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青年讀書心得6篇

心得體會 閱讀(1.79W)

寫心得體會可以讓讀者感受到我們的思考和思維方式,出色的心得體會,能夠更加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本站小編今天就爲您帶來了青年讀書心得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青年讀書心得6篇

青年讀書心得篇1

青年優秀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精選

青年優秀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精選

莎士比亞曾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像鳥兒沒有翅膀。我們要做一名出色的教師就要順應時代的發展通過各種的渠道來充實自己,而讀書是最好的方法之一。本學期,我按照自己的讀書計劃,認真閱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和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兩本書,收穫很大。

讀書讓我明白了那些特別的孩子正是通過犯各種各樣的錯誤來學習正確的。我們永遠都不要絕望,只要我們充滿期待,他們或許很有希望。要用愛心去開啓學生心靈的窗戶,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成爲他們的良師益友。那麼怎樣才能做到呢,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使其迸發希望之火。

自信對一個人一生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在智力、體力還是在做事的能力上,自信心都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特別是青少年時期,一個人如果缺乏自信心,就會缺乏探索事物的主動性、積極性,其能力就會受到限制,就會覺得生活暗淡無光。

二、賞識學生的優點,尊重他們,激勵他們全面發展。

作爲教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尊重他們的人格,尊重他們的自尊心,尤其是後進生更是如此,他們希望用脆弱的自尊來保護自己。我們要發自內心地尊重他們,不要傷害後進生。着名教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自尊心是一種非常脆弱的東西,對待它要極爲小心,要小心得像對待玫瑰花上顫動欲墜的露珠。教育成功的祕密在於尊重學生,只有尊重學生的人格,顧及學生的自尊心,學生才能信任老師。

三、教師要付出愛心,感化學生受傷心靈。

對於那些學習差、紀律鬆懈、思想落後的學生教師沒有歧視他們,而給予更多的愛。使他們時刻感到集體的溫暖,老師的關懷,消除失落感,使他們充滿信心、滿懷激情,奮發向上,而不是諷刺挖苦,使其萎靡不振。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用無私的愛心溫暖冰凍的心靈,會讓他們實現自身的價值。

讀書讓我們不斷增長職業智慧,讓我們的教學閃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滿着創造的快樂。一個精神富裕、專業化程度高的老師,他能以自己特殊的職業眼光,掏出課程的引人入勝之處,以最簡潔的線條,拉動最豐富的信息,以最輕鬆的方式,讓學生得到最有分量的收穫;能從最接近學生現在的起點,帶領他們走到離自己最遠的終點;能最大程度地閒下來,而學生最大程度地忙起來;能最大限度地要求每一個學生,也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個學生;他不僅能讓學生學懂、學透知識,而且能把教學過程變成一種富有親和力的情感體驗過程,和學生一起沉浸於其中,熱愛於其中,出神入化地與學生一起創造於其中,並使學生的心靈飛翔起來;他有強烈的課程開發意識,不僅關注“跑道”的設置,而更關注學生跑的過程,他能讓生活成爲一種教育,把教育變成一種生活。

讀書讓我勇於和善於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省,既要不憚於正視自己之短,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於總結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鑑的精華,爲理論的突破夯實根基。愚人不才,笨鳥先飛,我願把追求完美的教學藝術作爲一種人生目標,把自己生命的浪花融入祖國的教育教學改革的大潮之中。

讀書,使我對工作、對生活都充滿了自信,使我在工作中游刃有餘,始終充滿激情。一位教育家說過,教師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長,明日你就將停止教學。身爲教師,必須成爲學習者。“做一輩子教師”必須“一輩子學做教師”。每天讀書一小時,我還要持之以恆,相信它會爲我帶來豐盈的人生!

青年優秀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精選

歌德這樣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對話。”

最近,我認真閱讀了《給教師的建議》捧讀此書,給我很多收穫,帶給我教學上許多建議,在原來教學中的許多疑慮一下煙消雲散,裏面收入的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個方面,有教師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課堂上意外發生後的隨想,有轉變觀念的體會,有關愛孩子的收穫……

讀着書中的故事,我不由聯想到了自己,如果我遇到了類似的情況,我會如故事中老師一樣對待如此的學生嗎?當意外發生時,當學生的行爲已經超越了底線,我會如何呢?我會和故事中的老師一樣一笑了之,靈活的對付,還是會大發雷霆,以自己的威嚴壓載學生個性的閃現?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經在慢慢轉變我自己,慢慢融入到孩子們中間,成爲他們最爲可親的朋友。

讀過此書,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後一章節: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孩子。其中講到“優秀的老師,讓差生變好,讓好生更優秀。學生失敗的同時,我們也失敗了。”反省自己,我所教的班裏差生較多,每次上課他們都會思想開小差,跟不上進度,久而久之,他們就成了我的眼中釘,肉中刺,輕者無視他們的存在,重者懲罰他們,現在想來感到很慚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長,都有自己的分工,自己的生存方式,何必強求十指一樣長呢?我們作爲教師,不是隻培養參天大樹,而是讓每朵小花都開得燦爛。他愛音樂,就讓他成爲一名音樂家;他愛美術,就讓他成爲一名小畫家……那樣,我們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爲了一切學生。

教育故事,就像長河裏的涓涓溪流,平淡而又長遠;教育故事,平常中包藏着經典,蘊含着永遠。每天,每週,每月,記錄一個小故事,將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呈現出來,可以幫助更多的老師拓寬視野,提升修養。讓我們一起,記錄下身邊發生的一個個教育故事,提升自己,更爲他人提供一個範例。相信我心一定有收穫。

