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統編版教材心得體會8篇

心得體會 閱讀(1.2W)

我們對一件事情有什麼感受,可以通過心得寫下來,一篇優質的心得體會是可以給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的,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爲您推薦的統編版教材心得體會8篇,供大家參考。

統編版教材心得體會8篇

統編版教材心得體會篇1

有幸參加了本次市局組織的新教材培訓我受益良多,現將本次的培訓心得總結如下:

第一,新教材在編寫方式上發生了變化,分爲兩大類,即通史和專題史。通史規定爲必修課,專題史類規定爲選擇性必修課。在課程的編排上,內容將更加豐富,單課容量也將更大。在培訓會上專家也表示課容量這麼龐大,一學期很難做到把一本教材教授完畢。

第二,對比舊教材,新教材在內容上也做出了一些調整和創新

(1)增強了與人類社會發展和時代進步相聯繫的內容。

(2)更加註重面向世界,有利於形成大歷史觀。

(3)貼近生活實際,充分發揮了歷史的社會服務功能。

第三,在新教材的使用中一些問題也需要多注意

(1)從內容來看,新教材打破了以往單一的內容結構,學科間的交叉聯繫更加密切。而且教材在編排上分爲通史類和專題史類結合,這就要求學生要有更準確的時空觀念。

(2)在新教材使用下更倡導改進教學方式,更注重教學的過程和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新教材的教學目標更加強調核心素養,更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主義價值觀,以人爲本,突出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同時,也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的自主性要求提高了,學生的時空轉換能力,知識遷移能力要求提高了。

(3)要求學生改變學習方式,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

在本次的培訓中,專家還介紹了一種“情境·任務·辯詰·生成”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主要分爲四個部分,學生自主學習,時空定位;老師給學生創設任務;情境設置,問題解決;探究學習,辯論詰問。這種模式非常不錯,但是更適合那些自主學習能力強,層次水平高的學生,我們學校的學生基礎太過於薄弱能力水平較低,所以這種模式並不適用我們的學生,但是也值得我們借鑑跟思考。

通過本次新教材的培訓,我對新課程改革和新教材有一了定的理解和體會。但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我仍有很多的困惑,所以接下來我將會不斷地探索,希望能儘快摸索到適合我們學生的教學模式。

統編版教材心得體會篇2

有幸於參加了國小語文教師專業發展集中培訓。爲期五天的實踐培訓,使我受益匪淺,回味無窮。由於這次培訓的針對性很強,面向的都是國小語文一線教師,培訓目的是幫助學員深入理解新課程核心理念,正確把握國小語文的學科特點,提高學員的課堂執教能力,提高學員的專業素養,促進學員的專業發展。這次實踐在南海實驗學校進行。學校師資力量雄厚,學習氛圍濃厚,學生整體素質較高,爲我們的培訓提供了較好的平臺。

我們小組的指導老師是非常優秀的陳惠女老師。五天,有幸聽了陳惠女老師、顧培衍老師、翁建英老師、江南青老師和盧碧萍老師的語文課,受益匪淺。這些老師的課,或設計精美,或樸實自然,我時常被老師們的精彩設計所折服,被課堂的情緒所感染,同時也爲孩子們思維的火花所欣喜。這次聽課讓我對新課改的理念又有了一次昇華,這得益於南海實驗學校老師的高水平教學藝術。

