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用文>觀後感>

思考快與慢觀後感7篇

觀後感 閱讀(1.13W)

每次大家觀看完一部影片後,應該有不少感受,可以編寫一篇觀後感,我們在寫觀後感的時候,可以聯繫我們的現實生活,下面是本站小編爲您分享的思考快與慢觀後感7篇,感謝您的參閱。

思考快與慢觀後感7篇

思考快與慢觀後感篇1

單位組織觀看電影《第一書記》,觀看前從同事那裏得知影片挺感人,看的過程我也一向在流淚。我不想談影片反映出的沈浩同志作爲第一書記的感人之處,也不談電影成功之處。我想談談電影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的一些問題。

首先,作爲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優秀共產黨員,沈浩同志的考覈年年基本稱職,這反映出單位的考覈制度流於形式,選拔幹部存在必須問題,起不到激勵人才、發現人才的作用。我們就應透過這些現象好好反思一下,怎樣創新我們的選人、用人制度,給想幹事、能幹事的同志一個舞臺,給一心爲黨的同志一個肯定,才能激發出幹事業的熱情和動力。其次,一句村官的流行話語"不幹,不好意思;幹一點,意思意思;幹好了,啥意思?",反映了一些掛職鍛鍊的幹部的混日子的普遍心態,也反映出這一制度存在的不完善的地方,既然組織上安排,選拔下去掛職鍛鍊,應當說是要選拔有潛力、有培養前途的幹部,也期望透過這樣的交流,帶動地方經濟發展,至少是爲新農村建設帶去新的理念。那麼他們不管潛力大小,首先就應是實心實意爲老百姓辦事的人,這樣的人也才能一心一意爲單位辦事。

只想個人升遷的人,是不會把單位的事當成事業來做的,這樣的幹部真能擔當重任嗎?而我們選人用人的原則也就存在必須的問題,往往用人唯親,只看表面,不看內裏。有的甚至帶病提拔,這就更是有問題了。單位內部監督不利,有的人侵吞國有資產、貪污 腐敗,有的人不敢同醜惡現象作鬥爭。小崗村存在那麼多年的少數人霸佔羣衆財產,幾屆村支書無法解決就是一個證明。因此我覺得選人用人不僅僅要看工作表現和工作潛力還要看一個人的品德和素養。

思考快與慢觀後感篇2

疫情當下,我無法做出什麼貢獻。只能待在家中,保護好自己,儲備能量,開學後努力學習,爭取長大以後做一個有用的人。這,就是對祖國最大的貢獻。現在病毒肆意昌狂,使得人們無法出門。而在戰鬥一線的白衣天使們正在日夜不停的跟病毒作鬥爭,爭取早日消滅病毒,不讓更多的人受它的摧殘。

白衣天使們,你們辛苦了!事實證明,瘟疫的主要來源是人類侵犯了本來屬於野生動物的領地,導致潛伏的、對人無害的病毒發生突變,感染人類,演變成傳染病。這就是對我們人類的懲罰。所以我們要愛護野生動物,保護地球。我們要建立生活的勇氣,微笑着面

對疾病、危險、孤獨、恐懼等困難。還要感謝我親愛的老師給我們視頻指導,讓我們在家學習知識以及體育鍛煉。雖然在家不能出門,但是我們都有一顆消滅病毒的心。祖國加油!武漢加油!看了孩子們的觀後感老師要告訴同學們:這次戰役裏你雖不能幫助那些在一線的人們,但是社會需要棟樑是恆久遠的事,好好學習既是對自身負責,也是爲祖國積澱力量。

只有好好學習,你才能在今後像現在前線的戰士一樣有能力、有本領去幫助他人。自然和歷史都告訴我們,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而唯一不同的只是時間的打開方式。五國小子胸懷大志,面向未來,迎接未來!惟願我們的祖國,我們的民族,能夠儘早擺脫病毒。期待春暖花開,我們再相見。

思考快與慢觀後感篇3

看了《第一書記》,無法止住不斷往下流的淚水,雖是陌生的電影,但似乎又發生在自我的身邊,在小崗村書記沈浩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親以前的影子,沈浩那種不怕困難,排除萬難的決心和勇氣,正是父親以前的寫照。