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對於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太多,而做爲年輕教師的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教師只有再度做爲學生,拿起書本,不斷地充實自己才能與時俱進,不斷以全新的眼光來觀察和指導整個教育過程。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創造性地開展教書育人工作。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態度,比態度更重要的是毅力。

這本書帶給我的思考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這不是一個終結點,而是爲我打開了一扇門,使我對作爲一名優秀的教師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青年優秀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精選

這個月讀了《做最棒的老師》一書,上面舉了很多教育故事,對我的啓發很大。這本書全方位地闡述了作爲老師應有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課堂教學的理念與實踐。把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與教育情感融爲一體。

作爲教師要注意教育的方法,當學生出現失誤或對教師不尊重時,切忌簡單,粗暴,衝動的“熱處理”,而應控制自己的言行,用愛心去感化他們,使他們主動克服錯誤。這就需要向慈母一樣將愛播進學生的心田。心理學還告訴我們:人際交往融洽、和諧是以真誠爲前提的。“以心換心”以理解爲橋樑。人與人之間便能得到思想感情的溝通。我們除了做好“嚴師”,“慈母”之外,還要利用課餘時間和學生多接觸,推心置腹的和學生交談,成爲學生的“摯友”。

總之,作爲一名好教師必須以多種角色出現在學生面前。做一名好老師,就應該做一個勤于思考的思想者、勇於創新的探索者、教育教學的研究者、教育理想的追求者。作一名好老師,一定要“做有心人、做有益事、以寧靜的心態腳踏實地的做事”;要有理想、有思想、有激情、很認真、多讀書、會反思、有韌勁。我們應該不斷實現專業自主,在實踐中不斷增長才幹,使自己儘快成爲高素質(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的教師,不僅是有學問的人,而且是有專業追求的人;不僅是高起點的人,而且是終身學習,不斷自我更新的人,工作有情趣,生活有品味,做人上境界。

每天都不斷反思和總結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曾提出一個老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也提出“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的成長公式。作爲一名老師,想要自我完善、不斷提升,就需要不斷反思。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理性思考,只有在反思中總結出規律和經驗,才能不斷的改進、不斷的發展;只有在反思中提煉出精華和真理,才能不斷地修煉自己、成爲學生喜歡的好老師。

教學反思是老師做的最多的也是最切實有效的反思活動。翻開雜誌,打開網頁,可以說每一個優秀的教師,成名的教師都有一個寫教學反思的好習慣。可以說教學反思是一個優秀教師在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驟。它一方面讓我們在教學中的正確的行爲予以肯定,不斷的積累經驗;另一方面又使我們自己找出在教學實踐中與教學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相違背的做法,進行自我批評、自我改正、自我完善。教學反思使我們拒絕平庸,使我們的教學經驗得以昇華,使我們吐故納新,每一天都是新的。

在實際過程中,我們寫反思都是在查找教學的不足之處,總結經驗教訓,而在發現自己的優勢,肯定一節課的亮點上花的功夫相對少了一點。同時,我們在反思時,往往寫的都是教學反思,而忽略了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的反思。所以,對於平日裏與學生接觸時的一言一行,我們都要認真地、耐心地反思,從中找到某種教育規律。再者,我們進行教學反思往往僅僅滿足於獲得教學經驗,而沒有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所以,雖然做了好多年教師,偶爾也進行過教學反思,但創新方面是少之又少。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我建議每位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教育日記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寫教育日記讓老師終身受益。”教育隨筆,不是爲了晉升職稱而炮製的論文,也不是爲了課題交差而拼湊的“成果”。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教學全紀錄,沒有居高臨下的霸氣,沒有正襟危坐的儼然,沒有煞有介事的虛假,沒有耳提面命的.煩悶。只需我們抓住一天中的一個火花,可以是上課,也可以是聽課,也可以是網上,雜誌上看到後的靈感。

啓示二:教育的使命

“人可以不偉大,但不可以沒有責任心。”這句話深深地打動了我,地震中用生命詮釋了教育使命的袁文婷老師用自己的行爲震撼着活着的生命。“教師”這個職業真的不僅僅是一個換取勞動報酬的教書人,需要我們有靈魂的深度,思想的高度,這樣才能做一個真正有責任的人。

我們不一定要做出多大的事業,但必然活到老,學到老,應該自覺地去做學問,有學問的人才更有自身的魅力。“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有自身魅力的老師才能讓學生難以忘。教育的魅力就是用自己淵博的見識,獨立的見解去感染學生。人們把教師比作’蠟炬成灰淚始幹”,比作鋪石路等。這些註定了這個職業需要我們要把愛心無私地風奉獻,把我們的心血真誠的傾灑,充滿愛心和具有責任意識是教師道德的精髓,只有用愛心在學生心中栽下一顆尊重和風險的幼苗,那麼他們的生命中會成長起一顆崇高人格的參天大樹。

啓示三:允許學生犯錯誤

如果真要想和學生相處,就不要老拿大人的思想來衡量這幫孩子,畢竟他們還不是大人。他們的思維有時還很幼稚,還會做錯很多事。所以有人說,你要允許學生犯錯誤,犯了錯允許他們去改正,這樣學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長。有時我們會犯這樣的錯誤,上課遲到了,做錯事情了,違反紀律了等等。這樣恰恰相反,學生會因爲你要求太嚴而產生牴觸情緒,就像學生牴觸父母一樣,你不要說你是爲他們好,其實有哪位家長筆試爲自己的孩子好呢?但是他們的孩子還是有很大的牴觸情緒,原因在於其實孩子不光是你的孩子,他更多的是以一個人的形式存在的,因此,你要把他當人看,是人都會犯錯誤,你不能強迫他們按照你自己的意願來做,有時甚至我們允許他犯錯,因爲犯錯是爲了下次不犯錯。

