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四有教師心得體會範文模板7篇

心得體會 閱讀(2.57W)

我們可以接觸寫心得體會的方式來記錄自己的感受,其實在我們日常的學習中,難免會和心得體會打交道,那麼關於相關的心得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四有教師心得體會範文,供大家參考。

四有教師心得體會範文模板7篇

四有教師心得體會1

通過學習四有好老師,我知道了做一名好老師,就要嚴於言傳身教,要有理想信念,作爲教師,自古至今一直承擔着弘揚道義。教師要用好課堂講壇,用好校園陣地,用自己的行動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自己的學識、閱歷、經驗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嚮往。使社會核心價值觀潤物細無聲地浸潤學生們的心田、轉化爲日常行爲,增強學生的價值判斷能力。

做好老師,要有道德情操。老師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條件。老師對學生的影響,離不開老師的學識和能力,更離不開老師爲人處世、於國於民、於公於私所持有的價值觀。一個老師如果在是非、曲直、善惡、以利、得失等方面老出問題,怎麼能擔當起立德樹人的責任?老師必須率先垂範、以身作則,引導和幫助學生把握好人生方向。

師德是知識修養和文化品味的體現。師德需要教育培養,更需要老師自我修養,做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應該是每一個老師的不懈追求和行爲常態。好老師要有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自覺堅守精神家園,堅守人格底線,帶頭弘揚社會主義道德和中華傳統美德,以自己的模範行爲影響和帶動學生。

做好老師,要有紮實的學識。前人強不如後人強,家庭如此,國家、民族更是如此。只有孩子學好知識了,學好本領了,懂得更多了,他們才能更強,我們的國家、民族才能更強。

紮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度,科學的教學方法是老師的基本素質,其中知識是根本基礎。爲了使學生獲得一點知識的亮光,教師應吸進整個光的海洋。

四有教師心得體會2

在第_個教師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師範大學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了做當代好老師的四個標準: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並且強調“廣大教師必須率先垂範、以身作則,引導和幫助學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別是引導和幫助青少年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

作爲一名多年來一直工作在基礎教育第一線的人民教師,筆者能切身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帶給教育界的震動。這“第一粒釦子”既可以是知識的扣子、學問的扣子,又可以是理想的扣子、信念的扣子,還可以是道德的扣子、價值的扣子。只有具備“四有”標準的教師才能幫助學生扣好這人生第一粒釦子,只有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他們今後的人生之路纔不會走偏,纔不會迷失。“四有”標準就如同給教師的四面鏡子,每位教師都要站在這四面鏡子前面照一照,才能正衣冠、明得失、知方向。

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學習,具備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廣博的文化知識。教師的專業知識是教書育人的資本,是將學生培養成才的必備條件,是教師必備的業務素質。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此外,教師更應具有廣博的知識。有學者說“教師知道的東西,要大大超過他要教給學生的範圍,要具有寬闊的視野,否則,他就不能喚起和發展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就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廣博的知識能有益於增強教學效果,滿足學生的求知慾,只有教師自己知識豐富,做生活中的智者,才能在學習、處世、生活等各個方面給學生以幫助和指導。

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是我努力的方向;前進的目標。我將用勤奮+恆心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這將成爲我矢志不渝的目標。

第一面鏡子——理想信念之鏡。作爲教師首先要具有崇高的社會主義理想和堅定的愛國主義信念。教師職業,三尺講臺雖小,卻可承載偉大祖國的復興大業;一人一言雖輕,卻能傳遞中華民族的偉大夢想!作爲教師首先要構築自己的教育夢想,才能幫助學生編織他們的人生夢想,才能帶領學生共同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第二面鏡子——道德情操之鏡。“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傳道授業解惑”是教師的本職。這裏的“道”就是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就是是非曲直的標準,就是做人的準則。教師只有首先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脫離俗氣、濁氣,培養正氣、清氣,才能在學生們中間傳遞正能量。當前社會充滿了各種誘惑,有個別教師耐不住寂寞,受不了誘惑,甚至做出違背道德底線的事情,極大地損害了教師形象。

第三面鏡子——學識之鏡。陶行知先生說過:“做先生的,應該一面教一面學,並不是販買些知識來,就可以終身賣不盡的。”當今的中國已經進入了信息化社會,知識種類之豐富,知識更新速度之快,學科交叉比例之大,都遠遠超過過去任何一個時代。當代教師不僅要掌握本學科的知識,而且要有開闊的知識視野和終身學習的理念;不僅需要提高自己的知識技能,而且還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與時俱進,精益求精。

