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知識閱讀>

2020感動中國候選人中國女排的事蹟個人感悟

知識閱讀 閱讀(2.27W)


2020感動中國候選人中國女排的事蹟個人感悟

十二年後,中國女排再一次登上奧運會最高領獎臺。朋友圈被刷了屏。

小時候,奧運會最關注的項目就是排球。那時候我還無法理解父輩們的排球情結,單純折服於她們的團隊精神。參加工作後,機緣巧合讓我成爲一個排球參與者,每個星期都與志趣相投的同事們打上幾場激烈的比賽,它激發了我對運動的所有熱情。一次次的觀摩,一次次的參與,讓我明白女排精神靠得不單單是團隊意識,更是頑強的拼搏。

里約之行,女排姑娘們經歷了太多的磨難、痛苦、心酸甚至是不信任。小組賽對戰荷蘭、塞爾維亞、美國接連失利。即使在這樣一個不利的環境下,女排姑娘們頂住了巨大的壓力。在淘汰賽中,憑着敢打敢拼的勁頭,打出了自己的風格和水平。面對上一屆奧運會冠軍東道主巴西隊,在連輸兩局眼看就要淘汰出局的戰況下,女排姑娘們絕處逢生,強勢逆轉戰局,震驚了所有人。相信不僅國人沒想到,巴西隊沒想到,女排姑娘們自己都沒想到,因爲場上的她們,只專注於打好每一個球,抓住每一個機會,拼盡每一分力。那時候的她們,腦中沒有比分,面前沒有觀衆,這種簡單純粹的忘我使得她們咬緊牙關一分一分地追趕,直至勝利。

這一切當然離不開郎平教練的悉心指導,她在大賽中臨危不亂及時變換戰術大膽用人。教練員與運動員之間相互信任,相互成全。在這些年輕的女排姑娘身上我們看到了老一代女排健將的風采,女排精神的傳承。

作爲排球愛好者,我更能體會女排姑娘們每一場比賽的艱辛。當看到微博上,朋友圈上鋪天蓋地的刷新着女排各個時期的戰況消息,我很感動。原來女排精神並不只是懷舊情結,它更是一種永遠積極向上的力量。是你一路雖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眼中堅定。

誠如中國排球協會發表的賀信中所言“這一場場艱苦卓絕來之不易的勝利,是對女排精神與中國夢的最佳詮釋,是女排精神的再次傳承與發揚”。祝賀她們能從困境中走出,靠着堅強的意志奪得勝利。向女排致敬,向偉大的郎指導致敬,向女排精神致敬。

  2020感動中國候選人中國女排的事蹟個人感悟範文5篇一

女排奪冠,讓閒適的週末蕩起漣漪,是感動?是興奮?是自豪?舉國歡呼的背後是精神的穿透力量。強勢扭轉巴西,奮力贏下荷蘭,竭力戰勝塞爾維亞,在一場精神、技術與心態的較量中,抱團發力的女排爲他們在里約奧運賽場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也留給國人大大的感嘆號。

朋友圈被刷頻,有人評價“女排歸來,昨日重現”,有人寫下了鏗鏘有力的“點贊”,有人因爲追憶而落淚,有人因爲勝利而歡呼……一場偉大的比賽,跨越了空間與時間,讓國人不約而同的爲此振奮。究竟是什麼力量?其實,在輸贏之外,“中國女排”上演的更是一場勵志的精彩。

回顧30多年寫入國人記憶的中國女排,有振奮一個時代的歷史,也有懷揣夢想的掙扎;有成績滑坡的低谷,亦有臥薪嚐膽再出發的崛起,奪冠之路是一個個險關的攻破,也是一個不斷自我超越的過程。可以說,“女排的拼搏史”關聯着一個民族拼搏與勝利的記憶,也映射着每一個人的奮鬥與生活。

誠然,我們不能把一場奪冠的勝利過度拔高,但是,不可否認,女排的拼搏自信精神是這個社會所需要的,也是當今時代的價值所需。“精神”不是成功後看似雲淡風輕的敘述,也不是勝利者自我標榜的勳章,而就在點點滴滴的實踐與證明當中。正如女排,用過硬的技術、過硬的作風,證明了“堅韌永遠是中國人的強項”,她們挺起了民族自信的力量,也寫下了勵志的生動註腳。

