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用文>觀後感>

草原上的夏洛克觀後感

觀後感 閱讀(2.8W)


草原上的夏洛克觀後感

  電影草原上的夏洛克觀後感範文【1】

由饒曉志監製,新人導演徐磊執導的荒誕喜劇電影《平原上的夏洛克》正式曝光終極海報,電影中的主角“大爺們”深陷線索迷潭中。黑白的筆觸下,絕塵而去的汽車、被撞飛的草帽、灑落在一旁的鈔票,使整個案件的走向撲朔迷離。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於上週在北京舉行“以小見大——以小人物見大時代”主題對談活動,鬼才導演甯浩、文藝女神李夢、資深影評人沙丹、觀復博物館館長馬未都、著名媒體人洪晃、知名主持人王屹芝、喜劇演員楊迪、脫口秀演員張博洋等大咖均到場力挺——“用黑色幽默解構嚴肅現實是一種高級的電影敘事手法”、“這部影片讓我看到了最真摯的友情的模樣”、“開創了中國從未有過的電影類型”等讚美之聲層出不窮。而究竟《平原上的夏洛克》有何魔力使人深陷其中?電影中的兩位鄉村偵探的探案冒險之旅又能否成功?讓我們11月29日,拭目以待。目前,影片預售已全面開啓,多個城市的點映活動也已同時啓動。

電影《平原上的夏洛克》講述了超英翻蓋新房,佔義、樹河前來幫忙,沒想到樹河卻因意外車禍入院,司機肇事逃逸,超英和佔義化身“平原偵探”,踏上了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荒誕追兇之旅的故事。在今日曝光的終極海報中,肇事逃逸案件的線索被顯露出一二。超英、佔義二人神情迷惘盯住黑板,細碎的字畫間,投射出一段錯綜複雜的冒險探案之旅。而在黑白的畫面中,一抹紅色片名字脫穎而出,兩種顏色形成了強烈的化學反應,爲海報增添了一絲與衆不同的柔軟氣質,同時彷彿在暗示着觀衆——正是因爲有了這道正義的色彩,才讓這個暗色的世界顯得愈加浪漫動人。

影片自定檔至路演引來已引起廣大影迷的強烈期待,“這或許就是中國式的羅曼蒂克!”、“年底賀歲檔的一股清流”、“黑色幽默中夾雜着對社會的反思,這部寶藏電影我pick了。”電影《平原上的夏洛克》以輕鬆俏皮的敘事筆調勾勒出鄉村與城市之間宏大的隔閡,用浪漫動人的基調剖開了中國的一處現實縮影,在這個物慾並行的浮華時代,導演徐磊將鏡頭對準這羣小人物,讓觀衆在這場荒誕冒險收穫快樂的同時,感受到最溫暖的人性之美。

  電影草原上的夏洛克觀後感範文【2】

一位農民在替朋友去集市買菜的路上被車撞了,躺在醫院昏迷不醒。他的親戚打算不報警,因爲可以負全責的肇事者很難尋找,而謊稱是農民自己不小心出的事故,就可以走新農村合作醫療,報銷70%的醫藥費。被撞農民的兩個老哥們心有不甘,決定自己找到肇事者,他們開着電動三輪在城鄉之間穿梭。《平原上的夏洛克》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樸實的故事,而所謂的“夏洛克”,其實是柯南·道爾筆下的偵探夏洛克·福爾摩斯。與那位足智多謀、西裝革履的大偵探對照,眼下奔走在華北平原的兩位老農民,就彷彿來自另一個倒退了幾個世紀的時空。

他們的破案技巧令人難以置信,甚至運用迷信尋覓肇事者所處的方位。我問徐磊“如何看待農民破案請神婆的侷限性”。他反駁道“不相信神祕主義,就是你的侷限性”。關於神祕主義,中國的教育是讓我們祛魅的。在當下社會,我們總是用既有的觀念與超前的意識,去看待尚不理解卻自有一套邏輯的事物。徐磊的做法是爲我們增魅。神靈與凡人,前世與今生可以溝通,是鄉野千百年來一種原始而富有靈性的生活哲學。它們之間的勾連,或許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對話,但是卻代表了對未知恐懼的祛除,體現着終極關懷的維度。近年來中國農村題材電影《心迷宮》、《北方一片蒼茫》、《吾神》、《hello 樹先生》、《中邪》多少都反映了這一維度。與此同時,它們也或多或少地呈現出同一種風格,魔幻、荒誕、誇張。