第四面鏡子——仁愛之鏡。衆所周知,教育是一門愛的藝術,愛和責任是教育的靈魂。習近平總書記在“愛”之前又加上一個“仁”字。“仁”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一個含義十分豐富的詞語。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內容。因此,孔子把“仁”作爲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仁愛”這個詞語準確地闡釋了當今社會新型的師生關係:一位好老師不僅僅要能做到傳道、授業、解惑,而且要能夠用廣闊的胸懷去包容學生,用仁愛的眼光去欣賞學生,用平等的姿態去尊重學生,亦師亦友,與學生共同成長。

習近平總書記送給教師這四面鏡子,就是要讓我們常常對照,時時反省,不斷增強業務素質,提高自身修養。同時,每一所學校也有責任和義務將這四面鏡子“正確安放”並“常常擦拭”。“正確安放”的根本在於將“四有教師”的標準和本學校的辦學理念相結合,將教師的個人發展納入到學校的長期發展規劃之中。“時時擦拭”的關鍵是管理制度的保障和落實。鏡子不擦容易落上灰塵,同樣,有標準不執行容易懈怠,有要求不落實容易務虛。

做“會係扣子”的“四有教師”,需要教師按照“四有”標準先扣好自己的扣子,再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還需要學校的管理者爲教師個人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和合適的平臺,真正將教師的發展、學生的成長作爲學校的根本工作來抓;更加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和大力支持,爲教師、學校和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不斷輸送正能量。

學高爲師,德高爲範。隨着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廣大教師兢兢業業地奮戰在教書育人第一線,其中涌現出一批致力於教育教學改革、愛崗敬業的優秀教師和教育工作者。

四有教師心得體會3

本人自19xx年7月參加工作以來,在這20xx年的教學生涯中,始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依法執教,熱愛學校,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爲人師表。我作爲學習者、探索者,既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感悟生命、確證自我,詩意地棲居在教育大地上,工作着、生活着、收穫着。本人現將主要工作和履行職責情況總結如下:

一、靜心學習,做個有修養的國小語文教師。

語文是學生學習階段最重要的一門課程,也是整個教育的基礎環節。人類的知識結構像寶塔一樣,第一層是語文知識,第二層是普通常識,第三層是專業知識。如果語文基礎打不好,民族文化的高塔就建不起來。就一個人來說,如果語文知識淺薄的話,會直接影響到其他知識的學習,影響到個人素質的提高。因此,我作爲傳授語文知識的國小語文教師,深知自己肩上所承載的重任。

所謂“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我作爲一個國小語文教師,如何提高個人的專業素養呢?

在語文新課程的建設中,教師面對主要問題是能否實現角色的轉變,能否採用新的教學策略。從這兩個要求來看,我認爲可以。語文老師應該從理念、知識、技能、學生管理等方面來提高個人的專業素養。

首先,要具有適應當今社會和教育發展趨勢的教育理念,因爲我們從事的是“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教育。具體做法,我認爲,首先應該認真研讀新課標,明白國小語文課程的性質與地位、課程的基本理念、正確把握國小語文教育的特點和方向,明確目標,知道學生該學什麼,自己該教什麼。

其次,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首先是專業知識,包括關於本學科的知識,關於學生的知識、關於教學實踐的知識。爲了提高專業知識水平,我堅持做到認真鑽研教材,認真學習教育學、心理學及教學實踐等方面的相關知識。

我認爲一個語文教師必須博覽羣書、廣泛涉獵,真正做一個有學問、有修養的人。從學科性質來說,語文知識涉及的方面非常廣泛,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必須要有豐厚的知識儲備。從教學方面來看,我們常說“要想讓學生有一杯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所以要想讓學生掌握足夠的知識,自己必須要有豐富的知識。從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來看,一個知識豐富、有修養的老師必定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和帶動學生。我常常利用一切課餘時間向文本學習,認真研讀中國教師報、學科雜誌及有效教學等理論;向網絡學習,閱讀名師的教育博客,收集網絡資源服務教學;向先行者、專家學習,利用各級教研活動,汲取思想精華。

