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用文>觀後感>

有關電影《奪冠》的觀後感五篇通用

觀後感 閱讀(2.75W)

《奪冠》這部電影傳遞了女排精神,而這種精神也隨着時間的變化不斷更新。讓觀衆收穫到了不少的感動與驕傲。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有關電影《奪冠》的觀後感五篇通用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有關電影《奪冠》的觀後感五篇通用

 

奪冠觀後感1

很多年後,中國更強大了,中國人依然會想起2016年8月21日的這個場景:中國女排姑娘站在里約奧運會冠軍領獎臺上,齊聲高唱國歌:

“我們萬衆一心,冒着敵人的炮火,前進……”

中國女排里約之行,完全能夠拍成一部大片,逆襲命運,咬牙死磕,絕地反擊,最終迎來氣壯山河的勝利!

這是里約奧運會中國人最關注的一場比賽。一位“80後”媽媽在朋友圈裏寫道,她帶着6歲的女兒在客廳裏看完了這場直播,“奏國歌時,我把女兒拽着站起來,一齊跟着唱”。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總有刻骨銘心的團體記憶、共同情結,對中國人來說,中國女排就是團體記憶、共同情結。新一代中國女排在里約的偉大勝利,又在中國年青一代中延續和強化了對這支隊伍和“女排精神”的認知和情感。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剛剛拉開帷幕,封閉已久的中國大門,向世界緩緩打開。那是一箇中華民族爭取“球籍”的年代,百廢待興,而又迷茫困惑,中國人需要精神偶像。關鍵時刻,中國女排帶來了一場關鍵勝利。1981年年底,中國女排以亞洲冠軍身份參加了在日本舉行的第三屆世界盃排球賽,7戰7勝,首次奪得世界盃賽冠軍。

那時在中國,黑白電視機都不多見。決賽那天,人們黑壓壓一片守在電視機前、廣播前,收看收聽中國女排對陣日本隊。在主場球迷震耳欲聾的吶喊聲中,一個叫郎平的北京女孩扣下了世界冠軍,中國女排3:2獲勝。舉國沸騰。天安門廣場上,人們徹夜高呼:“中國萬歲!女排萬歲!”

在今日回望上世紀八十年代,那是一個活力燃燒的年代,那是一個人人談夢想爲榮的年代,那也是一個國人爭先恐後用勤奮與智慧改變祖國面貌的年代,而中國女排用“五連冠”的佳績,對各行各業的中國人起到了激勵、感召和促進作用,爲當時的改革開放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誠如當時《人民日報》頭版評論員文章《學習女排,振興中華——中國贏了》所言:“她們的勝利捷報,也使在進行現代化建設的全國人民得到極大的鼓舞……看看女排,想想自我,我們難道不應當好好向她們學習嗎中國女排在體育戰線上爲國爭光,我們就不能在自我的崗位上爲祖國多作貢獻嗎用中國女排的這種精神去搞現代化建設,何愁現代化不能實現”

三十多年過去了,中國早已今非昔比。198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還不到5千億元,2015年,國內生產總值已達67萬億元。各個領域,中國都迎來了收穫時刻。中國人對待奧運金牌的心態,越來越理性。畢竟,值得中國人驕傲的,已不僅僅是體育了。可是,中國女排在里約奧運會上對巴西、荷蘭、塞爾維亞的比賽,爲何仍然讓中國人揪心關注、熱淚盈眶

這又是一場關鍵時刻的關鍵勝利,遠遠超出了一塊金牌的含義。中國人從這場比賽中,看到了夢想的復甦,看到了奮鬥的價值,看到了精神的力量!

