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餘秋雨散文》讀書筆記範文模板4篇

心得體會 閱讀(3.03W)

認真學習的頻率多了以後便會了,我們要勇敢攀爬上讀書的高樓,望讀書讓你一鳴驚人。那麼關於相關的讀後感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餘秋雨散文》讀書筆記範文,供大家參考。

《餘秋雨散文》讀書筆記範文模板4篇

《餘秋雨散文》讀書筆記1

總之,我深深地受到了傳染,也許是被餘先生的那種艱深、也許是被中漢文化的博大精力、也許是被現代文明社會中的野蠻現象、也許是被浩瀚先賢們的伶俐才華、也許是被能詮釋臉色的平淡無奇的文字、也許是被本身心田真正的感悟、也許。

我會繼承看,並且會看更多雷同的、能漣漪我心海的文字。

看到了“文化苦旅”,箇中的篇章或許都是餘先生遊歷過一些奇蹟後的臉色記錄吧。每讀一篇,總能等閒地想象他在遊歷時的巨大臉色和遊玩之後追念的沉靜和清澈。

在這個猛烈變革的時代,餘秋雨做出的盡力是令人讚賞的。在我的影象裏,新美文網,余文首先在上海的《收穫》雜誌連載,爾後被不絕地出書、轉載、報導,成爲中國各多半會的重要脫銷圖書,甚至呈此刻險些所有的中文網站和雜誌上,與魯迅和林語堂的作品一道成爲現代散文的經典之作。一時間,大有不讀余文,羞談文學之風。果然是這樣嗎?讓我們以他的《文化苦旅》爲例,看看汗青和文學在這裏是奈何佈局在一起的。

第一篇“羽士塔”是一個奠基民族主義基調的重要篇章,它確立了整部書的話語(代價)姿態:王羽士以他矇昧和貪婪出賣了中漢文化的寶貝“敦煌石窟藝術”珍品。這種道德化的母題和“故事”完全切合公共的“民族主義”走向。不只如此,作者還利用了一些煽情主義話語暗號來強化這種戲劇性的結果,如“傷口”、“滴血”、“下跪”、“哀求”以致“抽泣”,所有這些意象或獨白都展示了一種露骨的煽情能力。儘量它從文學能力上看相當鳩拙,但在中國的讀者市場卻是雙重有效的,即點燃了讀者的汗青怒火,又使之發生了對作品以致作者的無限鍾愛,這樣的例子在余文中俯拾皆是。

品讀餘秋雨的汗青散文,蔚然成了連年來中國小資的時髦民俗,並帶出了文壇一陣風潮。汗青操作文學得到“瑰麗外觀”,而文學操作汗青得到了“精力深度”。由此帶來的文化狂喜,可以從他散文集的刊行量上獲得證實。

可是余文在市場化的包裝上存在着“媚俗”偏激的問題。它過分矯情。再以“王羽士”一文爲例,由於愛“寶”心切,作者竟規劃給羽士“下跪”,而爲了敦煌經卷的一次賠本的“出口商業”,作者想爲此“大哭一場”。這種行文上的肆意煽情,主要源於,他一方面陶醉在老式常識分子的憂患意識之中,一方面則試圖向公共或市場尋求最大限度的承認,這兩者最終產生了統一。沒有任何一種統一比這一種看起來更爲離奇。

餘秋雨散文作品中始終貫串戴一條光鮮的主線,那就是對中國汗青、中國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問,與其他一些所謂文化散文家相似,餘的作品更透着幾絲靈性與生動,儘量表達的內容是濃郁的。餘操作他淵博的汗青常識,豐盛的文化功底,將汗青與文化契合,將汗青寫活、揭示,引起我們反思、追問,作爲一個常識分子,他的'作品已滲透了文人的憂患意識和知己,這點也許是最重要的。

典雅、靈動如詩般的語言。餘對語言有一種超強的貫通力和駕御本領,他的散文追求一種情理融會的高雅語言,而且“語言在抒情中融着汗青理性,在汗青論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

掀開借來的書,發明印刷很是的粗拙,並且尚有錯別字,這印證了同事事先聲明的盜版之說,也同時讓我萌生了到對餘先生的一絲歉意。掀開目次,瞥見了廣受讚譽的“文化苦旅”的章節,即刻以爲很是親切。最開始看的是集爲“文明的碎片”的訪談錄,箇中的文字與在央視看到的現場點評很是相似,看着它就像在凝聽餘先生的教訓一般。餘先生的答覆凡是長短常真誠而實在的,在此之上,又不缺乏超脫,他像長短常的相識中漢文明和世界文明的來龍去脈已往此刻,他凡是是能從差異的人和心態的角度去充實地敘述一件工作一個現象一種臉色的原本臉孔。看着看着,我開始嘆息文字所能詮釋的範疇了,也許是因爲我太相信“許多對象只可領悟不行言傳”這句話以至於不習慣於用文字表達思維和臉色了吧!餘先生在簡捷的字裏行間把一些泛泛我認爲的確無法表達出來的感悟展示得極盡描述。這又使得我開始提醒本身應該從頭審視對文學作品的立場了(因爲我之前很少涉足文學作品)。

