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5篇

心得體會 閱讀(5.84K)

實際工作是心得體會的生動素材,只有在實踐中才能體悟理論的深度,心得體會是對自己所做選擇的審視,是對人生道路的梳理和思考,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爲您推薦的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5篇,供大家參考。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5篇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篇1

爲貫徹落實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擴大開放、擔當實幹,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爲主題的學習討論活動的具體要求,本人對相關活動內容和有關材料進行了學習研究,深入領會,對照檢查,主要體會有:一、存在的問題1、解放思想有待提高。面對中央提出百年世界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公共資源交易這一尚處於較新的領域和社會現象,在思想認識、精神內涵的領會上,還存在守舊封閉、遲緩等待、思路偏窄,套舊框框,穿新鞋走老路等問題,主動跟上,開拓創新、服務主體的意識有待轉變和提升。2、擔當實幹有待加強。面對錯綜複雜的環境和機遇與風險並存的態勢,擔當幹事的付出還不足,攻堅克難的本領還不強,敢於碰硬的意志還不夠,應對打壓的辦法還不多等。我區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的改革大約在2011年左右開始,當時在全國的該領域的改革中,無論從體系構架、思想理念、發展態勢等,還處於較爲領先的地位和很有發展前景的形勢;但時至今日,我區該領域的改革,由於種種原因,在全國而言已經處於較爲落後的位置,這其中的緣由和反映出來的諸多問題,不得不引人深思。二、對策措施1、以本次學習討論爲契機,在改革大環境中,進一步解決思想上的束縛和弊端,深刻吸取這些年來在我區公共資源交易改革中的經驗教訓,在改革實踐探索中進一步弄清我是誰、我來自何處、將去往哪裏這一問題,進一步明晰個人以及單位的工作性質、職能與內容,通過六破六立,真正領會自治區黨委主要領導講話的精神內核,緊密團結在我中心黨委的領導下,解放思想謀發展,放開手腳幹事業,心無旁騖向前進。2、比學先進,查找差距。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思路,廣泛學習身邊的優秀人物和事蹟,取長補短,大步跟上,更好的爲事業、爲單位貢獻力量。做好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工作,本人要在認真工作的基礎上,繼續加強理論學習和政策研究,爲做好工作提供紮實的知識儲備和實踐技能。建議單位充分學習國內先進省份相關機構的制度安排和具體做法,加強與高校的對接交流,尤其是國內在公共資源交易領域有一定研究的學者及高校的溝通交流,通過舉辦培訓班等形式,擴大公共資源交易事業的影響力,爲我區公共資源交易事業發展提供有力的理論依據和智力支持。3、狠抓工作提升。加強對本領域以及相關行業發展的學習和了解,進一步夯實基礎,提升工作本領,具體在自身的工作即爲政府集中採購業務尤其是監督檢查質疑答覆工作,提升工作水平和質量,力求牢牢把飯碗端在自己手裏。建議單位立足於把握當前自治區本級公共資源交易綜合服務平臺的地位和性質,順應公衆呼聲,儘快落實統一場地及相關場內交易管理和服務,持續推進公共資源交易項目全流程電子化,抓好業務流程再造,抓好主業務交易服務水準,改變公共資源相關行業分散交易、管辦不分導致的假公濟私、權力尋租、後花園、自留地等固有頑疾,着力提高公共資源配置的效率性和公平性。建議單位及主管部門繼續加強與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對接,協商進場交易服務具體事項及行業監管不到位的薄弱環節,研究場內交易、服務及管理的環節要點,注重事中、事後的交易跟蹤服務,設置提供公共資源交易公共服務對接端口,按照不同項目性質,提供通用性和專用性服務和管理事項,體現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價值,爲業務流程再造及推進分類統一的制度規則及服務辦法創造條件。4、加強調查研究。充分利用對區本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管理的職能,組織申請研究課題,向到平臺開展交易工作的市場主體、社會公衆以及相關交易當事人進行調研,向國內先進的省份進行調研,向有關行業調研,讓市場主體說話,讓羣衆說話,讓事實說話,有針對性的找到應進不進,脫離監管,腐敗暗藏的典型案例,形成調研報告供有權部門處理。利用承擔交易信用評價的有限職能,將原來單一的僅由個別行政主管部門的單一評價組織實施,向行業組織、社會主體、同行等多元主體參與的多維度信用評價體系轉變。5、加強請示彙報。對於工作中的困難和考慮,本人要主動向中心領導進行請示彙報和情況反映;對於各種部門、團體利益糾葛的形勢,也建議我單位對於面臨的實際情況和障礙,通過專題彙報、代表委員開放日等各種可以採用的形式,向黨委人大政協及政府有關部門多反映,爭取更廣大的支持和理解,不畏固化和既得利益勢力,不受人爲干擾,努力消除誤解,爭取輿論支持,更好地發揮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作用。應當堅信,無論公共資源交易改革和發展是動了哪些人的奶酪,無論前行的道路有多少複雜曲折多少艱難險阻,只要是有利於人民的,只要是有利於國家的,就是我們所從事工作的最大靠山和不竭動力。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篇2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新的歷史發展方位,着眼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在跨越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關口的關鍵期作出的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經濟總部署,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爲新時代推動經濟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指明瞭方向。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築牢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堅實基礎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必須把發展經濟的着力點放到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爲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這對於我國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打造國際競爭新優勢,對於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對於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產業是經濟之本,實體經濟是國家發展的根基,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是財富創造的根本源泉,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資源要素向實體經濟集聚、政策措施向實體經濟傾斜、工作力量向實體經濟加強,營造腳踏實地、勤勞創業、實業致富的發展環境和社會氛圍。當前,我國處於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關鍵期,需要更加深入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是發展壯大新動能,做大做強新興產業集羣,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二是發展先進製造業,加快建設製造強國,推動集成電路、第五代移動通信、飛機發動機、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產業發展。三是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世界經濟加速向以網絡信息技術產業爲重要內容的經濟活動轉變。