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書信>申請書>

如何提高國中歷史教學效果

申請書 閱讀(1.42W)

高效課堂中還有兩個重點需要注意,那就是探究和展示。探究過程的意義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探究的內容,二是探究的過程,兩者都不可以忽略。小編在這裏整理了提高國中歷史教學效果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助到您。

如何提高國中歷史教學效果

如何提高國中歷史教學效果

擱置爭議,改善教學

我們的高效課堂建設工作已經持續了兩年,兩年來我們從陌生、迷茫到沉寂、反思,再到探索、成就,經歷了非常複雜的過程。我聽到對高效課堂熱情的讚頌、積極的探索,也看到消極地應付、偶爾的冷水。這是改革過程中很普遍存在的常態。其實只要我們明確一點,最重要的問題是不是爭議,而是解決實際問題,改善我們的教學,我們就會意識到爭議的發生不是爭辯各方目標的差別,而是路徑的不同。因此這次會議我們不打算解決那些爭論,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實現教學的改善上。

爲此,我們從以下方面提出國中歷史學科推進高效課堂建設的建議,供大家反思、討論,進而引起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教師的地位不容忽視

首先我們強調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同等重要,教師尤其要做到“教師的教要爲學生的學提供可以理解和模仿的示範”,這就要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主動、深入的發揮作用,引領學生完成自我主體定位,落實“最近發展區”的學習任務,並實現從知識中心向三維目標(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轉變。

教學必須設計

因此在課堂教學展開之前,必須進行精心的設計。在設計過程中,要明確本節課的內容在本單元的地位與價值,明確本單元在本冊的地位與價值,明確本冊在本學段(課程)的地位與價值(以“戰後世界秩序的形成”爲例說明)。不能一節課一節課下來都只是散落的珠子,要有穿珠子的線,這根線就是我們對知識的理解與把握,就是知識內在的邏輯,這將深刻影響到學生髮展的程度。在高效課堂建設過程中,有的學校和老師偏重於構建模式,而構建模式的時候有偏重於規劃教學環節,對教學內容反而有所忽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沒錯,但我們不能在“利其器”的時候忘了我們的目的在於“善其事”。

所以下一階段推進高效課堂建設我們最關鍵的建議就是雕塑細節,改善課堂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的起點在哪裏?我們平時的做法是從教學內容入手,很重要的原因是知識中心的影響,另一方面教科書是學生和教師共同掌握的學習資源,更容易建立一個師生共同面臨的場域環境,便於師生對話的展開。但問題是對知識的重視放大到只重視知識的地步就出現了偏差。知識只是我們目標的一部分,甚至只是三個維度當中的一個維度(知識與能力)的部分,對能力的忽視造成課堂教學效率的低下。

教科書的使用

那我們該如何使用教科書呢?教科書也是一種歷史敘述,和我們平時閱讀的《國史大綱》、《全球通史》等等一樣,所不同者在於教科書這種歷史敘述承擔着“國家課程”的任務,要在課程標準的規定下反映國家意識形態,體現國家教育目的要求,因此有它獨特的價值與邏輯。因此我們要明確教科書在落實課標要求的時候是怎麼做的,它的書寫遵循的是怎樣的思路,每一課內容爲什麼這麼選擇(以《創業的先聲》的三目“狀元實業家”“商務印書館的崛起”“鐵路史上的奇觀”爲例)。由此確定我們在教學的時候如何取捨、如何判定重點難點,甚至可能影響到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選擇。教科書書寫重點各有不同,現在的教科書比較普遍地存在輕過程重結論的傾向,比如敘述張謇的創業歷程時大多是概括出來的結論,結論的得出就是我們課堂教學過程中要解決的問題,我們就要補充必要的史實,使學生能夠直觀的瞭解並且建立起史料與結論之間的聯繫,學生思考問題。而如果教科書的書寫側重於事件發生發展的過程,我們在教學的時候則需要把注意力放在對事件的思辨上,理清其發展脈絡與因果關係。有一部分教科書知識性很強,而且以知識的掌握爲要求,比如講到思想文化或者社會生活變遷這部分內容,這並非是專門史的要求,所以還是要把這些現象(文學、史學、總角、繪畫、書法、雕塑)還原到當時的歷史場景中去考察,只要提供這些現象產生和發展的歷史背景。