從我出生之前以及工作後的多年,父親一向在村裏工作,擔任村書記三十多年,正是他人生中最鼎盛的黃金時期,而他義無反顧的把時光奉獻給了他熱愛的農村事業,以及他始終看得十分重的百姓。我幾乎沒有一天享受過父親給我帶來的學業上的關注。很多的孩子家長都努力的把自我的孩子往鎮裏的學校送,而父親爲了不影響同村的孩子,硬是把我放在了自我的村裏上學。五年的村國小習,使我永遠無法改變平捲舌音的讀音,這是作爲語文教師的我終身的遺憾。長期放羊式的教學,多少影響了我的學業,個性是學習習慣的培養。看到從沒有雙休日的父親,看到有時爲了排洪而整夜工作的父親,在我的視線裏,我原本以爲所有的人都像父親那般辛苦的。但事實上我錯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爲了工作,如此的竭盡全力,並不是所有人的心中都裝着百姓的。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當初爲了辦村級企業,父親常常在外面,跑項目、機器安裝、質量監督,他都要自我把關,在他艱辛付出的背後,四五個村級企業也開始良好運轉。當克服困難,一切都進入正軌時,上方有要求,村級企業要轉制。父親便把一個個親手辦下來的企業一個個的轉掉。所有的苦他自我受了,但他卻沒有享受過一天的付出後的成果。爲此父親從沒有怨言,而是轉變農民的致富模式,帶領農民走上了效益農業之路,他自我主動的種上了葡萄,利用下班的時光進行管理。當農民看到了實在的收益後,也一個個的種上了葡萄、西瓜等各種經濟作物,收入大大的提升了。在我的眼中,父親是一個“損私肥公”的人,之後我家搬到了鎮上,村委也搬到了鎮上,家與村只有一路之隔,父親經常把家裏的碗、筷、調料之類,拿到村中,但從未見他歸還過。好在我們都已經習慣和理解了他的做法。

父親又是一個不善言辭的人,別看他在家裏或與農民們聊天時,有說不完的話,但在正規場合,他往往會因爲緊張而訥言,父親以前連續七年被評爲市級的優秀黨員,支部連續六年被評爲市級優秀黨支部,他自我也被評爲市級勞動模範,也成了人大代表。所以採訪的次數也較多,但是遺憾的是,當我們迫不及待的想看到他的形象時,卻往往較爲失望,許是採訪時的緊張之故,父親的鏡頭也往往只是一個畫面,而沒有聲音。這便是我對父親的局部印象,我明白我的筆用於寫父親時,尤其是蒼白而沒有色彩的。也許是近之故,也許父親在我的眼中,以前是離我那麼遠之故。因爲他真的不曾給予我們姐妹一些什麼學業上、生活上的關愛。抑或年幼的我們不曾體會而已。但是我一向覺得父親的形象是高大的,他的高大體此刻他用行動實現了他的事業,他用無聲的語言來深深的影響着被忽略的心。當看到別的父親買超多的玩具,並且時時能陪自我的孩子時,有過羨慕,但是父親的潛移默化,教會了我們如何認真、執著的對待工作。印象中父親沒有送給我們什麼禮物過,其實這便是送給我們最好的禮物。當熟識我的人一致評價我爲:做事認真、執著時。我明白我不僅僅流着父親身上的血,也踐行着父親以前的行動。雖然服務的對象不一樣,但我也不自覺中把

自我的這份工作當作一份事業,把實現自身的價值作爲自我前進的動力。

看着英年早逝的沈浩書記,痛心疾首;看着已退休的父親,心懷愧意。做慣了事的父親,一旦退下來,曾頹唐多年,作爲子女爲不能解決他的後顧之憂而愧疚萬分。因爲工作的忙碌,雖然近在咫尺卻也沒有與他多作交流,爲自我沒有走進他的內心而自責。《第一書記》在結束前,沈浩書記女兒汪汪的一番話,激起了我強烈的共鳴,作爲一個有事業心、有強烈職責感的人的孩子,其實他們必將會失去更多的父愛、母愛,但是他們卻用行動教會了子女如何對待自我的事業,對待自我的人生。這便是如沈浩書記一樣的人教會我們的。

