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環境史讀後感8篇

心得體會 閱讀(2.85W)

撰寫一篇讀後感有助於加深我們對書上理論的認識,對於讀後感而言,最值得關注的還是寫作內容,本站小編今天就爲您帶來了環境史讀後感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環境史讀後感8篇

環境史讀後感篇1

偶然間,我從書架裏翻出了一本魯迅先生晚年的作品——《朝花夕拾》。這本書我從未看過,自然沒能理解這部散文集獨特的名字。

靜靜地品味着字裏行間的故事,我發現全是魯迅先生童年時期的往事。幼年的事情到了晚年再去回想,這大概便是書名的內涵吧!我心中這樣想着。這本《朝花夕拾》中,雖瀰漫着一股率真爛漫的童趣,卻又滲透着魯迅先生尖銳諷刺的筆調,而鮮明的對比手法爲文章添色不少。就像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魯迅首先使用了許多鮮亮的文字記敘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生活,接着再寫道“我”不得不告別百草園去三味書屋上學。前邊寫的百草園很好地反襯了後來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表達了魯迅對舊社會私塾的不滿。而在《藤野先生》中,魯迅日本的醫學導師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節的人,“這藤野先生,據說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但藤野先生對工作是極其認真的,他把“我”的講義都用紅筆添改過了;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也要指出。這個對比手法,較好地寫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寫出了魯迅對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對中國留學生孜孜不倦的教誨及對學生的一視同仁,這與日本學生對中國學生的輕蔑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體現出藤野先生是個真正的君子。可見,《朝花夕拾》用平實的語言,鮮活的人物形象,豐富而有內涵的童年故事,抨擊了囚禁人的舊社會,諷刺了傷人的封建禮教,體現了魯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願望。雖然在魯迅的童年中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不時從字裏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燦漫的感情,着實令人心曠神怡,無限嚮往。

朝花夕拾,舊事重提,猶如清晨開放的鮮花到傍晚去摘取,雖然失去了盛開時的豔麗和芬芳,但夕陽的映照卻使它平添了一種風韻,而那若有若無的清香則更令人浮想連翩、回味無窮。

環境史讀後感篇2

我最近讀了一本好書——《駱駝祥子》,老舍的代表作。每當翻開這本書,一個追夢人在我的眼前飛奔,拉着他剛剛買來的車,好像裝在這一生的幸福,這個人就是祥子。

祥子有着他的小九九:攢錢買車。不喝酒、不抽菸、不賭錢,沒有任何不良嗜好。有的是力氣,有的是車技,有的是能力。爲了買車,祥子再窮再苦也樂意,一分一角地攢着,整整攢了三年,終於祥子買了一輛屬於自己的車。他欣喜之餘也夢想着有一天擁有自己的車工廠,讓和自己一樣的人實現夢想。

然而,現實和理想是不成正比的。他的車被一羣亂兵搶走。經過打擊,祥子變得一無所有,但是他還有夢。他一次次奮鬥,但夢想一次次被打碎。他和虎妞結婚了,很少拉車,不再像以前那樣隨心所欲地跑了,也不再有以往的那股精神勁了。每天都在生活的漩渦裏掙扎了,他希望能夠爬到岸上去。虎妞難產,死了,這使祥子的一切又化爲了烏有。他奮發過、振作過、掙扎過、絕望過,他只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一個小小的夢想難道就這麼難?小福子的自殺吹滅了他夢想的最後一朵火花。於是,他開始不再相信這個世界,用自己的善良樸實,欺騙利用朋友,這讓我心酸。

我曾被祥子感動,夢想打碎,在造夢。我曾爲祥子心酸,爲什麼所有的坎坷都降臨在他的身上。我羨慕過祥子,他擁有那麼多美好的夢想……

祥子生在文化之城,卻變成了走獸,這並不是他的錯,是命運摧毀了他。我感到十分慶幸,慶幸自己生在了一個民主的時代。在這裏,有千千萬萬個和祥子一樣的追夢人卻都沒祥子那般坎坷。

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十分幸福的。讓我們手握當代,放眼未來,爲夢想而奮鬥,爲人生而追求。