教學目標的設定

這是從教科書的使用說的,而教學設計的起點我們更建議從教學目標開始,採取結合教學內容的方式,具體的思考方式是“這節課學生要學會什麼、老師要教會學生什麼”。這樣思考的結果就是兼顧了課程目標的三個維度。但是也要注意幾個問題:第一,目標設計要把握好限度,不能超過多數學生的接受能力,也不能簡單重複學生的已知。這就需要對學情有基本的瞭解。有些學校的高效課堂安排了預習課,在導學案的設計上也增加了預習案部分,這是一種問題解決的思路。把本課的基礎知識部分通過引導學生的預習來處理,並且要求學生建立起本課的知識體系,提出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師經過彙總整理之後,轉化到教學設計當中,並據此調整教學設計中的相關部分,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的問題。如果學生沒有提出超過教學設計之外的部分,則可以瞭解學生對於基礎知識掌握的程度,藉此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可以調整教學設計中相關部分的難度。由此可知,教學設計必須有一定的靈活性,教師的預設要做到儘量充分,推斷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並且分別制定應對方案。

教學環節安排

因此教學設計當中的環節一定要做到細緻、彈性。細緻是爲了更好地完成教學的預設目標,而彈性則有助於充分利用課堂上的生成性資源優化教學。我們建議撰寫教學設計時,從導入語到教學流程,包括過渡語、板書、檢測題與作業都要書寫詳細,並且做出明確的意圖說明(爲什麼這麼安排)。多思考幾個如果,如果學生出了這樣的問題,怎麼辦,如果學生表現是那樣的,又該怎麼辦?怎樣處理才能儘量不偏離既定的教學目標,如果到了有必要對教學目標進行整體調整的地步,一方面需要反思我們在設定目標時忽略了什麼因素造成目標定位偏差,另一方面則需要很高的教學智慧應對變化(很少)。要知道,生成不是刻意爲之的必然,而是水到渠成的意外,可遇不可求。

PPT的是與非

剛纔我們已經提到了教學設計和導學案,上課的時候很多老師還可能用到PPT,這三者之間的關係該如何處理。PPT或者電子白板等教學新興媒體使用的範圍越來越廣,幾乎成爲教學的新常態,自然是不可忽視。三者之間我個人以爲還是教學設計當先,導學案和多媒體設備輔助教學。從某種程度上說導學案就是教學設計的組成部分,用以落實教學設計中對學生的基本要求,引導學生完成第一階段的學習。(導學案中預習案和探究案的關係、我的問題欄目設置的意義)當然考慮到多媒體設備的便利,在設計教學的時候可以充分考慮使用的條件、時機、方式等等,這裏不再贅述。

探究與展示

以上的建議是設計教學的一些基本考慮,在高效課堂中還有兩個重點需要注意,那就是探究和展示。探究過程的意義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探究的內容,二是探究的過程,兩者都不可以忽略。探究內容的確定要結合本科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設置出可以引導學生思維過程中的問題,也就是問題要講究層次性,提供給學生必要的臺階,由淺入深,每一步淺都是後面深的基礎和積累,不能一下子就到探究問題的核心。這種設計最能反映出教師本身思考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學生的發展歸根到底其實是思維的發展,而思維發展的過程中教師的示範引領作用最爲重要。(康德在《判斷力批判》中說:“實例乃是判斷力的學步車,它是在判斷力上天賦才能的人所須臾不可缺少的。”)可以說,歷史教師就是要重走歷史學家的思維之路,而學生的成長也正是在重走歷史老師的思維發展之路。我們既呈現給學生我們思考的內容,更重要的是展示給他們老師思考的過程的方法,讓學生學會像你思考問題那樣去思考問題。這就是我們前面所強調的“教師的教要爲學生的學提供可以理解和模仿的示範”。我們現在強調能力,那什麼是能力?北師大石中英博士的觀點是“運用所掌握的知識解決問題的熟練程度”,如果我們接受這一觀點,那麼既然能力要求的是熟練程度,熟練是不斷的演練造成的,所謂學而時習之,這種演練訓練就要有一個基本的路子可以參考依據。而我們給學生設置的探究過程就要充分地把這種路子、這種方法和過程展示出來,逐漸內化爲學生自覺的行爲。(記得住一戰爆發的根本原因,卻不會分析二戰爆發的根本原因)

