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父母呼讀後感推薦8篇

心得體會 閱讀(2.09W)

撰寫一篇讀後感能夠加深大家對書上內容的認識,通過讀後感我們可以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可以讓我們的閱讀變得更有價值,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爲您推薦的父母呼讀後感推薦8篇,供大家參考。

父母呼讀後感推薦8篇

父母呼讀後感篇1

做最好的家長!相信是每個家長的理想,也是我的理想。可怎樣做纔是最好的家長呢?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得到了由李鎮西老師所寫的《做最好的家長》,我帶着虔誠的向學之心跟隨李鎮西老師走進他"最好的家長"世界。我看好這本書的原因不在於李鎮西是一位全國十傑教師,不在於他的教育成果。我想知道的是作爲一位優秀的父親他是如何把一位普通的孩子培養成材的。雖然由於過年期間比較忙我只讀了前面幾節,但李鎮西老師教子有方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書中的每一件事例都在向我闡釋着:對待孩子的錯誤,寬容的心態比斥責更重要;孩子考試失敗,呵護孩子的學習信心比批評更重要;關注孩子的分數,不若關注孩子的幸福指數更重要;面對學習壓力,讓孩子感知求知的快樂更重要;面對物慾浮躁,培養孩子的書香氣更重要。對孩子的缺點,有時需要輕描淡寫。面對孩子的優點,需要用放大鏡來觀照。要鼓勵孩子勇敢地拋頭露面,讓孩子在集體活動中學會合作。讓孩子知道:幫助別人的人最快樂,善良的人最美麗。

"學習信心比學習成績更重要"。讀了這一節之後,我從李老師身上學到了:要幫助孩子樹立學習的信心,當孩子有了學習的信心之後,你還擔心他學不好嗎?如果一個孩子喪失了學習的信心,那麼他的成績從何而來。由此,我想起了我的女兒。她是一個很上進的女孩,雖然只上二年級,但她把學習成績看的很重。一次考試,由於粗心數學錯了一題,考了97分,回到家後一直悶悶不樂,一直埋怨自己沒考滿分。看到她這樣,我沒有責備她,她自己都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了,如果我再埋怨她,說不定以後會使她失掉一些信心。我在一旁安慰她,告訴她只要會了就行,下次細心一些就一定能考好,不能太傷心。經過一番開導之後,女兒的臉由陰轉晴了。我認爲作爲家長,一定要學會寬容孩子,當你想讓孩子考100分的時候,想想自己小時候是不是都考100分?100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認識到這一點相信許多家長就不會那麼要求孩子必須考雙百了。

總之,李鎮西既是一位優秀的教師,又是一位出色的家長,真是所有的老師、家長學習的楷模。也許我們的孩子也很平凡,但是隻要家長有着李鎮西式的良好的家教良方,讓家長和孩子一同牽手,共同成長,孩子就會幸福一生。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與孩子一起成長是幸福的,責任是重大的,同時我相信這絕對是一門藝術。

父母呼讀後感篇2

暑假中,我拜讀了李鎮西的《做最好的家長》,這是一本別具特色的家庭教育專著。

作者以教育女兒爲個案,闡述了教廷教育的方方面面,幼兒時期的啓蒙教育,國小階段習慣的培養,善良人格的塑造,青春期教育,學習方法的指導,堅強意志的磨練,代溝的超越,讀書習慣的養成,傳統文化的薰陶,寬廣胸襟的拓展,高三衝刺階段的關照可以說提供了豐富的案例和具體的操作模式。《做最好的家長》通讀下來,可以看出李鎮西老師在教育孩子方面一直遵循這樣三個簡單的原則:一是培養女兒良好的品質,這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要務;二是使女兒健康快樂的成長;三是因材施教。

說它簡單,是因爲我們每個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肯定都有過這樣的想法和意識。但是說起來簡單,往往做起來難!起碼,我在孩子學習沒有達到自己要求的時候,盛怒之下,這些念頭就全飛了。這就是與“最好的家長”的差距吧!書中的每一件事例都在向我們闡釋着:對待孩子的錯誤,寬容的心態比斥責更重要;孩子考試失敗,呵護孩子的學習信心比批評更重要;關注孩子的分數,不若關注孩子的幸福指數更重要;面對學習壓力,讓孩子感知求知的快樂更重要;面對物慾浮躁,培養孩子的書香氣更重要。對孩子的缺點,有時需要輕描淡寫。面對孩子的優點,需要用放大鏡來觀照。要鼓勵孩子勇敢地拋頭露面,讓孩子在集體活動中學會合作。讓孩子知道:幫助別人的人最快樂,善良的人最美麗。作者既是一位優秀的教師,又是一位出色的家長,真是所有的老師、家長學習的楷模。也許我們的孩子也很平凡,但是隻要家長有着李鎮西式的良好的家教良方,讓家長和孩子一同牽手,共同成長,孩子就會幸福一生。

