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論實踐論的讀後感7篇

心得體會 閱讀(1.54W)

有意義的讀後感是可以提高讀者的思想高度的,爲了將讀後感寫的有價值,大家都要融入自身的情感,下面是本站小編爲您分享的論實踐論的讀後感7篇,感謝您的參閱。

論實踐論的讀後感7篇

論實踐論的讀後感篇1

最近,依照省廳和警令部“三讀”活動的組織和要求,我仔細閱讀了毛澤東的《實踐論》,深受啓示,總有一種新鮮之氣如春風般撲面而來的感覺,除了因一些舊事遠去的陌生感外,並不覺得煩難。

?實踐論》是辯證唯物主義知道論。我以爲,不懂得哲學的人,是無法深入瞭解事物的,沒有哲學思維功底做襯托,也是無法進行事物籠統思維的,因而,仔細學習哲學非常必要。一九三七年毛澤東之所以以“實踐論”爲題論述知道論問題,有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實踐的觀念是馬克思主義知道論首要和根本的觀念,是馬克思主義知道論的主要特徵。二是黨內存在的“左”傾教條主義,小看實踐,形成我國革新的嚴重損失,用實踐的思維教育廣大黨員和幹部,具有實踐針對性。毛澤東在《實踐論》中總結出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明真理和開展真理。從感性知道而能動地開展到理性知道,又從理性知道而能動地輔導革新實踐,改造片面國際和客觀國際。實踐、知道、再實踐、再知道,這種方式,循環往復以致無量,而實踐和知道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這便是辯證唯物論的悉數知道論,這便是辯證唯物論的知行一致觀。

“實踐、知道、再實踐、再知道,這種方式,循環往復以致無量,而實踐和知道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這便是辯證唯物論的悉數知道論,這便是辯證唯物論的知行一致觀。”這是正確的實踐觀。“自覺投身公安作業實踐中去”,信任這也是關於咱們每一個民警的要求,一起也是新時期公安作業開展的需求。

“實踐是查驗真理的僅有規範”。斷定知道或理論之是否真理,不是依片面上覺得怎麼而定,而是依客觀上社會實踐的成果怎麼而定。真理的規範只能是社會的實踐。不光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明真理和開展真理,實踐是不斷開展改變的,真理又是相對與必定的辯證一致,所以要跟着實踐的改變而開展真理。公安作業,不能把馬克思主義當作教條,不能用理論去切開現實,而應該在實踐中不斷地驗證、修正、彌補、完善作業機制,以習慣新狀況,處理新問題。

堅持“實踐、知道、再實踐、再知道”的知道道路。“實踐、知道、再實踐、再知道,這種方式,循環往復以致無量,而實踐和知道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這是知道的辯證開展進程。依據這一根本原理,在公安作業中必須堅持“實踐、知道、再實踐、再知道”的知道道路,不斷提高作業水平。毛澤東指出:“理性知道依賴於感性知道,感性知道有待於開展到理性知道,從感性知道而片面能動地開展到理性知道,又從理性知道而片面能動地輔導革新實踐,改造片面國際和客觀國際。”因而,對作業目標的知道,就不能滿足於經歷層次,而要通過考慮、實踐,沙裏淘金、去僞存真、由此及彼、由外至內,求得理性知道,總結規則性。對事物的正確知道正是在長時間、詳盡的實踐中,到達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環狀況。

只要在公安作業中斗膽實踐,纔是咱們關於公安作業知道的真理性規範。毛澤東同志關於這句話給了愈加深入精確的詮釋:在社會實踐進程中,人們到達了思維中所料想的成果,所以知道被證明了,假如達不到,就會在實踐中失利,在失利中得到經歷、改正思維,然後獲得成功。

少量民警總抱怨時機太少,時機歷來就不是少,而是時機來了咱們沒有決心和才幹捉住它。時機是留給有預備的人。咱們要活躍提高自我,活躍瞭解各方面常識與經歷,這樣當時機來暫時,咱們才幹掌握時機,發明成功。咱們要捉住時機實踐、知道、再實踐、再知道,才幹做有預備的人。

