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走到人生邊讀後感8篇

心得體會 閱讀(3.04W)

一篇有意義的讀後感是需要結合實際的故事內容的,讀後感寫得有感染力可以吸引更多的人來閱讀,本站小編今天就爲您帶來了走到人生邊讀後感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走到人生邊讀後感8篇

走到人生邊讀後感篇1

花了一天的時間讀完這本《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對楊絳先生有了更深的瞭解,也有了更多的欽佩。

首先,該書是在楊絳先生96歲時寫成,也許很多人在這個年紀,已經病臥於牀,無心學術,抑或是早已命歸西天,去了另一個世界。可又正是這個年紀,正是走到人生邊上的時候,對人生的感慨也是最多的,楊絳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寫下這一本書。

人活在世上的價值到底有什麼?楊先生在書中不止一次的思考這個問題。楊先生在書的一開頭就提到了死的問題,按着中國的抑或是世界其他地方的傳統,說死都是不好的,可不提不代表不用面對。人類懼怕死亡,是普遍的規律,所以有很多淡化死亡的說法,有說去往天堂的,有說去往西天的,但天堂和西天在如今的科學下不都不復存在了嗎?

對於人生一世到底有何價值,楊絳先生提出,重要的不是一個人在他或她的一生中作出了多大貢獻,而是本身身爲人、身爲萬物之靈這件事就很重要。人只有認識到自己真正價值所在,纔不會因建功立業而沾沾自喜,也不會因默默無聞而自怨自艾。

書中也提到了對善惡的思考,性善和性惡,兩個矛盾的方面,一直被人所爭論。現在或許大都相信性惡論,於是出現各種各樣的"信任危機",就拿我們來說,好逸惡勞就是我們經常表現出來的惡。不到最後關頭絕不完成任務甚至到了最後關頭也完不成,這種現象叫"懶癌",在多少人身上,懶癌體現得淋漓盡致。而楊先生在書中則是從人的本性出發,提出人的靈性良心是主宰着人之善惡的關鍵。靈性良心佔上風,人們就可剋制住小我,控制住貪逸的本性,靈性良心被棄置,那這個人的良心也就輸了,內心的慾望膨脹,往往變成極惡之人諸如希特勒,墨索里尼之類。本性是好的,才改的好,本性就是惡的,怎樣也變不回好的,這也是我自己認同的。

我慶幸我還走在人生的中央,很多問題可以從現在開始重新思考。我也相信我們的本性是好的,是可以改過來的,是可以變勤奮的。

走到人生邊讀後感篇2

“有修養的人,能喜怒不形於色。但不形於色,未必喜怒不影響他的判斷選擇。要等感情得到了相當的滿足或發泄,平靜下來,智力纔不受感情的驅使。”這是楊絳先生《走到人生邊上》一書中出現的一句話,也是我讀完這本書後記憶最深的一句話。

人生路慢慢,誰也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誰也不知道自己接下來會經歷什麼,但是唯一能讓自己掌控的也就只有自身的修養了。其實對於我一個二十出頭的小夥子來說,我並不能說自己有多好的修養,但是每次我看到一些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情緒的人,我就特別崇拜他們。

在我看來,修養中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被自己的情緒所左右,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以前我是個非常衝動的人,在遇到任何意外事情的時候,都非常慌張,遇到不符合自己心意的事的時候,總是非常的情緒化。其實這些毛病我自己非常清楚,但是就是不知道怎麼去改。直到有一次,和一個變化很大的朋友聊天時,他談起說他在“修身養性”,看了很多很有意思的書。其中有一本就是今天談到的《走到人生邊上》。我這個朋友以前就是一個玩世不恭的人,結果因爲一次事情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之後性格大變,開始看起書來。他曾跟我說過,楊絳先生是一個非常來不起的人物,她所經歷的一切,好像是在告訴我們這代年輕人要熱愛生活,並且要懂得讓自己的生活更加有意義,而在爲人處世當中,一定要謙遜,做一個有修養的人。也正是因爲朋友的變化,讓我對人的性格有了更深的領悟。也讓我在參軍之後,不再像從前一樣的浮躁,當然在親自讀完這本書之後,我發現自己感受到的東西,遠遠比朋友口中所談論的要多得多。

一個人的素養往往體現這個人的待人處事方面,有人說你“公德心”、“道德感”其實這都和我們的素養息息相關。老師要講師德,軍人也是一樣的,各行各業都有各種職業道德,這也是我們必須要遵守的,現在作爲一名普通的`解放軍,我也應該隨時管理好自己,隨時對自己有高要求,做一個有素質的軍人。