思考快與慢觀後感篇4

在當下抗擊疫情的日子裏,是哪樣一些人舍小家、爲大家,不顧個人安危,勇敢“逆行”,衝在最前,與病毒“搶”時間,與死神“搶”生命?是什麼令他們如此勇敢無畏?當代大中國小生應當怎樣學習弘揚這種崇高精神,以實際行動致敬疫情下的“逆行者”們?

2月10日晚,由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北京電視臺錄製,在北京衛視播出的《老師請回答大中國小生同上一堂課》第三期節目“疫情當前誰在逆行”裏,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教授蒙曼、北京大學醫學部醫院管理處處長張騫、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副院長李海潮、北師大二附中高三班主任何傑和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護理部主任張志雲等專家,圍繞上述問題作了精彩的解答,爲大中國小生上了一堂生動的思想教育課。

張志雲是奮戰在一線的人員之一。節目中她表示,傳染病醫院的醫護人員都擁有天生的使命感,疫情當前都會如戰士一般衝上去。節目現場還連線了正在武漢奮戰的兩位醫生,黃維從四川驅車18小時前往武漢支援,馬靖則是北京第一批馳援武漢的醫療組組長。

蒙曼和何傑,爲身處在特殊時期的學生指點迷津。蒙曼稱“逆行者”的“逆”是逆私情,“行”是行公益,在疫情來臨之時,每一個克己自制的人都是“逆行者”。疫情之中老師如何保障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生又應如何藉此機會完善自身?這些內容,何傑老師都在節目中作了回答。

生動的節目內容得到了北京和全國電視觀衆的熱捧,電視收視率位列同時段北京衛視第一名,超過同時播出的電視劇和娛樂節目。微博相關話題累計閱讀量超過1.2億,話題詞登上抖音熱搜榜。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號召全市大中國小生將收看此次節目作爲疫情防控期間一次“特殊的主題班會”。收聽收看電視節目的學生們普遍反響熱烈。北京市懷柔區第一幼兒園中六班的王齊譽同學說:“我看了醫生打冠狀病毒,我都有點想哭了。我以後也要像白大褂一樣勇敢。”海淀區五一國小的寧藝嘉同學說:“作爲一名國小生,我們要做的,就是以眼前的逆行者們爲榜樣,好好學習,鍛鍊好身體,將來當祖國需要時,我們也要挺身而出。”東城區宏志中學的同學們說:“走過恐慌,更多的是感動和敬佩。我們愛這片土地上善良隱忍、守望相助的人們,我們的國家會變強,我們一起加油。”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本科生郝睿同學說:“身爲國家未來棟樑的我們,要向逆行者致敬,與英雄們看齊,將來也能在危急時刻,挺起中國的脊樑。”

思考快與慢觀後感篇5

弘揚主旋律的影片描寫的是:安徽__縣小崗村黨支部書記沈浩同志無私奉獻感人的模範事蹟.在他身上體現出的共產黨員的閃光點,在當今社會更顯難能可貴.沈浩同志放棄了城裏舒適、優越的環境和工作,自願深入到貧困、落後、艱苦的農村最基層工作,發揚了共產黨員無私奉獻的精神,實踐着“情爲民所繫、權爲民所用,利爲民所謀”的誓言。看到小崗村的老百姓三次集體按手印挽留沈浩同志,看到沈浩同志在小崗村六年中爲老百姓鋪路架橋,辦實事、辦好事,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的模範事蹟,深深感動了我們。