?實踐論》談到,“感覺只處理現象問題,理論才處理實質問題。這些問題的處理,一點也不能脫離實踐。不管何人要知道什麼事物,除了同那個事物觸摸,即日子於(實踐於)那個事物的環境中,是沒有法子處理的。”這說法看似平鋪直敘,實踐上正是許多人疏忽了的真理。

?實踐論》引導咱們現在、將來各種實踐活動有着極爲深遠的含義。咱們要仔細學習它,並領會其間的思維,應用於咱們的實踐,然後使咱們更好的參加實踐,在實踐中獲取成功,在實踐中得到經歷。

論實踐論的讀後感篇2

讀完這篇文章,使我更深刻地瞭解了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更深層次的含義。

就像我們考試,只是在考試之前發狠的背知識點,背公式,背單詞,背作文,而不是實踐它們。初級的學習階段,學的是啞巴英語。只做題,從不開口說,所以我們單詞背了忘,忘了背,卻沒什麼效果,數學公式也是這樣。

我的一個數學成績好的同學曾經跟我說,他其實不怎麼背公式,碰到了需要公式的題目,再去翻公式。做的題多了,公式自然就記住了,所以往往數學學渣們是背了公式,卻不知在哪兒運用。最重要的是知識不運用於實踐,你會忘記,就像現在給我一張考卷,我肯定考不上這個學校。

對於我們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來說,實踐就是講課,因爲我們是師範類的專業。曾經不止一個老師跟我們說過講課的重要性,相信我們對老師講的好壞也有深刻體會吧。

至今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老師是我的國中數學老師,他完全澆滅了我對數學的希望。他只要我們背公式,賣給我們一本公式書,告訴我們,只要將這本書背下,他包我們能上120。他講考試卷的時候簡單的題不耐煩講,用輕蔑的眼光看着我們,彷彿在說這種題智障纔會錯吧。只是快速提一些重要的點就過了,於是就算我沒有聽懂,也不敢下課去找他再給我講一遍。更可笑的是,難的題他又不會,就讓我們自己看答案,於是我的數學成績一落千丈,從此打消了學理的念頭。

而我最喜歡的老師是我的國中英語老師,他是一個狡猾且奸詐的人。他的課業,從來都很重,我們每天都要聽寫單詞,從一面到一個單元再到整本書。剛開始我很不習慣,因爲只要每天聽錯的單詞超過三個,他就會把我們的本子收上去,重新聽寫過關纔將我們的本子還回來。我從農村的國中升上去,本來英語基礎就薄弱,於是每天的本子都被收上去,積壓在他那裏。後來他看我的本子實在太多了,就把我叫到辦公室去了,原以爲會被批評,但他只是耐心的告訴我,記單詞要多聽看多寫。後來在他的影響下,我的英語水平也有不少的提高。

學校開展的社團活動,修滿第二課堂的速度分才予以畢業,都是爲了讓我們更好的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去大三的校企合作也是爲了培養學生在以後的工作中可以更好的教學,但是我們也不能遲到,理論進行實踐,這樣就尊敬了叫條主義的葡萄字,要懂得變通,就像孔子的因材施教數學題,光公式也是得不了高分的,要學會轉彎,靈活運用。

總之,實踐論教會了我們正確的實踐方法和正確的認識方法,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聞之而不見,雖博必謬,見之而不知,雖識必妄,知之而不行,雖教必困,故世雖有學,而行爲本焉。

論實踐論的讀後感篇3

《實踐論》的命名主要是毛澤東揭露看輕實踐的教條主義這種主觀主義。而這篇文章也很好的闡述了實踐活動的重要性。是決定其他一切活動的東西。我在讀這篇文章時,也讓自己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中國的發展是將馬克思主義原理與具體國情相結合。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強調理論對於實踐的依賴關係,理論的基礎是實踐又轉過來爲實踐服務。列寧也曾說過:“實踐高於理論的認識,因爲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還有直接現實性的品格。”