走到人生邊讀後感篇3

這是楊絳先生在96歲高齡寫的一本書,楊絳是錢鍾書先生的夫人,在一次機遇偶然的情況下讀完了它,最開始被吸引還是裏面的鬼故事內容。這本書所講述的內容正如書名一樣直白:走在人生邊上。像是和自己的一生進行對話一樣,有生死、有命運、有靈魂、有鬼神,跨越了近一個世紀,將生、老、病、死的非常平靜的述說着。

鬼打牆、鬼附身、古代刑場這些非常靈異的事情,在這本書裏都進行詳細了描述,這些東西本不適合在這裏被提及。書裏面提及了楊絳先生年輕時候的一個同學,家裏般進了非常大的一個院子,這個院子以前是清朝的一個斷頭臺刑場。自從搬進去住之後,一家人接連變故,非常瘮人。從一個老人家的說出這些,說實話,我是信的。楊絳先生對唯物主義、唯心主義、人的信念都進行了思考,修身之道、品德修養。人的可貴之處在於人的本身,無盡的苦惱。“曾爲靈性良心奮鬥的人,看到自己的無能爲力而灰心絕望,覺得人生只是一場無可奈何的空虛”。“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最妙曼的”。

讀完《走到人生邊上》,感嘆楊絳女士在九十多歲的高齡下,那麼平靜的對待生活、平靜的思考。作者一輩子經歷了非常多的苦難,生離死別,到臨了對人生看的無比通透,無比豁達。這種心態,是令人無比讓人敬佩的。

走到人生邊讀後感篇4

楊絳先生老年說的話必定是有一定道理的,她也悟出了很多很多道理,下面,我來就她的這本《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一書中結合她所說,說說我的看法。

走到了人生的邊上,楊絳先生對生活一定有很多的感悟,雖然她自己覺得自己老了,但是她並不是那種消極的人吧可以說。她說:“我們不能因爲看不見而斷爲不存在。”這是在討論鬼神的存在與不存在,也許鬼神是有的,也許鬼神也是沒有的。

“我認爲,身後的事,無由得知,我的自問自答,只限於今生今世。”這是一種活在當下的生活態度,我覺得人就應該要這樣,就事論事。

開始看到楊絳先生說人有靈魂的時候,我覺得這有點荒誕,因爲我是無神論者,我認爲先生的想法不對,看到先生後來寫的靈與肉我纔想清楚,人應該是有靈魂的,不然就只有一個肉體而沒有靈魂,那不就是很呆的了嗎?

“每個人如回顧自己一生的經歷,會看到某事錯了,某事是不該的。但當時或是出於私心,或是出於無知,或虛榮,或驕矜等等,於是做了不該做的事,或該做的沒做,犯了種種錯誤。而事情已經過去。靈性良心事後負疚抱愧,已追悔莫及。當時卻是不由自主。”或許每個人回顧自己的過往中都常常爲自己的做的不好的事愧疚,包括我自己,但是我們總是在事後纔會領悟,有的事情只有做過才知道會是怎樣,纔會知道以後該是怎樣。我回顧自己做的不好的事情的時候,我也時常感到後悔愧疚,不好意思。然後又漸漸忘掉,除非經過某件事除非有人提起,又不會太注意這些不好的事,這真的是一種複雜的心理,可是認真來說,這又不是很複雜。

人各有命,或許我們的命好,或許我們的命不好。我們不能選擇我們一出生下來就有的環境,但是我們卻可以選擇我們自己以後的命。就像農村百姓殉國,也是自己選擇自己的命,這是一種高尚!

“聲名顯赫的人,死後沒多久,就被人淡忘了。淡忘倒也罷了,被不相識,不相知的人說長道短,甚至戲說,惡搞,沒完沒了,死而有知,必定不會舒服”可見後世人對死去的人的評論,如果是讚揚,那必定會令人欣喜,如果是批評,那定會令人不舒服,說到這裏,問題也來了,我們不能隨便評價別人,不能隨便請假某件事情的好壞。

我們常常在照鏡子的時候認爲自己多麼多麼好看,認爲鏡子裏的自己有時候纔是真正的自己,其實並不然,有的鏡子會把醜照成美,商場裏的大鏡子一定是會把人照的美美的,不然怎麼能夠讓顧客買衣服呢?我們自己單獨照鏡子的時候也是這種心理,自己總是好看的吧,鏡子裏的自己多麼多麼好看。但是有時候我們只有真正的認清了自己,才能夠做一個足夠好的人。

“假如人死了,靈魂還保持生前的面貌,美人也罷了,不美的人,永遠那副模樣,自己也會嫌,還不如聊齋裏那個畫皮的妖精,能每夜把自己畫得更美些,可是任意變樣兒,親人不復相識,只好做孤鬼了。”女生都有一顆愛美的心,或許男生也都有一顆愛美的心。可是如果容顏不變,多年以後,我們真的還能說這是自己嗎?