環境史讀後感篇3

記得曾經有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當我翻開《0~8歲兒童學習環境創設》這本書時,首先讓我心頭一顫的便是環境創設這幾個字,作爲一名年輕的幼兒園教師,面對0~8歲兒童的學習環境應該如何創設、對於閱讀區應該如何創設環境,我始終有所疑惑,也常常不知道如何纔是真正的以幼兒爲本。閱讀完《0~8歲兒童學習環境創設》這本書後,更讓我有所感悟。其中,我的感悟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

記得《終身學習》這本書中曾經提出:當今世界可謂瞬息萬變,給大家帶來無盡的挑戰和機遇。在種種不確定性和紛雜的變化面前,有人選擇置若罔聞,有人則乘風破浪,其區別在於他們的思維方式。這樣一段話,我又想起自己過去在大學中學習了多年的學前教育理論知識,這些究竟在我實際工作後,被自己用到了多少呢?是否真的做到了教科書上所說的理論實際相結合呢?我想,答案是沒有。《0~8歲兒童學習環境創設》一書在閱讀區的創設中,便提出了讓我耳目一新的觀點:創設有效的傾聽區,過去我們只是創設閱讀區,用於看書、閱讀,卻往往忽視了傾聽這一重要部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在聽說閱讀這一部分便提及了傾聽能力培養的重要性。由此可見,我們在創設傳統的閱讀區時,也應該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注重傾聽區域場的創設。這也告訴我應該嘗試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不能總是一味地模仿、學習,有時候更應該跳出舒適圈、走出傳統套路思維,好好思考是否有其他更加適宜幼兒年齡特點、發展需求的一些教學內容、環境創設呢?我想這種思考方式的改變、創新,不僅僅是能夠運用在0~8歲兒童學習環境的創設工作上,有時候也能夠被運用到其他任何的教育教學工作中。

二、關注閱讀區中的特殊活動。

?0~8歲兒童學習環境創設》書中有一部分讓我記憶深刻:寫作區的特殊活動。幼兒園兒童和國小生可能在寫作區參加過很多獨特的活動。在設計特殊活動時,教師應考慮兒童的興趣和發展水平。是啊,一方面,我們要關注自己所設計的、創設的寫作區環境內容是不是國小化傾向;另一個方面,還要注意孩子們的實際興趣和發展水平,我想這也就離不開教師瞭解幼兒的一項重要手段——觀察。《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均對教師在幼兒遊戲、發展中的觀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遊戲,是幼兒與他人交往、獲得發展的基本方式之一;而觀察又是教師在幼兒遊戲過程瞭解兒童、走近兒童的最佳途徑。針對閱讀區中的特殊活動,教師應該如何創設、何時創設、創設些哪些具體內容,我認爲都是需要教師去觀察幼兒、認真思考的。

三、戶外讀寫活動,創新閱讀區的創設。

不光是我自己,不少人認爲閱讀區的創設僅限於室內、空曠明朗的地方。畢竟,我們從過去的教學經驗、其他各類教育專業書籍中學習到的知識便是閱讀區應該是在較爲安靜、光線充足而不刺眼的室內的。但閱讀《0~8歲兒童學習環境創設》這本書時,我發現我們過去以爲的知識並不完全正確,知識也是不斷更新的。而實際上,我在閱讀完這本書的時候,便知道了,其實我們還可以創設戶外讀寫活動,它能夠爲真正的整合讀寫活動提供機會、發展和促進幼兒的口語發展。想起自己在一線實踐的過程中,常常發現孩子們經常在戶外散步時間、遊戲時間,討論着自己在幼兒園中發現、觀察到的一切,並十分樂意與自己的同伴交流、分享,雖然是一種小的行爲,但它不也是說明了孩子們日常活動中的語言發展麼?那麼,我想,書中提出的這部分創設戶外讀寫活動,也一定是可行的。我也將在下學期的實踐教學活動中,嘗試多種多樣的戶外讀寫環境創設,做一次創新實踐的嘗試。

