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書信>申請書>

精選愛惜糧食倡議書範文三篇

申請書 閱讀(6.62K)
倡議書不具有很強的約束力大家可以表示響應,也可以不表示響應,作爲一種應用廣泛的文體,我們有必要了解它的格式和內容,下面是本站整理的精選愛惜糧食倡議書範文三篇,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愛惜糧食倡議書範文三篇

愛惜糧食倡議書1

同學們,每年的十月十六日是“世界糧食日”,我們國家將“世界糧食日”所在的一週定爲“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宣傳週”,你們知道這是爲什麼嗎?它是根據我們國家的國情確定的。

我國有十三億人口,佔世界人口的22%,就是世界平均每四個人當中舊有一人。而我國積僅佔世界耕地面積的7%——人口多耕地少,吃飯就成爲我國的第一大問題。

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會背古詩《鋤禾》吧。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中間包含了農民多少辛勤的勞動,每一粒糧食都浸透了農民的心血和汗水。

同學們,我們是中華民族的新一代,要繼承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在“節糧宣傳週”裏,在以後的每一天,要開展愛糧惜糧,節約糧食的宣傳活動,要求人人從自己做起,個個養成愛糧節糧的好習慣。

愛惜糧食倡議書2

尊敬的各位領導、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是五千年文明古國的優良傳統。從厲行節約的晏嬰到“一錢大守”劉寵,從一代名相魏徵到民主革命家孫x,都爲我們留下一份份憂苦萬民、勤勞天下的珍貴遺產。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鞠躬盡瘁、艱苦樸素的光輝事蹟,更是彪炳千秋。

中華民族正是具有這種精神,才能生生不熄、不斷繁衍、興旺發達。勤儉節約還是我們國家的建國方針,正是這一方針,才使我們年輕的共和國醫治了幾十年戰爭的創傷,甩掉一窮二白的帽子,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但是近幾年來,隨着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出現一種比闊鬥富的不良現象,把勤儉的美德當作“過時”的觀念加以否定,以致出現以鋪張浪費爲榮,艱苦樸素爲恥的`歪理。浪費的現象,在我們的學校裏也屢見不鮮,例如:水龍頭中的長流水,教室、辦公室中人去燈不熄,教室外的垃圾桶裏還可以用的書包、文具、還沒有吃或者沒有吃完的水果、點心、牛奶,食堂裏每頓倒掉的剩菜剩飯,還有,每到暑假時候,畢業班的同學,把還可以穿的衣服當作垃圾丟到垃圾房裏,那幾天,石巖鎮很多收垃圾的,三輪車、摩托車的工友穿着我校的校服在街上游蕩。

勤儉節約真是一種過時的觀念而應該丟棄嗎?答案是否定的。

我們知道,改革開放後,國家的經濟在不斷提高,但是,我國尚未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還有相當一部分地區是比較貧窮落後的。在城市裏,還有許多下崗工人靠社會救濟金金生活,在農村,還有許多孩子因交不起學費而失學。在西部山區,還有許多人爲解決溫飽問題而奔波。

我們國家還沒有富裕到可以比闊鬥富的時候,勤儉節約的美德不能丟。勤儉是建立在“勤”與“儉”的結合上。只有勤奮才能創造勞動成果,只有節約才能珍惜勞動成果,兩者相加,勞動者創造的成果纔會越累越多,社會才能發展進步。

反之,則是社會衰敗,文明倒退。“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歷史上多少人,貧困時勤儉節約,奮發有爲,終於成就大事,又有多少人富貴時驕奢淫逸、聲色犬馬,使千萬家財、百年基業毀於一旦。歷史教訓告訴我們,即使國家足夠發達了,我們的生活真正富足了,勤儉節約的美德也不能丟。

在當今社會經濟條件下講勤儉,其意義已經不止是物質上的克勤克儉,而更多體現爲一種高尚品格,一種可貴的精神,體現爲奮發進取,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作爲一種民族精神,勤儉節約美德更不能丟。

愛惜糧食倡議書3

親愛的大朋友、小朋友們:

大家好!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糧食是農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耕作得來的,每一粒糧食都是他們的心血!糧食和水一樣,是我們的生命之源。

小時候,如果吃飯時碗底剩下幾粒米,或者吃饅頭揭掉一些皮,父母都會耐心教導糧食是汗水換來的,不可浪費糧食。現在我們每個人都對這首詩依舊倒背如流,但在實際生活中有時卻亮出紅燈。請客吃飯,必然要點滿一桌子飯菜,不然覺得自己不夠熱情。自從去年新冠疫情發生後,世界範圍內的糧食供應危機讓我們意識到,糧食再多也不能算多,再豐收也不能浪費。每一粒糧食的成長都夾雜了太多的期待和辛酸。

2020年8月1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爲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儘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習近平總書記關切“小米粒”裏的“大民生”,他強調浪費可恥節約爲榮。

作爲最基礎教育階段的幼兒教育工作者,作爲孩子的家長,我們每一位成人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通過科學的引導與教育,讓愛惜糧食的種子在每一位小朋友的幼小心田發芽、開花、結果;讓每一位小朋友養成不挑食、不浪費、愛惜糧食的良好習慣。讓幼兒在親身經歷中懂得愛惜糧食、節約資源的重要性。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藉着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到來之際,讓我們抓住這個教育契機,通過家園共合作,爲培養孩子珍惜糧食,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堅持做到:

觀念培養

從觀念上讓孩子知道糧食來之不易,從而學會去珍惜。浪費糧食的孩子,往往不知道食物是怎樣產生出來的,他們只知道有錢就可以買到很多食物。建議父母利用國慶節假期和孩子一起在家的一角種植豆子或其他種子植物,帶着孩子一起體驗怎樣播種、鋤草、施肥、澆水的過程,瞭解種植辛苦的真正內涵。

細節培養

從今天開始,從此刻開始,在生活細節中不給孩子浪費糧食的機會。浪費的習慣是慢慢養成的,雖然孩子沒有把碗裏的食物吃乾淨,老師和父母也把碗清洗乾淨了;當桌子上剩的菜孩子不愛吃的時候父母就會倒掉,這樣就給孩子留下了浪費的機會。建議老師和父母給孩子定量的食物,吃不完不可輕易倒掉。

樹立榜樣

帶孩子外出就餐,父母要樹立良好的榜樣,少點餐,剩飯菜要打包;帶孩子去吃自助餐的時候,要給孩子講明禮儀,要求孩子吃多少取多少,或者每次少取,不夠再去取,而不要讓孩子養成不是自己的東西就可以隨便浪費的習慣。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老師們、家長們,讓我們一起“拒絕舌尖上的浪費”,讓中華民族的節儉美德永不丟棄。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大力開展“文明餐桌、光盤行動”,彼此相互影響與督促,爲孩子們做出表率,一起對浪費現象說“不”。爲共同創建文明、和諧、環保的社會及家庭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