有些學生在讀書方面實在是不行,沒有這個能力,比如曾經我們班有一個學生,一開始我希望他能夠認真學習,按時交作業,所以每天督促他,可後來的事實讓我覺得這根本就不現實,所以決定原諒他,就轉變策略,告訴他:學習不好沒關係,可品德一定要好,希望他不要觸犯校紀校規,不要影響其他同學上課。

啓示四:童心是師愛的源泉

李老師提出教育者是否擁有一顆童心,對教育至關重要。教師的童心意味着懷有兒童般的情感,能夠自然地與學生“一同哭泣,一同歡笑”的教師無疑會被學生視爲知心朋友,贏得學生的心靈。教師的童心意味着擁有兒童般的興趣,教師的職業要求我們應該在任何方面都與學生有着共同的興趣愛好,多一種與學生共同的興趣愛好,你便多了一條通往學生心靈深處的途徑,他們會不知不覺地把老師當作朋友。在與學生嬉笑遊戲時,教師越是忘掉自己的“尊嚴”,學生越會對老師油然而生親切之情——而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點。

啓示五:教師每天的必修課“五個一工程”

我最欣賞的是李老師無論多忙,每天都要進行的“五個一工程”:上好一堂語文課,找一個學生談心或書面交流,思考一個教育問題或社會問題,讀書不少於一萬字,寫教育日記。在我們看來,這需要何等的毅力啊!然而,李老師卻不覺得需要什麼“毅力”,他把這樣艱鉅的工作看成是自己的“需要”,而這種需要已經變成了習慣,就像每天需要刷牙洗臉的習慣。這一切的一切,李老師做得有滋有味,做出了成績,並樂在其中

啓示六:做有思想的老師

作爲一名教師,僅有童心與愛心是遠遠不夠的,重要的是要做一名有思想的老師。書中這樣說到:只有個性才能造就個性,只有思想才能點燃思想。讓沒有思想的教師去培養富有創造性素質的一代新人,無異於緣木求魚。仔細想來不無道理,回想從教幾十年的自己,不正是缺乏思想嗎?工作之餘從未主動思考一天或幾天來的工作,思考自己的課堂,思考自己的學生。在接受各級培訓,聽取專家講座時,也只是習慣性的接受,很少主動去思考。近來,朱校長不斷提起“做一名優雅的教師”,我想其第一步一定是要有思想,只有用思想才能提升教育的品質,只有有思想的教師纔會培養出有思想的學生。“做有思想的教師”是應該深深根植在我的心中,甚至每一位教師的心中,成爲一種信念和追求。

“做有思想的教師”,除了有思想,還必須要有一定的底氣,如果沒有紮實的基本功、沒有厚實的人文底蘊、沒有創新的意識,那也只是一種空想。李鎮西老師將“讀書、教書、寫書”視爲他生活的全部內容。書中李老師將自己閱讀過的書籍、雜誌分類羅列出來,有古典類、文學類、教育類、人文類、雜誌類,樣樣俱全。驚訝李老師哪來的那麼多時間去讀書,其實他早已養成“手不釋卷”的習慣。回想自己,真是慚愧,每次總是以沒時間爲藉口,放棄爲自己充電。現如今,如火如荼的“書香校園”讀書活動正在展開,我想自己應該以李老師爲榜樣,博覽羣書,開闊視野,提高素養,將閱讀作爲自己的生存方式之一。要想成爲一個有思想的教師,就要勤于思考,勤於鑽研,並且養成習慣,從中品嚐思考閱讀和寫作的樂趣。付出多少汗水,纔會收穫多少果實!

“做最棒的老師”,是任何一個做教師的人的理想,可什麼樣的老師纔是最棒的老師呢?對於老師,教學經驗來自於與學生們零距離的交流與接觸,而不是一堆一堆的大道理,一套一套的理論。試着與學生心與心的交流,你會覺得教學原來是如此精彩!

總之,浮躁的心、生硬的態度,永遠也不可能換來心與心真誠的溝通,我會試着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用“學生的眼光”看待,用“學生的情感”體驗,用真心、愛心、誠心、耐心,贏得學生們的尊敬和愛戴。

教育是事業,而教師是職業。我們從事的是教師這一職業,擔負的卻是教育的責任。師與生之間,維繫在一起的是愛,因而愛也就成爲了教育永恆的主題。“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跡的愛,我希望自己能夠達到這個境界。”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從事着教育這一事業,我們應該用童心、愛心、恆心去撐起這一工作,就要努力成爲一名優秀的教師。

青年讀書心得篇2

好文章總是讓人回味無窮,印象深刻!最近,我在一期《青年文摘》上看了一篇文章,名字叫《缺點什麼》,看到標題我在想:缺什麼呢?勇氣?自信?還是知識?於是認真的讀了起來,迫不急待的想知道答案。文章講到在當今社會豪宅、轎車、金錢這些物質的東西都已司空見慣,除去這些,我們缺少的是最樸實無華的微笑、幽默、淡定、正氣和善良。

微笑是幸福、自信、滿足的外在表現。真正的微笑應發自內心,滲透着自己的情感,表裏如一,毫無包裝或嬌飾的微笑纔有感染力。以前,我從不知道笑這個表情對生活和工作有何意義,只知道一個微笑只是一個簡單禮貌的行爲而已。可是,在現在的工作中讓我逐漸感受到了微笑偉大而又神奇的力量。工作中保持微笑,說明你熱愛本職工作,樂於克盡職守;生活中保持微笑,更是可以創造一種和諧融洽的氣氛,讓身邊的人倍感愉快和溫暖。

在色彩斑斕的人生舞臺上,幽默的作用是難以窮盡。它能使人開懷大笑,改變心境;能使人積極樂觀、健康長壽。幽默還能活躍氣氛,融洽雙方關係。相信幽默難以言盡的妙處會使你平淡的生活放出異彩。

