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用文>觀後感>

有關《親愛的》精彩觀後感範文三篇

觀後感 閱讀(1.47W)
什麼電影值得寫觀後感呢?一定是能夠反映某種社會現象同時能夠引起人共鳴的電影,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有關《親愛的》精彩觀後感範文三篇,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親愛的》精彩觀後感範文三篇

《親愛的》精彩觀後感範文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位名叫田鵬的小男孩,在一次外出玩耍時不慎走失,他的父母苦苦尋找三年終於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找到的感人故事。

看着電影,我突然被一個畫面深深打動了。

自從田鵬被家人找到後,他的父母都跟他形影不離,害怕再次把田鵬弄丟了。有一句話形容的好“一朝怕蛇咬,十年怕井繩”,的確,田鵬的父親田文軍就連扔個垃圾都要抱着孩子,擔心孩子不見了,而且扔垃圾的聲音一次比一次低,怕把睡熟的兒子吵醒。說是扔垃圾,我們的父母就是鎖個門就下去扔垃圾了,而田鵬的父母,無論何時都要抱着孩子,就是怕什麼——走丟,就這麼一個很平常,很微小的動作都能看得出父母對他的愛,都說愛是無聲的,無私奉獻的,田鵬的父母就是一個例子!

與此同時,我突然想到了一件很對不起父母的是——

那天是週六下午,我和同學出去購物。因爲寫完了作業,我便拋掉一切煩惱,放肆的和同學玩着,根本沒有考慮到父母會擔心我。我和同學又是逛超市,又是去遊樂園,還溜去龍船逛了一圈,並不知道時間匆匆流過。

我們一起走進一家甜品店,找了位置坐下後,點了幾樣甜品、小吃,邊聊邊吃,不時傳去幾聲爽朗的笑聲,很快,一坐就是半個小時,我們也差不多吃飽了,我一看手錶,驚呆了:哎呀!怎麼這麼晚了?都晚上七點了,怎麼一玩就是四個小時,這下死定了,趕緊回家了!我和同學付了錢,馬上衝去搭公車回家。

一回到家,我做好被罵的心理準備,可沒想到,在家等候我多時的父母把沒有罵我,而是走過來焦急地問我怎麼回這麼晚?沒有遇到什麼危險吧。我偷偷擡起頭看了一眼媽媽,竟發現媽媽的眼神滿是焦急、擔心。看到媽媽的樣子,眼淚不自覺的從眼角里流了出來,我撲向媽媽的懷裏,傷心的哭了。

父母都是很擔心自己孩子的安全的,包括田鵬的父母。我敢說,全世界的父母都是一樣擔心的。

《親愛的》精彩觀後感範文

衆人皆知趙薇出演李紅琴的角色達到如火純情的演技,我們不評價演員的演技問題,這部電影引人深思,引起了社會的共鳴。

一部好電影看完,能讓觀衆心靈有所觸動,引人深思,讓你有種要去做點什麼的衝動。

電影來自於真實事件,那就是發生在6年前,湖北人彭高峯的故事。後經改編成電影,就有了電影《親愛的》這部影片。

電影中,一個3歲的孩子在街頭被拐走,由此開始了漫長而絕望的尋子之路,苦苦尋找,幾近崩潰,一對已離婚的夫婦三年間尋找失蹤孩子的曲折經歷。

田文軍和魯曉娟曾是一對恩愛的夫妻,然而,兩人之間的感情卻被時間和爭吵消耗殆盡,最終,他們選擇了離婚。如今,聯繫着兩人的唯一樞紐,就是可愛的兒子田鵬。

某一天,這唯一的紐帶也斷裂了,田鵬於一次外出玩耍時無故失蹤,絕望和崩潰之中,田文軍與魯曉娟踏 上了漫漫尋子之路,並在途中結識了許多和他們一樣無助的父親和母親們。

貼尋人啓事、各大尋親網站上,孩子失蹤所在地的周邊省份,都貼了尋人啓事,換來的是一次次的欺騙。

那些昧着良心沒有人性的人販子抓住家長尋找孩子的迫切心理,爲的就是騙錢,製造假的合成照片,和假信息,田文軍多次受騙,差點丟掉性命,爲了就是早找到孩子,避免悲劇再度發生。