在我看來,餘進入汗青和政治話語規模是一個錯誤。他觀光於一個他完全不能駕御的規模,並陷入了闊大的迷津,而更令人擔心的是,余文依託的那些陳舊的話語體制,正在這個大釐革的時代裏遲鈍地瓦解。我們應該留意到,所有呈此刻這些懷舊書頁中的言說都是一種輓歌,哀傷着所有正在隨風而逝的政治、道德和文化傳統。余文並未讓汗青向我們開放併成爲我們的,恰恰相反,它顯示了一箇舊式文人的普通特徵:屈從於陳舊的汗青敘述和汗青語法,同時又沉浸在一些細小的話語改革之中,而這樣的文本無疑無法成爲新散文的偏向。

與詩歌對比,中國散文在其汗青歷程中始終飾演了一個可悲的腳色,散文是詩歌與小說的話語殘渣,會萃在文學史的邊沿,成爲每個時代主流話語的底襯。恆久以來,以小日子、小情趣、小思想和小筆觸爲根基特徵的“小散文”,儘量得到了都市市民的熱烈掌聲,其範圍卻是不問可知的。對付一個佈滿着闊大意象的中國文化而言,它只能是一種日用文化綴品。這就爲所謂“大散文”降生提供了一個有力的來由:散文需要長“大”,需要更爲“大氣”的構架和運作。

初次打仗餘秋雨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文化苦旅》,讀完,深深被作者深厚的文化祕聞折服,他思接千載,天馬行空的遐想,對汗青、對文化滲透着的貫通力,也使餘秋雨在中國的文化史上留下一席之地,爾後打仗到他的另幾本着作,談史談鑑的《山居條記》、敘述立品處世的《霜冷長河》、《行者無疆》,以及比擬幾大文明的《千年一嘆》,尚有雷同回想類的封筆之作《舍我一生》。讀完後,總想寫點什麼,而一直未敢動筆,只怕本身的觀點太菲薄,甚至落入俗套。在上節課談到寫作氣勢氣魄問題,於是照舊想起了餘秋雨,也參考了諸多對餘秋雨寫作氣勢氣魄的評論,也略加本身的一點淺見。淺談一下餘秋雨散文的寫作氣勢氣魄問題,對付我們的寫作也有許多的警惕意義。

他選擇得當的、富有詩意、表示力的語言加以表達,這些語言具有詩的美感,從而把巨大深刻的汗青思想和文化說的深入淺出,平易近人,可讀性很強。

《餘秋雨散文》讀書筆記2

在《文化苦旅》中,我們可以透徹的看到作者回收的話語計策,那就是透着常識分子的“憂患意識”的傳統“愛國主義”(也即“民族主義”,這正是該書刊行時面對的一種風行思潮),爾後在這引導下進入深度操縱的層面。

散文該當從這思想的迷津中徹底解放出來,散文該當終止這種告急的文化漫行,返回到佇立、安坐或躺的舒適狀態。在一個高速運轉的超等資訊時代,散文完全沒有須要成爲思想者的承重之本。“輕小”該當成爲散文的常態,而“娓語”纔是今世散文的主流。無關乎深沉和淺薄,要的只是真脾性,風行散文的真正面孔就應如此。

這幾天斷斷續續地在閱讀向同事借的《餘秋雨散文集》。一向不讀文學着作的我溘然冒出讀餘秋雨先生的激動,是因爲本年輕年歌手大獎賽中看到了他做的現場點評。其時聽他的點評只感受到很是的親切舒服,後頭一相識才得知本來他是當前海內頂尖的文人騷客之一,是深刻貫通到了中漢文化祕聞的少少數學者之一。總之,拜讀他的着作的動力來自於對他人格的佩服,對他艱深伶俐的頂禮跪拜。

余文樂成的運用汗青漫筆與情作用的論述方法,激發了公共的閱讀反響。儘量人們並未從這些汗青詮釋中得到新的觀念,但封存在汗青中的傳統代價和現代餬口的斷裂,得到了某種修復,舊式文人的抱負、趣味和麪目面貌遭到了公共之手的親切撫摸。那麼,在其時所謂“建構大中漢文化圈”的大漢民族主義思潮中,余文受到大陸、臺灣以致世界各地華人常識分子讀者的響應和拍手,即是十分自然的工作。

