏見》是由英國小說家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而後被改編爲長達兩個小時的電影。整部電影中,貴族達西與班納特的二女兒伊麗莎白之間的感情糾葛是本片的主要亮點,當然除此之外也有衆多讓人溫暖的小情節,讓人印象深刻。

伊麗莎白和達西相識於一場舞會上,不同於其姐姐吉英和富家子弟彬格萊的一見鍾情,達西傲慢的舉動,讓伊麗莎白對他有了很大的偏見,加上後來威可漢姆對於達西的誣陷,以及從管家得知達西插手吉英與彬格萊的愛情,使得達西與伊麗莎白的誤會愈深,於是有了達西第一次在雨中向伊麗莎白告白的失敗。之後達西給女主寫了一份信,希望能解除女主對其的偏見和誤會,接受他的道歉。

這封信可以說是男女主關係轉折的關鍵一步,信中,達西向伊麗莎白講述了關於自己家族的種種情況,把相關誤會澄清。鑑於知道自己在伊麗莎白眼中的傲慢的形象,他信中的措辭嚴謹禮貌,既有面對心愛之人的真情流露,也有自我情感的不卑不亢。有誤會就澄清,有錯就認,有愛就說,這份信可謂是絕對真誠的告白了。有哪個女孩不心動呢?連驕傲的伊麗莎白也不能免俗,對達西的好感在心裏慢慢地生根發芽。

再到後來,由於達西的實際行動,幫麗迪雅處理婚禮之事、幫吉英和彬格萊有情人終成眷屬,徹底打消了二人的誤會。雖然達西的姑母凱瑟琳夫人深夜親自來到伊麗莎白家中,向伊麗莎白挑明說不同意二人在一起,但勇敢的女主並沒有屈服,當然女主的做法並不意外,從她果斷拒絕柯林斯先生的求婚就可以知道,伊麗莎白她忠於自己的內心,忠於自己的感情。自主獨立,勇敢堅強可以說是女主的代名詞。

電影最後的那一幕畫面,唯美之極。初晨的薄霧,熹微的晨光,朦朧之間,兩個獨立有趣的靈魂相遇,兩顆年輕善良的心慢慢地向彼此靠近,女主低頭嬌羞,男主滿眼寵溺,兩人愛情的果實在黎明的第一道曙光初現時唯美定格。

這部影片畫風清新,讓人覺得很舒服。不僅僅有男女主浪漫的愛情,還有伊麗莎白和吉英姐妹之間美好的姐妹情,伊麗莎白和卡洛蒂的真摯的友情,父親班納特對女兒深沉的愛,都是這部影片的看點。除此之外,影片當中出現的英國鄉土也別具一格,讓人眼前一亮。是一部值得我們用心看的作品。

看過這部影片之後,願我們都可以像女主伊麗莎白一樣,忠於自己的內心,遇到喜歡人,勇敢去愛。愛情如此,友情如此,親情亦如此。

《傲慢與偏見》電影觀後感

《傲慢與偏見》的作者是一位英國作家,名叫簡·奧斯丁。可能有些人不太熟悉他,不過這並不影響他的實力與聲望。有一本書,名叫《簡·奧斯丁評論集》,在書中,美國著名文藝評論家埃德蒙威爾遜認爲“近一百年來,英國文學史上出現過兩幾次趣味革命,文學口味的翻新影響了幾乎所有作家的聲譽,唯有莎士比亞和簡·奧斯丁經久不衰。”這是多高的評價呀!可以和莎士比亞並稱,可想而知簡·奧斯丁絕對不是什麼普通人。簡·奧斯丁先後發表了《理智與情感》、《傲慢與偏見》、《曼斯菲樂德莊園》、《愛瑪》、《諾桑覺寺》和《勸導》六部小說。其中《傲慢與偏見》是最爲膾炙人口的一部,也最具有代表性。