從這幾部電影,我們可以看到當下農村生活的情感樣式、社會訴求、人際關係、生存邏輯等等,仍與1947年費孝通所著《鄉土中國》的描述有着頑強的相似性。而鄉土之外的社會卻在一刻不停地飛速發展着,城市文明正在橫切進鄉村。在富強夢與衣錦還鄉之間,在集鎮的熙攘與農村的沉默之間,有什麼東西正在生長。城市居民對它們不熟悉,也就解讀成了魔幻、荒誕、誇張。可是對於生活在鄉土社會的人而言,這不過就是眼前的生活,是現實主義。徐磊敏銳地觀察到了這些現象,也有意識地編排進了《平原上的夏洛克》。“拼貼的荒誕感無處不在。這些東西就在那裏,比如你常常能看見老農民在田頭解手,背後是迪麗熱巴的大廣告。還有人們車上同時掛着的十字架和佛像,信仰無比混亂。”

徐磊雖用城市的好奇眼光來書寫鄉村,但他畢竟是農民子弟,對父老鄉親脾性的理解不同於生在城市的知識階層。2011年安徽碧山村啓動了碧山計劃,一羣藝術家、作家、詩人跑到鄉村揚言重建,但是過於智性的藝術交流建立的並非是有效的對話。碧山計劃不但沒有給村民帶來什麼啓蒙,還被詬病“文化殖民主義”。反觀《平原上的夏洛克》,則反其道而行之,它徹底脫離了知識分子的高端趣味,帶着濃濃的鄉野土味,衝擊着虛僞的現代文明。

它的“野”,對於受過文明教化的城市觀衆來說,竟有些粗俗。比如對話的編排偶有不堪:“我家的狗懷了崽子,原來是你家的狗日的”,“ 我老了,弄不進去了”。又或者,那個自帶喜感的呆萌農民佔義,他在城市裏隨地吐痰被罰款,轉頭又忘記,嘴裏含着一口痰不知道吐向哪裏,最後乾脆抹在了身上。這一幕不但狂野,甚至有點噁心。不禁好奇,這些段落僅僅是爲了製造廉價的喜感嗎?徐磊爲什麼要拍得那麼野,在粗鄙上做文章?

我在“土味”裏似乎找到了答案。自打城市建設以來,農村就成爲“土”的代名詞,城市人瞧不起農村人,甚至連農村人自己都以農村爲恥。“土氣”成了一個充滿了否定的貶義詞。但是恰恰是這些農民性情中的鄙俗,在城市文明不許隨地吐痰、不許私闖民宅等等的表象“禮俗”對比之下,凸顯出一個個講究忠義道德的形象。全片高潮段落,超英戴着草帽,騎着駿馬,經過沒有人的街道。幾片樹葉作爲前景,一個英姿颯爽的掠影打馬經過,讓人聯想起古代的俠客。

再來談談“土”的意味。沉默卑微的田野地面滋養着世代的農民,“土”也因此成爲庶民的生活姿態。不管發生什麼,他們也不願忘卻土地。影片裏,被撞農民樹河夢見炎炎夏日的浮瓜沉李,一着急在醫院甦醒了。哥仨從醫院駕着突突的電動三輪迴家,路上樹河一直牽掛着在醫院躺了這麼多天,地澆了沒有。這個情節源於徐磊的親身經歷,“我姥爺去世之前,我們把他從醫院接回來。他的病情是隻要回了家,可能就再也出不來門了。我們問他最後想去哪,他說想去地裏看看。我們就開車直接到地裏,算是作爲他對世界的告別。”

採訪當天下午,在徐磊所住的小區門口,蹲着幾個穿着橘色環保馬甲的工人。他們饒有興致地在一小塊被水泥圍起來的土面前搗鼓植物。這一幕讓我想起徐磊的話“對土地和種植的熱愛,是刻在中國人骨子裏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