二、潛心教研,做個有思想的教師。

教師如果不上課,就不能稱爲老師;不搞科研,就不是好老師;教學是必要的要求,不是充分的要求,充分的要求是科研。實踐證明,教師一旦以研究者的心態置於教育情景,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已有的教育理論和現實問題,並以研究者的精神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其教育質量必然會大有提高。凡有建樹的教師必定是一個善於研究的人,必定是一個具有自己獨特教育教學風格和魅力的人,一個不搞教育科研的教師不可能贏得學生、家長、社會的認可。蘇霍姆林斯基認爲:“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於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的這條幸福道路上來。”幸福是一種主觀感受,教師能否獲得職業幸福感需要一種能力,需要一種職業境界,這就依賴於教師是否從事教育教學研究,是否樹立“教師即研究者”的專業發展理念。經過不懈努力,我們學校正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本教研機制:以陶行知創造教育思想爲指導,以課堂爲主陣地,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轉變教學觀念爲重點,提升教師專業素養;轉變固定教學模式,形成教師個性化教學風格;轉變學校傳統教研模式,形成‘教、研、訓’一體化校本教研機制。同時,學校結合實際對教師培訓提出了總體要求:提高精神素質,樹立自律、科研、創新精神;提高觀念素質,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人才觀;提高心理素質,形成樂觀、自強、寬容、協作的品格;提高智能素質,豐富學識、博採衆長、善於實踐、長於反思。

通過一段時間的摸索與總結,我在教學工作中主張“向細節要質量”,大到課堂教學方法,作業的批改,小到課堂上的一個手勢,都成爲關注的焦點。我作爲教研組長,珍惜並積極參與各類教研活動,包括市中心組活動、教研組活動、各備課組活動、學術主題報告活動等,促進組內教研有深度、有高度、有實效。

三、專心實踐,做個有作爲的教師。

學校文化的核心是教學文化,教學文化的核心是課堂文化。贊可夫說過:“沒有個人的思考,沒有對自己經驗的總結,沒有對自己經驗尋根究底的精神,提高教學水平是不可思議的。”課堂是學校教育教學的根本和主陣地,作爲一線教學單位,脫離課堂搞科研是不切實際的,但“閉門造車”只會固步自封,難以突破。面對形式多樣的課堂教學改革模式,我們搞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不是要那種舞臺上“十八般武藝”都上的“花拳秀腿”,我們要真正能長久紮根於日常課堂的真功夫。作爲教研組長,本人與教研組同仁共同打造“高效課堂”,其中黃老師的語文課——《鳥的天堂》,以及陳老師的數學課——《角的分類》上觀摩課,受到局領導和兄弟學校老師的一致好評。

四、雄心不已,做個有追求的教師。

當前形勢下,教師的追求是什麼?我個人認爲教師的追求就是教師的本職工作——做一個有責任心的老師。教師的責任心體現在即便你是教書多年的老教師也要不忘鑽研教材,認真備課。即便你經驗豐富,也要不忘虛心請教力求完美。當學生調皮搗蛋之時你決不能對其聽之任之,當學生成績下降或者情緒低落之時,你一定要設法找出其中根源。高爾基曾言:“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力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而在我看來教師的追求無所謂高與不高之分,教師的追求其實很簡單,就是教育好每一個學生,成就學生的精彩人生,也包括自己的人生。我的課餘生活,除了閱讀一些教育專刊以外,還積極撰寫論文。本人撰寫的《國小生“挫折教育”之我見》等多篇論文分別在省、市級獲獎。

總之,“教育是永恆的”,我作爲一線的普通教師,深有感觸:儘管我不能扭轉季節,但可以營造局部的春天;我不能改變環境,但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態;我不是思想家,但應有自己的思考;我也許還不優秀,但正走在通往優秀的路上。

四有教師心得體會4

教育大計,教師爲本。一個國家的繁榮、民族的振興需要的是積極向上、團結奮進、有先進的科學知識、有強烈愛國心和奉獻精神的青年人。培養青年一代需要社會、家庭和學校團體的力量,而學校教育在其中起着不可小覷的作用。所以作爲當代人民教師隊伍中的一員,我感到了自己莫大的壓力和無限的動力。

一名合格的教師必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的知識、有仁愛之心。通過學習,我越來越感覺到一名教師的職業責任感。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不斷的反思並及時更正自己的不足。

正人先正心,我以爲做老師必須有一顆仁愛之心。從自身做起不斷地審視自己工作目標是否正確;和身邊人比存在多大的差距;自己的努力方向和目標是什麼。通過學習《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教育部關於嚴禁教師違規收受禮品禮金等六條禁令》和相關文件。我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和目標,決心踐行師德先進人物的事蹟,向先進學習,向模範學習。不斷的提升自己的修養,踏踏實實做人,實實在在做事。並從以下幾方面考覈自己思想:

