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優秀作文>

鮮紅的杜鵑花,開滿井岡山作文

優秀作文 閱讀(2.2W)
鮮紅的杜鵑花,開滿井岡山

鮮紅的杜鵑花,開滿井岡山作文

夜半三更喲,盼天明

寒冬臘月喲,盼春風

若要盼得喲,紅軍來

嶺上開遍喲,映山紅

九月九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我們一行踏上了井岡山這片紅色的革命的勝地。從烈士陵園,革命博物館、八角樓、小井紅軍醫院、瑞金、於都長征渡口,踏着先烈的血跡,所看、所聽、所學、所思。我的心一次一次被猛然撞擊,顫慄、折服,我的情也一次又一次被感染共鳴、振奮。井岡山早已不僅僅是一座山,它成爲一種符號、一種象徵、一種吸引、更是一種信仰。

也許只有親歷井岡山,才能更加透徹理解革命、奉獻、和無畏的含義,更能明白要珍惜烈士的青春和熱血換來如今的美好家園。

每當春天來臨的時候,井岡山的杜鵑花一定開得更熱烈,更鮮紅。

堅定的革命信念

張子清,一個國民黨將領張建良的後代,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工農革命軍營長、團長、師參謀長、師長、紅軍參謀長。在朱毛會師前夕擔任後衛任務,不幸腳踝受傷,在傷痛面前,他仍關心別人,把組織上分給他食用和洗傷口的鹽全部留下來,給了別的傷員。1930年5月,與世長辭,時年29歲。同時留下了“師長獻鹽”的故事。張子清負傷期間,毛澤東準備派人祕密送他前往長沙大醫院治療,但張子清怕有危險,他誠摯地:“我的傷可以派人護送到長沙去治療,還有這麼多受傷的同志,他們又能怎麼樣呢?我不能影響他們的情緒啊!”這是一種怎樣的情懷,將生與死置之度外,與士兵患難與共。毛澤東評價他:“他是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是無產階級的鋼鐵戰士。他爲革命竭盡忠勇,是紅軍中的關雲長。”

曾志,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上井岡山先後任紅軍後方總醫院黨支部書記,爲了紅軍醫院建設,身體力行,率先垂範,爲了革命事業出生入死割捨親情,先後將三個兒子送人或爲籌集黨費賣掉。她曾6次蒙受委屈,6次受到嚴厲的黨紀“處分”,她只有一個信念爲了中國革命的勝利我捨得一切。在她任中央組織副部長時,她的兒子石來發一家兩代都是農民,當生命亮起紅燈時,她在遺囑《生命熄滅的交代》中,“把我的遺體交醫院解剖,有用的留下,無用的火化,骨灰一部分埋在井岡山一顆樹下當肥料。”把省吃儉用節省的6萬多元錢全部捐獻給祁陽和宜章兩縣的“希望工程。”她的孫子石草龍堅持下立了這塊簡樸的山石墓碑:“魂歸井岡山,紅軍老戰士曾志。”她晚年對女兒說:我對我選擇的信仰至死不渝,我對我走過的路無怨無悔!

這就是一個對共產主義信念始終如一,把自己的歡樂、憂傷和祖國的命運融合在一起的一位一生忘懷,一己以國事爲重的巾幗英傑。

小井紅軍烈士墓,1929年1月,國民黨軍隊對井岡山根據地發動第三次“會剿”,爲擺脫敵人的包圍,紅四軍前委決定實施“圍魏救趙”的策略,只留一小部部隊守山,主力向贛南閩西進軍。

井岡山最後失守。一天夜裏,國民黨軍隊偷襲了小井村,住在紅軍醫院和羣衆家中的130多名重傷病員落入敵手。

敵人對我軍傷員嚴刑拷打,威逼傷員說出紅軍主力的去向。他們忠貞不屈,全部英勇就義,醫院也被燒燬。130多名無名英雄只留了20多名傷員的名字,井岡處處遺忠骨,聽着講解員的講解,大家悲憤至極,淚滿眼眶,深深感到中國革命的勝利是無數先烈用生命和熱血換來的。