如果一個家庭失去了唯一的孩子,這個家庭便不再完整。孩子無疑是最重要的部分,因爲在人類的諸多感情中,親子之情是最爲強烈的一種,孩子應該是家庭全部的希望。

影片中李紅琴老公自己不能生育,而說是李紅琴不能生育,她就信了,也諷刺了農村一些人的愚昧及農村普遍還存在的男權問題。

這也是中國農村婦女的悲哀,李紅琴意識到, 他男人騙了她,從最開始說不能生育,說田鵬是撿來的,說小妹妹是棄嬰; 她的生活基於他男人的“謊言”中, 她(一個老實人)養着孩子,最後得知最後的小女孩可能都是偷來的, 李紅琴的世界崩塌了, 自諷得哭笑。

孩子找到固然是好事,但你知道整體來說就是對小孩的又一種傷害。拐賣到新的家庭,雖然買賣孩子也是同樣罪行,被拐的孩子和新的家庭產生了感情,讓他們難以取捨。

幼小的心靈經受這麼複雜的煎熬,人販子把孩子從拐走,幾經周折重新回到親生父母身邊,這無形是又從他們身邊把孩子帶回來,孩子等於是經過了多次拐賣,幼小的心靈讀不懂現實中的一切變故,對將來的成長肯定會烙下難以癒合的傷疤。

影片中田文軍和魯曉娟找到失散三年的孩子,當他倆抱着孩子逃離時,孩子拒絕跟着逃走,面前的父母給他的感覺就是又有人要拐賣他,看到這裏我眼淚無助的流下來。

劉雪琴發現有人要將孩子搶走,鏡頭裏跌跌撞撞的奔跑,在沒感情的人也會被動容,被拐孩子與養育自己的母親,情感也是難以割捨,這對被拐的孩子也是一種無言之痛。

對於一位母親來說,孩子是一生中最得意的作品,他的成功和失敗都與家庭息息相關。孩子被拐對母親的打擊可想而知。

不管什麼原因,丟失孩子的家庭乃至幾輩人造成了巨大的痛苦。有的家庭因爲孩子丟失,父母晚上根本睡不着覺,只要一閉上眼睛,就感覺孩子在向自己哭喊……

多少家庭家破人亡,更有父母承受不了這個打擊,精神失常,送進精神病院,還有甚者自殺結束自己性命。

如今的人販子越來越猖狂,不斷的有小孩子被拐賣,這不僅是對小孩人身權的侵犯,同時也造成了家庭的破碎。

拐賣給家庭和孩子帶來的傷害無法形容,那些傷痛難以癒合。孩子和家庭的曲折命運已經無法改變。

這就要求公安機關和社會堅持對拐賣行爲嚴厲打擊,加重刑法,完善防拐。加強打拐的制度建設,使更多孩子更多家庭避免這些現象重演。

我國針對拐賣兒童案件,除了建設完善“打拐”、“反拐”長效工作機制外,政府還在建設DNA數據庫、被害人的解救和安置上下功夫,實現全國範圍內被拐兒童的精確查找,妥善安置被解救的兒童,保障被收買兒童各項基本權益。同時,公安部門還加強“反拐”國際警務合作,以粉碎跨國拐賣犯罪網絡,實施跨國解救行動。

如何防止孩子被拐,普及兒童防拐知識,加強國民意識,全民行動起來,與拐賣犯罪分子作鬥爭。

《親愛的》精彩觀後感範文

帶着重感冒,認真看了《親愛的》,看過電影后,卻會發現,那不僅僅是一部苦情催淚片。有些悲,不一定讓人落淚,但那種沉重會直戳心靈;有些希望,不一定讓人開懷大笑,但總會有一絲陽光不經意地落在眉梢。《親愛的》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就像黃渤說的,這個電影有一隻手,是深深地伸到你的胸膛裏,會觸碰到你的心靈。

《親愛的》當然不是一個普遍發生的故事,但每個人都可以透過這部電影看到社會的羣像,看到自己內心的焦慮和對親情的漠視,而那種丟失的深沉與悲痛,其實是每個人從生活中都能感受到、理解到的。然而這不僅不是一個普遍發生的故事,它也不單純在講述孩子的丟失和尋找,還折射出了社會中人們內心某種東西的丟失和尋找。人來人往,我們迷惘,我們失去,我們的家究竟在何方?

