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關於中華傳統文化個人心得體會精選三篇

心得體會 閱讀(2.47W)
文化的起源就是仰望上天的,正統信仰成爲中華民族的內在精神,我們的文化前途,要用我們自己內部的力量來補救。今天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關於中華傳統文化個人心得體會精選三篇,供您參考查閱,謝謝!
關於中華傳統文化個人心得體會精選三篇

關於中華傳統文化個人心得體會

中國傳統文化,對我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但在聽了專家們的真誠講座後,在座的老師都留下了感動的眼淚。而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蘊含着無窮的智慧,中國傳統文化讓我們更加堅定一顆對父母的孝心,對師長,對朋友的恭敬之心。聽完講座,我的心裏是沉甸甸的感覺,心靈得到了深深的淨化。

對照弟子規,自己身上太多的缺點,很多都沒做到過,沒有想到過。回來後慢慢調整自己的心態,反思自己的過錯。

中國是具有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知恩圖報,尊老愛幼,待人誠懇……這些優良的傳統從古至今都爲人所熟知,感恩給我們生命的人、感恩給我們知識的人、感恩給我們衣食的人、感恩給我們住所的人、感恩曾經批評過我們的人。將別人的愛永記於心,把別人的美德汲取。完善自己,感動別人。

在古代,《弟子規》是做人的準則,在當代仍然影響着更多的人,教育我們如何做人。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質。人生百態,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纔是真正的自我歸宿,是照耀心靈永恆的陽光!我在細細品讀《弟子規》的同時,也帶走了我心靈上的塵埃。

我想起了曾經有人說過這樣的話:若你----

播下思想的種子,便收穫文字;

播下文字的種子,便收穫行爲;

播下行爲的種子,便收穫習慣;

播下習慣的種子,便收穫人格;

播下人格的種子,便收穫命運。

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認同的過程,而對自身產生影響則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我們學習《弟子規》,背誦下來應該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對一個人產生有益的影響,那就需要時間了。一個人處世必定有一些原則,在他們潛意識中受到這些原則的制約。學習了《弟子規》,就是要把聖人教誨貫徹到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

回想起來,我真的很幸運,有幸學到傳統文化。曾經的有恃無恐、狂妄等等阻礙人生路上的絆腳石。在沒有學習弟子規之前,萬事都要分清彼此的責任。

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對於我,是一次很大的心靈震撼。我知道人要有着豁達心胸纔可以寧靜平和的心態去對待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淡泊名利,去掉塵世的浮華與虛無,中國傳統文化是民族的瑰寶,要傳承,要發揚;但它更需要我們去學習,去實踐,去體悟。我們要將傳統文化融入到我們的工作、生活中去;以傳統文化規範自己的言談舉止,用傳統文化寬撫我們的內心,讓傳統文化促進社會的和諧。只有運用到生活中去,才能真正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精髓。

學習傳統文化不是就學一堂課、就看一本書後就回去激動幾天以後就淡忘了,必須持續學習並從小事做起,找到在生活中踐行傳統文化的切入點,才能持之以恆,不斷進步。

關於中華傳統文化個人心得體會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中華民族具有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不孝子孫常常被人們譴責。我特別愛讀歷史書,發現許多皇帝的諡號前都加有一個“孝”字,特別是漢朝的皇帝,如: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等,它體現出孝道在中國古代所佔有的重要地位。

孟郊的《遊子吟》曰:“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首詩形象地描述了母愛的博大和無私,父母對兒女的奉獻是不圖回報也是難以報答的。

春秋時期有一個叫穎考叔的小官,有一次,他去見鄭莊公。鄭莊公賞賜他飯食,他把肉片放在一邊捨不得吃。莊公很奇怪,問他是什麼原因,穎考叔說:“我的母親從來沒有吃過這麼美味的食物,請允許我將它拿回家孝敬我的母親。”莊公聽後十分感動:一個小官在美食麪前都沒有忘記老母親,穎考叔的故事讓我想起我的一些同齡人,現在的許多孩子看見美食,很少會想到父母。

用經濟上的專用語說,父母生我們養我們是一種“投資”,而很大程度上,父母對我們的“投資”多,我們對父母的“回報”少。這是一種“逆差”,既然是“逆差”,爲什麼父母還要“投資”呢?因爲它出於父母對兒女無私的愛。面對這種無私的愛,有一部分人竟然無動於衷。

一本書上說:古人把孝敬父母歸納爲“尊親,弗辱,能養”三個層次,尊親是孝道的最高層次,弗辱其次,能養最低。現在有些人對父母“能養”都不能做到,更別說尊親了,這樣的人有兩種:一種是有錢有勢而忘了本的人;一種是“少壯不努力”,長大後還需要父母來養活的人。

孝敬父母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要從小做起,從小事做起,只有這樣長大後方能爲父母撐起一方晴空。