人生的哲理是無窮無盡的,有許多許多我還沒有參透,我正在參透的過程中,就走到了人生邊上也不能自暴自棄,依然要積極樂觀地生活下去。也希望每個人的晚年能夠有幸福快樂的回憶。

走到人生邊讀後感篇5

這是著名女作家楊絳先生的作品,讀過之後,讓我受到了很多啓發,指導我更好的成長!

如果說“老先生”用這樣一種自問自答的方式回首她的人生,那麼讀者就是從這本書中讀到什麼是它包括靈魂、個性、本性等一系列的內容!這是楊絳先生站在人生邊上對人生的探討,正如許多人好奇,人的生命起點是什麼,終點又是什麼,到底有沒有天堂和地獄?不管有還是沒有,九十多歲的楊絳先生可能比我們想得更深入一些,而我就像是一個偷吃糖果的小孩子,品嚐到了她的人生感悟!還是比較喜歡作者註釋裏的小故事,可以看出一些不同的人生經歷,其中最愛的一對喜鵲的愛恨離愁,可能這是楊絳先生記憶中最深刻的一些人和故事,卻讓我覺得讀後回味無窮.....

也許幾十年後,我站在人生的邊上,再去細讀楊絳先生的這本書,我會理解她的胡思亂想,會理解她對於“人”方方面面的探討,這是在經歷過伴侶去世與愛女離去十年後對人生的看法一深刻、精闢、韻味無窮!正如她所說的“我正站在人生的邊緣邊緣上,向後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後看,我已經活了一輩子人生一世,爲的是什麼?我要探索人生的價值。

我想,我也該從現在起探索人生的價值,因爲我們現在無需向後看,只需向前看,楊絳先生已經幫我們探索她經歷過的人生,而我們的人生價值,還在續寫.....我們需細細探索我們自己的人生價值!

走到人生邊讀後感篇6

?走到人生邊上》是楊絳先生在96歲高齡之時的著作,其首次坦陳自己對於命運、人生、生死、靈與肉、鬼與神等根本問題的思考。並以多篇精彩隨筆對自己的看法加以佐證。此書分爲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楊絳先生對鬼與神、關於人、靈與肉等問題的思考與認知。第二部分是是有多篇散文組成的。

對於這本書我所感受到的是對楊絳先生的敬意。作爲一位96歲高齡老人,在躺在醫院病牀上時還在思考。我在她的身上看到了與大部分中國女性老人不同的人性光輝。

在中國,我看到太多年老的老人在老了以後每天就是打麻將、嘮家常、東家長西家短,要不就是做家務。好似他們的生活千篇一律,就這樣在我看來毫無意義的一天又一天的過,然後等到生命的盡頭。如果真的就是這樣過活倒也算是舒心的吧。

但是,我所看到的可不只是這樣。往往伴隨着的是,身體的疾病、奮不顧身的扎入後一輩的生活中,比如帶孫子,管下一代。要麼就是覺得孩子不孝啊之類的。當我的身邊大部分都是這樣的老人時,我便思考若我有朝一日變老了,我會變成他們這樣嗎?若是這樣有何意義?大部分的生活都奉獻給了家庭,孩子。然後對孩子說我這麼苦這麼累都是因爲你啊。弄得孩子又無奈又氣憤。

爲什麼喜歡楊絳先生?因爲在她的身上,她的人生經歷中讓我感受到活着可以這麼好,這麼有希望。如今楊絳先生一百多歲了,歲月的風塵難掩她的風華。我的手機中保留了她頭髮花白卻任然埋頭書中認真寫作的照片。這一幕非常打動我。我希望能當我老去的時候,我可以像她一樣,充實淡然的朝天國進發。

這本書是楊絳先生在九十多歲高齡時的著作。鬼神,靈魂與肉身這些在中國民間中議論千年不斷的東西出現在這本書中。楊絳先生想明白自己留在身後的是什麼,前面等着她的又是什麼。《走到人生邊上》的前言中,楊絳先生這樣寫道:“我正站在人生的邊緣邊緣上,向後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後看,我已經活了一輩子了,人生一世,爲的是什麼呢?我要探索人生的價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麼都沒有了嗎?當然,我的軀體火化了,沒有了,我的靈魂呢?靈魂也沒有了嗎?”從這一段話可以知道,楊絳先生的這本書分兩個部分,一個是人生的價值,一個是靈魂的去向。