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有太多的抱怨、不平衡和不滿足。讓淡定的力量去改變你周遭的氣場,發揮出你的最佳狀態。在你遇到艱難險阻的時候,請用淡定的心態讓自己披荊斬棘,迅速解決工作中的疑難問題,完美地處理家庭爭端。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要存一股正氣,如果人人精於計算,自私自利,那麼正氣談何而來。講求奉獻是講正氣的前提,任長霞就是在奉獻、恭讓和剛正不阿的工作信念中有了一身正氣,從而受到老百姓的擁戴。我們在監理行業中,要是都講求奉獻,長此下去,就能在每個人的心中養成一股對抗歪風邪氣的力量。到那時,公司發展,員工實現個人價值,那豈不是雙贏。

對於善良一詞,是很多人青睞的一種美德。文章中說到:如今善良常被人看成是軟弱無能的表現,作惡反被一些人奉爲強者性格。因此我們要心存善良,因爲那種力量可以打敗一切邪惡。

人們爲了健康,骨軟的補鈣,貧血的補鐵,氣虧的補腎。社會也是一樣,我們急需補點微笑、幽默、淡定、正氣和善良。把這幾樣補足補齊,人們的幸福指數會更高,在人生舞臺上會走得更精彩。

青年讀書心得篇3

我哭過,就在我心愛的學生面前脆弱地哭過……我從來不敢對任何人提起這個事情,因爲我覺得那代表了脆弱、無能和不成熟。沒想到翻看第一頁便是吳非老師真誠地勸說“就讓你的眼淚流出來”。我激動地接收了吳非老師的這一勸告,因爲哭泣與落淚未必是軟弱,因爲你的悲天憫人,因爲你的正義衝動,因爲你的仁愛和幸福。這份激動更來自玩吳非老師點出了太多我們所“不敢承認”的真實。爲了這份真實,我願意永遠爲教育事業奮鬥着。

我可以緊張麼?

緊張,幾乎每節課我都會緊張,我悄悄地掩藏着這份不安,面對孩子面對同事都故作鎮定。教授三個班級的英語,這個學年已是我教課的第三個年頭,雖談不上經驗十足但總不至於課課緊張課課擔憂,然而事實卻是——我真的很緊張。站在講臺頭第一年緊張在外,怕自己不被領導看好怕自己不被家長認可;第三個年頭站在講臺的緊張,不怕領導同事來聽課,不怕課堂難以被人稱讚,緊張的是學生是否能有效地掌握,緊張學生一節課內是否會覺得無趣,緊張學生一節課內是否能理解我所要傳達的意思和意義。每一個學年過去,我又緊張學生能否能在英語學習上有一個學年之後的螺旋跨越。

故不知這種緊張在吳非老師的書中得到了認可“課前緊張是正常的”,可能的原因,“是我們比較敬重自己的職業,尊重自己的學科教學,看重學生的感受,對自己的教學有所期待。一名教師,心中有使命感,心中有學生,纔會很在意學生對他的態度,在意學生的接受度。”

吳老師的這句良言確實給我很大的鼓舞,我又想起了我國中時德高望重的數學汪老師,她是退了休又被學校返聘回來的,足以見得汪老師的教學和爲人。但是她幾乎每節課後都會深入同學問我們 “這麼說你們能明白麼?” “我年紀大了,你們是不是覺得平時我太刻板,和我有距離?”也許汪老師她也課前緊張吧,也許這也是我們在每一階段推進自己創新、實幹的動力吧,無論怎樣我將對我的這份“緊張”釋懷下了。

我可以讓我的學生喜歡我的課麼?

這是一個我最在乎的問題,一個老師最幸福的事是在教書生涯中擁有一批喜歡你以及你所任教學科的鐵桿粉絲,而一個老師最失敗的事是在教書生涯中沒有一個喜歡自己以及自己任教學科的學生。我視這一個標準爲我終身教學奮鬥的目標。

吳非老師說的很對“你在教學中沒有培養學生對學科學習的熱愛,你的努力知識讓學生適應了你的教學,而無形中給學生灌輸了排異性,你沒有向學生有效地介紹學科的內涵,你的學生對學科的學習興趣可能是盲目的、不穩定的……”

學生喜歡你的課不僅僅在於教學設計的有趣精巧,還在於一個老師的綜合管理教學能力。以前我只是單純地認爲貼切學生的興趣,把課弄得花哨可愛點,學生就是喜歡了,例如加入很多的卡通、加入很多孩子們時下關心的遊戲等等。現在隨着教學管理的逐步成熟,我覺得如果培養維持那批喜歡你的課的鐵桿粉絲,那麼我需要具備的東西太多了。如果我難以組織有效的小組合作、團體討論,全班一團糟,學生能喜歡我的課麼?如果我一味地迎合學生沉浸在學生喜好的無聊的樂趣中去,學生錯失了英美有趣的寓言童話、英語世界語言的超前絕倫,學生能喜歡我的課麼?如果我難以智慧地教會學生學習方法,留給他們獨自思考判斷的空間,把他們所有的學習都丟在我設好的框裏,學生能喜歡我的課麼?如果我的英語課僅僅是無聊地討論,學生每天覺得自己在無方向地交談而失去了在英語課上感受親情、友情、禮儀的話,那麼學生又怎麼能喜歡我的課呢?

所以我也希望所有的老師都和我一樣吧,把這個標準定爲終身爲師奮鬥的目標,那麼我們會收穫更多。

我可以留給學生記憶麼?