軍民的魚水情

《八子參軍》的故事講述了楊榮顯的老人先後將自己的八個兒子全部送上戰場的最後光榮犧牲的真實事件。當時,正處於第五次反圍剿時期,革命處於最艱難的時刻,老區人民在舊時代追求幸福生活的樸素理想,這種舍小家爲大家的家國情懷是偉大的,這也反映了聯繫羣衆、紮根羣衆,與羣衆建立一統一戰線的革命傳統。

於都是紅軍長征的集結地和出發地,1934年10月主力8.6萬餘人集結於都,從八個渡口裏夜渡河,踏上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徵路,當時,河上沒有一座橋,於都人民搭浮橋,擺渡船,白天拆晚上搭,羣衆將所有可用的材料都獻出來,有一個老漢把自己棺材板送到現場。幾天幾夜的渡河,幾十萬老百姓嚴守祕密,國民黨硬是沒有聽一絲風聲,這是替民負重,爲民翻身的精神和意志,讓百姓感受到安全與慰藉,一個守護百姓浴血奮戰,一個心懷感恩激發自覺行動,正所謂“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正是軍愛民,民擁軍的最真實的寫照。

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

《毛委員和我們在一起》旋律響起來的時候,“紅米飯那個南瓜湯囉嘿囉嘿,挖野菜那個也當糧囉嘿囉嘿,毛委員和我們在一起囉嘿囉嘿,餐餐味道香囉嘿囉嘿”這首歌反映了紅軍的艱苦奮鬥精神和革命樂觀精神。其實,井岡山的紅米飯不是那麼好吃。口感粗糙難以下嚥,但對當時的紅軍來說,這是美味,不是能經常吃到的。當時井岡山的物資供應極爲有限,紅軍部隊的到來更顯緊張,就拿油來說,山上只產少量茶油,炒菜要用油,點燈也要油,在敵人封鎖下,外面的油根本進不來,除了節約,沒有更好的辦法,按當時的規定,毛澤東是可以點三根燈芯的,但他堅持用一根燈芯。就是在這一根燈芯的微弱光亮下,他完成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爲什麼能夠存在?》和《井岡山的鬥爭》等重要文章。

敵人的封鎖並沒有根據地軍民屈服,黨組織號召軍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條件,徹底粉碎敵人的經濟封鎖。缺少藥品,醫務人民依靠羣衆的力量,上山挖天星、金銀花等草藥,缺器械,利用井岡山的竹木,削制竹竹鑷子、竹刮刀、竹藥罐等,並創辦了軍械處、被服廠、公賣處、造幣廠,自制硝鹽。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敵人企圖困死紅軍的夢想化爲了泡影,革命的紅旗在井岡山高高飄揚。

在井岡山幾天的行程中,一段段生動的視頻,一處處班駁的遺址,一聲聲如訴如泣的講解,一幅幅形象的畫卷,一篇篇激揚的文字,一首首動聽的歌謠,無不顯示當年紅軍浴血奮戰,軍民心連心艱苦奮鬥的場景,心中已是熱血沸騰。

井岡山精神是共產黨人高舉旗幟,堅定革命理想,勇往直前,不怕犧牲的精神,是共產黨人一心一意爲人民羣衆翻身得解放的崇高精神,是共產黨人和人民羣衆同甘苦、共命運的精神。在新時代如何傳承和弘揚井岡山精神也是我們每一個共產黨人必須思考的課題。

“逝去的是硝煙,不滅的是精神”,把井岡山精神融入到思想工作的方方面面,永傳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優良傳統。以實際行動告慰長眠在祖國青山綠水間的烈士英魂。

每年的春天,我相信,鮮紅的杜鵑花,開滿井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