聽了5位老師的語文課,使我親眼看到她們各自的教學風采,深深地感染了我,鼓舞了我,打動了我。她們能與時俱進,認真貫徹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啓迪我在今後的教學中,如何進行課堂教學,解決了一些在課改中感到困惑的問題。如陳老師在《聽聽,秋的聲音》一課中,通過讓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不僅讀出了詩中的意境,更讀出了詩歌中所沒有的畫面的美。學完前面的三節小詩,陳老師讓學生模仿課文的寫法,當一回小詩人,學以致用。在陳老師的啓迪下,學生們思維的火花不斷迸發,一首首清麗的小詩新鮮出爐。江老師執教的《秋天的雨》非常富有詩意。江老師抓住每段課文中的總起句,把它們編成了一首詩,呈現在學生們的面前,給人以美的感覺。學生們在這種充滿詩意的情境中學習,課堂的氣氛就不一樣了。顧老師比較注重語文知識的積累。在她教師黑板的一角,特意安排出一塊用以學生的經典誦讀及好詞好句的摘抄。課堂上,對於aabc形式詞語的積累、描寫人物神態詞語的積累、以及近反義詞的積累,顧老師在課堂上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翁老師在上課前做了充分的準備。對於學生所不理解的“沙皇”、“皇家學會”,她都能及時爲學生釋疑。

這幾位老師的課堂教學,一言一行,對我來說是一面鏡子,反思自己在教學實踐中與她們還有差距。教學實踐培訓活動,使自己學到了其他老師的長處,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今後要在課改中,不斷地完善教學藝術,提高效率,必須不斷地“充電”,不斷探索實踐。

這次學習培訓,讓我提高了緊迫感。新世紀的教師,應具有高尚的師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具備精湛的教學技藝,創造性的從事教育教學工作。通過學習培訓,豐富了我的專業知識,促進了知識結構的發展。同時,學員之間通過觀摩、討論、學習、交流,提高了各自的思想認識,增進了學員之間的友誼。

統編版教材心得體會篇3

特殊階段,能夠進行線上培訓,我特別期待,期待專家老師的國小三年級語文下冊統編教材培訓會。真的很有幸能與這些專家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兩位老師從精讀課文、略讀課文、古詩、口語交際、習作、課後題,還有口語交際課堂案例等進行了詳細的講解。使我對教材有了更深的認識。

1、備課方面要從整體上把握教材,認真研讀教材,包括教材的處理,重難點的把握,對不同課型的處理等,要達到一定的教學目的,需從重難點入手,對於一些綜合性學習或是觀察作業等要早些佈置給學生。以課後題爲主,首先自己得帶着問題去研讀全文。

2、統編版國小語文教材採用了人文主題與語文素養雙線結構。正如新課標所說語文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人文是培養學生語文文化素養,陶冶情操,豐富精神世界。工具性是語文是人們用來交際說話和書面寫作的手段,不管說話還是寫作,都是從字詞句段篇爲基礎的,所以說這方面的訓練是螺旋上升的。兩位老師還講了每個單元的主題,以及單元前的語文要素,即點明瞭如何學習本單元以及學什麼。以前有時自己不知道要教些什麼,這次培訓專家爲我指明瞭方向,只要有主題,方向就能明瞭。

3、三年級開始就安排了略讀課文。精讀課文、略讀課文、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的閱讀體系,他們都各承擔着不同的功能,精讀課文學習方法,略讀課文運用方法,快樂讀書吧,使課外閱讀課程化,引導學生大量閱讀,促進學生的閱讀能力的提升。以前的教學中我也說過,讓學生讀書,但是沒有特別的重視學生的閱讀,通過這次培訓以及大語文觀,我知道了,要加大力度重視學生們的閱讀和自己的閱讀。

4、專家還向我們分享了他們團隊的一些優秀做法,案例等等。在自己的教學中,也會嘗試一些新的比較好的適合本班學生的做法。

這次聆聽我覺得自己要終身不斷學習,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常流水,我要珍惜每次培訓學習的機會,以求豐富自己,提升自己,每一次培訓真的都是一次身心的旅行。

統編版教材心得體會篇4

用新方式聆聽聽了張琳琳老師和李瑞芳老師對五年級教材的.培訓,也有了新的感受和收穫。“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認真回顧,現將心得總結如下:

一、關注語文要素,明確訓練點

統編版教材的最大特點就是雙主題,“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在之前的語文教學中,我們更多關注的是人文主題,所以我們經常會出現語文課上成品德課,這樣的現象。而統編版教材在原有的人文主題上加入了語文要素,就是在明確告訴我們語文的“語用價值”。即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語文知識,獲得一定的語文能力,運用一定的學習策略,養成一定的學習習慣。有了這一明確的目標,我們就明確了在我們語文課上,我們的訓練點在哪裏?同一篇課文在不同的語文要素下他所側重的訓練點是不同的,所以我們應改變我們原有的理念,不能老課文任用老教法,而是應該認真研讀文本,把握語文要素訓練點,來重新定義這樣一篇課文。明確訓練點不僅可以讓我們的指向明確,同時也可以讓我們在語文課堂刪繁就簡、重點突出。

二、學會瞻前顧後,彌補缺失處

統編版教材的語文要素是螺旋上升,因此我們在教學時,一定要注重這一語文要素,它所呈現的發展趨勢,五年級的學生沒有經歷過,從一年級開始的統編版教材的語文要素訓練,中間有很多的語文要素訓練是缺失的,所以我們在進行教學時,就要學會瞻前顧後,自己心中擁有一條螺旋上升的語文要素線。對於學生之前所缺失的訓練要適時的就行彌補。

三、關注編寫新版塊,加強板塊間整合

統編版教材的編寫,有刪有增。比如,在“口語交際”這一大板塊當中,他就將原來的八個口語交際變成了現在的四個,雖然口語交際內容少了,功能卻更加明確了。同時,教材當中還有許多增加“語句段運用”“小練筆”,這些板塊的增加,其實就是爲學生的習作做鋪墊。那麼,我們在教學時就一定要多關注這些特色板塊,把這些板塊的作用和功能發揮到最大。不能僅當成一道習題來處理,應該打破原有的固勢,靈活處理,適當整合。

總而言之,教學新理念是具備了,但是如果要呈現一節靈動鮮活的課堂堂,還需要研究很多東西,“學生學情的瞭解”“對教科書的研讀”等,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提高自身的素質,正所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統編版教材心得體會篇5

學期剛結束,緊接着就參加了爲期6天的90學時理論培訓,雖然天氣那麼炎熱,但它帶給我的是思想的衝擊和大腦的洗禮!通過培訓,不論是對“文化”的認識,還是對語文新課程標準的理解,都有較大的提高,這對於剛從事低段語文教學的我來說,是一場及時雨。

這次理論培訓的內容很豐富,有餘琴老師關於《閱讀能力的構成與教學策略》的講座,有曾立新教授簡潔明瞭的“讀圖時代的光影欣賞和攝影技術”,有王鶯老師帶來的輕鬆的講座,讓我們“在對話中成長”,有劉榮華老師帶來的《加強課外閱讀 提高語文素養》和《略讀教學》,有魏麗君老師教授的《今天,我們怎樣上好課》,有任爲新教授帶來的視覺衝擊“電影文化:作爲教師的專業閱讀”,還有兩位幽默講師沈旭明和陸江明的關於心理和生理健康的知識講座。

劉榮華老師的講座《加強課外閱讀 提高語文素養》和《略讀教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他講的關於讀書導讀課的“溫馨提示”:(1)一本書的導讀不宜太充分,否則學生對全書內容全面瞭解後,會影響後續閱讀的興趣;(2)導讀重在激發閱讀興趣,滲透閱讀策略,否則學生會缺乏課餘讀完厚厚一本書的動力;(3)儘量採用任務驅動法,明確讀完書後的任務,如提出一個自己最關心的問題和同學討論、做一張好書推薦卡等。讓我深深地感悟到了: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而他的另一句話更是說到了我們老師的心裏,他說磨課不要磨到每一句話怎麼說,主線抓住就好了,課堂的生成是不可能全部預料的到的。然而,也正是這個觀點引起了大家的爭議。

因爲魏麗君老師在“課堂教學設計(今天,我們怎樣上好課)”的講座上說到,她和她的團隊磨了一堂怎樣的課,是她引以自豪的,大到每一個教學環節,小到每一個動作、表情和每一句話,可以說是天衣無縫,非常完美。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百家爭鳴啊!