楊絳先生提出人生的價值在於靈魂對肉體的支配。這兩者在同一個個體中相互鬥爭又相互統一。人的本性中包含的懶,貪,色等七惡,七惡與人的靈性良心背道而馳。所以這兩者相遇時,人就會出現各種煩惱憂慮,若處理不當自會有一些心理的問題。而當人的肉體經過千錘百煉擁有足夠的靈性良心時,人就會要求自己不斷的完善自身,驅動自己追求更有意義的人生。所以人生在世遇到的一切困難需要我們坦然面對,因爲人肉體上的磨練會得到靈魂價值上的累加,靈魂的價值長久不滅。

走到人生邊讀後感篇7

?走到人生邊上》一書於之前看了一點以沒多大興趣結了尾,進年的一月份再次拾起這本書,就沒再放下了。想知道楊絳先生在人生邊上的自問自答,期望能帶給我一些認識和思考。

整本書下來,楊絳先生的謙虛,她看問題的透徹,她一直尋求答案的態度,她一直修煉自己的努力,讓人越發的敬愛她。

命與天命,人性,神鬼,人類的文明,人需要鍛鍊,修身之道,人生的價值等等問題她都做了回答,有些又好像沒有回答,很多問題,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需要的是你去探索去發現。回答不了的問題就交給時間,大約知道問題的答案就去實踐,去證實。特別認同先生在人生的價值裏的回答,人活了一輩子,鍛鍊了一輩子能有成績就不是虛生此世了。是的,無論是生活裏哪一方面的鍛鍊,能做到有成績,也算沒有白來一遭。

人生有命,有的人一生下來就含着金鑰匙,有的人吃喝溫飽會成爲問題,各有各的命。一直不太喜歡命由天定這個詞,生活中好像很多事情自己都不由自主,但是實際關鍵的時刻,做主的還是自己,是自己的認知自己的性格自己的需求去做這個主。相對而言我更喜歡性格決定命運這個詞。生下來的條件,沒有辦法去改變,但是你可以通過努力,通過鍛鍊通過好的性格去改變你的命運。

一直認爲自由是不受約束,不需要忍受,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想吃什麼就吃什麼,現在看來,我的自由太表象了。含忍是保自己的盔甲,抵禦侵犯的盾牌。含忍和自由是辯證的統一。含忍是爲了自由,要求自由得學會含忍。就覺得打開了另一塊未知的思維,好像莫名覺得有點兒道理。雖然我還無從解釋。

或許是覺得不需要忍受的生活不存在吧,自由必然是跨過這個區域在某個我看不到的地方。

文章裏也有不那麼認同的一些觀點,意見暫時保留,看看伴隨時光的流逝會發生一點什麼變化吧。

人生一世,無非是認識自己,洗練自己。經過時間的洗禮,越來越贊同認識自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去發現自己的內心,達到自己真正舒適安逸自由的狀態。

走到人生邊讀後感篇8

這本書是楊絳先生在九十多歲高齡時的著作。鬼神,靈魂與肉身這些在中國民間中議論千年不斷的東西出現在這本書中。楊絳先生想明白自己留在身後的是什麼,前面等着她的又是什麼。《走到人生邊上》的前言中,楊絳先生這樣寫道:“我正站在人生的邊緣邊緣上,向後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後看,我已經活了一輩子了,人生一世,爲的是什麼呢?我要探索人生的價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麼都沒有了嗎?當然,我的軀體火化了,沒有了,我的靈魂呢?靈魂也沒有了嗎?”從這一段話可以知道,楊絳先生的這本書分兩個部分,一個是人生的價值,一個是靈魂的去向。

楊絳先生提出人生的價值在於靈魂對肉體的支配。這兩者在同一個個體中相互鬥爭又相互統一。人的本性中包含的懶,貪,色等七惡,七惡與人的靈性良心背道而馳。所以這兩者相遇時,人就會出現各種煩惱憂慮,若處理不當自會有一些心理的問題。而當人的肉體經過千錘百煉擁有足夠的靈性良心時,人就會要求自己不斷的完善自身,驅動自己追求更有意義的人生。所以人生在世遇到的一切困難需要我們坦然面對,因爲人肉體上的磨練會得到靈魂價值上的累加,靈魂的價值長久不滅。