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讀《中國抗日戰爭史簡明讀本》心得體會2篇

心得體會 閱讀(2.35W)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我們要時刻不忘最初的理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定不移一直走下去。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的讀《中國抗日戰爭史簡明讀本》心得體會2篇。希望大家喜歡!

讀《中國抗日戰爭史簡明讀本》心得體會2篇

01

讀完《中共黨史簡明讀本》讓我夢迴曾經那個動盪的年代,忘不了革命前輩在硝煙中前仆後繼,忘不了無數英雄爲祖國解放事業而奮不顧身,曾經的苦難,曾經的悲愴,讓人難忘;今天的成就,今天的偉業,令我自豪。

中國共產黨在民不聊生、破敗不堪的舊中國時誕生,領導億萬中國人民建立起寓強民主的新中國,到今天有了建設和發展特色社會主義的大好局面。九十幾年的風雨歷程充滿艱辛與坎坷。我黨歷經戰火洗禮和歷史考驗,其歷史凝聚着無數革命領導人的智慧和力量,充分發揮黨的歷史以史鑑今、資政育人的作用。

一、苦難中成長

1921年7月,嘉興南湖的一艘遊船上,一羣在黑暗中探索道路的仁人志士,懷揣着共同的理想——救中國而走到一起,成立了我們中國的共產主義黨派——中國共產黨。

孟子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而一個黨、一個國家更是如此。一個黨派若想壯大必然要經歷諸多苦難。反言之,一個黨派越是經歷風雨卻依然矗立如初甚至越挫越勇,那麼這個黨也必定會強大。

我們的黨櫛風沐雨、砥礪前行。在根據地內,面對國軍百萬大軍圍追堵截,我黨率領的工農革命武裝堅決聽黨話、跟黨走,打退幾次圍剿後,更是堅定不移的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戰略大轉移——兩萬五千里長徵。長征的成功播撒了革命火種,培育了革命精神,錘鍊了革命骨幹,爲人民軍隊的發展壯大打下了堅實基礎顯示了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無堅不摧的戰鬥力。

此後,中國革命的大本營轉移到了西北,中國的革命打開了新的局面。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剛剛轉移到西北的第二年,全面抗日戰爭爆發了。我黨率領紅軍戰士積極抗日,抵禦外侮。幸而我們沒有生在那個年代也未嘗沒有嘆息過。如果我們生在那個動盪的年代掙扎于波詭雲異的時局,奮鬥於血流漂杵的國土,該有多麼豪邁。

這一切在十五年的血與火中被磨成傷疤,烙在中國人民心中。1945年,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緊接着我們卻又投入了“兄弟逾牆”的解放戰爭,我們黨也在這一次次的苦難中成長壯大。中國共產黨在磕磕絆絆中不斷前行,爲了建設使人民安樂、民主的新政權,共產黨人沒有退縮,用血肉築成的鋼鐵長城,一次又一次守護着共產主義信仰。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著《離騷》,孫子臏腳,兵法修列。”而我們共產黨也因爲這些苦難,“蚌病成珠”,徹底的偉大了起來。

二、徘徊中前進

1949年10月1日,東方發出了響徹世界的強音,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當時的中國百廢待興,而我們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們就如何使國家繁榮昌盛作了不懈的努力和嘗試,但也不免有波折。

“母豬賽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殺一口,足夠吃半年。”這就是背離生產力發展規律的“大躍進”。

1967年,文化革命爆發,甚至引發“全武行”,黨和國家陷入全面內亂。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利用動亂、擴大動亂迫害黨和國家領導人。

走過多少彎路,也好過原地踏步。雖然在黨的探索過程中充滿曲折,但是爲以後的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同樣的錯誤絕不再犯。

三、譜寫新篇章

當21世紀的鐘聲敲響,不僅意味着時間上邁向了一個新起點,更加意味着中國這隻東方雄雞登上了一個嶄新的歷史舞臺。中國共產黨在歷經無數次道路探索中,用實際證明了特色社會主義旗幟的雄韜偉略和正確預見性,不斷向前邁進,厚積薄發,緊緊圍繞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實現了中華民族新的飛躍。不僅我們可以實現經濟上的騰飛發展,政治上我們更是牢牢佔據一席之地。

