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徐志摩散文讀後感三篇

心得體會 閱讀(9.7K)

徐志摩散文中,大家讀完都有怎樣的感想呢!那麼來寫一篇讀後感。下面是本站爲大家整理的徐志摩散文讀後感三篇,供大家參考。

徐志摩散文讀後感三篇

徐志摩散文讀後感

我第一次認識詩人徐志摩是在電視劇《人間四月天》裏,演員黃磊在電視劇裏着一襲青衫,用毛筆寫字,架金邊眼鏡,一副上世紀三十年代儒雅、浪漫、漂逸、瀟灑的書生本色和才子氣質,外加一些紳士風度,在我心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徐志摩,近代詩人,他的詩嬌柔而不造作。純淨而不嫵媚。

深夜,月光灑的一地的餘輝,把原本深黃的木板照得閃閃發光,獨自一人躺在在牀上,隨手翻起那一本徐志摩的散文集《濃得化不開》,那一句像一朵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至今還印象至深。夢中,跟隨者徐志摩的腳步,來到蓮花鋪滿的大池塘,四周散發真陣陣蓮香,忽然一名日本的妙齡少女出現在眼前,穿着古式的妙齡少女出現在穿着古式的妙齡少女出現在眼前,穿着故事的日本和服,她那深邃的眼神,娃娃式的翹鼻樑,宛似童話裏的仙女一般,把徐志摩深深地迷住,但是,在徐志摩的眼神中我分明看到了不捨得神情,可能這是它們最後一次見面了,兩人並肩的走着,是那麼的熟悉。跟隨着他們前進,走着着仙境般世外桃源,清晨的薄霧飄散在溼潤的空氣之中,一朵朵蓮花在池中盪漾,此時我分明看見那妙齡少女就宛如那蓮花一般純淨,淡雅,那脫俗般的氣質再一次把徐志摩迷住,呢喃“像一朵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深邃的黑色使周圍看起來十分凝重,一座石橋橫架在水天之間,那一句我輕輕地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宛如歌聲一般在四周迴盪,那蒼老的石板橋,像一座尊神,月光倒映在水中,徐志摩站在橋上一一語不發,也許他想把這裏的景色永遠的刻在他的腦海之中,擡頭望向眺望天空,空中如打翻了得墨的幕布一般,使周圍的環境顯得十分壓抑,此時的志摩揮了一揮衣袖,頭也不回得便走了。

初讀好書,如逢良友,重讀好書,如逢故知。清新脫俗,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這便是它,徐志摩。

徐志摩的最浪漫的散文集《濃得化不開》,我剛讀一半的時候,它就讓我有一種難以說得清的感覺,就算文章裏的文字再怎麼華美也沒有辦法表達它給人的那種美麗浪漫的感覺。也正如他的朋友梁實秋說的:徐志摩的散文,無論寫的是什麼題目,永遠的保持一個親熱的態度。徐志摩的散文裏充滿了同情和幽默,他的散文沒有教訓的氣味,沒有演講的氣味,像是在和知心的朋友談話;也讓我看到。感覺到他的散文真的就像在和他親切的談話、聊天一樣,而且他的散文充滿着豐富的想象,有勇敢探索光明的熱情。其中的一章《翡冷翠山居閒話》中的一段是這樣寫的:在這裏出門散步去,上山或是下山,在二個晴好的五月的向晚,正像是去赴一個美的宴會,比如去一果子園,那邊每株樹上都是滿掛着詩情最秀逸的果實,假如你單是站着看還不滿意時,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採取,可以恣嚐鮮味,足夠你性靈的迷醉。

陽光正好暖和決不過暖;風息是溫馴的,而且往往因爲他是從繁花的山林裏吹度過來他帶來一股幽遠的澹香,連着一息滋潤的水氣,摩挲你的顏面,輕繞着你的肩腰,就這單純的呼吸已是無窮愉快;空氣總是明淨的,近谷內不生煙,遠山上不起靄,那美秀風景全部正像畫面片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供你閒暇的鑑賞。讀裏面的每一段文字都是一種美的享受,他的表達總是這樣無拘無束。豔麗紛繁。

這也正如周作人、梁實秋、阿英三位所指出的;徐志摩的散文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上是獨樹一幟的,與他的新詩一起形成“雙峯並峙“的局面。簡言之,情感的真摯,態度的親和,題材的寬廣,表達的無拘無束,豔麗紛繁像詩一樣濃得化不開,構成了徐志摩散文的顯著特色。無論是長篇(如《巴黎的鱗爪》和《秋》)還是短制(如《一個詩人》)莫不如此。至於《我所知道的康橋》《翡冷翠山居閒話》《想飛》······等篇,則早已成爲膾炙人口的中國現代散文的經典,徐志摩散文選本衆多,這部《濃得化不開》是最新的一種,裏面選錄了很多佳作,較好的展現了徐志摩各個時期的文采斐然的散文佳作,每一段都表現出了徐志摩的獨特風格。

徐志摩散文讀後感

徐志摩,一個富有魔力的名字,他既有者知識分子對世界的淡然也有着對愛情像初出茅廬小夥般的熱情。一生的經歷讓他寫出了無數讓人心疼的句子。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散文集。難得有情,付之真情。大多數人覺得他的散文無非是一場風花雪月又或是幾番無病呻吟。但對我來說,這種模糊而又浪漫的態度卻能讓我從中找到共鳴的舒適感,就如同他的散文給我的印象:取是能力,舍是必然。