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的實踐。實踐出真知,這些話都是得到了證實,而不是隨意編造出來的。馬克思主義原理的出現,發展與完善也是經過了實踐的錘鍊。把馬克思主義原理運用到實踐上去的是巴黎公社,由於封建勢力過於強大,資本主義發展不夠完善,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因爲馬克思主義原理在指導實踐的過程中還有需要完善的地方,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加以完善修改。

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與恩格斯根據當時的社會現狀而寫出的理論。他們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再次使用到這一原理的便是俄國的十月革命,在各方面都相對成熟的情況下,馬克思主義發揮了指導作用。讓俄國成功擺脫了封建沙皇的統治,贏得了勝利。這一事例無不向我們證明社會的實踐對真理產生的影響。

理性認識依賴於感性認識,感性認識有待於發展到理性認識,這是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質不同,但又不能互相分離,它們是在實踐的基礎上統一起來的。任何領域的發展都離不開實踐的指引,兩彈一星、載人航天的建造是由程開甲、錢學森、鄧家先等人在無人指導的條件下,對照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一步一步摸索出來的。這個過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探索到正確的方法。

客觀規律的認識能動地改造世界。爲了更好的去適應環境,中國也在探索,所採取的政策也是依據客觀規律,運用主觀能動性更好的去造福世界,造福人類。許多時候需反覆失敗過多次,才能達到和客觀過程的規律性相符合。才能夠改變主觀的東西爲客觀的東西。即在實踐中得到預想的結果。

實踐中不斷地開闢認識真理的道理。在歷史上有右傾機會主義,他們的思想離開了社會的實踐,他們不能站在社會車輪的前頭充任嚮導的工作,他們只知跟在車子後面怨恨車子走得太快了。企圖把它向後拉開倒車。中國從成立到至今,指導理論仍在不斷的發展完善,從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到現今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些都是隨着時代的需求而不斷地加以完善。我們應該堅持主觀和客觀、理論和實踐、知和行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反對一切離開具體歷史的“左”的和右的錯誤思想。

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檢驗和發展真理,從感性認識能動地發展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指導實踐,改造主客觀世界。這便是《實踐論》的大致內容。而我們需要的是從前人的實踐經驗中汲取教訓,更好的運用在我們自己的實踐活動。更好地運用在我們的實踐活動中。少走彎路、分叉路、歪路。

論實踐論的讀後感篇4

從當時的寫作背景看,全國正值革命的關鍵時期,而黨內兩種錯誤思想又不斷的衝擊着革命道路,險些把中國革命帶向危險的地步。作爲當時的明眼人毛澤東審時度勢,寫下這篇實踐論(以及後來的矛盾論)。重點其實是爲了端正思想,把革命思想統一,把革命帶向正路。而事實上,文章一出,也的確獲得不錯的效果。另外,這篇作爲中國哲學史上偉大的著作,在現今的社會上,仍然有着重大的意義,它毛澤東思想對馬列主義繼承和批判的結果,是人類思想的又一大進步。如今,它仍舊指引着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前進方向。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難以忘記它和它的作者對中國革命,對中國建設,對中國歷史所作的貢獻

不知不覺,我就把整篇文章看完了,當然受到文章的強烈震撼。這的確是篇情理兼備的文章。讀完後,我既有文學上的美感,又有哲理上的收穫。我個人覺得,它給我幾個比較重要的啓示是:

1、實踐的必要性和首要性。這其實是認識論的首要的觀點,我們學習了馬列主義這麼多年,這個觀點還是應該不僅深深留在腦裏,還時刻提醒着我們去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凡事須躬親、力行之。

2、有了實踐便有了認識的需要和發生,但是,認識更要比實踐進一步。即文章說的,要在將豐富的感覺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僞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的改造上做工夫。通常我們會被大部分或真或假或虛或實的現象材料所迷惑。這時,就要充分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不忘親身實踐,在一大堆材料中找到自己所要的東西。這種能力在以後的工作中也猶爲重要。