展示是對探究的結果的呈現,我們建議在展示的時候也要兼顧內容與方法,不妨要求學生回答出他們的思考過程,這樣做有助於判斷學生思維的漏洞和缺陷,可以及時的提醒和彌補。展示的時候,可以分兩個層次,一是組內展示,爭取達成共識,但不必強求一致,可以保留不同意見,二是班內展示。班內展示的小組要有目的的選擇,不要以完成教學過程爲標準,要以能夠反映出學生在思考中遇到的問題爲主,或者是可以爲全體同學提供借鑑和參考。展示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隨時針對性的點撥與評價。調研過程中我們發現教師的評價流於表面,有時候甚至出現“錯誤的表揚”。對學生進行激勵性評價是對的,適當的鼓勵有助於學生建立自信。但是無論是批評還是鼓勵都具有其明確的教育意義,評價不僅是針對學生個體,更是要對其他學生產生影響,所以表揚或者批評的是學生的行爲,而不是學生。在表揚或批評的時候準確的指出你所針對的是什麼非常重要。教師在課堂上所做的一切都應該體現出一定的教育意義。(爲探究而探究、爲表揚而表揚、爲多媒體而多媒體……都不可取)

有效教學時間的把握

最後需要提醒的一點是我們的課堂教學時間爲40分鐘,有的學校是45分鐘,總之都非常緊張。要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高質量的完成教學目標,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40分鐘時間能夠完成的任務是有限的,一節課不可能面面俱到。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探究活動、班內展示等各個方面都要做好選擇,要知道,課程標準的課程目標當中規定的種種,是要在三年的歷史課程學習中實現的,不可能通過一節課完成,這也就是我們在一開始就首先強調知識定位問題的原因,我們必須整體規劃、有所取捨,才能實現一次真正完美高效的學習。

由以上的敘述可以看得出來,在新課程改革中、在高效課堂建設中,固然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參與,強調了學生活動,但是教師的地位不是因此被削弱,而恰恰是得到了空前的增強,對教師的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的要求也比以往更高了。(以此反思講授法,要通過教師的講完成這麼多學生思維發展的要求,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講授法對老師的要求其實更高。)學生學得容易只能通過教師複雜的教來實現,別無他法。(複雜的教成就簡單的學。)

預流與成長

1930年,陳寅恪在《陳垣〈敦煌劫餘錄〉序》一文中,提出了一個著名的觀點:“一時代之學術,必有其新材料與新問題。取用此材料以研究問題,則爲時代之新潮流。治學之士,得預此潮流者,謂之預流。”目前的教育界流風所被者聲勢最爲浩大的當然也是爭議最多的大概就是高效課堂了。但是我們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在這樣的潮流面前,要能夠挺身而出,吸收其合理的成分,摒棄其中的糟粕,不是被這股潮流裹挾而去,而是以它爲一面鏡子來自我映照,反求諸己,檢視自己的理念、行爲,最終在成就學生的過程中自我成長、自我完善。

會考中國近代史經典問答題

 

1.在舊民主義革命時期都有哪些階層爲挽救國家危亡進行了探索?結局如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以上結局說明了什麼問題?