四、基於幼兒實際需要,創新適宜的學習環境。

與此同時,針對0~8歲兒童學習環境進行創設,一定是基於幼兒實際發展需要、班級環境整體發展狀況的,更離不開教師對幼兒日常教育的細緻觀察。我們知道,教師要做好介入與等待之間的權衡。不是所有的時候都需要老師進行介入的,例如,當幼兒出現一些遊戲困難並放棄遊戲時,教師可以進行介入;當幼兒在遊戲過程中始終保持良好的狀況、自主遊戲十分順利時,教師可以選擇以旁觀者的身份來等待。《0~8歲兒童學習環境創設》中針對教師觀察沒有大頻率提及,但我們深知觀察與環境選擇與創設的重要關聯,更是發展基礎。因此,就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幼兒教師要在幼兒的遊戲、發展的過程中扮演squo;支持者、合作者與引導者squo;的身份。充分尊重幼兒在遊戲、自我發展、環境中的主體作用,將教育的舞臺真正還給幼兒。

五、發展幼兒主體作用,引導幼兒與環境對話。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在幼兒園,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現如今,在課程遊戲化的背景下,幼兒園都十分重視特色課程的開發、重視自身環境創設。從晨間入園到傍晚離園,幼兒一日生活中的衆多環節都會接觸到幼兒園公共環境。而在此過程中,師幼間、幼幼間的交往與交流是必不可免的、幼兒與環境的對話、交流更是十分頻繁的。正如許卓婭教授曾經提出過的觀點:我們以往的教育往往注重有形教育,而忽略了無形教育對孩子深刻的影響。與此相應的是,課程遊戲化要求我們的環境能真實地再現師幼間近距離的對話。因此,在午後散步時,我們更要經常引領幼兒感受班級、幼兒園牆壁上、走廊裏等衆多公共環境場所中的環境之美。在此過程中,也是幼兒與教師、與同伴進行交往學習的好機會。

?0~8歲兒童學習環境創設》作爲一本專業性強的書籍,我將把《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作爲專業提升的重要支柱書籍,繼續研讀和感悟,相信自己在專業成長的路上,越走越堅定。

環境史讀後感篇4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它就像母親一樣,爲我們提供着生存的資源和條件。我們是地球的主人,我們要像善待自己一樣去保護它。

誰不想讓自己的家園變得更美好,更漂亮?然而,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五花八門的生活垃圾越來越多,其中大多數垃圾都是會造成環境污染的。比如說我們常用的電池,如果用完後不進行適當的處理,那麼將會造成極大的環境污染。據研究,一節廢的鈕釦電池能使60萬升的水不能飲用。如果每人丟棄一顆廢電池,那麼到了那時,水,將成爲奢侈品。

所以,爲了保護環境,請將垃圾分類。

我國於2008年6月1日起實行“限塑令”,這一做法,使我國每年節省三千七百萬桶石油。塑料袋,這種東西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再普通不過了,可是你知道嗎,塑料袋卻是污染環境的一大因素。塑料袋以石油爲原料,不僅消耗了大量資源,而且還需要500年的時間才能被自然分解。

所以,爲了保護環境,請減少使用塑料袋。

最近在哥本哈根召開的全球氣候變化大會使我們再一次敲響了警鐘。雖然最終未能達到預定的效果,但是如果我們沒有做到,開再大的會議也只是形同虛設。會議上說,現在全球平均氣溫正逐漸升高,大部分冰山已經開始融化。如果再這樣下去,那麼世界將被水淹沒。現在的全球平均氣溫較以前已經升高了1.1℃,別看只是小小的1.1℃,可這是“全球平均氣溫”啊!如果全球平均氣溫升高4℃,那麼北極和南極的氣溫將升高16℃,到那時,北極和南極也可以看到大樹了。你想一想,到那時,世界將會成爲什麼樣?

其實導致這些災難的罪魁禍首就是我們人類。據研究,我們每天使用的電器或其他東西會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卻是使氣溫升高的一大因素。如果減少使用電器,那麼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會隨之減少。汽車尾氣中也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應隨時提醒爸爸媽媽上班或外出旅遊時,應乘坐地鐵或公共汽車,儘量少開私家車,這樣能減少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

所以,爲了保護環境,請減少使用電器,少開私家車上班或旅行。

作爲社會的主人,改善地球環境,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如果世界人人環保、天天環保,就可以創造一個嶄新、美麗的世界!

