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中央經濟會議精神學習心得4篇

心得體會 閱讀(2.61W)

多寫心得體會能夠鍛鍊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提高我們的個人想法,心得體會是一種把我們心裏念頭通過文字表示出來的書面表達。下面是本站小編爲您分享的中央經濟會議精神學習心得4篇,感謝您的參閱。

中央經濟會議精神學習心得4篇

中央經濟會議精神學習心得1

領導幹部 做個“行家裏手”

近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指出,各級領導幹部要提高專業化能力,努力成爲領導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行家裏手。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領導幹部要成爲新時代各領域的行家裏手,以更高的專業能力和專業精神來應對風險、迎接挑戰、解決難題。

校準“理論學習”定盤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學習對於領導幹部提高自身素質、做好工作尤爲重要。當前,新情況、新問題、新任務層出不窮,“陌生領域”越來越多,“本領恐慌”越來越強。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堅定正確政治方向。要拓寬眼界和視野,加快知識更新,優化知識結構,打牢履職盡責的知識基礎。要善於結合工作來學習,堅持幹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精學專業理論,深學業務知識,具備專業思維、專業素養、專業方法,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化、專業化水平,努力使自己真正成爲行家裏手、內行領導。

用好“調查研究”基本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領導幹部要成爲工作中的“行家裏手”,必須要踐行“一線工作法”,切實掌握第一手“資料”,做到科學決策、精準施策。要堅持到基層去、到羣衆中去、到實踐中去,多層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調查瞭解情況,不能走馬觀花、蜻蜓點水,一得自矜、以偏概全。要始終堅持問題導向,以解決問題爲方向和目的,有針對性地展開調查研究,主動帶着問題去,察實情、開良方。要主動問需於民、問計於民,瞭解羣衆期盼,善於傾聽羣衆的意見,在調查研究中提升專業能力。

做足“實踐鍛鍊”大文章。“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凡是在各種領導崗位上有所作爲、成績突出的幹部,都是在豐富生動的實踐中磨練出來的。要強化崗位交流,對部門一把手或班子成員進行定期輪換和交叉任職,讓領導幹部在多個崗位、多個環境進行鍛鍊,推動幹部汲取新知識,激發新干勁,有效提升領導幹部領導能力和專業能力。要把基層一線“蹲苗”作爲領導幹部的必修課,讓領導幹部多接一接“燙手的山芋”,多當一當“熱鍋上的螞蟻”,在基層一線和急難險重崗位上磨礪意志、錘鍊品行、增長才幹。

抓好“改革創新”關鍵招。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當前,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迫切需要各級領導幹部提升專業技能和專業本領,推動改革創新。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改什麼、怎麼改都要根據實際來,確保各項改革舉措落實落地。要有“狹路相逢勇者勝”的膽識和魄力,敢於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勇於涉險灘、過暗礁、闖激流,在關鍵問題上尋求突破,在短板問題上打開局面。要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及時推出一批能叫得響、立得住、羣衆認可的硬招實招,及時推出一些“吹糠見米”的改革方案,全面增強人民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領導幹部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自覺加強政治歷練、思想淬鍊、實踐鍛鍊、專業訓練,全面提升專業能力和專業水平,爭做各領域“行家裏手”,奮力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

中央經濟會議精神學習心得2

理好“民生清單” 賡續“幸福賬單”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規劃的2021年八項重點任務中,涉及民生的內容佔有相當篇幅,也大有看點。完善職業技術教育體系,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費購買的規定,充分挖掘縣鄉消費潛力;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規範發展長租房市場;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堅決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現象,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加強保護消費者權益。以就業、糧食安全、消費、房地產、居住、脫貧攻堅、信息保護等爲重點,處處透露着“民生”二字,是一份帶有“民生溫度”的“民生清單”,溫暖了億萬國人的心。

這張“民生清單”,是暖心聚情的“民心清單”。堅持民生導向,就要着眼於老百姓最迫切、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越是發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要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紮實辦好民生實事”“民生穩,人心就穩,社會就穩”……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保障和改善民生等話題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與此次會議提出的2021年八項重點任務精準呼應,對“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七個民生話題的深化,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立場,以制度優勢形成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