在今日,中國已進入改革攻堅階段和深水區,前面路上充滿激流險灘,每進一步,都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應對改革的複雜形勢,許多人像中國女排在里約那樣“一分一分咬牙頂”,但也有人迷茫,也有人退縮,還有人墮落……在今日,時代和人民對精神的渴望和呼喚,越來越清晰有力。

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魄。如果沒有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沒有團結一心的精神紐帶、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任何一個民族都難以在世界上生存,更談不上實現偉大的夢想。

“只要堅持,夢想總是能夠實現的”——中國女排在里約的堅持,不正是形象地指明夢想實現的路徑嗎中國人用“女排精神”去堅持去努力,像中國女排那樣專注、團結、拼搏,必須能夠實現“中國夢”!

“中國夢”的提出,基於近代以來中國與世界的歷史大背景以及當代中國發展現狀,揭示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和當代中國的發展走向,把國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個人的具體利益都緊緊地聯繫在一齊,指明瞭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奮鬥目標。夢想總是美麗的、動人的,是激勵人前行的不竭動力,但追夢之路,並不平坦,有不少的艱難與險阻,有不少的挑戰與考驗。

如果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國中國女排之崛起,極大地激勵了中國人投入改革開放;那麼,三十多年後的今日,中國女排的勝利,將再度激發中國人的精神動力,自信地走在實現“中國夢”的路上。

奪冠觀後感2

前兩天單位豪氣的在電影院包了個場請大家看《奪冠》,要大家學習女排精神。從電影開始,即便已經知道結果,但是還是止不住的抹眼淚。爲女排姑娘們咬牙堅持的韌勁感動的流淚,爲女排姑娘們刻苦訓練而傷痕累累心疼的流淚,爲女排姑娘們奪得冠軍激動的流淚,最後更爲祖國慢慢變得強大而驕傲自豪的流淚。

不過在受到電影音效與視覺衝擊同時,我也接受了一次特殊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前半部分暗指掙脫物質匱乏,後半程靠近拋棄精神壓力。在曾經那個物質匱乏的時代,中國女排無路可退,沒有你,沒有我,只有我們。

今天寫這個因爲除了裏面突出的女排精神外,裏面有句臺詞,讓我這兩天一直在回味,“爲什麼我們那麼在意一場排球賽的輸贏,因爲我們太看重贏了,內心不夠強大,覺得贏纔是唯一標準。”

大意是中國在八十年代,還很落後,大家也很不自信,所以特別在意一場比賽的輸贏。很多時候,我們想贏,不是因爲好勝,而是因爲自卑,內心不夠強大,輸不起。

電影中,很多苦情鏡頭。姑娘們拼命訓練,苦不堪言,傷痕累累。說是用命在打球,一點也不誇張。而現在,中國變得強大了,我們不在需要靠一場賽事的勝利去維護國家自尊。應該開心的去打排球,而不必再揹負這麼沉重的負擔,不需要用以前那種傷害自己的身體死練去贏得榮譽,更多的是爲了自己,去享受體育的快樂,感受體育賽事的熱情。電影裏感受的不僅是女排精神的變化,更是整個國家在這幾十年的變化,面對世界的姿態更加的從容自信。

除了看電影,就算是看中國女排的比賽也是讓人熱血沸騰的。總是忍不住爲之屏住呼吸,一次次熱淚盈眶。因爲她們每一場的勝利都不是運氣,而是她們努力拼搏換來的。女排值得所有人把手掌拍紅。

女排的奪冠之路歷經挫折、艱難崛起,而每一個平凡的我們,也都有高光時刻和暗淡低谷。沒有永遠青春、戰無不勝的勇者,卻總有一代代青年前赴後繼、不屈不撓。女排精神絕對不是冠軍論,它的精髓不是常勝,而是不服輸。這是一股勇於實現,突破自我的力量,一種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的精神。

最後好多人評論說這部電影拍得不合格,但是看到女排姑娘們努力不服輸咬牙堅持是真的感動。不管電影拍得好與否,都是很值得看的。

奪冠觀後感3

一提到女排精神,所有人都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堅持不懈、奮發圖強、頑強拼搏……簡單來說,就是努力拼博,頑強到底。可看了電影《奪冠》,我發現,女排精神不止這些。

