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蝗蟲讀後感7篇

心得體會 閱讀(5.14K)

撰寫一篇讀後感可以加強人們對書上劇情的分析,什麼樣的讀後感纔會讓人讀來過目不忘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爲您分享的蝗蟲讀後感7篇,感謝您的參閱。

蝗蟲讀後感7篇

蝗蟲讀後感篇1

科學,並不只是一篇卓有成就的論文,一本富有哲理的書,有時僅僅只是一個小小池塘,一個陰暗角落,一隻微不足道昆蟲。

今天,我讀了《昆蟲記》。一開始聽到這個名字,我就認爲是一本關於昆蟲且枯燥乏味的書。可媽媽堅持讓我讀完。

我被迫走進了圖書館,經過詢問,從書架上抽出了它。無可奈何地坐下,翻開第一頁,不久,我便沉醉在故事中。文字的清涼,沖走了我內心的燥熱。指尖輕輕掠過文字,隨着目光,我彷彿看見了小時的法布爾輕輕蹲在池塘邊,凝視者池塘,盯着小昆蟲,生怕錯過哪一個細節;我看見了法布爾聽說要養鴨子時的興奮以及照顧鴨子的無微不至;我看到了父親責罵法布爾時的沮喪……

時間快速的流逝,我仍沉浸在故事中,轉眼間,我已讀完兩章,讀到了正文部分。出乎我的意料,它並不索然無味。法布爾描寫地十分詳細嚴謹又不失幽默感。從中我瞭解到了衣冠整齊的毛蟲、聰明卻又愚笨的的黃蜂、“爲民除害”的赤條蜂、兇狠的狼蛛等等。

讀着這一個個科普性的文章,我一點兒也感受不到厭倦,法布爾不解剖昆蟲還可以將昆蟲描寫地那麼細緻,描述地一清二楚,這一點還是讓我驚訝得。

法布爾不僅僅只是在書上記錄了昆蟲的習性,細讀起來,還可以感悟到其中的道理:被管蟲母親想盡一切方法將子孫照顧地好好得,甚至還將自己的皮奉獻出來,這難道不是天下父母的真實寫照麼?黃蜂被困於玻璃罩中,不去挖地道,只是一味地衝向太陽。結果便是撞在玻璃上,一次又一次地落下來,這不就是說明了懂得變通的重要性嗎?對於寄生蟲的惡劣行爲的描述,不也是對於那些自己不勞動,靠別人養活、依附別人來生活的懶漢的批判嗎?

我也知道了許多知識,許多的事情並不是像我們瞭解的那樣,比如蟬和螞蟻。讀完蟬與螞蟻這一章節,我才知道蟬並不是如寓言所說的那樣:整日只知道唱歌,到了冬日卻一無所有。相反,寓言中兢兢業業的螞蟻纔是真正的掠奪者。它們憑藉着人數衆多的優勢來把蟬從蟬自己辛辛苦苦“挖”出的“井”上趕走,掠奪過來的源泉很快便乾涸,於是它們便去搶奪另一個。我也深有感觸:螞蟻憑藉着自己的野蠻得來的利益是不長久的,它們還得費勁心思去搶奪另一個。這也就宛如我們的學習,一時走的運並不能利用到下一次,運用到一生。我們還應努力學習,將“地基”打牢,這樣才能使“樓房”建得踏實。

隨着時間的流逝,落日的餘暉漸漸地消失在地平線,窗外的樹木漸漸穿上了青黛色的外衣。耳邊響起蟬的叫聲,原來喧鬧的聲音在我的耳中變成了優美的歌聲,它彷彿在呼喚我:“快來探索大自然的奧祕吧!”

蝗蟲讀後感篇2

無意中整理書架,看到了一本《昆蟲記》,連我自己都詫異,我努力回想是什麼時候買的,可實在想不起來了。

再一次閱讀,我發現《昆蟲記》雖然沒有小說的好看,沒有笑話的幽默,沒有童話的美好,但它很真實地體現了作者對生命和大自然的熱愛!