秋雨對空想的初志,對汗青的感悟。更是由於他對人類汗青的重視。他追尋的心中的“陽關雪”,他對看待敦煌文明隱沒的蒙受踐踏的已往不再如別人所云的那樣將罪過歸罪於一個無力迴天的王羽士。汗青的失落該有汗青的更深層的本質的。汗青的源遠流長也正是因爲它有令人悲哀的已往。有了老人的睿智,有了兒童的臉色,方有正視汗青的勇氣。

讀秋雨散文,就如讀着一本厚厚的汗青,更有萬象的人生世態和富厚的小我私家感情……秋雨的心是年青的,他的心又是遲暮的。有着兒童的天真,有着老人的睿智,因而有了天真的憧憬新奇的心,有了發自心田的對汗青的感悟。因此他的人生應是瑰麗的。正如他在散文集的序文中所寫的那樣他應該是一個“天使般的老人”縱然他大哥了,也會有一顆年青的心的。

《餘秋雨散文》讀書筆記3

著名作家餘秋雨的文章有着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有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他的作品以人、歷史、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他的作品由歷史滄桑感引發出人生滄桑感;他的作品在山水歷史間跋涉的時候有了越來越多的人生回憶,並用這種回憶滲入了筆墨之中;他的作品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也爲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

從他的作品我們看到:一切真切的人生回憶會給歷史增添聲色和情敵,也終究以漫長來比照出人生的短促,以自己的粗線條來勾勒出人生的侷限。

餘秋雨作品《廢墟》寫得很大氣。文章從詛咒廢墟,又寄情廢墟說起,感悟出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感悟出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是的,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因此廢墟是歸宿,廢墟是起點,廢墟是進化的長鏈。

我曾經到過歐洲的幾個國家,我讚歎歐洲人的聰明,他們懂得保護自己值得驕傲的名勝和古蹟。從德國到奧地利、意大利、法國、比利時、盧森堡、荷蘭等國家,我們都看到這些國家對自己祖先遺留下來的東西特別愛護,一般對那些文物只做維修,不會輕易拆建,不會因醜陋而去掩蓋它,也不會因不光彩感到羞愧。

可是多年前廣州市政領導,盲目追求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結果拆掉了許多值得保留下來的東西,就廣州百年曆史以上很有嶺南特點的西關古屋,被整片整片地拆掉。我家附近,有一個很有代表性,建的很好的毛主席語錄紀念碑,到後來卻是在極右思想指導下,政府把它給拆掉了。看到值得保留下來的建築被拆掉,這讓我們覺得十分可惜,這種掩蓋曾經滄桑歷史的做法,其實也是對歷史的不尊重和對資源的浪費,可惜,實在是可惜啊!

如餘秋雨文章說到的:中國歷史缺少廢墟文化。應該讓古代留幾個腳印在現代,讓現代心平氣和地*視着古代。廢墟不值得羞愧,廢墟不必要掩蓋,因爲我們太擅長掩蓋了。廢墟的留存,是現代文明的象徵,廢墟輝映現代人的自信。中國人爲了變得大氣,不能再把所有的廢墟驅逐。

一個城市的建設,就像歐洲那樣,可以向城市外發展,儘量能夠保留原來的好東西,在保留的同時再進一步發展新的。如果廣州城市目前還像十多年前那樣規劃和建設,那麼城市根本就沒有自己的特點,我們又能拿出什麼東西來給後人看呢?又能拿出什麼東西來走向世界呢?因此我們對值得保留的東西沒有理由要拆掉它。但是,相當可惜,我們已經失去了很多東西,我們買的教訓實在是太多了,我們的愚昧使我們嘗試到愚昧的苦果,難道我們還要繼續嘗試下去嗎?當然不能夠。

讓一個外國人來廣州,看我們那些建得土不土洋不洋的東西,真叫我這個廣州人感到慚愧。試想,如果意大利比薩斜塔是正的,那麼想看的人一定不會多;如果羅馬鬥獸場不是廢墟一片,也不會吸引那麼多好奇心理的人們;如果故宮、頤和園、兵馬俑沒有了,那麼北京、西安能有那麼多人喜歡嗎?若老外來中國看他們都有的高樓大廈,沒有必要花那麼多精力,財力跑來中國看吧。

培根說歷史使人明智,也就是歷史能告訴我們種種不可能,給每個人在時空座標中點出那讓人清醒又令人沮喪的一點。

一個城市要有自己的特點,不能忽視自己的歷史文化。就廣州的建設,值得慶幸的是,現在的市政府決策層,已經意識到這種危機,採取亡羊補牢的辦法,去保護原來的東西,利用這些資源造福於民衆。目前,在城市裏面有多處古蹟進行了必要的維修,並且抓緊做到宣傳和推出自己的文化品牌。

餘秋雨文章說到,是現代的歷史哲學點化了廢墟,而歷史哲學也需要尋找素材。只有在現代的喧囂中,廢墟的寧靜纔有力度;只有在現代人的沉思中,廢墟才能上升爲寓言。只要歷史不阻斷,時間不倒退,一切都會衰老,老就老吧,交給世界一副慈祥美,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這纔是人類的大明智。