《奪冠》講了兩大故事,都是關於中國女排的,一個講的是朗平作爲隊員時的國家隊奪冠,另一個講的是朗平作爲主帥的國家隊奪冠。這兩個故事,就是對女排精神的完美詮釋。朗平作爲隊員時的中國隊,每天從早到晚,一刻不停地努力訓練,隊員全身都是傷,卻都堅持了下來。這精神不就是頑強拼搏嗎?最後在與日本隊的決賽中,原本處於劣勢,最終反敗爲勝,奪得冠軍。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時任美國隊主教練的朗平帶領美國隊打敗了中國隊。之後,朗平回到祖國,大力改革中國排球,但效果卻不理想,因爲她的隊員們心目中少了女排精神。在2016年巴西奧運會上,在與巴西隊進行淘汰賽的前夕,隊員們好像突然領悟到了什麼,於是,他們打敗了巴西,贏得了這場決定去留的關鍵比賽,並且一路凱歌,奪得了冠軍。

看完電影回到家裏,我坐在牀上想了很久,一些聲音就在我耳邊一直徘徊:“拼啊,再不拼就沒機會了!”“你們想想你們是在什麼地方打球,要是你們輸了,你們後悔一輩!”“有些人跟我說:‘你們打排球到底是爲什麼呀?即使你們贏了,大家也不會像以前一樣跑到街上,又哭又笑,又叫又跳了。’甚至還有人說女排精神已經過時了。”“你們爲什麼打排球?你們愛球嗎?”“我們那時候什麼也沒有,但我們心中,有這個;你們現在什麼都有了,但你們心中,少了這個。對吧,女排精神。”外面的月光照進來,雖然已不是八月十五的月,但看起來也是那麼的圓,看着看着,它竟變成了一個金黃的排球!

我收回了目光,繼續思考:女排精神過時了嗎?人們還需要女排精神嗎?我爲什麼學習?我愛學習嗎?還有,“我們心中有這個”中的“這個”到底是什麼?是指女排精神?但明顯不只是頑強拼搏。這一面佈滿着被排球砸出的痕跡的牆到底代表着什麼?我沉思良久。我爲什麼學習?“爲了我自己”這樣的回答明顯很潦草,我得認真回答這個問題。爲了以後有更好的生活?這似乎又太遙遠。那就是爲了證明我自己吧!這就是答案。我愛學習嗎?這個問題,有些難回答。我在上課的時候,心情是很愉快的,可在做作業時,心情卻很難高興起來。若做作業算是複習的話,那我就是愛學習吧。那“這個”到底是什麼?這,大概是指團結吧。將心用一面牆連着,團結在一起,贏得比賽。在與巴西隊比賽的前一天晚上,隊員們聚在一起,大家坦誠相待,坦白了自己的缺點,並說一定努力改正。女排精神應該再增加三點:團結、坦誠和知錯就改。最後兩個問題,女排精神過了嗎?人們需要女排精神嗎?先將女排精神概括一下吧:堅持不懈、頑強拼搏、知錯就改、團結、坦誠。這些品質,直到現在不是還在倡導大家這樣做嗎?那女排精神就還沒有過時。既然中國女排能靠女排精神奪冠,那人們也能靠女排精神成功!那人們就還需要女排精神。

問題都思考完了,我睜開了眼睛。女排精神……我心中一直唸叨着這個詞。

奪冠觀後感4

這部影片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現役中國女排球員走上銀幕演自我,中國女排球員們過了一把電影癮,但令人震驚的是她們的演繹超越了演員,或者說她們真實再現了她們自我,幕後故事直擊淚點。