也正是這樣的培訓氛圍,讓我站在了一個嶄新的平臺上審視了我的語文教學,使我對今後的工作有了比較明確的方向。讓我明白了“教育的過程是一個不完美的人引領着另一個(或者另一羣)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過程”,“追求完美的過程就是教師成長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但要關注學生的尊嚴,個性需求,個性學習方式,還要關注學生的終身學習的願望與能力。將課堂教學當作學生的生命經歷,自覺地尊重學生的這段經歷,課堂纔會顯得樸實而又睿智。通過培訓,我明白了學生的現有基礎是教學的起點,學生的問題、困惑、見解和興趣是教學的重要生長點。作爲一線教師,我想我更應該勇敢地、虛心地、隨時地與其他老師交流,交流教學中的問題與困惑等。通過每次課後的交流產生思想碰撞與思考,解決困惑,從中也讓我獲得更多啓發與收益。

經過這次90學時的理論培訓,我更加懂得了 “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教育思想,只有終身學習,才能勝任不斷更新的、複雜而又富有創造性的教育教學工作。在以後的實踐學習和教育教學工作中,我要把所學的教學理念咀嚼、消化,內化爲自己的教學思想,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我要不斷反思自己的差距與不足,尋找自己應該努力的方向。

統編版教材心得體會篇6

xx月xx日,我們相聚萊州市雙語學校,進行魯教版英語新教材的培訓活動。培訓期間,教研員爲我們安排了豐富的內容,包括威海教研室教研員對教材進行全方位解讀,以豐富的知識內涵進行精闢的闡述,使我們對新教材有了更深的認識。此次培訓,還有三位在一線教學的骨幹教師用新教材給我們講了三節精彩的示範課,使我對英語新教材的教學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實在是受益匪淺,收穫頗豐。

在此次培訓中專家老師能深入淺出地分析新教材的特點,將本教材的語言知識點作了詳細地分析,使得我們對於教材的重點、難點能準確地把握。語言點通過聽說讀寫模塊操練效果清晰可見。對於專家老師的講座我有如下感想:

一、新教材課程建設上拓寬了英語學習的渠道,營造了英語的學習環境。

我們的教學必須從課內引申到課外,不要放棄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

二、新教材注重語言積累,開發學生潛能,不過早強調語法,不求系統,但求應用。

這就要求教師決不能把課堂變爲自己的“一言堂”,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地展示自己的口才,而要將話語權還給學生,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強調學生自覺參與,提高學生的感受和表達能力要給學生提供儘可能多的語言實踐機會。

三、教師要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變過去的“接受性學習”爲“接受性、體驗性、研究性”學習方式相結合。

其次,我們聆聽學習了三位教學經驗豐富並在一線教學的優秀骨幹教師的示範課。她們的課對新教材進行了很好的演示和挖掘,能毫無保留地將自己在教學中積累的工作經驗介紹給我們。使我們更快的熟悉了新教材,並能準確地把握每一部分的重點,難點。同時也瞭解瞭如何將教改新理念轉化爲教師的具體的實踐操作,覺得很受用。對以後怎麼上課就更有底了。

總之,通過參加英語新教材培訓,我對國中英語的新教材有了新的認識,爲我們完善自我,提高理論水平提供了難得的平臺。我一定會珍惜本次學習培訓的機會,認真學習,利用時間給自己充電,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把科研和教學結合起來,切實以新觀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學,適應現代教學改革需要,切實發揮新課標在新時期教學改革中的科學性、引領性,使學生獲得能力的提高。

統編版教材心得體會篇7

這次參加部版新教材培訓,聽了張彬福教授的講析與指導,對這本新教材有了初步的認識和感受。儘管學習時間短暫,我事先也沒對教材有太多的閱讀與思考,但在張教授的精心準備、多方引用和深入淺出的講解下,我對這套教材有了初步的認識。