3、實踐對實際的依賴。實踐是實際情況的需要,所以實踐要完全立足於實際情況,從實際出發,產生正確的依據和評估,進一步得到正確的方針和政策。並不斷的將正確的理論運用於再次的實踐中。所以,儘量營造成一個實踐、認識、總結、再實踐的良性循環。

在讀了毛澤東的實踐論之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要積極努力的實踐。實踐論是一篇討論實踐與認識關係的文章,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我認爲,懂得哲學,才能深刻理解事物,有哲學思維功底做鋪墊,也才能進行事物抽象思維的,因此,認真學習哲學十分必要。毛澤東在實踐論中總結出,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從感性認識而能動的發展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而能動的指導實踐,改造世界。

實踐是檢驗真理性的唯一標準,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實踐。不斷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實踐是不斷髮展的實踐論引導着我們現在,將來各種實踐活動有着深遠意義。我們認真學習它,並領悟其中思想,應用於我們的實踐,從而是我更好的參與實踐,在實踐中獲取成功,在實踐中得到經驗。一些人因爲害怕而不敢去實踐,錯過了驗證一些事情的機會。在認識的過程中,他們就錯失了第一步,失去了對外界事物的接觸。還有一些人憑着自己的經驗,以爲自己已經可以了,不用再去實踐,可是真正付諸實踐的時候,又會是另一種光景。人們想得到工作的勝利,即得到預想的結果,想要得到滋生價值的實現,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符合於客觀世界的規律性。如果不合,就會在實踐中失敗。人們經過失敗之後,也就從失敗取得教訓,所謂"失敗乃成功之母","吃一塹長一智",就是這個道理。

對實踐重要性的認識,我們才能夠學到更多的東西,才能更好的成長。面對現在競爭激烈的社會,我們應該提高我們的認識。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的動力。對於即將走入社會的我們,需要提高的認識和能力有很多,而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參與社會實踐。想現在的我們,都會找一些兼職做,鍛鍊自己的能力,增加自己的社會經驗,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有些事只有自己經歷過纔會知道。又了經歷,也讓我們瞭解了這個社會的現實,也爲步入社會提前做好了思想準備。通過社會實踐,我們才能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才能更好的實現我們的人生價值。

論實踐論的讀後感篇5

大二上學期,跟着馬原老師的步伐,我閱讀了偉大領袖毛澤東的著作《實踐論》。《實踐論》是毛主席借用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觀點揭露黨內的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特別是教條主義的主觀主義錯誤而寫的以實踐觀點爲基礎,以認識和實踐的辯證統一爲中心,強調人類的生產活動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的一本書。

中國人有一句老話:“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句話對於人們的實踐是真理,對於認識論也是真理。離開實踐的認識是不可能的。馬克思列寧主義並沒有結束真理,而是在實踐中不斷地開闢認識真理的道路。

實踐是思考的物化,沒有實踐的人,只會是碌碌無爲的空想家。

?紙上談兵》的例子不停的在提醒着我們,不會實踐的空想只會被那些實踐家們擊得遍體凌傷。“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成天對非常之觀充滿想象,卻不敢親自去看看的人,“於人爲可譏,而在己爲有悔。”王安石領悟了這些道理,於是他勇於把自己對國事的思考付諸於實踐,掀起浩浩蕩蕩的“王安石變法”。盡其志也,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其乎?

傷仲永,傷的不僅僅是少年成名,江郎才盡的悲哀與無奈,更多的,是對仲永父親淺薄無知,坐吃山空,沒有對仲永才華加以雕琢,在實踐中深造孩子的潛力,最終泯然衆人矣。

論實踐論的讀後感篇6

《實踐論》一文是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1937年7月的論文著作。現收集於《毛澤東選集》中,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文章。