電影裏,田文軍說憑什麼我要認命,就是這股勁讓他拼命尋找,不言放棄,唯有把希望當飯吃,他才能在失去幾乎所有的時候,還能不認命地盼望着找回一點點的尊嚴。找到鵬鵬那天晚上,他在派出所的樓梯間痛哭,那是3年來他第一次落淚,那就像憋了長長的一口悶氣,終於終於爆發,面容抽搐,聲嘶力竭,沒有吐出如何一個字,但我們完全能夠感受到,這幾年,他活得有多累。黃渤的表演太有爆發力了,在靜默中,給予我們心靈重重地一錘,雖然沒有經歷過這般痛苦,但是看着他抱頭痛哭,我們似乎能突然明白,他拼命尋找的何止是鵬鵬,只有把鵬鵬帶回來,他的家纔在,他才能回家。

魯曉娟丟失的也不僅是鵬鵬。不認命的她爲了往上爬,和田文軍離婚,組建了一箇中產家庭。但在丟失了鵬鵬之後,她終於發現,其實身份、金錢是無法對抗這樣一個痛苦的,她一直想擺脫人下人的身份,倒頭來卻發現丟掉了自己。這實際上,跟很多我們身邊的人都很像,只是活得太匆忙,以至於沒法停下腳步去看看原來的自己,再看看現在的自己。失去鵬鵬,她又變得跟田文軍一樣了;尋找鵬鵬,其實是她自我重建的過程,重新回到她出發時的狀態。面對本能痛苦,外在的不可能幫助到什麼,只有重新建立內心,纔可以去對抗、甚至超越這個痛苦。電影裏雖然沒有一個最終的結案,但我們顯然能感受到,魯曉娟回家了。

韓德忠,沒想到很多人都提到了他。他在電影裏,其實是一個沒有回家的角色,他失去太多,以爲能夠借幫助大家來獲得救贖,但到頭來發現,尋找太累,最終還背叛了衆人。電影裏,他在回家這條路上似乎越走越遠,最後發現錢抹不掉他那些不堪的過去,更抵不上一張死亡證明。

佟大爲的角色其實就是一個典型的城市人。社會會磨掉人當初的銳氣,使人同化成社會之人,要生存,就必須得那樣。而在幫助李紅琴的過程中,他似乎也找回了自己,找到了回家之路。唯一讓人遺憾的事,佟大爲的很多場戲,都能看出《中國合夥人》裏王陽的影子。

李紅琴,不得不說。趙薇這次終於遇上最對的,也是最好的.角色。這個人物的命運,早已註定趙薇可以在這部戲裏大放光彩。她丟失的是一切,丈夫已死,養子被帶回家,女兒被奪走,她的家完全散了,如果女兒不能要回來,嚴重地說,那她活着還有什麼意義。這在某種程度上,和田文軍也有點類似,只是在社會的認同上,她站在了田文軍的對立面。兒子和女兒都不屬於她,就連法律,似乎也要來割斷她最後一根稻草,生活之於她,太殘酷了,以至於我們在道德倫理上本該厭惡這樣的人販子老婆,但卻最終不由爲之憐惜和感慨。她能不能回家,她還有家可歸嗎?電影的最後,留下了很多,長鏡頭一搖,我們隱隱看見,黑暗的盡頭還是有一點的光亮,那到底是不是希望?如此脆弱和無奈,再加上語言和造型上的塑造,趙薇完全就是李紅琴,她的角色太無力了,但她的表演太有力了!

《親愛的》是一部好電影,但它需要我們靜下心來,去接受故事的牽引。我們都太焦慮了,以至於無法意識到自己丟掉的是什麼。絕大部分的人都不會有電影裏面那些人物的經歷,但是光影的魅力,就可以讓我們在兩個多小時內,去感受另外一場人生,然後審視自己。電影的深度不在於導演或編劇將細節挖得多麼深入,而在於,它落在我們的心頭到底有多重。陳可辛導演的電影,不會有絕對的好人與壞人,也不會給予大家一個明確的答案,他就是一個旁觀者,鋪開了一切的問題,讓我們自己去尋找回家的路。

離家的路有千萬條,回家的路只有一條。希望我們都在那唯一一條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