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精選王家壩精神學習心得體會範文三篇

心得體會 閱讀(8.46K)

  精選王家壩精神學習心得體會範文三篇



王家壩精神”是舍小家、爲大家的顧全大局精神;是不畏艱險、不怕困難的自強不息精神;是軍民團結、幹羣同心的同舟共濟精神;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精選王家壩精神學習心得體會範文三篇,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王家壩精神學習心得體會範文三篇

王家壩精神學習心得體會1

時隔13年,“千里淮河第一閘”的王家壩閘再次開閘放水,濛窪蓄洪區啓用。近兩天,王家壩閘開閘蓄洪的新聞刷爆全國人民的朋友圈,蒙窪蓄洪區羣衆拖家帶口、牽牛趕鴨連夜轉移的視頻令全國人民肅然起敬,又讓人無限感慨,網友們紛紛留言表達感激,感謝顧全大局的他們。

自1953年建成以來,王家壩閘先後12個年份15次開閘蓄洪,爲削減淮河洪峯、保淮河兩岸安瀾立下汗馬功勞,也鑄就了“王家壩精神”。

舍小家、爲大家的犧牲精神。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舍小家爲大家、先國家後個人,從來都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基因和中華民族的精神標識,是把中華兒女團結在一起的強大精神力量。

新中國成立後,在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號召下,在黨的帶領下,淮河兩岸的人民開始了治淮的偉大工程,其中重要的措施就是修建蓄洪區,以此緩解上下游的壓力,濛窪地區成爲治淮蓄洪的首選之地。面對可能出現的滔天洪水,濛窪人民選擇了無條件的服從,選擇了敞開胸懷、犧牲自己,默默承擔起淮河流域的安全。這是濛窪人民的選擇,也代表着從古至今無數中華兒女的選擇。“爲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一代代濛窪人的犧牲奉獻,換來了千里淮河的安寧與騰飛;一代代中華兒女的犧牲與奉獻,換來了民族的復興、國家的強盛。

不畏艱險、不怕困難的自強不息精神。中華民族向來就有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當民族危機愈加嚴重的時候,當外部壓力愈加明顯的時候,中國人民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就愈加凸顯。在這種民族精神支撐下,我們會更加團結,更加凝心聚力,戰勝一波又一波的嚴峻挑戰。濛窪人民在飽受水患之苦時,沒有牢騷、沒有抱怨,也沒有坐等國家救濟,而是進行了不畏艱險、不怕困難的自強不息的鬥爭。能享着漁米豐饒的口福,也能承着災害來襲的苦難。“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收了淮河灣、富了半邊天”,不屈的淮河兒女與洪水斗智鬥勇,即便明知道有顆粒無收的可能,但這裏的良田沒有荒廢,變水患爲水利,種蓮藕、養魚蝦,發展特色種養殖,成就了觀光旅遊一體的新型農業園,這條無數次嘗試之後探索出來的發展道路,是濛窪人民不屈不服,無畏無懼的堅強意志,是中華民族偉大的自強不息精神生動書寫。

軍民團結、幹羣同心的同舟共濟精神。“人民軍隊從勝利走向勝利,彰顯了軍民團結的偉大力量。”習近平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週年大會上指出:“哪裏有危難,哪裏就有人民子弟兵。誰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誰放在心上。”汛情發生後,人民子弟兵第一時間進入抗洪站位。無論是發生險情的湖壩大堤一線,還是轉移安置羣衆的後方,到處都有他們的身影。

“看到部隊來了,我們就放心了”,這是怎樣的一種信任,一種依託。“最後一碗米送去做軍糧,最後一尺布送去做軍裝,最後一件老棉襖蓋在擔架上,最後一個親骨肉送去上戰場”,這首戰爭年代廣爲傳唱的民謠,就是軍民團結如一人的生動體現。面對洪水,子弟兵構築起一道道抗洪搶險的銅牆鐵壁,人民羣衆自發組織起來,給子弟兵送上自己的關愛,爲官兵送上熱乎的飯菜、遞上一碗薑茶,這是魚水之間的天然深情。

幹羣同心體現在大壩莊臺一面面紅旗上,哪裏有危險,那裏就有黨員和幹部,一個支部一個堡壘,一個黨員一面旗幟。洪水讓每個莊臺成爲孤島,但是一面面紅旗又讓一個個孤島聯繫在一起,屹立不倒。災害面前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凝聚的是人民羣衆的磅礴力量,體現的是中華民族守望相助、生生不息的家國情懷。

尊重規律、綜合防控的科學治水精神。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對各項治淮工程的投入,有效地增強了淮河防汛治水的科學性。科學的治理變被動抗爭爲主動防禦和科學疏導,實現控制洪水統一調度,實現由單純依靠行政措施到依法建立防汛指揮體系的轉變,充分發揮水利工程的作用,使洪水有出路,能對其有效防控,最大程度減少損失。