“這些課的內容,有多少是學生能記住的?學生會記住的是教師的什麼呢?這些老師的站姿、手勢、笑容、神情、口頭禪和軼事,往往成爲學生的話題,繼而又被學生帶往遙遠的年代。”

針對前幾個記憶,我想將其歸結爲“教學記憶”,我回憶自己學生時代,確乎沒幾節課是能成爲我的記憶的。但也確乎有這麼幾節精彩的課的片段永遠藏在腦海,這是一個老師教學的自豪同時也是一個老師多少年教學積累的精華,這個不堪奇怪,這個應該是“量變到質變”的結果。爲了留給學生這些稀少而寶貴的課堂片段,那麼我們需要繼續地努力着,學習是我們唯一的法寶,我們這一職業要求我們更多地學習,有極強的職業道德責任感,因爲我們使命艱鉅。

而針對留給學生後半部分的記憶,我稱爲“行爲記憶”,那麼應該是不計其數的,學生回憶起你來第一時間應該回憶起的是你的言行而不是上了什麼課。針對這種記憶,我想提出一個大膽的想法“工作不是你的全部”。因爲,我們在社會上扮演着很多的角色,站在三尺講臺上我是一名人民教師,走下去我還是母親的女兒、丈夫的妻子、朋友的知音、賣家的顧客……我們需要爲師的執着、認真,也需要駐足觀賞這個美好世界的胸懷,懂得體會親情、友情、愛情的心懷,懂得感恩感懷這個世界上美好的事物。這些就是學生回憶起你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這些光靠我們的職業道德很難維持的,這些是做人爲事的態度、是一種習慣,這些只能在平時生活中去體驗。換句話說“一個不懂得孝敬自己父母的老師,怎麼可能會耐心地對待我們身邊年邁的家長;一個對身邊的朋友不耐煩的人,怎麼能心平氣和地耐心教導學生?”

因此,兩種記憶我們都應該辯證地去努力,用哲學的說法就是“矛盾辯證統一理論”了!

如果我在短暫而寶貴的教學生涯中解決完了這三個問題的話,我覺得我夠格了,現在我會努力再努力的!

青年讀書心得篇4

這個月讀了《做最棒的老師》一書,上面舉了很多教育故事,對我的啓發很大。這本書全方位地闡述了作爲老師應有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課堂教學的理念與實踐。把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與教育情感融爲一體。

作爲教師要注意教育的方法,當學生出現失誤或對教師不尊重時,切忌簡單,粗暴,衝動的"熱處理",而應控制自己的言行,用愛心去感化他們,使他們主動克服錯誤。這就需要向慈母一樣將愛播進學生的心田。心理學還告訴我們:人際交往融洽、和諧是以真誠爲前提的。"以心換心"以理解爲橋樑。人與人之間便能得到思想感情的溝通。我們除了做好"嚴師","慈母"之外,還要利用課餘時間和學生多接觸,推心置腹的和學生交談,成爲學生的"摯友"。

總之,作爲一名好教師必須以多種角色出現在學生面前。做一名好老師,就應該做一個勤于思考的思想者、勇於創新的探索者、教育教學的研究者、教育理想的追求者。作一名好老師,一定要"做有心人、做有益事、以寧靜的心態腳踏實地的做事";要有理想、有思想、有激情、很認真、多讀書、會反思、有韌勁。我們應該不斷實現專業自主,在實踐中不斷增長才幹,使自己儘快成爲高素質(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的教師,不僅是有學問的人,而且是有專業追求的人;不僅是高起點的人,而且是終身學習,不斷自我更新的人,工作有情趣,生活有品味,做人上境界。

啓示一:每天都不斷反思和總結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曾提出一個老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也提出"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的成長公式。作爲一名老師,想要自我完善、不斷提升,就需要不斷反思。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理性思考,只有在反思中總結出規律和經驗,才能不斷的改進、不斷的發展;只有在反思中提煉出精華和真理,才能不斷地修煉自己、成爲學生喜歡的好老師。

教學反思是老師做的最多的也是最切實有效的反思活動。翻開雜誌,打開網頁,可以說每一個優秀的教師,成名的教師都有一個寫教學反思的好習慣。可以說教學反思是一個優秀教師在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驟。它一方面讓我們在教學中的`正確的行爲予以肯定,不斷的積累經驗;另一方面又使我們自己找出在教學實踐中與教學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相違背的做法,進行自我批評、自我改正、自我完善。教學反思使我們拒絕平庸,使我們的教學經驗得以昇華,使我們吐故納新,每一天都是新的。

在實際過程中,我們寫反思都是在查找教學的不足之處,總結經驗教訓,而在發現自己的優勢,肯定一節課的亮點上花的功夫相對少了一點。同時,我們在反思時,往往寫的都是教學反思,而忽略了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的反思。所以,對於平日裏與學生接觸時的一言一行,我們都要認真地、耐心地反思,從中找到某種教育規律。再者,我們進行教學反思往往僅僅滿足於獲得教學經驗,而沒有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所以,雖然做了好多年教師,偶爾也進行過教學反思,但創新方面是少之又少。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我建議每位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教育日記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寫教育日記讓老師終身受益。"教育隨筆,不是爲了晉升職稱而炮製的論文,也不是爲了課題交差而拼湊的"成果"。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教學全紀錄,沒有居高臨下的霸氣,沒有正襟危坐的儼然,沒有煞有介事的虛假,沒有耳提面命的煩悶。只需我們抓住一天中的一個火花,可以是上課,也可以是聽課,也可以是網上,雜誌上看到後的靈感。

啓示二:教育的使命

"人可以不偉大,但不可以沒有責任心。"這句話深深地打動了我,地震中用生命詮釋了教育使命的袁文婷老師用自己的行爲震撼着活着的生命。"教師"這個職業真的不僅僅是一個換取勞動報酬的教書人,需要我們有靈魂的深度,思想的高度,這樣才能做一個真正有責任的人。