環境史讀後感篇5

人是有思想的,應該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標。但是要因人而異,因社會而異。如果總是無法實現理想,那麼就有可能變成“祥子”,墮落、衰敗,厭惡生活。畢竟能夠一生都能夠堅強的人是少數。追求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改變的過程,然而這一過程會很複雜,人很容易失去自我,失去自我就會迷失方向,甚至墮落。

當一個人無法改變環境的時候,就要學會適應環境。

祥子的悲劇,是他所置身的社會生活環境的產物。小說通過祥子周圍人物及人際關係的描寫,真實地展現了那個黑暗社會的生活面目,展現了軍閥、特務、車廠主們的醜惡面目,以及由他們織成的統治之網對祥子們的壓迫與被壓迫關係的一種變形反映。

整部小說語言生動,文筆剛勁有力,刻畫出了一個個個性鮮明的人物。堪稱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小說裏充斥着的悲涼發人深省,故事離奇感人。所以家喻戶曉,已譯成各種語言流傳多國,在世界文壇都有極重要的影響。這部小說裏所說的事情,的確離我們現在有幾十年了,並且也肯定有藝術加工,但文學總是來源於生活的,是千千萬萬百姓生活中的一曲。通過它,我們至少可以知道:社會曾是那麼的黑暗,希望曾是那麼的渺茫,因爲它畢竟就發生在不久前的中國,發生在這雄雞病危的年代。

現在的社會穩定,經濟也在不斷髮展。作爲青少年,有書讀,而且到處都有人維護着,鼓勵着。所以我們不能辜負新中國對我們的期望。至少,我們要學習駱駝祥子奮發向上的精神。

環境史讀後感篇6

寒假期間,我有幸參加了《0——8歲兒童學習環境創設》寒假共讀活動,在共讀中,我又認認真真地學習了這本書的內容,我也深切地感知到,好書是要多讀幾遍的,因爲在不斷的學習中,我們的經驗水平都在不斷地變化,每一次讀書獲得的感悟是逐步積累的,對比上一次學習這本書,我對這本書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有了聯繫自身生活經驗更多的反思和體會,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結合我的工作實踐經驗,我有了以下幾點感受,也希望與老師們共勉分享。

這本書是一本對我們環境創設非常有指導意義的書,它的內容非常豐富詳實,它分爲19章的內容,每一章的內容都值得反覆地學習和研究。第一到六章總體講述了環境的重要性、要爲兒童創設平等、合理的情感支持環境,進行健康、安全、有效的環境創設;第七章到第十四章講述的是不同遊戲區角的創設;第十五章到十九章,講述的是在環境創設中融入科學技術的學習、創設特殊興趣區、戶外環境的創設以及家園溝通場地的創設等一些比較零散的但是也值得思考的環境創設部分。整本書讀下來,層次分明、脈絡清晰、重點突出,雖然這是一位美國作者撰寫的著作,其中有部分內容不太適應中國幼兒園的國情,但是百分之80的內容都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在第四章:健康、安全的環境創設中,作者提到雖然集體生活增加了兒童感染疾病的概率,但是這對他們卻又好處。早期教育機構應該通過創設和維護安全衛生的環境,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隱患和疾病。周密的考慮和分析,既能實現安全衛生目標,也能爲兒童提供既美觀又能在承擔風險內展示充沛精力的機會。確實,幼兒的安全問題是教育的前提和重中之重,園長也常常說,一個安全事故會抹殺這個幼兒園所有的付出和努力,在所有老師的心裏,安全肯定也是最重要的,我們在進行什麼活動時,都會首先考慮到幼兒的安全問題,但是我們常常會陷入一個誤區,就是安全和遊戲材料和戶外活動的衝突,我們常常會考慮,這個材料危險不能玩,戶外某某遊戲的危險因素太多,不能玩……我們將自己和孩子囿於這樣一個怪圈,也許也是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孩子的發展。其實,孩子玩得越多,自我保護的能力就越強,這句話確實是有道理的,我在班級中也發現,活潑好動的孩子出勤率遠遠大於安靜不好動的孩子,會玩好動的孩子在生活和遊戲中,他們身體發育動作發展、自我保護的能力遠遠大於安靜不好動的孩子。這個現象也在告訴我們,我們保護孩子的方式不是應該堵,而是應該通,幼兒進入幼兒園後,其實就是進入了一個兒童版的小社會,需要在這個環境中學習各項能力,鍛鍊身體機能,保護自己,而不是又被限制在另外一個象牙塔裏面,隔離危險事物,我們需要的是鍛鍊身體機能,在可控的範圍內,學會面對外界的危險,正確的躲避外界的危險,讓幼兒從自身學會愛護自己,保護自己的方法。