農民階級:1851年洪秀全領導太平天國運動,頒佈了《天朝田畝制度》,沉重打擊了外國侵略者和本國封建勢力;1900年爆發了反帝愛國的義和團運動,沉重打擊了外國侵略者。兩次革命運動結果都失敗了,因爲農民階級不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

地主階級:19世紀60年代,地主階級中的洋務派開始了洋務運動,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

資產階級:19世紀末的資產階級維新變法運動,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發展資本主義,但最終還是失敗了。20世紀初期孫中山爲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了辛亥革命,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推翻了清朝封建統治,他們的努力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資產階級的軟弱和妥協性

說明了:不觸動封建根基的自強運動和改良主義舊式的農民戰爭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資本主義的其它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圖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

 

2.列強在近代史上對中國進行了哪幾次侵略?結果怎麼?爲什麼?請分析侵華各階段的特點以及列強的侵華給中國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六次侵略戰爭:

1840—1842鴉片戰爭、

1856—1860第二次鴉片戰爭、

1883—1885年的中法戰爭、

1900—1901年的八國聯軍侵華、

1937—1945年的日本全面侵華戰爭

前五次侵華,中國均失敗。

原因:

外國方面:列強處於資本主義上升階段,具有掠奪性經濟力量強大船堅炮利;

中國方面:清政府腐敗盲目自大,經濟武器裝備落後,軍官無能指揮失利軍隊沒有戰鬥力。

第六次侵華中國取得勝利:

原因是:

(1)由中國共產黨倡導的以國共合作爲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2)由於中國共產黨堅持全面抗戰的路線

(3)國民政府在正面戰場的對日作戰粉碎了日本速戰速決滅亡/中國的方針

(4)中國共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和其它抗日武裝深入敵後,開展游擊戰爭和創立敵後抗日戰根據地,抗擊了大部分日軍和幾乎大部分僞軍。

(5)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支援。

侵華的階段及特點:

(1)鴉片戰爭到甲午中日戰爭前:列強用武力打開中國大門以滿足其商品輸出、開拓世界市場。

(2)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經濟上由商品輸出變爲資本輸出: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國狂潮;軍事上趨向聯合侵華

(3)辛亥革命到國民大革命時期採用“分而治之”的侵華政策,扶植軍閥及代理人。這一時期日本暫進取得了獨霸中國的局面

(4)大革命到抗戰勝利:以日本全面侵華爲主

(5)抗戰勝利後到新中國成立:美國扶植蔣介石反/共反人民。

影響:

(1)列強侵華破壞了中國的領土、主權完整獨立,是造成中國近代日益貧窮落後的根源。

(2)他們把西方技術帶入中國,給中國舊制度、舊觀念以前所末有的衝擊,同時促進了自然經濟的解體,爲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3.比較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的異同。

(1)歷史背景相同:都發生在世界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中國面臨瓜分危機。目的相同:都希望挽救民族危亡和發展資本主義。領導階級相同:都是由資產階級領導。結局相同:都失敗,沒有改變中國的社會性質。失敗原因相同:都由於資產階級妥協和侷限性又脫離廣大人民羣衆。

(2)主張不同:變法主張實行君主立憲,革命主張推翻封建專制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手段及性質不同:分別採用暴力革命與和平改革;一個是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另一個是資產階級革命性質。

 

4.試分析戊戌變法中的維新思想和辛亥革命中的民主思想的主要異同點。

共同點:都是學習西方資產階級的政治學說。

不同點:

(1)維新思想要求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科技和教育,進行政治改革,但沒有觸及封建土地制度的內容;

(2)民主革命思想主張推翻清朝統治,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改變封建土地制度並提出平均地權的主張。幻想實現自上而下的改革;民主革命思想主張用暴力推翻封建統治。

 

5.中國近代史上中國農民階級在不同歷史時期是怎樣發揮其羣體優勢和作用?

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農民階級發揮其羣體優勢的有:

①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農民在中外反動勢力沉重壓榨下發動的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戰爭,不僅把農民戰爭推到最高水平,而且給了中外反動勢力巨大的打擊

②在中華民族面臨着亡國滅種的的關鍵時刻,又是中國農民挺身而出,發動了義和團運動,最終被中外反動勢力鎮壓下去,但粉碎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迷夢。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農民階級發揮其羣體作用的有:

①國民大革命時期,農民積極參加支援北伐戰爭

②國共十年對峙時期,農民支持土地革命的開展,使工農武裝割據的局面形成,爲中共找到適合國情的中國革命道路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③抗戰時期顧全大局,接受減息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④解放戰爭時期,農民積極支援前線是解放戰爭迅速獲得勝利的重要保證。

 

6.20世紀以來中國人民在前進的道路上經歷了哪三次歷史性的巨大變化?產生了哪幾位站在時代前列的偉大人物?我們從百年鉅變中得出的基本歷史結論是什麼?