父母呼讀後感篇3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一個智慧的人,不應該爲自己沒有的斤斤計較,也不應該一味索取和使自己的私慾膨脹。學會感恩,爲自己已有的而感恩,感謝生活給你的贈予。這樣你纔會有一個積極的人生觀,總有健康的心態。引自——百度百科

說道感恩一詞,腦海裏第一個下意識想到的人,便是父母。沒有父母,那裏來的我呢?每年五月的母親節,六月的父親節,都是我們應該銘記的日子。生我們養我們的父母不容易。熬白一頭黑髮才把我們拉扯長大,所以這世界上最偉大的人便是父母,最要孝順的是父母,最不能遺棄的是父母啊!

當自己離家多年以後,驀然回家的時候,才發現,生我養我的父母,不再年輕了。母親的鬢角有了一絲白髮,父親的身軀不在挺拔,不變的只有父母對自己的關愛。還記得小時候,父母帶我去遊樂園的場景,父親把我高高的舉過頭頂,母親則一邊爲我擦着小臉上的汗珠,一邊還關切的問我餓不餓。可如今,父親就算再也舉不動我,母親的關懷仍一刻不停的在耳邊迴繞,伴我走過二十年的風雨。

想想,大概是前年開始,父親的身體出了些問題,而當時的我卻一門心思撲在學業上,都不曾好好關心一下父親,只有母親始終如一的照顧着父親,還要照顧着我。每次回家的時候,不善表達的父親總是微微一笑說,回來了啊。是的我回來了。平淡的一句問候飽含了父親對我的深思。

年輕時候的母親,是個很漂亮的女子,可如今的母親,鬢角的白髮,雙眼的泛黃,還有那一雙蒼老的手,一雙撫養我長大成人的手,已沒有年輕時的細膩、紅潤,有的只是青筋裸露和長出老年斑粗糙的手。端着母親的雙手,心裏不禁泛起一絲酸楚,無法言表的心情,再一次使我流淚。

父母是我心中永遠的依靠。當自己累了,痛了,被這個現實的社會傷的體無完膚的時候,是父親鼓勵我,母親安慰我,陪我走過一段又一段的人生坎坷。父親您辛苦了,母親您辛苦了。

當看到李強這段演講的時候,我真的被他的故事所打動,隻言片語寫出了多少兒女的心聲。我們如今有的一切都是父母給予的,這個世界上對我們最重要的人,最值得我們尊敬的人,最值得我們感恩的人那就是父母!

父母呼讀後感篇4

現在00後的國小生,許多孩子都是家中的獨生子女,所以孩子的教育問題牽動着家庭中每一位成員,父母作爲家庭教育的支持者和推動者,我們在如何教育孩子的方方面面時有無所適從和束手無策,但自從今年開始閱讀《父母課堂》第一,二期後,我們有了茅塞頓開的感覺。

分數並不意味着一切。在學習方面,我們一直要求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如放學回家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溫故已學的知識,預習新的上課內容,書寫工整,認真檢查,因此一直期望孩子能完美地考好每一次測驗,偶爾有疏忽沒考好我們就對孩子批評指責,有時還會大發雷霆,這樣孩子就有了心理壓力,每次要考試的時候就總是在擔心。現在我們可以對孩子因勢利導,指導孩子去分析原因,找出問題,讓孩子能以愉悅的心去看待考試,我們再也不會把自己的焦慮情緒帶給孩子了。

尊重孩子。孩子的尊嚴不是被父母賦予的,也不是可以向任何人乞求的。現在很多家長爲了所謂的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給孩子安排了一堆的興趣班,不管孩子是否願意,強行逼迫孩子學這學那,家長傷神,小孩疲憊。所以我們現在是聽孩子的,她想學什麼我們再有選擇和比較地去安排週末的時間

子不教,父之過。一個家庭必須有嚴格的家規。造就優良的道德品質,言教不如身教,父母要做好榜樣,謙遜待人,禮貌行事,尊老愛幼,處處以誠待人,和鄉鄰和睦相處。

減少孩子的牴觸心理。對待孩子不要以命令和恐嚇地去要求,要讓孩子在多種選擇題式的問答中找到滿意的答案。每當孩子看電視或是玩玩具不按時就寢,我們就問她還要看或玩多少分鐘,孩子爲了對自己說的話負責,到了時間自會停下,這樣就避免了不愉快的情緒滋長。