我們要把握這一歷史契機,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要加大投入,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互聯網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做大做強數字經濟,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努力讓數字經濟成爲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結構調整和效率提高的重要驅動力。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創新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強大動能。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我國要實現 2020 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到 2035 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的戰略目標,就要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中國如果不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新舊動能不能順利轉換,是不可能真正強大起來的,只能是大而不強。科技創新是國家競爭力的核心,是全面創新的主要引領。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必須有標誌性科技成就。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趨勢,下好先手棋,打好基礎,儲備長遠,甘於坐冷板凳,勇於做栽樹人挖井人,實現前沿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夯實世界科技強國建設的根基。經過長期努力,我國在覈心科技方面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在不斷縮小,從過去以跟跑爲主,逐步轉變爲跟跑、並跑、領跑並行,且並跑特徵日趨明顯,個別領域開始顯現領跑態勢。同時,我國在科技創新方面時刻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爲出發點和落腳點,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爲重要方向,補齊基礎研究、關鍵技術、體制機制、創新氛圍方面的短板,在推動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上實現根本性轉變,加快形成以創新爲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積極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優化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空間佈局實施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建立健全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應有之義和重要任務。按照黨的十九大部署,要聚焦鄉村振興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重塑城鄉區域發展格局。一方面,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爲抓手,促進農村三產融合發展,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另一方面,以提升區域協同性發展爲目標,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強化舉措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發揮優勢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創新引領率先實現東部地區優化發展。在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過程中,要不斷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完善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制度保障,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經過多年努力,全面深化改革的四樑八柱框架已經穩固搭建起來,並在實踐中形成了豐碩的理論成果和制度成果,爲改革的進一步破冰攻堅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有利的條件。黨的十九大進一步明確了改革的總目標和重點任務,強調繼續在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的結合上下功夫,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爲重點,把有效的市場和有爲的政府更好地結合起來,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高全社會資源要素配置的效率,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這也必將進一步推動我國經濟更加均衡、更加充分、更加可持續發展。着力發展開放型經濟,提高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國際競爭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新時代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更好利用全球資源和市場,繼續積極推進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國際交流合作,在雙循環發展格局下謀求更大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開放是實現國家繁榮富強的根本出路。我們要遵循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順應當今時代發展潮流,推進結構性改革,創新增長方式,構建開放型經濟,旗幟鮮明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我們要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以推進經貿大市場、金融大流通、基礎設施大聯通、人文大交流爲抓手,走向國際開放合作最前沿,在國際舞臺上積極發揮引領作用。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經過改革開放 40 多年的發展,我國已深度融入世界經濟,中國與世界發展的相互聯繫、相互影響明顯加深,在世界經濟中的分量和影響顯著增強。但是我國開放型經濟大而不強的問題依然較爲突出,出口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不高等問題尚未得到根本性解決。因此,客觀上需要深入貫徹開放發展理念,創新對外投資方式,主動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培育和增強國際合作與競爭的新優勢,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同時以高質量營商環境穩外資,因勢利導加快構建國內國際經濟雙循環發展格局,通過發揮內需潛力,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更加強勁可持續的發展。當前全球經濟格局發生了深刻變化,但從整體上來判斷,我們仍然處於可以大有作爲的歷史機遇期,應當充分發揮全球規模最大的國內市場的競爭優勢,儘早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良性互動的新格局,着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新時代經濟高質量發展,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道路上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篇3