我們不一定要做出多大的事業,但必然活到老,學到老,應該自覺地去做學問,有學問的人才更有自身的魅力。"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有自身魅力的老師才能讓學生難以忘。教育的魅力就是用自己淵博的見識,獨立的見解去感染學生。人們把教師比作’蠟炬成灰淚始幹",比作鋪石路等。這些註定了這個職業需要我們要把愛心無私地風奉獻,把我們的心血真誠的傾灑,充滿愛心和具有責任意識是教師道德的精髓,只有用愛心在學生心中栽下一顆尊重和風險的幼苗,那麼他們的生命中會成長起一顆崇高人格的參天大樹。

啓示三:允許學生犯錯誤

如果真要想和學生相處,就不要老拿大人的思想來衡量這幫孩子,畢竟他們還不是大人。他們的思維有時還很幼稚,還會做錯很多事。所以有人說,你要允許學生犯錯誤,犯了錯允許他們去改正,這樣學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長。有時我們會犯這樣的錯誤,上課遲到了,做錯事情了,違反紀律了等等。這樣恰恰相反,學生會因爲你要求太嚴而產生牴觸情緒,就像學生牴觸父母一樣,你不要說你是爲他們好,其實有哪位家長筆試爲自己的孩子好呢?但是他們的孩子還是有很大的牴觸情緒,原因在於其實孩子不光是你的孩子,他更多的是以一個人的形式存在的,因此,你要把他當人看,是人都會犯錯誤,你不能強迫他們按照你自己的意願來做,有時甚至我們允許他犯錯,因爲犯錯是爲了下次不犯錯。

有些學生在讀書方面實在是不行,沒有這個能力,比如曾經我們班有一個學生,一開始我希望他能夠認真學習,按時交作業,所以每天督促他,可後來的事實讓我覺得這根本就不現實,所以決定原諒他,就轉變策略,告訴他:學習不好沒關係,可品德一定要好,希望他不要觸犯校紀校規,不要影響其他同學上課。

啓示四:童心是師愛的源泉

李老師提出教育者是否擁有一顆童心,對教育至關重要。教師的童心意味着懷有兒童般的情感,能夠自然地與學生"一同哭泣,一同歡笑"的教師無疑會被學生視爲知心朋友,贏得學生的心靈。教師的童心意味着擁有兒童般的興趣,教師的職業要求我們應該在任何方面都與學生有着共同的興趣愛好,多一種與學生共同的興趣愛好,你便多了一條通往學生心靈深處的途徑,他們會不知不覺地把老師當作朋友。在與學生嬉笑遊戲時,教師越是忘掉自己的"尊嚴",學生越會對老師油然而生親切之情——而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點。

啓示五:教師每天的必修課"五個一工程"

我最欣賞的是李老師無論多忙,每天都要進行的"五個一工程":上好一堂語文課,找一個學生談心或書面交流,思考一個教育問題或社會問題,讀書不少於一萬字,寫一篇教育日記。在我們看來,這需要何等的毅力啊!然而,李老師卻不覺得需要什麼"毅力",他把這樣艱鉅的工作看成是自己的"需要",而這種需要已經變成了習慣,就像每天需要刷牙洗臉的習慣。這一切的一切,李老師做得有滋有味,做出了成績,並樂在其中

啓示六:做有思想的老師

作爲一名教師,僅有童心與愛心是遠遠不夠的,重要的是要做一名有思想的老師。書中這樣說到:只有個性才能造就個性,只有思想才能點燃思想。讓沒有思想的教師去培養富有創造性素質的一代新人,無異於緣木求魚。仔細想來不無道理,回想從教幾十年的自己,不正是缺乏思想嗎?工作之餘從未主動思考一天或幾天來的工作,思考自己的課堂,思考自己的學生。在接受各級培訓,聽取專家講座時,也只是習慣性的接受,很少主動去思考。近來,朱校長不斷提起"做一名優雅的教師",我想其第一步一定是要有思想,只有用思想才能提升教育的品質,只有有思想的教師纔會培養出有思想的學生。"做有思想的教師"是應該深深根植在我的心中,甚至每一位教師的心中,成爲一種信念和追求。

"做有思想的教師",除了有思想,還必須要有一定的底氣,如果沒有紮實的基本功、沒有厚實的人文底蘊、沒有創新的意識,那也只是一種空想。李鎮西老師將"讀書、教書、寫書"視爲他生活的全部內容。書中李老師將自己閱讀過的書籍、雜誌分類羅列出來,有古典類、文學類、教育類、人文類、雜誌類,樣樣俱全。驚訝李老師哪來的那麼多時間去讀書,其實他早已養成"手不釋卷"的習慣。回想自己,真是慚愧,每次總是以沒時間爲藉口,放棄爲自己充電。現如今,如火如荼的"書香校園"讀書活動正在展開,我想自己應該以李老師爲榜樣,博覽羣書,開闊視野,提高素養,將閱讀作爲自己的生存方式之一。要想成爲一個有思想的教師,就要勤于思考,勤於鑽研,並且養成習慣,從中品嚐思考閱讀和寫作的樂趣。付出多少汗水,纔會收穫多少果實!

"做最棒的老師",是任何一個做教師的人的理想,可什麼樣的老師纔是最棒的老師呢?對於老師,教學經驗來自於與學生們零距離的交流與接觸,而不是一堆一堆的大道理,一套一套的理論。試着與學生心與心的交流,你會覺得教學原來是如此精彩!