餘秋雨作品《廢墟》我僅僅是站在城市的建設和保護文物古蹟角度談了點感想,而實際上他這篇文章其它的內涵和感悟更爲深刻,這是一篇很值得閱讀和深思的優秀作品。

《餘秋雨散文》讀書筆記4

初讀餘秋雨的《廢墟》,撲面而來的即是清新淡雅又不失磅礴大氣的筆觸。“我詛咒廢墟,我又寄情廢墟”,這對廢墟複雜的感慨便是作者留給我的第一個疑問,而當文中提到“廢墟文化”時,我就更加疑惑,這裏的廢墟到底是什麼呢?是什麼樣的廢墟令他既恨又愛呢?廢墟是文化的結束。廢墟是歷史留下的印記。秦始皇陵的廢墟告訴我們一代君主的沉浮與霸氣,黃鶴樓的廢墟告訴我們建築史上的輝煌與曾經,圓明園的廢墟告訴我們舊時中國的腐朽與無能……這一切的廢墟終結了一個時代、一個王朝曾經鼎盛的文化。廢墟象徵着毀滅,象徵着沒落,它是殘忍的將我們心中最美好的事物埋沒在歷史的煙塵中,留下的只是世人的嗟嘆與哀惜。然而這種廢墟何嘗不是美的?

人們的雕琢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完美地展現在人們的眼前,廢墟的悲愴與破敗,歷盡滄桑的殘垣斷壁講述着過往。歷史是公平的,它用廢墟警告人們,誰再重蹈它的覆轍廢墟是文化的開始。歷史的車輪輪迴,彈指一揮間,千百年轉眼即逝。

當廢墟還帶着曾經的文化,還帶着世人的嘆息的時候,新的文化開始了,它在廢墟上重建。黃鶴樓重建了,卻不失古樸與簡潔;雷峯塔裝潢了,卻不失蒼勁與典雅;萬里長城整修了,卻不失莊重與大氣……這一切都是人們對歷史的追憶,在新的.文化開始的時候又不忘,不忘那層金的煙塵所埋沒的廢墟。然而,這重建的廢墟又怎麼能說是定然美麗,定然璀璨的呢?冥冥之中,那廢墟中卻透露着一種完美的遺憾。正如作者玩笑般的話“黃鶴樓重建了,可以裝電梯;阿房宮若重建,可以作賓館;滕王閣若重建,可以闢商場。”不錯,修復的廢墟失去了原有的風韻,充斥着現代的氣息。黃鶴樓用鋼筋連接,用磚瓦壘砌;雷峯塔用現代塗料和電腦技術上漆;萬里長城竟用混凝土和黃磚修補……丟失了的廢墟讓自詡“文化”的我們放棄了發覺,而覺醒的人們開始在廢墟外發現唯美的文化。於是新與舊,笑與淚,苦與樂在廢墟這個交點上匯聚。

如若說前兩個主題是引子,那麼輝煌的交響現在纔開始。古往今來無數的故事、傳奇總是以大團圓的結局而告終,然而面對這似乎美好的願望與憧憬的往往又是殘酷的現實。生活的經歷告訴我們,現實並不是會和想象一樣,現實並不會完美無缺,更不會盡善盡美。近千年來,脆弱的中國人往往都是完美主義的追求者,這也揭示了這個柔弱的民族面對殘破的廢墟時的懦弱與畏縮。而廢墟中隱含的文化正是如作者說的那樣“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只有悲劇和廢墟能讓人的靈魂得到昇華,只有悲劇和廢墟能讓舉世之人堅強,只有悲劇和廢墟能讓時代進步與輝煌!

我們其實不必去掩蓋悲劇,去掩蓋廢墟,歷史的軌跡總會有一天幫它們解脫枷鎖。欲蓋彌彰的僥倖心理,只會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一段敗筆。既然如此,何苦去追尋遠在天涯的完美,何不坦坦蕩蕩地行走於荒寂的廢墟?當有一天,你的眼前盡是古人留下的遺蹟,盡是滄桑的廢墟時,不要退縮,更不要閉上你的雙眼。收起那顆憐憫的心,當手觸到那粗糙的巖壁時,請用心去感受廢墟的心跳。把心頭的憂慮與苦行撒手在廢墟,讓時間將它們掩埋。它彷彿是開啓時光隧道的鑰匙,又彷彿是一面識透人間百象的詞典。

恍然間我徹悟了,廢墟的文化是對自我和他人自省自律的美德,更是直面生命歷程的勇氣。蘊涵的是未來和過去,輝煌與沉淪的宿命,更是我們一直都沒有發現的明鏡。

我們,挾着廢墟走向現代。

我們,更挾着廢墟走向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