不經歷風雨不見彩虹。一個孩子的成長不能是一帆風順的,需適當地經歷抗挫折教育。很欣賞一句話:黃花梨的鬼臉是經過了無數風風雨雨,經歷了多災多難之後才形成的傷疤,而這些傷疤成就了黃花梨的價值。孩子也是一樣,要經歷時間的體驗和磨礪,讓她從小就懂得做任何事情要認真,努力,堅強,勇敢,凡事都要堅持到底,堅持才能贏得最後的勝利。

總之,一本好書就像一位良師益友,不斷地指導着我們和孩子向前發展的方向,以更融洽的關係讓我們和孩子都健康積極的一起成長!

父母呼讀後感篇5

今天,我看了《感恩父母》這本圖書,其中,我最喜歡《媽媽的銀行存款》這篇文章,它講述了媽媽的一個善意謊言。

這篇文章主要講:萊爾斯要上大學,可是錢不夠,大家一致同意出力幹活,最後罷工結束了,爸爸又去上工。萊爾斯上大學的錢齊了,又一次沒上大銀行取錢。“我”的第一篇小說被一家雜誌社接受了,當“我”把那支票給媽媽時,媽媽卻說自己活了一輩子,從沒進過銀行大門。

媽媽的善意謊言就像是一個太陽,溫暖着“我們”,照亮着“我們”,讓“我們”大家對生活鼓起勇氣。因爲就是那個善意的謊言,和“我們”對媽媽的信任,換來了一個對於貧窮家庭的安全感,換來了一個能夠讓“我們”對生活充滿信心的理由!有一次,鄭恩慈教我高蹺,可我始終不敢不靠着欄杆,因爲我心知肚明:如果我不靠着欄杆,每走一步肯定會摔倒。於是,鄭恩慈就決定扶着我走。忽然,我頓時覺得身子輕飄飄的,回頭一看,呀!鄭恩慈正在不遠處,望着我笑哩!一驚,從高蹺上掉了下去。原來,我早就會踩高蹺了,只是還沒有勇氣面對罷了。這種勇氣是藏在心靈深處的,要靠人挖掘、幫助、鼓勵,勇氣纔會從心底裏提取出來。

父母的愛就像是一陣暖暖的春風,溫暖這你的心田,但你卻看不見它。有時,父母的愛藏在謊言中,等你明白是,卻會熱淚盈眶。

父母呼讀後感篇6

閱讀完了《感恩父母》這本書,我深深的感到父母對我們的愛。當我們生病時,父母悉心照料我們;當我們考試考得不理想時,父母會安慰、鼓勵我們。父母對我們的愛是無私的、無價的。

那麼我們將如何回報?我們應該學會感恩。

書中,一個個故事都是要告訴我們,要學會感恩。比如,《密碼中的真情》,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小女孩上大學時,父親給了她一張銀行借記卡。這張卡的密碼是小女孩母親生日的數字。小女孩就責罵父親不把密碼設成她的生日。父親解釋道:“通常人們都把卡和身份證放在一起,如果全丟了,那後果不堪設想。”

幾年後,父母親不幸身亡,小女孩安葬了父母親,銀行卡的錢用完了。她想起家裏還有一張銀行卡,就馬上回家拿。到了銀行,她先輸入母親的生日,顯示錯。再輸入父親的生日,顯示還是錯。然後再輸入自已的生日,顯示請輸入取款金額。

父母最珍惜的數字就是女兒的生日。取完錢後,小女孩把密碼改成了父母親的忌日。小女孩到最後才懂得了感恩父母。

這個故事讀起來是多麼的心酸,但又那麼的令我震撼,回想起與父母在一起的點點滴滴,他們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眼神無不傳遞着對我的愛與關懷。而我總自負的認爲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讀了這本書讓我陷入了深思該怎樣回報父母對我們的愛,我們應該現在就行動起來!用生活中點點滴滴去感恩父母。

父母呼讀後感篇7

對於龍應臺的瞭解是由她的《目送》一文。後來才知道,《目送》是一本散文集。集子裏,滿滿的都是作者對於人生的感悟。其中龍應臺將對親人真摯、又很複雜的情感表達得十分真實。

朱自清在《背影》中寫道,因看到父親爲自己擔心操勞的背影而油然而生的心酸;龍應臺則寫了兩種背影。一種是目送父親離開人世,另一種則是看着兒子慢慢長大。漸漸只能遠望兒子高大的背影。文章抒發的是一種不捨,卻又不得不捨的心情。作者身爲人子,身爲人母,經歷了大半輩子,回首往事,內心泛起點點漣漪。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在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當作者倏地發現當年的小男孩已經長成大人、自己也無法隨時隨地的陪在兒子身邊了,心裏有幾分落寞。