在第八章:創設操作區和感覺區中,我對作者提到的一個觀點也深有感觸:小肌肉動作發展困難的兒童比較依賴他人,容易在學習上遇到麻煩,他們可能經常被同學戲弄,從而產生消極的自我概念。教師通常用消極的態度看待這些兒童,錯誤地認爲他們毛手毛腳是因爲不小心或者懶惰。小肌肉動作發展不良的兒童可能會有迴避行爲,這更增強了別人認爲他們缺乏自己主動的印象。看到這一段,我腦子裏面就立刻想到了我們班級一些動作不太靈活的幼兒,在摺紙的時候,有些孩子一點都不折,我還嚴厲地批評了他們,但是我從來沒有考慮到是否是因爲他知道自己折不起來隨意產生的迴避行爲,也許就是這個原因,他們纔會停止摺紙的腳步。不止如此,有些時候,孩子不想做某件事或者進行某項活動,有可能是因爲他的內心知道自己做得不好,因此產生的迴避行爲,這種行爲會影響他們的社會交往和各項能力的發展,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多多注意觀察幼兒,創設更多有趣豐富的操作區,在遊戲中鍛鍊幼兒的動作發展能力,給予他們積極地表揚和支持,減少和消除他們的迴避行爲。

在第九章:創設科學區中,在這一章節的閱讀中,幫助我釐清了一個知識點。就是科學區可以劃分爲物理科學區(包括一些無生命事物的研究:液體、泡泡、沉浮、運動、磁鐵)生命科學器(包括有生命物體、它們之間的關係以及它們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的研究:動物、植物)地球與空間科學區(探究地球、氣候、太陽系和宇宙的科學:泥土、岩石、水與冰)等,對於科學區的環境創設以及科學領域的活動來說,我不是特別擅長,甚至有些概念還是不太清楚,在本章的學習中,我收穫了很多,也梳理了科學區的內容框架,希望在今後的學習中,能夠有效地支持幼兒的深度學習和發展。

在第十三章:創設藝術區中,我對此章節教師支持藝術區學習的策略方面有比較深的印象,在上學期我們每個班級都開展了藝術區的觀察和繪畫表徵解析活動,在南京學習的經歷中,梅花山莊幼兒園開展的繪畫專題的講座中,我們也欣賞到了他們的孩子的繪畫作品,有些作品真的非常美麗有創意,我也在思索應該如何觀察、指導幼兒進行繪畫,讓他們的繪畫作品既有一定的繪畫技能,又充滿了想象力和創造力還能透過繪畫作品感受幼兒的內心世界呢?這本書也有很好的的建議:1.展示名家大師的藝術作品,讓幼兒接觸和了解更多的藝術範本和作品;2.與幼兒討論藝術,瞭解藝術歷史進行藝術點評,啓發人的藝術對話,這樣他們的作品也會更加有內涵;3.提供人生經歷,將藝術和其他的學習課程聯繫起來,讓其對所創造的藝術作品,先有一種感覺,想法或者經歷他們所想表達的。4.教授必要的可以讓兒童成功的合適的藝術技巧,幫助他們更好的表達自己,創造作品。5.認可學習者,這點在竇園長的一次繪本分享《點》中,我也深有體會,當給孩子積極正面的認可時,也許會給一些孩子無窮的力量爆發他們的藝術潛能。6.討論兒童的藝術作品;7.設置挑戰;8.觀察並記錄兒童額藝術創造過程和作品;9.滿足所有學習者的需求。這些措施我覺得都非常有建設性,在今後的藝術區指導中,希望我能學以致用。

以上就是我結合最近的生活工作經驗比較有感觸的幾個方面,這本書非常厚,裏面的內容太多也太值得我繼續學習,我會經常翻閱這本書,將這本著作不斷吃透,將有用的經驗運用到幼兒園的實踐中去。