一、存在的問題

目前,與市委的要求和羣衆的期望相比,與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新形勢相比,與發達地區相比,我市經濟發展軟環境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思想觀念跟不上形勢發展的需要;二是關於優化經濟發展軟環境的制度或政策措施不健全、不完善;三是存在工作措施不力、落實不到位的現象;四是一些政府部門職能轉變不到位,還沒有真正實現由“管理型”向“服務型”的轉變;五是一些政府部門服務質量不高,有關要求服務的一些規定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甚至存在流於形式的問題;六是一些行業存在不正之風;七是一些部門執法不規範;八是信用環境還存在很大的差距。這些問題表明,我市建設經濟發展軟環境的任務還十分艱鉅。

二、幾點建議

(一)切實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全力塑造招商、親商、富商的人文環境。要開展紮實有效的宣傳教育活動,使廣大幹部牢固樹立起“抓軟環境就是抓經濟發展。抓經濟發展必須抓軟環境”的意識,形成人人關心、人人支持、人人蔘與軟環境治理的良好格局。

(二)深化改革,強化服務,努力打造優質、高效、文明的政務環境。政務環境是打造區域經濟發展軟環境優勢的重要標誌。一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二要繼續深化審批制度改革;三要大力推行政務公開和加快發展電子政務;四要進一步加強機關效能建設;五要堅決糾正損害羣衆利益的不正之風,切實加強政風行風建設。

(三)依法規範行政和司法行爲。傾力創造公正、嚴明、安全的法制環境。首先是各級行政執法部門和司法部門必須找準服務經濟的結合點和切入點,爲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務。其次是公、檢、法、司部門要切實做好企業周邊環境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依法維護投資商的合法權益和民營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再次是要深化行政執法體制和司法體制改革。四是紀檢監察機關要會同有關部門嚴肅查處破壞經濟發展軟環境的違紀違法案件。

(四)不斷完善政策措施,大力營造優惠寬鬆的政策環境。良好的政策環境是吸引域外資金、技術、人才和引進大項目的重要前提條件和有力保障。要不斷制定、調整和完善更寬鬆、更開放、更優惠的經濟發展政策,狠抓政策落實,不折不扣地執行、落實、兌現各項政策;明確重點,準確把握產業導向,對投資者一律實行平等待遇。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篇4

當前,儘管全球經濟復甦初顯,美國經濟穩定回升,歐洲經濟好於預期,新興經濟分化減小,但仍然處在低迷狀態。尤其是美??加息、減稅、縮錶帶來了新的不確定性,國際經濟形勢依然複雜多變。同時,國內經濟結構調整任務繁重,能級提升的挑戰不少。因此,2018年仍然需要圍繞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推動高質量發展。

