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關於五年級讀《安妮日記》有感範文五篇

心得體會 閱讀(1.11W)
讀書誘發了人的思緒,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只要認真讀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寫成讀後感的方面很多,你還在爲怎麼寫讀後感而煩惱嗎?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關於五年級讀《安妮日記》有感範文五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關於五年級讀《安妮日記》有感範文五篇

關於五年級讀《安妮日記》有感1
 
  今日無事,便翻起了《安妮的日記》。一打開書,我便被書中的故事吸引住了。這本書寫的是二戰時猶太人受德國的壓迫,過的艱苦生活。這本書內容與題目相符,寫的是猶太女孩—13歲的安妮在“祕密小屋”中的真實日記。看完後,我感觸很深。
 
  在這樣一個艱苦的戰爭歲月,每一個人都艱難地生活着。先不說猶太人,就連安妮躲藏之國荷蘭那兒生活是人們,也都天天月月伴隨着戰火硝煙與滅頂之災。這一切的一切,又何況猶太人呢?猶太人雖然生活富裕,可卻遭受着抓捕與屠殺。
 
  在荷蘭,有多少多少猶太人的生命毀在了希特勒手裏。他們的危險隨處可及,可想而知。統統都是,又何況一個13歲的猶太女孩。她從小就因爲血統和種族的原因而生活在一片危險和歧視中。可是,小安妮卻不爲此而傷感自卑,從不爲此埋怨,而是堅強的面對社會的不公平,頑強的同殘忍的做鬥爭。她雖然只是一個沒有成熟起來的小女孩,卻從不害怕與驚惶。從容不迫,使全家人在“祕密小屋”裏生活了三年。
 
  聯想起我們,都是家中的小公子和小公主。大家都被父母視爲掌上明珠,在他們的過分溺愛之下,我們都經不起挫折和磨難。大家回憶一下,我們是不是在父母面前,手曾破了皮,頭碰一下,就會流出眼淚。連這麼一點點挫折都經受不起,如果我們處於戰爭中,後果將慘不忍睹!
 
  同學們,讓我們也堅強起來,也勇敢起來吧!其實,逆境可以使人堅強許多。
 
 關於五年級讀《安妮日記》有感2
 
  我喜歡看書,我給大家介紹一本書《安妮日記》。
 
  這本書的作者是德國的安妮.弗蘭克,安妮出生於猶太家庭,爸爸,媽媽,姐姐和安妮都是猶太人。1940年,納粹警察四處抓捕猶太人,安妮一家、彼得一家和杜瑟爾先生都躲進了公司大樓的密室裏。爲了不讓納粹警察抓到,他們不能拉開窗簾,只能在黑暗中生活,洗澡、聽廣播,看書……這些都非常不方便,而且大家都非常恐懼,經常在飢餓的狀態中。
 
  雖然日子過得很苦,可是安妮還是堅持學習,不斷地寫日記,並且有了自己的理想:希望能在戰爭之後成爲一名記者或者作家。她說過:“只要我還活着,能從佈滿灰塵的舊窗簾縫裏看到這陽光,我就不可能不幸福。”安妮還在日記中寫道:“我是自己的船長,終有一天我會看到我能停泊的岸。”
 
  我要學習安妮的樂觀、信念、堅強,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中都能堅持着,不言放棄,而我自己,有時候學習上遇到一些小困難,比如,不會做的數學題,不會寫的生字,不能彈熟練的鋼琴曲,我就會有急躁情緒,甚至想到退卻,現在我要不怕困難,迎難而上。而且,安妮經常要忍受飢餓,看看我現在的生活是如此的富裕,爸爸媽媽帶我去超市,經常會買回來很多我愛吃的食物,可是我也會挑肥揀瘦,完全沒有感受過飢餓,我覺得自己是多麼的幸福!
 
  看着《安妮日記》,我被深深地感動了,彷彿自己就在安妮身邊,和她同歡樂,同悲傷,我建議爸爸媽媽也來讀,這是一本感動世界的日記,親愛的同學們,你也來讀一讀吧!
 
  關於五年級讀《安妮日記》有感3
 
  安妮是一個猶太女孩,爲了躲避德國人的抓捕,她們一家人只能藏在密室裏,暗無天日的生活了很多年。
 
  安妮是不幸的,戰爭年代的兒童總值得我們留下同情的淚水。然而,我們在同情他們的同時,有沒有回過頭看看自己的生活呢?今天的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沒有戰爭的恐懼,不會有性命之憂。與躲藏在密室裏的安妮相比,我們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在廣闊的世界上,然而我們珍惜了今天的美好幸福生活了嗎?我們每天的所作所爲對得起辛勤勞動的父母嗎?對得起我們的青春年華嗎?
 