?昆蟲記》的作者是讓•亨利•法布爾。他以散文式的文筆向大家講述了許許多多的昆蟲的景況,有關昆蟲的進食、保護自己、交配、養育後代等等,都做了詳盡的描述。法布爾懷着對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之情,五十餘年深入到昆蟲世界中,用畢生的經歷對昆蟲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實驗,真實、細微、詳實地記錄了昆蟲的本能和特徵,用第一手資料將紛繁複雜的昆蟲世界真實而形象地展現在我們眼前!

我非常喜歡《昆蟲記》中的那些小昆蟲們,它們一個個是那麼的活靈活現、栩栩如生,佈滿着靈性,讓我看了之後覺得十分可愛,就連討厭的糞金龜都讓我看了覺得妙趣橫生。我更佩服法布爾的毅力,因爲《昆蟲記》這部書共31個片段,長達二三百萬字,再加上作者細細觀察這些昆蟲,不知道需要多少個春秋才能完成這部着作。《昆蟲記》不但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着作,更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它讓我瞭解了爲自己喜愛的東西而付出一切去追求的精神,瞭解了一種追隨遠離塵囂世界的高雅情趣,更重要的是讓我懂得了什麼叫做尊重。

作者寫出這些都是因爲他仔細觀察,而我呢,則是一個不太會觀察生活的人,所以,以前老師叫我們寫觀察類的作文時我也總是絞盡腦汁也想不出題材。現在,我看了《昆蟲記》才明白了:應該對周圍的所有的事仔細觀察,才能做到無處不文章。瞧,即使是小小的昆蟲也蘊含着大學問呢!

如果你問我:“這本書真的有這麼好看、有趣、並且生動嗎?”我一定會不假思索地回答你:“當然了,不信你看看。它會帶你一起闖進一個奇妙、充滿幻想的昆蟲世界。”

法布爾讓我瞭解昆蟲世界,而昆蟲則讓我永遠記住法布爾!

蝗蟲讀後感篇3

第一次讀《昆蟲記》,不知怎麼的它就吸引了我。這是一部描述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平實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敘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蟲子們翩然登場,多麼奇異、有趣的故事啊!法布爾的《昆蟲記》,讓我沒有夢幻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放大鏡、潮溼、星辰,還有蟲子氣味的存在,彷彿置身於現場一樣。《昆蟲記》不是作家創造出來的世界,它不同於小說,它們是最基本的事實!是法布爾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獨自的,安靜的,幾乎與世隔絕的寂寞與艱辛。它使我第一次進入了一個生動的昆蟲世界。

接着往下看,《昆蟲記》是一個個有趣的故事:“螳螂是一種十分兇殘的動物,然而在它剛剛擁有生命的初期,也會犧牲在個頭兒最小的螞蟻的魔爪下。”蜘蛛織網,“即使用了圓規、尺子之類的工具,也沒有一個設計家能畫出一個比這更規範的網來”,豐富的故事情節使我浮想聯翩。看着看着,這些蟲子們漸漸地清晰起來,我思考着:如果我們保護環境,不污染環境,這些蟲子是不是還會在呢?現在的環境惡化,又是不是在以後還會有呢?我仔細地想着這彼此之間的關係,這一次的閱讀,《昆蟲記》爲我打開了一扇全新的門。

在作者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爲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爲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難怪魯迅把《昆蟲記》奉爲"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我歎服法布爾爲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昆蟲記》讓我眼界開闊了,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了,理解問題的深度也將超越以往。我覺得《昆蟲記》是值得閱讀的好書,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地閱讀一下《昆蟲記》,讀出滋味,讀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得更多。

蝗蟲讀後感篇4

近日,我讀完了《昆蟲記》這本書,感觸很深。

這本書的作者通過仔細觀察,多次實驗,細緻描寫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作者寫得生動有趣,讀者讀得興趣盎然。