銀幕上呈現的是沈浩同志爲小崗村老百姓謀福利的一樁樁一件件,而在我腦海中浮現出更多的像焦裕祿、孔繁森、雷鋒以及老前輩這樣的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沈浩同志用他年僅45歲的年輕生命,譜寫了新時代的爲人民服務的新篇章。而在我的記憶中有這樣一位老前輩也是用48歲的短暫一生,爲中國革命的解放事業;爲解放戰爭的最後勝利;爲北平(北京)的和平解放;在鮮爲人知的隱蔽戰線上,爲黨和國家做出了傑出的和重要的貢獻。在新中國的建設中,鞠躬盡瘁、無私奉獻了自己的一生。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1960年—1962年,我國面臨了嚴重的自然災害,農村遭災、糧油減產。他臨危受命被調到農業部糧油生產管理局任局長。當時糧食、油料就是全國人民的生命線。我那時雖然上國小四年級,但清楚的記得黨中央發出“全國人民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號召,這位局長掌管全國的糧油生產,憂國憂民的精神壓力難以想象,肩上的重擔是巨大的。他經常深入重災區安徽省,視察災情,現場指導生產自救,及時給中央提供第一手情況。他廢寢忘食、夜以繼日的工作,嚴重的透支着他的身體。但他堅持和當地老百姓同吃同住。老百姓沒有糧吃,吃的是瓜代菜、白薯梗、白薯葉摻上麥麩等。這位局長同樣也吃這些。縣裏領導、村裏幹部心疼他,有時給他弄些還能稱得上是糧食的東西給他吃,但都遭到這位局長的拒絕。聽他愛人說,有一次村幹部給他弄來一碗雜麪條讓他吃,但他看到房東家嗷嗷待哺的孩子,他流着眼淚把面端給了孩子。長期超負荷的工作和嚴重的營養不良,損害了他的身體。最後一次從安徽災區回北京時,他是被擔架擡下飛機直接送進了醫院。最終因積勞成疾,身患癌症,英年早逝。看了沈浩同志的事蹟使我聯想起這些,難以抑制的心痛久久不能平靜。

我們父輩生活的年代,所做的工作與沈浩同志大不相同,但他們全心全意、無私奉獻爲人民服務的精神和共產黨員的高尚品德是完全相同的,是值得我們後輩人永遠學習的。

影片中沈浩同志爲了小崗村的發展建設,到有關的政府部門去求援,直至見到部級領導。雖然這些政府部門也打官腔,但最終還是爲沈浩執着爲民的精神所感動,盡力幫助了他。聯想到現在有些政府部門的幹部、官員,當官不爲民做主,失職、瀆職、不作爲。有了問題互相推諉,犯了錯誤不肯糾正,甚至墮落到貪污 腐敗,知法犯法。最後淪落爲人民的罪人。真是讓廣大的老百姓寒心啊!

西城區委、工商聯黨委組織我們黨員觀看這部影片。不僅僅是被沈浩同志的模範事蹟感動一時,而是要以沈浩同志爲榜樣,對照自己、要求自己。學習他爲民當官,做好人,當好官,當一個受老白姓愛戴、擁護的好官,而不是高高在上,爲謀一己私利而當官,更不能當庸官、昏官,更不能當貪官、腐敗的官。

思考快與慢觀後感篇6

近日,“獻給新一代”的演講視頻《後浪》火遍全網,演講者聲情並茂的訴說,讓人感受到年輕人即視頻中“後浪們”,正昂首闊步激盪在時代潮流的“浪頭”。“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作爲肩負着黨和國家建設重任、承擔爲民服務之責的新時代年輕幹部,應當從視頻中汲取前進的動力,勇立時代潮流,淬鍊“青春”本色,在推動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上激流勇進、創造輝煌。

堅定理想信念,淬鍊“忠誠”本色。“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忠誠既是一種品格,也是一種信仰;忠誠既是青年幹部個人成長的基本需要,也是黨的事業興旺發達的根本所在。衡量幹部是否有理想信念,關鍵看是否對黨忠誠。新時代的青年幹部要堅定理想信念,自覺淬鍊“忠誠”本色,在任何時候和任何情況下都始終把講政治放在首位,把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作爲政治原則,把全力以赴推動黨和國家的決策部署落地落實作爲最具體的政治任務,遇事多想政治要求、辦事多想政治規矩、處事多想政治影響,不斷提高從政治上觀察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水平,始終與黨中央在政治上同向、思想上同心、行動上同步,做到點點滴滴講政治、時時處處顧大局。要堅持把對黨絕對忠誠作爲立身之本、從政之基,始終保持一顆拳拳赤子紅心,持之以恆地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努力擴大正氣存量,積極向黨靠攏,成爲讓黨放心、組織信賴、人民滿意的好乾部。