朱婷演朱婷自我,來自農村的她其實內心比較自卑,剛進國家隊就是不愛說話,在場上更不會招呼隊友,十分悶,這在影片中真實再現。朱婷自我都直言:“我第一次演電影,這也是對我的一次再教育。當初,就是父母家裏孩子太多,自我如果打不出來,就可能去廣東打工。”朱婷身體單薄,郎平給她營養粉完全屬實。爲了讓朱婷能夠釋放自我,郎平不斷鼓勵朱婷在場上大聲地說話,朱婷還是悶。坐下來,郎平用話去刺激她,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在隊裏都一樣,朱婷急了,“你別說了!”郎平說:“我需要的就是這股勁兒。”尤其是郎平問她爲什麼打排球,朱婷最終說話:“爲了我爸媽!”再問,朱婷再說:“爲了成爲你!你滿意了吧”現場鴉雀無聲,朱婷爆了。郎平靜下來說:“那你就錯了,你永遠都不會成爲我。”影片中,朱婷痛哭的那場戲完全超越了表演,因爲這就是朱婷自我。就在與巴西隊里約奧運會14決賽決勝局,郎平對着朱婷直言:“朱婷,你要成爲你自我!”從過去到此刻,朱婷成爲中國女排隊長,成爲世界頂級球星,有多麼不易。

還有一個人,記者根本沒有想到電影會觸動這一點,那就是2016年著名球員曾春蕾無緣里約奧運會出徵大名單。拍這一點,需要直面矛盾的巨大勇氣。更讓人吃驚的是,由鞏俐飾演的郎平和曾春蕾本人的對手戲相當精彩,全國花蕾粉絲團會找到鼓舞人心的答案,曾春蕾的淚水與倔強真實感人,那簡直不能說在演,而是帶血的釋放,爲何曾春蕾無緣里約,真的是因爲傷病嗎那是曾春蕾長久的傷疤,她到底如何承受電影給你答案。

奪冠觀後感5

電影《奪冠》以中國女排傳奇人物郎平爲主線,再現了中國女排3個不一樣的階段,中國女排現役隊員的參演更讓影片增色不少。作爲中國體育的最大IP,想把“中國女排”拍好並不容易。導演陳可辛沒有面面俱到,而是做減法圍繞兩代女排隊員和3場比賽來講故事。《奪冠》並非中國體育電影的開山之作,但此前的作品大都寂寂無聲,遠沒有《奪冠》這樣受關注。除了中國女排這一特殊題材之外,拍攝手法、故事處理、人物預設等方面,陳可辛都拿捏得比較到位。

中國女排是一個團體,要想還原過去30多年曆程,135分鐘的影片時長是不可能的。陳可辛說,過去兩年的故事積累,足足能夠拍5部電影。如何取捨,如何更準確地還原、展現女排精神,這就要求導演和編劇得有取捨。

從1981年至今,中國女排共拿到10個世界冠軍,《奪冠》一頭一尾選取了其中兩場比賽,對應新老女排兩個階段。

第一場是1981年第3屆世界盃,中國女排在最終一場3比2戰勝日本隊,拿到中國三大球的第一個世界冠軍。另一場是2016年裏約奧運會,但影片並沒有把重點放在中國隊決賽3比1戰勝塞爾維亞的那場球,而是聚焦到與東道主、世界第一巴西隊的8強戰。

這兩場比賽雖時隔35年,卻是中國女排“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精神的延續和傳承。時代在變、隊員在變、對手在變,但中國女排的精神從未改變。

上世紀60年代,有“東洋魔女”之稱的日本女排在大鬆博文的調教下一度創下118場國際賽事連勝紀錄。中國隊能在大阪從霸主日本隊身上拿到第一個世界冠軍,對提升國人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不言而喻。用中國女排主教練的話來說,“這場球如果拿不下來,你們後悔一輩子!”

里約奧運會與巴西這場球也是世界排壇的經典之戰。此前小組賽,中國隊以第4名的成績勉強進入淘汰賽,8強對手則是世界第一、主場作戰的巴西隊。從2008年至2016年,中國女排與巴西隊的交手戰績爲1勝18負。即便這樣,中國女排仍頑強地以3比2淘汰巴西,此後接連戰勝荷蘭和塞爾維亞奪冠。

鞏俐稱出演女排英雄壓力與挑戰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