之於當今中國,“女排精神”是大國文化的象徵縮影。中國的歷史,從烽火硝煙的革命歲月,到和平開放的發展時期,再到克難攻堅的改革年代,一部發展史,就是一部智慧史,一部奮鬥史。有過輝煌,有過低迷,有過沉淪,有過展望,最終走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步履鏗鏘的邁向未來、憧憬希望。其實,女排所傳遞出來的敢拼敢打精神、團結協作文化,這種所向披靡的勁兒正是大國崛起的力量源泉,就是大國文化的縮影和象徵。時下,“雙百目標”近在咫尺,還有許多的硬骨頭需要啃,還有許多險灘需要涉足,奮力前進的中國用成績和行動,傳承着古老中國“不拋棄、不放棄”的拼搏文化,也演繹了“打不垮、拖不爛”的世界傳奇。

之於當前社會,“女排精神”是民族自信的極力彰顯。在奧運的競技場上,我們不僅享受的是體育帶給人的快樂,也是國家體育實力的較量帶給國民的凝聚力、感染力和號召力。在一個碎片化的時代,輕易就會集體沉默,需要這麼一種精神喚醒社會的集體發聲、集體振奮與自信。當前,發展道路上的中國,面對紛繁複雜的國際形勢,自信是破浪前行的基石,也是逢山開路的積累。從遇事不亂的大氣沉穩,到迎接挑戰的泰然自若,再到面對困難的冷靜應對,彰顯的正是民族發展的自信底蘊,而這種自信需要一個社會的吶喊與參與。爲女排吶喊,就是精神的釋放,精神的迴歸。

之於當代國民,“女排精神”是奮力前行的價值砥礪。在女排的比賽中,我想,我們每個人所能感受到的就是拼搏。每一次跳起來的抵擋,每一次縱身攔下的身影,每一個倒下的瞬間,她們使出渾身解數,靠着每一分的積澱走向成功,她們在困境下拼每一分球,其實就是平時拼在每一天。生活工作中的我們,也是同樣,在追逐成功的道路上,拼的是實力,也是心態。時下,一些人或是急於求成,或是心態浮躁,或是怨天尤人,往往容易看到精彩,而無法體味背後的艱辛與努力。其實,只要堅持,一步一個腳印,踩實了就是成功。我們應該知道,成功不是偶然,也當看到,華麗的精彩篇章更是沉甸甸的勵志華章。女排告訴我們,挫折中前行,腳踏實地,夢想就有了價值與意義。

“女排精神”成了一個時代的符號,爲她們耀眼的光環所動容,更爲她們傳遞的精神所震撼。從這場勵志的精彩中,我們有所得、有所悟,而後有所動、有所行,就是對她們最好的禮讚。

  2020感動中國候選人中國女排的事蹟個人感悟範文5篇二

在小組艱難出線以後,中國女排猶如神助。在進入淘汰賽以後的每一場比賽都那樣牽動全國人民的心。終於我們苦難輝煌,這份激動比35年前尤甚。帶領女排創造新輝煌的還是郎平,她又重新成爲億萬國人的偶像。我們已然忘記了北京奧運會對她的苛責。因爲成功者是不受指責的。事後,我們把這種猶如神助的力量稱之爲女排精神。一切都是那麼自然。

這是一種我們久違的女排精神,一個輪迴以後重又煥發新生。這幾天手機刷屏,刷的都是中國女排精神。但沒有想到,郎平自己卻說單靠精神不能贏球。在里約一位觀看了女排比賽後的體育高級官員如是評論“女排贏球靠的是團隊以及不屈不撓的精神,但我認爲,更重要的是郎平的用人。她真正做到了有勇有謀,將每一個隊員的特點都發揮了出來”。她是如何做到這一點,其他的教練爲什麼做不到呢?中國足球等花了如此巨大的代價,甚至請了那麼多高水平的外國教練也做不到呢?