  反觀安妮,在吃不飽、穿不暖的歲月裏,和我們差不多的年齡,依然沒有放棄學習,這是多麼可貴的精神啊!又是多麼令人敬佩,多麼令人羞慚啊!最初安妮也不會寫日記,父母送給她一本日記本,她就克服困難,由不會到會,一直堅持寫了下去,並給日記本取了一個名字:《吉蒂》。
 
  安妮的日記裏記錄着一些平凡小事,然而這些平凡小事也足以令我們深刻反思。當我們在挑三揀四,浪費着食物的時候,她們每天卻只能吃爛豆子。在那個人人自危的年代,也充滿着人性的光輝,飽嘗戰爭之苦的人們抱成一團,互相幫助,共同度過了難關。
 
  《安妮日記》不僅僅是一名成長中的少女心靈世界的內心獨白,更是德軍佔領下的苦難生活的目擊報道。所以這本書很值得我們一看。
 
  關於五年級讀《安妮日記》有感4
 
  寒假裏,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它的名字叫作《安妮日記》。我一聽書名,就覺得這本書一定沒意思,於是我就擱在一旁不管它了。可事實上這本書不是我想的那樣。
 
  一天下午,我覺得很無聊,想看會兒書。我來到書櫥旁,用眼睛一掃,發現了我前幾天擱在一旁的書——《安妮日記》。我即興翻了幾頁,覺得這本書還不錯;我又翻了幾頁,我便後悔當時我沒先看這本書,因爲這本書很吸引人;我又翻了幾頁,那時的我已經放不下這本書了,我被這本書深深地打動了。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書名中的“安妮”,不過她的全名叫安妮·弗萊克,她是一個猶太女孩。《安妮日記》這本書重要講:安妮在13歲時,隨着家人躲藏到父親公司的頂樓上,他們在密室裏生活了二十五個月之久。因爲那時希特勒上臺後不久,就大量的追殺猶太人,因爲他認爲猶太民族是個極爲劣等的民族。在逃亡的這段時間,安妮用她的筆,記錄下在狹窄的空間裏自己的成長。在面對死亡的恐懼中,她開始思考戰爭、自然、宗教等等,逐漸成長爲一個成熟的、對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但是最後,在那密室裏生活的8個人都被抓走了,最後只有安妮的父親一人生還。這本書讓人們全新認識了戰爭,讓我十分震撼。
 
  我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讀完後,我心裏想:戰爭真是太恐怖了!爲什麼要有戰爭?難道各國之間就不能和平相處嗎?同時,我也對安妮的命運而惋惜。我有一個問題:如果安妮活下去了,她長大後會是什麼職業?著名的作家?著名的文學家?著名的科學家?不過,她已經去另一個世界了,但願她在那會很幸福。
 
  大家爲了紀念這位永遠的天使——安妮·弗蘭克,特地出了《安妮日記》這本書,特地拍了關於安妮·弗萊克的電影,特地造建了安妮·弗蘭克的紀念館。
 
  這本書不僅讓我愛不釋手,還讓我有了對生命的感悟。
 
關於五年級讀《安妮日記》有感5
 
  看完《安妮日記》,我本來平靜的心情變得此起彼伏,彷彿就有熱浪在我心中翻滾。
 
  《安妮日記》是由出生在德國的猶太女孩安妮·弗蘭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納粹迫害猶太人期間寫的。安妮一家人和範達恩一家以及一個牙科醫生迪塞爾在安妮父親辦公樓房的“祕密後屋”裏面艱難度過了長達兩年的避難時光。在那麼長的時間裏,整天都可能會有竊賊和空襲警報、飛機轟炸的驚嚇,讓他們“避難大家庭”裏本來文質彬彬的人們都變得敏感、自私並且你爭我吵。但是在這樣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惡劣環境裏,安妮仍然不屈向上,依舊整天學習,並且寫日記,和世界大戰之前一樣,頑強而堅定地生活着。
 
  安妮給自己的日記本取了一個可愛的名字--姬蒂,她把日記本“姬蒂”當作朋友,是她可以傾訴的對象。安妮在日記中記錄了八個人組成的“避難大家庭”在“祕密後屋”裏相處的種種細節,並且記錄了自己的感受與思考、自己的喜怒與哀樂、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同時也向世人展示了當時猶太人在納粹迫害下遭受的苦難和殘害,以及當時的人們對世界和平的極度的期盼和渴望。
 
  安妮一直沒有被戰爭、苦難和屈辱擊垮,她還夢想着成爲一名作家和記者,盼着有一天能在一個和平的世界裏面施展自己的才能,能爲人類社會做出一點貢獻。她甚至希望自己即便死後仍然活着。“安妮日記”的後記介紹,16歲的安妮最後還是沒有逃脫納粹的魔爪,病死在貝爾森集中營裏。但是她的日記本“姬蒂”幫助她實現了“死後依然活着”的願望。
 
  我們都和安妮一樣希望這個世界永遠和平,我們要努力學習、保家衛國,爲世界和平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現在的我們在和平年代裏衣食無憂,不愁穿戴不愁吃住的,已經是非常幸福了,所以更應該珍惜現在的生活,發現生活的精彩與美好。我認爲,大家都應該去看看這本書,纔會懂得現在的生活是那麼美好、那麼快樂,纔會去珍惜我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