時值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抗日革命戰爭即將到來。在中國共產黨內,曾經有一部分教條主義的人長期拒絕中國革命的經驗,否認馬克思主義不是教條而是行動的指南這個真理,而只生吞活剝馬克思主義書籍中的隻言片語,去嚇唬人們;還有另一部分經驗主義的人長期拘守於自身的片斷經驗,不瞭解理論對於革命實踐的重要性,看不見革命的全局,雖然也是辛苦地但卻是盲目地在工作。這兩類人的錯誤思想,特別是教條主義思想,曾經在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四年使得中國革命受了極大的損失,而教條主義者卻是披着馬克思主義的外衣迷惑了廣大的同志。爲了用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觀點去揭露黨內的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特別是教條主義這些主觀主義的錯誤,於1937年7月毛澤東寫了《實踐論》這篇文章。毛澤東曾以這篇文章的觀點在延安抗日軍事政治大學作過演講,目的在於揭露輕視實踐的教條主義觀點,教育披着馬克思主義迷惑廣大羣衆的同志,使他們理論聯繫到具體的革命實踐中來。

?實踐論》以認識和實踐即知與行的辯證關係爲中心全面系統地闡和發揮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基本原理。具體地論述了實踐及其在認識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強調人類的生產活動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

首先,文章闡明瞭實踐的基本形式,實踐和認識的關係及實踐在認識地位中的地位。指出馬克思主義認爲人類的生產活動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人的社會實踐,不限於生產活動一種形式,還有多種其他形式,階級鬥爭,政治生活,科學藝術活動,總之社會實際生活的一切領域都是社會人所參與的。所以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把實踐提到第一位,認爲人的實踐一點也離不開、排斥一切否認實踐的重要性,使認識離開實踐的錯誤理論。並且,無論從認識的源泉,認識的發展動力,還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標準來看,都離不開人的實踐活動。總之,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

其次,文章闡述了認識的發展過程,指出認識過程要經過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和由理論到實踐兩次飛躍。實現兩次飛躍之後,認識運動既完成了,又沒有完成,因爲認識的發展過程是無限的,是階段性和無限性的統一。

再次,闡述了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強調絕對真理是有的,但它存在於相對真理之中,離開相對真理的絕對真理是不存在的。無數相對真理的總和,就是絕對的真理。並着重指出,馬克思列寧主義並沒有結束真理,而是在實踐中不斷開闢和認識真理的道路。提出了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任務,指出無產階級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鬥爭,包括了實現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的任務。

此外,文章還對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主要內容作了高度概括。指出通過實踐來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和發展真理,從感性認識而能動地發展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能動地指導革命實踐,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行了高一級的程度。

?實踐論》爲我們提供了認識事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我們在認識事物的時候,要不急不躁,由表及裏,全面觀察,有感性到理性,理解事物的演進變化,分清事物彼此間的區別聯繫,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循環往復,不斷加深對事物的認識。具體地說就是在對任何事情沒有做出深入瞭解、分析的前提下,都不要急於作出任何結論。

在應對、處理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先要觀察事物的外在屬性,儘可能多地從不同側面觀察事物的特性,詳細的描述事物的外在特性要素,從感性上對其進行整體感知。其次更重要的是,觀察事物的內在屬性,探尋事物的內在屬性,儘可能地多舉事物內在特性之間的各個要素。任何一事物的發展都是內外因相結合作用的,外因是事物發展的條件,內因是其根本性的東西。我們在認識事物發展的時候,不僅要分清事物發展所處的階段、地位,運用普遍的、聯繫的、全面的、發展的眼光來看待之。對事物的外在形式,表象的東西進行觀察、分析進而上升到事物內部特性的認識,即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實現認識論實踐的第一次飛躍。

在實現實踐論第一次飛躍之後,我們應該將實踐認識理論返回的實踐中去,接受實踐的考驗,進一步去指導實踐。我們學習、認識、觀察事物過程就是理論聯繫指導實踐的過程。我們學習別人的正確的東西,用之來指導我們的實踐,反之,我們在實踐的同時也檢驗了別人理論的正確與否?重複往返,不斷深入。正確的理論不斷指導我們的生活實踐,影響着整個人類社會的認識和發展。