關於中華傳統文化個人心得體會

中國傳統文化內容豐富、包容萬象、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涵蓋思想觀念、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文學藝術、教育科技等諸多方面。它根植於封建主義的土壤,經過五千年的錘鍊,成爲中華民族興國安邦、炎黃子孫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本,成爲支撐中華文化的精神脊樑,成爲推動中華文化發揚廣大、綿延不斷、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漫漫中華五千年,悠悠歷史數千載,中國傳統文化在經歷幾次全盤否定和摒棄後,鳳凰涅盤、浴火重生。洋文化氾濫、道德標準闕失、心浮氣躁、功利化趨勢日益嚴重的今天,依然獨樹一幟、熠熠生輝。

初步接觸中國傳統文化時,黯然失笑、心生不屑,覺得在科技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花精力去學習幾千年的封建文化“古董”,耗時費力,跟不上時代潮流,是重蹈封建思想覆轍。懷着較勁找茬的心態,我不屑地捧起那一本本中國傳統文化書籍,眼球像掃描儀一樣機械地掃看着,就這樣一天、兩天、三天……漸漸的自己也被傳統文化潛移默化了。當枯燥的文字,拗口的語句,慢慢爲自己所接受;爲人原則,處世之道爲自己所認可。當接觸到儒家提倡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道家的倡導悟道、求道、體道、行道,無爲而無不爲;佛教崇尚的的利己利人,功德無量;《周易》推崇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些思想時,心頭更是爲之一振,直嘆自己才疏學淺,只瞭解傳統文化的冰山一角。

古聖先賢用更多的時間總結過去,思考未來,所以他們睿智。他們真正是在用心地活着,好好的活着,真正讓自己達到精神與軀體的結合,詮釋活着的內在含義。而生活在現代社會忙碌的我們,被太多世俗的東西所約束。“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我們目前的障礙物遠不止“一葉”。物慾橫流、攀比嚴重、窮奢極欲、功利心強的現代風氣,矇蔽了我們的雙眼,迷醉了我們的心竅;讓我們僅侷限於自己的世界裏。梁漱溟先生認爲人類面臨三大問題,順序錯不得:一個是解決人與物之間的問題,二是解決人與人之間的問題,三是解決人與自己內心之間的問題。人內心的貪嗔癡,使我們的境界充其量也就僅僅侷限於第一個問題而無法達到更高。時代紛繁複雜,忙碌的人們,終要面對自己的內心,而這種面對,在今天變得更難、卻也更急迫。我們都需要答案。而中國傳統文化是古聖先賢拋卻世俗的渴望,經過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寶貴財富。它就是改變現代心浮氣躁功利的社會風氣的一劑良藥。但再好的良藥也得有人願意接受,願意把自己的生命託付於它,才能發揮功效。外國人非常注重保護自己的傳統文化,而我們中國人卻時常有把薪火相傳幾千年安身立命之本的濟世良藥全盤否定和摒棄的衝動,豈不痛哉?

一人獨自走在街上,發現戴手串的人越來越多。那一串串手串,或左或右。我相信其中不乏有人僅僅是爲了裝飾,更多的卻帶有祈福和安心的意味。這的手串真能夠安撫我們那份不安、焦慮、懷疑、悲觀嗎?我想只要我們能夠體悟中國傳統文化天人合一的精髓,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社會會是一個安靜祥和的社會,我們還需要藉助外來的東西增強自己的內心嗎?古人有云:半部《論語》治天下。如果我們能夠潛心專修傳統文化的一小部分,那麼我們心中的那份不安與焦慮將會煙消雲散;我們的心胸會開闊許多;我們的心境會開朗許多;我們的心靈也會純淨許多。當有一天我們擁有古人那般深厚傳統文化的底蘊時,我們離佛家所說的無悲無喜、無慾無求的境界又近了一步,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爲世俗所奴役。那人生會是怎樣一種情形?我很期待。

中國傳統文化承載着數千年先人的寶貴經驗和智慧,我這晚輩後生尚不具備如此深厚的功底,不敢妄加評論。但我始終相信人的處世之法深藏其中;幫助人類處理好人與物、人與人、人與自己內心三大問題之道深藏其中;五千年的歷史傳承,無數仁人義士以生命和實踐換來的寶貴財富,能夠承受的住這幾百年科學發展的考驗,經得起時代的考驗。如今的中國社會,急需傳統文化匡時濟世。一個民族要強大,首先文化要強大。我們沒有理由不學習它,不傳承它,不發揚它!

中國傳統文化是民族的瑰寶,要傳承,要發揚;但它更需要我們去接受,去實踐,去體悟。學古不泥古,我們要將傳統文化結合時代精神,融入到我們的工作、生活中去;以傳統文化規範自己的言談舉止,用傳統文化寬撫我們的內心,讓傳統文化促進社會的和諧。只有與時代結合,運用到生活中去,傳統文化纔是活的,才能在世界文化之林立於不敗之地。我相信五千年祖輩的智慧會在日益強大的中國和富有創造力的中華兒女的傳承和發揚下,在世界文化之巔閃爍出屬於中華民族的智慧之光;讓世界見證中國傳統文化的神奇與博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