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最新七年級《史記》的讀書筆記

心得體會 閱讀(9.31K)
《史記》是我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傾其一生心血創作的我國古代第一部通史。書中記述了黃帝以來的傳說,商周的史蹟,春秋戰國時期的動盪。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最新七年級《史記》的讀書筆記》,以供參考。

最新七年級《史記》的讀書筆記

最新七年級史記的讀書筆記1
  
  中華⺠族國學博⼤精深、歷史悠久,留給我們的卻是何等財富! 《史記》這本書是由我國偉⼤的史學家、⽂學家司⻢遷忍辱負重⽤⼼⾎寫成的。全⾯地 記述了我國在這時期政治、經濟、⽂化各⽅⾯的發展歷程,通過這本書,我看到了繁榮昌盛 的唐朝、殘暴兇惡的秦始皇……
  
  司⻢遷在寫史記時,吃了不少的苦頭。原來,他爲了⼀位將軍求情,得罪了漢武帝,⼊ 獄遭到酷刑,但是他爲了⽗親遺願,堅強的活了下來,完成了史記。司⻢遷筆下的⼈物個個栩栩如⽣,優美的語⾔,⽣動⽽⼜形象的把每⼀個鮮明的個性描 述的此起彼伏。
  
  在《項⽻本記》這⼀篇⽂章中,筆下的項⽻⽓宇軒昂,躊躇滿志,⼀⼼想要 ⼲成⼤事業,但項⽻的性格⽬空⼀切,⾃以爲是,戰略上的失誤,雖有⼤志但⽆謀,最終⾛ 投⽆路、烏江⾃刎的下場。項⽻爲什麼會落此下場,在《項⽻本記》⼀⽂中司⻢遷⽣動傳神的描寫,項⽻少年時學 書學劍都不成,他卻總有⾃⼰的道理:書⾜以記名姓⽽已,劍⼀⼈敵,不⾜學,學萬⼈敵。意思是說,讀書寫字只要能⽤來記姓名就⾏了,擊劍只能對付⼀個⼈,不值得學,要學會對 付萬⼈的本領。他的⼀番話體現出了不懂得循序漸進,逐步積累⾃⼰的能⼒和實踐經驗,要 使⾃⼰有⾜夠的能⼒來對付在作戰中所遇到的各種突發情況。⻅此情形,他的叔⽗⼜讓他學 兵法,最終還是半途⽽廢。但項⽻的雄⼼⼤志也是很難得,在鉅⿅,⾯對秦軍,是他率領江東的⼦弟以少勝多,楚 軍的吶喊響徹雲霄,震懾諸侯,和秦軍展開⽣死決戰,殺死宋義,⼤破秦軍。那時起,他是 楚⼈的驕傲。
  
  ⾯對危難,把死置之度外,不退縮終將成功,是項⽻爲⼈們所⽴的榜樣,項⽻的缺點和 優點在司⻢遷的描述下是個⾮常鮮明的⼈物。
  
  司⻢遷把⼀個個耐⼈尋味的故事世世代代流傳下去,當我讀了這本偉⼤的史學鉅著之 後,使我更加了解歷史,讓我深深地體會到要想國家強⼤,⾃⼰強⼤,就在必須努⼒學習, 有所作爲,如果不付出艱⾟,就不會有好成績!
  
最新七年級史記的讀書筆記2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說的真是一點不錯。一本好書就可以讓人明白很多的道理。一本好書可以讓人陷入深深的沉思。每讀完一本好書就會讓人豁然開朗。是書讓人類走上了進步的階梯,有了今天這欣欣向榮的世界。書這無聲的預言家,預知着未來,預知着中國的夢。
  
  司馬遷爲了完成《史記》,忍受了別人無法忍受的奇恥大辱,受到了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打擊,但他還是完成了《史記》,實現了自我生命的最高價值,啓發和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學大師,被魯迅評價是“無韻之離騷,史家之絕唱”。
  
  翻看《史記》,不知怎麼,心中有一種感動,仿若穿越時空的界限,將那些在歷史上投下或多或少身影的人,投到了我的心中,依稀看見那個時代的殘血夕陽……
  
  史記中有許多個經典小故事。如烽火戲諸侯、劉邦的故事等。看史記故事,看每一篇故事我都會有不同的感受。看商紂王與妲己的故事,我爲比干的直諫而感動。爲商紂王的殘忍而心酸。看到商紂王對妲己的癡迷爲她做的一切。我心中充滿了氣憤。看到武王伐紂的故事,我感謝他的義舉,因爲他拯救了一方百姓。
  
  看時,我有時會把自己當做故事中的人物,有時我會想如果我是妲己,我會勸商紂王以國事爲重。如果我是商紂王,我會專心務國,以國事爲重。
  
  史記作者司馬遷的坎坷人生讓我感動萬分。司馬遷生於公元前145年,大約死於公元前90年,子長。司馬遷出身與史官世家。漢武帝天漢三年曾因李陵事件被被捕下獄。司馬遷痛苦萬分,曾想過一死了之。可他並沒有那樣做,因爲他想到自己歷經千辛萬苦創作的史記還沒有完工,所以打消了這個念頭……
  