在認識的過程中,理性認識還依賴於感性認識,我們必需堅持反對唯理論即只承認理性的實在性,不承認經驗的實在性,以爲只有理性靠得住,經驗是靠不住的。經驗論錯誤在於不知感性才材料固然是客觀外界的真實反映,這兩種認識錯誤多我們都是不利的。而認識有待於深化認識事物要完全地反映整體,反映事物的本質和內部規律性,這就需要我們用腦子思考,將豐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僞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的改造,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正如《實踐論》所述的,認識與實踐是相互統一的,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本質規定。我們在生活、學習實踐中要用到這一原理,必需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言之有物,不說空話。在實踐中堅持和發展真理,正確認識和改造世界,全面貫徹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思想路線。在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首先要認識自我。只有認識你自己才能改造你自己,進而認識和改造世界。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是上帝安排給我們的任務,這過程中我們要堅持認識與實踐的統一。因爲此兩者是相互依賴,彼此制約的。我們認識世界就是爲了改造世界,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又必需正確地認識世界。這需要我們提高自己觀察處理問題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的能力,尤其是實踐能力,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勿犯教條主義、經驗主義。堅持自己的立場,不能人云亦云。

爲了更好地認識自己、改造自己進而認識和改造世界,包括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我們要在實踐中堅持和發展真理,當然真理是相對的。這需要我們努力做到以正確的理論爲指導,對待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必需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不斷進行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做到堅持和發展的統一。只有創新,才能不斷髮展,創新又是堅持和繼承爲前提的。把繼承和創新統一起來,理論才能真正順應時代和實踐的呼喚,體現於時俱進的要求。

?實踐論》是一篇傑出的具有創造性的貢獻的馬克思主義著作,既豐富和發展了《反對本本主義》關於從實際出發,調查研究,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思想。深刻地闡明瞭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中實事求是的基本觀點,科學地解決了幾千年來中國哲學史上爭論不休的行、知問題,爲中國哲學的發展增添了極其光輝的一頁。它與《矛盾論》等爲我們黨確立了科學的思想路線的理論基礎,爲延安整風作了理論準備,也爲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發展奠定了思想基礎。

作爲二十一世紀的青年,我們必需應該努力學習理論知識,並不斷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堅持理論聯繫實際,一切從實際出發,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全面落實行動,用知識武裝自己,在實踐中檢驗自己。注重理論實踐創新,激發自己不斷學習理論知識、實踐的激情,不斷拓展自己的新視野。不斷探索科學真理,弘揚科學精神,人文精神,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質,做到看清對象,有的放矢,對自己,對社會生活的理想付諸行動。不斷提高認識和實踐的素質的能力,爭取做有爲的青年,成爲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

論實踐論的讀後感篇7

?實踐論》問題雖爲“實踐論”,但其論述的過程卻始終不離開認識。認識來源於實踐,我們要用認識來被動的作用於實踐。不管是開展工作還是認識自然都是由點到面,有片面到更多的方面。我們在不斷地實踐和探索中,通過理解觀察外部信息,構成了對事物表象的認識,即感性認識,再積累必須的資料加以整理、歸納和總結,便會得到事物之間地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繫,即規律。構成了對規律的認識,這纔到了理論層面。當然理論還需要經過時間的檢驗即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和堅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而我閱讀毛澤東同志的《實踐論》,便覺得裏面的許多觀點可以讓我聯繫到自己的人生髮展中遇到的困難以及自己將來發展的道路。其實人生的發展也符合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馬克思主義者認爲,生產活動決定一切活動,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假如我們的學習活動決定一切日常活動,是最基本的行爲活動。由這樣基礎可以得到書會成爲我們自身發展的源泉,然而大學我們的日常生活形式變得多樣化。不僅要學習課內的,更要參加社團活動來鍛鍊自己。不同的同學的學習重點是不一樣的,就實踐論中所說,人的社會實踐,不限於生產活動一種形式,還有很多其他的活動。而成爲一位有主見有勇氣有思想的大學生,是可以從課外活動,校外活動和書本中這些不同的方式學到的。生活活動是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最終人的能力達成一定高度。而人們的認識不論其他情況也是一步一步的由低級向高級發展。而有了哲學觀點的支撐,無論在發展道路上遇到多少款男,發展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趨勢是必然的,只要把握好每一個經歷和體會,善於實踐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