如何要梳理本次培訓學習的感受或收穫的話,以下三方面,當是最想提及的。

(一)重視傳統文化的教學

整套教材130篇古詩文,佔到教材課文的52%,這是很了不起的變化與迴歸。

語文學習應有語文特色。我們既在學習現代語文,也不能割裂古代語文。畢竟漢語言是一脈相承的。學習古詩文,掌握漢語的傳統與特色美。另外,語文學習更要從課程中瞭解、學習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不僅是語文的責任,更是語文素養的重要內容與體現。

(二)尊重語文學習的規律

教材編者非常用心地思考語文學習過程應遵循的基本規律,如首先要學會朗讀,然後者學習默讀、快讀等;如語文要強化思維訓練,教材課後增設了層次多樣的思考探究和訓練題,課文分教讀、自讀與課外閱讀三位一體,古詩學習更強調教會學生自讀感悟等;漢字書寫能力的提升要在實踐中落實,如教材“讀讀寫定”提供了硬筆書法家的示範,更有利於學生進行書寫模仿學習;課外古詩閱讀的安排,除了有機穿插在各單元間,更重要的是突出了自讀自悟古詩的賞析文字示範。真正是想辦法做到手把手教學生學習語文,想方設法提升學生語文能力。

(三)教材對教師的專業素養要求更高

從張彬福教授所談的教材新變化和教學要求,我深切感受到了要用好新教材,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升是重要前提。

例如,新教材刪減了課文數量,那麼留下更多時間教師應該怎麼用?是否應該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的有時間去學習?總在趕課,學生的知識、能力及文化素養培養又如何落實?

新教材強調了教師、學生對一些具體名詞概念(如在註解、練習中出現的)的學習要求,只有教師自己弄明白,學生纔有可能對文本有更深入的理解與把握。

總之,新教材有新氣象、新要求,要深入理解教材、用好教材教,還需要我們對教材下更多的研讀功夫。

統編版教材心得體會篇8

10月13日至14日,我參加了全區國中數學新課標新教材培訓。

這次培訓,我感受最大的是,與新課標實驗稿相比,修訂稿的目標指向更加具體、明確,更加順應時代的要求。課程基本理念也發生了變化。學生由需要掌握的“雙基”變爲“四基”、“四能”,對人才的培養要求更高了。新教材也做了很大的調整,刪掉了一些計算繁雜,缺乏實用性的內容,增加了學生比較熟悉的來源於生活的例子,且更具有時代氣息。

與之相適應,新課標下的數學教學也具有新的特點:

一是教師不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課堂不再是以教師爲主體的單邊的教學活動,而是師生雙向交流,交往互動,相互溝通,相互補充的過程。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是學生圍繞着教師設計的課堂這條主線,思維高速運轉,不斷髮展,不斷成熟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應有能力的提高,數學思想方法的形成,成就感的喜悅,創新思維火花的迸射。

二是新課程中的數學問題應力求源於現實生活,使學生從上學的第一天起,就從心中建立起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天然聯繫,感受數學的力量,體驗數學的有用性與挑戰性。

三是教師要善於營造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氛圍。運用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方式和教學手段,儘可能多地爲學生創造動口、動腦、動手的機會,讓他們更多地參與教學,充分發揮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從做中探索並發現規律,與同伴交流,達到學習經驗共享,並培養合作的意識和交流的能力,在交流中鍛鍊自己,把思想表達清楚,並聽懂、理解同伴的描述,從而提高表達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

四是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面向全體學生,達到“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兩天的培訓學習和研討,爲我以後的教育教學工作指明瞭方向。作爲一名教學一線教師,我將積極投身於新課改,切實領會新課標精神,認真把新課標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全面落實到課堂教學中,成爲新課標實施的引領者,切實以新觀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學,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和創新能力,使學生在新課改中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