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目送》讀後感範文示例三篇

心得體會 閱讀(6.68K)

龍應臺的《目送》 ,是目送着兒子遠去的背影和父親在火葬場,包含着豐富的情感,最好的結局不需要人爲的改動,你會寫關於這本書的讀後感嗎,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目送》讀後感範文三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目送》讀後感範文示例三篇

《目送》讀後感1

兒子長大了,母親依然目送他離開,就像曾經她的母親目送她走遠。父親老了,走了,女兒想要抱起他,再走一次塵世的路,就像她的兒子,總會有一天“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目送她的老去。這是一場輪迴,一場目光和

生命的輪迴。兒子的疏離不可避免,父母的老去無法抵抗,他們的離開不能停,而你我不必追。

“你怎麼都不來看我,你什麼時候來看我?”記憶衰退的母親認不出自己的女兒,電話裏一遍遍重複:“你是誰?你是我的女兒?”但她知道她“只有一個女兒”。

女兒陪母親買衣服、做按摩,給母親塗指甲油玩。長長的夜,空蕩蕩的街,女兒牽着母親散步。母親已看不懂寫着安慰話語的便條,母親衰老得手背只剩一層皮,母親一遍又一遍回到四十年前的記憶。韶華逝去,時光不

返,但她的女兒,還是那個誰也奪不走的女兒。

“你放我走,我要回家。天黑了我要回家!”母親撥開女兒的手,恐懼溢滿深陷的眼睛。她要回到她的舊時光。舊時光裏,她的家在小溪盡頭、羣山深處,那兒有一座傳下幾代的房子,開着叫不出名字的野花。田裏種着

豆,楊梅和桃子掛在樹上,曬辣椒的竹篾子靠在井邊。

可是她再也回不去了。

她聽不出女兒的聲音,她只知道電話那端是她“喜歡的人”。母親很幸福。就像女兒說的: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時時恐懼……幸福就是,尋常的日子依舊。

兒子已經長大,不再黏在媽媽胸口上聽故事,不再跟着媽媽到處爬,像一隻小狗。兒子已經長大,耳朵上掛着耳機,手插進口袋,眼神裏是冷淡和不羈,像極了這個年齡的我們。兒子不會表達,母親能夠理解;兒子拙於

親暱,母親全部寬容。兒子會教給母親怎樣做飯,節日裏發一封笨拙的信函,居然也,像極了這個年齡的我們。

中年人就是這樣,目送着兒女長大、離開,轉身再目送父母的衰老、離去。這份悲傷裏夾雜着惆悵和歡欣,於是他們寫出文章,給兒女以啓迪,給父母以緬懷。兒女和父母,一個是愛,一個是恩。一個是全然付出不求回

報,一個是全然回報也報答不完。但不管怎樣,中年人的安慰,是早晨背起書包上學的兒子和挎上菜籃出門買菜的母親,晚上還會平安完整地回來。

《目送》讀後感2

龍應臺的《目送》是一部對親情和周邊人物的感悟散文。特別喜歡她寫的親情,抒情、真切、含蓄,併爲之深深感動。《目送》是全書的首篇,描述的是目送孩子的成長,目送父親的遠去。第二篇《雨兒》寫患老年癡呆症的年邁母親,母女情感真心實意,讓人感動,第三篇《十七歲》寫的是青春期兒子的“獨立”,還有《感情》、《明白》、《胭脂》、《爲誰》等等,這些都是寫父親的逝,寫母親的老,寫兒子的離,把個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傷逝’和‘舍’”銘刻在心,訴諸文字,處處是感同深受的親情滋味,篇篇有讓人沉吟難忘的人生情景。