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增強教書育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努力培育自己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和積極健康的進取精神,着力培養愛崗敬業、甘爲人梯的風範。努力做到爲祖國的繁榮昌盛和快速發展盡忠心;關心體貼學生的生活與學習,時刻站在學生髮展的角度,爲學生的全面發展獻愛心;工作中找到每一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具匠心。我始終堅信親其師、信其道,蹲下身子與學生交朋友,讓學生感覺到親切;謙虛、平和、大度,時刻保持謙虛的心態接納身邊每一個人,不斷地向身邊的同事學習;不追名逐利、不計個人得失志存高遠不斷的進修,時刻讓自己擁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學方法,爲祖國培養時代新人獻真心;不斷提高政治素養和師德修養,不斷強化愛與責任的核心。

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是我努力的方向;前進的目標。我將用勤奮+恆心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這將成爲我矢志不渝的目標。

四有教師心得體會5

8月29日,我校全體教師進行了“不忘初心,砥勵前行,做幸福的引路人”師德培訓學習。接着我校邵xx、張xx和王校長又分別爲我們全體教師,做了師德報告,講述了他們從開始走向講臺到成長爲教學骨幹、名師的成長曆程。

聽了三位老師的師德報告後,我深有感觸,並深受啓發,更是深受教育。三位老師年齡各異,經歷有別,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情感——愛心。愛人成爲他們塑造崇高師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邵亞楠老師從最初,不知如何下手去教學生。經過自己不斷努力學習,不斷摸索,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不足。最終成爲一位出色的省名師。他靠的是什麼呢?是對教育事業的熱愛,更是對學生的責任。張愛雲老師,每天面對不同的學生,滿含微笑,盡心竭力教學經營自己的精彩。王校長更是任勞任怨,超負荷勞動,展現給學生的是至情,是真情。不可否認,如果說名師的造就離不開機遇和挑戰的話,即使有也只會垂青於那些一貫勤奮努力的人身上

通過這次師德學習,我又一次認識到教師作爲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爲人師表,師德的形象,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形象需要培養,教育更需要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就像張書記講的那樣,我們要做“四有好老師”,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的知識,有仁愛之心,更要有敬業精神,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總之,每個教師都要樹立科學的教育理念,不斷加強自身的師德修養,做到愛職業,樂奉獻,真正成爲新時期合格的優秀的人民教師。

四有教師心得體會6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承擔着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辦人民滿意教育的重任。對提出的“四有”好教師的內涵,我認爲,要做一名深受學生愛戴、家長滿意的好教師,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理想信念是核心。大凡在教育事業有所建樹的,無一不是懷揣遠大理想,並把教書育人當作自己一生鍾愛的事業去經營、去呵護的人。有了理想信念,就如同在大海里航行有了目標和航向,它使看似平淡的教書生涯變得充實而瑰麗。

其次,道德情操是底線。教師的職業註定是清貧的,如果耐不住寂寞,守不住清貧,是不合適做教師的。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着教書育人的神聖使命,很難想象超越了道德情操這個底線,教師如何能站得穩三尺講臺。因爲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培育的是祖國的未來。所以,讓我們始終堅守道德情操這條底線,不斷加強自我修養,爭做德藝雙馨的師德標兵。

再次,紮實學識是根基。在教育信息化飛速發展、知識大爆炸的當今,教師的既有學識和業務基本功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繼續教育、終身學習對我們來講已不再陌生。常言道:教師要教給學生一碗水,自己不僅要有一桶水,更要有常流水。我們要不斷夯實自己的業務知識,用自身淵博的學識,引領莘莘學子在知識的海洋裏自由遨遊。

最後,仁愛之心是靈魂。古今中外,那些教育大家們,無一不是把對學生的愛做到了極致。有句名言說得好: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實踐證明,教師一旦有了仁愛之心,就如同一個人有了靈魂,他纔會變得鮮活、靈動、豐富、細膩,而被學生所愛戴。愛是無私的,更是永恆的,廣大教師應該讓仁愛之心永駐心間,永葆教書育人的青春與激情。

做“四有”教師,我們要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增強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學爲人師,行爲世範,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做“四有”教師,我們要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加強學習,拓寬視野,更新知識,不斷提高業務能力和教育教學質量,努力成爲業務精湛、學生喜愛的高素質教師;做“四有”教師,我們要牢固樹立改革創新意識,踊躍投身教育創新實踐,爲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作出貢獻。