其一,穩定經濟預期。當前,穩定增長、投資、房地產和實體經濟的預期至關重要。合適的增長率是重要的風向標,否則會產生連鎖反應;投資仍然是穩定經濟增長一個不可或缺的推動因素,需要保持合理增速;房價得到初步遏制,但要防止大起大落還需完善政策體系;而實體經濟直接關係到我國經濟的穩定增長。

其二,轉變政府職能。要深化推進放管服改革,突出制度供給,優化營商環境,充分激活市場主體、市場要素的動力活力潛力。要繼續拆除各類市場門檻。推進負面清單管理,清理取消不合理的各類證照,減少審批事項,縮短審批時間,統一審批標準,加強基層部門窗口建設。

其三,精準調控經濟。宏觀調控要穩。政府部門出臺一系列調控政策,對穩定經濟增長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但在穩字上仍需下功夫。微觀政策要實。針對微觀層面企業的各項政策,既要實,也要快。近年來,針對企業生存發展遇到的困難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爲企業化解矛盾和困難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四,推動創新驅動。要對自主創新的技術、產品、服務等實行必要的產業保護政策和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政策,爲創新活動和創新成果保駕護航,如探索實行2至3年的產業保護期政策。要推行務實的企業家創新激勵機制,所有的政策都需要落腳在企業、企業家的創新動力上。

其五,保護實體經濟。要處理好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關係,在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同時,加快傳統產業的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要繼續推動企業降成本行動。如減稅減費、降低社保成本等,還有降低空間。要重塑新型政商關係,保障企業家全心創業、安心發展、恆心安居。

其六,提升民間投資。要對民間投資政策進行梳理,對不能落地的要抓緊清理,對沒有落實的要抓緊落地,對需要配套政策的要抓緊出臺。要爲民間投資開啓大門,尤其一些壟斷領域和行業成爲民間投資死角,應打破利益格局,向民間資本開放。要切實解決實體企業在土地和房租貴、稅費和人力成本高以及融資、用工、轉型難等方面的實際困難。

其七,防範金融風險。要管控好資金流向,保證資金進入實體經濟,解決好實體經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要防範好各類金融風險,尤其是銀行表外業務、中小銀行以及非銀行金融機構可能出現的風險。同時,既要鼓勵金融改革創新,又要把監管重點放在建立新業務的制度規範和監管標準上。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篇5