在多年的迎戰洪水的過程中,王家壩人民也意識到必須尊重自然規律,理出了“人給水讓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治水思路。人民羣衆創造性的修建了保莊圩和莊臺,這些莊臺逃不開洪水肆虐的命運,可是卻逃開了與苦難並肩的不幸過去,整個蒙窪蓄洪區內生活着約17萬人,但這次王家壩閘開閘,轉移人口只在2000人左右,最大限度的減少了人民羣衆的損失,這是綜合防治和科學治水的直接體現,也是尊重規律的表現。

王家壩精神學習心得體會2

__20日上午8時32分,__省__市阜南縣王家壩開閘放水,這是自1954年建成以來第16次開閘蓄洪,上一次開閘還是在2007年。開閘前當地迅速制定應急預案,第一時間組織羣衆安全撤離,羣衆們服從安排、有序撤離的場景刷爆了各大視頻客戶端,惹足了我們的眼淚,大家紛紛對王家壩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王家壩精神”歷史悠久,黨員幹部要以“王家壩精神”涵養內心,真正傳承和弘揚王家壩人顧全大局、無私奉獻、艱苦奮鬥、不屈不撓、團結作戰、守望相助的精神。

學習王家壩人舍小家、顧大家的無私奉獻精神。王家壩開閘後,洪水下泄至蒙窪蓄洪區,該區域有19.5萬居民。洪水下泄導致低窪地帶被淹沒,居民居住在當地的莊臺上。面對洶涌的洪水,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王家壩人沒有後退,他們選擇舍小家、爲大家的堅強舉措,毅然決然面對危險,王家壩兒女用這種樸素而又勇敢的行動表達着對於防汛救災的支持,而在我們的眼淚中則看到了他們“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至高品格。這種無私奉獻、義無反顧的偉大精神值得全體黨員幹部學習貫徹,新時代黨員幹部當踐行“王家壩精神”,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牢記自己的初心使命,堅守爲民情懷之心。

學習王家壩人團結奮鬥、同舟共濟的擔當精神。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歷程,鍛造了黃河兒女的堅忍不拔的品格,無私無畏、甘於奉獻是凝結在風雲變幻、驚濤浪打的時代裏最深刻的表達。從杜甫的“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到龔自珍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再到新革命使其魯迅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中華民族先輩用這種前赴後繼、赴湯蹈火的精神帶領各族人民實現勝利。王家壩人民在一次又一次的轉移和撤離中,在一次又一次農田淹沒中,把跨越五千年的奉獻精神底色愈擦愈亮,把對大局的顧全作爲生命最有力的堅守,真正彰顯了中華民族守望相助、同舟共濟的博大精神品質。

新時代黨員幹部當涵養“王家壩精神”,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增強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王家壩精神學習心得體會3

__20日8時32分,王家壩閘開閘泄洪,滾滾淮河水流向蒙窪蓄洪區。這座位於__省__市阜南縣的王家壩閘被譽爲“千里淮河第一閘”,自1954年至今,先後16次開閘泄洪,2000餘居民連夜撤離,用實際行動爲新時代下的“王家壩精神”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作爲一名基層鄉鎮幹部,在被這種精神感動的同時,驀然發現,自己身邊也有這麼一羣人,秉持着這種精神一路前行……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是基層幹部舍小我爲大家的家國情懷。夫妻異地工作,孩子他鄉上學,一個人過着單位、宿舍兩點一線的生活,這是多少基層幹部的真實寫照。從剛出校門的稚嫩青年到兩鬢斑白的鄉鎮幹部,在農村這塊廣袤的土地上,他們奉獻了自己的青春、貢獻了自己最美好的年華。他們可能缺席了孩子的家長會,忘記了愛人的生日,甚至錯過了在父母病牀前最後盡孝的機會,只因爲工作需要他們,羣衆需要他們。“爲人民服務”是基層幹部入職工作時許下的錚錚誓言,舍小我爲大家便是他們無悔的選擇。

“智者順時而謀,愚者逆理而動”,是基層幹部敢叫日月換新天的超然智慧。月有陰晴圓缺,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規律,基層工作也是如此。民以食爲天,農業生產工作是最講究自然規律的,何時種植水稻,如何預防家禽患病,怎樣幫助果樹提高產量,都需要用科學的方法去指導。作爲基層幹部的他們要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當好技術員、指導員、宣傳員,幫助羣衆發展科學化現代農業,既提高農產品產量又確保農產品質量。世上萬事萬物皆離不開一個“理”字,做羣衆工作也是有規可依有距可循的,處理糾紛化解矛盾,他們講“情”更講“理”,找準問題重點,抓住關鍵環節,一舉擊破。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是基層幹部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無所畏懼。庚子年初,新冠肺炎在中華大地蔓延,千家萬戶閉門不出,談“疫”色變。作爲基層幹部的他們,依然沒有退縮,爲羣衆分發口罩,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給獨居老人和生活困難羣衆送生活物資,在各個巷道路口執勤站崗、測量體溫……防疫這一仗,在中華兒女共同努力下,我們贏了,基層幹部們笑了。七月連續的暴雨天氣使得全國多地出現不同程度的汛情,他們聞“汛”而動,再次挺身而出,冒雨轉移羣衆,搶修基礎設施,組織災後重建,無數次在雨中跌倒,又無數次在雨中站起,用血肉之軀築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大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