第一次:由偉大的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

第二次:是中國共產黨在毛澤東爲核心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的領導下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第三次:是在鄧小平爲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領導下開始新的革命,這就是改革開放,開創了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

在百年的革命與建設的實踐中,我們認識到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社會主義的勝利,才能開創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民族振興、國家和富強和人民幸福。

 

7.中國近代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主要是由哪三方面因素造成的?

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

中國的經濟和社會制度落後

清政府的腐朽。

 

8.黨在歷史上有哪幾次重大挫折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又是怎樣解決促進新局面到來?說明了什麼?

(1)民主革命時期:

第一次重大挫折是1924---1927年國民大革命失敗。

原因:(1)中外勢力聯合破壞革命。(2)中共處在幼年時期,缺乏鬥爭經驗,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錯誤。

糾正:1927年召開八七會議確定武裝反抗國民黨的方針發動秋收起義並在起義的過程中在文家市實現了工作重心轉移,由城市轉向農村,開始農村包圍城市。

第二次重大挫折1934年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

原因:推行王明的“左傾”錯誤主張。

糾正:中央紅軍開始長征,並在長征途中召開了遵義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錯誤。確立了毛澤東爲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並取得長征勝利,粉碎反動派扼殺中國革命的企圖,使中國革命轉危爲安,促使中國革命新局面的到來。

(2)現代史時期的挫折:

1966—1976年的__。

原因:毛澤東對社會主義時期的階級鬥爭形勢,作了錯誤的分析。

糾正:1978年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實事求事的思想,拋棄了以階級鬥爭爲綱,把工作的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中來,我國進入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

說明了中國共產黨的胸懷坦白,有錯必改的高風亮節;表明中國共產黨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政黨,促進經濟發展,改善和提高人民物質生活水平是黨的宗旨和出發點;黨的方針政策是與時俱進的。

 

9.鴉片戰爭前中國同英國相比在政治、經濟、軍事上存在着哪些差距?到19世紀60年代外來因素使中國社會出現了哪些變化。變化中進步的主流是什麼?

(1)中英相比:

第一,政治上,英國在17世紀就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而中國仍處於封建社會,清朝統治衰落,政治腐敗階級矛盾尖銳。

第二,經濟上,19世紀上半期英國完成了工業革命,生產力巨大發展,成爲頭號資本主義強國;中國仍處於自然經濟佔統治地位的封建社會,清政府財政困難,入不敷出。

第三,軍事上,英國船堅炮利,掌握着海上霸權,積極對外殖民擴張;而中國清王朝軍隊裝備陳舊,操練不勤,紀委鬆弛。清朝統治者“閉關鎖國”,虛驕自大。

(2)外來因素使中國社會發生的變化:

第一,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由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變成帝國主義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衆的矛盾。

第二,社會性質的變化:中國開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第三,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侵略使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走向解體,把中國市場捲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同時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工業的產生。

第四,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打破了中國的封建閉關狀態,使一批先進的中國人如林則徐、魏源等開始面對現實,掀起一股向西方學習的思潮。

第五,掀起了以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維護清朝統治爲目的的洋務運動。

(3)進步的主流:向西方學習。

 

10.中國歷史上國共兩黨兩次合作是怎樣實現的?對中國歷史產生了什麼影響?