在他的文章中我可以看到許多人生態度,也看到面對不同環境下我們的選擇。是不是就可以聯想到我們的生活?不同的態度,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選擇造就了不同的我們。你可以是今天輝煌不已、妙語連珠的教師,就可以是昨日挑燈不眠、煩躁而又害怕的求知者。而最難能可貴的一點,可能就是不忘心中的信念,我們爲此努力、爲此流淚、爲此驕傲。就像前面說的,取是能力,攀巖到高峯必定要付出汗水,想看最美的風景必定要選擇遠方,有能力、有目標才能讓我們不懼前方是否風雨兼程;舍是必然,有收穫就一定會有遺憾,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我們做不到兩全其美,只能調整自己的心態,心中信着徐志摩所說的:面對,不一定最難過。孤獨,不一定不快樂。得到,不一定能長久。失去,不一定不再擁有。所以,舍,只是人生的一個過程,不要因爲舍而後悔,不要因爲後悔而更後悔。什麼意思?在人生的道路中,我們可以不明確自己的方向,但是卻不能沒有。有了自己的方向,即便這個方向搖擺不定,也能暫時爲迷茫的我們指引一處安身之所。

在這個方向失去效用之前,我流浪到這個地方,打開一個寶箱,裏面有一本生存指南和一堆夢寐以求的奢侈品。我躊躇思考,奢侈品是多少女孩的願望啊,我可以帶回去向別人證明我過得很好甚至富足。生存指南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琢磨去思考但卻可以讓我以後生活無憂。兩種東西只能選擇一樣,我會選擇什麼,我又該選擇什麼?舍是必然,又該如何做到?

徐志摩散文讀後感

詩歌的文字彷彿是一羣跳躍在紙上的靈魂,它們用自己的生命點燃了詩人心中不滅的燈。詩人正是用這些靈動的方塊拼出了自己在歲月的笛聲中飄揚的思想,在迷失的夜空中閃爍着自己的光芒。詩歌是記憶深處的偶然相遇,是茫茫空寂的必然碰撞。是思想激起的漣漪,是夢境幻化的清香,它印記着一瞬間的感受,承載了千古歲月的絕唱。

古往今來,寫詩的人很多,但詩人卻很少。寫詩的人和詩人的區別在於寫詩的人用詩歌訴說了自己的感受,而詩人卻是用詩歌描繪着自己生命。而徐志摩正是這樣一位用詩句傾訴着生命的詩人,用他的一生追求着“美與愛與自由”。

徐志摩(1897.1.15~1931.11.19),現代詩人、散文家。浙江海寧縣硤石鎮人。名章垿,字志摩,小字幼申。曾經用過的筆名:南湖、雲中鶴。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詩人,新月詩社成員。1915年畢業於杭州一中,先後就讀於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 1918年赴美國學習銀行學。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倫敦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薰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

近來我讀了一些徐志摩的詩,在這冬天寒素的日子裏,優美詩句在寒氣中迷漫,就像剛吃了一碗熱乎面,暖和全身。讀他的詩源於對他和三個女人的愛情故事的好奇。起初只是閒來無事隨意翻翻,可讀過兩篇之後感覺他的詩雖然很簡短但意境深遠,耐人尋味。《難得》是給我印象很深的一首。

難得

徐志摩

難得,夜這般的清靜,

難得,爐火這般的溫,

更難得,無言的相對,

一雙寂寞的靈魂!

也不必籌營,也不必詳論,

更沒有虛嬌,猜忌與嫌憎,

只靜靜的坐對着一爐火,

只靜靜的默數遠巷的更。

喝一口白水,朋友,

滋潤你的乾裂的口脣;

你添上幾塊煤,朋友,

一爐的紅焰感念你的殷勤。

在冰冷的冬夜,朋友,

人們方始珍重難得的爐薪;

在這冰冷的世界,

方始凝結了少數同情的心!

這首《難得》寫了一雙“寂寞”靈魂深夜對視,互訴孤寂之情。但這不是一團無病呻吟,而是令人感受到的貼近詩人心中的爐火的溫,還有對現實社會冰冷現狀的.擔憂。人們常常把詩人和失意怯懦聯繫在一起,但我覺得詩句就是詩人手中的利器,在這白紙黑字上刻出了社會的分明;詩句更是入口的良藥,美化了人們的心靈。

通過徐志摩的詩,我感覺到了他心中那份對浪漫的執着。“人生本來就是一個奇蹟,爲什麼不讓它飄滿浪漫的雪花”。《雪花的快樂》一詩則將浪漫與情景融爲一體:

雪花的快樂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裏瀟灑,

我一定認清我的方向——

飛揚,飛揚,飛揚,——

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悽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悵——

飛揚,飛揚,飛揚,——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裏娟娟的飛舞,

認明瞭那清幽的住處,

等着她來花園裏探望——

飛揚,飛揚,飛揚,——

啊,她身上有硃砂梅的清香!

那時我憑藉我的身輕,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貼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讀詩並不是去鑽研它的意思,更注重的是它的意境,情到景到意象到既是讀詩的大境界,自己的心情隨着詩歌文字的浮現而波動,感覺自己的思想在窗外的浮雲之上隨風飄蕩,來到詩人面前,感受着詩人創作的衝動。詩句結束,合上書,周圍的一切還是原樣,但嘴角一笑,心裏已多了份對生命的禮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