古人云:四十不惑。人過四十後,經歷過許多次的生老病死的場面,再讀《目送》這類親情散文,感悟很多,特別是《目送》中的:“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但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人在生命的路途中,很多時候都是這樣:平靜中透露着的哀痛,讓人不甘又無奈。永遠記得兒子在第一次拿到學習成績單時的情景,手拿獎狀,在人羣中急切地尋找我地樣貌,那時的我就是他的天;大學四年,每次打電話時,即便是在腳骨折臥牀時,他的聲音是歡快的語調,第一句話永遠都是“媽媽,我很好!”我很感謝兒子的孝順,但心裏也明白,兒子長大了,能自己擔待所有的傷痛,對父母的依戀會越來越少,每每想到這,那種酸楚而又心存喜悅的無奈,瞬間會填滿我整個胸膛。

讀《目送》會我又一次地感受到送父親走時的那種撕心裂肺的哀痛,也會想到了每次回家看母親時,母親那歡愉的目光和不停叨嘮的話語。世間大小小起起落落的事,最後還是沉寂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目送》所描述的都是人們所經歷的,所以能引起人們的共鳴。讀《目送》總有想流淚的感覺,爲逝去的或正在遠去的親情,挽留不住的是匆匆的生命腳步,能留下的就是記憶;讀《目送》懂得了對於生命,最好的態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讀《目送》有些更深的感悟:再多的遺憾不捨都但是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用此刻來填補過去的空白和傷口,帶着愛和釋懷與生命和解。

《目送》讀後感3

其實,書都挺好看的,內容豐富,耐人尋味。但有一本書帶給了我從未有過的感動,於是心裏最柔軟的位置裏放着它——《目送》。

翻開清爽養眼的淺綠色封面,我看向書的代序。序的構思異常精巧,作者龍應臺由放在抽屜角落裏的一盒首飾,引出對母親的回憶。纔看了幾行,目光就被她柔婉細膩的文字吸引住了。細緻入微的描寫,母女之間深情的對話是那樣的真實感人,它撥動了我的心絃。頃刻間,我愛上了《目送》的文字。

如此動人的文字也一定出於一個擁有美麗心靈的人。我原先不怎麼了解作者,但之後的文章裏慢慢流露出了她的內心世界。

第一篇文章就是《目送》。我懷着沉靜的心情讀了一遍又一遍,卻絲毫不覺得膩煩。每一遍過後,似乎都有絲絲縷縷更深的感觸。文章寫了兩類目送,一類是目送兒子逐漸長大的背影,第二類是目送父親逐漸年老、遠去的背影。作者對兒子的感情無疑是不捨、牽掛而又落寞的,對父親的感情是哀痛、無奈的。讀着讀着,我的眼睛不由自主地溼潤了。人生路途漫漫,任何人只能是我們生命中的片段。我可以體會到,龍應臺已經把親情、生命看得十分透徹了。所以文章雖然給人淡淡憂傷之感,但也告訴了我們應當學會獨立面對生命中的成長,珍惜親情和生命。

接下來的《雨兒》也令我感動。這篇文章有許多母女之間的對話,平淡的對話中蘊含着深深的情感。作者的母親已年老,記憶也衰弱了。她與母親通電話時,總是先說:“我——是你的女兒。”她母親的回答使我驚訝:“雨兒?我只有一個雨兒。”作者每次都耐心地回答母親的問題,話中充滿了柔情。她是個極孝順的女兒,每當回來看母親時都把母親當作孩子,悉心照顧她。歲月是無情的,從文章中可以瞭解到龍應臺的母親年輕時眼睛裏有着的鋒芒,年老後的眼神是迷離的;年輕時能幹、有力氣,年老後身子愈來愈瘦弱,腳步愈來愈輕。我看着看着,心頭不禁感到酸酸的。也許,不知在哪一天,我的母親也會像龍應臺的母親那樣記憶衰弱、身子瘦弱。但我也一定會像龍應臺那樣細心照顧母親,做個孝順的女兒。

這是一本既有感動,又含有人生哲理的好書。我還沒有把全書都看完,因爲不忍心把心愛的書一口氣讀個通。我要細細地、慢慢地品味,要懷着一顆沉靜的心品上一遍又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