這張“民生清單”,是黨員幹部們的“責任清單”。民生連着民心,民心關係國運。一份清單,一份期待,這張清單是惠及民生的“晴雨表”,是黨員幹部的“軍令狀”。國家的富強,民族的振興,國家謀求發展的最終目的,政府執政理念及工作宗旨,都是要讓人民羣衆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這是一份重任。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1至11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99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22.1%;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1元,同比名義增長3.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0.6%,實現由負轉正;前11個月,社會領域投資同比增長11.2%,其中衛生、教育投資分別增長26.1%、13.9%……“六穩”“六保”政策,優先穩就業保民生,守住了“米袋子”,守好了“菜籃子”,暢通了外貿產業鏈、供應鏈等。黨和政府始終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理念,將責任具體到每一項民生工程,做實、做深、做細、做透,推動黨員幹部在實際問題上下功夫、花氣力,走好了惠民的“先手棋”,打響了“當頭炮”,履職盡責不負人民。

這張“民生清單”,是老百姓的“幸福賬單”。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五千五百七十五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糧食年產量連續五年穩定在一萬三千億斤以上;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城鎮新增就業超過六千萬人,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過十三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十億人……民生實事承載着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人民羣衆的幸福感、獲得感要在民生建設的過程中不斷提升。爲民造福是黨和政府踐行初心使命的最大體現,唯有認真對照民生問題清單,讓人民羣衆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變成一件件暖心事、順心事、舒心事,不斷滿足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讓高水平全面小康社會成色更足、質量更高,讓老百姓心中的“藍圖”都一一變成現實。

回首2020年,中國寫下了一份世界矚目、載入史冊的中國答卷。譜寫2021年,我們更要努力,把人民羣衆的期待變爲履職盡責的責任,賡續“幸福賬單”。

中央經濟會議精神學習心得3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總結了今年的經濟工作,提出了明年工作的指導思想、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會議突出強調了“六個必須”:必須深刻認識又好又快發展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把“三農”問題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必須在結構優化中促進總量平衡,必須把促進國際收支平衡作爲保持宏觀經濟穩定的重要任務,必須不斷強化企業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必須堅持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這“六個必須”,內涵極其豐富,意義十分重大,源於實踐又指導實踐,是我們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方面的新體會、新認識。這些體會和認識,歸結到一點,就是要不斷深化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不斷豐富科學發展觀的內涵,不斷完善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政策體系,努力開創科學發展的新局面。“六個必須”,第一條是必須深刻認識又好又快發展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快”是對經濟發展速度的強調,“好”是對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要求。從“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這表明我們更加重視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把質量和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從“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這個詞序的變化,蘊涵了深刻的意義,是對科學發展觀本質要求認識的深化,是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認識的深化,是對新階段經濟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

經濟發展是一項宏大的系統工程,需要一系列的自然、經濟、社會、國際條件。這些條件相互聯繫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約,不可能長期單兵突進。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綜合國力不斷提高,人民生活不斷改善。但是,我國經濟發展也面臨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經濟增長方式仍然粗放,經濟增長付出的代價仍然過大,經濟發展越來越受到資源有限、環境污染的制約,越來越受到經濟結構不合理的制約,越來越受到社會發展滯後的制約。黨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就是強調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解決經濟運行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促進國民經濟長期保持良好發展勢頭。我國正面臨着重要戰略機遇期,又處於經濟快速增長階段,堅持又好又快發展,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必然要求,是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發揮各類生產要素潛力的有效途徑,是緊緊抓住發展機遇、實現綜合國力整體躍升的必由之路。

今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經濟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實現了“十二五”開門紅。面對良好開局,我們也必須看到,當前經濟運行雖然朝着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但基礎還不穩固,經濟增長仍然具有明顯的粗放型特徵,經濟結構仍然不合理,體制機制仍然不完善。無論是從

現實出發還是從未來着眼,都要求我們必須“好”字當前,把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又好又快”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儘管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是我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均水平還很低,完成現代化的任務依然艱鉅。無論是增強綜合國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還是促進社會進步,建設全面小康社會,都需要加快經濟發展,保持一個較快的經濟增長速度。但是,我們要的速度應當是經濟效益比較好、人民羣衆得到實惠的速度,是資源消耗比較少、環境得到保護的速度,是經濟波動比較小、增長得到持續的速度。又好又快,就是既要求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防止大起大落,更要堅持好中求快,注重優化結構,努力提高質量和效益。