牢記初心使命,淬鍊“乾淨”本色。“明禮誠信,懷德自重”。乾淨廉潔是每名幹部不可逾越的“紅線”,更是安身立命創業的“根本”。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光明磊落、坦蕩無私,是共產黨人的光輝品格,也是幹部應該錘鍊的品質修養。”新時代的青年幹部要牢記黨的初心和使命,自覺淬鍊“乾淨”本色,嚴格按照新時代好乾部的標準要求自己,不斷強化自我修煉、自我約束、自我改造,不斷提升自身修養和道德水平。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和利益觀,秉承清廉、謹防貪慾,保持以“青春正當年”的朝氣歷練過硬作風,勇於抵制和解決“四風”突出問題特別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新表現,做到穩得住心神、管得住行爲、守得住清白,爭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工作中的老實人、生活裏的乾淨人。要時刻牢記情爲民所繫、權爲民所用、利爲民所謀,不管任何時候都深知手中的權力來自於黨和人民的授權,絕不能成爲謀取私利的工具和籌碼,堅持按照原則和程序辦事,時常審視和淨化生活圈、社交圈,守住防線,把住底線,戴好“緊箍咒”,不碰“高壓線”。

提升能力素質,淬鍊“擔當”本色。“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敢於擔當是每名幹部肩負的重要使命,也是必備的基本素質。擔當不僅體現在謀事創業上,還體現在各種矛盾鬥爭中。作爲新時代的青年幹部要提升能力素質,自覺淬鍊“擔當”本色,充分認識“幹部成長無捷徑可走,經風雨、見世面才能壯筋骨、長才幹”的客觀事實,結合自身崗位和本職工作,錘鍊務實的作風和擔當的氣魄,在瑣事中磨礪筋骨毅力、在吃苦中錘鍊意志品質、在吃虧中提高心態境界,不斷提升推動“勇立潮頭當先鋒”的能力素質。要堅持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感融入到謀事創業當中,提高建功立業之能,增強幹事創業之智,積極克服畏難發愁情緒、不思進取心態,腳踏實地、務實作風,多做小事實事,涵養擔當務實的精神狀態,在推動工作中亮實招、在完成任務中求實效。要強化“爲官避事平生恥”的思想觀念,在實踐中既淬鍊敢於擔當的“高尚本色”,又淬鍊善於擔當的“高強本領”,工作實踐中發揚鬥爭精神、提高鬥爭本領,始終以釘釘子精神做實做細做好本職工作。

厚植民生情懷,淬鍊“爲民”本色。“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人民羣衆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新時代的青年幹部要厚植民生情懷,自覺淬鍊“爲民”本色,真正把人民羣衆放在心中,走好新時代羣衆路線,發揮自身束縛少、闖勁足、有朝氣的優勢,保持永不服輸、昂揚向上的鬥志和飽滿的工作熱情,敢於打開新局面,善於創造新業績,真正擔起“爲人民謀幸福、爲民族謀復興”的使命。要時刻銘記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站在羣衆立場想問題、辦事情,在實際工作中吃透上情、把握民情、掌握實情,貫徹落實“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千方百計爲羣衆排憂解難,不斷提升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堅持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真正拜人民爲師、向人民學習,充分調動人民羣衆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爲持續推動防控疫情反彈、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等重大任務凝聚起更加磅礴的力量,用實際行動向人民羣衆展現和證明,新時代青年幹部是能夠接地氣和堪當大任的。

思考快與慢觀後感篇7

樹木,根生於泥土之中,枝長於天地之間,葉發於枝椏之上,春去秋來,茁壯成長。人,就像樹木一樣,擁有蓬勃發展的力量,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期待永恆希望的曙光。