現在,我們終於知道郎平是如何做到的了。

1985年,在中國女排成爲全民偶像後,像民族英雄一樣的郎平急流勇退去了美國8年。她開始在墨西哥州立大學學習體育管理專業,在那裏適應環境重新開始。生活是最高的原則。爲了生活,她做了大學的排球教練;爲了生活,她成爲意大利的教練;爲了生活,她成爲美國國家隊教練。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時候,作爲教練的郎平剛好遇到了自己的祖國隊。

郎平一定是矛盾的,但她既然選擇這一生,只將排球事業當作自己人生追求唯一目的,她只能按照公平的規則與自己祖國的球隊比賽。而且,她居然打敗了傳奇的陳忠和教練帶領的中國女排。因爲她必須尊重內心,因此她沒有選擇。因爲,她在競技體育最市場化的國家已經學到了這一點。成績就是評估的一切。這是冷酷的市場原則,或許這就是缺少人情味的市場原則。爲了生活,爲了孩子,爲了排球這個終身事業,她需要做得更專業、更敬業。

於是,她承受了巨大的壓力。那些曾經將她封爲偶像的愛國者。我們不知道她是如何度過那些艱難的日子的。生活還得繼續。或許,正是有這樣的歷練,纔有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郎平。這個郎平是一個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人。在1981年中國女排獲得第一個世界冠軍以後的35年裏,變化的世界和環境已經將她塑造成爲一個相信專業主義的教練。

當她被廣州恆大邀請回來的時候,她是按照專業要求與他們談判的。她用她的專業主義爲恆大創造輝煌。

恆大知道並尊重郎平的價值。當國家隊邀請郎平迴歸的時候,她也是按照專業的要求提出她組隊的條件。賦予她完全的用人權,爲她提供各種必要的支持,同時不要干預她的決策,當然也不能忘記她的個人價值。也許,正是這一切使我們在最短的時間裏看到了中國女排的新輝煌。

里約就是見證女排新輝煌的地方。如果沒有里約,今天我們或許還沒有方法給郎平的專業主義以真正的檢驗。女排精神從來都在,只有這個時候迴歸的郎平是新的。新走到我們面前的她,已經是一個在職業體育中,經歷了完全不同環境塑造的專業教練。她的視野和專業主義精神,或許纔是她這次取得成功的關鍵。這樣我們才能理解她說的,僅有精神是不夠的,沒有實力是沒有用處的這句話。

如何提升現代競技體育的實力,我們不僅依靠精神,更需要良好的培養人、選好人、用好人的體制、機制。當然,同時還需要郎平這樣專業主義的教練。

如何在一個全球化的充分競爭的時代,在更好地尊重體育運動規律的基礎上,更好地推進職業化體育運動,對一個曾經依靠舉國體制取得好成績的國家來說,確實是一個艱難的轉型。一切都不能不去改變。一切都必須去改變。

如何改變?全面深化包括體育體制在內的改革,對中國來說,不僅是爲了重新取得體育成績的輝煌。它事關中國能否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和人民幸福的中國夢。或許體育就是這樣一個載體。她讓我們強身健體。她使我們感受快樂。她讓我們學會合作。她還可以使我們學習面對失敗和成功。當然她還可以重構國家新形象。

正是因爲體育承載的功能太多,我們或許還不能一下子適應這許多。所以我們簡化了過程,只追求結果。冠軍就是一切、獎牌就是所有。但冠軍和成績背後卻是我們必須建立的新體制和機制。而新的體制和機制的形成,又必須依靠創新理念,協調關係,厚植基礎、廣泛學習,學會共享才能建立。

如果沒有對體育規律、人才成長規律、體育公平規則的認識和尊重,優異成績則不可持續。即使一時獲得,也會迅速失去。女排沉浮如此,其他體育運動亦如此。或許這是常識,但正是常識使我們認識難,實踐更難。

今天的中國,正面臨各種發展中問題的挑戰,如何迎接轉型期的中國挑戰,需要我們創新發展的理念,並全面深化包括體育運動體制等的各項改革。在這個時候,中國最需要的不只是金牌和獎牌,我們也從不缺少各種精神。