我國已具備支撐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諸多條件。只要我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切實轉變增長方式,努力實現速度、質量、效益相協調,消費、投資、出口相協調,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我國的經濟必定能夠又好又快發展,確保經濟社會發展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

中央經濟會議精神學習心得4

作爲農業工作者,面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提出,讓我深刻領悟到高層領導在新的形勢下對中國當前經濟發展的決心是給力的。和以前的發展提法一樣,"發展是硬道理",一是經濟發展是硬道理;二是社會發展是硬道理,但在新的形勢下,中央高層領導面對民生問題的時候,有了新的認識和看法:“讓房價飛”、“讓物價飛”以及面對中國出現的嚴重的貧富差距逼近世界紅線等重大民生問題,決策領導者在日前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果斷提出了新的發展思路,由以前的"又快又好發展"轉型爲"又好又快"發展模式。這一詞序的變化凸顯了我國經濟發展思路的轉型,即由過去更多地強調發展的速度,轉爲更注重發展的效益,增長的質量,實現科學發展。

我們的經濟發展怎樣才能算得上一個"好"字呢?從純經濟的層面看,是要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完善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從而實現速度、質量、效益,消費、投資、出口,人口、資源、環境"三個協調";而從一個更大的視角看,是要通過適當提高初次分配中勞動報酬比例等手段,穩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實現社會和諧發展。

要實現這個"好"字,我們需要有發展理念上的調整與改造。 在這一點上,首先我們將再次面臨"手段"與"目標"這一話題。毫無疑問,當前我們各地政府都在力促經濟轉型,但在這一過程

中,種種相繼出籠的規劃、指標中卻包含了嚴重的隱患,比如,目前處於徵求意見狀態的長三角區域規劃草案對區域內生產力佈局提出較爲明確的劃分;再比如,不少地區的開發區對轄內企業的每畝投資強度、產出強度作出硬性規定。

我們不否認規劃、指標對於引導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但遺憾的是,通過規劃實現生產力佈局有悖於市場經濟基本原則,而在目前的政治經濟格局下,地方政府也極有可能會將一些"引導性指標"當作"強制性指標"。事實表明,在不少地區,工業項目的"優勝劣汰"是通過行政手段實現而非產業政策實現的。這意味着我們不少地方政府正在對市場經濟主體進行"強行引導",而這也必然會導致"自上而下"的控制和市場環境的"異化"。我們的經濟需要引導,但如何把握引導的尺度值得思量。

其次,我們在發展理念上也將再次面臨"效率"與"公平"的協調問題。"發展是硬道理"這一思想實際上包含了兩個方面的內涵,一是經濟發展是硬道理;二是社會發展是硬道理。但當兩個"硬道理"碰到一起併發生一定程度的牴牾時,應該如何處理?目前我們的地方政府並沒有做好足夠的思想準備和理論準備。比如,我們現在提"以人爲本",但到底應該以什麼"人"爲本呢?實際生活中,資本代表生產效率,但資本並不能代表社會和諧度及社會和諧度背後的發展動力和潛力。

要實現這個"好"字,我們同時也需要有制度安排上的完善與提升。

要實現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關鍵在於生產要素能夠合理配置,但一個明顯的事實是,目前我國還處於"行政區經濟"階段,地方政府視自身爲市場競爭主體的狀況尚未得到根本改變,各地之間的相互比拼不斷,生產要素的跨區域流動受到了嚴重阻礙。不少研究結果指出,儘管我國當前區域協作不斷取得進展,但統一市場競爭規則與規範這一根本性問題從未得到真正解決。

結合我省近日下發的《中共貴州省委關於在全省領導幹部中開展“四幫四促”活動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羣衆工作的意見》精神以及地委行署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提出“三個建設年”等會議精神,作爲農業系統工作者,我會在農業工作中以一種“實幹者光榮,空談者可恥”的實際行動來履行我的職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