  看《史記》就彷彿在作一次足不出戶的歷史旅行,領略了那個時代的一切,回顧了各種令人難以忘懷的歷史事件。體會了當時人們的思想感情。
  
最新七年級史記的讀書筆記3
  
  這個寒假我讀了由司馬遷傳寫的《史記》,翻開《史記》我就感受到歷史的凝重。兩千多年前,一個文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後,忍辱負重,以心靈和血肉之軀,完成了一部偉大的`史學著作。此後的幾千年裏,這部偉大的著作,猶如一顆璀璨的明星,又如一座高聳的豐碑,屹立在中國文學和歷史的長河之中。這個文人就是司馬遷,而這部無與倫比的史學著作就是《史記》。
  
  《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原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史官,和其他人一樣,讀過萬卷書,行過萬里路。然而命運的捉弄,使得他飽受了身心上的折磨,備受屈辱。但值得讚歎的是,在那般惡劣的境況下,司馬遷爲了完成《史記》,忍辱奮進,付出了超出常人的數倍心血,終於出色的完成了作爲一個史學家最頂尖的傑作《史記》。單憑這一點,我就由衷地敬佩司馬遷先生,他的執着,他的毅力,他的韌性,也和他的作品同樣受人景仰。我敬孔子,畏霸王,頌毛遂,服姜尚,笑幽王,憎紂王,悲韓信,憐李廣。
  
  而最讓我感慨的是,《史記》中有其他史學家想都不敢想,寫都不敢寫的內容對開國皇帝劉邦和當朝皇帝漢武帝的揭露及批判。記錄當朝皇帝的歷史已經是一些史學家不敢恭維的事了,更何況是去揭露他的一些負面的事蹟,這很容易就會招致殺身之禍。然而《史記》卻完完整整的將他們一一收入書中,犀利,深刻地把他們內心的隱祕剖析得十分清楚,讓我看到了最最真實的朝代,絕不帶半點阿諛奉承之味。這可是史無前例的啊。這也許正是《史記》爲何如此珍貴的原因所在。
  
最新七年級史記的讀書筆記4
  
  ⾃⼈類有意識以來,死亡⼀直是個歷久彌新的話題。因其超體驗的實質,造成了⼈類最 原始的恐懼,也成了所有恐懼的終極指向。任何⽣命都只有⼀次,所以貪⽣怕死也⾃然成了 ⼈的本能與本性。
  
  值得⼀提的是,正是在明知必死的前提下,⼈類懷着對死亡的極度恐懼, 強烈地追求永⽣,併爲此做出不懈努⼒,從古⾄今都不曾停歇。因爲理智知道永⽣是不可能 實現的事情,於是⾃然就衍⽣出了不朽的理念。古⼈對不朽有三個衡量標準,即“太上⽴德,其次⽴⾔,其次⽴功。”並很有把握地認 爲,只要做到了其中之⼀,就可以名垂⻘史,流芳百世。但是在變化莫測,⽆跡可尋的命運 軌道上,這樣的標準顯然不能放之四海皆準,因着突如其來的命運降臨,歷史不斷演繹出了 ⼀幕幕⽣死抉擇的畫⾯。
  
  是擇⽣還是擇死?這⼀難住了哈姆雷特的選擇題也常常就擺在了⼈們的⾯前。⽽這⼀難題 也由於不朽標準的存在,就使得⽆論是選擇⽣還是選擇死都不能單純地⽤勇敢或怯懦來劃 定。⾯對⽣死抉擇,⼈們常常認爲死能明志,⽣卻踐志。但是成敗與否更不能單憑這樣的標 準來衡量。所以,當這樣的選擇出現在司⻢遷⾯前時,他經過深思熟慮和⽆數次的⾃我思想抗爭之 後艱難的選擇了⽐死還痛苦的⽣,並且最終提出了“⼈固有⼀死,或重於泰⼭,或輕於鴻⽑, ⽤之所趨異也。”的⽣死觀念。這⼀觀念不僅爲後⼈樹⽴起⽣命的價值尺度,同時也貫穿着整 部《史記》的創作過程的始終。
  
  擇⽣還是擇死。時⾄今⽇,我們依然能夠從鴻篇鉅製的《史記》和激切感⼈的《報任安 書》中感受到司⻢遷在這個選擇上的煎熬。擇⽣意味着⾁體的痛苦,⼈格的侮辱,靈魂的漂 泊。⽽此時的擇死似乎看起來更加容易些,但⼀了⽩了地逃避之後,也就永遠喪失了永垂不 朽的機會,成爲了“輕於鴻⽑”的死。
  
  此間的孰輕孰重不僅⼀次⼜⼀次的拷問着司⻢遷飽受重創的⼼靈,與此同時,也⽆時⽆ 刻地向後⼈發出深刻的疑問。但最終慶幸的是,司⻢遷還是選擇了艱難地⽣,中華⺠族因此 才得以增添⼀部可以引以爲⾃豪的歷史⽂學傑作,中華⺠族的早期歷史也因此有了⼤致可以 確認的輪廓。我們可以認爲,經此⼀役,司⻢遷已經完全經受住了⽣與死輪迴的考驗。因此 他的⽣死觀不僅是靈與⾁的不斷碰撞的結晶,也是維護⼈格尊嚴與追求永恆不朽的偉⼤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