在倡導精神的同時,當下最要落實的是:如何在尊重體育運動規律的基礎上,學習用專業化推進職業化;如何在尊重個人價值的基礎上,激發個人潛能,爲個人一生的事業發展打下堅實且可持續的發展基礎。

可以說,今天的中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一種專業主義的精神:請專業的人才做專業的事情。對於像女排這樣的團隊運動,如果沒有專業化的團隊支持,僅僅依靠郎平個人的力量是不能達成任何目標的。

在郎平的中國女排中,我們既看到了對隊員進行體能和康復訓練的專業支持團隊,也看到了美國名醫加盟的醫療保障團隊。正是這些有多年從業經驗和執教經驗的資深國際專業人才的加入,纔有了郎平和中國女排12年以後的再鑄輝煌。

從這個意義上說,女排取得的第三次輝煌,與前兩次取得的成績有着完全不同的意義。不是舉國體制,更不是女排精神,而是專業主義才使中國女排重回世界之巔。

今天正處於深化改革的艱難階段,郎平和中國女排重獲輝煌啓示我們,外行指導內行,外行干涉內行的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在這個分工愈發明確的時代,只有超越左右的無謂的爭論和僵硬機制的羈絆,尊重規律基礎上的專業主義、只有政府更加明確自己的定位、只有更加職業化的市場機制、只有更加尊重個人價值的制度,只有更加開放的全球化,才能協調好傳統體制和專業主義的關係,才能再造中國體育的輝煌。也只有專業主義精神的學習和傳承,才能使我們的各項事業取得成功。

現代社會的事業成功莫不如此。全面深化改革莫不如此。這或許是郎平和中國女排重獲輝煌給我們的啓示。

  2020感動中國候選人中國女排的事蹟個人感悟範文5篇三

20年,從一個偉大的運動員到一個偉大的教練,郎平一個人身上擁有女排隊員與女排教練員的雙重身份,承載着最爲完整的女排精神,但這種精神的最可貴之處不是贏,不是再來幾次驚天大逆轉,而是任何情況下都不輕易放棄,始終堅持到最後。

郎平把這種精神在自己的人生之中詮釋得淋漓盡致,而且把這種精神傳承到了一代又一代的女排姑娘身上。

面對強手,不畏縮,不氣餒;面對弱隊,不輕敵,不傲慢。一場一場的打,世人關注的只是一個結果,而結果從來不是開始的時候就確定好了,而是在過程中逐漸顯影。能否勝利,就取決於能否堅持到最後。就像詩人裏克爾所言:“有何勝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

比賽有輸贏,人生無勝負。比賽要結果,人生重過程。唯有堅持,是兩者共通的祕訣。

在沒有足夠的堅持之前,一切評判和預測都是蒼白的,正如沒有任何一個隊伍可以聲稱自己有絕對的取勝實力,都要兢兢業業的一分一分去拿,人生也是如此,那些手裏握有一把好牌,然後打得稀爛的人太多了。

生活無非是一天天的疊加,今天把今天的事情做好,明天會怎樣,不知道。

當一切都不確定的時候,唯一能做的就是完成好手裏的事情。別說行與不行,你缺少證據來證明自己行,更缺少證據證明自己不行。

堅持到最後,這就是勝利,命運不會有一個領獎臺讓我們站上去展示我們的金牌,但每天都充實着過,到最後,得到的就是一個豐滿的人生。

堅持到底,纔有資格談論未來。日後取得的所有成就,不過是之前的歲月中自己給自己上的勁,流過的汗,灑過的淚。

  2020感動中國候選人中國女排的事蹟個人感悟範文5篇四

中國女排以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決絕,以三場生死一線又蕩氣迴腸的勝利,表現出這支隊伍具備的紮實的技術功底、團結無間的團隊意志、奮力拼搏永不言敗的體育精神,和紮紮實實打好每一個球的敬業精神。今天人們感慨的“女排精神”,正是這一切的集成和組合。