改革開放40年來,支撐我縣經濟發展的外部條件、資源環境、產業結構、發展動力等,都發生了根本性轉變。面對發展的新階段、新形勢和新變化,如果發展理念還停留在過去的老路上,不僅難有出路,還會錯失良機。因此,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首先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切實轉變發展理念,加快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推動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推動我縣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在實體經濟上做文章。實體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根基。根深葉方茂,本固枝乃榮。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把發展經濟的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爲主線,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新興業態集聚壯大,全力構建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一是要加快結構轉型升級,催生傳統產業增長的新動能。隨着發展環境的不斷變化,傳統產業舊有的發展模式已經難以爲繼,只有大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通過加快企業技術改造、延伸產業鏈條、推動結構轉型升級,才能實現新舊動能轉換,使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使傳統企業真正由大轉強、變優。二是要啓動創新這個新引擎,大力發展新興產業。要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通過改善營商環境、加大人才引進、吸收先進技術等,大力發展高科技、大健康、大旅遊、大數據等新興產業,不斷培育經濟新的增長動能。要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綠色經濟,實現新型城鎮化與生態農業、綠色工業、文化旅遊的良性互動,加速形成城市、商業、文化、旅遊、信息等深度融合的新業態。從宏觀環境來看,我縣還存在以下幾點優勢。一是新一輪產業轉移將加快工業化發展。在東部沿海地區面臨土地、環境、勞動力、商務成本等系列約束情況下,我縣如果能發揮土地、水、礦產、農副產品、勞動力等資源豐富,以及生態環境優越的後發優勢,利用產業落差加快承接國際勞動密集型高新技術產業轉移和國內東部沿海地區的勞動密集、資源密集代工類產業轉移,跨越式推進我縣的工業化進程。二是城鎮化建設將爲我縣注入長期發展動力。在國家城鎮化戰略的推動下,隨着我縣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我縣城鎮化必將步入快速推進階段,這不僅可以加快我縣發展,優化整個城鎮空間格局,而且進一步推動道路、橋樑、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投資環境的改善,從而帶動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三是泛長三角同城化將推動我縣融入區域一體化發展。泛長三角區域的交通實現網絡化、公交化、共享化,勢必推動同城化加快形成,泛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趨勢亦將成爲必然。爲我縣外向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爲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着力推動我縣經濟高質量發展。(一)要把經濟結構調整作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農業調整,要按照區域調特、規模調大、品種調優、效益調高的思路,以市場需求爲導向,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抓龍頭帶農,抓科技興農,抓基地扶農,抓市場活農,促進傳統農業的優化升級,提高農業的整體效益。工業調整,要加快機制轉換和體制創新,要以技術改造、產品創新爲突破口,立足本地主導產業,抓大扶強。第三產業要以市場建設爲重點,加快發展現代物流、電子商務、金融保險業,以及信息諮詢、中介服務等新興產業,構築以縣城爲中心的區域購物中心、鄉鎮級的商業服務中心和自然村的三級服務體系。(二)要把壯大民營經濟作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出路。民營經濟產權清晰、主體明確、機制靈活,越來越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很強的吸引力和極大的競爭力,針對當前民營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在組織引導上按照抓大促小帶中間的思路和方法,促進民營經濟的整體提升和羣體拓展。抓大就是督促和引導規模企業,通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施強強聯合,以龍頭優勢輻射帶動民營經濟整體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過採取典型引路、示範帶動、結對聯誼、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勵支持更多的農戶介入務工經商,壯大民營經濟羣體規模,擴大富裕面,帶中間就是通過龍頭企業帶動小業戶羣體的發展,促進中小企業在現有基礎上增強技術創新能力,發揮優勢,揚長避短,在某產品、某一環節上做優做強,提高市場競爭能力。(三)要把抓好項目建設作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力支撐。我縣目前城鎮化、工業化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當前乃至今後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投資將是拉動經濟増長的主要支撐力量。一要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在交通、水利、城市建設、教育、衛生、養老等方面加大政府投資,同時積極引導民間資本投入;着力推進縣經開區和東北新城兩大重點區域項目進展,將投資作爲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和特殊穩定器。二要引導企業加大工業項目投資,激活民間力量,聚集有限的資金,集中發展科技含量高、市場空間大的優勢項目;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把強化科技創新,加快設備更新,加速產品研發作爲投入重點;通過增加投入、擴大生產規模,培育龍頭企業,三要提前做好謀劃工作,立足基礎設施和產業現狀,科學謀劃,形成項目儲備、推進、建設的良性循環,深入分析國家和省政策動向,搶抓擴內需、補短板的政策調整機遇,重點在事關宿松長遠發展的領域,抓緊編制和完善一批產業轉型升級、重大基礎設施、生態環保、鄉村振興等領域戰略性項目,充實縣級重點項目儲備庫,爲推進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四)要把優化發展環境作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第一競爭點。要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創新服務思路,拓寬服務領城,創造寬鬆的宏觀社會環境、平等競爭的體制環境、加快發展的政策環境和高效快捷的服務環境,形成磁場效應,贏得發展主動權,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優化環境要通過積極創建服務型政府,切實從管理企業、管理百姓向服務企業、服務民衆轉變,最大限度地實現行政提速、審批暢通和辦事高效;在服務領城上,要從適應企業和民衆的實際需求出發,由單一辦好審批辦手續,向做好產業指導、信息諮詢和市場體系的健全完善等方面拓展;要不斷健全政府部門行政效能評估監督制度,從源頭治理,從機制入手,清除一切不利於環境發展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