第一次:孫中山在反對北洋軍閥的鬥爭中屢屢失敗,在蘇聯和中共的幫助下,決定與中共聯合,建立最廣泛的統一戰線,反對北洋軍閥;中共在革命進入低潮後認識到,面對強大的敵人,必須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共同對敵。孫中山將舊三民主義發展爲新三民主義並接受中共民主革命綱領。中國國民黨一大召開,標誌着國共革命統一戰線正式建立。

第二次:面對日本侵略的步步深入,民族矛盾上升爲主要矛盾,中共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誌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全面抗戰爆發後,蔣介石明確表示了聯共抗日的決心,紅軍改組爲八路軍和新四軍,國民黨公佈了中共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國共合作開始了全民族的抗戰。

第一次合作推動了全國革命形勢的高漲,北伐戰爭取得巨大成果;第二次國共合作最終趕走了日本侵略者。

11

11.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在革命處於重要轉折階段毛澤東是如何站在時代前列推動革命向前發展的?

1927年後中共產黨人反抗國民黨白色恐怖的三次起義相繼失敗,毛澤東審時度勢,率領部隊上井岡山建立了中國第一塊革命根據地;同時,毛澤東及時從理論上總結了井岡山斗爭的經驗,說明了中國革命採取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這樣一條道路;是由中國的特殊國情決定的;並形成了毛澤東的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爲中國革命指出了一條正確的道路。

20世紀30年代,“左”傾錯誤在黨內佔統治地位,排斥了毛澤東的正確領導和思想,導致了紅軍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紅軍被迫長征。遵義會議上,糾正了“左”錯誤,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在毛澤東的領導下,紅軍打破了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完成了戰略轉移的任務,使中國革命轉危爲安。

解放戰爭時期,三大戰役勝利後,中國革命最後勝利即將到來。在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作的政治報告中,明確指出了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並規定了革命勝利後黨在政治、經濟、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和中國由農業國轉變爲工業國、由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爲社會主義社會的總任務。解決了中國由新民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的重大問題。

12

12.中國共產黨對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道路進行過哪兩次重大的探索?並指出探索的時間。這兩次探索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各有哪些?探索成功的基本經驗是什麼?

探索:

20世紀20年至30年代對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

20世紀50年代至20世紀70年代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相同點:

(1)都以馬克思主義作爲指導,逐步擺脫俄國革命和建設的模式,把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

(2)黨內都有正確路線和錯誤路線的鬥爭最終正確路線戰勝了錯誤路線而獲得成功。。

不同點:

背景不同:第一次探索是在大革命失敗後,革命處於低潮的情況下進行的;第二次探索是在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已經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建立起來了的情況下進行的。

共產黨所處的地位不同:第一次探索共產黨處於幼年時期、處於國民黨的白色恐怖下;第二次探索共產黨已經成熟,處於執政黨地位。

基本經驗:以馬克思主義爲理論指導,一切從中國國情出發。

13

13.近代中國所要解決的基本問題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爭取獨立,二是實現國家工業化和近代化,談談圍繞這兩個基本問題中國近代各階級階層進行了怎樣的探索和實踐結果怎樣?從中你能得出怎樣的認識。

探索與實踐:

(1)洪仁乾的《資政新篇》反映了中國人最早發展資本主義的願望,由於太平天國處於戰爭狀態未能實行。

(2)洋務運動以“自強”“求富”爲目標,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和設備,有利於中國近代化,客觀上抵制外國侵略,但由於不觸及封建制度,最終失敗。

(3)康梁主張興民權,實行君主立憲,但試圖通過自上而下的改良方式走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結果失敗。

(4)孫中山以三民主義爲綱領,以建立資本主義共和國爲目標,以暴力推翻清政府爲手段,領導辛亥革命,但由於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和妥協,沒有改變中國的社會性質。

(5)中共成立後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綱領,以爭取民族獨立爲主要目標,領導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爲國家富強奠定了基礎。

認識:近代中國獨立與富強兩大任務是互相關聯的,沒有民族獨立就不可能國家富強;而國家富強,民族獨立也無保障,民族獨立是第一位的。


如何提高國中歷史教學效果相關文章:

1.這些國中歷史教學方法,讓你提升教學成效!

2.如何提升國中歷史教學的趣味性

3.國中歷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效率有哪些?

4.國中歷史教學工作總結報告

5.國中歷史教學工作計劃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