四有教師心得體會7

尊師重教、崇智尚學的優良傳統在中國不僅悠久,而且一直是主流。教師重要是由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決定的,因爲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我們的教育對象是有思想和感情的活生生的人,教育教學過程是由師生互動共同完成。爲什麼教,教什麼,怎麼教也就成爲每一個教師必須面對、思索與回答的基本命題。回顧十幾年做學生和三十年教學的經歷,師德至上、學術爲本、用愛點燃愛、師生共同成長是我工作中感悟和體會最深的。

"師德至上"。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核心任務,也是教師的光榮職責。

教會學生學習是重點,教會學生做人是關鍵,教會學生如何成爲社會需要的人才是核心。孟子曾經說:教者必以正。教師素養的厚度,決定了學生髮展的高度。教師工作具有"示範"性,我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學觀、學生觀、教室觀會通過一言一行傳達給學生,對成長中的學生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歷史系畢業的學生比較念舊,十分珍惜大學的情緣,每每聚會都會邀請老師參加。這幾年參加畢業學生的聚會比較多,他們跟我聊到大學時代對他們記憶深刻的、或者影響到他們考研、擇偶的話題,大多是我帶他們史蹟考查活動中的一些細節,課下交談的一句話、教室討論時一個肯定或讚許的眼神。

每每至此,你會感到身爲教師的欣喜、壓力和責任。這時你會發現,我們熟悉的以德立身,以德立教,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以整潔的儀表影響學生、以和藹友善的態度對待學生,以豐富的學識引導學生,以博大的胸懷愛護學生等等話語,對塑造一個好老師是多麼重要。我的感受是隻有秉持和踐行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做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才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才能達到立德樹人的目的。

"學術爲本"。學高爲師,備好課、上好課、育好人是作爲一個好教師的基本操守。

中國科學院院士錢偉長在談到教學與科研的關係問題時曾提出:"你不教課,就不是教師;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師"。諾貝爾生理和醫學獎獲得者J·邁克爾·畢曉普在他的自傳《如何獲得諾貝爾獎》中寫到:"教學,這是大學教師生涯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可以是非履行不可的職責,可以是生活的一個重要內容,也可以是榮譽的,令人欣慰的一部分。教學的願望是發自肺腑,不需要辯護,不需要解釋,它是一種文化義務,是一種使命。只搞學術研究而不盡教學使命,是枯燥無味的。現代的從事教學和科研的學者,其最崇高的使命,就是要把科研發現和教學兩方面的傑出本領結合在同一人身上。"從事教學和科研管理的工作實踐和我自身的教學科研經歷,讓我深深地認識到教學與科研如同鳥的兩翼,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教學激發科研的靈感,研究成果反哺教學,我自己研究的課題有些就是來自備課、上課、與參與課題研究的學生討論過程中。

一個顯見的事實是,人才培養目標和教學內容不斷更新的需求成爲推動教師從事科學研究的動力之一,教師只有很好地把握所教學科的發展前沿和研究熱點,把握最新的知識體系和創新技能,才能適應和培養社會需求的人才。可以說,教學過程既是對科研精神和科研成果的傳播和驗證,也是教師科研動力激發的過程,教學實踐有助於教師將科學知識系統化,併爲科研工作帶來啓發;科研有助於革新教學內容,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術品位。只有教師是創造性人才,才能培養出具有創造能力的學生。這幾年參與我課題研究的學生,所做的畢業論文和考研方向的選擇也多受此影響。

"用愛點燃愛"。愛是做一名好老師的前提,用愛點燃愛,建立"尊重、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對師生的共同成長至關重要。

歷史學是基礎學科,歷史學專業的生源和就業都面臨着現實的挑戰,許多學生一開始有着"所學非所愛"的迷茫,想打退堂鼓,或者想轉專業。如何通過入學教育、畢業生的成長經歷、教師的現身說法來確立和鞏固學生專業思想,成爲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幾年下來,歷史教師的感覺是樹立學生認識,站在學生的角度,付出真愛,用愛點燃愛,主動創新教育教學方式方法,培育主動向上、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教室文化,多途徑爲學生考研、就業服務,就會讓學生明白專業沒好壞,關鍵在於你能否學好。

逐年好起來的生源質量,不斷提升的考研率和就業率就是教師付出真愛,最終贏得了學生的真愛的說明。在培育學生成長的過程中,老師們也享受到過程本身帶來的自身生命力煥發、生命價值實現的歡樂。愛是彼此成全,用愛點燃愛,師生共同成長已成爲師生的共識。

教師是一種使人類和自己都會變着更加美好的職業。好老師是學出來的,好老師是做出來的,好教師是通過好學生成就的,好老師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讓我們爲做黨和人民的好老師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