總之,浮躁的心、生硬的態度,永遠也不可能換來心與心真誠的溝通,我會試着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用"學生的眼光"看待,用"學生的情感"體驗,用真心、愛心、誠心、耐心,贏得學生們的尊敬和愛戴。

教育是事業,而教師是職業。我們從事的是教師這一職業,擔負的卻是教育的責任。師與生之間,維繫在一起的是愛,因而愛也就成爲了教育永恆的主題。"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跡的愛,我希望自己能夠達到這個境界。"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青年教師讀書心得體會青年教師讀書心得體會。我們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從事着教育這一事業,我們應該用童心、愛心、恆心去撐起這一工作,就要努力成爲一名優秀的教師。

青年讀書心得篇5

暑假讀了吳非老師寫的《致青年教師》一書,感覺受益匪淺!邊讀吳非老師的《致青年教師》,邊反思自己的教師心態、教育行爲,覺得自己缺少的,是那份久違的教育理想。

吳非老師一是位行走的智者,一位語無驚人死不休的思想戰士。他爲迷茫的教育者們,自我反思卻無所適從的年青人指明方向。在他的一篇篇指點迷津之後,我看到自己身上匱乏的東西,是啊,讀書時的教育理想,有多久沒有去觸碰它,真是久違了!

一遍遍想在教室裏的自己,想在課堂上的自己,想在校園裏的每分鐘。是缺少激情的日子,很少有事讓自己全付精力去應對。

回想自己少年時,還是頗有幾分壯志豪情,一部電影就能讓自己激動不已,看來,自己要時刻提醒自己,我的身份是一名教師啊!於是,有翻出那曾讓自己激情的歲月印記。我用一本書《致青年教師》,兩部電影《危險遊戲》《放牛班的春天》,來喚醒自己。

先與我來到這部電影《危險遊戲》中。這是個教育挽救心靈的故事。露安,從海軍陸戰隊退役的青年教師,懷着一個教育理想,來到高中教書。不料,她教的是一羣桀驁不馴的放牛班學生。當她遇到這班“無藥可救”的學生時,她無奈的嘆息。但是,這位初爲人師的率性女人,卻不按常理出牌,倔強的用自己的愛,感化了這班原本處在社會邊緣、喪失對未來信心的人,孩子們信任她,依賴她,把她視爲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感動之餘,讓我想起另一部著名的師生情影片《放牛班的春天》。我對《放牛班的春天》有更深的情感,因爲唯美的畫面、真摯的感情,和純美如天簌般音樂。

兩部影片中,教育者面對的,都是一羣被定性的壞孩子,他們內心極度缺乏安全感,覺得外部世界鄙視、甚至在仇恨他們。而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無力改變現狀,於是,用最偏激的行爲來回應世界。他們嘗試破壞、戲弄老師,但這些行爲,正是他們內心脆弱的表現。只有最具有愛心的人,才能感覺到。有愛的人,比平常人多一份慧質,敏感的看到孩子們渴求關懷與愛的強烈願望。只有用大慈的心給他們最真摯的幫助,用點滴細節給孩子暗示:“我喜歡你們,我愛你們!”

讓我們一步步回憶《危險遊戲》中露安老師的作法吧!感謝這樣的故事,讓我們可以懷揣教育理想,艱難前行。

當全班學生亂作一團,無人理睬這位本該是課堂權威的露安時,露安用“跆拳道”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這不按常理的有趣作法,真的很有效。是的,周圍同事看笑話般想看露安出醜,爲她這一着怪棋感到不可思議,但確實,露安成功了。課堂上,如果學生都無視教師的存在,那對教師就是最可怕的錯誤。

走出這成功的一部,就象是打開學生心靈的一個小小缺口,至少現在,學生們可以注意這位課堂的主宰了。

當露安想講授知識時,她又一次感到迷茫,孩子們聽不下去,也聽不懂。這時,露安選擇了一個切入點:“死亡”,還有那首帶有點隱喻的詩。露安真是一個聰明人,他的學生開始出入圖書館,討論老師提出的話題,讓圖書館的老師搖頭,哈哈,我們盼望的情節中出現的奇蹟,一點點在我們面前展開。

教書、育人同樣重要。露安不僅僅給學生們傳授知識,她想幫助孩子,挽救心靈。一個黑人男孩犯錯,她來到男孩的家裏,撫摸着孩子的頭,跟父母說:“他是好孩子。”我們所有觀衆都應該感到激動,因爲男孩父母的表情,就象陽光一下灑到臉上一般。之後,因爲金錢問題,露安也嘗試給他幫助,雖然自己的錢只夠每天買個麥當勞,但露安幾乎是威脅的讓男孩接受自己的幫助。

另一位黑人女孩,因爲結婚,想放棄學業,到一所可以學習家政的學校學習,從此成爲家庭婦女時,露安又帶着她的那份執着出現了。她要讓這個有才華的女孩繼續讀書。讀書,是一種夢想,是改變命運的必經之路。

這樣的幫助還有很多,以至於當露安因爲自己失誤想離開校園時,她得到了生命中最好的禮物:全班同學的強烈反對和一塊作爲挽留的巧克力,還有作爲教師的最高讚賞:我們愛你!露安感動了,此時她知道,自己已是她們的精神支柱,自己可以給孩子提供無限的安全感,她,已經不能走了。

就象《放牛班的春天》中,克萊門特離開時,收到的人生最美好的禮物一般:那滿天飛舞的紙飛機、紙飛機上的深情祝福與留戀、還有那伴隨自己離開的腳步、漸行漸遠的天籟歌聲

作爲帶有現實主義色彩的影片,故事也展示了兩個小插曲,表達了這樣的命題:教育不是萬能的。其中,兩位黑人男孩不再回到校園,露安執着的想喚回他們時,卻遭到黑人母親的唾罵:他們讀書有什麼用?他們註定是失敗者、社會的邊緣人,無法改變命運的弱者。沒有人能挽救他們,這就是他們的命運。