全文的感情基調有些壓抑,語言卻十分真誠。如今我們也生活在父母庇護的翅膀下。卻未曾報答過什麼,小時候我們總自顧自地一往直前,好像探險之路絲毫不艱險,我們去忘了回頭看看保護着我們的父母。我們快要在社會中變得獨立,在將來又會目送我們的孩子。或許真的像龍應臺所說的那樣,我們間的緣分就是在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中行漸遠——記得回頭看看關心我們的人。

這本集子裏更有作者內心的獨白——由這個社會聯想到的。對於任何事情的相信與不相信,都沒有絕對的說法。說愛國、歷史、文明、正義、理想、愛情、海枯石爛的永恆都讓人不可相信,揭露出社會的黑暗面後話鋒一轉,提出:雖然我們改變不了過去,幹可以控制未來。哪些我們不相信的東西其實有他自己的定律。使得文章一下子明朗起來。作者經歷了許多、想要教會我們的是超脫的看待這個塵世。的確,有時候需要的是繼續往前走,而有時,需要停下來。正如“相信與不相信之間,彷彿還有令人沉吟的深度。”這便是我們的生活:相信了便是這樣,不相信便非得刨根問底,親身試驗。總之,我們每個人都要有信心地做事,而不要拒絕困難、甚至拒絕生活……

……

這本書自始而終,像是人生的一個輪迴。將人間酸甜苦辣一一嚐遍。

父母呼讀後感篇8

?父母必讀》是一本及時的書,幫我解決了很多教子過程中的問題。一直以來,我覺得自己是教師出身,讀過心理學和教育學的書,也經常涉獵育兒書籍,所以自認爲對於孩子的教育能夠應對自如。其實,我遇到了很多棘手的問題。如隨着女兒青春期的到來,她會提出很多奇怪的問題,而且總是問個不停。又如:在這個網絡社會中,如何引導孩子正確對待網絡。再如:對孩子要求總是很嚴格,喜歡訓孩子,因此與女兒經常會起衝突。如此種種,我想找到一個老師來請教,正好女兒拿回了《父母必讀》。

這本由國家關工委領導出任主編的雜誌,欄目周全,分類詳細,並且針對性強。

首先,它的開卷很像《讀者》。以一篇具有哲理思考的短文來開卷是再恰當不過的了。打開最近一期的開卷,是畢淑敏的《孝心無價》。曾經在哪裏讀過這篇文章,但是這一次讀感覺特別強烈。它根於人的親情和倫理道義,述說爲人子應該做的。對父母的孝心是無條件的和必須的,不允許有任何的理由。這樣的文章對於父母和子女的教育都是很到位的。

刊物的每個欄目都能介紹優良的教子經驗,從心理學、教育學以及很細微處,告訴父母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注意的事情。我最近特別關注“親子加油站”中的“走進青春期”,很多困惑在這裏得到了答案。我可以冷靜理智的對待孩子的青春期,並且引領女兒順利走入青春期,與她共同經歷特殊時期的一些問題。《父母課堂》教我智慧地幫助女兒處理新鮮事兒、麻煩事。如女兒回來告訴我說:有男生跟她開玩笑說男生女生如何如何,甚至有男生口吐穢語,讓女兒很生氣。我沒有把這件事當做一個道德問題看待,以青春期問題看待更有道理。於是我先安撫女兒,不要理這些男生,這是青春期現象,他們想要明白一些成長期的問題,或者對性別問題懷有興趣,所以才那樣說的。幸好女兒是一個大度的孩子,經常與男生玩耍,有些男孩性格。但是我還是覺得應該與班主任老師溝通一下。班主任老師也覺得奇怪,說真沒發現這些男生會這樣,希望以後保持聯絡。老師也及時瞭解了事情的經過,告訴那個男同學要正確對待男女同學之間的說話方式。終於,我們的努力得到了效果。

另外,我特別喜歡封二的“藝術殿堂”欄目,它刊登的都是著名的經典畫作,很具有審美情趣。“家庭心理健康測試”我也很愛做,結果發現我還是個比較稱職的家長,心裏高興極了。

不過呢,也有地方需要商榷,比如上期的封面上,所登照片有欠恰當。媽媽與女兒的耳朵戴了耳釘和耳環。按照校規,學生不允許打耳孔的。恐怕這是編者的一個失誤吧。因爲國小生一般心都比較仔細,善於發現,正確的引導他們吧,是開啓他們成功殿堂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