經過三場驚心動魄的生死之戰之後,中國女排終於再次站上奧運冠軍的領獎臺。有統計稱,昨天上午女排決賽時段,幾乎一半以上的電視機都鎖定在直播頻道,創造了電視轉播的收視奇蹟。一度淡出觀衆關注焦點的中國女排,以一種旋風式的姿態,重新成爲萬衆矚目的焦點。

在奧運會諸多項目中,女排在技術性、觀賞性、競爭性、戲劇性等諸多方面,都不是最頂尖的項目。對中國代表團而言,26塊金牌雖然爲最近幾屆最低,但似乎也不獨缺女排這一塊。

那麼,與“老女排”的輝煌時隔30多年之後,中國女排重新得到萬衆矚目,究竟憑的是什麼?舉國上下爭說女排,又究竟在感慨什麼?

答案似乎只有一個,就是“女排精神”。

幾乎伴隨着中國女排在里約奧運會女排四分之一決賽戰勝巴西的同時,報紙、電視、微信朋友圈及各路自媒體上,一個久違了的詞彙重新刷屏。“女排精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成爲輿論場上出現頻次最高的熱詞。而當人們驚喜地再次感受到“女排精神”帶來的蓬勃氣勢和自信時,最終的金牌似乎早已被中國觀衆早早地計算進中國的金牌賬簿之中。隨後與荷蘭、塞爾維亞的兩場生死之戰,似乎只是有驚無險的艱難過程而已。

觀念多元時代,對於“女排精神”自然也有不同的看法和認知。譬如有人在感慨“女排精神”的同時,亦在小心地迴避其曾經的政治含義。另一些人則試圖說明,幫助中國女排獲勝的不是抽象的“精神”,而是科學的訓練、國際化的視野、專業化的團隊,乃至郎平的獨特威望帶來的制度變通等等。

一切都對。郎平自己也曾說過:單靠精神贏不了球,還必須技術過硬。但是,其實沒有誰在感慨或敬佩“女排精神”時,是將其視爲沒有實力依託的空洞說教或心靈雞湯。贏球必須依靠實力,但有團結一心、永不言敗的精神在,就可能把現有的實力調整、發揮到極致,以發揮最大的效用、取得最大的收穫。而這次我們所看到的,恰恰是一支實力並不被人看好的中國女排,卻在郎平教練的指導和激發之下,拼出了最好的狀態,直至登上最高領獎臺。人們不盲,人們感受得到精神力量對女排姑娘們的激勵和支撐。

人們之所以對“女排精神”格外感動,或許也產生於某種對照。部分運動員在奧運賽場上的低迷狀態,甚至足以讓觀衆感受到其懈怠、鬆弛,甚至漫不經心。從事超常艱苦的競技體育訓練,需要極其強大的動力才足以支撐。爲國爭光的決心,出於超常稟賦帶來的熱愛,或作爲職業出發的敬業精神,甚至單純的爭名求利的慾望,都可能成爲支撐運動員堅持下去的動力。但一旦徘徊於諸多目的之間而無所堅守,就可能導致運動員的彷徨和鬆懈。而同處頂級運動水平,稍有鬆懈便可能一潰千里。這次的奧運會上,我們不幸就看到了這樣的結果。而這一切,都需要在未來進行深入的檢討和總結,卻無法用“不唯金牌論”而能遮蓋和解釋。

恰在本屆奧運會的收官時刻,中國女排以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決絕,以三場生死一線又蕩氣迴腸的勝利,表現出這支隊伍具備的紮實的技術功底、團結無間的團隊意志、奮力拼搏永不言敗的體育精神,和紮紮實實打好每一個球的敬業精神。今天人們感慨的“女排精神”,正是這一切的集成和組合。缺少其中的任何一點,中國女排可能都無法創造我們所看到的奇蹟。

至於這一新的“女排精神”究竟帶給了我們什麼,聽聽每家每戶窗口傳出的歡呼聲,看看從昨天到今天微信朋友圈的刷屏內容,自然不難體會。這樣的真誠反應不容作假,更值得尊重和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