《傲慢與偏見》的初稿寫於1796年,到1797年才發表,原名《初次印象》。曾經被毛姆列入世界十大名著之一。我認爲“傲慢與偏見”比“初次印象”更能抓住此書的特點。因爲書中的主人公是一位一年有一萬英磅收入的青年男子達西和一位出身不太富裕的女孩伊麗莎白。他們的關係錯綜複雜,大概可以這樣形容:達西和伊麗莎白的初次會面是在一個舞會上,達西和他的朋友是作爲嘉賓來參加的。達西給人的感覺十分傲慢,他只跟熟人說話,只跟朋友跳舞,讓所有人都覺得他高不可攀,伊麗莎白就對他產生了一些偏見。後來,經過很多事情後,兩人產生了更大的誤會。再然後,雙方漸漸熟悉起來,誤會就解除了。最後,有情人有終成眷屬。通過這些,證明有些事情是不可以依靠初次印象。當然,書中也含有很多對社會上一些人的諷刺,讓我一種極其憎惡他們的感覺,因爲這種人生活中也處處都有,十分形象,刻畫得非常真實。比如伊麗莎白的母親,碰到一丁點兒的事都要炫耀不停,柯林斯先生的不知羞恥等等等等……大家可能都看出來了,這是一部關係愛情的小說,可能不太適合我們這個年紀的國小生看,也許更適合我們的父母看,但我覺得它並不是人們想所想象的簡單的言情主題,這是需要申明的,《傲慢與偏見》還是反映了很多的社會問題,同時還是一部社會史。

我還是從一個學生的角度來評價以及談論一下我的想法。在平時生活中,處事一定要矜持,要有獨立思維,但是不要驕傲到不合羣,與人交談不要言過其詞,生活中也不要有一丁點兒的疏忽,免得一失足成千古恨,讓別人抓到你的漏洞。因爲大多數人只記恨,不記好,要想成功地生活在這個社會中,一定要留心這幾點。

這就是《傲慢與偏見》帶給我的思考,希望大家也能領悟。

《傲慢與偏見》電影觀後感

你可以逃避她的出現,但你永不能否定她的存在。——題記

我一直沒有忘記她。既不漂亮也不特別,眼神卻銳利又明亮,安安靜靜縮在教室一角,敏感又脆弱,自卑又怯弱。

國小時,老師指着一個作文大賽,說:“誰有興趣就寫好交給我。”她的眼眸分明如同石子投入湖泊蕩起圈圈漣漪,心生嚮往和躍躍欲試。她在課後寫滿了一張又一張的稿紙,廢紙簍堆滿揉皺的紙團。但她來到教室,聽見了一個同學在念自己寫的作文,一字一句,寫得那樣好那樣好,字字珠璣映襯得她的不堪和卑劣。她默默將寫好的作文壓在了書本的最深處。我盡收眼底,嘲笑她的卑微與怯弱。 國中時,期考裏一個朋友奪得魁首,在冗長的名單裏,是衆人豔羨的NO。1。她一路搜尋,跳過一個又一個陌生的名字,最終停留在了自己並不拔尖的名次上,數着與第一的距離。那白紙黑字的紙頁分明那麼短,但一個一個數過去,卻又那樣吃力——是理想與現實之間難以逾越的桎梏。但她卻僞裝成極其毫不在乎的樣子,笑容滿面地對朋友說:“考試什麼的,我一點都不在乎。”“真的?”“沒錯,一點都不在乎。”

我坐在座位上,向她遙遙投去鄙夷的注視,鄙夷她的可笑與虛僞,自卑和怯弱。 但在漫長的年歲中,我雖對她萬分否定,但卻否認不了,她是我成長與青春裏,最熟悉的朋友。我也萬分詫異地發現,她也是我們彼此的歲月中,都曾擁有的陰影和卑微。她的怯弱卑微,也不過正是我們自己的怯弱卑微。

但當我們回頭去看過去那樣苦澀又渺小的自己後,卻又矢口否認她的來臨。不願面對自己竟也有過她那樣“敏感脆弱又自卑怯弱”的時光。正如我一樣竟也天真地認爲我與她根本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我們對她的否定,也正是對當初疼痛時光的否定。 因爲她是一個不忍提起的人,是一段苦澀的過去。 但也正是因爲她,我們也才能成長爲更好的人。因爲她給予我們改變的渴望,因不甘卑微怯弱,因不願虛僞自卑,因不想可笑懦弱,所以我們奮鬥,所以我們成長。但無論將來你如何成功如何煥然如何逆襲得不留當初分毫痕跡,在相似的幾個黑夜或是在擁擠的人流裏,總會有那麼一瞬間會想起來,在一段酸澀的時光裏,我們彼此的,最戲劇的自卑怯弱。 她永不消逝,她從不離開。

正如我前面所說:你可以逃避她的出現,但你永不能否定她的存在。因爲她正是我們內心的縮影和倒像。 致我們都曾擁有的自卑怯弱。 致我們彼此都不願回顧的酸澀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