夸父追日的傳說中,他的身軀化成一座大山,手杖幻化爲綿延千里的桃林;盤古開天闢地的神話中,他的雙目化作日月,骨肉化作山脈平原,毛髮化作花草樹木古往今來,人們將情感與記憶賦予樹木,任時光荏苒,樹木仍以戰士般的身姿屹立着,守護着足下的土地,延續着生命的希望。

如果我能做一棵樹,我願站成一棵“沙漠脊樑”般的胡楊,堅韌不拔、自強不息。餘秋雨曾讚美它:“胡楊樹一千年不死,死後一千年不倒,倒後一千年不朽,錚錚鐵骨千年鑄,不屈品質萬年頌。”千百年來,胡楊在乾旱的戈壁荒漠中屹立不倒,在如火的烈日驕陽下頑強生長,在如刀的風霜雪雨中忠誠守候,猶如一條雄偉壯闊的綠色長城,無私地守護在邊關大漠。就像堅守在雪域高原、大漠孤煙中的邊疆戰士們,凡是需要他們的地方,都有他們默默守護的身影。他們堅定的足跡深深地印在懸崖峭壁,他們堅毅的目光灼灼地望過大漠孤煙,他們堅守的忠誠永遠地留在皚皚雪山。他們,是祖國邊境最堅固的“戰鬥堡壘”。要傳承和發揚“胡楊精神”,就要用胡楊精神培育人、感染人、號召人,要將胡楊精神與偉大中國夢充分融合,要讓胡楊精神內涵更好地豐富與發展,更好地適應與服務新時代。

如果我能做一棵樹,我願站成一棵“萬般磨難我以水溶之”的水杉,心無旁騖、昂然向上。水杉是植物界珍貴的“活化石”,樹中佼佼者,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和適應性。正如前不久爆紅海內外的短視頻博主,獲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共青團中央等點贊推薦的“田園女神”李子柒,曾獨自完成網絡短視頻的編導、攝像、出演、剪輯,內容取材於中國人古樸的傳統生活,將鄉村古風生活、傳統美食、傳統文化帶向全世界。從一個農村窮苦女孩,逆襲爲被央視新聞稱讚的“沒有一個字誇中國好,但她講好了中國文化,講好了中國故事”的“民間網紅”,靠的正是水杉般堅毅的品質。她展現給世界的“世外桃源”般詩意生活的背後,是鮮爲人知的心血和付出。泰戈爾曾說過:“你今天受的苦,吃的虧,擔的責,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後,都會變成光,照亮你的路。”要開啓新的征程,就要在傳承中發揚、在發揚中創新、在創新中輝煌,讓“水杉精神”在社會發展進程中永遠高揚。

如果我能做一棵樹,我願站成一株舒婷筆下的木棉,自強自立、不懼風雨。“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一場疫情,讓各路“妖魔鬼怪”紛紛現形,也讓各種暖心舉動頻頻顯現。曾在廣州參與非典抗戰的武漢女醫生張旃寫下現代版“與夫書”,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請戰書上,她寫道:“此事我沒有告知明昌。個人覺得不需要告訴,本來處處都是戰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以來,張旃日夜兼程,持續奮戰在一線;武漢一家餐館的店主小姐姐,每天只睡四小時,虧本做將近千份盒飯,專門供給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疫情發生時,正在尼泊爾旅行的陳女士,得知老家口罩緊缺,立刻跑遍附近藥店,扔了自己的隨身物品來騰空行李箱,裝了滿滿四大箱口罩帶回國,免費送給醫護人員和需要的人;一位河南女導遊,組織她的“武漢護城隊”,從泰國買足了40大箱防護服,人肉扛回國內,直接發往武漢她們是“閃閃發光”的普通人,她們像木棉一樣拼搏進取,像木棉一樣緋紅熱烈,像木棉一樣英姿壯魄。“木棉精神”給人以感動、憧憬和榜樣,給人以熱情、勇氣和震撼,給人以不懼碾壓的鮮活和生生不滅的希望。

如果可以,我願站成一棵樹,堅守熱愛的位置,守護足下的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