另一種嘗試也是失敗的,這個故事中被打死的男孩,已經試着踏出改變命運的一步,他幾乎聽從了露安的建議,但是,當他急切想改變人生,進入校長辦公室時,他的故事永遠的結束了。僅僅是因爲沒有敲門,僅僅是因爲校長自以爲高明規則,男孩又回到了自己的世界。這是不是編劇的一個隱喻,我們的社會還沒有敞開心扉,來接納這個孩子,來接納這一幫無助的放牛班。

這兩個插曲,也許都是編劇給我們的艱難思考,露安,只是一個個體的人,懷惴教育理想,卻不能真正改變別人的命運。是否這部影片也想讓更多的人走入深層的思考,我們的社會羣體,應該敞開心扉,接納與關懷這樣的孩子。

無論怎樣,我們內心深處會都被露安這樣的教師,也包括《放牛班的春天》中的克萊門特這樣的教師深深感動,燃起教育的理想,改造、挽救一個個真實的靈魂!

青年讀書心得篇6

?致青年教師》是吳非老師的告別講臺之作,他把他30多年的教育經驗傾囊相授,對青年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細緻地解答,對大家在教學中可能忽視的一些細節進行叮囑,最主要的是希望青年教師們無論什麼情況下都不要放棄教育良知,做一些有益於這個民族,有益於家庭,有益於學生的事。

這本書吳非老師通過“做個有胸襟的教師”、“不要急”、“心裏裝着學生的心”、“尊重常識”、“不放棄理想”和“播下一粒善良的種子”這幾方面結合自己教育、教學中遇到的事情、案例闡述了青年教師應具有的理想和素養。特別是每一個章節前面短短的幾句話對我的感觸最大。現摘錄如下:

優秀的教師應當是一盞不滅的燈,而那“開關”就在他自己的手裏。他的“亮度”在於他個人的修煉;如果他有“電源”,或是不斷充電,他就能一直能發光,一直在照耀着學生面前的道路;教師的進德修業應當一直到教育生命的終止。

如果上課可以不用課件,儘量不要用。教師在黑板上寫字,是一種文化薰陶。如果所有的教師都依靠電腦上課,我們有可能逐漸失掉母語教育的絕好傳統。你注意到學生作業的書寫嗎?他沒有從教師那裏得到書寫的示範。

教師心中沒有陽光,學生心靈就有可能添上一分陰暗。

然而,一名在辛勤工作的愚蠢的教師,他的破壞作用就大得多。他不聰明,本不是他個人的不幸,而當他通過辛勤的工作,把一百多個原本可以變得聰明的學生教育得和他一樣愚蠢時,教育的不幸就出現了。因爲他越是“辛勤工作”,他的學生越是擺脫不了他。

學生在青少年時代讀什麼書,思考什麼樣的問題,將決定一生的精神高度。教育要讓學生追求詩意的人生,不僅需要詩,還應當有琴聲,有樹,有虹,有夢。

有位理科教師對我說,他上國小時,數學學得一塌糊塗,可是每次作業做錯,老師批改時用紅筆打叉,——那個叉叉都很小,稍微大意一點還看不清呢;而如果做對了,老師筆下的那“鉤鉤”可就是大大的了。

我半生做教師,越來越感到,我們日常工作中所做的一切,不過是遵守常識。當然,即使是常識,也需要學習,也需要發現,也需要維護。

我做教師多年,每次給學生寫評語或是推薦信,最不願意寫的短語就是所謂“刻苦學習”。但是很多家長卻特別在意評價中有沒有這個“刻苦學習”,好像不寫上這一句他的孩子品格就有缺陷似的。

我看過一些青年教師死記硬背學生的生日,他們很想讓學生在生日那天收到老師的短信或是問候。動機很好,但我認爲這樣做可能多餘。愛自己的學生,教會他們關注社會、關注民生、關心他人,培養仁愛之心,可能更爲重要。

有位學生畢業多年後對他的高中班主任說:“我現在每次做帳時,都會想起老師……”教師說:“可是我從來沒有教你做啊!”學生說:“領導、職工都在看着我,我不做,企業有可能垮;做了,自己良心上過不去,對不起所受過的教育……”

任何職業都有都有危險,教師工作也不例外。說起來好像有點玄乎,但這種危險性真實地出現在我們的教育中。

我在病中,想起一個又一個學生的面容,感嘆生命的短暫,同時也讚歎生命的美麗。我感謝上天讓我有機會認識這些美麗的生命,讓我感受他們的仁愛和賢德,讓我懂得什麼是真正的教育,讓我知道職業的使命與榮耀,讓我敬重生命中的永恆。“對教師職業生命負責”,這句話對我的觸動很大。這是吳非老師一貫以來的追求,是他對青年教師的期待,也該是我們對自己的要求。只有教師自己敬重自己的職業,自覺進德修業,纔會真正擁有職業幸福感。而只有擁有職業幸福感的教師,他纔會更像一個教師。真正的發自內心地喜歡吳非老師的這個詞——“負責”,而不是常見的“熱愛”。沒有道理要求每一個職業人都熱愛自己的崗位,但是“負責”卻是從事每一項職業的前提。

怎樣才能真正做到“對教師職業生命負責”呢?。在吳非老師的筆下,我們欣喜地找尋到了最佳捷徑:教師要做一個思想者、學習者、實踐家。只有不斷地思考,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實踐,才能讓自己的教師生涯永葆創造激情和理想追求。

教師這個職業,特別是特殊教育教師這個職業,讓我們更好的懂得了愛,體會了愛,體會了溫暖,體會了教師的酸甜苦辣。親愛的老師們努力吧,一切的一切總會有快樂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