我們作爲新時代的中國人也貼上了爲之自豪的標籤。2002年的“非典”疫情大肆席捲全國,舉國上下人心惶惶。疫情發生後,黨和政府高度重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和政治局及時向全黨和全國發出堅持“兩手抓”,齊心協力奪取抗擊“非典”和促進發展“雙勝利”的號召。經過堅持不懈的奮鬥,逐步有效地控制了疫情。在這次抗擊“非典”鬥爭中,中華民族萬衆一心、迎難而上的民族精神得到錘鍊和昇華,黨的指揮和領導使我們沒有畏懼,更沒有退縮,形成了凝聚人心、克敵制勝的強大精神支柱。

2012年的十八大,成爲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的新起點。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這就進一步明確了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定論,實現了黨的宏偉發展目標,邁向了一個新階段。

歷史的車輪輾過泛黃的史冊卻抹不掉歷史長河上的那一抹紅色,因爲那是中國共產黨人最開始的夢,也是中華大地上千千萬萬華夏兒女共同完成的夢。“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無數共產黨人拋頭顱、灑熱血,用身軀和意志爲黨爲國家築成了一條鮮紅的復興之路。而今天的我們踏着前人的身軀成就了今天偉大的復興路。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我們要時刻不忘最初的理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定不移一直走下去。

02

以史爲鑑 繼往開來

古語云“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爲鏡可以知興衰”。要了解一個國家的發展,讀史便是一種很好的途徑,而抗日戰爭史又是歷史長河中波瀾壯闊的重要一筆。那些浴血奮戰、奮勇殺敵,種種的記憶鐫刻着一個國家的興衰成長。最近讀完了《中國抗日戰爭史簡明讀本》,回顧了我國抗戰的艱難曲折進程,感觸頗多,對我們組工幹部大有裨益。

要汲取“衆志成城、爲國爲民”的愛國精神。書中在緒論部分開宗明義,指出抗日戰爭是一場促進民族覺醒和團結的鬥爭,以前所未有的氣勢震撼着全體中華兒女的心靈,激發起全國人民團結禦侮的巨大能量,彰顯出氣貫長虹的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抗戰精神。回首整個抗戰歷程,可謂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面對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無數的中華兒女胸懷救國救民的情懷,毀家紓難、以身殉國,通過艱難曲折的十四年抗戰,戰勝了不可一世的侵略者。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實質上就是愛國主義的偉大勝利。今天,我們弘揚抗日精神,就是要把先輩先烈的愛國情懷傳承下去,在工作中始終將黨和國家的利益放在首位,以積極的心態投身到社會主義建設中去,肩負起歷史使命。

要汲取“顧全大局、齊心協力”的團結精神。書中指明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一場全民族共同奮起禦侮的人民戰爭,各民族、各階級、各黨派、各社會團體、各界愛國人士、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同仇敵愾,共赴國難,都爲取得這場戰爭勝利作出重要貢獻。而這一切,都源於共產黨在九一八事變後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正是在共產黨人的帶領下,實現了近代以來不曾有過的全民族共同抗敵的嶄新局面,贏得抗戰的最終勝利。對我們而言,工作中更要學會“十個指頭彈鋼琴”,站在全縣高質量發展大局的高度,多溝通、多協作、多幫助,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齊心協力推動事業發展。

要汲取“敢爲人先、爭當表率”的擔當精神。通讀全書,最深的體會是在民族危亡之際,共產黨人充分發揮先鋒和模範作用,先後提出一系列重大思想理論和方針政策,創造性地回答了決定抗日戰爭成敗的根本性、戰略性問題,在抗日各條戰線上,用鮮血和生命感染和激勵着全國人民的抗戰熱情和鬥志,成爲堅持持久抗戰、奪取抗戰勝利的中流砥柱。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今天,戰爭的硝煙已然散去,我們重溫這些抗戰故事,就是要發揚共產黨人的擔當精神,面對矛盾問題敢抓敢管、敢於碰硬,面對險重任務主動靠前、積極作爲,面對關鍵問題敢於拍板、主動擔責,在實現建湖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中走在前、作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