環境史讀後感篇7

環境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就像一把大傘,爲我們遮風擋雨保護我們的家園,如果離開了這把神奇的傘,那我們的家園就會像撒哈拉大沙漠一樣,一片死氣沉沉,荒無人煙。所以我要向全球發出意示,讓我們一起保護環境吧!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一條條清澈的小溪被污染,變成了臭氣熏天的水溝;一株株美麗的花草樹木被污染,變得黑乎乎的即將凋謝;一棵棵高大的大樹在一陣隆隆的機器聲中倒下……這些殘酷的畫面,就是人類可惡的“傑作”!現在,人類破壞環境越來越嚴重.而且,破壞環境對我們造成的危害極大,它會帶來一系列的災難,如沙塵暴,大雨,山洪,海嘯等自然災害。

然而,近幾年來,地球的環境卻越來越惡劣:全球性氣候變暖,颶風、暴雨等災害性天氣頻繁出現,“非典”、禽流感等傳染性疾病時有發生,給人類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嚴重威脅和許多不便。這些都是人們不斷地“傷害”地球的結果。前幾天,我在報紙上看到這樣一幅漫畫:一個人坐在樹梢上,正在砍他坐着的那根樹枝。“哼,真好笑。”有些人可能會這麼想。難道你就沒有想一想,這僅僅是幅好笑的漫畫嗎?它不正是在諷刺我們嗎?難道你就沒有悟到,它在警告我們:人類在破壞環境的同時,也在不知不覺地傷害自己。

當你走在大街上,如果你想吐痰,你會怎麼做呢?如果你選擇了吐在地上,那麼你想過沒有,你在害自己嗎?一口痰含有大量的病菌,當太陽着時就會繁殖、傳染。同樣,當你砍伐一棵樹,當你挖掉一片草,當你把髒物倒進河流,難道你沒有覺得這是在破壞環境,“傷害”自己嗎?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我要把這句話銘記在心,把這句話當作一顆種子,我會用細心去澆灌它,讓它茁壯成長,讓“愛護環境,人人有責”這句話傳遞下去。我相信,只要我們大家一起自覺保護環境,自覺愛護環境,自覺綠化環境,改善我們的生活環境,就能創造美好的未來!

環境史讀後感篇8

拉開窗簾,看見塵灰漫天飛舞,一粒粒沙塵打的窗戶“啪,啪”響,白色垃圾費的滿天都是,好似要吞噬整個世界,天空變成了灰暗色,無任何生機。

溪流旁,工廠不斷地排放污水,廢氣;樹林裏,工人們無休無止地砍伐着樹木;,汽車不斷地排放尾氣。難道我們就應該這樣對待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嗎?不,保護環境,應從自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可現在很多人來卻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的行爲。

例如:出門時不知道隨手關燈;吸收式,用水太多,放音樂時聲音太大;經常用一次性的東西;破壞樹木。節約,是中華傳統美德,我們應該節約用水、用電;節約用塑料袋;不用泡沫紙做的飯盒;不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勺子等。保護環境,是人人都應該做的事情,我們應該多植樹,不破壞樹木;少用塑料袋,儘量將環保袋代替塑料袋;拒絕噪音污染;不隨手扔垃圾;不隨地吐痰;垃圾應該分類安置;廢棄的電池不要隨點亂扔;不要踐踏草坪;不隨便摘花等。

人類呀!快點醒悟吧!試想,如果沒有了樹木,那麼會帶來泥石流、旱災、洪水等自然災害,灰塵就會佔據天空,許多人就會流離失所;是想,如果不斷的排放廢氣,臭氧層的洞就會擴大,紫外線就會灼傷人類的皮膚,不僅會曬死山上的樹木,還會是鳥兒沒有了家,害蟲沒有了天敵,它們會吃掉農夫的莊稼,人類沒有了糧食就會滅亡;試想,如果總是隨地亂扔垃圾,那我們的城市就會成爲一個垃圾堆,我們的生活也就不會這麼舒適;試想,如果不節約用塑料袋,那麼現在天空上就會飛舞着很多白色垃圾,我們的城市,會成爲什麼樣的景象?

我想要呼籲大家,愛護環境,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