整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極。這都要歸功於作者的仔細觀察,細緻描寫。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着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後面,還生長着一些大牙,一共有三個。“爲首的那條松毛蟲一面探測,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測定土的性質”等,這些只有仔細觀察才能寫出來。光是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細緻描寫,讀者才能看懂,又如“這小筒的外貌,有點像絲織品,白裏略秀一點紅,小筒的上面疊着一層層鱗片,就跟屋頂上的瓦片似的”等,這些細緻描寫,使整本書寫得更加生動、具體,引人入勝。

昆蟲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沒讀這本書之前,我不知道管蟲會穿“衣服”,不知道鬆蛾蟲會預測天氣,也不知道小蜘蛛會用絲線飛到各個地方。現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動物的思維方式比人還高,例如赤條蜂給卵留食物時,是把毛毛蟲弄得不能動,失去知覺,而不是殺死毛毛蟲,這樣,就可以給食物“免費”保鮮。又如舍腰鋒給卵捕蜘蛛時,是隻捕小的,這樣每隻就可以使小蟲只要一頓就可吃完,每頓就可吃到新鮮的,怎麼樣?聰明吧!

作者寫出這些都是因爲他仔細觀察,而我,則是一個不太會觀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師叫我寫作文時候,我總想不到題材。不過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課的路上,我發現了一隊螞蟻正在搬食物,經過觀察我發現,螞蟻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塊,然後頂在頭上,搬回窩裏,然後原路回,再搬。這次我雖然仔細觀察了,但這是對我感興趣的事。現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對我們感興趣的事仔細觀察,應該對周圍的所有的事仔細觀察,才能做到無處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蟲也蘊含着大學問呢!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瞭解世界的奇妙。這是讀完《昆蟲記》後,我深刻體會到的。

蝗蟲讀後感篇5

法國作家雨果曾評論這本書:“昆蟲界的荷馬”。

美國作家羅蘭曾評論這本書的作者:“掌握田野間無數蟲子祕密的語言大師。”

中國作家周作人曾評論:“羨慕有這樣好書看的另國少年,也希望中國有人來做這翻譯編纂的事業。”是什麼書在世界上享有如此高的盛譽。這就是一代巨匠法布爾寫的《昆蟲記》。

法布爾出生在法國一個貧窮農民的家中。家庭環境造就了對昆蟲的喜愛。法布爾享年92歲,是昆蟲觀察導致了他的長壽嗎?

我的印象中《昆蟲記》一書中,對我影響最大的一個章節名爲《綠色蟈蟈》顧名思義,本章講的是蟈蟈。

“有時我甚至還看到蟈蟈非常勇敢地縱身追捕蟬。而蟬則驚慌失措地飛起逃竄”讀到這裏。我不禁皺了皺眉頭,爲了奪得音樂界的花魁,竟不惜將自己最大的對手——蟬趕盡殺絕嗎?讀到這,我對蟈蟈的形象改觀了,從前那隻只會唱歌,無憂無慮的小蟲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爲了達成目標而不擇手段的瘋狂殺蟲魔!我繼續下讀:“就像鷹在天空中追捕雲雀一樣,但是這種以劫掠爲生的鳥比昆蟲低劣。”讀到這兒,我產生了一個疑問:爲什麼在法布爾筆下,那個狂放不羈霸氣的王者怎麼會比一隻蟲子低劣呢?在下文,我得到了解答:“它是進攻比它弱的東西,而蟈蟈則相反,它進攻比自己大得多,強壯有力得多的龐然大物。”蟈蟈在我心中的形象又一次改變了,成了一個英勇無畏的勇者形象。

繼續下讀,我發現法布爾筆下的蟈蟈有許多人性的缺點:殘忍、貪婪、自私……但也有許多人性的優點:勇敢、寬容……蟲性和人性是一樣的嗎?我陷入了沉思。

我歎服於法布爾爲探索大自然所付出的精神,也明白了蟲與人只是外觀形態上的不同,蟲性與人性一般無二。

法布爾,以昆蟲爲琴絃撥響人類命運顫音的巨匠。

蝗蟲讀後感篇6

看了《昆蟲記》後,我完全被這本書給迷住了,原來昆蟲世界裏有這麼多的奧祕!

?昆蟲記》的內容豐富而有趣,這是一部描述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的科普書。我在裏面學到了好多知識。例如:螳螂是怎樣產卵,蜣螂是如何把另一隻蜣螂的糞球搶走的……

我覺得這本書中講的幾個昆蟲中,最笨的是蟬,它在產卵時,有一種比螞蟻還小的小蟲子,也會在那一堆卵裏產上它的卵,而這種小蟲發育要比蟬快好幾個月。這種蟲子的幼蟲便是拿蟬的卵作爲食物。

在裏面,我最喜歡的是母甲蟲,並不是因爲它有美麗的外表,而是因爲它對孩子的愛。我最討厭的就是賊甲蟲,是因爲它們不靠自己的勞動來尋找食物,只會有卑鄙的手段來獲取別人辛辛苦苦找到的食物。

?昆蟲記》這篇著作是法國的著名科學家,科普家_法布爾。看完這本書,我懂得了看問題不能光聽別人講,而要自己去觀察,思考,實踐,探究,從而尋找正確的答案,而且觀察事物要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要一分爲二的去研究和思考問題。

?昆蟲記》不同與小說,它是最基本的事實,是法布爾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獨自的,安靜的,是幾乎與世隔離的寂寞和艱辛。

?昆蟲記》不僅讓我瞭解了昆蟲,改變了我對昆蟲不正確的看法,它還教會了我許多的道理,學會了如何去觀察事物和研究問題。

我挺佩服法布爾的,因爲他不怕困難,不論是夏日炎炎,還是寒冷的冬天,他都要捉到活着的昆蟲來觀察,法布爾每次出去,都要裝兩口袋昆蟲來觀察,而且還會保護它們。

如果我們平時學習也像法布爾這麼努力,堅持不懈的話,那我們一定會取得好成績的。

蝗蟲讀後感篇7

每次,翻開手中的這本《昆蟲記》,閱讀到書中作者潛心研究昆蟲、觀察昆蟲的一幕幕時,我總是會被他所折服,《昆蟲記》是一部不朽的佳作。文章的語言淺顯易懂,爲我們介紹了昆蟲世界的各種趣聞逸事,是一部集知識、趣味、文學、哲理於一體的散文集。這本書精選了有關紅螞蟻、蜜蜂、蝴蝶、螳螂、金步甲、蜘蛛等各種較爲在生活中常見的昆蟲,讓我在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中學習了科普知識。

那麼,我就說書中的建築大師迷宮蛛吧。迷宮蛛也叫作圓網蛛。它是個無與倫比的紡織工人,它用蛛網來獵取那些自投羅網的小蟲子們,坐享其成,可謂“得來全不費工夫”啊!它的身體是灰色的,胸有兩條寬闊的黑色飾帶,飾帶中間夾着白道子和褐色的斑點,不過到快要產卵的時候,圓網蛛就要搬家了,它結的絲囊色澤鮮亮、外觀富麗精緻。

在圓網蛛產完卵後,它最偉大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大約在九月中旬,小蜘蛛們卵化出來了,但它們要在這個袋子裏過冬。歲月無情,母蜘蛛的食量漸漸小了起來,體力也不足了,雖然如此,它還能維持四五個星期的壽命。但在離開這個世界之前,它繼續拖着蹣跚的步子不停地巡視。最後。在十月底的時候,它用最後的一點力氣替孩子們咬破巢的牆壁,精疲力盡地死去了。

讀到這裏,我覺得母蛛盡了一個最慈愛的母親所應盡的全部責任,我十分感動,母蛛的愛是無私的,是偉大的。母蛛偉大的精神讓我想起一句名言:世上最偉的力量就是母愛。

想到自已的母親,在我的成長道路上,不管發生了什麼事情,她總是鼓勵我,幫助我,我要感謝她。將來,我也要向她對我一樣地對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